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知识二_药物化学 第十六章抗心律失常药_2013年版

合集下载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药品名称】通用名: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英文名:Metoprolol Tartrate Capsules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1-异丙氨基-3-[对-(2-甲氧乙基)苯氧基]-2-丙醇L(+)-酒石酸盐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5H25NO3)2·C4H6O6分子量:【性状】本品为胶囊剂【药物别名】倍他乐克,美多心安,美多洛尔Betaloc,lopressor,【药理毒理】本药属于2A类即无部分激动活性的β1-受体阻断药(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它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无PAA(部分激动活性),无膜稳定作用。

其阻断β-受体的作用约与普萘洛尔(PP)相等,对β1-受体的选择性稍逊于阿替洛尔。

美托洛尔对心脏的作用如减慢心率、抑制心收缩力、降低自律性和延缓房室传导时间等与普萘洛尔、阿替洛尔(AT)相似,其降低运动试验时升高的血压和心率的作用也与PP、AT相似。

其对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作用较PP为弱,因此对呼吸道的影响也较小,但仍强于AT。

美托洛尔也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本品无致突变作用;对胎儿无影响;大鼠服用本品2年,800mg/天未发现良性及恶性新生物。

【药代动力学】美托洛尔的脂溶性介于普萘洛尔(PP)与阿替洛尔(AT)之间。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吸收率大于90%,但肝脏代谢率达95%,首过效应为25~60%,故生物利用度仅为40~75%,与AT相近。

口服血浆浓度高峰时间一般在小时,最大作用时间为1~2小时。

血压的降低与血药浓度不平行,而心率的降低则与血药浓度呈直线关系。

主要在肝脏中被代谢为羟基美托洛尔,其在体内的代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在白种人中90%为快代谢型,t1/2为3~4小时;10%为慢代谢型,t1/2可达小时。

血浆高峰浓度的个体差异可达20倍。

肾功能不全时无明显改变。

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尿内以代谢物为主,仅少量(<5%)为原形物。

不能经透析排出。

药物化学抗心律失常药考点归纳

药物化学抗心律失常药考点归纳

第十六章抗心律失常药按治疗用途分类:分6章抗心率失常、抗心力衰竭、抗高血压、血脂调节、抗心绞痛、抗血小板和抗凝各种作用机制:受体、酶、离子通道(考点)综合出题(故放在一起出练习题)第十六章抗心律失常药特指治疗心动过速型的心律失常一药多种用途√Ⅰ:钠通道阻滞剂(ⅠAⅠBⅠC)Ⅱ:β-受体阻断剂(在15章“洛尔”)√Ⅲ:钾通道阻滞剂Ⅳ:钙通道阻滞剂(18章抗高血压)按电生理规律和药物作用机制分四类:(表)第一节钠通道阻滞剂(一)奎尼丁考点:1、是抗疟药奎宁的非对映异构体。

奎尼丁(3R,4S,8R,9S)抗疟药,还是钠通道拮抗剂2、有两个氮原子,其中奎宁环的叔氮原子碱性较强,可制成各种盐类应用。

3、毒性:大量服用可发生蓄积而中毒。

许多钠通道阻滞剂是从局部麻醉药的研究中得到(二)盐酸普鲁卡因胺考点:1、麻醉药普鲁卡因(酯)结构改造(酰胺),抗心率失常。

2、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有活性)半衰期长,使用注意。

3、不良反应多,现仅推荐用于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三)盐酸利多卡因考点:1、酰胺类,是麻醉药,也用作抗心率失常。

2、代谢主要是N-去乙基产物,生成仲胺和伯胺的代谢物,有活性,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较大。

(四)盐酸美西律考点:1、结构类似利多卡因,醚键代替酰胺键抗心律失常、局麻双重作用2、碱性尿中解离度小,血药浓度升高,不能和碱性药合用3、中毒血药浓度与有效血药浓度相近,需监测(五)盐酸普罗帕酮考点:1、酮的结构2、R和S两个异构体在药效和药代动力学存在立体选择性3、代谢产物5-羟基化和N-去丙基产物有活性4、Ic 类抗心律失常,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应个体化给药5、除钠通道阻滞,有轻度β-受体拮抗作用第二节钾通道阻滞剂(一)盐酸胺碘酮考点:1、结构:甲酮,二碘苯基2、代谢产物:氮脱乙基,有活性,作用时间长3、碘原子影响甲状腺素代谢(二)多非利特(新)考点:1、特异性的钾通道阻滞剂,(可延长动作电位的时间及有效不应期,但不影响心脏传导速度)2、副作用:也有促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

