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钢筋锈蚀
含固量(%)
结论


施工单位:
建设监理单位:
试验单位(加盖公章)负责:审核:试验:
注:适用于减水剂、防冻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等。

委托单位:取样日期:年月日
检验编号:报告日期:年月日
工程名称
使用部位
试样编号
种类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质量证明书号
进场日期
代表数量
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
检验条件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Hale Waihona Puke 检验结果检验项目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减水率(%)
泌水率比
(%)
常压
压力
含气量(%)
凝结时间差(min)
初凝
终凝
拉压强度比(%)
7d
28d
氯离子含量(%)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5
m2 m0 Xg 100 m1 m0
X g ——固体含量,%
m2 ——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m0 ——称量瓶的质量,g;
m1 ——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g。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6

允许差
• 室内允许差为0.30%; • 室间允许差为0.50%。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20

在同一溶液用移液管再加入10 mL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继续用 硝酸银溶液缓慢滴定,得到第二个等当点, 记录电势和对应的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

用二次微商法算出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1、V2;
• 结果计算
通过电压对体积二次导数(即△2E/ △V2)变为零求 出滴定终点,用内插法求出。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2

一般规定





试验次数与要求 每次试验次数2次,用2次试验结果平均值表示 测定结果 水为蒸馏水,化学试剂为化学纯试剂 允许差 室内允许差:同一试验室、同一人员,采用本标 准方法分析同一样品时,两次分析结果应符合允 许差的规定。如超出范围,应在短时间内进行第 三次试验,试验结果与前两次或任一次结果之差 符合允许差时取其平均值,否则重做。
测量:先用水,再用测试溶液冲洗电极,然后将 电极浸入溶液,摇动试杯,使均匀,稳定1min 后读数,即为pH值。 允许差 室内允许差为0.2; 室间允许差为0.5。。

厦门建科院集团(XMABR)
15

氯离子含量
• 试剂 硝酸(1+1) 硝酸银溶液(17g/L):17g硝酸银水溶解后放入 1L棕色容量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1000mol/L 氯化钠标液标定; 氯化钠标液:称取10g氯化钠于己于130-150℃烘 干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精确称取5.843g, 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L,摇匀; 硝酸银溶液的标定:用移液管吸取10mL的 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 至200mL ,加4mL硝酸溶液,在电磁搅拌下, 用硝酸银溶液以电位滴定法测定终点,再加入10 mL的0.100mol/L的氯化钠标液,继续用硝酸银 溶液滴定至第二个终点,用二次微商法计算硝酸银 溶液消耗的体积V01 、V02 :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三)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三)

复核
(g)
单值
平均值
300
(10)砂浆减水率
砂浆 种类
试样 编号
水泥 质量 (g)
标准 砂质 量(g)
外加剂 掺量 (%)
外加剂 质量 (g)
流动度 (mm)
用水量M(g) 单值 平均值
砂浆减水率(%)= [ M0-M1)/M0]×100
基准
砂浆
M0 掺外加
剂砂浆
M1 试样
在工作曲线上
(11)总碱量(Na2O+0.658K2O) 在工作曲线上 被测溶 氧化钾含量 氧化钠含量
总碱量
质量 m(g)
查得每100ml 被测液中氧化
钾含量 C1(mg)
查得每100ml 被测液中氧化
钠含量 C2(mg)
液稀释倍数 n
XK2O(%)= [ C1×n)
×0.1
XNa2O(%)= [ C2×n) /m]×0.1
X总碱量(%)= 0.658XK2O+试验
计算
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三)
试样编号
记录编号
样品产地
代表数量
规格种类
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
表号:铁建试录027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试样编号 产地
水泥 品种 等级
(9)水泥净浆流动度
用水量 外加剂掺量 外加剂质量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质量(g) (g) (%)

