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10课 梨园春秋》 教学设计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
【教学目标】:
1、展示课标并解读(学生学习目标)
课标: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解读:通过理清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各剧种发展历程,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性和现实性
2、教师任务(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列举出古代戏剧的名称、流传时代、著名作家或演员;让学生列出自己还知道的戏剧与喜欢的戏剧;帮助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含义分析
(2)帮助学生对促进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分析归纳京剧在清代兴起的原因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原始的“傩仪”,经南戏、元杂剧、昆曲、京剧等发展历程,走向繁荣、辉煌。
本课分三目:
1、戏曲的起源:介绍戏曲的萌芽—傩的出现及唐宋戏曲发展状况
2、元杂剧和昆曲:介绍元明戏曲的主要形式
3、国粹“京剧”:介绍京剧产生及主要代表成就
【学情分析】:
1、由于语文课里已有的戏曲知识和我们的学生老家分布在祖国各地的实际,学生知道很多剧种;但学生喜欢流行歌曲而不喜欢戏曲而又对戏曲本身了解甚少。所以教学中必要的图片资料必不可少,直观性不言而喻,这样也可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2、由于学生受认知水平及人文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限制,对戏曲产生、发展背景不清,故教师应根据经济史、政治史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突破。
【教学重点、难点与处理方法】
重点: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处理: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感悟戏曲艺术
难点:戏剧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处理:运用政治必修三《政治、经济、文化》为基础,自主分析归纳
【教学方法】
1、问题法:调动求知欲,把握时代背景,理解其时代性、多样性、艺术性
2、自主学习、合作归纳
【板书设计】
一、戏曲的起源——傩,南戏
二、元杂剧与昆曲
1、元杂剧:中国古代戏曲成熟
2、昆曲:百戏之祖
三、国粹京剧:小小戏台展现大千世界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1、通过多媒体展示戏曲发展历程图片
2、导语:(课文序言)
【讲授新课】
一、戏曲的起源
(一)傩—戏曲萌芽
设计两个问题:
1、在原始社会,为了避免灾难、赢得丰收,人们怎么办?
教师归纳:头戴面具,扮成神灵、野兽,载歌载舞,以娱神祈求神的保佑,形成巫术仪式
2、进入文明社会,傩戏又是怎样演变的?
学生看书归纳:先秦时期为国家祭祀和礼仪制度。汉唐盛行,但宗教色彩淡化,开始成为人们的一种娱乐活动,有了一定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功能(二)南戏—两宋戏曲:
问题:
1、瓦舍是哪个朝代的娱乐场所?它有哪些功能?戏曲在这时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看书归纳:宋代;说书、唱戏等;经济发展,坊市限制少了
2、那温州地区戏曲为什么有了很大发展?
教师归纳(结合必修二经济重心南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过渡}元朝统一后,戏曲有了更大发展,古代戏曲进入成熟阶段
二、元杂剧与昆曲
问题1:结合语文课的学习,谁能说出元曲四大家分别是谁?各自的代表作是什么?
学生(集体):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倩女离魂》
教师小结:元代停止科举80年,知识分子地位很低,所谓九儒十丐。所以他们接触低层群众、了解其生活与情感,体会其痛苦和愿望,用杂剧的方式表达并推动戏曲发展。
问题2:明清时期昆曲繁荣,根本原因是什么?
师生结合必修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队伍壮大的必然产物
{过渡}清代——京剧出现了
三、“国粹”京剧
问题1:我们知道,京剧里有“生、旦、净、末、丑”四种角色,谁能说出其含义?学答师总:男、女、花脸、小花脸、丑角
问题2:读书总结
天时——清中叶统治者支持;地利——北京地位;人和——各地优秀剧种互融与吸收
问题3:根据课文,请大家总结一下京剧的特点(自由讨论,填写下表)
参考意见
艺术特征表现内容
综合性唱剧中人物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
念剧中人物对白或独白之总称,是诗歌化、音乐化得语言
做对演员身段、表情、气派、风度之总称
打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亦称“开打”)
写意性舞台布置一桌二椅:具体指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表演
人物化妆脸谱:观脸知人,简便、形象
人物服饰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仅考虑人物塑造的相关性及可舞性
舞台行动有话长、无话短:仅取决于人物和情节需要
【课堂小结】
1、导致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本课而言,戏曲产生原因包括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直接的等等。
2、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思想、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京剧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值得珍惜、保护、传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巩固练习】(略)
【教学反思】
亮点:①多媒体的运用于丰富图片展示,为学生学习创设了良好环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②问题的设置于解决均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理念③既注意到学生学习目标的设计,也注重教师教学的设计④价值观教育处处闪现。
困惑:①教师的艺术细胞不够限制了教学水平的发挥②问题设计有个别单调、生硬③综合学科能力有待加强。
【组内讨论意见】
通过听课,我们高中备课组集体认为:环节设计细腻,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但是,教师的文艺素质不足限制了学生的课堂讨论的拓展和个别学生的发挥,需要在今后通过学习,首先提升自己的文艺功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艺术的理解,更近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建议今后此类课应尽力多搜集资料或者让学生预先多加准备。
【最后总结】
进过这一次教学研讨,我们形成了一下共识:
1、教师对此类课必须强化备课能力的提升,预先资料收集必须充分,学生预习和准备工作必须在课前落实到位。
2、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历史教师更应在学习中提升综合素质。
3、多媒体运用应该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