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
种子生产原理和方法概述
•2020/4/29
•107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是指育种家育成 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 种子,可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
•2020/4/29
•107
原种(basic seed)是指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 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 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可用 于进一步繁殖大田用种。
•2020/4/29
•107
同美国的种子级别分类相比,在育种家种子 与基础种子之间多了1级精选种子。这级精 选种子主要是针对品种纯度进行的,而且 只应用于11种作物即小麦、大麦、燕麦、 黑麦、黑小麦、珍珠麦、亚麻、豌豆、扁 豆、蚕豆和大豆的种子生产中。
•2020/4/29
•107
这11种作物的育种家种子被分发给加拿大育 种者协会的会员种植,每个品种的种植面 积不大于1hm2,或所有品种种植面积不超 过2hm2。在小地块中,每20 000株作物中 杂株不得多于1株。加拿大农业部控制着每 块地的品种纯度。
•2020/4/29
•107
新西兰的种子级别分类是育种家种子、基 础种子、认证一代种子和认证二代种子。 育种家种子使用绿色包装袋。基础种子使 用棕色包装袋。认证一代种子使用蓝色标 签。认证二代种子使用红色标签。
•2020/4/29
•107
三、国际上有关机构的种子级别分类 在美洲和澳洲,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Seed Certifying Agencies, AOSCA )的种子级别分类是 育种家种子、基础种子、登记种子、认证 种子。
种子生产原理和方法概 述
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
•2020/4/29
•107
第五章 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
种子罐污染杂菌的机会,减少消毒及值班工作
量,减少因种子罐生长异常而造成的发酵波动 级数大,难控制、易染菌、易变异,管理困难, 一般2-4级
确定方法
菌种的性质(如菌种传代后的稳定性) 瓶中的孢子数,孢子发芽及菌丝繁殖速度 发酵罐中种子培养液的最低接种量 种子罐与发酵罐的容积比 随产物的品种及生产规模而定 随着工艺条件的改变作适当的调整
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
种龄短:菌体太少;种龄长:易老化。 原则:对数生长期末,细胞活力强,菌体浓度相对 较大,但是最终由实验结果定。
大量地接入培养成熟的菌种的优点:
缩短生长过程的延缓期,因而缩短了发酵周期,
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节约发酵培养的动力消耗
有利于减少染菌机会
在放射形土壤杆菌多糖(ARPS) 发酵过程中不同的接种量对多糖产量的影响
所以接种时要稀一点、便于纯化生长到单菌落。 子瓶: 大量繁殖,得到大量孢子。 接种:①从母斜面上点接种,选取生长好的单
菌落
②接种时密一点,得到大量的孢子。
孢子培养时注意湿度,子斜面使用一般不超过1个月
(三)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
在生产车间阶段,最终一般都是获得一定数量 的菌丝体。 菌丝体比孢子要有利:
三、丝状真菌发酵种子扩大培养
利用菌丝体作为接种物
不能产生无性孢子的用繁殖体菌丝作为接种物, 如生产赤霉素的菌种——藤仓赤霉 问题:难以获得均一的接种物 接种前将菌丝打成碎片,形成大量的菌丝段,它 具有大量的生长点
四、放线菌发酵种子扩大培养
斜面培养,制备孢子悬浮液作初级种子 可用培养摇瓶菌丝体作为初级种子
——便于操作,但需要更仔细的控制。
1、培养基选择的原则
培养基的选择应该是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对孢子培 养基应该是有利于孢子的生长。
园艺植物种子的生产原理—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真种子
类似种 子的果
实
用作繁 殖的营 养器官
植物人 工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真种子
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如豆类(除少数例 外)、十字花科的 各种蔬菜、瓜类、 茄子、番茄、辣椒、 茶、柑橘、梨、苹 果、银杏等。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三、常规品种良种种子生产程序
防杂保纯
• 搞好单株混合选择 • 严格去杂、去劣 • 定期进行种子更新
根据原品种的特征、特性,兼顾生长健壮、成熟一 致、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等方面,在选纯的基础上 选优。
自交作物以形态特征充分表现的成熟期为主,异交 与常异交作物则必须在开花散粉前及时除去杂、劣 株,避免造成生物学混杂。
育种家种子
• 育种家育成 的遗传性状 稳定的品种 或亲本种子 的最初一批 种子,用于 进一步繁殖 原种种子。
原种
• 用育种家种 子按技术操 作规程繁殖 的第一代至 第三代种子, 或按我国规 定的原种生 产技术规程 生产的达到 原种质量标 准的种子。
良种
• 用常规原种 按技术操作 规程繁殖的, 达到良种质 量标准的第 一至第二代 种子,以及 达到杂交种 盎种质量标 准的杂交种 一代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植物人工种子
指将植物离体培养 中产生的胚状体, 包裹在含有养分和 具有保护功能的物 质中而形成,在适 宜条件下能够发芽 出苗,长成正常植 株的颗粒体,也称 为合成种子、人造 种子或无性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二、常规品种原种种子生产程序
第一节蔬菜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
