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3)
小学中的体育知识知识点归纳
![小学中的体育知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420c3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e.png)
小学中的体育知识知识点归纳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各种体育项目,提高体能水平、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下面将对小学中体育知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体育运动项目小学体育运动项目的种类繁多,包括田径、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学习和练习,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每个项目都有其特有的规则和技术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基本动作和技能,提升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体育规则体育运动项目中的规则是保证比赛公平、公正进行的重要准则。
小学生需要了解不同项目的规则,如篮球比赛中的个人犯规、篮板球等,足球比赛中的进球、犯规等。
掌握这些规则可以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更好地参与和理解比赛。
三、身体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个重要目标。
身体素质包括耐力、速度、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学习,不断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
例如,通过长跑、跳远等项目锻炼耐力,通过三七步、标准转体等项目增强协调性。
四、团队合作体育运动项目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展示,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
例如,篮球比赛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足球比赛需要队员之间的传接球配合。
在训练和比赛中,学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互相帮助、沟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五、安全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需要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例如,进行攀援、跳高等项目时,学生需要注意身体平衡,避免摔倒;进行游泳时,学生需要做好防溺水的措施。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身体保健体育不仅仅是活动和竞技,也是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
小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身体保健的知识。
学生需要知道如何正确进行体育锻炼,如何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何预防和处理运动伤害等。
小学体育学习知识点汇总(超全-强烈推荐)
![小学体育学习知识点汇总(超全-强烈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97ce7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b.png)
小学体育学习知识点汇总(超全-强烈推荐)
1. 游戏和体操
- 游戏和体操是小学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身体协调能力。
- 体操可以锻炼学生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
2. 球类运动
- 小学生可以研究多种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 球类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眼手协调能力和运动技巧。
3. 田径运动
- 田径运动包括跑步、跳远、跳高等项目。
- 田径运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爆发力、速度和耐力。
4. 健身活动
- 健身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 常见的健身活动包括拉伸运动、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
5. 注意事项
- 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应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 学生需要遵守体育规则和教师的指导,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纪律。
以上是小学体育研究的知识点汇总。
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身体和智力,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和积极态度。
我们强烈推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研究,享受运动的乐趣!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安排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进行调整。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0c85a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3.png)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50题)1、在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让受试者按照一定研究目的而设计的实验方案称为()。
A.功能测定法B.实验测试法C.现场测定法D.目标监控法【答案】 B2、排球扣球动作技术结构中的关键环节是()。
A.助跑B.起跳C.挥臂击球D.落地【答案】 C3、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注重()。
A.精讲多练B.只讲不练C.多讲少练D.不讲只练【答案】 A4、体育的主要属性除了教育性、娱乐性和社会性之外,更重要的是( )A.健身性B.表演性C.经济性D.艺术性【答案】 A5、少年儿童力量训练的主要方式是()。
A.动力性练习B.静力性练习C.最大力量练习D.专项训练【答案】 A6、发口令准确、洪亮、节奏分明和()。
A.语言正确B.语调正确C.命令语气D.语言简明【答案】 D7、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步骤是()的核心内容。
A.教学目标B.教学设计C.教学能力D.教学任务【答案】 B8、运动中腹痛发生率较高的运动项目是()A.100米跑B.三级跳远C.跳高D.1500米跑【答案】 D9、长期大量食用碾磨过分精白的米和面粉,容易引发以下哪项维生素缺乏?()A.维生素B6B.维生素B2C.维生素B1D.维生素B12【答案】 C10、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运动技能,有意让学生通过间隙,再现和重构已学内容。
这是利用了哪种训练方法()?A.认知训练B.暗示训练C.表象训练D.模拟训练【答案】 C11、下列哪一选项是构建体育教学模式的依据?()A.教学指导思想B.教学评价体系C.教学方法体系D.教学环境条件【答案】 A12、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届奥运会的独特标志和最有代表意义的纪念品,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
B.“雪容融”C.“飞跃”D.“冰墩墩”【答案】 D13、下列哪一选项属于综合感知类教学方法?( )A.提示法B.演示法C.示范法D.比赛法【答案】 D14、对心脏骤停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部位应置于( )A.胸骨中上1/3交界处B.心前区C.胸骨中下1/3交界处D.胸骨角【答案】 C15、缺乏下列哪种物质,会影响对视力有要求的运动项目()A.维生素AC.维生素ED.维生素D【答案】 A16、身体运动轨迹是指身体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的重心或身体某一点在运动时所移动的路线,属于空间特征,其核心内容是( ) 。
