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27a383cc22bcd126ff0cdc.png)
提 交 新 药 申 请 材 料
0.5-2年
四 期 : 上 市 后 的 监 督 工 作
(一)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是通过单次或短时间内多次给药,了解动物 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为临床安全用药及监测 提供参考。 急性毒性试验一般用啮齿类小鼠。一般选用昆明种、ICR 或NIH等封闭群,雌雄各半,体重18~22g(约4~5周龄), 同批动物体重相差不超过4g。分为4-6个剂量组。 申报一类新药至少必须用两种动物,除了啮齿类动物外, 非啮齿类最好用比格犬。犬用成年犬,体重8~10kg。
(三)皮肤给药毒性试验
皮肤给药毒性试验包括 • 皮肤给药急性试验、 • 长期毒性试验、 • 皮肤刺激实验、 • 皮肤过敏试验。 采用的实验动物为兔、豚鼠和大鼠,首选兔。体重要求兔 2kg 左右、豚鼠 300g ,大鼠 200g ,雌雄各半。给药前 24 小 时将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被毛脱去,脱毛范围约相当于体表 面积的 10% ,兔约 150cm2 ,豚鼠、大鼠约 40cm2 左右。一般 一侧脱毛区为给药区,一侧脱毛区为赋形剂区。
安全性药理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 生殖毒性试验
免疫原性试验
致癌试验 毒代动力学试验
药物研发---耗时漫长
非临床安全性试验(GLP) 临床试验(GCP)
发 现 前
5000-10000 个化合物
250
5
一种药品 获得 FDA批准
一期
二期
三期
3-6年
提 交 新 药 研 究
志愿试验人数 20-80 100-300 6-7年 1000-3000
猴、犬、大鼠与人在药物代谢方面的相似性
动 物 种 类 猴
与 强 12 中 15
人
相
似 弱 -无 4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实验的准备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实验的准备](https://img.taocdn.com/s3/m/0b684d7d5acfa1c7aa00cc2d.png)
四、动物实验准备与描述
(一)动物实验的准备与管理 动物实验室的准备应根据实验目的、实验规模( 动物实验室的准备应根据实验目的、实验规模(实验 动物数目)、动物实验周期等来确定。 动物数目)、动物实验周期等来确定。 )、动物实验周期等来确定 (二)动物的购入 (三)动物实验的描述 主要内容包括: 主要内容包括: 1、实验动物种名;2、实验动物的品种(系); 、 、实验动物种名; 、实验动物的品种( );3、 实验动物来源、遗传背景、微生物背景; 、 实验动物来源、遗传背景、微生物背景;4、实验动 物和动物实验设施合格证; 、实验动物体重、性别、 物和动物实验设施合格证;5、实验动物体重、性别、 年龄; 、实验室环境; 、动物饲养方式; 、 年龄;6、实验室环境;7、动物饲养方式;8、处理 因素的施加方式;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因素的施加方式;9、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三、选择实验动物应注意的问题
(一)年龄与体重 大多实验都选择成年实验动物。 大多实验都选择成年实验动物。同一实验中动物体重 尽可能一致,急性毒性试验规定小鼠体重在18~22g。 尽可能一致,急性毒性试验规定小鼠体重在 。 (二)性别 一般而言,雌性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雄性, 一般而言,雌性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雄性,但随 着受试动物的不同而异。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 着受试动物的不同而异。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通常选择 实验动物应雌雄各半。 实验动物应雌雄各半。 (三)生理及功能状态 (四)健康状况 (五)品系与等级 品系和等级能分别表示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和微生 物控制的标准化条件。 物控制的标准化条件。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实验的准备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一)经济、适用原则 经济、 根据试验内容,选择容易饲养、容易获得的动物。 根据试验内容,选择容易饲养、容易获得的动物。 (二)最有效原则 实验动物能最有效地说明试验目的, 实验动物能最有效地说明试验目的,特别在数量和品种的选 择方面。 择方面。 (三)自身健康原则 所选择的实验动物是健康的,有正规单位生产、 所选择的实验动物是健康的,有正规单位生产、具有质量监督 部门发放的合格证。 部门发放的合格证。 (四)遗传和微生物背景清楚原则 依据试验要求, 依据试验要求,选择国际通用的动物品系同时尽可能选择微生 物控制级别较高的实验动物。 物控制级别较高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等级的选择原则
![实验动物等级的选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3babf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f.png)
实验动物等级的选择原则
实验动物等级的选择原则是实验动物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主
要分为三个方面:1、优先选择非人类物种进行实验;2、选择最低等
级的实验动物;3、实验动物必须接受最少的痛苦和不适。
首先,优先选择非人类物种进行实验,这是因为人类是高等动物,行为、生理和心理特征都远比其他动物复杂。
同时,这也是出于尊重
生命的考虑,减少对人类的实验,并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
其次,选择最低等级的实验动物,包括昆虫、鱼类、两栖动物等等。
这些动物的智力和感知系统相对较低,可以减少动物在实验过程
中的痛苦和不适。
同时,减少对较高等级动物的实验也有益于自然保护。
最后,实验动物必须接受最少的痛苦和不适。
在实验动物的使用
过程中需要遵守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规定,按照实验的需要提供动物最
好的生活条件和最小的疼痛和不适。
如果必须进行麻醉和疼痛缓解,
则必须在正式许可下进行。
总之,实验动物等级的选择原则是保障动物健康、尊重生命和保
护人类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可以在实验动物的使用过程中减少
