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全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word文档资料篇1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

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一)就阅读部分的选文来说,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两个方面作了严格筛选,新吸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并以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抓住要点、发表见解为阅读能力的实践环节,全面考虑、组织单元。

(二)综合性学习,第一、三、五单元仍旧是三次规模小、层次少的小活动,我们称之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二、四、六单元为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综合性活动,我们称之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三次小活动分别是:成长的烦恼、我也追“星”、漫话探险,它们都是结合该单元的主题设计的,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

当然,本册的综合性学习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提供了若干个活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增删。

这样,既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真正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供了可能。

(三)本册名著导读介绍了高尔基的《童年》、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和法布尔的《昆虫记》。

它们都与课堂阅读有着有机的联系,如:《童年》与成长单元,《鲁滨孙飘流记》与探险单元,《昆虫记》与动物单元,作为课内阅读的一种延伸,它将因令学生走向一片更为辽阔的天地。

(四)课外古诗词背诵,选取了十首古诗词。

主要由学生读读背背,增加文化淀集。

(五)汉语知识:了解实词。

二、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锻炼,他们突出的特点是:(1)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

(2)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

2022-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

2022-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

2022-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
册教材
本文档是关于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的详细介绍,内容如下:
1. 课本概述:
- 课本名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学年:2022-2023学年
- 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
2. 内容概述:
- 本册语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本引导学生对语言和文学的认知与理解,提升语文素养。

- 本册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课文注释、练题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

3. 课程特点:
- 注重文本解读:通过注释、课文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 综合素养培养:既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文化的理解和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选材多样化:语文课本选取了丰富多样的文本材料,包括古诗词、现代小说、古代寓言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和体验语言和文学的魅力。

- 任务驱动研究:通过各种任务和活动,激发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研究目标: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技巧;
-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 培养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和惯。

以上是关于2022-202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材的简要介绍,希望对各位学生有所帮助。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电子课文合集

2013版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电子课文合集

1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2018-2019】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精选word文档 (13页)

【2018-2019】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篇一: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人教版语文电子课本(手机版)

人教版语文电子课本(手机版)

人教版语文电子课本(手机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2016版)一年级语文下册(2016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年级语文下册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语文上册三年级语文下册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年级语文上册五年级语文下册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初中语文电子课本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七年级语文下册八年级语文上册八年级语文下册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高中语文电子课本高一语文必修1高一语文必修2高二语文必修3高二语文必修4高三语文必修5高三语文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高三语文外国小说欣赏高三语文文章写作与修改高三语文先秦诸子选读高三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高三语文演讲与辩论高三语文影视名作欣赏高三语文语言文字应用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三语文中国民俗文化高三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高三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三语文中国小说欣赏高三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高三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高一语文第一册高一语文第二册高二语文第三册高二语文第四册。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1《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

七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人教版2022

七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人教版2022

七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人教版20221、2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吞噬(shì)俯瞰(kàn)怂恿(sǒng)吹毛求疵(zī)B.酝酿(yùn)污秽(huì)修葺(qì)恹恹欲睡(yān)(正确答案)C.婆娑(suō)箴言(jiān)愧怍(zuò)惟妙惟肖(xiào)D.娉婷(pīng)腈纶(jīng)轻觑(xù)戛然而止(jiá)2、10.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B.《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一批数字全景展厅项目,让观众宅在家中就能“漫游”文化遗产地。

(正确答案)C.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D.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

3、23. 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冬奥会展示了我国“二十四节气”,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正确答案) 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记人、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小旦、小生、小丑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

