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doc
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奴隶制B. 封建制C. 资本主义D. 社会主义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焚书坑儒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A3.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以下哪项是科举考试的内容?A. 诗歌B. 书法C. 算术D. 骑射答案:A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外交C. 探险D. 传教答案:B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闭关锁国B. 重农抑商C. 废除科举D. 推行新政答案:A6. 以下哪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7.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B. 辛亥革命C. 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答案:A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A. 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 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D. 中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答案:B9. 以下哪项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土地改革答案:B10. 以下哪部著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A. 《史记》B. 《资治通鉴》C. 《汉书》D. 《后汉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太宗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
答案:非洲东海岸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______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答案:三藩之乱5.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______条约。
答案:南京条约6. 五四运动爆发的地点是______。
答案:北京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首都设在______。
高一必修一历史考试试卷
高一必修一历史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一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分封制C. 建立宗法制度D. 实行世袭制2.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什么政策来加强对外交往?A. 闭关锁国B. 开疆拓土C. 丝绸之路的开辟D. 重农抑商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B. 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科技发展D.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4. 宋朝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农业的大规模发展B. 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C. 军事力量的增强D. 政治制度的改革5. 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文化艺术B. 科学技术C. 宗教信仰D. 军事战略...(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2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
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8. 唐朝时期,著名的“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9. 宋朝时期,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其中“________”是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
10. 明清时期,对外贸易中,________(商品)的出口量非常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2. 简述宋朝时期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交流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4. 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共30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5分)材料一:唐朝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许多平民百姓有了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
材料二:唐朝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16.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方交流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
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3、《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
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的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5.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郡县制度B.官僚制度C. 皇帝制度D.朝议制度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B. 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 宋朝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实际上是削弱了相权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B. 秦汉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缓慢C. 隋唐时期,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得农民生活困苦D. 宋元时期,商业发展受到官府严格控制3、题干:以下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B.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使得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C. 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从而巩固了中央集权D. 秦始皇设立丞相一职,与皇帝共同处理国家大事,体现了分权的思想4、题干:下列关于唐朝科举制度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唐太宗扩大了科举考试的规模,增加了科举科目B. 唐玄宗时期,科举考试科目中增加了诗赋科目,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C. 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士人阶层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D. 唐朝科举制度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5、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实行郡县制B. 推行法家思想C. 实行焚书坑儒D. 设立丞相6、题干:下列关于唐朝“贞观之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B.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D. 皇帝李世民崇尚儒学,排斥道教7、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建立郡县制C. 实行分封制D. 修建长城8、以下关于汉武帝的说法错误的是:A.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C. 扩大了中央政府的规模,增强了国家实力D. 减轻赋税,推行轻徭薄赋政策9、以下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秦朝统一六国是通过武力征服实现的B. 秦朝统一六国是通过联姻实现的C. 秦朝统一六国是通过政治协商实现的D. 秦朝统一六国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 10、以下关于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B. 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C. 这一政策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 这一政策导致其他学派如法家、道家等被排斥11、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明朝灭亡B. 清朝建立C. 鸦片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12、以下哪个文献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部百科全书”?A. 《资政新篇》B. 《海国图志》C. 《天演论》D. 《盛世危言》13、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B. 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 规定了赔款2100万银元D. 强迫中国割让香港岛14、在戊戌变法时期,以下哪位人物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A. 康有为B. 梁启超C. 慈禧太后D. 张之洞15、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开通大运河D. 