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氟化物及其发光性质介绍

合集下载

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发光原理)

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发光原理)

2020/3/26
4
稀土发光材料-电致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是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的现象。目前应 用 稀 土 电 致 发 光 的 主 要 为 交 流 薄 膜 电 致 发 光 (ACTFEL) 与粉末直流电致发光(DCEL)。ACTFEL发光材料主要有 三价稀土氟化物掺杂的ZnS和ZnSe,比如说红色发光材 料 是 ZnS:NdF3 、 ZnS:SmF3 和 ZnS:EuF3 , 绿色 发 光材料 ZnS:TbF3、ZnS:ErF3和ZnS:HoF3,蓝色为ZnS:TmF3等; 碱 土 金 属 方 面 主 要 是 稀 土 离 子 激 活 的 CaS 和 SrS 材 料 。 DCEL主要是稀土氯化物激活的CaS和SrS材料。
上世纪70年代,稀土X射线发光材料大量应用的有 以下几类: (1)铽激活的稀土硫氧化物 RE2O2S2:Tb(RE:Gd,La,Y)。 (2)稀土激活的卤氧化镧 LaOX:R3+(R:Tb,Tm,Ce;X:Cl,Br)。 (3)二价铕激活的氟卤化钡 BaFX:Eu2+(X:Cl,Br)。 (4)稀土钽酸盐 RETaO4:M(RE:La,Gd,Y;M:Tm,Nb)。
光 的 Y2O3:Eu3+ , 发 蓝 光 的 BaMg2Al16O27:Eu2+ 及 绿 光 的 Ce0.67Tb0.33Al11O19荧光体。由于人眼对绿光的敏感性最 强且荧光灯中绿色成分占重要地位,需要选择一种高效
的绿色发光材料。Tb3+是绿光的主要发光材料,因此通 过Tb与不同化合物的结合,晶体结构与晶体场的作用使 Tb3+更容易吸收能量进行发射。Ce3+作为敏化剂,将能 量高效的吸收传递给Tb3+。目前使用的绿色荧光体主要 有 CeMgAl11O19:Tb(CAT) , LaPO4:Ce,Tb 及 其 变 体 , Y2SiO5:Ce,Tb(正硅酸氧钇)以及REMg5BO10(稀土五硼酸 盐)等。

稀土材料功能概述

稀土材料功能概述

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荧光粉、用途功能技术介绍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光明而害怕黑暗,梦想能随意地控制光,现在我们已开发出很多实用的发光材料。

在这些发光材料中,稀土元素起的作用很大,稀土的作用远远超过其它元素。

一、稀土发光材料物质发光现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另一类是物体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非稳定态)在反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

以稀土化合物为基质和以稀土元素为激活剂的发光材料多属于后一类,即稀土荧光粉。

稀土元素原子具有丰富的电子能级,因为稀土元素原子的电子构型中存在4f轨道,为多种能级跃迁创造了条件,从而获得多种发光性能。

稀土是一个巨大的发光材料宝库,在人类开发的各种发光材料中,稀土元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1973年世界发生能源危机以来,各国纷纷致力于研制节能发光材料,于是利用稀土三基色荧光材料制作荧光灯的研究应运而生。

1979年荷兰菲利浦公司首先研制成功,随后投放市场,从此,各种品种规格的稀土三基色荧光灯先后问世。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彩电已开始向大屏幕和高清晰度方向发展。

稀土荧光粉在这些方面显示自己十分优越的性能,从而为人类实现彩电的大屏幕化和高清晰度提供了理想的发光材料。

稀土荧光材料与相应的非稀土荧光材料相比,其发光效率及光色等性能都更胜一筹。

因此近几年稀土荧光材料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年用量增长较快。

根据激发源的不同,稀土发光材料可分为光致发光(以紫外光或可见光激发)、阴极射线发光(以电子束激发)、X射线发光(以X射线激发)以及电致发光(以电场激发)材料等。

二、光致发光材料—灯用荧光粉灯用发光材料自70年代末实用化以来,促使稀土节能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向大功率、小型化、低光衰、高光效、高显色、无污染、无频闪、实用化、智能化、艺术化方向发展。

主要用于各类不同用途的光源,如照明、复印机光源、光化学光源等。

其中三基色荧光粉(由红、绿、蓝三种稀土的荧光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制成的节能灯,由于光效高于白炽灯二倍以上,光色也好,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稀土掺杂氟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稀土掺杂氟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压 进行 .
同的稀 土 离子 掺 杂 的 氟化 物 [- ]近 年 来 ,在 水 热 1 1. 34
或 溶剂 热体 系 中合 成 无机 化合 物 特 别是 稀 土 氟化物
作 为一 个新 的合 成 途径 , 已取 得 了一 系列 的重 大进
2 结 果 与 讨 论
2 一 . x 射线粉末衍射 ( R 分析 1 X D)
恒 温 加 热磁 力 搅 拌 器 ( CL一 型 ) ;超 声 波 清 洗 2
器 ( K2 1 L S 2 O HC型 );扫 描 电子 显 微 镜 (EM , S
图1 样 品 的xRD图
反 应 温度 为 1 0(,反 应 时 间为 1 h 4 ̄ 2 2 的条 件 下 , 水 热 法 合 成 的 非 掺 杂稀 土 离子 和 掺 杂 不 同稀 土 离
Tb 等是 有 效的 激 活 离子 ,对E ”,Ce u ,
T 。 杂 的发 光材料 的研 究备 受关 注_ . b 掺 1 目前 ,不 6 0 F 7 0 型扫 描 电子 显微 镜 ( E )测 试 样 品 的尺 寸 SM 同稀 土 离子掺 杂 的YF纳 米 颗 粒 的 制备 方 法主 要 有 和形 貌 特征 . 用F 3 P T C型 荧光光 谱仪 对 样 采 L 一 — CP
展 ,越 来越 受 到人 们 的 重视
. ag W n 等 在 十八
胺 、油 酸体 系 中水热合 成 了L F 纳米 晶 ,该 体 系中 n 引入 了油 酸 ,样 品 的后 处理 比较 复 杂 . 文 采 用低 本
温水 热 法直接 合 成 形貌 均 一 的稀 土掺 杂 氟化 物 “ 玉
陶萍芳 ,覃利琴 ,庞
起 ,方岳平
稀土掺杂氟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稀土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的制备和发光特性