4、关联词:在强极光出现时,地面上物体的轮廓都能被照见,()会照出物体的影子来。

[单选题] *特别甚至(正确答案)因此所以5、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你的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1礼貌、坦诚、平等、避讳是交谈文明得体的基本原则。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点缀(zhuì)聆听(línɡ)B、伫立(zhù)蹒跚(pán)C、徘徊(huái)褶皱(zhě)D、婀娜(nà)颔首(hán)(正确答案)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垂涎xián 船舷xuán 角隅yúB、火镰liǎn埋怨mái 结子jiéC、莞尔wǎn 焖菜mèn 竹篁huáng(正确答案)D、胡诌zhòu茶峒tòng 傩送nuó9、1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31页 0079页 0115页 0195页 0267页 0350页 0411页 0494页 0601页 0651页 0717页 0782页 0814页 0927页 1111页 1154页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 散步 3* 羚羊木雕 金色花 5 《世说新语》两则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 7 再塑生命的人 9* 王几何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漫游语文世界 11 春 13* 风雨 15*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第四单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2020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一、词汇积累(加点的要注音)痴想隐秘凝成喧腾一瞬间啜泣纳罕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骚扰小憩糟蹋庸碌擎天撼地迸溅伫立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缀连倔强洗濯玷污诅咒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玲珑剔透具体而微慧心嬉戏闲适禀告厄运心旷神怡险象迭生执著鞭策奢望蹂躏猝然长逝酝酿黄晕抖擞镶水藻贮蓄澄清逝川湛蓝唱和玄奥犬吠凝神津津乐道丁丁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竦峙澹澹骸骨葱茏峰峦预兆一霎间狩猎喑哑静谧窸窣开膛破肚海域一叶孤舟高插青冥碧瓦飞甍直接霄汉黯然缥缈一切乌有丫杈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攥逮怦怦寒颤嫩芽霎时水波粼粼罗摩衍那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至爱炫耀称职妥当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缥缈笼罩疏星女娲澄澈莽莽榛榛嬉戏哞哞潺潺孪生痒酥踉踉跄跄二、课文理解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欲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1《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学而》)解词: 时: 按时; 说: 同“悦”,愉快。

翻译: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解词: 故: 旧的( 知识); 知: 理解、领悟。

翻译: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 “学而不思则闰; 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解词: 罔: 迷惑而无所得; 殆: 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为政》) 解词: 愠: 恼恨。

翻译: 孔于说: “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 那就是)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公冶长》)解词: 耻: 以,, 为羞耻翻译: 子贡问道: “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 “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述而》)解词: 识: 记住; 厌: 满足; 诲: 教导。

翻译: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合集(全册)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合集(全册)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合集(全册)内容预览:1.忆读书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一了场,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word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word文档资料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第一单元阅读 1.春朱自清2. 济南的冬天老舍3.* 雨的四季刘湛秋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第二单元阅读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6.散步莫怀戚7. *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写作学会记事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第三单元阅读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1. * 窃读记林海音12.《论语》十二章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第四单元阅读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15.*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16.诫子书诸葛亮写作思路要清晰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第五单元阅读17.猫郑振铎18.鸟梁实秋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20. 狼蒲松龄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第六单元阅读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2.诗二首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太阳船吴望尧23.*女娲造人袁珂24.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2024年语文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2024年语文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上册中古诗词1. 《观沧海》- 作者:东汉·曹操- 诗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唐·李白- 诗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次北固山下》- 作者:唐·王湾- 诗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 作者:元·马致远- 诗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峨眉山月歌》- 作者:唐·李白- 诗文: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唐·杜甫- 诗文: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作者:唐·岑参- 诗文: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唐·李益- 诗文: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 《秋词(其一)》- 作者:唐·刘禹锡- 诗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 《夜雨寄北》- 作者:唐·李商隐- 诗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电子书高清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第一单元阅读 1.春朱自清2. 济南的冬天老舍3.* 雨的四季刘湛秋4.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曹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第二单元阅读 5.秋天的怀念史铁生6.散步莫怀戚7. *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写作学会记事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第三单元阅读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11. * 窃读记林海音12.《论语》十二章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名着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杜甫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第四单元阅读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4.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15.*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16.诫子书诸葛亮写作思路要清晰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第五单元阅读17.猫郑振铎18.鸟梁实秋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20. 狼蒲松龄写作如何突出中心第六单元阅读 21.皇帝的新装安徒生22.诗二首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太阳船吴望尧23.*女娲造人袁珂24.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杞人忧天《列子》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名着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刘禹锡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潼关谭嗣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一丛一丛到处都是,各种草儿长得十分繁茂。
树木被风吹动发出飒飒的声响,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涛。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解词:耻:以……为羞耻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李汉荣《山中访友》何其芳《秋天》原文阅读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小学、初中、高中电子课本大全(为了孩子收藏吧)

