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规划
全国科技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动态与形势
全国科技产业和科技创新的动态与形势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战略基点。
2006年,美国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大幅增加对研发与创新的投入,促进知识增长,以保障美国在各科技领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保障美国的强大与安全。
2006年,日本组织实施“第三期科学技术五年计划”,重点投资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纳米和材料、能源、制造技术、社会基础技术、尖端技术等九个领域。
2007年,欧盟启动第七框架计划,投入规模比第六框架计划几乎翻番,通过集成优先研发领域、整合欧洲研发机构、强化研发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健康、生物、信息、纳米、能源、环境和气候、空间和安全等主题、应对全球竞争。
2006年,我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旨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国家科技创新的总体部署(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若干重要方面的目标:一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是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三是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四是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
五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王惠:新闻界的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例行新闻发布上见到各位。
今天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情况。
我想各位在北京生活和工作,都了解北京有一个非常漂亮很现代的开发区,这个开发区座落在北京的南部亦庄,已经成立15年了。
这期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得怎么样,今后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很多记者都很关心.其中有一些记者朋友也跟随着我们去亦庄开发区参观和采访过,今天我们专门请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领导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关情况。
王惠:首先我向各位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他们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昕昕先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合生先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管理局局长袁立洪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事和社会保障局的局长赵莉。
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请北京奥组委票务中心主任卢军主任向大家介绍有关北京奥运会第二阶段票务预售的有关情况.现在先请管委会主任赵昕昕先生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情况。
赵昕昕: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一个机会向各位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1991年8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10正式开工建设,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规划面积15。
8平方公里.200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扩区至40平方公里。
十五年来,在广大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区由建设之初一片农田逐步发展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今天,在这片土地上,聚集了国内外2000余家企业,累计创造了5762亿元的产值。
成为首都新的经济增长集合北京市对外开放的追求窗口和标志。
赵昕昕:高新技术主导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诺基亚、奔驰、拜耳、GE、博世、SMC、中芯国际等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建厂,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8家投资了72个项目。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0.31•【字号】京政函[2006]93号•【施行日期】2006.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京政函[2006]9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市政管委、市监察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统计局:市环保局和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有关意见的请示》(京环文〔2006〕82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以下简称《计划》)。
二、各区县政府要将“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控制计划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分解落实到重点排污单位。
《计划》确定的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区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均不得突破。
三、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分工,认真落实工作任务,加强对《计划》执行的指导、支持和监督。
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和市统计局要每半年向社会公布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并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和市监察局等部门对总量控制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向市政府报告。
附件:“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00六年十月三十一日附件:“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一、按照《“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中对北京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及《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制定本计划。
二、“十一五”期间,本市对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排放基数按照2005年环境统计结果确定。
2023年整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某某折子工程社发局折子工
附件2010年北京经济相关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折子工程(共计61项)一、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主要目标1.实现工业总产值确保增长12%。
牵头领导:张伯旭、文献主要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协办单位:产业促进局、统计局、统调大队完成时限:2010年12月底前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5%,销售收入确保增长15%,税收总额确保增长15%o牵头领导:张伯旭、文献主要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协办单位:产业促进局、统计局、统调大队、国税局、地税分局完成时限:2010年12月底前3.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完成投资235亿元,其中完成政府投资64亿元。
牵头领导:文献、张晓林、贲勇、赵昕昕主要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协办单位:建设发展局、征地拆迁办公室、市政管理局、统计局、统调大队完成时限:2010年12月底前4.制定出台开发区节能减排政策,推动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示范工作,实现万元GDP能耗、水耗继续有所降低。
牵头领导:文献主要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协办单位:统计局、统调大队完成时限:2010年12月底前5.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全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71%o牵头领导:赵昕昕主要责任单位:环境保护局协办单位:管委会各相关部门完成时限:2010年12月底前6.吸引投资总额确保同比增长15%。
牵头领导:赵昕昕主要责任单位:产业促进局协办单位:统计局、统调大队、工商分局、国税局、地税分局、海关、药监分局、检验检疫局完成时限:2010年12月底前7.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本次项目3个。
牵头领导:赵昕昕主要责任单位:产业促进局协办单位:工商分局、国税局、地税分局、海关、药监分局、检验检疫局完成时限:2010年12月底前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调整产业结构8.全面做好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编制,加快南部现代制造业新区建设进程。