稀土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的制备和发光特性

收稿日期:2006-10-10基金项目:湛江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L0410).作者简介:朱国贤(1965)),男,广东五华人,湛江师范学院讲师,从事稀土发光材料研究. 2006年12月第27卷第6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ANJIANG NORMAL COLLEGE Dec 1,2006Vol 127 No 16稀土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的制备和发光特性朱国贤,莫凤珊(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湛江524048)摘 要:综述了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稀土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的制备和荧光性质,并对这一新兴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作了展望.关键词:稀土;纳米晶;复合氟化物;光谱中图分类号:O61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2006)06-0051-04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寸为纳米级(10-9m)的超细材料.它的微粒尺寸一般为1~100nm.由于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得它们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呈现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因此纳米微粒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高致密度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陶瓷增韧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纳米发光材料是指基质的粒子尺寸在1~100nm 的发光材料,它包括纯的纳米半导体发光材料以及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的纳米氧化物、硫化物、复合氧化物和各种无机盐发光材料.受纳米结构特性的影响,纳米稀土发光材料表现出许多奇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影响其中掺杂的激活离子的发光和动力学性质,如光谱和荧光性能、激发态寿命、能量传递、发光量子效应和浓度猝灭等性质[2].在过去50年中,人们对发光材料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大部分工作是围绕着寻找新材料,以致希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能找到量子产率、光谱能量分布等性质都会明显优于已有磷光体的新材料.而关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它们发光性质影响方面的研究却相对很少,特别是材料的颗粒尺寸在纳米尺寸范围内.另外,胶体化学方面,特别是在Ò~Ô族硫属化合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对于研究纳米发光材料也是十分有利的因素.因此,目前研究工作的重点开始着重于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它们发光性质的影响.其中,半导体纳米发光材料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而掺杂特别是稀土离子掺杂纳米发光材料的研究在最近10年才出现了相关报导[3].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稀土资源,并具有我国特有的以钆族稀土为主的离子吸附型矿,然而,稀土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利用我国稀土资源优势,结合纳米技术做出创新性的稀土纳米发光新材料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简单介绍近几年来我们在稀土掺杂的复合氟化物基质的发光材料制备和荧光性能方面的一些工作结果.1 稀土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的必要性无机固体氟化物离子性强,声子能量低,电子云扩展效应小,能用于光能储存、传递、转换和放大,作为功能材料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复合氟化物具有良好的光学均匀性和热稳定性,熔点低、各向同性、光学透明度高,容易实现各种不同价态离子的掺杂,因此,它是理想的光学功能材料的基质[4].近年来,将稀土元素掺入52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27卷钙钛矿型结构复合氟化物晶体作为激光材料的研究特别引人关注[5~8].然而,由于氧的存在使氟化物的应用受到了阻碍[9].氧是氟化物的重要杂质[10],控制氟化物中的氧含量,寻找氟化物的低氧合成方法,是氟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以致能严格地控制复合氟化物体系中的氧含量[11].2稀土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的制备方法钙钛矿结构复合氟化物通常采用高温固相法[12~14]或高温高压水热法[15]合成,但高温固相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污染环境及产物含氧量高等缺点,而且高温高压水热合成法需要特殊的设备.冯守华等[16~18]采用中温(120e~240e)水热合成方法合成出具有物相纯、结晶好、含氧量低等优点的系列复合氟化物,从而使复合氟化物的合成可在环境友好的状态下进行.这些合成手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获得尽可能小的纳米微粒以使材料充分显现纳米尺度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2)对纳米微粒粒径进行控制,制备出一系不同粒径的纳米微粒,以了解粒径变化与材料性能的关系.结合我们课题组研究工作,本文着重介绍水热合成法、溶剂热法和微乳液法合成稀士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2.1水热法水热合成法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以水溶液或水蒸汽等流体作为反应体系来进行有关化学反应(水热反应)来合成超微粉的一种方法.通过水热法可以制备出纯度高、晶型好、单分散以及大小可控的纳米颗粒.该法合成温度低,条件温和,产物缺陷不明显,体系稳定.但所制备的产物发光强度较弱,有待改善.李等[19]用水热法合成KMgF3和KMgF3:Eu2+纳米晶,产物外形为规则立方体,颗粒大小均小于50nm.2.2溶剂热法近几年人们发现,水并非唯一理想溶剂,在非水介质中一样可以合成出有时只有在极端条件下才可合成出的化合物,如分子筛、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砷化物等.而且,只要条件适当晶体长得会更加完美,这使得传统得水热合成有了重大突破,溶剂热合成法应运而生.所谓非水溶剂是指水以外的一切溶剂,不仅指水以外的纯溶剂,而且指水和其它溶剂的混合物,以及几种溶剂的混合物.与水相比,有机溶剂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较大的粘度,整个体系受酸碱性的影响不大,从而导致晶体生长速度减慢,晶化时间变长,有利于某些大单晶的生成.华瑞年等[20~22]用溶剂热法合成一系列复合氟化物和稀士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用乙二醇为溶剂合成出KMgF3和KMgF3:Eu纳米晶,Ba LiF3和BaLiF3:M(M=Eu,Ce)纳米晶;分别以乙醇、吡啶、正丁醇为溶剂合成出KZnF3和KMgF3:Eu纳米晶,并对初始原料的配比、所用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出溶剂热合成复合氟化物的最佳合成条件.2.3微乳液法微乳液法是近年来制备纳米颗粒所采用的较为新颖的一种方法,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操作简单、可获得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离子且可以实现纳米粒子尺寸控制,在制备纳米材料中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23].此法是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有机溶剂和水溶液)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形成一个均匀的乳液,液滴尺寸控制在纳米级,从乳液滴中析出固相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此法可使成核、生长、聚结、团聚等过程局限在一个微小的球形液滴内形成球形颗粒,避免了颗粒间进一步团聚.分油包水型(W P O)和水包油型(O P W)两种.每个水相微区相当于一个微反应器,液滴越小,产物颗粒越小.这种非均相的液相合成法具有粒度分布较窄,并容易控制等特点;而且采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吸附在纳米粒子表面,对生成的粒子起稳定和防护作用,防止粒子进一步长大,并能对纳米粒子起到表面化学改性作用;还可通过选择表面活性剂及助剂控制水相微区的形状(水相微区起到一种/模板0作用),从而得到不同形状的纳米粒子,包括球形、棒状、碟状等,还可制备核壳双纳米发光材料.闫景辉[24~25]等绘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正丁醇P正辛烷P水四组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观察了电导率随水含量的变化规律,很好地印证了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选取相图中微乳区点作为最佳条件,制备出KMgF3,KMgF3:Eu纳米微粒,探讨了水含量、表面活性剂的量、所用溶剂、反应时间及稀土离子的掺杂对粒径的影响.朱国贤等[26~28]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第二辛醇P水微乳液体系中分别制备出KMgF3、KMgF3:Eu、KMgF3:Ce、KMgF3:Eu,Ce,Ba LiF3、BaLiF3:Ce,KZnF3、KZnF3:Ce纳米微粒,除少量颗粒存在团聚现象外,微乳液法所合成的纳米颗粒粒度分布均比较均匀,平均粒径均小于30nm.3 稀土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的荧光特性稀土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发光材料由于受纳米结构的影响,其荧光性质比常规材料(通常称体相)具有更优越的发光特性,主要表现如下几方面:3.1 发射谱带宽化纳米粒子尺寸很小,表面张力很大使晶格常数减小(特别是颗粒表面层).这就是说纳米材料实际上是缺陷密度十分高的一种材料.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射谱带宽化主要是纳米体系的大量缺陷引起的[29].Ba LiF 3:Ce 3+纳米体系中[26],发射谱带半峰宽由体相Ba LiF 3:Ce 3+的60nm 加宽到76nm,宽化约16nm.在KZnF 3:Ce 3+纳米体系中[28],可观察到同样现象,发射谱带半峰宽由体相KZnF 3:Ce 3+的40nm 加宽到52nm,宽化约12nm.3.2 光谱蓝移或红移由于纳米微粒的量子尺寸效应导致纳米微粒的光谱峰值向短波移动的现象称为/蓝移0.相反由于表面与界面效应引起的光谱峰值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0.普遍认为蓝移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载流子、激子或发光离子受量子尺寸效应而导致其量子能级分裂显著,带隙加宽引起的.而红移是由于表面与界面效应引起纳米微粒的表面张力增大,使发光粒子所处的环境变化(如周围晶体场的增大等)致使粒子的能级发生变化,带隙变窄所引起的[30].用微乳液法合成的BaLiF 3:Ce 3+纳米体系中[26],发现BaLiF 3:Ce 3+纳米晶的发射谱蓝移,发射最大中心与高温固相法合成的样品相比,峰值位置蓝移约20nm.用溶剂热法合成的Ba LiF 3:Ce 3+纳米体系中[22]可观察到同样现象.而在KZnF 3:Ce 3+纳米体系中[28],发现KZnF 3:Ce 3+纳米晶的发射谱红移,最强发射谱峰位置位于338nm,与体相KZnF 3:Ce 3+(303nm)相比,红移大约35nm.有趣的是,在研究Ce 3+,Eu 2+双掺KMgF 3纳米体系中[27],由于Eu 2+和Ce 3+竞争吸收激发能,只能观察到Ce 3+的发射带;而在KMgF 3多晶共掺体系中,因存在Ce3+y Eu 2+能量传递过程,只能观察到Eu 2+的发射峰.3.3 氧含量较低光电子能谱(XPS)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物质表面的性质和状态的新型物理方法.通过测量光电子能谱分析,可求得电子结合能,元素的原子价态并作出元素分析等.原子内壳层的电子结合能随化学环境而发生变化,光电子能谱图上结合能谱线位置就会发生位移.通过对水热法[19]、溶剂热法[21]和微乳液法[26]合成的产物进行XPS 分析,未发现有明显的氧与其它元素形成的键存在,表明体系中氧含量较低.4 展 望纳米稀土发光材料显示了许多奇特的性能,使它成为一类极有希望的新型材料,然而有关纳米稀土发光材料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刚刚展开,积累的数据还并不全面,甚至出现一些互相矛盾的结果,因此还无法系统深入地为该类材料的性能研究提供确切的理论解释和指导.