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最新医学PPT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最新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4f18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9.png)
学术交流
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护理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推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水平的提高。
护理科研成果与实践转化
科研成果
开展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护理方法 和手段,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转化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实践验证和不断完善,推 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的进步和发展。
病因
主要由于交通事故、跌倒、工伤事故 等外力作用引起。
病理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脑组织水肿、颅内 出血、脑挫裂伤等,影响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偏瘫等。
诊断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颅脑损伤,同时需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
02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现状
肠外营养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进食的病人,可采用肠外营养,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 支持。
05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新型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综合护理模式
01
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
等,以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模式
02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满足
评估周期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以便及时调整 康复计划和方案,确保病人得到最 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
训练内容
训练周期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 练计划,包括认知训练、语言训练、 运动训练等。
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训练 周期,确保病人得到足够的康复训练。
训练方法
采用多种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针灸等,以促进病人的功 能恢复。
组织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护理专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推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水平的提高。
护理科研成果与实践转化
科研成果
开展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相关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护理方法 和手段,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转化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通过实践验证和不断完善,推 动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的进步和发展。
病因
主要由于交通事故、跌倒、工伤事故 等外力作用引起。
病理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脑组织水肿、颅内 出血、脑挫裂伤等,影响中枢神经系 统功能。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偏瘫等。
诊断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颅脑损伤,同时需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
02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现状
肠外营养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进食的病人,可采用肠外营养,通过静脉途径给予营养 支持。
05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
新型护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综合护理模式
01
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
等,以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模式
02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满足
评估周期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以便及时调整 康复计划和方案,确保病人得到最 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训练
训练内容
训练周期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 练计划,包括认知训练、语言训练、 运动训练等。
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制定康复训练 周期,确保病人得到足够的康复训练。
训练方法
采用多种康复训练方法,如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针灸等,以促进病人的功 能恢复。
十章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课件
![十章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d31f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1.png)
膜连接较疏松 ▪ 帽状腱膜下层:疏松的结缔组织,易感染。(头皮撕脱伤) ▪ 骨膜: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骨膜在颅缝处贴附紧密,其余
部位贴附疏松,因此骨膜下血肿易局限。
3
颅骨结构特点
▪ 颅盖:骨质坚实,由内、外骨板和板障构成。内外骨板表面 有骨膜覆盖,内骨膜与颅骨板结合不紧密,故颅顶部骨折易 形成血肿
处理:确诊后手术清除
34
身体状况
▪ 颅内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出血积聚在硬脑膜下腔,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多因脑挫裂伤导致 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 因多数与脑挫裂伤和脑水肿同时存在,故伤后持续性昏迷且进行性 加重。 较早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症状。
35
身体状况
▪ 颅内血肿
脑内血肿: 发生在脑内,常与硬脑膜下血肿共存。 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类似; 常常缺乏定位体征,若血肿累及重要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 癫痫等症状。
23
病因与发病机制
▪ 根据伤后脑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
开放性脑损伤多由锐器和火器直接造成,伴有头皮破裂、颅骨骨折 和硬脑膜破裂,有脑脊液漏;
闭合性脑损伤多由间接暴力或头部接触钝性物体所致,脑膜完整, 无脑脊液漏。
▪ 根据脑损伤机制及病理改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脑损伤指暴力作用后立即发生的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一段时间以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包括脑水
44
一般护理
▪ 预防并发症
昏迷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要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保持四肢关节功能位,每日做四肢活动及肌肉按摩。 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口腔清洁,定时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
28
身体状况
▪ 脑挫裂伤 生命体征改变: 由于脑水肿和颅高压,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严 重者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部位贴附疏松,因此骨膜下血肿易局限。