牵头领导:文献、张晓林主要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协办单位:管委会各相关部门、各相关驻区职能局完成时限:2010年11月底前9,坚持壮大现有产业与培育新型产业相结合,促进产业集聚化发展。
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来源:发布时间:2010-07-20编制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2006年3月目录序言第一部分“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形势分析第一节“十五”发展回顾一、经济高速增长,“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配套设施逐步齐全五、“十五”期间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总结第二节“十一五”期间形势分析一、发展机遇与挑战二、面临形势与问题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二、发展思路第二节战略目标一、总体目标二、具体目标第三部分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第一节突出一个目标:全面打造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一、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二、做强做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三、培育壮大汽车产业四、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二节实现二种提升: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一、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1、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施“三业”建设2、促进新的发展格局,加强“三园”建设3、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突出“三带”建设4、面向综合产业新城,推进“三中心”建设二、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1、构建便捷交通体系2、保障生产要素供给3、推进水资源利用与开发4、有序完善城市环境5、加速发展信息化第三节实施三大战略:引入各类创新要素,努力保持产业平稳快速发展一、创新发展战略1、发挥在首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带头作用2、积极引导机制创新,安排落实产业创新工程3、建设人力资源高地,将创新发展引向深入二、产业融合战略1、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延伸产业链2、促进二、三产业的融合,培育大产业、大品牌3、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区域发展战略1、加强与中关村的互动发展2、推进与滨海新区的协同发展3、发挥京津冀产业战略节点的引领作用第四节贯彻四项统筹: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化进程一、统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1、加强土地管理和集约利用2、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3、构建循环经济园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二、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满足企业和居民需要1、优先发展职业教育2、大力繁荣文化体育3、继续加强医疗卫生三、统筹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区域稳定和安全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四、统筹区域建设,打造东南综合产业新城1、完善区域功能定位,打造北京东部发展新区2、配合推进新城建设,为新城建设提供动力3、明确区域发展格局,带动周边城市化发展第四部分保障规划实施一、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二、制定和落实配套政策三、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四、规划调整与衔接序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是在党中央提出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打造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成为北京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关键规划,是开发区不断完善城市发展新区功能的蓝图规划,是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水平的指导性规划,也是开发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商务部国土资源部二OO六年7月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和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在新时期进一步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其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1、自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十五”期末,全国累计批准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其他国家级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国家级开发区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针(以下简称“三为主、一致力”),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集聚效应突出、外商投资密集的外向型工业园区,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十五”期间,国家级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4.51%,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以上。
“十五”期末,54个国家级开发区(下同)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95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4.49%;工业总产值(现价)达到2337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7.77%;工业增加值达到598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5.24%;税收总收入达到1219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2.77%。
国家级开发区对所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比例达到10%~30%,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外向型经济成效显著。
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重点区域,国家级开发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999.32亿美元。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松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基 础设施 环境 ,改 变了所在 区域的 旧面
貌 , 批 新 城 区迅 速崛 起 。国家 级 开 发 区 一
期末 ,国家级开发 区内高新技术企 业数 累计达 ̄ 30 个 ,引进和 建设研发 中心 25 超过6 0 , 0 家 财政投 入科技 创新扶持 资金 累计超 1 0 0 亿元 。国家级开发 区集聚 了一
市场 经济条件 下的新 型政 企关 系 ,构建
了集 中精简 、 灵活 高效 、 亲商务 实的管理
体 制和运行机 制 ,创 立了有 中国特 色 的 特殊 经济功能 区管理体 制 。国家级开发 区在 依法行政 、 土地开发与 管理 、 向型 外
经 济 管 理 、 融 资 体 制 、 才 管 理 机 制 等 投 人
方公里 ;单位面积 土地地 区生产总值 贡 献率为 l.7 38 亿元/ 平方 公里 , 单位面 积工 业用 地产 生 工业 产值 3 . 亿 元/ 95 6 平方 公 里, 单位 工业 产值增加值 率达2 .8 , 5 % 单 5 位地区生产总值税收 贡献 率为l . %。 48 4 7 管 理体制不 断创新 。国家级 开发 、 区推进 了管理体 制改 革 ,探索 了 “ 管委 会” 的管理 模式 , 出并成 功 实践 了 “ 提 小
6 土地资源利 用高效 集约 。国家级 、
开 发 区 高 度 重 视 土 地 的 规 划 、管 理 和 利
国家 级 开 发 区 累计 实 际使 用 外 资 超 过
9 93 亿 美 元 。 其 中 ,0 5 实 际 使 用 外 9 .2 20年 资 102 亿 美元 , 3 .3 占全 国 的 2 .9 1 %。 国 家 5
维普资讯