小学、初中、高中电子课本大全(为了孩子收藏吧)

小学、初中、高中电子课本大全(为了孩子
收藏吧)
|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其它|初中英语|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地理|初中历史|
|高中数学|高中语文|高中英语|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
|高中地理|高中历史|英语学习|
小学
品德与生活
语文数学
英语科学
音乐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初中
思想品德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
地理物理
音乐体育
美术化学
生物日语
俄语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高中
思想政治
语文数学
英语历史
地理物理
化学生物
日语俄语
音乐体育
美术
数学B版
信息技术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电子课本人教版语文二年级电子课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电子课本人教版语文四年级电子课本人教版语文五年级电子课本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电子课本苏教版语文一年级电子课本苏教版语文二年级电子课本苏教版语文三年级电子课本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电子课本苏教版语文五年级电子课本苏教版语文六年级电子课本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高中语文电子课本系列高中数学电子课本系列高中英语电子课本系列高中物理电子课本系列高中化学电子课本系列高中生物电子课本系列高中历史电子课本系列高中地理电子课本系列高中政治电子课本系列。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15页 0143页 0207页 0308页 0372页 0417页 0431页 0469页 0534页 0621页 0674页 0705页 0745页 0835页 0919页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1 散步 3* 羚羊木雕 金色花 5 《世说新语》两则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 7 再塑生命的人 9* 王几何 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漫游语文世界 11 春 13* 风雨 15*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 秋思 第四单元
6 我的老师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7 再塑生命的人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8* 我的早年生活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 散步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3* 羚羊木雕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4* 散文诗两首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咏雪
2020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1《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讲的2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翻译: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翻译: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

”讲的是珍惜宝贵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翻译: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作者介绍:《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一说法,大体可信。

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论语》在汉代有《鲁论语》、《齐论语》与《古论语》等不同本子流传,后来统一于郑玄。

现存旧注有魏何晏注、宋邢邴疏《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及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

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李汉荣《山中访友》何其芳《秋天》原文阅读 15课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步出夏门行之一观沧海东汉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说《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

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

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

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一丛一丛到处都是,各种草儿长得十分繁茂。

树木被风吹动发出飒飒的声响,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涛。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十分庆幸,可以用这首诗歌来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

注释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何:多么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

竦通“耸”,高。

峙:耸立。

萧瑟: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星汉:银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幸甚至哉:真是幸运到了极点。

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咏:歌吟咏志:即表达心志。

志:理想次北固山下4[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注释本诗选自《全唐诗》。

1.次:路途中停宿;这里是停泊,停驻的意思。

2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3.客路:旅途。

4.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5.前:向前航行。

6.平:涨平,潮水涨得与岸齐平。

7绿水:长江8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9风正:风顺而和。

10悬:挂。

11海日:海上的旭日。

12残夜:夜色已残,指天将破晓。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13.旧年:过去的一年。

指旧年未尽,春之气息已到,点明节候已到初春。

14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到。

15.乡书:思念故乡的书信。

16.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编辑本段注释选自《白氏长庆集》。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

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

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

初:副词,刚刚。

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

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5、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6、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57、啄:衔取。

燕子衔泥筑巢。

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侧重禽鸟。

8、暖树:向阳的树。

9、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

渐:副词,渐渐的。

欲:副词,将要,就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

才能:刚够上。

没:遮没,盖没。

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

侧重花草。

10、行不足:百游不厌。

11、阴:同“荫”,指树阴。

12、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13、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

这里指下垂。

14、没(mî):隐没。

15、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6、不足:不够。

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白沙堤终。

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美景给予人的感受。

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就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为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作者: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简析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

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上片写晴,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

"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

三、四两句承上,作者抓住夏夜农村最具有特点的事物,进一步加以生发。

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

这是词中的主脑,是笼罩全篇的欢快和喜悦心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

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

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下片笔锋一转,进入写雨。

但写的不是雨中,而是雨前。

首句写远望之所见:"七八个星天外",说明乌云四起,透过云隙可以看到稀疏的星光。

这境界,与上片的气氛已有很大的不同了。

第二句两三点雨山前",写的是骤雨初来,大雨将至的信息。

既然,雨滴已经洒6向山前,那么紧接着便会洒向山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