3
颅骨结构特点
▪ 颅盖:骨质坚实,由内、外骨板和板障构成。内外骨板表面 有骨膜覆盖,内骨膜与颅骨板结合不紧密,故颅顶部骨折易 形成血肿
处理:确诊后手术清除
34
身体状况
▪ 颅内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出血积聚在硬脑膜下腔,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多因脑挫裂伤导致 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 因多数与脑挫裂伤和脑水肿同时存在,故伤后持续性昏迷且进行性 加重。 较早出现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症状。
35
身体状况
▪ 颅内血肿
脑内血肿: 发生在脑内,常与硬脑膜下血肿共存。 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和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类似; 常常缺乏定位体征,若血肿累及重要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 癫痫等症状。
23
病因与发病机制
▪ 根据伤后脑组织与外界是否相通,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
开放性脑损伤多由锐器和火器直接造成,伴有头皮破裂、颅骨骨折 和硬脑膜破裂,有脑脊液漏;
闭合性脑损伤多由间接暴力或头部接触钝性物体所致,脑膜完整, 无脑脊液漏。
▪ 根据脑损伤机制及病理改变,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脑损伤指暴力作用后立即发生的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一段时间以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包括脑水
44
一般护理
▪ 预防并发症
昏迷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要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保持四肢关节功能位,每日做四肢活动及肌肉按摩。 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口腔清洁,定时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
28
身体状况
▪ 脑挫裂伤 生命体征改变: 由于脑水肿和颅高压,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严 重者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cd84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6.png)
瞳孔改变
伤后可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散 大或不等大,对光反射减弱或
消失。
肢体瘫痪
伤后可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瘫 痪,严重时可导致长期卧床不
起。
02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
意识状态评估
定期评估
观察病人的反应、意识状态和认知能 力,判断是否清醒、嗜睡、昏睡或昏 迷。
定期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记录变化 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恶化或好转。
情感状态
观察病人情感变化,判断 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情 绪障碍。
03
颅脑损伤病人的基础护理
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
观察病人是否清醒、是否有昏 迷现象,以及昏迷程度。
瞳孔变化
观察病人瞳孔大小、对光反射 等变化,判断是否有颅内压增 高或脑疝等情况。
生命体征
监测病人心率、血压、呼吸等 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 况。
肢体功能评估
01
02
03
运动功能
检查病人肢体运动功能, 判断是否存在偏瘫、截瘫 或肌肉萎缩。
感觉功能
评估病人痛觉、触觉、温 度觉等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协调与平衡
观察病人协调性和平衡能 力,判断是否存在共济失 调或步态不稳。
认知与情感状态评估
记忆力
测试病人记忆力,了解是 否存在记忆障碍。
注意力
评估病人注意力集中能力, 判断是否存在注意力缺陷。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易消化的食物,增强病人 免疫力,预防肺部感染。
褥疮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词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 常见的并发症,预防 与护理同样重要。
定期翻身
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 一次,减轻局部受压, 预防褥疮发生。
颅脑损伤护理学PPT课件
![颅脑损伤护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a511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6.png)
注意事项
在评估过程中,要保持冷静、 细致、耐心,避免漏诊和误诊
。
评估结果与记录
记录评估结果
将每次评估的结果详细 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分析评估结果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判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和
预后。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并组
织实施。
反馈评估结果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 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 以便协同治疗和护理。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缓解其焦虑、恐惧等情绪,增
强其康复信心。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 入治疗。
应激性溃疡
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出 现呕血、黑便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 协助处理。
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根据需要补充电解质。
降低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 的紧张和恐惧,降低因不 良情绪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心 声,尊重患者的感受。
情绪调节技巧
教授患者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 练等,以缓解焦虑和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模 式,纠正不合理的信念。
05
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帮助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注重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支持和家庭参与。
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手段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8add63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b.png)
颅脑损伤的术后护理
㈤大﹑小便护理:应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可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便秘者可给缓泻剂或开塞露,严禁灌肠,以免大量水分重吸收而加重脑水肿。大便失禁者,应及时洗净皮肤并擦干。小便失禁者可留置导尿,保持局部洁净,导尿管通畅,定时更换尿袋,若尿液混浊或出现絮状物,应及时膀胱冲洗。要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并记录,长期大量使用甘露醇者,若发现血尿应及时通知医生。
呼 吸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改善脑缺氧状态,初级受损脑细胞修复。若患者带气管插管回病房,应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吸痰,吸痰要彻底,以防痰痂堵塞插管。若患者烦躁明显,意识渐清醒,咳嗽反射存在,应及时通知医生,彻底吸痰后拔除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患者若昏迷较深,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应尽早准备行气管切开术。
病人意识渐清醒,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恢复,痰液不多,听诊呼吸音渐清晰,体温正常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堵管24~48小时,若呼吸情况稳定即可拔管。
气管切开的护理
谢谢大家
再见!