小学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点
![小学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ebde9fbbceb19e8b8f6baec.png)
小学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点一、填空题1、起跑的姿势一般有(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两种。
800米跑采取(站立式起跑)起跑姿势。
2、蹲踞式起跑的口令是(各就位)、(预备)、(跑)3、跳高一般有(跨越式跳高)和(背跃式跳高)两种起跳方式。
4、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向右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向左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左)脚上;向后转----走的预、动令落在(右)脚上。
口令“向右看——齐”预令是(向右看),动令是(齐)。
5、我们现在做的是第(三)套广播体操,写出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
第五节(体转运动)动作名称,跳跃运动是第(七)节。
6、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
7、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过程由四部分组成(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
8、我国少年儿童一般在(12)岁左右开始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青春发育期。
9、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无机盐、水)10、乒乓球比赛每局实行11分制。
11、标准的排球场长度为18米,宽度为9米,球场长18米,宽9米,,每队上场6人,前后排各3人。
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正规篮球比赛,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圈高3.05米。
比赛分两队,每队上场5人,称前锋、中锋、和后卫。
三分线内投进一球得2分,罚进一球得1分。
标准的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足球比赛每队上场11人。
12、准备操的作用是:(活动身体各个关节)13、在体育课上不小心肌肉挫伤或关节扭伤后,出现疼痛,应立即(冷敷);过24小时后应(热敷)。
14、篮球双手投篮时身体用力的部位依次是(脚、腰、手臂、手指)。
15、我国的国球是(乒乓球)。
三大球指的是:篮球、足球、排球,(足球)场地最大。
16、三面转法分别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
17、接力的方法分(下压式)、(立棒式)和(上挑式)三种。
小学体育知识点梳理
![小学体育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835f74be23482fb4da4c8c.png)
井陉县小学体育考点考纲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设置小学体育考点目的是通过体育课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知识(一)学校体育1、学校体育目标。
2.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办法及测试操作方法与内容要求。
3.掌握体育与健康课、早锻炼、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4. 掌握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手段及基本要求。
5. 掌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6.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和阶段特征。
7. 掌握体育道德的内涵,知晓怎样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二)运动规律、健康1.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规律。
2.掌握儿童少年、女生的生理特点以及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3.掌握肥胖的判定指标与方法。
4.了解简单判断疲劳的方法及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5.了解营养素的概念和三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懂得合理膳食。
6.掌握运动损伤、重力休克、溺水等的原因、症状、预防与处理方法。
7.理解健康的概念及影响的主要因素。
第二部分专业技能一~二年级体育教学内容(水平一)一、队形与队列1、集合、解散(1)纵队集合(2)横队集合(3)解散口令:“成横队(四列横队)——集合”、“成纵队(四路纵队)——集合”、“解散”动作要领:集合是在解散的基础上进行的,听到“解散”的口令,所属人员迅速离开队列位置集合时,教练员应当先发出预告或者信号,如:“全体人员注意”,然后,教练员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横队一一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基准兵迅速跑到教练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学生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体育老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点
![体育老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d68cd6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1.png)
体育老师必备基础理论知识点1、排球比赛中,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至1号位一个位置。
2、1—6年级,在运动参与领域要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3、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构建了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的课程目标体系,他们是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
4、《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项目有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或(肺活量)。
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6、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内容有: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态度。
7、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对某个练习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或阶段学习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单元教学。
8、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比赛将有(团体)和(单打)两个比赛项目。
9、《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09.9.7 10、在初中体育课教学中(技巧)、(单杠)、(双杠)和(支撑跳跃)都属于体操教学。
11、跳高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组成。
12、接力跑的传接棒方式有(上挑式)、(下压式)和(立棒式)前面两种是常用的13、体育锻炼前后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14、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引导提示、明确目标方案、探索尝试、思考验证、总结评价。
15、根据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