修筑长城16、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单选)A. 实行推恩令B. 建立刺史制度C. 推行均田制D. A和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背景: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始皇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一历史第一次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 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 带兵抵扰周部落进攻B. 两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 立下汗马功劳C.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 才能、人品俱佳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戈所事事2.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土地 1 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①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制改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继承关系A. ①②③④B. ①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3.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 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 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 周王B. 卿大夫C. 鲁国国君D. 士4.《左传》: “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卿置侧室, 大夫有贰宗, 士有隶子弟, 庶人工商各有分亲, 各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 而下无觊觎。
”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A. 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B. 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 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D.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 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B. 旨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C. 西周金属冶炼业发达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禹鼎》铭文记载: 噩侯反叛伐周, 厉王命禹出征, 生获其君。
这反映了 ( )A. 分封制趋向衰落, 尚能维护王权B.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 封国实力削弱, 周王权力加强D. 周王铸鼎显示权威7.《荀子·君道》“墙之外, 目不见也;里之前, 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 远者天下, 近者境内, 不可不略知也”。
(word完整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测试
C.海上丝路的开通D.君主专制的加强
14.周朝时所封郑、晋、鲁、卫、蔡等同姓诸侯封地大都在富庶或战略要地。 而异姓诸侯,除了宋、陈、许、杞、邾等小国处于内地外,其余多在偏远地 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开疆拓土的需要B.维护周王室的利益
C.诸侯等级的不同D.强化中央集权的考虑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B.宗祛嫡庶关系确立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6.“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
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上述材料叙述的制度主要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7.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 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 局泾渭分明。”材料中西周“ ‘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是()
A.加强中央集权B.提高行政效率C.分散官员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
18•被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评论为“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
的古代制度最有可能是()
A.宗法制B.科举制C.行省制D.郡县制
19•我国古代部分朝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如下变化:秦朝军功授爵制一一汉代
察举制一一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一一隋唐科举制。与这些选官方式对应 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分别是()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 并映出()
A.历史现象往往具有较大的复杂性B.历史现象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 事实
25.中国古代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生,寒窗苦读十年,被郡的中正发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秦朝统一六国的是:A. 刘备B. 孙权C. 项羽D. 秦始皇2. 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风雨,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朝代?A. 唐朝B. 春秋战国C. 汉朝D. 商朝3. 以下哪一条是对历史研究的正确方法?A. 想象历史的进程和情景B. 单纯从个人感受出发研究历史C. 以史为鉴,了解历史规律D. 尊重历史事实,无需验证4. 古代丝绸之路是哪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通道?A. 中国和美洲B. 中国和印度C. 中国和欧洲D. 中国和埃及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传统古代史的开始?A. 统一战国B. 约定公元前1年为公元元年C. 启用农历D. 夏朝的建立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 《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编写的历史著作。
()2. 秦始皇实行了帝国统一的制度,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3.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开启了封建社会时代。
()4. 鲁僖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君主,他提出“人人天下”的思想。
()5.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统一货币、度量衡等。
()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历史?2.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之间的关系。
3. 请简要说明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4. 古代丝绸之路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影响?5.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局面以及出现的思想家与其思想。
四、论述题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
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的测试题目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请以实际题目为准,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和限制字数撰写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各章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各章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解析
第一章:从人类起源到农耕文明的发展
单选题:
1. 人类起源于哪个大陆?
- A. 亚洲
- B. 非洲
- C. 欧洲
- D. 美洲
答案:B. 非洲
解析:根据考古学研究,人类的起源地可以追溯到非洲大陆。
2. 农耕文明最早出现在以下哪个地区?
- A. 中东地区
- B. 欧洲地区
- C. 美洲地区
- D. 非洲地区
答案:A. 中东地区
解析: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例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等。
多选题:
1. 下列哪些是农耕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 A. 人类开始定居形成村落
- B. 人类开始发展工艺技术
- C. 人类开始形成社会等级
- D. 人类开始使用货币交换
答案:A、B、C、D
解析:农耕文明的出现使人类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形
成了村落和城市,促进了工艺技术和社会等级的发展,也推动了货
币交换的出现。
判断题:
1. 农耕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进步之一。