感谢诸位同仁的支持
颅脑损伤的术后护理
㈢ 呼 吸: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改善脑缺氧状态,初级受损脑细胞修复。若患者带气管插管回病房,应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吸痰,吸痰要彻底,以防痰痂堵塞插管。若患者烦躁明显,意识渐清醒,咳嗽反射存在,应及时通知医生,彻底吸痰后拔除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患者若昏迷较深,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应尽早准备行气管切开术。
颅脑损伤的术后护理
㈥继发颅内出血的观察:若患者术后意识清醒重新出现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症状,同时出现局部脑损伤症状;或同时出现病情未改善且进行性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应特别加强责任心,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变化情况。
㈤大﹑小便护理:应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可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便秘者可给缓泻剂或开塞露,严禁灌肠,以免大量水分重吸收而加重脑水肿。大便失禁者,应及时洗净皮肤并擦干。小便失禁者可留置导尿,保持局部洁净,导尿管通畅,定时更换尿袋,若尿液混浊或出现絮状物,应及时膀胱冲洗。要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及量并记录,长期大量使用甘露醇者,若发现血尿应及时通知医生。
呼 吸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改善脑缺氧状态,初级受损脑细胞修复。若患者带气管插管回病房,应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吸痰,吸痰要彻底,以防痰痂堵塞插管。若患者烦躁明显,意识渐清醒,咳嗽反射存在,应及时通知医生,彻底吸痰后拔除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患者若昏迷较深,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应尽早准备行气管切开术。
病人意识渐清醒,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恢复,痰液不多,听诊呼吸音渐清晰,体温正常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先堵管24~48小时,若呼吸情况稳定即可拔管。
气管切开的护理
谢谢大家
再见!
感谢诸位同仁的支持
颅脑损伤的术后护理
㈢ 呼 吸: 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改善脑缺氧状态,初级受损脑细胞修复。若患者带气管插管回病房,应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吸痰,吸痰要彻底,以防痰痂堵塞插管。若患者烦躁明显,意识渐清醒,咳嗽反射存在,应及时通知医生,彻底吸痰后拔除气管插管。气管插管保留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患者若昏迷较深,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应尽早准备行气管切开术。
颅脑损伤的术后护理
㈥继发颅内出血的观察:若患者术后意识清醒重新出现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症状,同时出现局部脑损伤症状;或同时出现病情未改善且进行性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应特别加强责任心,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变化情况。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dff95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1.png)
恢复认知功能。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肢体运 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 技能训练,提高其生活
自理能力。
康复护理措施
定期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了解康复进展情况 。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保证营养摄入。
安全防护
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预防意外发生。
05
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与诊断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受伤前后的心理变化,评估其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障碍。
诊断心理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
心理干预措施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模式 和行为习惯,帮助其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总结词
生命体征是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 情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 血压,观察其变化趋势。生命体 征的异常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或
脑干功能受损。
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立即报告医 生,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
血压稳定。
04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复评估
评估认知功能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记忆 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评估颅
02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现场急救