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注重以下几个主要方向:1)探索和建立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理论体系.由于对此类材料的研究只是近年来才开展的,现有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取得更丰富、更准确的实验结果,并在能级结构技术和能量传递理论方面获得重大突破.2)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表面修饰.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具有的大比表面积会影响到激活剂和缺陷在粒子的表面和介面的分布,其表面缺陷是影响发光材料发光效率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纳米微粒的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改善或改变纳米粒子的分散性,提高微粒表面活性,使微粒表面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及新的性能,从而改善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3)进一步开发和探索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新方法.由于各种技术各有优点,因此我们可以将各种方法相互结合,优化组合并找出更好的合成路径来合成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发光、显示、光信息传递、X 射线影像、激光、闪烁体等领域.随着这类材料53第6期朱国贤等:稀土掺杂复合氟化物纳米晶的制备和发光特性制备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对拓宽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范围必将产生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参考文献:[1]张立德.纳米材料的进展和趋势[J].材料导报,2003,17:1-4.[2]邱关明,耿秀娟,陈永杰,等.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光学特性及软化学制备[J].中国稀土学报,2003,21(4):109-114.[3]林映霞,曹立新.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及研究综述[J].山东化工,2004,33:12-15.[4]Hagenmuller P.Inorganic Solid Fluoride Chemistry and Physics[M].New York:Academy press Inc.1985.[5]Joubert M F,Linares C,Jacquier B.A Spectroscopic Study of NaYF4:Nd3+[J].J Lu min,1992,51:175-187.[6]Tan Y,Shi C.Optical Spectroscopy Properties and Charge Compensation of BaLiF3Doped with Ce3+[J].J Solid State Chem,2000,150:178-182.[7]Yamaga M,Imai T,Shi mamura K,et al.Op tical Spectroscopy of Ce3+in BaLiF3[J].J Phys Condens Matter,2000,12:3431-3439.[8]Kuck ser_related Spectroscopy of Ion_d oped Crystals for T unable Solid-state Laser[J].Appl Phys,2001,B72:515-518.[9]古谷圭一,菊地正,小西达也,平野笃志.希土类µ¤化物中N酸素定量[J].希土类,1991,18:164-166.[10]Su H,Jia Z,Shi C.Study of Color Centers and Trace Oxygen in KMgF3:Eu Single Crystal[J].Chem Mater,2002,14:310-312.[11]Beecroft L L,Ober C K.Nanocomposite Materials for Optical Applications[J].Chem Mater,1997,9:1302-1305.[12]Yin Y,Keszler D A.Crystal Chemistry of Colq uiriite-Type Fluorides[J].Chem Mater,1992,4:645-648.[13]张献明,苏海全,叶泽人,等.BaY2F8:Ce,Eu中Ce3+y Eu2+的能量传递和Ce3+y Eu2+的电子转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22(3):358-361.[14]Tan Y,Shi C.Ce3+y Eu2+Energy Transfer in BaLiF3Phosphor[J].J Phys Chem Solids,1999,60:1805-1810.[15]Somiya S,Hirano S,Yoshimura M,Yanagisawa K.Hydrothermal Crystal Growth of Perovski te-type Fluorides[J].J Mater Sci,1981,16:813-816.[16]Zhao C,Feng S,Chao Z,et al.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the Complex Fluorides LiBaF3and KMgF3with Perovskite Structures underMild Conditions[J].Chem Commun,1996:1641-1642.[17]Zhao C,Feng S,Xu R,et al.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Lanthanide Doping of Complex Fluorides,LiYF4,KYF4and BaBeF4underMild Conditions[J].Chem Commun,1997:945-946.[18]赵春燕,朱连杰,冯守华,等.BaBeF4:Sm3+的温和水热合成与光谱性质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19(7):1023-1025.[19]李雄,贾志宏,石春山.KZnF3:Eu的水热合成及其光谱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21(12):1805-1808.[20]Hua R N,Jia Z H,Xie D M,et al.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Complex Fluorides of KMgF3and KZnF3with the Perovskite Structures[J].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2002,37:1189-1195.[21]Hua R N,Jia Z H,Xie D M,et al.Synthesis of the Complex Fluoride LiBaF3Through a Solvothermal Proces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2,13(10):1021-1024.[22]Hua R N,Lei B F,Xie D M,et al.Synthesis of the Complex Fluoride LiBaF3and Op tical Spectroscopy Properties of LiBaF3:M(M=Eu,Ce)Through a Solvothermal Process[J].J Solid State Chem,2003,175:284-288.[23]连洪州,石春山.用于纳米粒子合成的微乳液[J].化学通报,2004,(5):333-348.[24]闫景辉,张明,连洪州,等.微乳液体系相图的研究及其在纳米氟化物制备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6):1006-1009.[25]Yan J H,Zhang M,Lian H Z,et al.Syn thesis and Fluorescence of KMgF3and Eu-Doped KMgF3Nanoparticles[J].Chem Res Ch-inese U,2006,22(3):274-277.[26]朱国贤,连洪州,莫凤珊,等.BaLiF3:Ce3+纳米粒子制备及其光谱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27(2):215-217.[27]朱国贤,闫景辉,莫凤珊,等.稀土掺杂氟化镁钾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2006,27(3):401-405.[28]朱国贤,闫景辉,莫凤珊,等.纳米KZnF3:Ce3+的制备及其光谱特性[J].分子科学学报,2006,(6):128-130.[39]黄世华.激光光谱学原理和方法[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30]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下转第61页) 54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27卷[15]Kishida parative study on the teleos tean optic mi nation and cytoarchitecture[J].J Hirnforsch,1979,20:57-67.[16]Schroeder DM,Vanegas H,Ebbesson S OE.Cytoarchitecture of the optic tectum of the sq uirrelfish,H olocentrus [J].J Comp Neurol,1980,191(3):337-351.[17]林浩然.鱼类生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8]刘再群,孙庆艳,李,等.初孵扬子鳄中脑视叶组织学结构观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4):368-370.[19]刘再群,华田苗,孙庆艳,等.扬子鳄胚胎中脑视叶的组织发生[J].动物学杂志,2004,39(5):84-86.The Histological Study of the Optic Tectum in Tilapia mossambicaC HE N Rong ,R AO Ying _zhu ,Y ANG Su _jiao ,HE Shu _qin ,LIN Hui _ting(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anjiang Normal College,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China)Abstract :The histological structure of optic lobe in mozambique tilapia,Tilapia mossambica was studied by micro -scope.From dorsal to ventral,the optic lob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optic tectum and tegmentum.From medial to lateral,the optic tectum includes six layers:stratum periventriculare (SPV),stratum album central (SAC),stratum gr-i seum central (SGC),stratum fibrosum et griseum superficiale (SFGS),stratum opticum (SO)and stratum marginal (SM).The characters of optic tectum in moza mbique tilapia were compared with other vertebrate animals.Key words :Tilapia mossambica ;mesencephalon;optic tec tum;histology(上接第54页)Synthesis and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Rare -earthDoped Complex Fluoride NanoparticlesZ HU Guo _xian ,MO Feng _shan(School of Chemistry,Zhanjiang Normal College,Zhanjiang,Guangdong 524048,China)Abstract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nanoscale luminescent material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E mphases are laid on the synthesis and spec tral c haracteristics of rare_earth doped comple x fluoride nanoparticles.Finally,some sug -gestions of further research are made in the new field.Key words :rare _earth;nanoparticles;complex fluoride;spectroscopy 61第6期陈 蓉等:莫桑比克罗非鱼中脑视顶盖组织学结构观察。