-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农耕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采集时代进入生产时代,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第一章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单元练习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单元练习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1.(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3题)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2.(2011年海南高考1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3.(2011年江苏高考4题)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4.(2011年江苏高考4题)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5.(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9题)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6.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7.“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历史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焚书坑儒B. 推行科举制C. 废除郡县制D. 实行分封制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盛世?A. 开元盛世B. 贞观之治C. 永徽之治D. 康乾盛世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B4.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与哪一位大臣共同制定了《康熙字典》?A. 纪晓岚B. 张廷玉C. 李光地D. 刘墉答案:C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以下哪三项?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民主主义、科学主义、民生主义C.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科学主义D.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科学主义答案:A6. 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外争国权B. 内惩国贼C. 打倒封建D. 反对帝国主义答案:C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以下哪个战役中取得了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B8. 下列哪一位不是新中国开国元勋?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蒋介石答案:D9.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A. 土地改革B. 经济体制改革C. 文化大革命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1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朱元璋3.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皇太极4. 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15. 抗日战争胜利是在______年。
答案:1945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主要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以加强思想控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
案及解析)
单选题
1.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最古老的文物:
A.三星堆遗址石斧
B. 河姆渡遗址骨角器
C. 大汶口遗址陶器
D. 贝聿铭发现的“九鼎”
【答案】D
【解析】九鼎是商代后期历代帝王封禅时使用的礼器,而非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文物。
2.中国古代的“文物保护”始于哪个朝代?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代
D. 清朝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明确规定了“留文物不拣”的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措施。
填空题
1.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的商贸道路。
【答案】西亚和欧洲
2. 直到21世纪,依然没有发掘出黄帝陵,因此黄帝陵所在地也叫做___
【答案】无定河
判断题
1. 著名的考古学家顾忌是我国的第一位考古学家
【答案】错误
【解析】顾依旧是我国第一位考古学家。
2. 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高宗实录》,所以他被认为是中国
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答案】错误
【解析】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通典》而不是《高宗实录》,他被认为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主要依据是:A. 甲骨文B. 金文C. 陶文D. 竹简2. 商朝的都城“殷”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A. 河南省B. 山东省C. 陕西省D. 河北省3.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A. 春秋和战国B. 战国和秦朝C. 春秋和秦朝D. 战国和汉朝4. 下列哪项不是春秋五霸之一?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汉武帝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所有选项都是6.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郡县制B. 推恩令C. 科举制D. 世卿世禄制7.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A. 张角B. 张鲁C. 张良D. 张骞8. 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是: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9.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10. 宋朝时期,著名的变法运动是:A. 王安石变法B. 张居正变法C. 魏征变法D. 司马光变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12.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其核心是“ ”。
1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 ”制度。
14.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 ”。
15.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主要有“ ”、“ ”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17. 简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的内容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9. 论述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及其对唐朝繁荣的贡献。
五、材料分析题(15分)2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北宋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1测试题_带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检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①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③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④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在中国古代史上,经常出现地方分裂或叛乱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②主要原因是某统治政策的失误导致中央弱地方强③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④给我们的启示是地方政权不宜过大,必须保持中央政令的畅通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4.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A.发生在顺治时期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5.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A.贵族制和民主制B.贵族制和平民制C.君主制和寡头制D.寡头制和僭主制6.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表述①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的产物,有其时代的局限性②雅典的民主政治为人类文明中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指出了一条道路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错误D.①错误②正确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主体,而美国却通过独立战争确立了共和政体,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道路。