1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异物,如呕吐物、血液等,以防 止窒息。
控制出血
2
对于头皮裂伤或开放性颅骨骨折导致的出血,应立即止血,
并加压包扎伤口。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肢体运 动训练,帮助患者恢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 技能训练,提高其生活
自理能力。
康复护理措施
定期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了解康复进展情况 。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保证营养摄入。
安全防护
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预防意外发生。
05
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与诊断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受伤前后的心理变化,评估其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障碍。
诊断心理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
心理干预措施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患者的思维模式 和行为习惯,帮助其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总结词
生命体征是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 情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 血压,观察其变化趋势。生命体 征的异常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或
脑干功能受损。
注意事项
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立即报告医 生,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
血压稳定。
04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康复评估
评估认知功能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记忆 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评估颅
02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现场急救
1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异物,如呕吐物、血液等,以防 止窒息。
控制出血
2
对于头皮裂伤或开放性颅骨骨折导致的出血,应立即止血,
并加压包扎伤口。
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7274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9.png)
03
评估指标
包括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功能、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状态和认知能力等方 面的指标。
评估方法
采用量表评估、观察评估 和测试评估等方法,对患 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定期评 估和记录。
评估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康复计 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 高康复效果。
06
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问题识别与评估
平稳搬运
做好记录
在搬运伤者时,应保持平稳,避免剧 烈晃动。
对伤者的急救过程和生命体征变化进 行详细记录,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生命体征
在转运过程中,应持续监测伤者的生 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4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护理
颅内压增高护理
总结词
严密监测、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颅内压增高是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脑疝等严重后果。护理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 和生命体征,尤其是颅内压的变化。一旦发现颅内压增高,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如抬高床 头、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使用脱水药物等。
康复目标与原则
康复目标
帮助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回归 社会。
康复原则
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注重全面康复,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康复训练方法
运动康复
通过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手段,对 患者进行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协调 性训练等,以改善肢体功能。
焦虑和恐惧
颅脑损伤患者常常面临 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 为焦虑、恐惧和紧张等
情绪反应。
抑郁和绝望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患者 产生抑郁和绝望的情绪 ,对治疗失去信心,对
颅脑损伤护理学课件
![颅脑损伤护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d50f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3.png)
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确保患者 呼吸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控制出血
对于头皮裂伤或颅内出血,应迅速 止血,并抬高头部以减少出血量。
降低颅内压