第一节蔬菜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一、蔬菜种子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的生产种子生产的目的:获得遗传纯度高和播种品质好的种子应用于生产。
(一)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在经过细胞分裂、分化、生长、发育,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
如:十字花科蔬菜、茄子、番茄、辣椒等以种子播种的作物。
(二)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配子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如:嫁接、扦插、组培快繁等。
马铃薯、甘薯、大蒜、生姜、山药、菊芋、藕等有性繁殖蔬菜的授粉方式:自花授粉:由同一朵花内的雌雄蕊授粉、结实的方式,自然异交率0~4%。
主要蔬菜,芸豆、豌豆、番茄、茄子等异花授粉:由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方式,自然异交率95%以上。
主要蔬菜,大葱、胡萝卜、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常异花授粉:以自花授粉为主但有相当高的异花授粉率(5-50%)的一类蔬菜。
主要蔬菜,辣椒、芥菜、蚕豆等二、品种的混杂与退化(一)发育学上的变异种子生产的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由于所处的土壤、肥力、气温、光周期、海拔高度等不同条件,作为对不同生长条件的反应,不同世代间便会产生发育学上的差异,从而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造成品种退化。
(二)机械混杂即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包装运输过程中,在繁殖的品种内人为因素混入了其他品种造成的混杂现象。
(三)生物学混杂由于繁殖品种与其他品种或作物类型间发生天然杂交引起的品种混杂。
(四)自然突变作物在繁殖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的自然变异发生,微小的变异频率很高,但是不易被发现,微小的变异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加快品种的退化速度,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
(五)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变化任何高纯度的品种,其群体的基因型都不是一个,品种就是多基因型的复合群体,品种表型大体一致,但是基因型却是不同的。
(六)病害的选择性影响无性繁殖的作物表现突出,如感染上病毒、真菌、细菌性病害退化非常快。
种子繁殖作物由于病害的生理小种的变化造成基因型的变化,使品种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而退化。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种子是植物的繁殖材料,具有遗传的特征。
为了获得优质的种植材料,种子生产至关重要。
种子生产的原理和技术涉及到种子的收集、储存、处理和繁殖等方面。
首先,种子生产的原理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种子的优良品质与植物的遗传特征密切相关。
通过对优秀母本和父本的选择和配对,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状的新品种。
同时,种子生产的环境因素也对种子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合理控制,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种子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
其次,种子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收集、储存、处理和繁殖。
收集是指从优良的母本植物中采集成熟的种子。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病虫害的侵袭,避免杂种的混入。
收集到的种子应该进行标记,并及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储存是指将收集到的种子保存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
种子的储存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保持种子质量,避免种子的老化和变质;二是为了延长种子的保藏期,提高种子的利用率。
一般来说,种子的储存温度要低于种子的冷杉温度,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同时,种子的储存容器要密封,以避免空气和水分对种子的影响。
种子处理是指对种子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其萌发率和种子质量。
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种皮剥离、种子消毒和萌发促进剂处理等。
种皮剥离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种子消毒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真菌,萌发促进剂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
种子繁殖是种子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种子生产的核心环节。
种子繁殖包括人工授粉和种子培育两个步骤。
人工授粉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父本的花粉传递到母本的花蕾上,以实现种子的形成。
种子培育是指对受精后的种子进行培育和培育。
种子的培育涉及到营养物质和培养基的供应,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需要依靠科学的原理和先进的技术,合理管理和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种子,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种植材料。