据此,请回答7——9题7.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D.宣告废除了君主制8.美国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A.中央集权原则B.分权制约原则C.民主原则D.民族平等原则9.下列关于英国和美国两种政治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①美国总统和英国国王都拥有相当大权力②美国的总统由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而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派领袖担任③美国总统有权解散国会,英国议会有权罢免首相④美国总统可以连任两届,而英国首相可以连任几届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③④10.恩格斯说:“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11.19世纪末,一位外国军事考察员沿长江考察中国的海域情况,请问他最远可以到达那里:A.汉口B.九江C.宜昌D.重庆12.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13.下面关于辛亥革命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4.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方国联盟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C.受宗法血缘影响D实行分封制.15.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题(有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图片,这些省份的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情况显示,出生人口性别男女比例为118∶100,性别比失调凸现,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从历史角度看,这种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B.科举制C.分封制D.郡县制3.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B.疆域的拓展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5.《华阳国志·蜀志》载:“(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
”据此判断,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A.楚是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B.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C.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任太尉D.秦统一前郡县制已得以施行6.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D.刺史制度7.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中朝”和“外朝”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8.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世世代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时当地官员前来贺喜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
”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A.早在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B.文人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C.当时的皇帝和官员都特别重视科举考试D.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9.下列诗句所述内容哪些与科举制的实行有关(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就快到了,高一学生要如何进行期末考试复习准备呢?对于必修一的知识内容,我们在记忆之后,还需要做份试题来加以巩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历史必修一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道德规范B.宗法关系C.战争祭祀D.儒学思想2.《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
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3.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
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秦始皇陵秦长城阿房宫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D.工匠水平的高超4.“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 )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7.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D.实行“陶片放逐法”8.“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单元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2.‚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这说明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
导致表1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表1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6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7.‚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致事‛的现象反映了2A .君主专制的消弱B .宗法制的消亡C .中央集权加强D .分封制的巩固 8. 有人这样说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A .限制君权B .消弱相权C .实行君主立限制D .废除三审六部制9.图5为某时期的招贴画,从中可知A .作者反对袁世凯独裁买国B .作者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国民党从新诠释了三民主义D .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0.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州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共8个单元 附解析 10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页) 109附解析个单元8共(全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100满分分钟:45时间() 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中易 4 、32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6 、57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4 、12、1113 、10、 9、8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 、18、1620 、17、15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综合21 22 ,小题20本大题共(一、选择题) 分60共,分3每小题,莫如亲亲,捍御侮者;犹惧有外侮,怀柔天下也)指周(“其1.故以亲屏( )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周。
拱卫王室统治B.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A. 扩大统治范围D. 明确宗室血缘亲疏C.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B 解析2.以嫡,纣王虽幼;不得立,系庶出,“微子启虽长:《吕氏春秋》记载( ) ”材料反映了立。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 财产继承的原则A.C. 兄终弟及的传统D. 任人唯才的要求页109 共页1 第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虽幼不得立”,“庶出:B 解析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位间的关系立于宗庙的先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朝(商3.。
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示”有大小之别。
称之为“示”,王的神主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 ) 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A. 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B. 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C. 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D.项A故,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在西周而非商朝时期:C 解析B故,宗法制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而非迟至商朝才出现;错误项错误它们之间无一不是,等级秩序到继承制度礼仪、从祭祀规格、;这就表明了商朝统治阶级重视血缘继承,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纽带的,治国理念“家国同构”浓厚的;项正确C故,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运作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测试分 100 分,考45 分一、(共60 分,每小 2 分)1.《文解字》解:“宗,尊祖也。
”也就是,宗法的“宗”的本是宗。