国 级 济 术 发 经 发 “一 ’划 要 家 经 技 开 区 济 展十 五规 纲 ’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2.17•【字号】怀政发[2006]5号•【施行日期】2006.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怀政发〔2006〕5号)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怀柔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纲要》确定了我区“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我区未来15年发展的远景目标和战略措施,是我区推进农村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请各镇乡、街道办事处和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明确标准,制定措施,全力以赴,为全面完成《纲要》确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〇〇六年二月十七日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序言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十一五”规划一、发展阶段判断二、发展的机遇三、面临的挑战四、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一)“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打造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建设,努力构建现代化宜居城市(四)坚持城乡统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六)深化综合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七)提升区域现代文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第三部分2020年远景展望一、远景目标二、战略措施第四部分规划实施一、组织实施二、规划调整序言为促进怀柔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区域和谐社会,加快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特制定《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是中央政府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为吸引国内外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而设立的全国重点开发区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总面积达189.38平方公里。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6月正式成立,至今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的北京经开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首先,北京经开地理位置优越,大大提升了其发展的条件和竞争力。
它位于北京市中心腹地,距离首都机场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交通十分便利。
同时,该区紧邻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以及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北京经开成为了国内外企业和科技创新机构的理想之地。
其次,北京经开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和科技人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先后引进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同时,区内设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这些优秀的创新资源和科技人才的集聚,为北京经开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北京经开注重创新创业,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该区设立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集团、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局等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
同时,北京经开还打造了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如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丰台科技园等。
这些载体为创业者提供了优越的办公和研发环境,助力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实现。
最后,北京经开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该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丰富的绿化带和人工湖泊,不仅美化了区域环境,还提供了宜人的生态氛围。
与此同时,北京经开还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进能源和资源的低碳化利用。
这样的发展理念和做法,使得北京经开不仅成为经济繁荣的地方,更成为宜居宜业的绿色发展区。
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目录前言第一部分规划背景第二部分规划总则第三部分四大功能区域发展规划第四部分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第五部分规划实施前言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北京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首都实施“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也是首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是北京市在中长期规划中第一次打破行政区划编制的市域经济规划。
本规划体现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重点功能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原则,以充分履行首都城市功能为核心,以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调整产业布局为重点,明确各功能区域在北京城市总体发展中的思路、方向与主要任务,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形成各区县特色发展的格局,实现城市整体功能的最优化和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本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及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要指示。
本规划期限为2006年-2010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北京市区域经济和主要产业功能区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台阶。
(一)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趋向优化。
“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1.4:30.9:67.7。
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和知识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亦庄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京政函[2007]3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亦庄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7.01.05施行日期2007.01.05文号京政函[2007]3号主题类别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正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亦庄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京政函〔2007〕3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大兴区人民政府、通州区人民政府:《亦庄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亦庄新城规划》)已经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26次全体会议和市委专题会议审议通过,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一、同意《亦庄新城规划》。
《亦庄新城规划》立足于深化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指导思想,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的指导意见,符合亦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对于推动亦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实现北京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亦庄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辐射带动京津城镇走廊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亦庄的发展建设,要按照推进首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与中心城和其它新城的良性互动,积极推进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的疏解,促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要在《亦庄新城规划》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现代制造业的层次和国际竞争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以区域产业集群为依托的高端产业服务基地;有力推动开发区的综合化发展,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城。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08•【字号】京政发[2011]54号•【施行日期】2011.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1]5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目录一、新起点新发展(一)发展成就(二)面临形势(三)总体思路(四)发展目标二、加快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一)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三)全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四)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保障能力(五)应需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六)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三、彰显首都城市功能产业新格局(一)做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二)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四、创新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方式(一)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壮大产业资本规模(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五、保障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统筹(二)强化产业准入标准(三)保障产业空间需求(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五)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序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打造“五个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阶段。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介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东南部,毗邻北京市中心,距首都国际机场仅10公里,交通便利。