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生物医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生物医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1087f0516fc700abb68fc3f.png)
生物医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推荐生物医学实验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1. 按3R要求选择实验动物。
3R是指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和Refinement (优化)。
“减少”是指减少试验用的动物和试验的次数;“替代”是指尽可能采用可以替代实验动物的替代物,如用细胞组织培养方法,或用物理、化学方法代替实验动物的使用。
“优化”是指对待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工作应做到尽善尽美。
3R规则即减少动物用量、实验要精细、尽量采用替代物。
2. 从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标准去选择实验动物。
要求选用三级的实验动物,原因是三级实验动物已经排除了人兽共患疾病,排除了实验动物本身的传染病,也排除了影响实验研究的相应微生物和寄生虫,使实验研究处于没有或很少有外源干扰的情况下进行。
排除这些干扰有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和获得可靠的数据。
3. 从遗传学的观点它包含了对实验动物遗传学的了解。
和选择使用近交系、突变系、封闭群、杂交系及转基因动物去进行试验。
近交系动物应按照其遗传基因表达的表型。
能在它们的行为、生理生化、寿命、疾病、解剖、药物反应、免疫、对病原体的感受性和生殖等方面表现出来。
如A系与BALB/c两个品系在存活期、自发肿瘤、对药物反应和生殖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实际上,从遗传观点来选择动物就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选择实验动物。
4. 从效果上来选择实验动物。
其效果有两种:一种是阳性效果,另一种是阴性效果。
有时要选择一种以上的实验动物进行实验以说明其阳性存在的普遍性。
选择阴性是以反差的方法证明其特异性,并从中找到阴性存在原机理,这也是很重要的科学探索。
阳性效果必须具有说服力,有理论依据。
阳性的结果要反复推敲,是偶然还是必然的,需要验证或重复试验进一步证实。
效果比较就是要与人比较,是否接近于人的条件。
在动物分类中,猕猴和猩猩都是灵长类,猩猩是猩猩属,猴是猴科猕猴属;而人是人科人属。
猩猩和猴在解剖学上、组织器官功能上、白细胞抗原上、染色体带型上与人相似。
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674390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3.png)
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哎,说到选择实验动物,这事儿可真是门学问。
咱们国家做实验,讲究科学严谨,得从源头把关。
我先给你说说基本原则,这都是我在实验室里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来的心得。
首先,你得看实验目的。
这就像找对象,得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是要研究生物学特性,还是生理学特性?是要研究遗传学,还是行为学?目的不同,选的动物可就大不一样了。
比如说,你要研究遗传,那小鼠啊、大鼠啊都是不错的选择;你要研究行为,那猴子啊、鸽子啊可能就更有意思了。
然后是遗传背景。
这就像看一个人,得看他的出身。
遗传背景好的动物,实验结果才可靠。
咱们国家规定,实验动物得是经过严格选育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得是纯种,不能杂种。
杂种动物像什么呢?就像乱炖,你不知道炖出来是个啥味儿。
再说说性别。
这事儿得看实验需求。
比如说,你要研究激素对动物的影响,那得选雌雄各半;你要研究某项疾病,那得选同性别的。
性别这事儿,不能马虎。
还有年龄和体重。
这就像人一样,年龄段不同,需求也不同。
实验动物也得挑合适的年龄和体重。
比如说,研究发育生物学,你就得选胚胎或幼鼠;研究肿瘤学,你就得选成年鼠。
环境因素也不能忽视。
实验动物的居住环境得符合国家标准,通风、采光、温度、湿度都得达标。
就像人住得舒服了,心情才能好,实验动物心情好了,实验结果才能准确。
最后,得说句话。
实验动物是咱们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咱们要善待它们。
实验前得做好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验结束后还要做好尸体处理。
这事儿,得有爱心。
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但只要咱们认真对待,就一定能做好实验动物的选择工作。
这可是咱们科研诚信的重要体现哦!。
实验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6562b79482fb4daa58d4b63.png)
• 体温调节: 家兔对体温变化十分敏感,用于发热、 解热和检查致热源实验研究。大、小鼠体温调节
不稳定,不宜选用。
• 内分泌系统:大鼠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应激反应 灵敏,适于做应激反应和垂体。肾上腺、卵巢等内分泌 系统模型研究。
• 肝脏再生:大鼠肝脏再生能力很强,切除60-70%的肝叶 仍有再生力,适用于肝外科实验研究。
•蛙的脊髓具有最简单的反射中枢,做神经反射弧实验, 简单、直观、明确、容易分析。
四、标准化的原则
是指选择和使用与研究内容相匹配的标准 化的实验动物。
l遗传学控制要求
• 近交系动物:遗传纯合度高,个体差异小, 特征稳定,对实验反应一致性好,实验结果精 确可靠。
• 封闭群: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课题,如 人类遗传学研究,药物筛选和毒性实验中,要 选择与人群基因型和表型相似的动物类别,封 闭群则更为合适。
l 1.年龄:一般实验应该选择性成熟的青壮年动 物为宜。
实验动物与人的年龄对应(年)
犬 1 2 3 4 5 6 7 8 9 1 1 12 1 1 15 16
01
34
人 1 2 28 3 4 4 4 4 5 5 6 64 6 7 76 80
54
40248260
82
l 2.体重: • 常用实验动物成年体重
佳模型。
二、差异性原则(特殊性原则)
指利用不同种系实验动物机体存在的特殊 构造或某些特殊反应选择解剖、生理特点符 合造模目的和要求的动物。
• 坏血病:豚鼠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可用于坏血 病的研究