第二章 种子生产基本原理
(三)在种子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1.保纯防杂 种子生产的中心任务是保纯防杂。 纯度的高低是检验种子质量的第一标准。所有 的农业技术措施重点之一,就是要保持纯度。 “纯”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随着繁 殖的扩大必然会降低后代的相对纯度。因此,在种 子生产中,提出尽可能的较少生产代数的要求。 2.在原种生产中单株选择的重要性 在自交作物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体系中,要按 原品种的典型性,采取单株选择,单株脱粒,对株 系进行比较,一步步进行提纯复壮。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新品种在推广过程 中,纯度下降、种性变劣的现象。品种混杂 与退化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品种混杂是指一个品种群体中,掺杂有 不同于本品种的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 降低的现象。 品种的退化则是指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 部分地或全部消失,生活力下降,品质变 劣,抗性减退,以致降低或丧失了原品种在 农业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部分组织如茎组织、叶肉组织、根组织、形成 层、贮藏薄壁组织、珠心组织等为外植体的离 体培养。 ④细胞培养:是指用能保持较好分散性的游离 的单个细胞、小的细胞团块(6~7个细胞)、 细胞悬浮液或生殖细胞(小孢子)进行离体培 养,形成完整植株。 ⑤原生质体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细胞去除细胞 壁后形成裸露的原生质体,在无菌的人工环境 中培养原生质体,使其重新形成细胞壁并继续 分裂、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二、遗传平衡定律及其与种子 生产的关系
1.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 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则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不变。 基因型 AA Aa aa 频 率 P=p2 H=2pq Q=q2
维持群体平衡的条件:⑴群体很大,不会因任何基因型传递 而产生频率的随意或太大的波动;⑵必须是随机交配而不带 选择;⑶没有自然选择,所有的基因型都同等存在,并有恒 定的突变率,即由新突变来替代因死亡而丢失的突变等位基 因;⑷不会因迁移而产生群体结构的变化。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实习心得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实习心得作为一名从事农业行业的实习生,我在实习期间拜访了多家具有种子生产能力的农业企业,并学习了中国种子生产的原理和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这个领域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一、中国种子生产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农业资源和丰富的作物种类。
因此,种子生产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高质量种子的生产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良种、耐病、高产的种子不仅可以提高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种子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前期工作、种植和采摘三个环节。
1.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包括良种选育、田间管理、育种、基因改良等。
通过这些办法,可以培育出优良的品种和新型高质量种子。
2.种植种植是种子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包括施肥、种植密度、防病治虫等措施。
选用合适的土地和气候条件种植,也是种子品质的最大保证。
3.采摘采摘是种子生产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种子在成熟后要及时采摘,防止种子落地、腐烂或变异。
同时,采摘后的种子还需要进行清洗、筛选、干燥等工作,使其达到适合储藏和使用的标准。
三、种子生产的技术实践在实践中,种子生产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技术问题:1.种子质量控制种子质量控制是保证种子品质的关键。
在生产种子时,需要控制土壤的质量、种植密度、灌溉量和肥料用量等。
还需要精心管理和及时保护,防止病虫害等危害种子品质的情况发生。
2.种子生长环境的管理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种子生产需要重视土壤质量,合理施肥。
还应加强种植密度、更新育种资源,加强除草、防治病虫害等,保证作物长势健壮。
3.技术创新种子生产技术的创新和更新,可以提高种子品质、增加种子的繁殖力,同时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种子生产技术,创新生产方式,提高作物抗逆性能和生产效率。
四、结论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在中国种子生产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原理是
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原理是
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选育优良品种。