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16、课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
17、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现有运动项目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18、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
19、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将根据三维健康观(身体、心理和社会)和体育自身的特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含答案)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1799b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2.png)
小学生体育知识常识(含答案)1.小学体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
2.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都有良好的影响。
3.人体共有206块骨头。
4.人体共有600块肌肉。
5.人体的大脑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
6.少年儿童锻炼身体应注意全面发展、适宜运动负荷、正确动作技术和女生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7.少年拳的基本姿势包括出拳、出掌、勾手、弓步和马步。
8.铅球的握法是将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上,用拇指和小指支撑在球的两侧,掌心不触球。
9.蹲踞式跳远包括助跑、踏跳、腾空和落地四个环节。
10.跑的技术可分为起跑、疾跑、途中跑和冲刺跑。
400米及以下的项目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
50米的加速跑要从第一步着地开始,以最短时间发挥最快速度。
终点冲刺跑指跑到离终点1.5米左右时,用力后蹬,上体迅速前倾,用胸撞线,全速冲过终点,自然跑出一段距离后逐渐减慢速度。
在耐久跑中途中跑是全程的最主要部分。
耐久跑时的呼吸节奏是:跑二或三步一呼,跑二或三步一吸,口和鼻同时进行。
11.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发扬光大。
12.乒乓球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球,我最佩服的乒乓球运动员是XXX。
13.参加体育锻炼时着装要注意轻便、美观,上体育课时穿运动服装,穿胶鞋,不要带钢笔、小刀等尖硬物,使着装合乎安全、卫生的要求。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使身体健壮。
15.XXX关于体育工作的题词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6.XXX关于体育工作的题词是:“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17.连线:①西服学校集合——校服②在骨骼发育方面明显增强——运动服会见亲友——正装在肌肉发育方面可以积极休息,提高效率——睡衣体育课在内脏功能方面可以使身体长高——运动服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以防止肥胖症——运动服18.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于1999年9月9日在北京和西藏召开。
19.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在北京召开。
小学生初中体育知识点
![小学生初中体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37c6a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0.png)
小学生初中体育知识点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课程,学生能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以下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应了解的体育知识点。
1. 健康意识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学生应该明白参与体育活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耐力和灵敏度,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2. 运动技能小学生和初中生应该学习各种基本的运动技能,包括跑步、跳跃、投掷、接球等。
这些技能对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和参与各种体育运动都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体育课的实践和指导来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并逐渐提高运动的准确性和技巧。
3. 球类运动球类运动是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
小学生和初中生应该学会打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
学生需要了解规则、技巧和战术,并通过参与比赛来提高球类运动的水平。
球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4. 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一种有趣而又教育性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锻炼身体。
常见的体育游戏包括躲避球、拔河比赛、跳绳等。
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平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健康饮食体育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运动本身,还包括健康饮食的知识。
学生应该了解不同食物对于身体的影响,并学会合理搭配饮食。
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支持体育锻炼的进行。
6. 安全知识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也是学生应该了解的体育知识点。
学生需要学会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指导,正确使用体育设备,并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学生应该了解运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学会如何预防事故和受伤。
7. 比赛和竞技精神体育课程通过比赛和竞技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需要学会尊重对手,遵守比赛规则,并具备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决心和自信心。
体育知识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学科知识点总结—初中体育
![学科知识点总结—初中体育](https://img.taocdn.com/s3/m/2015e4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1.png)
学科知识点总结—初中体育初中体育知识点总结初中体育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选修课和必修课。
通过学习初中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运动技能。
下面将对初中体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体育常识与基本理论1. 体育的发展历史:介绍古代体育和现代体育的发展历史,了解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 运动与锻炼的关系:区分运动和锻炼的概念,了解不同运动方式对身体的影响。
3. 各项体育项目的规则和计分方式:了解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常见体育项目的规则和计分方式,培养对体育项目的兴趣。
4. 体育器材的使用:学习使用体育器材的正确方法,如跳绳、球类、体操器材等。
二、身体素质训练1. 柔韧性训练:学习如何进行适当的拉伸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预防运动损伤。