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检测报告

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检测报告

JB010602外加剂受检混凝土性能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委托/施工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样品名称
外加剂种类样品描述
试验依据判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生产厂家
代表数量生产批号
外加剂掺量生产日期
序号检测项目技术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判定1减水率(%)
2泌水率比(%)
3含气量(%)
4凝结时间之差(min)初凝终凝
51h经时变化量坍落度(mm)含气量(%)
6抗压强度比(%)
1d 3d 7d 28d
7收缩率比(%) 8相对耐久性(200次)(%)检测结论:
备 注:
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委托/施工单位委托编号工程名称样品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样品名称
外加剂种类样品描述
试验依据判定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生产厂家生产日期
代表数量生产批号
序号检测项目技术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判定1氯离子含量(%)
2总碱量(%)
3含固量(%)
4含水率(%)
5密度(g/cm3)
6细度(%)
7pH值
8硫酸钠含量(%)
检测结论:
备 注:。

混凝土外加剂实验指导书

混凝土外加剂实验指导书

混凝土外加剂实验混凝土外加剂是指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性能的一类材料,掺量一般只占水泥量的5%以下。

混凝土外加剂根据其主要功能分类,如改善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调节混凝土凝结硬化性能的缓凝剂、速凝剂、早强剂,调节混凝土含气量的引气剂、泡沫剂等等。

外加剂性能指标可分为匀质性指标和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

匀质性指标有含固量或含水率、密度、氯离子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细度、pH值、表面张力、还原糖、总碱量(Na2O+0.658K2O)、硫酸钠、泡沫性能和砂浆减水率。

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有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指标和对钢筋锈蚀作用。

本章实验内容有匀质性指标中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和砂浆减水率,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中的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

试验参照《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进行。

一、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一)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1. 目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指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水和外加剂拌合成净浆,测定其在玻璃板上的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

通过流动度试验,确定是否达到生产厂家控制值的要求,也可比较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

2. 主要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同水泥标准稠度试验;截锥圆模——高60mm,上口内径36mm,下口内径60mm;天平——称量为100g,精度为0.1g和称量为1000g,精度为1g;钢直尺、秒表、玻璃板、刮刀等。

3. 试验方法与步骤(1)将玻璃板平放在水平位置,用湿布抹擦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机等与净浆直接接触的工具,用湿抹布覆盖截锥圆模和玻璃板。

(2)称取水泥300g、水87g或105g、一定质量的外加剂(质量根据掺量确定);(3)将水泥倒入搅拌锅,再加入外加剂和水,搅拌3min。

(4)把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垂直提起,同时用秒表记时至30s。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1)准备试验设备和材料,包括混凝土外加剂、水和搅拌设备。

(2)按照制定的配比准确称取所需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水。

(3)将混凝土外加剂和水倒入搅拌设备中。

(4)开启搅拌设备,并根据试验要求设置适当的搅拌时间和速度。

(5)停止搅拌设备,观察混合物的分散性和均匀性。

4.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混合物的分散性和均匀性,可以评估混凝土外加剂的匀质性。

一般来说,如果混合物均匀且无大颗粒存在,表明外加剂具有良好的分散
性和均匀性。

另外,如果混合物的颜色均匀一致,也表明外加剂的质量较好。

5.实验注意事项
(1)在进行匀质性试验前,应确保试验设备和材料的干净和无杂质。

(2)严格按照试验要求操作,遵循正确的配比和搅拌时间。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6.实验总结
通过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我们可以评估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质量。

通过观察混合物的分散性和均匀性,我们可以得出外加剂是否具有良好的匀质性。

同时,本试验也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的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总之,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是评估外加剂性能的重要方法,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前评估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和均匀性,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二)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二)
m(g)
空白试验消耗葡萄糖溶液体积V0(mL)
试样溶液消耗葡萄糖溶液体积
V(mL)
还原糖含量X还原糖(%)
X还原糖=(V0-V)×5/m
单值
平均值
(10)甲醛含量
样品质量m(g)
样品溶液吸光度A1
空白溶液吸光度AO
分光光度计波长(nm)
扣除空白后的吸光度A=A1-AO
扣除空白的吸光度对应工作曲线上的甲醛含量ml(ug)
试样中游离甲醛含量:W=5*10-4m1/m(%)
含固量X固(%)
折固后甲醛含量W/X固(%)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V=[(V1-V01)+(V2-V02)]/2
硝酸银溶液当量浓
度c(mol/L)
外加剂
试样质量
m(g)
空白液加10ml氯化钠标准液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V01(mL)
空白液加20ml氯化钠标准液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V02(mL)
试样溶液加10ml氯化钠标准液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V1(mL)
试样溶液加20ml氯化钠标准液消耗硝酸银溶液体积V2(mL)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二)
委托单位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记录编号
施工部位样品编号
样品产地代表数量
规格种类试验日期
(6)泡沫性能
试验
方法
减水剂溶液起始体积
V(mL)
摇动次数(次)
摇动后泡沫最顶点体积
V1(mL)
发泡体积
V1(mL)
消泡时间
T(min)
(7) 氯离子含量
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V计算公式
氯离子含量XCL(%)
XCL=[(c·V×35.45)/m]×0.1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3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3