• 呕吐:鸽子、家犬、猫、猴等动物呕吐反映敏感, 则宜选择。大鼠无胆囊,不会呕吐,不能做胆囊
功能观察或催吐实验。小鼠亦无呕吐反应。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及健康状态判断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及健康状态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6bf9bcdd482fb4daa48d4ba4.png)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及健康状态判断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在医学研究中首先要从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来选择实验动物,其次要考虑是否容易获得、是否经济及容易饲养等因素.实验动物通常应该具备个体间的均一性、遗传性能的稳定性和比较容易获得这三个基本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1.尽量选用功能、代谢、结构及其他方面与人类相似的实验动物医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问题。
因此,应尽量选择那些在功能、代谢、结构诸方面与人类相似的实验动物做实验,利用其与人类某些相近的特征,通过实验观察对人类疾病的过程进行推断和探索。
一般来说,动物的进化阶段愈高,功能、代谢、结构愈复杂,也就愈接近人类。
如灵长类动物是最近似人类的实验动物。
2.选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指遗传背景明确、饲养环境与动物体内的微生物得到控制、符合一定标准的实验动物.只有选用标准化实验动物,而且实验过程也在标准环境中饲养的动物,在实验中才能排除因动物杂交、遗传上的不均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个体反应不一致,排除因动物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潜在疾病的影响,才能便于分析实验结果,减少实验误差,提高科学性和准确性,把所获得的结果与同类研究进行比较、交流,并得到承认.在实验研究中应避免使用随意交配繁殖的动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用遗传学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近交系、突变系、系统杂交或封闭群动物。
同时应对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学控制,发展使用无菌动物、悉生动物或无特定病原体(SPF)动物。
3.选用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和要求的动物进行实验这是保证实验研究成功的关键。
各种实验动物具有某些解剖、生理特点和差别,如选择得恰当,将使实验的操作难度降低,实验容易成功.4.选用不同种系的动物的某些特殊反应,使适合于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不同种系实验动物对同一因素的反应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往往程度不一样,有些甚至还会出现特殊反应。
实验研究中常选用那些对实验因素最敏感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
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66fd01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5.png)
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动物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手段,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动物实验研究中涉及到动物的生命安全和福利等问题,因此,在动物实验中进行动物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1. 种类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动物种类。
一般来说,动物种类的选择应尽可能地与研究对象相似,以便更好地模拟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
例如,在研究心血管疾病时,应选择与人体心血管系统相似的动物种类,如猪、狗等。
2. 数量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动物数量。
一般来说,动物数量的选择应符合统计学原则,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动物数量,以保证动物福利。
3. 条件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具有合适的生理和行为状态的动物。
例如,在进行药物代谢实验时,应选择具有正常肝功能的动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代替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尽可能地选择代替动物,如细胞、组织、器官、模拟器等,以减少对动物的使用。
如果必须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应尽可能地减少动物数量和实验时间,以保护动物福利。
5. 伦理选择原则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遵循伦理原则,确保动物实验符合伦理标准。
例如,在进行动物实验前,应对动物进行体检和麻醉,以减少痛苦和不适感。
同时,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死亡,以保护动物福利。
二、动物选择的实践应用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心血管疾病研究为例,研究人员在选择动物时,应选择与人体心血管系统相似的动物种类,如猪、狗等。
同时,应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动物数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实验前,应对动物进行体检和麻醉,以减少痛苦和不适感。
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5b8aae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a.png)