明宗法制以什么?()A.B.地域C.信仰D.血2. 据周公征以后,“封建戚,以藩屏周” 。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行宗法制B.行封建改革C.分封侯国D.任人唯3. 通宗法制的行,西周形成一个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定,下列在相关范内一定能成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子、嫡③ 侯国——侯嫡子、嫡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子、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4. 下列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B.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C.形成了分封的制度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承5.于春秋期生的“楚王鼎”事件,正确的是()①春秋期,一些侯国力日益壮大②春秋期,周王的威地位日益衰微③春秋期,分封制受到冲,以系④春秋期,社会治秩序生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③6.《荀子 ?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同姓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些同姓族受封,周王会予他()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犁7.秦始皇在咸阳行的一次功宴上群臣:“天下共苦,斗不休,以有侯王。
宗,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不哉!”始皇解决上述,“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坑儒B.推行郡制()C.攻打匈奴D.修筑城8 故,名思就是“ 去的皇”。
皇是中国古代最高治者的住所,最高治者称“皇帝”,那么“皇帝” 一称呼最早可能出于()A.西周B.秦朝C.西D.唐朝9.秦始皇在中央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成中央政机构,其直接意是()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 B .地方力集中到中央C.建立中央集制度D.防止大臣自恣10. 除分封制,建立郡制以后秦朝()A.郡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官C.家族力在地方迹D.以下不得立基11.斯塔夫里阿斯在《全球通史》中:“在中国达数千年的史上,有三次大革命,它从根本上改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构。
第一次生于公元前221 年,⋯⋯第二次生于1911 年,⋯⋯第三次在1949 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 .中央集制建立B .儒家学成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制确立12.秦始皇在全国范内确立了中央集制度。
其中“中央集”指的是()A.全国有一的、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一的文字C.以皇的至高无上最基本原D.中央机构地方机构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13.秦朝巩固国家一的中央集政治制度的措施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A.三公九卿制B.郡制C.察制度D.一14.柳宗元在《封建》一文中:“ 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守劫令而并起。
”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是由于()A.分封制的确立B.郡制的确立C.宗法制的确立D.三省制的确立15.“ 承秦制”也有。
以下属于西的制度是()A.什伍坐B.郡行政C.刺史察D.皇独尊16.秦始皇建立的制主中央集制度的核心是()A.定皇世B.建立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制D.确立皇至高无上17.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C.一多官,互相制D.化机构,于上18.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期西路副的故事改的。
是前方作的将,本具有大的自由,但却受到皇帝、正和等多方面的制,只能服从而不得,最后死沙。
除了以上的制,他受到的制?()A.丞相B.知州C.枢密使D.通判19.“王沔(音miǎn),字楚望,州人⋯⋯加左大夫、枢密副使⋯⋯改部侍郎,参知政事。
”此段文字中的王沔是()A.朝人B.唐朝人C.宋朝人D.清朝人20.唐太宗,大臣无忌等撰写《唐律疏》三十卷解律令条文,通行天下。
是我国古代流下来的一部完整的法典。
它布前批需要通()①尚省②中省③ 下省④皇帝A.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1.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的教,了一步分割宰相力,宋太祖采取的新措施有()① 中下分掌行政② 丞相,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③ 枢密院掌管中央政④ 三司机构管国家政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 唐宋通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皇的共同策略之一是()A.形成“中朝”决策机构B.分割宰相力C.削弱地方力D.以中省最高行政机关23. 关于明代内,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明太祖除丞相位,内制C.内正式成六部百司的机构B.内成的和地位有提高D.司礼最取代了内24.中国古代有避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必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中属于种情况的是()A.初改“相邦” “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 “中省”C.北宋初改“昌南” “景德”D.明初改“大都”“北平”25.明清期君主制的加中国社会展的影响包括①有利于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展② 制了民主思想的展()③ 制了商品的展④阻碍了本主萌芽的展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6. 明代内和清代机的共同之是()A.六部,理各种政B.参与决策,并朝廷日常事C.参与机要政,但没有决策D.各地的政事27.中国古代制皇不断加,中枢力体系也生了相的化。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武帝建立“中朝”决策机构,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省起草令,直接尚省具体行C.宋朝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和政D.明太祖除丞相,立内参与国大事的决策28.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示,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A.都反映了中央各部的关系 B .都行分C.都体了集原D.都具有民主性29.史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中曾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道的法⋯⋯到宋朝便不然了。
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地方的管理日益加B.内制度日成熟C.中央的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力被六部分割30.伴随我国封建制主中央集制展程的两基本矛盾是()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力的矛盾②皇制与相制的矛盾③皇位世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④商品与自然的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非(共40 分)1.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是一个大。
唐之于,也是一大。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有什么大,一切因偱承。
有的,只是近于代,近于外面一切形,改面,添注涂改地在。
它有,却不能它有建立。
——摘自穆《中国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合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便,方可奏行。
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月,乃至累年,乖既多,不亡何待!——摘自《政要政体》材料三自古⋯⋯不曾中,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唐、宋因之,有相,然其所用者,多有小人,乱政。
今我朝置丞相⋯⋯事皆朝廷之,所以定。
以后子做皇帝,并不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材料四机及用兵皆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机)大臣相,无宦官不得参,即机大臣亦只供述撰,而不能稍有画于其也。
——《清史稿机大臣年序表》(1)合所学知,明材料一中秦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分指什么?(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概括其主要做法。
(3)依据材料四,指出机的能,它的置反映了什么代特征?(4)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展的什么?2、下列材料:材料一公有公,卿有卿,有常辱,有常荣,不能其努力,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材料二代察制“四科取士” :“一曰德行高妙,志清白;二曰学通行修,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毅多略⋯⋯皆存孝悌廉公之行。
”——《后百官志注》材料三九品人,唯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蓬之俊,安得不有沉者哉!——《晋》材料四唐人沈既:“故太平君子,唯,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大者登台,小者任郡,身奉家,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士士林,四方听,希其采。
每得第之人,不旬而周天下,故忠隽彦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引自国磐《隋唐五代史集》回答:(1)材料一表明先秦期人才拔的准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官制度相比,有何步性?(3)材料三中的是哪一种官制度?其弊端主要是什么?(4)据材料四,概括明科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