该区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最早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影响力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之一。
发展历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立于1992年,起初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北京市发展的需要,该区逐步扩大规模,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
在政府的支持下,该区积极引进外资,吸引国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产业链水平。
经过近30年的持续努力和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渐形成了以科技创新、现代制造、高端服务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北京市中心,与首都国际机场仅一步之遥,交通十分便利。
此外,该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汇集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圈。
企业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先进的产业支持政策、多样化的人才资源和便捷的科研资源,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产业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目前,该区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该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聚集了众多知名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在生物制药、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首先,该区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高额的科技创新资金支持,用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其次,该区对外资企业实行较低的税率,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此外,该区还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未来展望展望未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顺义区“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送审稿)北京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06年5月目录前言 .........................................................................................................一、“十五”时期发展状况基本评价.................................................二、“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二)挑战.............................................................................................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工业发展任务....................................................................................(一)发展思路....................................................................................(二)发展重点....................................................................................(三)主要任务....................................................................................五、布局调整任务....................................................................................(一)布局原则....................................................................................(二)布局思路....................................................................................(三)布局重点....................................................................................六、实施措施 ............................................................................................(一)建立顺义区工业服务平台,以高端服务创造新的生产力 ...........................................................................................................................(二)制定相应配套机制,集中力量进行扶持 .........................(四)通过引进与自主培育相结合,构筑顺义工业多点支撑体系 ..................................................................................................................(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顺义工业发展后劲 .......(六)全面推进顺义工业人才队伍建设....................................... 附图1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图附图2 顺义区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构想图附图3 顺义区道路交通图附图4 顺义区公路网附图5 顺义区“十五”末工业布局现状图附图6 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布局构架图附图7 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布局构架图——产业布局图附图8 顺义区“十一五”工业布局构架图——区域辐射示意图附件一顺义区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报告附件二顺义区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分析报告附件三顺义区“十一五”期间名牌培育名单附件四顺义区“十一五”期间工业重点项目前言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顺义工业形成了一批在北京乃至全国具有优势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促进新区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促进新区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5.30•【字号】京兴政发[2013]17号•【施行日期】2013.05.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印发促进新区设计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京兴政发〔2013〕17号)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公司)、中心,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总公司各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各驻区职能局:《关于促进新区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新区专题会议及2013年5月22日区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13年5月30日关于促进新区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推进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发挥设计产业对提升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推动作用,提出如下意见:一、新区发展设计产业的必要性设计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设计产业是推动实体经济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新区正处于以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做大做强首都二产,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的关键阶段,加快推进设计产业发展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对北京“设计之都”和世