2. 肌肉力量训练:了解肌肉力量的重要性,学会进行简单的肌肉力量训练,提高身体的力量水平。
3. 心肺功能训练:掌握一些简单的有氧运动方法,如跑步、跳绳、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
4. 协调性训练:练习一些协调性较强的动作,如倒立、俯卧撑等,提高身体的协调水平。
三、各项体育项目的技能与战术训练1. 足球:学习基本的传球、盘球、射门等技巧,了解基本的战术配合。
2. 篮球:掌握基本的运球、投篮、传球等技巧,学会团队合作和战术配合。
3. 乒乓球:学习正手、反手等基本击球技巧,了解乒乓球比赛规则和战术。
4. 田径:学习100米、跳远、铅球等项目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了解比赛规则和战术。
四、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1. 体育文化:了解体育文化的概念,学习体育赛事的组织和管理,培养对体育文化的兴趣。
2. 体育精神:学习体育精神中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培养体育精神的品质。
3. 体育明星与健康榜样:了解一些体育明星的事迹,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培养健康的人生追求。
五、运动和健康1. 锻炼对身体的影响:了解适当的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如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等。
小学体育教育的知识点汇总
![小学体育教育的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de73e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e.png)
小学体育教育的知识点汇总体育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竞争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道德。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学体育教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运动。
(一)体育理论知识1. 体育的定义和目标:体育是通过运动活动来达到提高体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心素质和发展运动技能的教育活动。
体育的目标包括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锻炼意志品质等。
2. 健康饮食和适宜的休息:学生需要摄入均衡的营养,例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适宜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对于学生的身体恢复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 身体素质: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柔韧性、耐力和协调性。
学生需要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和训练来提高这些素质。
4. 运动技能:小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例如跑步、跳跃、投掷、接球和击球等。
这些技能可以通过游戏和练习来逐步提高和巩固。
5. 体育安全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关于体育活动安全的基本知识,例如如何正确使用体育器材、如何避免受伤以及应急处理伤痛等。
(二)体育技能1. 跑步:跑步是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之一。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跑步,包括脚部着地、腿部的摆动、手臂的协调和身体的平衡等。
2. 跳跃:跳跃是另一个重要的技能,在儿童体育中经常出现。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跳跃,包括起跳、飞行和着地等动作。
3. 投掷和接球:投掷和接球是团队合作的关键技能。
学生需要学会准确地投掷和接球,包括目标准确性、用力控制和手眼协调等。
4. 击球:击球是一项常见的运动技能,如乒乓球、网球和高尔夫等。
学生需要学习正确的击球姿势、击球力度和击球技巧等。
5. 游泳:游泳是一项全身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和耐力。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游泳姿势和基本的泳姿。
(三)体育运动1. 篮球:篮球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学生需要学习传球、运球、投篮和防守等基本技能。
小学体育学科知识点总结
![小学体育学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e25ae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9.png)
小学体育学科知识点总结小学体育学科是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小学体育学科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体育基本功体育基本功是体育训练的基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的提高非常重要。
小学阶段的体育基本功包括:1. 運動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和協調性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跑步、跳绳、力量训练和协调性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2. 摔跤技术: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摔跤技巧,如控制对手、扭转身体等动作,以提高自己的格斗能力。
3. 球类运动技能:学生可以学习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基本技能,包括传球、投篮、发球等动作,以提高自己在球类运动中的竞技水平。
二、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运动技能。
1. 团队游戏: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团队比赛,学生可以通过与队友的配合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2. 个人游戏:例如跳绳、游泳、田径等个人运动项目,学生可以通过个人表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技巧。
3. 情景游戏:例如太极拳、击剑等情景模拟游戏,学生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情景来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技能。
三、健康教育小学体育课程还包括健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健康习惯。
1. 营养与健康:学生可以学习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了解身体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2. 睡眠与休息:学生可以学习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和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保健方法。
3. 安全与急救:学生可以学习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以及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养自我保护和互助互救的能力。
四、传统体育项目小学体育课程还会涉及到传统体育项目,包括中国传统武术、民族传统体育游戏等。
1. 中国武术:学生可以学习基本的拳法和动作,了解中国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ec62f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6b.png)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1.西方体育发展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中小学体育教师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小学体育教师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11d839240c844768eaee5a.png)