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原则如下:
1. 最小化使用动物:尽量使用最少的动物来获得足够的数据。
使用教育和计算机模型等方法来替代动物实验。
2. 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选择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动物,并考虑它们的生理特点和缺陷。
3. 选择健康的动物:仅使用健康的动物进行实验。
如果动物患有疾病,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4. 应用最佳的实验方法:选择具有最佳实验方法的实验动物种类进行实验。
最佳实验方法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5. 最大限度减轻动物的痛苦和痛苦:在实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和痛苦。
尽量使用无创伤性的实验方法。
6. 定期审查使用动物的方案:为保证动物受到妥善对待和使用,定期对使用动物的方案进行审查。
7. 尊重生命:在面临使用动物的决策时,必须尊重生命,并认真考虑是否有替代方案。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8ca63b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2.png)
1
急性毒性试验
2
急性毒性试验是通过单次或短时间内多次给药,了解动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为临床安全用药及监测提供参考。
动物的体型大小、从动物身上获取的实验材料要满足试验的要求。
01
02
应该注意的是,科研中实验动物的选择是上述选择原则和科研经费预算、并结合自己实验室硬件和软件条件综合考虑、权衡利弊的结果,并应充分预计选择的实验动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第二节 部分学科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一、药理学研究
药物安全性评价
zebrafish
模式生物与人类
土壤线虫 黑腹果蝇 蟾 蜍 小 鼠 人 种 人类和几种模式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果蝇: 成虫体小,长仅3~4毫米。身体淡黄色,复眼多为红色。成虫喜在多种腐烂水果和发酵物周围飞舞和产卵。生活周期较短,约2周。 染色体数量少,遗传背景清楚,基因定位与表型效应的关系明确,各种遗传分析方法也较成熟,是一种经典的 模式动物。
长期毒性试验
一般设定3个剂量组。低剂量组目的是寻找动物安全剂量范围,为临床剂量设计作参考。此剂量下应不出现毒性反应。高剂量组目的是为寻找毒性靶器官、毒性反应症状及抢救措施提供依据,也为临床毒性及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应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或严重的毒性反应,或个别动物死亡。中剂量组应使动物产生轻微的或中度的毒性反应。
02
外购的实验动物,应适应性饲养、观察检疫3-7天,证实其身体健康后才开始实验。
03
饥饿、衰竭、寒冷、炎热情况下,动物实验结果不稳定。应加强饲养管理,控制环境条件。
试述实验动物选择原则
![试述实验动物选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04972a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d.png)
试述实验动物选择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原则是指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条件,选择最适宜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动物选择原则包括:
1. 目的:实验动物应能满足实验研究的目的,可以根据实验研究的目的,选择具有相应特性的实验动物。
2. 数量:实验动物的数量应根据实验研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数量。
3. 健康:实验动物应该是健康的,有良好的生长发育状况,且没有任何疾病。
4. 年龄:实验动物的年龄应该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最好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
5. 性别:实验动物的性别应该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最好是雌雄各半。
6. 体重:实验动物的体重应该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最好是在同一体重阶段。
7. 品种:实验动物的品种应该符合实验研究的要求,最好是同一品种。
8. 环境:实验动物应该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应符合实验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要求。
复制动物模型时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复制动物模型时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07b3c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d.png)
复制动物模型时选择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选择实验动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我们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选择的动物模型能够最好地满足实验目的。
1.与人类疾病相似性:选择那些在基因、生理和病理方面与人类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原因、发展和治疗。
这样可以确保实验结果能够更好地推广到人类。
2.在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选择那些已经在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动物模型。
这些动物模型的遗传背景、基因组信息和生理参数已经得到了详细的研究和了解,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可重复。
3.经济可行性:选择那些相对经济可行的动物模型。
这些动物模型的成本不高,饲养和维护相对容易,可以降低实验成本。