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中国设计瑰谷为品牌,围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产业设计化、设计产业化和设计人才职业化,努力形成企业聚集效应更加突出、产业融合效益更加明显、带动实体经济作用更加显著的新局面,推动新区设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正文:----------------------------------------------------------------------------------------------------------------------------------------------------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目录前言一、发展成就(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四)创新能力实现提升(五)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六)辐射能力愈发凸显(七)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八)社会发展日臻和谐二、发展形势(一)国际形势(二)国内形势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发展路径(三)发展目标四、重点任务(一)营造优良投资发展环境(二)提高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三)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壮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五)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六)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七)提升要素资源集聚整合能力(八)优化开放型经济格局(九)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十)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一)加强园区社会建设五、政策措施(一)实施分类管理指导(二)积极推动依法治区(三)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五)完善评价考核体系(六)提升人才竞争优势(七)加强规划组织落实前言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边境合作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级开发区继续坚持国务院确定的“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在我国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产业集聚和工业发展、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有效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边境合作区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在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增进与周边国家合作交流、打造边疆经济增长点、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际化,就是要紧跟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步伐,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集聚国际优质要 素,提高国际服务能力,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开发区。
2018年12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第4。北京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无废城市”建设特例区。 2019年11月20日,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复《亦庄新城规划(国土 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由经开区管委会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亦庄新城。
历史沿革
职住均衡是亦庄新城规划的重要目标。亦庄新城将建立住房供应体系,让蓝领工人有保障,中端人才有支持, 高端人才有市场。其中,包括单身蓝领公寓、人才公租房、单身白领公寓、配套租赁房等租赁类住房,及共有产 权房、高端商品房、普通商品房、定向销售商品房等产权类住房。
亦庄新城将探索“低密度”发展模式,延续“碧水穿城、林苑环绕”的历史生态格局,建成“森林绕城,水 绿贯城”的生态示范区,打造“疏密有致、点轴串联”的空间韵律。
社会事业
1
政策
2
市政
3
商业
4
教育
5
医疗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形成了“八横八纵”路网结构,同海空港口、物流中心紧密相连; ◆基础设施完善,实现“十通一平”; ◆配套设施和服务机构完备,建有“一站式”服务大厅; ◆新入区企业可享受“一次性产业扶持资金”、“所得税返还”、“厂房租金减免”等产业扶持政策; ◆新区政府每年设立1亿元的海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海外人才来开发区创业、工作和人才奖励; ◆新区政府每年设立1亿元资金鼓励企业进行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 ◆新区建有“B型库”,为企业提供“立等可取”、“当日办结”等海关服务; ◆生活设施便利,宜人宜居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2006年3月目录序言第一部分“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形势分析 6第一节“十五”发展回顾 6一、经济高速增长,“十五”计划圆满完成 6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7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7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配套设施逐步齐全7五、“十五”期间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总结8第二节“十一五”期间形势分析8一、发展机遇与挑战8二、面临形势与问题10第二部分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10第一节指导思想10一、指导思想10二、发展思路11第二节战略目标11一、总体目标11二、具体目标12第三部分战略重点和政策取向13第一节突出一个目标:全面打造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3一、打造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14二、做强做大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14三、培育壮大汽车产业15四、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15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15第二节实现二种提升: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16一、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161、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施“三业”建设172、促进新的发展格局,加强“三园”建设173、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突出“三带”建设174、面向综合产业新城,推进“三中心”建设18二、全面提升开发区城市化水平181、构建便捷交通体系182、保障生产要素供给193、推进水资源利用与开发204、有序完善城市环境205、加速发展信息化21第三节实施三大战略:引入各类创新要素,努力保持产业平稳快速发展22一、创新发展战略221、发挥在首都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带头作用222、积极引导机制创新,安排落实产业创新工程223、建设人力资源高地,将创新发展引向深入23二、产业融合战略241、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延伸产业链242、促进二、三产业的融合,培育大产业、大品牌243、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25三、区域发展战略251、加强与中关村的互动发展252、推进与滨海新区的协同发展253、发挥京津冀产业战略节点的引领作用26第四节贯彻四项统筹: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化进程26一、统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261、加强土地管理和集约利用262、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273、构建循环经济园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8二、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满足企业和居民需要281、优先发展职业教育292、大力繁荣文化体育293、继续加强医疗卫生30三、统筹和谐社会建设,维护区域稳定和安全30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302、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31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31四、统筹区域建设,打造东南综合产业新城311、完善区域功能定位,打造北京东部发展新区312、配合推进新城建设,为新城建设提供动力323、明确区域发展格局,带动周边城市化发展32第四部分保障规划实施33一、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33二、制定和落实配套政策34三、健全规划管理机制34四、规划调整与衔接34序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是在党中央提出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打造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成为北京市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关键规划,是开发区不断完善城市发展新区功能的蓝图规划,是开发区