对于颅骨骨折或脑组织肿胀引起的 颅内压增高,可采用头高位、吸氧、 限制液体输入等措施降低颅内压。
转运护理
01
02
03
固定头部
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 者头部稳定,避免剧烈晃 动,以防加重脑损伤。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颅脑损伤的认知和安全意识。
学习急救知识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发生颅脑损伤时能够及时采 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了解危险因素
了解可能导致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健康宣教
传播健康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关于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提高公众的健 康素养。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监测生命体征
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意 识状态、瞳孔变化、呼吸、 脉搏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 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院内急救护理
完善检查
入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头 颅CT、X线等,以便准确诊断颅脑损 伤的部位理
病因
颅脑损伤的主要病因是交通事故、跌 落、撞击等意外伤害。
病理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受到压迫,血液 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 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体征
颅内压升高、瞳孔散大、锥体束征阳性等。
02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现场急救
保持呼吸道通畅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颅脑损伤 的风险。
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控制出血
对于头皮裂伤或颅内出血,应迅速 止血,并抬高头部以减少出血量。
降低颅内压
对于颅骨骨折或脑组织肿胀引起的 颅内压增高,可采用头高位、吸氧、 限制液体输入等措施降低颅内压。
转运护理
01
02
03
固定头部
在转运过程中,应保持患 者头部稳定,避免剧烈晃 动,以防加重脑损伤。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颅脑损伤的认知和安全意识。
学习急救知识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发生颅脑损伤时能够及时采 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了解危险因素
了解可能导致颅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健康宣教
传播健康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关于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护理知识,提高公众的健 康素养。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监测生命体征
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意 识状态、瞳孔变化、呼吸、 脉搏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 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院内急救护理
完善检查
入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头 颅CT、X线等,以便准确诊断颅脑损 伤的部位理
病因
颅脑损伤的主要病因是交通事故、跌 落、撞击等意外伤害。
病理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受到压迫,血液 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 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体征
颅内压升高、瞳孔散大、锥体束征阳性等。
02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现场急救
保持呼吸道通畅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颅脑损伤 的风险。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PPT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8c35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c.png)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给患者吸 痰、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应激性溃疡
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 如呕血、黑便等,及时处理。
褥疮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 身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发生。
04
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与支持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了解患者受伤前后的心理变化,评估 其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 障碍。
提供心理支持
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其诉求, 给予关心和安慰,帮助其缓解不良情 绪。
心理干预措施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思 维模式,从而改善情绪状态。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练习, 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应对技巧训练