抗心律失常药-ppt课件
ERP与APD的关系
(1) 二者同向关系,ERP在APD内,若APD延长则 ERP延长。
(2)“ERP相对延长”指APD和ERP均缩短,但APD 缩短更显著,即ERP/APD比值增加。
在一个APD中,ERP的比值增大,就不易发生快速 型心律失常。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分布
快反应电活动 心房肌、心室肌、浦氏纤维
慢反应电活动 窦房结、房室结
静息电位 除极速度 传导速度 0相除极离子
大、稳定
快, 0相上升快,振幅大
快, 不易传导阻滞
Na+内流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机制
冲动形成异常
自律性异常 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折返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是指一个阈上刺激作用于心肌 组织可引起一个扩布性的去极化膜电位波动。
Outward K+ currents
1 ITo
2 ICa
(2)拮抗心脏的交感效应: 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心得安)。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2、要有高度的选择性: 要求既治疗心律失常,又不影响正常的心脏起搏、传导系统;

药理学 22抗心律失常药[可修改版ppt]

药理学 22抗心律失常药[可修改版ppt]

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及钙通道)有三种状态,分 别为静息态,激活态和失活态。
激活态时允许钠离子通过, 静息态和失活态时不允许钠离子通过。 钠通道激活后很快转为失活态,并且必须转变为
静息态后才能再次进入激活态。
兴奋过程中,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动的 关系
细胞在发生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发生周期 性变化,是所有神经和肌组织共同的特性;但 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机 械反应的舒张期开始之后。因此,只有到舒张 早期之后,兴奋性变化进入相对不应期,才有 可能在受到强刺激作用时产生兴奋和收缩。从 收缩开始到舒张早期之间,心肌细胞不会产生 第二个兴奋和收缩。这个特点使得心肌不会像 骨骼肌那样产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作收缩和 舒张相交替的活动,从而使心脏有血液回心充 盈的时期,这样才可学基础
心脏不同部位细胞的动作电位特征及与心电图的关系
窦房结为心正常起搏点 位于右心房壁内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 由房室结发出房室束( 希氏束)进入心脏,进 入室间隔又分为左右束 支,沿心室内膜下行, 最后以细小分支(浦肯 野纤维分布于心室肌。
自律细胞
窦房结如何控制其他潜在起搏点?
抢先占领:窦房结的自律性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所以,在潜在
起搏点4期自动去极尚未达到阈电位水平之前,它们已经受到窦 房结发出并依次传布而来的兴奋的激动作用而产生了动作电位, 其自身的自动兴奋就不可能出现.
超速压抑或超速驱动压抑:窦房结对于潜在起搏点,还可产
生一种直接的抑制作用。一旦窦房结的驱动中断,心室潜在起搏 点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从被压抑状态中恢复过来,出现它本身的 自动兴奋。另外还可以看到,超速压抑的程度与两个起搏点自动 兴奋频率的差别呈平行关系,频率差别愈大,抑制效应愈强,驱 动中断后,停搏的时间也愈长。因此,当窦房结兴奋停止或传导 受阻后,首先由房室交界代替窦房结作为起搏点,而不是由心室 传导组织首先代替;因为窦房结和房室交界的自动兴奋频率差距 较小,超速压抑的程度较小。