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水平的指导性规划,也是开发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第一部分“十五”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形势分析第一节“十五”发展回顾2001-2005年,是开发区建区后快速发展的五年,伴随着重大项目、跨国公司、高新技术项目的竞相入区,扩区开发全面展开,开发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聚集了一批符合首都经济发展要求的精品项目,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工委、管委会带领全区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工作,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全面完成了开发区“十五”计划,为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一、经济高速增长,“十五”计划圆满完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9亿元,到2005年的250亿元,增长了7.6倍,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84亿元,到2005年的1102亿元,增长了12倍;销售收入由2000年的98亿元,到2005年的1267亿元,增长了11.9倍;出口由2000年的1.38亿美元,到2005年的54.83亿美元,增长了38.7倍;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0.8亿元,到2005年的51.7亿元,增长了3.8倍,其中税收收入由2000年的9.8亿元,到2005年的47.07亿元,增长了3.8倍,为北京市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随着高新技术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汽车、医药、装备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十五”期间,聚集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企业,如诺基亚、中芯国际、京东方、奔驰等。
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2005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36%,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84%,起到了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作用,提升了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05年,已基本完成核心区15平方公里以及南部新区5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建成各种道路100公里,桥梁4座,各种市政管线820公里。
“十五”期间积极有效地开展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修建了博大路DN1200输水干管,使市区市政管网向开发区输水能力达到13万立方米/日。
新建220kV荣华变电站一座,110kV 景园街、京东方变电站两座,并对110kV亦庄变电站进行了增容,总供电能力达到了356MV A (不含用户站)。
优化了能源结构,建设完成了第二条天然气干线,为2号、5号供热厂及河西区供应天然气。
完成2号供热厂、5号供热厂,建设了协鑫热电冷联产项目,总供热能力达到700 t/h,供热总面积达470万平方米。
四、生态环境日益改善,配套设施逐步齐全“十五”期间开发区加大了城市环境建设的力度,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河湖治理方面,对凉水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完成凉水河开发区段的综合治理,建设了国际企业文化东园及西园,累计完成绿化面积620公顷。
建设完成了经开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使污水处理能力达5万吨/日,污水处理率为100%。
建设了小型压缩式垃圾转运站1座,转运能力8.7吨/小时,建设独立公共厕所3座。
此外,建设消防站一座,为核心区防火安全提供了保障。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扩大了筹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取得初步成效。
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设施逐步加强,信息化及通信设施不断完善,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城市通讯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基本上能与国际接轨。
五、“十五”期间的主要措施和经验总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建设。
区工委、管委会始终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依托区位优势、挖掘潜力,按照现代产业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努力实现市委定位开发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战略目标。
实施大项目拉动,为发展提供动力。
区工委、管委会稳妥有序地实施重点大项目拉动战略,推进各项改革。
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建立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模式招商引资,引导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形成。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投资领域,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开发区建设,为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周边城市化进程。
区工委、管委会坚持统筹协调城乡共同发展。
在发展空间上着眼于以城带乡,在劳动就业上立足优化新城产业结构,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向开发区周边地区延伸,推进了周边农村城市化进程。
第二节“十一五”期间形势分析一、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央明确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做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
北京市将全面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和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在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需要为实现首都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1、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全球制造业加速转移,外商投资依然活跃。
国内产业正在向高附加值的中高端环节进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提升。
虽然北京的土地、水、电等生产成本较高,但北京同时也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庞大的市场需求、充足的金融实力和具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具备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要素。
正确认识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劣势,优先发展位于高端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综合竞争力,成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2、环渤海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开发区是北京的东南门户,位于“京津塘产业发展带”和北京“东部发展带”节点上。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区域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支撑,国家实施的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特别是首都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将推动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间的产业、技术与人才和服务之间的一体化合作。
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将会给环渤海湾区域带来重大机遇。
发挥北京优势,争取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占据高端,是开发区面临的重要机遇和挑战。
3、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竞争激烈通过比较天津、广州、苏州等国家级开发区,在初始区域竞争力方面,北京开发区的初始竞争力远高于其他开发区,这说明在发展基础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无论在人力资源、科技进步还是劳动者素质方面都存在明显优势。
在现实区域竞争力方面,北京开发区对滨海新区在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在研发机构和技术转化方面有比较优势。
但在经济总量、吸引外资规模和开放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以,“十一五”期间不仅要注重经济环境和产业集群的培养,还要处理好创新和发展的关系。
在利用各自优势的同时,按照“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原则,为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4、亦庄新城的建设和首都创新发展战略举措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全面实施,亦庄新城建设在“十一五”期间会启动实施。
亦庄新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提高产业质量,成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