中小学体育教师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共5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体育理论知识一、名词解释:运动负荷:又叫运动量,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负荷量一般学用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一般以练习的速度、密度、难度来表示,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协助其完成动作。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3分投篮区:即以球篮的中点垂直线与地面的交点为圆心,以此为米为半径,画一个半圆的弧,弧线以外的区域叫篮球比赛3分区.拳:四指卷拢,拇指屈压于食指中节,拳面要平,任何四指不准凸出拳面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技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解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体育中考小学知识点总结
![体育中考小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12de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a.png)
体育中考小学知识点总结1. 健康概念体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是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学生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 体育器材的认识体育器材是进行体育锻炼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体育器材的名称、特点和使用方法。
例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器材,以及跳绳、铁饼、短跑道等常见的田径器材。
3. 健康运动知识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健康运动知识,包括运动的好处、运动的方式和注意事项等。
例如,学生需要知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等好处,同时也需要知道运动时要适量、循序渐进、保持正确的姿势等注意事项。
4. 常见体育项目体育项目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常见的体育项目包括田径、球类运动、游泳、健美操等。
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体育项目的基本规则、技巧和训练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
5. 体育比赛知识体育比赛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通过参与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学生需要了解体育比赛的各种规则、裁判员的作用、比赛过程中的礼仪和规范等,以便能够更好地参与比赛。
6. 体育精神体育精神是体育锻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等。
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这些体育精神的内涵,还需要通过体育锻炼来培养和加强这些体育精神。
7. 体育安全知识体育锻炼是一项较为危险的活动,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需要注意安全。
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学生需要了解一些体育安全知识,包括运动时要注意身体状况、避免运动伤害、保持正确的姿势等,以便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8. 体育礼仪在体育活动中,遵守体育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体育知识时,学生需要了解一些体育礼仪,包括尊重裁判员、尊重对手、尊重自己等,以便能够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
小学体育知识点全掌握年级体育教学要点速看手册
![小学体育知识点全掌握年级体育教学要点速看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3a70f6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a.png)
小学体育知识点全掌握年级体育教学要点速看手册一、体育知识点总览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团队合作、培养领导能力和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以下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知识点:1. 基本体育知识- 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常见的体育器材和设施的使用方法- 健康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养成2. 运动技能- 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如跑步、跳远、投掷等- 体育运动中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训练- 基本的体育游戏技巧,如篮球、足球、排球等3. 体育规则和安全- 各种体育运动的比赛规则和裁判要点- 安全意识和急救常识,如受伤处理和急救方法- 体育运动中的道德约束和公平竞争意识二、不同年级的体育教学要点1. 一年级体育教学要点- 强调身体的基本动作,如行走、跑步、跳跃等- 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如抓球、接球等- 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如集体活动时的合作和互助意识2. 二年级体育教学要点- 培养基本的球类运动技能,如投掷、接球等- 增强平衡感和空间意识,如平衡木、跳箱等活动- 锻炼体能和协调能力,如跳绳、游泳等3. 三年级体育教学要点- 强化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技能- 发展运动耐力和速度,如长跑、短跑等- 掌握常见体操动作和手法,如翻筋斗、倒立等4. 四年级体育教学要点- 提高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如足球比赛中的传球和配合 - 掌握游泳、跳水等水上运动技能- 学习攀岩、户外探险等团队拓展项目5. 五年级体育教学要点- 强化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技巧的掌握- 培养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如组织体育赛事和运动会 - 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如瑜伽和健美操等6. 六年级体育教学要点- 强调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如篮球比赛中的团队配合 - 提高耐力和速度,如长跑、接力赛等- 探索新兴体育项目,如滑板、攀岩等三、体育教学的注意事项1. 个性发展- 合理安排体育项目,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鼓励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树立自信心和奋斗精神2. 安全第一-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规范设备使用,确保学生的运动安全3. 教育与竞争- 倡导公平竞争,让学生学会接受失败和胜利- 引导学生关注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结语通过全面掌握小学体育知识点和年级体育教学要点,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和健康意识。
小学体育学科知识点整理
![小学体育学科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566e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4.png)