《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的制备及防伪应用研究》

《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的制备及防伪应用研究》

《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的制备及防伪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防伪技术已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稀土氟化物因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和防伪特性,在防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为防伪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

本文旨在研究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的制备方法,并探讨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

二、制备方法1. 材料选择制备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需要选择合适的稀土元素和氟源。

常用的稀土元素包括镱、铒等,氟源则可以选择氟化铵、氟化氢等。

此外,还需选择合适的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以控制产物的形态和尺寸。

2. 制备过程制备过程主要包括溶液配制、沉淀、洗涤、干燥和煅烧等步骤。

首先,将选定的稀土元素和氟源溶解在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控制产物的形态和尺寸。

然后,通过沉淀法将稀土氟化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经过洗涤、干燥和煅烧等步骤,得到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

三、防伪应用研究1. 原理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出强烈的红光。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将稀土氟化物掺杂到其他材料中,制备出具有防伪特性的复合材料。

当复合材料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时,能够发出独特的红光信号,从而实现防伪功能。

2. 应用领域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在防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可以将其应用于货币、证件、商品等防伪标识的制作中。

此外,还可以将其用于高端商品的防伪标签、电子防伪标签等领域。

通过将这些稀土氟化物掺杂到其他材料中,可以制备出具有独特光学特性的复合材料,从而实现有效的防伪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稀土氟化物具有较高的上转换发光效率,且发出的红光信号具有独特的光谱特征。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掺杂了稀土氟化物的复合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发出独特的红光信号,具有较好的防伪效果。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的两种合成方法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的两种合成方法

2019年09月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的两种合成方法陆溪波蔡江林徐美娥陈宇菲(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摘要:稀土氟化物作为光学基质材料,在稀土发光材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稀土氟化物的合成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文章综述了近几年以来合成稀土氟化物纳米晶体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稀土氟化物;水热合成法;溶剂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和溶剂热合成法都是合成稀土氟化物较为常用的合成方法。

二者方法都有以下优点:反应温度低,合成材料结晶好,纳米颗粒均匀以及产物产率高等。

1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1.1水热合成法Xiaojie Xue [1]采用了水热合成法制备稀土氟化物。

先用稀硝酸溶解Y 2O 3,Yb 2O 3,Tm 2O 3,分别得到Y(NO 3)3,Yb(NO 3)3,Tm(NO 3)3溶液。

将0.5mmol Y(NO 3)3加入到7mlEDTA(0.5mmol)溶液中。

搅拌1h 后,将含2mmol 的NaF 和6mmol 的NaNO 3的去离子水溶液加入到上述溶液中,将所得到的混合物转移至聚四氟乙烯不锈钢反应釜中,于180℃反应12h ,离心分离沉淀物,最后用去离子洗涤数次,并在80℃下干燥,可得稀土氟化物。

并且通过改变Y 3+和F -的摩尔比,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纳米晶体和微米晶体,Y 3+和F -的摩尔比:1:4,1:36,1:180,分别得到的截角八面体形YF 3纳米晶体,球形α-NaYF 4纳米晶体,六角棱柱体形的β-NaYF 4微米晶体。

Miao Wang [2]等人以KF .2H 2O 和Eu (NO 3)3.6H 2O 为原料,合成EuF 3纳米晶体。

控制其他反应条件不变,改变氟源,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米颗粒。

以NaF ,RbF ,CsF 为氟源,分别得到束状纳米晶体,棒状纳米晶体,线状纳米晶体。

1.2溶剂热合成法Chang-fu Xu [3]等人以乙醇和油酸为溶剂,Ho 2O 3、Tm 2O 3、Er 2O 3、HNO 3和NH 4F 溶液为原料,合成HoF 3,TmF 3,ErF 3纳米颗粒。

稀土氟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

稀土氟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

编号本科生毕业论文稀土氟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Preparation of Rare Earth-Doped Fluorides on the upconversion ofluminous materials学生姓名郭军军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号0407113班35号指导教师闫景辉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08年06月摘要本文简要的概述了稀土离子掺杂氟化物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历史,以及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第二辛醇/水(或盐溶液)的微乳液体系方法制备出了BaF2:Yb3+,Er3+纳米上转换发光材料。

通过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并运用谢乐公式计算了样品的粒径,结果表明其粒径均在纳米范围之内,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形貌为球形,粒径大约21 nm。

用荧光光谱仪进行测试,发现BaF2:Yb3+,Er3+纳米微粒在1540nm左右(4I13/2→4I15/2)出现了发射峰。

在常温下用980nm激光器激发样品,样品发出红光和绿光,并讨论了不同Yb3+,Er3+ 配比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上转换发光纳米氟化物微乳液稀土离子ABSTRACTThis dissertation briefly outlined the rare-earth ion doped fluoride on the history of upconversion of luminous materials, and study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Use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CTAB) /The second octanol/ water (or salt solution) microemulsion system prepared the BaF2: Yb3+, Er3+nano-conversion luminous materials. X-ray diffraction (XRD) determin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ample, and use the Debye-Scherrer equation to Calculate the sample siz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in its size within the scope of nanotechnology,On the conversion of nanoparticles for spherical shape, size of about 21 nm. B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for testing and found that BaF2: Yb3+, Er3+nanoparticles in the 1540 nm around (4I13/2→ 4I15/2) in the emission peak. At ordinary temperature with 980 nm laser excitation samples, samples sent red and green, and discussed the impact about the different ratio Yb3+, Er3+ to the luminous intensity of upconversion.Key words: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Fluoride nanoparticles; Microemulsions;Rare-earth ions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 (III)第一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概念 (2)1.3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展概述 (3)1.4 掺稀土纳米发光材料 (4)1.4.1 掺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4)1.4.2 纳米材料的结构测试方法 (5)1.4.3 纳米发光材料的应用 (6)1.4.4 纳米发光材料的发展趋势 (7)1.5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 (7)1.5.1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特点 (7)1.5.2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7)1.5.3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影响因素 (8)1.6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机理 (9)1.6.1 微乳液作为纳米反应器的原理 (9)1.6.2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 (10)1.6.3影响微乳法制备纳米粒子粒径的因素 (11)1.7 无机固体氟化物的特性 (11)1.7.1氟化物特殊的化学及物理性质 (12)第二章上转换发光的相关理论 (14)2.1 稀土元素 (14)2.1.1 稀土元素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14)2.1.2 稀土离子的能级 (16)2.1.3 稀土离子的f-f跃迁,f-d跃迁和电荷迁移带 (17)2.2 稀土离子的光谱性质 (18)2.2.1 电子跃迁过程 (18)2.3 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 (20)2.3.1 上转换发光机理 (20)2.3.2 上转换发光效率 (23)2.3.3 上转换发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4)2.3.4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展望 (24)2.4 敏化发光 (25)2.5 研究目的、内容、所用仪器及表征手段 (25)2.5.1 研究目的 (25)2.5.2 研究内容 (26)2.5.3 实验所用仪器 (26)2.5.4 表征手段 (26)第三章掺Yb,Er纳米氟化物的制备与上转换研究 (27)3.1 微乳液法制备BaF:Yb3+,Er3+ (27)23.1.1 化学试剂 (27)3.1.2 微乳液法制备BaF:Yb3+,Er3+纳米粒子 (27)2:Yb3+,Er3+稀土掺杂纳米氟化物的表征 (28)3.2 BaF2:Yb3+,Er3+纳米粒子的表征 (28)3.2.1 BaF2第四章结论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第一章绪论1.1 引言"纳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纳米的尺度比原子尺寸略大(约为十几个原子排列起来那么大),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百万分之一。