4.道德考虑:选择那些能够最小化对动物造成痛苦和苦难的动物模型。
这有助于遵守实验动物伦理要求,并保证实验过程的道德合理性。
5.尽量使用无脊椎动物:有时候,为了避免对脊椎动物的使用,我们可以选择无脊椎动物作为实验动物模型。
无脊椎动物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可以替代脊椎动物,例如昆虫、蛔虫等。
6.种类广泛:选择那些种类广泛的动物模型,这样可以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对比和分析,确保实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7.长寿度:选择那些寿命较长的动物模型,这样可以进行长期的实验观察,例如老龄病、慢性疾病等。
8.好处理性:选择那些易于处理的动物模型,这样可以方便进行实验操作、采样和储存,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我们还应当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能力、研究经费和时间等。
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的成功至关重要,所以我们需要仔细权衡各种因素,并选择具有最佳特点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de6de1008a1284ac950430d.png)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结构、功能及代谢的相似性 年龄的近似性群体分布的相似性生态或健康状况的近似性 疾病特定的相似性操作实感的相似性各种实验动物的差异也是实验可比性内容,某些动物的特殊反应更适合于某些研究。
进化程度高、结构、功能复杂的实验动物会给实验条件控制和结果分析中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在确保研究目的前提下,可以选择结构功能比较简单的动物。
4.相容或相匹配原则设计实验时使用动物的质量与实验设计、实验条件、操作者的技术相匹配。
5. 可获性原则在不影响实验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选择易获得、价格便宜、易于饲养的实验动物6.重复性和均一性原则重复性和均一性是实验结果可靠、稳定的重要保证。
如果实验结果不能再现或者不稳定,则不能被公认。
实验动物3R原则英国动物学家William Russell和微生物学家Rex Bursh于1959年提出3R原则.1.减少( reduction)2.替代( replacement)3.优化( refinement )实验例数1.通常小动物(小鼠、大鼠、鱼、蛙):每组10~30例。
计数资料两组对比不少于30例,计量资料则每组不少于10例。
2.中等动物(兔、豚鼠)每组6~20例。
计数资料不少于20例,计量资料不少于6例。
3.大动物(狗、猫、猴、羊等),每组5~10例,计数资料不少于10例,计量资料不少于5例。
参考文献1.解景田, 刘燕强, 崔庚寅. 生理学实验(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2.秦川, 魏泓. 实验动物学. 20153.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药理实验方法学.第4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4.Fox. Human physiology lab manual (9th Ed.). 20025.李仁德,董守良,陈强.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1。
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8a01e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f.png)
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1.种类选择:选择合适的动物物种进行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一般情况下,选择的动物物种应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理、解剖、代谢和生理发育等方面的特点。
2.数量选择: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动物使用,确保样本数量符合统计学要求。
过少的动物样本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而过多则可能增加动物的困扰和伤害。
3.个体选择:个体选择应尽可能地满足年龄、性别和生理健康等要求,以减少实验结果的变异性。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明显情绪变化或行为异常的个体,应谨慎进行实验。
4.代代选择:对于一些需要研究与时间相关的生命过程的实验,如遗传研究或长期毒性研究,应考虑代代选择动物进行实验。
5.替代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替代动物,如细胞培养、计算机模拟等方法,以减少或避免对动物的使用。
替代动物方法的选择应基于科学有效性和伦理道德考虑。
6.教育和经验:确保参与动物实验研究的研究人员具备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地设计、实施和解释实验。
此外,也需要对实验人员进行动物福利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动物保护和福利的认识。
7. 三Rs原则:三Rs原则是指减少(Reduce)、改进(Refine)和替代(Replace)。
其中,“减少”指尽量减少使用动物的数量,采用合理的设计和统计学方法;“改进”指优化实验条件,减少动物的痛苦和困扰;“替代”指使用替代方法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对动物的使用。
总而言之,动物实验研究中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实验科学有效性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痛苦。
这需要科学家们在选择动物种类、数量、个体和代代等方面进行谨慎考虑,并遵循替代原则和三Rs原则。
此外,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动物福利的教育和培训也是保障动物实验研究的重要因素。
实验动物选择基本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5247f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1.png)
实验动物选择基本原则
哇塞!说起实验动物选择基本原则,这可真是个重要又有趣的话题呢!