教授患者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有效方法,如积极应 对、寻求社会支持等。
病理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可能出现出血、水肿、颅内压增高等病 理变化。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昏迷、嗜睡、意 识模糊等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
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头 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肢体偏瘫、语言障碍
颅脑损伤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 体偏瘫、语言障碍等症状。
其他症状
如癫痫发作、视力障碍等。
02
颅脑损伤的观察要点
03
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良好体位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 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体 位,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 肿。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 呼吸、心率、血压等,发现异常及时 处理。
颅脑损伤的护理课件
![颅脑损伤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c9af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4.png)
瞳孔观察
总结词
瞳孔变化是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变化的敏感指标,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可以 判断病情。
详细描述
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灵敏、瞳孔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等,以及记 录瞳孔变化情况。
生命体征观察
总结词
生命体征是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包括体温、 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详细描述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如体温 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中枢性高热,血压下降可能提示休克等 。
状。
褥疮
总结词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皮肤并发症,颅脑损伤患者也不例外,预防和护理同样不可忽 视。
预防措施
定期翻身拍背,避免长期压迫局部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汗液和尿液;加强 营养摄入,提高皮肤抵抗力。
护理方法
对于已经形成的褥疮,要及时清创换药,保持疮面清洁干燥;定期检查皮肤状况,及时发 现并处理潜在的褥疮风险;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褥疮的预防和护理水平。
总结词
应激性溃疡是颅脑损伤患者常见 的消化道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同
样重要。
预防措施
早期留置胃管,观察胃液颜色和量; 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胃黏 膜的药物;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 度紧张和焦虑。
护理方法
遵医嘱使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 等药物;定期监测胃液pH值和潜血 试验;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 洁。
颅脑损伤的护理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颅脑损伤概述 • 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 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 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
理 •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颅脑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13c72f14791711cc79173f.png)
治疗要点及反应
• 根本的治疗方法是去除颅内压增高
的病因
– 手术去除占位性病变 – 有脑积水者,行脑脊液分流术 – 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 对病因不明或暂时不能去除病因者
可先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方法以减轻 20
护理诊断及合作 性问题
1. 急性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 组织灌流量改变 与颅内压增
高,导致脑血流下降有关。
1
第十章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指导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复习题
2
学习指导
本章的重点是颅内压增高及颅脑损 伤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学习 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颅内高压和不同 脑损伤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从而开 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学习过程中应注 意对颅内高压“三主征” 的掌握,
2. 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血肿、脓肿等。7
发病机制