hof的荧光机制

hof的荧光机制

hof的荧光机制
HoF(Holmium Fluoride)作为一种稀土氟化物,其在荧光材料中的发光机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激发过程:
当HoF3受到外部能量(如紫外线或蓝光)照射时,Ho3+离子的电子从基态能级被激发到更高的激发态能级。

这是因为稀土离子具有丰富的能级结构,尤其在4f轨道上有多个分立的能级,这些能级间的跃迁通常对应着特定波长的光吸收。

2、荧光发射:
被激发到高能级的电子不稳定,会迅速通过非辐射弛豫(例如振动弛豫)或辐射跃迁回到低能级。

当它通过辐射跃迁回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能量,表现为可见光范围内的荧光发射。

Ho3+离子在SrS晶体基质中可能产生多色荧光,这是因为不同能级间跃迁对应的发射波长不同。

3、电致发光:
在某些条件下,如在SrS:HoF3薄膜中,当施加电场时,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可以导致Ho3+离子的激发,进而发出荧光,这就是电致发光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与空穴复合产生的能量可被Ho3+离子捕获并转换为光子发射出来。

综上所述,HoF3在SrS基质或其他适当基质中的荧光机制涉及到激发、内部转换以及随后的辐射跃迁等多个步骤,最终形成荧光信号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荧光性质常被用于开发高性能的发光器件和光学材料。

不同稀土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不同稀土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不同稀土对发光性能的影响1、镧系元素的价态稀土元素的最外层5d、6s电子构型基本相同,在化学反应中易于在5d、6s或4f亚层失去3个电子成为+3价态离子。

根据Hund规则,对于同一电子亚层,当电子分布为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时,电子云的分布呈球形,原子或离子体系比较稳定。

在Eu3+之后Ce3+比4f0多1个电子,Gd3+之后Tb3+比4f7多1个电子,它们有进一步被氧化成+4价态的倾向.而在Gd3+之前的Eu3+比4f7少1个电子,Lu3+之前的Yb3+比4f14少1个电子,它们有获得电子而被还原为+2价态的趋势。

非正常价态稀土离子的激发态构成与相应的三价稀土离子完全不同,光谱特性,尤其是光谱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镧系元素的价态示意图横坐标为原子序数,纵坐标线的长短表示价态变化倾向的相对大小.[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李建宇][稀土发光材料张希艳]2、稀土离子的发光特点+3价:具有f—f跃迁的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呈线状,色纯度高;荧光寿命长;由于4f轨道处于内层,很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材料的发光颜色基本不随基质的不同而改变;光谱形状很少随温度而变,温度猝灭小,浓度猝灭小.在+3价态稀土离子中,Y3+和La3+无4f电子,Lu3+的4f亚层为全充满的,都具有密闭的壳层,因此它们属于光学惰性的,适用于作基质材料。

从Ce3+到Yb3+,电子依次填充在4f 轨道,从f1到f13,其电子层中都具有未成对电子,其跃迁可产生发光,这些离子适于作为发光材料的激活离子.+2价:+2价态稀土离子(RE2+)有两种电子层构型:4f n—15d1和4f n。

4f n—15d1构型的特点是5d轨道裸露于外层,受外部场的影响显著,4f n-15d1→4f n(即d→f跃迁)的跃迁发射呈宽带,强度较高,荧光寿命短,发射光谱随基质组成、结构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RE2+的4f n内层电子构型的f电子数目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3价稀土离子(RE3+)相同,例如,Sm2+和Eu3+均为4f6,Eu2+和Gd3+均为Lu4f7.Yb2+和Lu3+同为4f14。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应用(1)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应用(1)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应用学好:09021126 姓名:彭振华摘要:稀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对稀土元素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了解,是深入研究稀土元素的结构与性能,开发稀土生产新的工艺流程、稀土元素新应用、稀土新材料,充分利用稀土资源的基础。

稀土发光材料在一些方面已得到普遍应用并在新能源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目前稀土材料已广泛用于照明、显示、信息、显像、医学放射学图像和辐射场的探测等领域,并形成很大的工业生产和消费市场规模;同时也正在向着其他新型技术领域扩展,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物质发光现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另一类是物体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非稳定态)在返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

以稀土化合物为基质和以稀土元素为激活剂的发光材料多属于后一类,即稀土荧光粉。

稀土元素原子具有丰富的电子能级,稀土化合物的发光是基于它们的4f电子在f-f组态之内或f-d组态之间的跃迁。

2、稀土发光材料的重要应用2.1光致发光材料灯用发光材料自70年代末实用化以来,促使稀土节能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向大功率、小型化、低光衰、高光效、高显色、无污染、无频闪、实用化、智能化等方面发展。

这些发光灯主要被用于照明、复印机光源、光化学光源等由发射红、绿、蓝3种含稀土的荧光粉(即三基色荧光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节能灯。

由于其光效高于白炽灯数倍,光色也好,被长期用于办公室、百货商店和工厂中的照明中。

稀土发光材料的质量提高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一代节能光源的科研、生产及应用,并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

典型的荧光灯是在玻璃管内壁涂荧光粉,当灯通电时,封装在灯两端的电极间放电发出紫外光,荧光粉吸收紫外光受到激发,然后通过各种非辐射弛豫过程和能量传递过程,使稀土离子处于可发出可见光的能态上,从而进一步发出各种颜色的可见光。

①汞灯稀土荧光粉用于高压汞灯中已有多年。

发光稀土氟化物与磁性氧化物纳米晶的合成、表征及应用共3篇

发光稀土氟化物与磁性氧化物纳米晶的合成、表征及应用共3篇

发光稀土氟化物与磁性氧化物纳米晶的合成、表征及应用共3篇发光稀土氟化物与磁性氧化物纳米晶的合成、表征及应用1发光稀土氟化物与磁性氧化物纳米晶的合成、表征及应用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些新材料中,发光稀土氟化物和磁性氧化物纳米晶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新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一、发光稀土氟化物纳米晶的合成及表征发光稀土氟化物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荧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传感器等领域。

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液法、水热法、微波法、溅射法等。

其中,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

通常以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在合适的氟离子浓度、溶剂种类和反应温度下,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发光稀土氟化物纳米晶。

发光稀土氟化物纳米晶的表征方法主要有粒径分布、形貌表征、晶体结构分析、发光性能分析等。

例如,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可观察纳米晶的形貌与尺寸;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可确定其结构性质;使用荧光光谱仪(FL)可分析其荧光性能。

二、磁性氧化物纳米晶的合成及表征磁性氧化物纳米晶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常能表现出较强的磁响应性质,可应用于数据存储、医学成像、磁性液体、传感器等领域。