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获得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 制种扩繁。
采用无性系或有性系方法,将选育的优良品种快速扩繁增殖。
3. 种子培育。
把种子在适宜环境下培育成熟,包括适当的温度、湿度、肥力等条件。
4. 种子采收。
在穗果成熟时采收种子,取质优饱满、发育完全的种子。
5. 种子储藏。
对采收的种子进行清选、干燥、防腐、贮藏等处理,保证种子活力。
6. 种子检验。
检测种子的纯度、发芽率、污染率等指标,保证种子质量标准。
7. 种子包装。
将检验合格的种子进行清洁、分类、加工,然后包装入袋出厂。
8. 种子销售。
种子公司将种苗销售给种植大户或经销商,最后供应给农户。
9. 种子管理。
合理运输、储存和销售种子,并提供后期技术支持和培训。
综合运用生物学、育种学和工程技术,使种子的选择、培育、加工、检验等达到科学规范,以生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种子。
种子生产依据的原理
种子生产依据的原理
种子生产依据的原理是根据种子的遗传性状和种子的质量要求,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或自交,通过多代选择和筛选,逐步提高种子的品质和产量。
种子生产依据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优良亲本:选择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或自交,以确保后代种子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
2. 多代选择:通过多代选择,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逐步提高种子的品质和产量。
3. 子代选择:在种子的生产过程中,根据种子的质量要求,对子代进行选择和筛选,只保留符合要求的种子。
4. 规范种子生产环境:为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稳定性,种子生产要求在规范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
5. 遗传纯度保证: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杂交或自交的干扰,保证种子的遗传纯度。
6. 病虫害防治: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采取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种子的健康和无病虫害。
通过以上原理,种子生产依据可以获得高质量、高产量的种子,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基础,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人工种子的基本原理
人工种子的基本原理人工种子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繁殖技术,它是将植物种子和营养剂、保护剂、杀虫剂等混合在一起,通过喷涂或包覆等方式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保护种子、促进发芽和生长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工种子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工种子的基本原理人工种子的制备原理是将种子与营养剂、保护剂、杀虫剂等混合在一起,通过包覆或喷涂等方式制成一种复合材料。
其中,营养剂是为了提供种子发芽所需的养分,保护剂是为了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杀虫剂是为了防止种子被害虫侵害。
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种子和材料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以及材料的质量和比例等因素,以确保人工种子的制备质量和效果。
二、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喷涂法、包覆法和凝胶法三种。
1. 喷涂法喷涂法是将种子和材料混合后,通过喷雾器将混合物均匀地喷涂在种子表面上,使其形成一层薄膜,从而达到保护种子和促进发芽的作用。
2. 包覆法包覆法是将种子和材料混合后,通过滚筒或喷涂等方式将混合物包覆在种子表面上,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达到保护种子和促进发芽的作用。
3. 凝胶法凝胶法是将种子和材料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凝胶剂,使其形成一种凝胶状物质,然后将其包覆在种子表面上,从而达到保护种子和促进发芽的作用。
三、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人工种子具有保护种子、促进发芽和生长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繁殖、农业生产和环境修复等领域。
特别是在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等环境中,人工种子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同时,人工种子的制备技术也将不断提升,使其更加适用于不同的植物和环境条件。
总之,人工种子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繁殖技术,具有保护种子、促进发芽和生长的作用。
其制备方法有喷涂法、包覆法和凝胶法等,应用前景广阔,将在未来的环境修复和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要求:了解栽培品种的分类与类型;熟练掌握栽培品种 的特性与防杂保纯;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技术; 理解影响种子生产的生态条件及种子生产的基地建设;了解 人工种子的生产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章 自花授粉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重点:小麦常规种原种、良种生产技术、两系杂交小 麦制种技术;水稻栽培品种的分类、三系杂交稻三系间的 关系、两系、三系杂交稻制种技术 教学难点:杂交小麦、水稻制种过程中花期调控 教学要求:了解小麦、水稻种子生产的生物学特性;掌握 小麦、水稻常规种子生产技术;熟练掌握杂交稻种子生产 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种子生产学是研究农作物种子生产繁殖的课程,是为