表号:铁建试录027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 [2009]27号
记录编号代表数量委托编号试验日期
试样编号
砂浆试样种类编号单值
基准砂浆M 0试样质量
m
(g)
平均

试验计算复核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产地
品种
等级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性试验记录(三)试样编号样品产地规格种类质量(g)
(g)
(%)
单值
委托日期
(9) 水泥净浆流动度
水泥用水量外加剂掺量外加剂质量(g)
平均值
300
(10) 砂浆减水率
水泥
质量
(g)标准砂质量(g)外加剂掺量(%)外加剂质量(g)流动度(mm)
用水量M (g)
砂浆减水率(%)平均值
=[(M 0—M 1)/ M 0]
×100
掺外
加剂砂浆M 1
总碱量
C 1 (mg)C 2 (mg)
X K20(%)=
[(C 1×n )/m ]×0.1
[(C 2×n )/m ]×0.1
(11) 总碱量(Na 2O+0.658K 2O)
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在工作曲线上查得每100mL被测液中氧化钠
被测溶液稀释倍
数n
氧化钾含量
氧化钠含量
X 总碱量(%)
=0.658X K20+
X Na2O X Na2O (%)=单值
附注:。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等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仲裁。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4316—1977《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pH值测定——电位测定法》、ISO304—1978《表面活性剂——用拉起液膜法测定表面张力》、ISO672—1978 《肥皂——水分的挥发物含量的测定——烘箱法》、ISO696—1975《表面活性剂——起泡力的测量——改进罗氏法》、ISO4323—1977《肥皂——氯化物含量测定——电位滴定法》和ISO6889—1982《表面活性剂——用拉起液膜法测定界面张力》。

本标准规定溶液浓度均为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即1g外加剂固体物溶于水中,稀释至100 mL,称为1%浓度溶液)。

溶液均和蒸馏水配制。

1固体含量试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固体物的百分含量。

11仪器a.分析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1mg);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1~200℃);c.带盖称量瓶(25×65mm);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12试验步骤121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0~105℃烘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重,其质量为m0。

122将被测试样装入已经恒重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为m1。

试样称量:固体产品10000~20000g;液体产品30000~50000g。

123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100~105℃烘干,盖上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重,其质量为m2。

13结果计算固体物含量按式(1)计算:m2-m0固体含量(%)=---------×100 (1)m1-m0式中:m0——称量瓶的质量,g;m1——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g;m2——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代表批量
-----
检验温度
19℃
检验湿度
72%
检验设备
A-007.A-010.A-014.A-015.B-009
检验结果
检测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结果
备注
减水率(%)
≥20
25.3
胶砂
固含量(%)
10±2
10.7
内控
密度(g/m³)
/
1.026
内控
净浆流动度(mm)
≥180
/
内控
PH值
6~9
7
凝结时间差min
批准人:校核:检验: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襄阳泰基混凝土有限公司
检验类别
复检
样品名称
聚羧酸减水剂
样品来源
抽样
生产厂家
襄阳东富力建材有限公司
收样日期
2018年月日
出厂日期
2018年月日
检验日期
2018年月日
出厂编号
WJ020180503262
报告日期
2018年月日
检验依据
GB/T8077-2012 GB8076-2008
初凝
-90~+120
/
-号表示提前
+号表示延缓
终凝
-90~+120
/
抗压强度比%
3d
≥130
/
/
7d
≥125
/
/28d≥120/ Nhomakorabea/
与水泥的适应性
适应性良好
结论
经检验,该高效减水剂所检指标符合GB8076-2008、GB/T8077-2012标准
说明所用水泥为华新P.O42.5
检验编号:WJ18012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检验实施细则[5篇范文]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检验实施细则[5篇范文]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检验实施细则[5篇范文]第一篇: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检验实施细则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检验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二、仪器设备1)天平:感量0.1mg。