颅内压增高时,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 处于严重缺血缺氧的状态。严重的脑缺氧 会造成脑水肿,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增高, 形成恶性循环。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 时,尤其图是10占-1 颅位内性压病增高变的使病颅理生内理各变分化 腔之间
压力不均衡,会使一部分脑组织通过生
– 给予冬眠药物半小时,机体进入睡眠状态后, 方可进行物理降温。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 1℃为宜,体温降致肛温32℃ ~ 34℃为理想。
8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及反应
10
健康史
• 有无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肿瘤、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脑畸形等病 史,初步判断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 有无合并其它系统的疾病。 • 有无呼吸道梗阻、咳嗽、便秘、癫痫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29
▪ 关于GCS记分法的概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 A.总分最高15,最低3分 ▪ B.总分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重 ▪ C.15分为意识清醒 ▪ D.总分在8分以上表示已有昏迷 ▪ E.总分由低分向高分转化说明病情在好转
中
30
▪ 外耳流血和脑脊液耳漏表示颅底骨折的部位 是( )。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避免剧烈咳嗽
避免用力排便;
四禁:禁耳鼻道填塞;禁冲洗、
药液滴入;禁经鼻腔吸
氧、吸痰;禁止插胃管
24
原发性脑损伤
按病理改 变的先后
继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
脑挫裂伤
脑血肿
脑水肿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25
◆短暂意识障碍:(<30′) ◆逆行性遗忘: ◆体查:无阳性体征
脑脊液漏 鼻漏或口漏
颅神经损伤 嗅N、视N
颅中窝 咽粘膜下、乳突部皮 耳漏 下瘀血瘀斑
面N、听N
颅后窝
乳突后、枕下区皮下 瘀血、瘀斑
漏至乳突后皮下及胸 锁乳突肌
偶有Ⅸ、Ⅹ、Ⅺ、 Ⅻ
23
处理:
一抗二要三避免四禁
一抗: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要:要头高斜坡卧位; 要保持鼻、耳道、口腔清洁;
三避免:避免擤鼻涕、打喷嚏;
处理:
无需开 颅手术
26
中间清醒期
昏迷→清醒→昏迷 无“中间清醒期”
处理:
及时开 颅手术
持续昏迷进行性加深
27
☆ 开放性脑损伤
急
救
护
脑组织外露→脑组织周围用
理
消毒纱布卷保护,再覆盖
干纱布,避免加压包扎
28
复习题
1. 简述颅内压增高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 2. 脑组织外露时现场应怎样处理? 3. 解释中间清醒期、逆行性遗忘、库欣反应的含义,
伤
头皮撕脱伤
加压包扎止血、防止休克, 应保留撕脱的头皮,争取 12小时内手术
19
颅骨骨折
●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 ●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 ●线形骨折和凹陷性骨折;
20
线性骨折
发生 率最 高
局部压痛肿胀
21
● 颅前窝骨折 ● 颅中窝骨折 ● 颅后窝骨折
22
骨折 部位 颅前窝
软组织出血
眼眶青紫、球结膜下 出血(熊猫眼征)
▪ A.颅前窝 ▪ B.颅前窝和颅中窝 ▪ C.颅中窝 ▪ D.颅中窝和颅后窝 ▪ E.颅后窝
31
▪ 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临床表现是( )。 ▪ A.意识障碍 ▪ B.头皮皮下出血 ▪ C.脑脊液漏 ▪ D.颅底骨凹陷 ▪ E.脑脊液含血
32
▪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病人中间清醒期的长短取 决于( )。
● 病人进入“冬眠”后才予物理降温; ● 降温要平稳: ● 逐渐复温:
9
处理及护理:
2. 脱水疗法: 高渗脱水剂:
VD 20%甘露醇250ml(15--30分钟滴完)
利尿剂: IV 速尿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地米 护理: 1)体位 2)液体输入量
10
处理及护理:
脑室引流术
护理:
★ 注意无菌: ★ 防逆流: ★ 注意引流速度; ★ 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色、量及性状; ★ 注意引流通畅; ★ 拔管:
◆骨膜下血肿 范围局限于某一颅骨,血肿张力 较高。
16
头皮裂伤 (钝器伤)
头皮裂伤 (锐器伤)
头皮裂伤
失血,多时可致失血性休克;
17
较小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早期可冷敷,24-48小时后可 热敷;1—2周可自行吸收;
头皮血肿
较大血肿,穿刺抽吸血肿 液,并加压包扎。
18
头
皮
裂
争取在24小时内清创缝合
11
处理及护理:
脑疝--紧急手术:
脑 ★ 病情观察:
科
意识
观
察
生命体征
瞳孔
肢体功能
12
意识: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表
睁眼反应(E) 得分
正常睁眼
4
呼唤睁眼
3
刺痛睁眼
2
无反应
1
语言反应(V) 回答正确 回答错乱 语句不清 只能发声 无反应
得分 5 4 3 2 1
运动反应(M) 按吩咐动作 刺痛能定位 刺痛时躲避 刺痛后屈曲 刺痛后过伸 无反应
得分 6 5 4 3 2 1
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脑死亡。 13
头皮损伤 颅骨骨折 脑损伤
14
头皮损伤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15
头头皮皮血血肿肿
表皮层 皮下结缔组织层 帽状腱膜层 蜂窝组织层
颅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衣
◆皮下血肿 血肿体积小,张力大,压痛明显。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颅增大,触诊有波动感。
5
诊断:
1、颅内压持续〉200mmH2O 2、三主征: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3、进行性意识障碍 4、库欣反应:二慢一高 5、脑疝
6
枕骨大孔疝
7
处理及护理:
1.减轻脑缺氧: 非手术治疗:
2.脱水疗法: 手术: 手术切除、脑室引流术
8
处理及护理:
1. 减轻脑缺氧: 吸 氧
冬眠低温疗法 护理:
1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2