药理学抗心律失常药共34页文档

药理学抗心律失常药共34页文档
12 24.03.2020
折返可分为解剖性和功能性两种通路:
解剖性环形通路:①在窦房结附近的心房肌,围绕 腔静脉构成环形通路,可形成房颤、房扑。②在房室结 附近若有异常侧支返回心房,可形成正向或逆向冲动环 行通路,称为预激综合征(preexcitaion syndrome),可 发生顽固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称为WPW综合征(WolfParkinson White-Syndrome)。③在心室壁浦氏纤维终末, 由心内膜穿入,再伸向心外膜发出二支与心肌形成三角 形的环行通路。
18 24.03.2020
(二)药物分类: 四大类 Ⅰ类:钠通道阻滞药,根据程度差异可分为
ⅠA、ⅠB、ⅠC三个亚类。
ⅠA类 适度阻钠,对Vmax中等抑制,约为30%, 可减慢传导,延长复极。代表药有奎尼丁、普鲁 卡因胺。
ⅠB类 轻度阻钠,对Vmax的抑制小于10%,传导 略减或不变,加速复极。代表药有利多卡因、苯 妥英钠。
4 24.03.2020
5 24.03.2020
2. 快反应和慢反应电活动:
快反应电活动是由钠内流所促成,此时膜 内外电位差(负值较大),除极速率快,传 导速度快。主要是指心作功肌和心传导系统 细胞等。
慢反应电活动是由钙内流所促成,膜电位 小(负值较小),除极慢、传导也慢。主要 指窦房结、房室结及心肌缺血的细胞也呈慢 反应电活动。
一 概述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是心动频
二 率和节律的异常表现。
三 1. 类别:有缓慢型和快速型

缓慢型有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以下)、传
导阻滞(心房、房室、心室)等。

快速型有窦性、异位过速两类:如窦性心动
过速、心房早搏、房扑、房颤、心室早搏、阵
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心室纤维颤 动等。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理学 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及调脂药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理学  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及调脂药

药理学 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及调脂药一、 抗心律失常药1.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降低自律性 减少后除极 改变传导性 延长有效不应期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ⅠA 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奎尼丁)Ⅰ类——钠通道阻滞剂 ⅠB 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利多卡因) ⅠC 类:明显阻滞钠通道(氟卡尼) 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 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 Ⅳ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二、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慢性心功能不全: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在血流动力学方面表现为心脏排出量绝对或相对的不足。

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毛花苷C 、毒毛花苷K )吸收:地高辛生物利用度约60~80%,部分形成肝肠循环;洋地黄毒苷口服吸收稳定完全分布:地高辛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分布于各组织中,以肾内浓度最高,心、骨骼肌中次之;洋地黄毒苷结合较多,在肾、心、骨骼肌中浓度较高代谢转化:地高辛代谢转化较少;洋地黄毒苷脂溶性较高,易进入干细胞,主要在肝脏代谢;毛花苷G 、毒毛花苷K 很少在体内代谢排泄:地高辛60~90%以原形经肾脏排出;洋地黄毒苷代谢产物及少量原形经肾排泄,少量形成肝肠循环;毛花苷G 、毒毛花苷K 几乎全部以原形经肾脏排出正性肌力作用:选择性的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肌收缩快速而有力(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 2+量,是正性肌力作用的基本机制)负性频率作用:减慢窦性频率对心肌氧耗量的影响:对正常心脏因加强收缩性而增加氧耗量,而对CHF 患者,由于需有较多氧耗以维持较高的室壁张力,其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脏容积减小,室壁张力下降,总的氧耗量有所降低对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加强迷走神经活动性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缩短心房和浦肯野纤维不应期 对心电图的影响:最早引起T 波幅度减小、降低甚至倒置;S-T 段低呈鱼钩状;P-R 间期延长;Q-T 间期缩短 对神经系统:中毒量可兴奋延髓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其他作用 对肾脏作用:在CHF 时通过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是肾血流增加,产生利尿作用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肾素活性,进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产生心脏保护作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对瓣膜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所致的CHF 疗效良好 治疗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 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疲倦、失眠等,还有黄视症、绿视症等药物中毒特征性视觉障碍 心毒性反应: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警惕中毒的先兆症状,避免诱发因素如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镁、心肌缺氧 停用强心苷对过速心律失常者可用钾盐静脉滴注,轻者口服解救 苯妥英钠能控制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不能抑制房室传导;利多卡因能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 对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等缓慢些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解救 2.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作用药 氨力农、米力农、多巴酚丁胺 3.减负荷药有利尿药、扩血管药、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等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毒性作用的防治三、抗心绞痛药及调脂药1.常用的抗心绞痛药。