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的专业课程,处于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两个二级学科 的交叉点,对于学生全面掌握作物科学知识具有不可或缺 的作用,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五章
无性繁殖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重点:马铃薯退化的原因、马铃薯种薯的原种和良种 生产技术、马铃薯种署生产过程中防止病毒再侵染措施。 教学难点:马铃薯脱毒原理与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马铃薯病毒与种薯退化;掌握马铃薯种薯 生产、甘薯脱毒快繁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种子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章
种生产技术。
异花授粉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教学重点:玉米栽培品种的分类、玉米杂交种亲本与杂交
教学难点:玉米杂交种制种的花期调控 教学要求:了解玉米种子生产的生物学特性;掌握玉米亲
本种子生产技术;熟练掌握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生产概念和意义
中国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
• 1、家家种田,户户留种 • 2、四自一辅时期
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以国家调剂 • 3、四化一供: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
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
• 4、实施“种子工程”,现代化种子产业时 期
二、种子、品种的概念
• 1、种子:指能长出下一代个体的生物组织 器官。
1、植物学种子
• 概念:指有性繁育的植物经授粉、受精,由 胚珠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主要由种皮、 胚和胚乳组成。
种子的形成
• 当植物花成熟后,花粉从花药中散放出来,落 到雌蕊柱头上(传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形成受精卵,发育为种子。
• 种皮起保护作用,其结构和化学物质对种 子的休眠、寿命、发芽、种子处理措施等 均有影响。
• 种皮色泽、花纹、茸毛等可区分作物的种 类和品种。
• 胚是种子的核心,能发育为正常植株,再 形成种子。
• 胚乳贮藏营养物质。
2、农业种子
• 凡可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植物组织、器官 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能繁育后代,均可 称为种子。
• 5、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 6、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四、种子生产体系发展
• Douglas将种子工业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
• 阶段一:少许育种单位、组织,繁殖少量 种子并散发给少数农户。
• 阶段二:由育种单位组织繁殖,由挑选的 种子繁殖农户承担,市场上销售少量种子。
• 阶段三:国家制定一系列关于种子工业发 展、种子生产、销售、质量控制、签证和 培训等政策
种 要
整齐
求 健:健康,不带病虫害、危险性杂草种子
干:干燥、含水量低,没受潮、发霉
种子的原理
种子的原理种子是植物繁殖的起点,是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种子的形成和发芽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植物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种子的原理涉及到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种子的原理。
首先,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植物的生殖器官中,种子是由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
雌性生殖细胞是由植物的胚珠产生,而雄性生殖细胞则是由植物的花粉产生。
当花粉落在花柱上,经过花粉管的生长,最终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发育成种子。
这一过程涉及到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受精卵的形成,是种子形成的基础。
其次,种子的发芽是种子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通过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开始发芽生长。
种子发芽的过程包括种皮裂开、根部伸长、幼苗出土等多个步骤,这些步骤是植物从休眠状态到生长状态的转变,也是种子生命力的展现。
此外,种子中还蕴含着丰富的遗传信息。
种子中包含着植物的遗传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种子的生长发育特性、抗逆能力等重要性状。
在种子的形成过程中,父母植物的遗传信息通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得以传递,从而形成新的种子。