颅内压 ----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内壁所产生 的压力(脑压、脑脊液压、颅腔 内压力)
颅内容物的组成:
脑组织
脑脊液
血液
3
病因:
1.颅内占位性病变 2.脑体积的增加 3.脑脊液分泌和吸
收的失调 4.颅腔狭小
4
病理:
颅内压增高 血流受阻
脑组织缺血缺氧
脑水肿
脑疝 颅内压增高最严重的并发症: 脑疝!!
▪ A.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 ▪ B.出血的来源 ▪ C.血肿的部位 ▪ D.血肿形成的速度 ▪ E.血肿量的大小
3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29
▪ 关于GCS记分法的概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 A.总分最高15,最低3分 ▪ B.总分越低表明意识障碍越重 ▪ C.15分为意识清醒 ▪ D.总分在8分以上表示已有昏迷 ▪ E.总分由低分向高分转化说明病情在好转
中
30
▪ 外耳流血和脑脊液耳漏表示颅底骨折的部位 是( )。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避免剧烈咳嗽
避免用力排便;
四禁:禁耳鼻道填塞;禁冲洗、
药液滴入;禁经鼻腔吸
氧、吸痰;禁止插胃管
24
原发性脑损伤
按病理改 变的先后
继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
脑挫裂伤
脑血肿
脑水肿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25
◆短暂意识障碍:(<30′) ◆逆行性遗忘: ◆体查:无阳性体征
脑脊液漏 鼻漏或口漏
颅神经损伤 嗅N、视N
颅中窝 咽粘膜下、乳突部皮 耳漏 下瘀血瘀斑
面N、听N
颅后窝
乳突后、枕下区皮下 瘀血、瘀斑
漏至乳突后皮下及胸 锁乳突肌
偶有Ⅸ、Ⅹ、Ⅺ、 Ⅻ
23
处理:
一抗二要三避免四禁
一抗: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要:要头高斜坡卧位; 要保持鼻、耳道、口腔清洁;
三避免:避免擤鼻涕、打喷嚏;
处理:
无需开 颅手术
26
中间清醒期
昏迷→清醒→昏迷 无“中间清醒期”
处理:
及时开 颅手术
持续昏迷进行性加深
27
☆ 开放性脑损伤
急
救
护
脑组织外露→脑组织周围用
理
消毒纱布卷保护,再覆盖
干纱布,避免加压包扎
28
复习题
1. 简述颅内压增高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 2. 脑组织外露时现场应怎样处理? 3. 解释中间清醒期、逆行性遗忘、库欣反应的含义,
伤
头皮撕脱伤
加压包扎止血、防止休克, 应保留撕脱的头皮,争取 12小时内手术
19
颅骨骨折
●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 ●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 ●线形骨折和凹陷性骨折;
20
线性骨折
发生 率最 高
局部压痛肿胀
21
● 颅前窝骨折 ● 颅中窝骨折 ● 颅后窝骨折
22
骨折 部位 颅前窝
软组织出血
眼眶青紫、球结膜下 出血(熊猫眼征)
▪ A.颅前窝 ▪ B.颅前窝和颅中窝 ▪ C.颅中窝 ▪ D.颅中窝和颅后窝 ▪ E.颅后窝
31
▪ 诊断颅底骨折最可靠的临床表现是( )。 ▪ A.意识障碍 ▪ B.头皮皮下出血 ▪ C.脑脊液漏 ▪ D.颅底骨凹陷 ▪ E.脑脊液含血
32
▪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病人中间清醒期的长短取 决于( )。
● 病人进入“冬眠”后才予物理降温; ● 降温要平稳: ● 逐渐复温:
9
处理及护理:
2. 脱水疗法: 高渗脱水剂:
VD 20%甘露醇250ml(15--30分钟滴完)
利尿剂: IV 速尿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地米 护理: 1)体位 2)液体输入量
10
处理及护理:
脑室引流术
护理:
★ 注意无菌: ★ 防逆流: ★ 注意引流速度; ★ 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色、量及性状; ★ 注意引流通畅; ★ 拔管:
◆骨膜下血肿 范围局限于某一颅骨,血肿张力 较高。
16
头皮裂伤 (钝器伤)
头皮裂伤 (锐器伤)
头皮裂伤
失血,多时可致失血性休克;
17
较小血肿,不需特殊处理: 早期可冷敷,24-48小时后可 热敷;1—2周可自行吸收;
头皮血肿
较大血肿,穿刺抽吸血肿 液,并加压包扎。
18
头
皮
裂
争取在24小时内清创缝合
11
处理及护理:
脑疝--紧急手术:
脑 ★ 病情观察:
科
意识
观
察
生命体征
瞳孔
肢体功能
12
意识: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表
睁眼反应(E) 得分
正常睁眼
4
呼唤睁眼
3
刺痛睁眼
2
无反应
1
语言反应(V) 回答正确 回答错乱 语句不清 只能发声 无反应
得分 5 4 3 2 1
运动反应(M) 按吩咐动作 刺痛能定位 刺痛时躲避 刺痛后屈曲 刺痛后过伸 无反应
得分 6 5 4 3 2 1
最高15分,表示意识清醒;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3分,脑死亡。 13
头皮损伤 颅骨骨折 脑损伤
14
头皮损伤
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头皮裂伤 头皮撕脱伤
15
头头皮皮血血肿肿
表皮层 皮下结缔组织层 帽状腱膜层 蜂窝组织层
颅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衣
◆皮下血肿 血肿体积小,张力大,压痛明显。
◆帽状腱膜下血肿 头颅增大,触诊有波动感。
5
诊断:
1、颅内压持续〉200mmH2O 2、三主征: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3、进行性意识障碍 4、库欣反应:二慢一高 5、脑疝
6
枕骨大孔疝
7
处理及护理:
1.减轻脑缺氧: 非手术治疗:
2.脱水疗法: 手术: 手术切除、脑室引流术
8
处理及护理:
1. 减轻脑缺氧: 吸 氧
冬眠低温疗法 护理:
1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2
颅内压 ----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内壁所产生 的压力(脑压、脑脊液压、颅腔 内压力)
颅内容物的组成:
脑组织
脑脊液
血液
3
病因:
1.颅内占位性病变 2.脑体积的增加 3.脑脊液分泌和吸
收的失调 4.颅腔狭小
4
病理:
颅内压增高 血流受阻
脑组织缺血缺氧
脑水肿
脑疝 颅内压增高最严重的并发症: 脑疝!!
▪ A.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 ▪ B.出血的来源 ▪ C.血肿的部位 ▪ D.血肿形成的速度 ▪ E.血肿量的大小
3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