药理学22.抗心律失常药

药理学22.抗心律失常药

17 2013-7-6
【不良反应】 1.金鸡钠反应。 2.胃肠道反应。 3.心脏毒性: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房阻滞,窦 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 4.低血压:心功不全者或低血压者慎用或禁 用。
18 2013-7-6
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
特点:
1.抗心律失常作用同奎尼丁而稍弱,但无 明显的抗胆碱作用和α受体阻滞作用。 2.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 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3.口服可见胃肠道反应,静脉注射可致低血 压,还可引起过敏反应等。
11 2013-7-6
3 后除极 (afterdepolarization)
后除极是指在一个动作 电位后产生一个提前的除 极化。后除极引发异常的 冲动发放,就可发生心律 失常。 早后除极:发生在2或3相, Ca2+内流增多引起。 滞后除极:发生在4相,胞 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 流引起。
2 2013-7-6
第一节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
心肌细胞分类:
工作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
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房室结细胞 浦肯野细胞 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3 2013-7-6
快反应细胞: 心脏工作肌、房室传导系 统的细胞。 0相除极由Na+内流所致。 传导快、振幅大。 慢反应细胞: 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 0相除极由Ca2+内流所致。 传导慢、振幅小。
29 2013-7-6
四、钙拮抗药
维拉帕米(verapamil) 【药理作用】
作用部位:慢反应细胞—窦房结、房室结及病理 状态下快反应细胞的慢反应电活动 作用:1.降低自律性 2.减慢房室结传导 3.延长ERP

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复习资料2总结

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复习资料2总结

硝酸甘油本品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在碱性条件下迅速发生水解。

与氢氧化钾试液反应,生成甘油,再加硫酸氢钾,可产生丙烯醛的刺激性臭气。

本品临床用于各种心绞痛,舌下含服可通过口腔黏膜迅速吸收,发挥作用。

硝酸异山梨酯本品与适量的水和硫酸混合后可水解生成硝酸,沿管壁缓缓加入硫酸亚铁,在两液层接界面呈棕色环。

本品经硫酸水解后,生成的亚硝酸,可与儿茶酚溶液作用生成对-亚硝基儿茶酚,再加入硫酸,溶液显暗绿色。

临床主要用于缓解和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冠状循环功能不全等疾病。

单硝酸异山梨酯本品为硝酸异山梨酯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的扩血管作用。

口服吸收、分布迅速,不受肝代谢效应的影响,生物利用度几乎100%。

以原形药物进入体循环,主要以异山梨醇及本品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形式自尿液排出,半衰期5h 左右。

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心绞痛发作,效果优于硝酸异山梨酯。

在贮存和运输硝酸酯类药物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硝酸酯类药物在受热或剧烈震动下易发生爆炸,产生大量氮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故药用为其10%的无水乙醇溶液,运输或贮存时应避免剧烈碰撞。

抗心绞痛药作用机制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细胞外Ca2+内流,使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缺乏足够的Ca2+,结果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同时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

分类钙通道阻滞剂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芳烷基胺类:维拉帕米、加洛帕米等 苯并硫氮杂zaozi002类:地尔硫zaozi002 二苯基哌嗪类:桂利嗪、氟桂利嗪、利多氟嗪等硝苯地平OOO 2NNO 2NO 2O 222HNH 3C CH 3O CH 3O H 3COO NO 21、本品的丙酮溶液,加20%的氢氧化钠溶液振摇后,溶液显橙红色。

2、本品遇光不稳定,分子内部发生光催化歧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吡啶的衍生物和亚硝基苯吡啶衍生物,后者对人体有害,故在生产和贮存中要注意遮光、密封贮存。

抗心律失常药要点

抗心律失常药要点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血压高低受各种因素综合调控,主要有自主神经系统、 RAAS、内皮素系统等,其中某环节失调即会引发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又称为降压药,能有效降低血压。 降压药意义:降低血压并减轻或预防由高血压引起各种并 发症,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不受损伤,降低发病率和 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命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H3C
, HO O O
OH
化学名:N-[ (S)-1-乙氧羰基-3-苯丙基]-L-丙氨酰-L脯氨酸顺丁烯二酸盐。 又名恩那普利、苯丁酯脯酸。
马来酸依那普利 烯键:滴加高锰酸钾试液,紫红色即消失。 酯键:水溶液易发生水解,水溶液在pH3时 最稳定。 本品结构不含-SH。本品为前体药物,口服 后在体内水解为活性物质苯丁羟脯酸(依那 普利那),强烈抑制ACE,从而降低血压。 本品抑制ACE作用比卡托普利强10倍,且 作用更持久。临床用于治疗各型高血压及充 血性心力衰竭。
作用类似奎尼丁,但更安全。
ⅠB类药物:轻度阻滞钠通道。 代表药:利多卡因 、美西律 。
CH3 H N N O CH3 CH3 CH3
CH3 O
NH2 CH3
CH3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是一个常用的局部 麻醉药。
美西律 美西律原是抗惊厥药和局麻 药。
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 1972年发现抗心律失常作用, 临床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一、钠通道阻滞剂
(一)概述
ⅠA类药物: 即膜稳定剂。
代表药:奎尼丁 、普鲁卡因胺 。
H H HO H3CO N N HC CH2 H
O N N H
CH3 CH3
H2N
普鲁卡因胺
奎尼丁
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生物碱 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 颤动和早搏等。