种子中的遗传信息是植物繁衍后代、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基础。
总之,种子的原理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遗传信息传递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种子形成、发芽和遗传信息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生命周期中种子这一重要环节的原理和机制,为植物的种质改良、繁殖和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种子,作为植物生命的起点和传承者,其原理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农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种子的原理,为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种子是什么原理
种子是什么原理
种子是植物繁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结构。
它是由植物的胚胎和营养物质所组成,被包裹在一个外壳中以保护胚胎。
种子具有保护胚胎免受外界环境影响、提供营养和帮助传播的功能。
种子的形成过程始于花粉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当花粉粒结合柱头上的子房,形成花粉管后,花粉管会延伸到子房中的胚珠,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随着受精卵的分裂,胚胎逐渐形成。
同时,胚胎周围的细胞会不断分裂和发育,形成种子的外壳和内部的营养组织。
种子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首先,种子能够保护胚胎免受外界环境的压力和伤害,如温度变化、干旱和机械损伤等。
其次,种子中的营养组织可以提供给胚胎发育所需的养分,促进胚胎的生长和发育。
最后,种子具有传播的功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成熟后,种子可以脱离母体植物,通过风、水、动物等方式进行传播,以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总的来说,种子是植物繁殖的产物,它具有保护胚胎、提供营养和帮助传播等功能。
这些特性使得种子在植物世界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种子生产原理与体系2
第⼀章种⼦⽣产原理与体系2第⼀章种⼦⽣产的基本原理与栽培品种的类型种⼦⽣产的理论基础与现代育种的理论基础是相⼀致的第⼀节种⼦⽣产的基本理论⼀、品种稳定与变异的遗传原理1.植物稳定与变异的进化原理⽣物进化的三⼤要素:遗传是内因,变异是基础,选择决定⽅向重组⾃然变异⾃然选择⾃然进化突变变异⼈⼯变异⼈⼯选择⼈⼯进化2.品种稳定的遗传学原理:基因纯合品种变异的遗传学原理:遗传与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异⾃发突变涉及个别性状【孢⼦体突变(芽变),配⼦体突变(整株)】染⾊体变异涉及⼏个性状天然杂交涉及⼗⼏个甚⾄⼏⼗个性状⼈为的机械混杂也是变异的来源⼈⼯选择与⾃然选择:⾃交与异交纯合性与杂合性:个体遗传与群体遗传⼆、植物的繁殖⽅式与种⼦⽣产技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适应于系统发育的环境条件,加上对栽培植物的⼈⼯选择,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授粉、繁殖⽅式以繁衍后代。
鉴于繁殖⽅式的不同,其后代群体的遗传特点各异,对不同植物的育种⽅法、种⼦⽣产⽅式也就不同。
深⼊了解植物的繁殖⽅式及其后代的遗传特点,分析其与种⼦⽣产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使种⼦⽣产达到⾼产、优质、⾼效。
⾼等植物的繁殖⽅式:有性繁殖和⽆性繁殖两⼤类。
(⼀)有性繁殖⽅式及其遗传特点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基本⽅式,是指经雌雄配⼦的融合即受精过程⽽形成种⼦(孢⼦体)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依据参与受精的雌雄配⼦的来源,⼜可分为⾃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
1.⾃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ion plant)是指同⼀朵花的花粉传授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进⾏授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交植物,如⼩麦、⽔稻、⼤麦、⾖类、花⽣、⼤⿇、烟草、亚⿇、茄⼦、番茄、辣椒等。
花器特点这类植物都是雌雄同花,花器具严密保护,外来花粉不易进⼊;花冠多⽆鲜艳⾊彩,也少有⾹味,且多在早晨或夜间开放,不利于昆⾍传粉;花粉较少,不利于风传;雌雄蕊同期成熟、长度相仿或雄蕊略长,花药开裂部位紧靠柱头,有利于⾃花授粉,有的甚⾄在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花授粉植物在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上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的⾃交率,⾃然异交率⼀般不超过1%,最⾼的也只有4%。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
\种子生产技术与原理一、绪论1.列出世界十大种业公司名称?中国十大种业公司?a、世界著名10大种子公司1、杜邦(Dupout),美国农化巨头,在世界500强排第47位,主要从事农业、医药等领域的生物技术产品研制和开发。
1999年以77亿美元兼并了世界排名第一的种子公司——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开始涉足种业,仍为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19。