其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流体化床反应法、高温水热法等。

例如,采用海藻酸钠和氯化铁为原料,在强碱溶液的条件下,通过水热反应合成磁性氧化物纳米晶。

磁性氧化物纳米晶的表征方法主要包括大小、形貌表征、结构特性表征、磁性能分析等。

例如,采用扫描电镜(SEM)可观察其形貌;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可分析其磁性特性。

三、发光稀土氟化物与磁性氧化物纳米晶的应用发光稀土氟化物与磁性氧化物纳米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发光稀土氟化物纳米晶可应用于照明、显示器、热释光测量、生化传感器等领域。

磁性氧化物纳米晶则可用于磁性液体、实验室分离、医学成像、磁性存储器等领域。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光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光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法合成LaF3纳米材料1、引言:我国的稀土资源十分丰富,有开采价值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稀土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重视[1-2]。

其中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在光学器件、显示、生物标记、光学晶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3]。

由于其具有强的离子键,显示出低声子能的特性,使得透光范围从近紫外一直延伸到中红外波段,特别适合作为激光晶体、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基质[4]。

在润滑方面,稀土氟化物是一种优良的固体润滑剂,能有效地起到润滑作用[5]。

在电导方面,氟化物是固体电解质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很多氟化物都是良好的离子导体,具有相当高的离子电导率。

其中具有氟铈矿结构的稀土氟化物的氟离子电导率是最高的,LaF3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LaF3常常被用来做掺杂以提高电导率[6]。

随着储氢合金、永磁材料、磁光存储等新材料的开发利用,稀土氟化物的用量日益增加[7]。

因此,很多的研究工作者都在尝试一种能快速高效的合成稀土氟化物的方法。

超声化学法已被证明是一种制备纳米粒子十分有效的方法[8]。

在制备纳米材料方面具有分散均匀、粒径可控、设备简单、工艺节能高效、生产成本低廉、容易工业化、无污染、安全等特点,使其有望成为21 世纪的"绿色化学"方法[9]。

超声化学法原理主要源于声空化。

声空化是指液体中微小气泡的形成、生长、崩溃及其引起的物理、化学效应。

在气泡的崩溃过程中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速度高达110 m/s的微射流,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空化气泡在爆炸的瞬间可以产生高达5000 K甚至10000 K以上和100 MPa以的局部高温高压环境,其加热和冷却速率超过1010 K/s[10]。

这些极端条件足以使有机物、无机物在空化气泡内发生化学键断裂、水相燃烧和热分解条件,促进非均相界面之间搅动和相界面的更新,极大地提高非均相反应的速率,实现非均相反应物间的介观均匀混合,加速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过程,促进固体新相的生成[11]。

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发光原理综述

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发光原理综述

2020/2/29
2
稀土发光材料-阴极射线发光材料
目前在投影电视需要的荧光体比较少,红色荧光体
主要为前面所述的掺铕硫氧化钇,蓝色荧光体主要有
ZnS:Ag , 绿 色 荧 光 体 种 类 较 多 , 有 钇 铝 镓 石 榴 石 系
(Y3(Al,Ga)5O12),如YAG:Tb,Y(Al,Ga)G:Tb等;卤氧化 镧体系(LaOX),如LaOBr:Tb,LaOCl:Tb等;正硅酸氧钇
5D4→7F5跃迁产生的,颜色为黄绿色,与标准绿色有较 大差距。
2020/2/29
3
稀土发光材料-光致发光材料
光致发光材料早前主要用于隐蔽照明、紧急照明以
及飞机的仪表盘等,随着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的出现, 发光材料用于照明设备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荧光灯稀
土材料迅速发展。荧光灯使用的三基色材料主要为发红
光 的 Y2O3:Eu3+ , 发 蓝 光 的 BaMg2Al16O27:Eu2+ 及 绿 光 的 Ce0.67Tb0.33Al11O19荧光体。由于人眼对绿光的敏感性最 强且荧光灯中绿色成分占重要地位,需要选择一种高效
的绿色发光材料。Tb3+是绿光的主要发光材料,因此通 过Tb与不同化合物的结合,晶体结构与晶体场的作用使 Tb3+更容易吸收能量进行发射。Ce3+作为敏化剂,将能 量高效的吸收传递给Tb3+。目前使用的绿色荧光体主要 有 CeMgAl11O19:Tb(CAT) , LaPO4:Ce,Tb 及 其 变 体 , Y2SiO5:Ce,Tb(正硅酸氧钇)以及REMg5BO10(稀土五硼酸 盐)等。
右图显示了部分稀土 离子与金属硫化物电 致发光材料部分能级 跃迁发射光峰值对应 的波长

《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的制备及防伪应用研究》

《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的制备及防伪应用研究》

《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的制备及防伪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防伪技术已成为保护知识产权和商品真伪鉴别的重要手段。

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以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如高亮度的红光发射、良好的稳定性及低毒性,在防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研究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的制备方法,并探讨其在防伪领域的应用。

二、稀土氟化物的制备1. 材料选择制备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需要选择合适的稀土元素和氟源。

常见的稀土元素如Yb3+、Er3+、Ho3+等,以及氟源如氟化铵、氟化氢等均可用于制备。

2. 制备方法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进行制备。

首先,将选定的稀土元素与氟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煅烧,使稀土元素与氟离子充分反应,生成稀土氟化物。

然后,通过进一步的高温处理和淬火,得到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

三、制备过程的优化与表征1. 制备过程的优化在制备过程中,通过调整稀土元素的掺杂比例、煅烧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可以优化制备出的稀土氟化物的发光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助熔剂、改变反应气氛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发光性能。

2. 样品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等手段对制备出的稀土氟化物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样品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良好的结晶性,为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基础。

四、防伪应用研究1. 防伪原理强上转换红光发射的稀土氟化物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下,能发出高亮度的红光。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将稀土氟化物掺杂到油墨、涂料等介质中,制成具有防伪功能的材料。

在紫外光照射下,掺杂了稀土氟化物的材料会发出独特的红光,从而实现防伪。

2. 应用实例(1)防伪标签:将掺杂了稀土氟化物的油墨应用于防伪标签的印刷,使得标签在紫外光照射下呈现出独特的红光,从而达到防伪目的。

(2)安全墨水:将稀土氟化物掺杂到墨水中,用于打印重要文件或商品的标识。

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墨水发出的红光可有效鉴别真伪。

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光谱的设计研究

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光谱的设计研究

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光谱的设计研究一、本文概述本论文《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光谱的设计研究》旨在深入探究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光谱特性,以及如何通过设计优化其性能。

上转换荧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学现象,能够将低能量的长波辐射转换为高能量的短波辐射,因此在生物成像、太阳能电池、显示器和固态激光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稀土元素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在上转换荧光材料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首先介绍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的基本性质,包括其晶体结构、光学特性以及上转换荧光的物理机制。

随后,将重点讨论如何通过材料设计、合成方法以及外部调控等手段,优化这些纳米晶的上转换荧光性能。

还将探讨纳米晶的尺寸、形貌、表面修饰等因素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潜在的机制。

本论文还将综述当前国内外在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上转换荧光光谱设计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最终,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开发高效、稳定、可调的上转换荧光材料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应用发展。

二、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的制备方法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的制备方法众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热解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条件,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

热解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稀土氧化物和氟化物纳米晶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高温下,使稀土盐或稀土有机配合物分解,从而生成相应的稀土氧化物或氟化物纳米晶。

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气氛、前驱体的种类和浓度等,可以实现对纳米晶尺寸、形貌和发光性能的调控。