抗心律失常药PPT【32页】

抗心律失常药PPT【32页】
VT, AF VP VT
AT, VT
AF, AT AF flutter9
I类 钠通道阻滞药
I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对Vmax中等抑制,约30%,, 减慢传导,延长复极
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对Vmax轻度抑制,约10%, 略减慢传导或不变,加速复极
IC类:重度阻滞钠通道,对Vmax重度抑制,约50%, 明显减慢传导,对复极影响小
禁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
及心源性休克。 对老人,尤其心、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
30
☺ 小结
广谱(房性,室性心律失常) IA 类: 奎尼丁(房性);普鲁卡因胺(室性) IC类:其他药无效的危重病例 III类:房性,室性心律失常
窄谱 (室性心律失常) IB类
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 室上性心动过速) II 类及IV类
功能障碍,加重心衰等。
19
Ⅱ类药: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 阻断β受体对心脏的作用。 ▪ 阻断儿茶酚胺对 If、IKS、INa、ICa的激活作用 ▪ 高浓度时的膜稳定作用。
20
普萘洛尔(Propranolol)
Ⅱ类
〖药理作用〗
1 抑制窦房结自律性,运动及情绪激动时尤为明显 2 降低儿茶酚胺所致的晚后除极及触发活动 3 高浓度时有膜稳定作用,明显减慢房室结传导 4 延长 ERP
管阻力,降低耗氧量、保护缺血心肌。(起初是用于抗
心肌缺血)
24
胺碘酮 (Amiodarone)
Ⅲ类
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 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 ➢ 将房扑、房颤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转
复为窦性心律
25
胺碘酮 (Amiodarone)
Ⅲ类
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及用药时间长短有关 ▪ 心脏方面: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Q-T间期延 长;低血压、心功能不全。 ▪ 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 ▪ 眼角膜微粒沉淀,震颤、面部色素沉着 ▪ 肺间质纤维化——定期检查胸部X片。 ▪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理学 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及调脂药

初级药师考试复习笔记药理学  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及调脂药

药理学 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及调脂药一、 抗心律失常药1.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降低自律性 减少后除极 改变传导性 延长有效不应期 2.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ⅠA 类:适度阻滞钠通道(奎尼丁)Ⅰ类——钠通道阻滞剂 ⅠB 类:轻度阻滞钠通道(利多卡因) ⅠC 类:明显阻滞钠通道(氟卡尼)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普萘洛尔) 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 Ⅳ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二、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慢性心功能不全: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