小学体育学科知识点整理体育是小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广泛的运动技能、体育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培养。
小学生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下面对小学体育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该学科的内容。
一、运动技能1. 球类运动技能: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
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传接球、投篮、发球、拍打等动作技巧,掌握基本战术和比赛规则。
2. 田径运动技能:包括跑、跳、投掷等项目。
学生需要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起跑动作、跳远、跳高、投掷物品的姿势和技巧。
3. 游泳技能:学生需要学会正确的游泳姿势、呼吸技巧,掌握不同泳姿的技术要领,提高游泳速度和耐力。
4. 健美操和舞蹈技能:学生通过模仿和学习动作,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形体美感。
二、体育文化1. 体育游戏和游戏规则:学生需要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游戏规则,学习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和队友的精神。
2. 体育健身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如何安全、科学地锻炼身体。
3. 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运动:学生需要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意义和价值观,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和激励自己的能力。
4. 体育器材和场地:学生需要了解不同体育项目所需的器材和适合的场地,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体育器材。
三、身体素质1. 肌肉力量:学生通过跳跃、爬行、举重等锻炼方式,提高身体的肌肉力量。
2. 心肺耐力:学生通过长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3. 柔韧性:学生通过伸展运动、瑜伽等,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减少运动损伤。
4. 敏捷性:学生通过各种跳跃、拍打等活动,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以上是小学体育学科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整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上更好地掌握技能和规则,提高身体素质。
此外,体育学科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学体育一至六年级基础知识大全
![小学体育一至六年级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af0d36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5.png)
小学体育一至六年级基础知识大全
一年级
- 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 掌握基本的跑、跳、投的动作技能。
- 参与简单的团队合作活动,如游戏和竞赛。
二年级
- 深化对不同体育运动的了解,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
- 继续提升跑、跳、投的动作技能。
- 研究规则和纪律,培养遵守竞赛规则的意识。
三年级
- 进一步研究不同体育项目的技能和战术。
- 参与更复杂的团队合作活动,如球类比赛及其他团体竞赛。
- 强调体育运动的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年级
- 扩大体育运动的范围,了解更多的项目和规则。
- 提高技术水平,如策略性的运球、传球、接球等。
- 研究体育项目的战术知识,如如何进行防守和进攻。
五年级
- 继续研究更高级的体育项目和技术。
- 锻炼身体素质,如耐力、灵活性、力量等。
- 培养自律和自信的品质,提升竞技能力。
六年级
- 熟练掌握多种体育项目的技术和战术。
- 参与更高水平的比赛和竞赛。
-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念,如尊重对手、遵守竞赛规则等。
以上是小学体育一至六年级基础知识大全。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们能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竞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中小学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3)
![中小学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3)](https://img.taocdn.com/s3/m/35b993af856a561252d36fe1.png)
中小学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1.从技术原理看,器械投掷的远度取决于出手的(高度)、(角度)、(初速度)三个因素。
2.动作示范的方向有正面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
3.铅球成绩的丈量方法是钢尺的(前端)对准铅球落地的近沿,钢尺通过(中心点),丈量落地最近点至抵趾板内沿的最近距离。
4.体育教学的科研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组成。
5.头手倒立时,两手与前额的着地点应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形状。
6.排球的进攻战术主要有(边一二)、(中一二)、(后排插上)、(两次球及其转移)等。
7.篮球比赛时,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原则是(盯人)为主,(人球)兼顾。
8.《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9.体育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外,还要遵循的特殊教育规律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心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10体操中的保护分为(自我)保护和(他人)保护和(利用器材保护)。
11在接力比赛判定运动员是否在接力区完成传接棒动作,应以运动员的(接力棒)为准。
12曲线行进主要包括(圆形行进)、(螺旋形行进)和(蛇形行进)。
1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4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有行政班、(男女分班或合班)、(按兴趣爱好分组)、小班化教学。
15课程资源的种类有(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
1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脏功能增强,表现在心肌收缩(强)、心脏容量(大)、安静状态频率(低)、大强度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快)。
17体质包括:(体格)、(体能)、(适应能力)。
体能包括:(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生理功能)18跳远按起跳后空中动作不同,分(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等姿势。
小学体育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小学体育专业基础知识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27ec8320ed630b1c59eeb510.png)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判断题(判断对错,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体育教学过程指体育教学中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与学生等教学要素相互作用而展开的教学活动。