热解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操作,且可以制备出高质量、高纯度的纳米晶。

溶胶-凝胶法则是通过水解和缩聚反应,使稀土盐在溶液中形成溶胶,再经过陈化、干燥和热处理等步骤,最终得到稀土氧化物或氟化物纳米晶。

稀土氟化物纳/微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形成机理和发光性质

稀土氟化物纳/微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形成机理和发光性质

在现代 化学 和 材 料 科 学领 域 , 于材 料 的性 由
质 与 晶体 的形 貌 、 寸 和 维 度 有 密 切 关 因此 尺 系,
纳/ 米材料 的控 制合 成具 有极 其重 要 的 意义 , 微 同
时这 也 是 实 现 材 料 性 能 调 控 以 及 应 用 的 基
常常 被用做 形 貌调控 剂 或结构 导 向剂来 控制 晶体
的生 长 和取 向 。柠檬 酸钠 是 一 种 常 见 、 重要 的有
机 试剂 , 晶体 合成 中其 作用 可分 为三种 : 在 一是 作
础l 。 】 。为此 , 们 做 了大 量 工 作 探 索 制 备 各 种 。 人
为还 原 剂 , 檬 酸 钠 可 将 A N 还 原 为 单 质 柠 gO
稀 土 氟 化 物 纳/ 米材 料 的 水 热 合 成 、 微 形成 机 理 和 发 光 性质
林 君 ,李 春 霞
( 同科 学 院 长 舂 应 用 化 学 研 究 听 稀 土 资 源利 用 国家 重 点 实 验 室 ,吉 林 长 春 l0 2 ) 中 30 2
摘要 : 研究了稀土氟化物纳/ 微米材料的设计合成、 形貌控制、 形成机制以及发光性质。发展 厂 一种简单 、 整
结 构 、 寸 和 形 貌 的稀 土 氟 化 物 , 括 R F ( E=L ~L ,Y) 及 六 方 相 和 立 方 相 的 N R F ( E=Y,Y , 尺 包 E R a u 以 aE R b L )最 重要 的 足 首 次 研 究 了具 有 各 种 晶 体 结 构 和 形 貌 的 镱 、 氟 化 物 的 可 控 合 成 。对 各 种 产 物 可 能 的形 成 u; 镥 机理 进 行 合 理 、 统 的 讨论 , 对 各 种 基 质 中 E , b 掺 杂 的 下 转 换 和 Y r Y T ”共 掺 杂 的 上 系 并 u T“ bVE3 , b+ i /n 转 换 发 光 性 质 进 行 了详 细 的 研 充 。 关 键 词 :纳/ 米 材 料 ; 土 氯 化 物 ; 貌 ;水 热 合 成 ;发 光 性 质 微 稀 形

不同稀土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不同稀土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不同稀土对发光性能的影响1、镧系元素的价态稀土元素的最外层5d、6s电子构型基本相同,在化学反应中易于在5d、6s或4f亚层失去3个电子成为+3价态离子。

根据Hund规则,对于同一电子亚层,当电子分布为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时,电子云的分布呈球形,原子或离子体系比较稳定。

在Eu3+之后Ce3+比4f0多1个电子,Gd3+之后Tb3+比4f7多1个电子,它们有进一步被氧化成+4价态的倾向。

而在Gd3+之前的Eu3+比4f7少1个电子,Lu3+之前的Yb3+比4f14少1个电子,它们有获得电子而被还原为+2价态的趋势。

非正常价态稀土离子的激发态构成与相应的三价稀土离子完全不同,光谱特性,尤其是光谱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

镧系元素的价态示意图横坐标为原子序数,纵坐标线的长短表示价态变化倾向的相对大小。

[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李建宇][稀土发光材料张希艳]2、稀土离子的发光特点+3价:具有f-f跃迁的发光材料的发射光谱呈线状,色纯度高;荧光寿命长;由于4f轨道处于内层,很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材料的发光颜色基本不随基质的不同而改变;光谱形状很少随温度而变,温度猝灭小,浓度猝灭小。

在+3价态稀土离子中,Y3+和La3+无4f电子,Lu3+的4f亚层为全充满的,都具有密闭的壳层,因此它们属于光学惰性的,适用于作基质材料。

从Ce3+到Yb3+,电子依次填充在4f轨道,从f1到f13,其电子层中都具有未成对电子,其跃迁可产生发光,这些离子适于作为发光材料的激活离子。

+2价:+2价态稀土离子(RE2+)有两种电子层构型:4f n-15d1和4f n。

4f n-15d1构型的特点是5d轨道裸露于外层,受外部场的影响显著,4f n-15d1→4f n(即d→f跃迁)的跃迁发射呈宽带,强度较高,荧光寿命短,发射光谱随基质组成、结构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

RE2+的4f n内层电子构型的f电子数目和与其相邻的下一个+3价稀土离子(RE3+)相同,例如,Sm2+和Eu3+均为4f6,Eu2+和Gd3+均为Lu4f7。

氨基稀土氟化物

氨基稀土氟化物

氨基稀土氟化物
氨基稀土氟化物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化合物,由稀土元素、氟和氨基组成。

它们通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高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以及优异的光学、磁学、电学、催化和生物学性质。

氨基稀土氟化物在材料科学、能源与环境、生物医学、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LED、激光、显示技术、生物成像、细胞标记和荧光探针中,氨基稀土氟化物被广泛应用;在磁性材料、传感器、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氨基稀土氟化物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氨基稀土氟化物在催化剂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催化剂、吸附剂、储氢材料等。

因此,氨基稀土氟化物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土氟化物及其发光性质介绍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教育2005级蒙班苏雅乐其其格 200513512指导教师德格吉呼副教授摘要稀土发光材料是稀土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其中稀土氟化物是稀土发光材料的重要部分之一。

稀土与氟化物具有独特的性质:稀土元素内层4f轨道具有不充满性,留有填充电子的空位。

氟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解离能低,所以氟化物有离子性强,绝缘性好,折射率小等特性。

在本论文中主要介绍了稀土氟化物的有些性质和制备方法及其它的发光性质。

关键词稀土,氟化物,发光性质周期表中第六周期ⅢB族这个位置代表了57号元素La到72号元素Lu,共15种元素,统称为镧系元素,与ⅢB族另两种元素以镱(Y),钪(Sc)合称为稀土元素[1]。

“稀土”这一名称起因于它们的矿藏稀散,认识较晚,并且有“土性”。

“稀土并不稀”,稀土元素作为整体来说,并不稀少,现已探明稀土元素在地壳中的总储藏量达0.0153%,可供人类开采使用500年以上[2~3] 。

他们的活泼性仅次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4]。

稀土被人们称为新材料的“宝库”,已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列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其开发和应用将会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所以,大力研究和推广稀土的应用对科技创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5]。

现在我们只要谈到发光,几乎不能不谈及稀土,稀土发光几乎涵盖了现今整个固体发光的领域,稀土发光材料是稀土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稀土发光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和检测三大领域[6]。

稀土是一个巨大的发光材料宝库,元素周期表中从原子序数57-71的15个镧系元素加上钪和镱共17个稀土元素,无论他们被用作发光材料的基质成分还是被用作激活剂,一般统称为稀土发光材料或稀土荧光材料[7]。

稀土元素由于4f电子处于内层能级,被S和P轨道有效屏蔽,f-f跃迁呈现尖锐的现状光谱且具有长寿命激发态构成了其发光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稀土元素作为配合物的中心原子其配位数丰富多变,通过稀土离子与丰富多变配位体的相互作用,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修饰和增强其发光特性,产生了十分丰富的吸收和荧光信息[8]。

氟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解离能低,故氟能和元素周期表中几乎所有的元素(He和Ne除外)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氟化物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的鲜明特征,氟化物主要具有离子性强,绝缘性好,折射率小及光学透明区域宽等特性[6]。