在血流动力学方面表现为心脏排出量绝对或相对的不足。

强心苷类(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毛花苷C 、毒毛花苷K )吸收:地高辛生物利用度约60~80%,部分形成肝肠循环;洋地黄毒苷口服吸收稳定完全分布:地高辛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分布于各组织中,以肾内浓度最高,心、骨骼肌中次之;洋地黄毒苷结合较多,在肾、心、骨骼肌中浓度较高代谢转化:地高辛代谢转化较少;洋地黄毒苷脂溶性较高,易进入干细胞,主要在肝脏代谢;毛花苷G 、毒毛花苷K 很少在体内代谢排泄:地高辛60~90%以原形经肾脏排出;洋地黄毒苷代谢产物及少量原形经肾排泄,少量形成肝肠循环;毛花苷G 、毒毛花苷K 几乎全部以原形经肾脏排出正性肌力作用:选择性的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肌收缩快速而有力(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 2+量,是正性肌力作用的基本机制)负性频率作用:减慢窦性频率对心肌氧耗量的影响:对正常心脏因加强收缩性而增加氧耗量,而对CHF 患者,由于需有较多氧耗以维持较高的室壁张力,其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脏容积减小,室壁张力下降,总的氧耗量有所降低对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加强迷走神经活动性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缩短心房和浦肯野纤维不应期 对心电图的影响:最早引起T 波幅度减小、降低甚至倒置;S-T 段低呈鱼钩状;P-R 间期延长;Q-T 间期缩短 对神经系统:中毒量可兴奋延髓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其他作用 对肾脏作用:在CHF 时通过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是肾血流增加,产生利尿作用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肾素活性,进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产生心脏保护作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对瓣膜病、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所致的CHF 疗效良好 治疗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及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 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疲倦、失眠等,还有黄视症、绿视症等药物中毒特征性视觉障碍 心毒性反应: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警惕中毒的先兆症状,避免诱发因素如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镁、心肌缺氧 停用强心苷对过速心律失常者可用钾盐静脉滴注,轻者口服解救 苯妥英钠能控制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不能抑制房室传导;利多卡因能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 对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等缓慢些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解救 2.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作用药 氨力农、米力农、多巴酚丁胺 3.减负荷药有利尿药、扩血管药、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等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毒性作用的防治三、抗心绞痛药及调脂药1.常用的抗心绞痛药。

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抗心律失常药》详细复习知识点

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抗心律失常药》详细复习知识点

第二十三章抗心律失常药1.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分类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药物分类及其代表药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1)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和腺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主要不良反应(2)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和地尔硫(艹卓)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3)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为何难?---心肌电生理(从不直接考,但帮助理解记忆);怎么办?——两个版本:A.精华应试版;B.精讲理解版。

【补充】什么叫心律失常?心跳频率或节律的异常(心率与心律不同)。

心率—是指心跳的频率(次数)。

心律—是指心跳的节律(规律)。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其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脏收缩的正常节律,使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互相协调。

【精华应试版】最该掌握的内容A.窦性——首选——普萘洛尔(Ⅱ类)B.室上性——首选——维拉帕米(Ⅳ类)C.室性——首选——利多卡因(Ⅰb类)D.广谱——胺碘酮(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分类【口诀TANG】分类Ⅰ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鲁莽大汉爱抽烟ⅠB类利多卡因、苯妥英钠一本万利ⅠC类普罗帕酮、氟卡胺、英卡胺其他Ⅱ类普萘洛尔(β受体阻断剂)Ⅲ类胺碘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Ⅳ类维拉帕米、地尔硫(艹卓)(CCB)Ⅴ类腺苷1.奎尼丁临床应用广谱,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心血管反应、金鸡纳反应、奎尼丁晕厥、变态反应。

【口诀】奎尼丁,真要命,胃肠反应不算轻。

会晕厥,会过敏,还有金鸡纳反应。

血压下降血管堵,心脏抑制心搏停。

2.普鲁卡因胺不良反应红斑性狼疮样综合征3.利多卡因选择性作用于浦肯野纤维——室性心律失常4.苯妥英钠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首选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与抗癫痫作用5.窦性心动过速首选普萘洛尔6.胺碘酮阻滞钠、钙、钾三种通道,还阻断α及β受体不良反应A.甲状腺功能紊乱B.角膜碘微粒沉淀C.致死性——肺毒性和肝毒性7.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维拉帕米(IV类)【精讲理解版】类型治疗缓慢型(<6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阿托品异丙肾快速型(>100次/分)房性早搏、心房纤颤、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速、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5类药物当心肌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发生除极(向上),膜电位升高,到达阈电位(能引起兴奋的最小电位)后,便产生动作电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具有β受体拮抗剂的结构特征,但β受体拮抗作用弱,临床用于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A:盐酸普鲁卡因胺
B:盐酸美西律
C:盐酸利多卡因
D:盐酸普罗帕酮
E:奎尼丁
答案:D
2、不用于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
A:盐酸美西律
B:普罗帕酮
C:盐酸普鲁卡因胺
D:盐酸胺碘酮
E:硝酸异山梨酯
答案:E
3、下列哪些药物的光学异构体作用强度不同
A:盐酸维拉帕米
B:硝苯地平
C:盐酸地尔硫
D:氟伐他汀
E:氢氯噻嗪
答案: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