就像我们选好朋友一样,得好好挑一挑。
选实验动物也不能随便乱来呀!
比如说,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种新药对心脏的作用,那能随便选只小兔子吗?当然不行啦!小兔子的心脏和咱们人类的心脏可大不一样呢。
那怎么选才对呢?首先,得考虑和人类相似性高的动物。
这就好比挑一双合脚的鞋子,得尺码差不多,形状也得像,不然穿起来能舒服吗?像猴子、猩猩,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就跟我们人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还有啊,动物的性格也很重要呢!如果选的动物脾气特别暴躁,不好控制,那实验还怎么做呀?这就像班里有个总是捣乱的同学,多让人头疼!
而且,我们还得考虑动物是不是容易饲养和管理。
要是选个特别娇气的动物,一会儿冷了不行,一会儿热了不行,那得多麻烦!这就跟照顾一个特别挑食的小朋友一样,累都累死啦!
再说说数量吧,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也不是呀!就像做数学题,不是写的答案越多就越好,得准确才行。
选太多动物,浪费资源,选太少了,又可能得不出可靠的结果。
还有还有,动物的健康状况也得特别注意!要是选了一只病怏怏的动物,那实验结果能准吗?这就好像让一个生病的同学去参加跑步比赛,能跑出好成绩才怪呢!
总之,选实验动物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只有选对了,实验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得到有用的结果,帮助我们人类解决更多的问题呀!
我的观点就是:实验动物的选择必须要慎重、科学、全面,这样才能为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向着未知的领域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
![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ea39f56a417866fb84a8eb7.png)
1.急性毒性试验
通常是观察一次供给药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 反应和死亡情况,可发现该药的可能靶器官及 其特异性作用。 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常选用小鼠和大 鼠,而且常用封闭群动物,如KM小鼠、Swiss 小鼠、Wistar、SD 大鼠等。 若药物毒性很小,则进行最大耐受剂量试验。
2.长期毒性试验 是观察连续给予受试物后,由于药物蓄积
二.选用对实验因素最为敏感的实验动物
各种实验动物在基因型、表现型、组织型、 代谢型、易感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其反应 有非常接近于人类的,也有比较接近人类的,可 能还会遇到与人类的差异截然相反的。不同种类 的实验动物对药物的不同反应以及不同动物的基 础代谢与人类的差异对实验产生较大的影响。
1.不同种系实验动物对同一因素的反应虽然往 往是相似的,即有它共同性的一面,但也往往 会出现特殊反应的情况,有它的特殊性,实验 研究中常要选用那些对实验因素最敏感的动物 作为实验对象。
2. 不同种属的实验动物的基础代谢率均有所不 同。一般说来,动物的体积越小,所需的单位 的药物剂量越大。
三. 选用遗传背景明确、体内微生物得到 控制且模型性状显著的动物。
科研实验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怎样使 动物实验的结果正确可靠,有规律,从而达到 精确判定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 要尽量选用经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环 境卫生学的控制而培育的标准化实验动物,才 能排除因实验动物带细菌、带病毒、带寄生虫 和潜在疾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才能排除因 实验动物杂交,遗传上不均持,个体差异,反 应不一致;才能便于把我们所获得的实验研究 成果在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
14. 药物依赖性试验
对于身体依赖性试验,无论是自然戒断试验、 替代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抑或催促试验,都采用大、小鼠、猴; 而诱导试验一般只选用大、小鼠,不用猴。
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406309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0.png)
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引言: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对于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伦理、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探讨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
一、伦理原则在选择实验动物时,伦理原则是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因此,应该遵循以下伦理原则:1. 尽量选择无痛苦和无压力的实验动物,避免或减少对动物造成伤害或痛苦的实验;2. 尽量选择非灵长类动物作为实验对象,避免对人类近亲属的实验;3. 选择实验动物时要尽量避免对其进行残酷和不必要的手术或操作。
二、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选择实验动物的重要原则之一。
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科学性原则的一些考虑因素:1. 实验动物的生理和解剖特征应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匹配。
例如,如果研究心脏病,应选择具有心脏结构和功能相似的动物作为实验对象;2. 实验动物的基因组和遗传背景应与人类相似,以便更好地研究人类相关的疾病和药物反应;3. 实验动物的寿命和繁殖周期应适合实验的时间要求;4. 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如小鼠、大鼠、猪等。