(√)2.体育教学是教师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学生掌握接受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
()3.限制或抵消原动肌发挥其功能的肌肉叫对抗肌。
(√)4.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强,伸展性及弹性差的,坚固性大而灵活性小。
()5.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其中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没有造血功能。
()6.表象练习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
()7.篮球运动是体育教学中一项集体对抗性的球类游戏。
(√)8.有8个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其比赛场次为26场。
()9.竞技体育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竞”和“技”两个方面。
(√)10.要使可兴奋组织兴奋,刺激强度必须大于或等于阈刺激强度。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你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以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的两种课程类型为(A)A.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D.直线课程与螺旋式课程2.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时,应考虑几个原则,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应符合课程目标要求B.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C.强调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把学生当成掌握“三基”的工具人D.与学校特点相适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同一类型的体育课程资源?( D)A.教科书B.计算机C.体育场地D.学校体育传统风气4.武术套路教学常用的动作示范方式为(B.)A.正面示范B.背面示范C.侧面示范D.镜面示范5.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不包括(B.)A.一般训练理论B.周期训练理论C.项群训练理论D.专项训练理论6.无论从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容量,还是从人们投入的力度来看,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建中最主要的是(B.)A.运动员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竞技体育管理7.现代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是(C)A.现代科学技术B.管理人员C.教练与运动员D.科研、医务人员8.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A.)A.止血和凝血B.释放免疫物质C.保护间皮细胞的完整性D.运输氧气9.在极限强度运动中,肌肉中的A TP和CP在( C )就几乎耗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体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1.从技术原理看,器械投掷的远度取决于出手的(高度)、(角度)、(初速度)三个因素。
2.动作示范的方向有正面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
3.铅球成绩的丈量方法是钢尺的(前端)对准铅球落地的近沿,钢尺通过(中心点),丈量落地最近点至抵趾板内沿的最近距离。
4.体育教学的科研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组成。
5.头手倒立时,两手与前额的着地点应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形状。
6.排球的进攻战术主要有(边一二)、(中一二)、(后排插上)、(两次球及其转移)等。
7.篮球比赛时,半场人盯人防守的原则是(盯人)为主,(人球)兼顾。
8.《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9.体育教学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外,还要遵循的特殊教育规律是(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心理活动能力变化规律)。
10体操中的保护分为(自我)保护和(他人)保护和(利用器材保护)。
11在接力比赛判定运动员是否在接力区完成传接棒动作,应以运动员的(接力棒)为准。
12曲线行进主要包括(圆形行进)、(螺旋形行进)和(蛇形行进)。
13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4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有行政班、(男女分班或合班)、(按兴趣爱好分组)、小班化教学。
15课程资源的种类有(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地理资源)、(体育信息资源)。
1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脏功能增强,表现在心肌收缩(强)、心脏容量(大)、安静状态频率(低)、大强度运动后脉搏频率恢复(快)。
17体质包括:(体格)、(体能)、(适应能力)。
体能包括:(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生理功能)18跳远按起跳后空中动作不同,分(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等姿势。
19推铅球技术的重点是(最后用力),其成绩主要取决于推铅球时出手的(角度)和出手时的(初速度)。
20正式比赛篮球场地规格长度为(28*15)米,3分线的划法是以(篮圈中心投影点)为圆心,(6.25)米为半径画半圆,然后由两切点分别与端线作垂直连接。
21排球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场地向上至少7米无障碍空间。
22排球击球手型:(叠指法),(抱拳法)。
击球点:腹前约一臂距离。
击球部位:腕上10厘米左右的两小臂桡骨内侧所构成的平面击球的位置23有氧代谢是在氧供充足的条件下,(肌糖元)、(氨肌酸)或(脂肪酸)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分解代谢。
24体育课运动量的大小与(练习数量)、(时间)、(强度)、(密度)及(动作质量)有关。
25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分(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动力定型三个阶段。
26评定运动技术的标准是(实效性)和(经济性)。
27在体操练习中,撑的姿势主要包括:(俯撑)、(仰撑)、(侧撑)、(蹲撑)、(跪撑)(摆臂)与(蹬地)的协调配合是途中跑技术的关键。
28课程标准是按照水平来划分学段的,即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分别相当于(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水平四相当于(初中),水平五相当于(高中),水平六相当于(发展性阶段)。
29悬垂动作握杠时,两手大拇指向外握杠,两臂外旋为(反握)30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要求是(周恩来)提出来的。
提出“健康第一”的指示,是毛泽东1950年提出的。
31田赛项目中,成绩的最小计量单位是1CM.32标准田径场跑道宽度是1.22米或1.25米.33田赛远度项目,前三轮试掷(跳)结束后,成绩优的8名运动员进入后三轮的试掷(跳),后三轮试掷(跳)的顺序应按成绩倒排序。
34篮球运球时,应以肘关节为轴,五指自然分开,掌腕控制运球。
35直腿后滚翻动作的关键是后倒时胸要贴近腿。
36青春期是人由小孩变成成人的过渡时期,不应加强负重的、力量性的和憋气的体育项目练习。
37体育科研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有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
38跑步速度的快慢应该取决于步频与步长39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由年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组成40体育教学过程5要素: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传播媒介、教学目标41体育课的类型分:理论课和实践课。
