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从古至今中国人注重农业的发展,可谓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因而农村的进步势必带动整个国家的进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乡村旅游是一种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带动农村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目前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有一定积累,但是国内的乡村旅游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1 关于乡村旅游国内外研究

1.1 国内研究成果

国内乡村旅游起步相对比较晚,因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具体案例分析法和理论研究两大类,研究分别指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研究中采用案例分析法的,通常是采用实地走访或是分析比较普遍典型的例子的方式。如张雯,张广胜采用实地调研法,以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某个村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村庄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旅游地数量、建设区域、投资规模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几块进行了具体分析,针对现村的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出了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当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有不少研究成果显示成功的发展模式对于乡村旅游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马勇,赵蕾,宋鸿,,郭清霞,刘名俭从经济需求、社会问题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特殊贡献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背景,总结归纳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并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四川省成都市的某个农村,总结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陈景同样选用了案例分析法,他以浙江省金华市典型村庄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在开发模式、管理方法、产品结构、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结合以往的研究经验,通过走访的方式搜集相关一手材料,通过选取该地区典型的村庄进行调查研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金华的乡村旅游进行总体分类和分析,得出该地区发展的特色。通过分析影响金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和当地特征,最后提出恰当可行的建议,为金华市的乡村旅游乃至全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邹统钎则采用了对比案例的方式,通过对成都乡村旅游和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史、开发模式与政府政策措施比较,指出乡村化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核心。作者指出目前这种乡村化正在逐渐消失,由于乡村旅游的模式化管理、一体化经营与经营者盲目模仿。他认为乡村旅游应该强化特色管理,可以从本村的特色、地域特点与乡村特有氛围三方面塑造与维持乡村性。坚持乡村性与坚持本地化以保持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理论方面研究主要是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之上,该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如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中国乡村旅游在空间特种上存在城郊、景郊和村寨型三种类型,从开发模式上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体,乡村旅游不仅仍处在低水平开发阶段,而且存在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乡土文化城市化、管理模式混乱和产业组织自发化的五大问题。又如田敏,苗维亚提出了开发标准这一概念,指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出了研究。

1.2 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相对成熟,因而国外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就更具系统性和权威性。

王素洁,刘海英通过整理国际旅游相关资料,认为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供给、需求、影响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在上述研究状况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作者归纳出了今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对乡村旅游跨学科、多角度进行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乡村旅游有关术语、作用和基础理论的国际共识研究,国际合作跨地区、跨文化的乡村旅游共时比较研究及对乡村旅游发展演进不同阶段的历时归纳研究。

在对大量的国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周笑益归纳总结各相关基础理论的要点并从中得到启示,继而在这些理论包括Doxey“刺激指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利益主体理论、涵化理论和旅游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社会文化影响的生成机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索。

2 乡村旅游对地方经济影响的研究

乡村旅游是个广阔的概念,它包括观光农业、农庄旅游等为游客提供体验、游览农村生活的一种旅游方式。国内关于乡村旅游对于地方经济的作用方面也做了一定的研究。

孔祥智,钟真采用宏观的城乡经济运行和微观的农户生计两个层面分析了观光农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认为观光农业的开展有利于农村人民收入的提高,并且改变了传统农产品的格局,农村中剩余劳动力也得到充分利用,资本收益率和农村市场化程度得以提高,最终促使新农村建设。作者认为从旅游产品特点和劳动力配置的变化、金融资本的利用效率,以及农村市场化程度的等方面来看,乡村旅游的开发相对传统的农业而言,更加快速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但是鉴于目前乡村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弊病如前期投资把握不到位、缺乏正规的融资渠道、农民对于市场需求难以掌控等。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乡村的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如郭淳凡,梁明珠就对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研究,并且对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探讨,认为政府应加强措施。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周正明以新农村建设目标为研究方向,以迪庆州乡村旅游为例,分析了该村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弯路,总结出当前我国在乡村旅游发展的盲目性,从而为其提出了七条切实可操作的发展战略,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刘德谦从长远的目标出发,认为乡村旅游必定将在我国农村“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发挥出的积极作用。

乡村旅游至今还没发挥巨大的作用,主要是经营者还没有准确把握其正确的发展模式。如胡敏的研究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产生因素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指出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正面临着组织转型,她认为只有规范乡村旅游,才能最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 浙江农家乐发展状况

“农家乐”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宁波市加强了对于这种新型的旅游模式的重视,并且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如李菁,米薇以宁波的余姚、奉化、东钱湖、慈溪等各个地区的农家乐特色村为例,采用实地走访法,从旅游产品、分布地区、投资方式出发,对目前宁波的乡村旅游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总结,并且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应有的模式,提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董萍通过对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白沙村农家乐的案例分析,讨论了太湖源白沙村在本身开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