2)电热鼓风干燥箱:室温~200℃,精度:1℃ 3)干燥器4)带盖称量瓶:25mm×65mm 5)水泥净浆搅拌机6)截锥圆模:上口直径36mm,下口直径60mm,高度60mm 7)玻璃板:400mm×400mm×5mm 8)秒表9)钢直尺300mm 10)药物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0.1g 11)0.315mm试验筛三、检测项目:固体含量、水泥净浆流动度、含水率、细度四、一般规定 4.1试验次数与要求每项测定的试验次数规定为两次,用两次试验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所用的小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水泥净浆流动度除外)4.2允许差所列允许差为绝对偏差室内允许差:同一分析试验室同一分析人员(或两个分析人员),采用本方法分析同一试样时,两次分析结果应符合允许差规定。

如超出允许范围,应在短时间内进行第三次测定(或第三者的测定),测定结果与前两次或任一次分析结果之差值符合允许差规定时,则取其平均值,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按规定进行分析。

室间允许差:两个试验室采用标准方法对同一试样各自进行分析时,所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之差应符合允许差的规定。

如有争议应商定另一单位按标准进行仲裁分析。

以仲裁单位报出的结果为准。

与原分析结果比较,若两个分析结果差值符合允许差规定,则认为原分析结果无误。

五、试验方法 5.1固体重量 5.1.1试验步骤5.1.1.1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0℃—105℃,烘30min,取出置于干燥管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0。

5.1.1.2将被测试样装入已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M1。

称样称量:固体产品1.0000g~2.0000g,液体产品3.0000g~5.0000g。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报告