理论课分为讲授课、考核课;实践课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
42体育课内教学组织形式分为: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分组轮换与不轮换)43急救包扎法有绷带包扎法和三角巾包扎法,其中绷带包扎法有环形、螺旋形、反折螺旋形、8字形。
44在田径全能比赛中,如果总分相等,则以得分较高的单项数量多者为胜。
如仍然相等,则以任何一项单项的得分高者为优胜。
45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主要有: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三部分组成。
46排球拦网技术的全过程是由准备姿势、移动、起跳、空中拦击球和落地五个环节组成。
47人的基本活动能力:指人在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悬垂、攀爬、滚翻、平衡等方面的能力。
48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习领域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49 评定身体练习的质量和效果,一般根据练习的、、和缓冲性。
50 跳高教学,把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作为主要环节。
51 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指导、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
52 标枪出手时,应使标枪沿纵轴的顺时针方向自转。
53 篮球抢篮板球是较为复杂的一项技术,它是由抢位、起跳、空中抢球动作、获球后的动作等几个环节组成。
54 跳跃项目助跑因项目不同有直线助跑和曲线助跑两种。
55支撑分为单纯支撑和混合支撑两种56篮球快攻的发动时机有:掷界外球时、抢获后场篮板球后、抢断得球后、跳球获球后。
57 学校课余训练的特点:、。
58 武术的基本功包括踢腿、腰功、肩功、桩功、步型、、、等。
59 判定运动员的终点名次,应以其躯干的任何部位抵达终点后边缘垂直平面的顺序为准。
60 马拉松全程跑距离为42.195千米,属超长距离跑项目。
61 正式足球比赛,两队各有 11 名队员参加,分为上下相等的两个半时,中场休息 5 分钟,各队均可替补 1-2 名队员。
分组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作下,各组学生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相互交换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整理运动:是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
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效果。
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手翻:用手或手头支撑地面或器械,经过头部的翻转的动作称为手翻。
额状轴:通过身体重心左右的连线。
又叫横轴。
矢状轴:通过身体重心上下的连线。
又叫纵轴。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目的进行的练习,目的是预先动员人体的功能能力,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为运动中发挥最大工作效率做好功能准备。
分为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支撑:手、臂或身体其它部分撑在器械上,但肩轴高于(或平于)器械轴的一种姿势。
倒立:在支撑中,头在下,脚在上的一种垂直静止姿势。
悬垂:是手握器械时身体其他部分接触器械或地面,但肩轴低于器械轴的一种姿势.田赛、径赛: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称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赛跑项目称径赛。
排球边一二战术:二传手站位在2号位与3号位之间,五名队员将球传给二传手,二传手再将球传给3号位或4号位队员进攻。
中一二战术:3号队员担任二传手,其它五名队员将来球传给二传手,再由二传手将球传给2号位或4号位队员进攻。
后排插上:由站在后排的二传队员在对方发球击球后,或由本队队员将对方进行的球防起后,或对方和第三次击球不可能进行强有力的进攻时,迅速插到网前担任二传,将球传给前排三个进攻队员中任何一个队员扣球进攻,其它两个队员佯作进攻掩护。
两次球及其转移:当场上队员将一传垫到网前可以直接将球扣或吊入对方场地区,或佯扣而将球幌传转移,组织其他前排队员的进攻。
单淘汰:输一场即失去继续比赛资格的赛制。
体质: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包括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
身体素质:人体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基本能力。
力量素质:是身体素质的一种,指人体肌肉工作时,肌肉抗阻能力。
耐力素质: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称为对抗疲劳的能力速度素质:指人用最短时间完成一定运动的能力。
灵敏: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柔韧:指运动时关节的活动幅度或范围的能力。
速度: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了反应速度和运动速度。
运动速度又包括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超量恢复: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有水平,甚至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随着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
超越器械:在投掷运动中,器械未出手时,身体赶超于器械之前,称为超越器械。
终身体育:人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队形:为协同动作而采用的队伍排列形式和图形变化。
翼:队形的左右端。
列、路:左右排成一行称为列,前后排成一行为路。
基准学生:被指定作为动作目标的学生。
距离:学生(单个或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叫做距离。
间隔:学生(单个或成队的)彼此之间左右相隔的间隙叫做间隔。
伍:二列或二列以上队形中前后重迭的学生叫一伍。
队形宽度:两翼之间的横宽叫队形宽度队形纵深:从第一列到最后一列的纵长叫队形纵深。
三维健康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重力性休克:运动员在疾跑后突然站立不动,下肢肌肉的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肌肉收缩对他们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血管中,使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骤减,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造成重力性休克。
脑震荡: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受到普遍震荡所引起的一时性意识和功能障碍,不久即可恢复,多无明显解剖病理改变。
挫伤:又称撞伤,是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于人体某部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闭合性损伤。
如冲撞擦伤:是皮肤受到外力摩擦所致,皮肤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的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溺水:是全身淹没在水中,呼吸道为水堵塞或由于咽喉痉挛引起的窒息性疾病。
中暑:因高温环境或受到烈日的暴晒而引起的体温急剧升高,出现出汗、口渴恶心,无力。
极点:在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练习开始后的一定时间内,运动员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骨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主客观变化,这种状态称为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