38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是玉米种子,约占全球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的43%,其他种子业务有大豆、小麦、高粱、向日葵、紫花苜蓿等。
2、孟山都(Momsanto),美国农化公司,1998年兼并美国嘉吉公司国际种子业务,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16亿美元。
主要种子业务是棉花、大豆、玉米种子。
3、先正达(Syngenta),1999年瑞士诺华公司与Anglo—Swedish AstraZeneca分别合并他们的农化业务而创建的新公司,是世界第三大种子公司,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9。
58亿美元,主要种子业务为蔬菜种子。
4、利马格兰(Limagrain),法国农业合作组织,传统种子公司,是世界第四大种子公司和世界最大的蔬菜种子公司,2000年的种子销售额为6。
22亿美元。
2000年与德过KWS公司共同兼并了美国大湖种子公司的玉米和大豆种子业务。
5、圣尼斯(Seminis),墨西哥最大的种子公司,世界第五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瓜果、蔬菜种子,占世界蔬菜种子市场的20%,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4。
74亿美元。
6、埃德瓦塔(Advanta),1996年由荷兰Royal VanderHaveGroup和英国Zeneca Seeds 两个公司合并而成,世界第六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是油菜、向日葵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3。
73亿美元。
7、道化工(Dow),美国化工公司,1998年收购Mycogen,2000年收购嘉吉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杂交种子业务,世界第七大种子公司,主要种子业务有玉米、高粱、大豆等种子.2000年种子销售额为3.5亿美元。
种子繁殖的原理是什么意思
种子繁殖的原理是什么意思种子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中的一种。
它是通过种子的形成和散播来完成的。
种子繁殖的原理涉及到植物的生殖过程、种子的形成和发育以及种子的散播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种子繁殖的原理。
首先,种子繁殖的原理涉及到植物的生殖过程。
在植物的生殖系统中,雄性生殖器官花蕊产生花粉,雌性生殖器官子房则产生了卵细胞。
当花粉传到子房中,花粉管就会生长进入卵细胞,然后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子房中发育,最终形成种子。
其次,种子繁殖的原理还涉及到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在雌蕊受精后,胚珠会发育成为种子。
胚珠的发育包括胚囊的形成和胚珠围绕着胚被囊的恢复生长等过程。
同时,胚珠中的卵细胞与精细胞结合形成胚,包括胚芽和胚根。
此外,种子还包含有壳、胚乳和种皮等组织。
最后,种子繁殖的原理还涉及到种子的散播过程。
种子的散播是指种子离开母体植物分散到外界的过程。
种子的散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风散播、动物散播和水散播等。
风散播是指种子借助风力分散,如悬钩子的果实通过顶端的倒钩纤毛被风吹动,然后将种子带到远处。
动物散播是指种子借助于动物的各种方式进行散播,如果实被动物吞食后被排泄出来。
水散播是指种子借助水流进行散播,如生活在水中的水生植物的种子会随着水流传播到别的地方。
种子繁殖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植物的生殖系统、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以及种子的散播。
种子繁殖是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种子的形成、散播和萌发来完成植物的繁殖和传播。
种子繁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因此也是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繁殖方式之一。
同时,种子繁殖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农业资源,我们可以根据种子的特性来进行种植、培育和利用。
种子繁殖的原理不仅是植物生理学和植物遗传学的研究内容,也可以为我们解决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总之,种子繁殖的原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植物繁殖机制、提高农业生产效果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栽培品种的分类与类型
一、栽培品种分类的依据
作物品种类型的划分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目前有 关教科书或专著对品种类型的划分不尽一致。究其原因, 主要是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不同。(主要依据 遗传学)
二、栽培品种的类型及其特点
依据潘家驹的分类法,将栽培品种分为 纯系品种、杂 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
(四)无性系品种
无性系品种(clonal cultivar ):是由一个无性系经过营养 器官的繁殖而成。它们的基因型由母体决定,表现型也和母体 相同。许多薯类和果树品种都是这类无性系品种。如目前生产 上应用的甘薯品种。由专性无融合生殖( obligate apomixis )产 生的种子繁殖的后代也属无性系品种。
(三)可生产性 1个植物品种,一般至少应符合优良性、稳定性、纯合性和
适应性的需求。在适宜的自然或栽培条件下,表现高产、稳产、 优质、高效和抗性。
(四)地域性 植物品种是在一定自然、栽培条件下被选育的,其优良性
表现具有地域性,若自然、条件或栽培条件改变,品种的优良性 就可能丧失,这是品种区域试验和引种试验的理论基础。
(五)商品性 在市场经济中,植物品种的种子是一种具有再生产性能的