试验项目 标准型 减水率W R (%) 压力泌水率比(%)(用于配置泵送混凝土时) 常压90 ≤20 ≤3.0 1d 3d ≥140 ≥130 ≥125 ≥120 / / ≥125 ≥120 >+90 (-90)~(+120) 终凝 / / ≤10 ≤0.6 ≤60 -23 50 8.97 0.030 / 42 0 2.9 / / / / 45
试验
复核
单位(章)
含气量A (%)
抗压强度比 7d 28d 初凝 凝结时间差(min)
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用于配置泵送混凝土) (mm) 碱含量(%) Cl-含量(%)
硫酸钠含量(%)
≤10.0
0.48
收缩率比R c(%)
≤125
待报
检测评定依据: 试验结论: 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该样品所检指标满足 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 GB/T 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中标准型要求。 验方法》 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样品产地 产品型号 中铁十五局四公司南水北调黄河以 北交叉工程VII标项目部 南水北调黄河以北交叉工程 桥梁、涵洞工程 新乡市凤泉区长城新建材厂 FDN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规格种类 报告日期 B11050 W2011050 SJS20110801 高效减水剂 2011.8.1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指标检测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指标检测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指标检测报告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施工单位样品编号工程名称规格型号工程部位代表批量生产厂家委托人检测场所地址联系电话样品名称委托日期样品数量检测日期样品状态检测类别检测依据检测环境检测内容序号检测参数技术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判定1硫酸钠含量(%)2密度(g/mL)3pH值4氯离子含量(%)5碱含量(%)6含水率(%)7含固量(%)8细度(%)检测结论:检测说明:取样人:见证单位:见证人:批准:审核:主检: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委托编号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规格型号检测日期检测依据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硫酸钠含量(%)试验次数试样质量m(g)空坩埚质量m1(g)灼烧后滤渣加空坩埚质量m2(g)硫酸钡换算成硫酸钠的系数硫酸钠含量(%)单值平均值12pH值试验次数样品类别溶液浓度(g/L)溶液温度℃测量结果(pH值)单个值平均值12细度次数试样质量m(g)筛余物质量m1(g)筛余(%)平均值(%)筛余=(m1/m)×10012检测说明校核:主检: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状态规格型号检测日期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依据检测内容含固量(%)次数液体试样质量m(g)称量瓶恒重质量m(g)称量瓶加液体试样的质量m1(g)称量瓶加液体试样烘干后的质量m2(g)含固量X固平均值12含水率(%)次数粉状试样质量m(g)称量瓶恒重质量m(g)称量瓶加粉状试样的质量m1(g)称量瓶加粉状试样烘干后的质量m2(g)含水率X水平均值12检测说明X固=[(m2-m)/(m1-m)]×100X水=[(m1-m2)/(m1-m)]×100校核:主检:共页第页校核:主检:委托编号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规格型号检测日期检测依据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硝酸银浓度的标定190mL蒸馏水+4mL硝酸(1+1)+0.1000mol/L氯化钠10ml,用硝酸银溶液滴定加10mL0.1000mol氯化钠加20mL0.1000mol氯化钠滴加硝酸银体积v 01(mL)电势E(mV)△E 1(mV)△E 2(mV)滴加硝酸银体积v 02(mL)电势E(mV)△E 1(mV)△E 2(mV)滴定终点时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 01(mL)滴定终点时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 02(mL)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c '(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mL)硝酸银溶液的浓度c(mol/L)c=c'v'/(v 02-v 01)空白试验200mL蒸馏水+4mL硝酸(1+1)+0.1000mol/L氯化钠10ml,用硝酸银溶液滴定加10mL0.1000mol氯化钠加20mL0.1000mol氯化钠滴加硝酸银体积V 01(mL)电势E(mV)△E 1(mV)△E 2(mV)滴加硝酸银体积V 02(mL)电势E(mV)△E 1(mV)△E 2(mV)滴定终点时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 01(mL)滴定终点时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 02(mL)检测说明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指标检测原始记录(四)共页第页委托编号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规格型号检测日期检测依据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测试条件:液体样品直接测试固体样品溶液的浓度为10g/L,被测溶液的温度为20℃±1℃比重瓶容积的校正比重瓶编号干燥的比重瓶质量m0(g)比重瓶盛满20℃水的质量m1(g)20℃时纯水的密度(g/mL)比重瓶在20℃时的容积(mL)单个值平均值测试结果样品编号比重瓶编号样品类别比重瓶盛满20℃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m2(g)20℃时外加剂溶液密度ρ(g/mL)单个值平均值检测说明:校核:主检: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指标检测原始记录(五)共页第页委托编号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状态规格型号检测日期检测依据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内容工作曲线的测定K 2O+Na 2O 标准溶液的浓度(mg/L)1mg/L 的(K 2O+Na 2O)标准溶液相当于K 2O (0.5mg/L)和Na 2O(0.5mg/L)检流计读数K+Na+氧化钾与氧化钠含量测定试验次数试样质量(g)被测溶液的稀释倍数被测溶液的检流计读数K100mL 被测液中氧化钾含量(mg)被测溶液的检流计读数Na100mL 被测液中氧化钠含量(mg)氧化钾含量(%)氧化钠含量(%)单值平均值单值平均值12总碱量(0.658×X K2O+X Na2O )%检测说明校核:主检:。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检验报告模板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检验报告模板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报告
检验编号:
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
/
收样日期
委托单位
/
检验日期
见证单位
/
报告日期
规格型号
/
出厂编号
生产厂家
/
代表批量
/
检验性质
使用部位
/
样品来源
检验设备
委托人
检验依据
GB8076-2008、 GB/T8077-2012 检验项目及结果
见证人
序号
检验项目
计量单位
标准指标
1
细度
2
密度

3
固体含量
4
含水率
5
凝结时间差
6
减水率
7
抗压强度比
8
含气量
9
泌水率比
10 塌落度1h经时变化量
11
pH值
% g/mL
% % min % % % % mm —
检验结论 经检验,以上所检项目符合GB8076-2008标准要求。
备注 批准:
---审核:
检验单 位
(盖章
土外加剂检验报告
委托编号: 收样日期 检验日期 报告日期 出厂编号 检验性质 样品来源
委托人
检验项目及结果
见证人
实测结果
结论
检项目符合GB8076-2008标准要求。
(盖章)
检 验: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二)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二)