三、可行性原则选择实验动物时,可行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可行性原则的一些考虑因素:1. 实验动物的供应应充足且稳定。
确保实验动物的品种和数量可以满足实验需求;2.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要求应合理,便于实验人员进行操作;3. 实验动物的购买和饲养成本要合理,并符合实验经费的限制。
四、经济性原则在科学研究中,经济性也是选择实验动物的一个重要原则。
以下是经济性原则的一些考虑因素:1. 实验动物的购买和饲养成本要合理,并符合实验经费的限制;2. 实验动物的使用寿命要适中,以充分利用实验资源;3. 尽量避免对实验动物进行不必要的重复实验,以减少实验成本和动物使用量。
结论: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伦理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是选择实验动物的重要考虑因素。
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594749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5.png)
实验动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实验动物是医学研究开发的重要材料,选择实验动物是进行合法、实验效果可靠的科学研究的基础,有助于让科研成果真实、可靠、可操作性。
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与标准,是满足特定研究目的、优化研究效果,使研究结果与现实社会吻合,也是减少受实验动物损害的有力武器。
(一)保护动物标准首先,实验动物选择要遵循《国家实验动物管理工作标准》,重视保护动物的道德性与法律性,贯彻“最大限度”减少动物痛苦和损害的原则。
特别是要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实验,利用选择材料的已有结果,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动物数量。
(二)研究需求实验动物的选择,必须针对具体的实验,根据研究的实验目的、实验设想,确定合适的实验材料,既满足实验所需,又能有效减少受实验动物损害,同时也考虑实验动物性格、繁殖能力、免疫力等生理学指标,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动物材料。
(三)来源及质量实验动物的来源也是不可忽视的,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验动物应当从正规机构或分室购买,避免从不确定供应来源或没有注册准许场所中购入实验动物。
此外,实验动物的去世应当有恰当的证明文件手续,实验动物的质量也应当有正规的检验报告。
(四)实验技术实验动物的选择,要根据研究目的,考虑实验技术所需的实验动物,如动物行为实验所需的实验动物就要具备相应的神经系统及观察反应特点,而植物细胞培养就需要植物的细胞,抗体制备就需要鼠、刺猬、豚鼠等有免疫系统的动物,医学实验比较多用小鼠、大鼠等小型高繁殖率的实验动物。
(五)干净度当实验动物大有可能会受到病原体增殖、传播或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损害时,就需要考虑实验动物种类对潜在危险的耐受度,对实验动物的注射此前必须经过洁净度检查确认,保证实验动物的安全。
(vi) 饮食和气候实验动物种类的选择,也要综合考虑实验动物特殊的饮食习惯,如对于部分植食类实验动物,需要保证实验空间面积大,以便实验动物有足够的自由行走空间,以保证动物自主性活动;对于部分动食动物,需要有丰富的食物供应,而且要根据实验时的气温和湿度,调整实验环境温湿度,保证实验动物最恰当的舒适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本身作为实验对象来推动医学的发展是 困难的,临床所积累的经验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 存在着局限性,许多实验在道义上和方法学上还 受到种种限制。而动物模型的吸引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于它克 服了这些不足点,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所起到的 独特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视。
第一节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优越性
1. 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4. 可比性
一般疾病多为零散发生,在同一时期内,很难 获得一定数量的定性材料,而模型动物不仅在群 体数量上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可以在方法学上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对饲养条件及遗传、微 生物、营养及饲养条件等因素严格控制的情况 下,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作用,限制 实验的可变因子,限定可变性,得到条件一致 的实验模型材料,并排除研究过程中其它因素 的影响,取得条件一致的、数量较大的模型材 料,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重复性,使 所得到的成果更准确、更深入。
第二节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评估及分类
一.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设计原则
很多阐明疾病及疗效机制的实验不可能或 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常要依赖于复制动物 模型,但一定要进行周密设计,设计时要遵循 下列一些原则。