特殊商品,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使种子 生产和经营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生长点。
二、栽培品种的DUS三性
(一)品种DUS三性的概念 植物品种,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需求或属性,即特异性
(distinctness )、一致性(uniformity )和稳定性(stability ), 简称DUS三性。特异性是指本品种具有1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 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 一致性是指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和 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程度; 稳定性是指繁殖或再组成本 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能保持不变。
2.自花授粉植物的杂交合成群体
杂交合成群体(composite-cross population ):是由自花 授粉植物两个或两个以上纯系品种杂交以后,在特定的环境条 件下,进行繁殖、分离并主要靠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一个较 稳定的群体。实际上经过若干代以后,最后形成的杂交合成群 体是一个多种纯合基因型的混合群体。例如哈兰德( Harland ) 大麦和麦芒拉(Mezcla )利马豆都是杂交合成群体。
(二)杂交种品种 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tivar )亦称杂交组合,是基因
型杂合的同质群体。在育种上属于杂种优势利用,是指在严
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 F1植株群体。其基因型是高度杂合,杂种优势显著,有较高 的生产力。杂交种品种不能稳定遗传, F2代发生基因型分离, 性状整齐度降低,导致产量下降,故生产上通常只种 F1代, 一般不利用F 2代。
过去主要在异花授粉植物中利用杂交种品种,包括品种 间杂交种和自交系间杂交种。 单交种、顶交种、三交种、双 交种均属于自交系间杂交种的范畴,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组 配时所利用的自交系数目和杂交方式的差异。 综合品种 (synthetic cultivar )又叫综交种,它是用多个自交系或自交 系间杂交种,经充分自由授粉,混合选择而成。这几类杂交 种的整齐一致性、增产效果,不同类型存在差异,适用情况 也不相同。
3.多系品种
多系品种(multiline cultivar )是由若干个纯系品种的种 子混合后繁殖的后代群体。可以用自花授粉植物的几个近等基 因系(near-isogenic line )的种子混合繁殖成为多系品种,由 于近等基因系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只在个别性状上有差异, 因此多系品种在大部分性状上是整齐一致的,而在个别性状上 存在基因型多样性。一般多应用于抗病育种中,可以合成一个 大部分农艺性状相似而又可兼抗多个病原物生理小种的多系品 种,具有良好的效果。
第二章 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
遗传与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异,人工选择与 自然选择,自交与异交,纯合性与杂合性,个体遗传 与群体遗传是现代育种与种子生产的的理论基础。现 代育种技术选育众多的栽培品种。种子生产技术就是 要保证各类优良品种在不同的气候、土壤、栽培等条 件下,能够保持其遗传特性基本不变,农艺特征基本 一致。
第二节 栽培品种的特性与防杂保纯
一、栽培品种的特性 (一)经济性
品种是根据生产和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植物群体,具有应 用价值,能产生经济效益,是具有经济价值的群体。
(二)时效性 植物品种在生产上的经济价值是有时间性的。育成更好
的品种。或是1个优良品种没有做好提纯复壮工作,推广过 程中发生了混杂退化,或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栽培条件、耕作 制度及病虫分布,或不能适应人类对产量、品质需求的不断 提高,都可使其失去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而被新品种所 替代。新品种不断替代老品种,是自然规律,因此,品种使 用是有期限的。
程中品种内植株间自由随机传粉,也经常和相邻种植的其他品种相 互传粉,所以群体中包含杂交、自交和姊妹交产生的后代,个体基 因型是杂合的,群体是异质的,但保持着一些本品种的主要特征特 性,可以区别于其他品种。例如许多黑麦、玉米、白菜、甜瓜、翠 菊等异花授粉植物的地方品种都是自由授粉品种。少数果树采用实 生繁殖的群体品种也属此类。
(三)群体品种
群体品种(population cultivar )的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比较 复杂,群体内的植株基因型是不一致的,即是异质群体 。因植物种 类和组成方式不同,群体品种又可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有:
1.异花授粉植物的自由授粉品种 自由授粉品种(open pollinated cultivar ):在生产、繁殖过
(一)纯系品种(又称定型品种):
纯系品种(pure-line cultivar ):是基因型纯合的同 质群体。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 植物群体,是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规 定纯系品种的理论亲本系数不低于0.87,即具有亲本纯合 基因型的后代植株数达到或超过87% 。因此,现在生产上 种植的大多数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以及许多 蔬菜等自花授粉植物的常规品种都是纯系品种。大多数常 异花授粉植物(如棉花等)的常规品种也属于这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