单值
平均值
试样 编号
试样质量 m(g)
空白试验消耗 葡萄糖溶液体积
V0(ml)
(8)还原糖含量 试样溶液消耗葡萄糖
溶液体积 V(ml)
附注:
还原糖含量X还原糖(%)
X还原糖=[(V0-V)×1.25]/m
单值
平均值
试验
计算
复核
济青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记录(二)
试样编号
记录编号
样品产地
代表数量
规格种类
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
表号:铁建试录026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试验 方法
减水剂溶液起始体积 V(ml)
(5)泡沫性能
摇动次数 摇动后泡沫最顶点体积
(次)
V1(ml)
发泡体积 V1(ml)
V02 (ml) 积 V1(ml) 酸银溶液 体积 V2
氯离子含量XCL(%) XCL=[c·V×35.45/m]×
0.1
(ml)
单值
平均值
试样 编号
试样质量 m(g)
坩埚质量 m1(g)
(7)硫酸钠含量 灼烧后虑渣+坩埚质量 m2(g)
硫酸钠含量XNa2SO4(%)
XNa2SO4=[(m2-m1)×0.6086/m]×100
消泡时间 T(min)
(6)氯离子含量 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的硝酸盐溶液体积V计算公式
V=[(V1-V01)(V2-V02)]/2
硝酸银溶 液当量浓
度c (mol/l)
外加 剂试 样质 量m (g)
空白液(ml)
试样溶液 空白液加20ml氯 试样溶液加10ml 加20ml氯 化钠标准液消耗 氯化钠标准液消 化钠标准 硝酸银溶液体积 耗硝酸银溶液体 液消耗硝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被测溶液的温度为 土
被测溶液必须清澈 如有沉淀应滤去
仪器
界面张力仪 构造示意图 或自动界面张力仪
天平 不低于四级 精确至
试验步骤
用比重瓶或液体比重天平测定该外加剂溶液的密度
将仪器调至水平 把铂环放在吊杆臂的下末端 把一块小纸片放在铂环的圆环上 把臂之制止器
打开 把放大镜调好 使臂上的指针与反射镜上的红线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 试验方法
发布
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前言 范围 引用标准 一般规定 固体含量 密度 细度 值 表面张力 氯离子含量 硫酸钠含量 还原糖含量 水泥净浆流动度 水泥砂浆工作性 碱含量
附录 标准的附录
二次微商法计算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百分含量实例

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仪器
电位测定仪或酸度仪
银电极或氯电极
甘汞电极
电磁搅拌器
滴定管
移液管
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外加剂试样
放入烧杯中 加
水和和 硝酸
使溶
液呈酸性 搅拌至完全溶解 如不能完全溶解 可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 并用蒸馏水洗涤残渣至无氯离子
为止
用移液管加入
的氯化钠标准溶液 烧杯内加入电磁搅拌子 将烧杯放在电磁
固体含量
方法提要 将已恒量的称量瓶内放入被测试样于一定的温度下烘至恒量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批准
实施
仪器
天平 不应低于四级 精确至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 温度范围
带盖称量瓶
Hale Waihona Puke 干燥器 内盛变色硅胶试验步骤
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内 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报告 试水砼表
8
编号: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附件共 页 试验: 复核: 主任:
工程名称: 施工标段: (K + ~K + )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部位 产品名称 代表数量(t) 试验依据 产品牌号 掺量(%) 用途 产品种类 出厂日期 取样形式
生产厂家
出厂编号
试 验 项 目 性 能 指 标
生产控制值
实测值
含固量或含水
量 (%)
液体 生产厂所控制值的相对量的3%之内 固体
生产厂所控制值的相对量的5%之内 密度(g/cm 3
)
液体,生产厂所控制值的±0.02g/cm 3
之内 氯离子含量(%) 生产厂控制值相对量的5%之内 水泥净浆流动度(mm)
不小于生产控制值的95% 细度(%) 0.315mm 筛筛余应小于15% PH 值 生产厂控制值±1之内 表面张力(mN/m) 生产厂控制值±1.5之内 还原糠(%)
在生产厂控制值±
3% 总碱量(Na 20+0.658K 20)(%) 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5%之内
硫酸钠(%) 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5%之内 泡沫性能(%) 生产厂控制值的相对量的5%之内 砂浆减水率(%) 生产厂控制值±
1.5%之内
结论:
监理意见:
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