(一).相似性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目的在 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病人的 有关规律。外推法(Extrapolation)要冒风险, 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一种生物。例如在动 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反之也 然。因此,设计动物疾病模型的一个重要原 则是,所复制的模型应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 病的情况。
动物可以作为人类的替难者,在人为设计的 实验条件下反复观察和研究。因此,应用动物模 型,除了能克服在人类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的道义 和社会限制外,还容许采用某些不能应用于人类 的方法学途径,甚至为了研究需要可以损伤动物 组织、器官。
2. 可复制性
临床上平时很难收集到放射病、毒气中毒、 烈性传染病等病人,而实验室可以根据研究目的 要求随时采用实验性诱发的方法在动物身上复制 出来。
1.能够找到与人类疾病相同的动物自发性 疾病当然最好。例如日本人找到的大白鼠 原发性高血压就是研究人类原发性高血压 的理想模型,老母猪自发性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是研究人类冠心病的理想模型;自发 性狗类风湿性关节炎与人类幼年型类风湿 性关节炎十分相似,也是一种理想模型。
2.与人类完全相同的动物自发性疾病模型毕竟不可多得, 往往需要人工加以复制。为了尽量做到与人类疾病相似, 首先要注意动物的选择。例如,小鸡最适宜做高脂血症 的模型,因它它的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 酸水平与人十分相似,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质 构成也与人相似。其次,为了尽可能做到模型与人类相 似,还要在实践中对方法不断加以改进。例如结扎兔阑 尾血管,固然可能使阑尾坏死穿孔并导致腹膜炎,但这 与人类急性梗阻性阑尾炎合并穿孔和腹膜不一样,如果 给兔结扎阑尾基部而保留原来的血液供应,由此而引起 的阑尾穿孔及腹膜炎就与人的情况相似,因而是一种比 较理想的方法。
5. 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本质
在临床上研究疾病的本质难免带有一定局限 性。许多病原体除人以外也能引起多种动物的感 染,其症状体征表现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通过 对人畜共患病的比较,则可以充分认识同一病原 体给不同机体带来的各种危害,使研究工作上升 到立体的水平来揭示某种疾病的本质。
6. 可简化实验操作和样本收集
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疾病的“缩影”,便于 研究者按实验目的需要随时采取各种样品,甚 至及时处死动物收集样本,这在临床是难以办 到的。实验动物向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更有利于 实验者的日常管理和实验操作。作为人类疾病 的复制品,便于研究者按实验目的和需要进行 各种操作,并随时收集各种样品,甚至可以损 伤动物组织或者处死动物以收集样本。
4.为了判定所复制的模型是否与人相似,需要进行一系 列的检查。例如有人检查了动物压、脉率、静脉压、呼 吸频率、动脉血pH、动脉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静脉 血乳酸盐浓度以及血容量等指标,发现一次定量放血法 造成的休克模型与临床出血性休克十分相似,因此认为 些法复制的模型是一种较理想的模型。同理,按中医理 论用大黄喂小鼠使其出现类似人的“脾虚症”,如果又 按中医理论用四君子汤把它治好,那么就有理由把它看 成人类“脾虚症”的动物模型。
3. 可按需要取样
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疾病的“复制品”,可按研究者的需要随时 采集各种样品或分批处死动物收集标本,以了解疾病全过程,这 是临床难以办到的。如一般遗传性、免疫性、代谢性和内分泌等 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很低,例如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较低,研究 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其在动物种群的中发生频率,从而推进研 究。同样的途径已成功地应用于其他疾病的研究,如血友病、周 期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和自身免疫介导性疾病等。临床上某些疾 病潜伏期很长,很难进行研究,如肿瘤、慢性气管炎、肺心病、 高血压等疾病,这些疾病发生发展很缓慢,有的可能要几年、十 几年、甚至几十年。有些致病因素需要隔代或者几代才能显示出 来,人类的寿命期相对来说是很长的,但一个科学家很难有幸进 行三代以上的观察,而许多动物由于生命的周期很短,在实验室 观察几十代是容易的。
3.如果动物型与临床情况不相似,在动物身上有效的 治疗方案就不一定能用于临床,反之也然。例如,动 物内毒性性休克(Endotoxin Shock,单纯给动物静脉 输入细菌及其毒素所致的休克)与临床感染性(脓毒 性)休克(Septic Shock)就不完全一样,因此对动物 内毒素性休克有效的疗法长期以来不能被临床医生所 采用。现在有人改向结扎胆囊动脉和胆管的动物胆囊 中注入细菌,复制人类感染性休克的模型,认为这样 动物既有感染又有内毒素中毒,就与临床感染性休克 相似。
第七章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定义: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 具有人类疾病模拟性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复杂的,要深入探讨其疾 病的发病机理及疗效机理不能也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使用 动物模型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 手段,可以通过对动物各种疾病和生命现象的研究,进而推用 到人类,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 规律和研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