稀土矿物有150多种,作为稀土元素主要工业来源的矿物约有十余种,但是比较重要的稀土矿有氟碳铈矿(Ce(CO3)F)和独巨石(Re(PO4)),它们是轻稀土的主要来源[9]。

发光的本质是能量的转换,一般来说,稀土离子发光分三步:①基质晶格吸收激发能②基质晶格将吸收的激发能传递给激活离子使其激活③被激发的稀土离子发出荧光而返回基态。

物质发光现象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以稀土化合物为基质和稀土元素为激活剂的发光材料多属于后一类,及稀土荧光粉[7]。

1 稀土氟化物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1.1历史1971年Dishich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法)制备了多组分体系的硼硅酸盐玻璃,并用sol-gel法制备出多种单掺稀土离子的无机玻璃。

1975年,Auzel首次报道了氟氧化物玻璃-陶瓷(FOV)是具有稳定机械强度的好的光学性能的材料,那是因为在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稀土离子的光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氟化物,而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氧化物。

离子由于能级十分丰富对应于红外区的几个波长存在较强的吸收,实现红外光到可见上转换荧光和激光材料的重要激活剂[6]。

对稀土掺杂氟化物的研究早有报道,早期工作多是集中在合成体相材料方面。

刘英亮、石春山等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KCaF3:Eu2+,并且对Eu2+的掺杂浓度与Eu2+发光的关系、Eu2+的价态稳定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夏长泰,石春山等利用高温固体相法合成了LiBaF3:Eu2+,从而获得一种新型X射线存贮材料。

孙淑清等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MgF3:Sm2+,通过对NaMgF3:Sm2+中电荷补偿效应、基质晶格变化和基质组成变化对光谱性质影响的研究,初步讨论了取代格位对称性与f →f跃迁光谱结构的关系。

石士考等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BaMgF4:Ce3+,Tb3+,并且研究了BaMgF4体系中Ce3+和Tb3+离子的发射光谱以及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现象,进而得出结论,Ce3+可以将吸收到的能量直接传递给Tb3+,使得Tb3+的绿光发射强度大大增加。

华瑞年,石春山等利用水热法在180℃温度条件下合成LiBaF3:Ce3+和LiBaF3:Eu2+,并且对Ce3+和Eu2+在LiBaF3基质中的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

1.2现状近些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稀土发光材料科学技术又步入一个新的活跃期。

人们对于稀土掺杂氟化物尺寸进行纳米级后可能出现的特殊性质变化寄予很大的期望,对纳米级稀土掺杂氟化物的研究和报道也越来越多。

连洪洲等利用微乳液方法制备了BaF2:Er3+纳米粒子,通过对比发现:在相同Er3+掺杂浓度下,BaF2:Er3+发射峰的半峰宽要比掺Er3+的高透明玻璃陶瓷、掺Er3+的GaN半导体材料以及Y2O3:Er3+纳米粒子的发射峰半峰宽宽许多,并且BaF2:Er3+纳米粒子的粒径越小发射峰半峰宽就越宽,从而为发展一种在1.5µm处光通信放大材料提供了试验数据,这在光纤通讯的波分复用技术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石春山等利用微乳液方法合成了KMgF3:Eu2+纳米粒子,发现与体相材料相比激发光谱中峰值发生了很大的蓝移。

Bender等利用微乳液体系制备出BaF2:Nd纳米粒子,并研究了其荧光特性,样品的最大发射波长为1052nm,荧光寿命为350~900ns,在适当的钕掺杂浓度下,获得了较高的荧光强度。

1.3发展趋势基于参杂稀土离子的氟化物纳米合体系存在的巨大应用前景,近些年来,人们对起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现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探索利用新方法(如:微乳液、微乳液结合水热技术等方法)替代传统的高温固相法来制备稀土参杂氟化物材料,期望获得含氧量低的稀土参杂氟化物。

2) 制备纳米级稀土参杂氟化物,研究纳米结构对稀土离子发光的影响,并调整反应条件,使其向更有利于应用的方向发展。

3) 尝试单掺稀土离子使其作为激活剂;尝试双掺稀土离子使一种作为敏化剂而另一种作为激活剂,进而研究并利用氟化物基质当中稀土离子的能量传递,获得理想的材料。

4) 解决稀土掺杂纳米氟化物与有机物复合的问题,将纳米稀土掺杂氟化物与聚合物基质相符合。

因为氟化物具有吸湿性强,机械强度差,稳定性较差等缺点,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先制备出稀土掺杂氟化物纳米粒子,再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相符合,从而获得具有应用价值的光功能材料[6]。

2.氟化物的特性氟是自然界常见的元素之一,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

据统计,岩石中的氟含量约为625×10-6~800×10-6;图囊中氟含量约为160×10-6~715×10-6;水中含氟从微量到大量,主要受谁的酸碱度和流经区域地层中氟含量的影响;未受污染的空气中含氟极少[10]。

氟化物因其结构与特性优势,作为功能材料备受关注,其电性能、磁性能和光学性能得到了广泛利用,尤其是稀土掺杂氟化物体系的光功能特性,更是令人瞩目。

作为光学基质材料,无机固体氟化物具有离子性强、能带隙宽、声子能量低、电子云扩展效应小等特点,故易于光能存储、传递和转换。

与氧化物相比,氟化物折射率小,用作光放大材料易于与基质匹配,可避免严重的光散射发生,减少光的传输损耗。

氟化物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的鲜明特征,其结构从AF n型到A m B n F p型。

氟化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亦具有多样性。

归纳起来,氟化物主要具有离子性强、绝缘性好、折射率小及光学透明区域宽等特性。

氟化物特殊的化学及物理性质:2.1离子性强因氟电负性(χ)大、无可利用的d 轨道,所以电子云扩展效应小。

其解离能仅为37.8Kcal/mol(F 2→2F ·),比同族的氯(Cl 2→2Cl ·,57.1Kcal/mol )小得多,在所在的化合物中,氟化物的离子性是最强的。

2.2折射率小氟化物的折射率与氟的电负性有关。

因为χF ∝a (2E/αF )1/2+b, χF 值越大,αF (极化率)值就越小,又因为存在公式:02234)21(N PM n n F πα+-∝ 所以,αF 值小,则n 值小(n 为折射率),得到的结论就是电负性与折射率成反比。

因氟的电负性最大,其形成的化合物折射率就很小。

此结论已从实验数据中得到了证实,氟化物的折射率范围为n=1.3~1.53(n Na2SiF6=1.310, n NaF =1.336, n MgF2=1.439, n SrF2=1.44, n BaF2=1.47, n CaF2=1.476), 而氧化物的折射率则大于1.50(如n MgO =1.77)。

2.3绝缘性强由于氟的电负性很大,因此氟化物具有较大的能隙,所以几乎所有的无机氟化物都是电子绝缘体。

一般情况下,在氟化物中很少遇到电子导电。

只有在极端的物理条件下能够改变物质中的原子间距及电子状态才能导电[7]。

2.4光学透过区域宽由于氟化物的能带隙(E g )大,结果就使得氟化物光学透明区域宽大。

因此,利用某些氟化物作为基质可以将红外光转化为红、绿、蓝甚至是紫外光,某些氟化物基质通过适当的稀土离子的掺杂可以用来产生激光。

氟化物适合做激光晶体,在迄今为止的350多种激光晶体中,氟化物占35%;在560余条受激发射通道中,有35%是氟化物;而在近70余条实现的振荡通道中,70%是氟化物;在短波区(172~515nm )输出的全部是氟化物[11] 。

3.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稀土发光材料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出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对材料的特性等提出了各种要求,而材料的特性与合成方法密切相关。

因此在此介绍几种合成稀土纳米发光材料的方法[8]。

纳米稀土掺杂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典型的有水热合成法、溶胶一凝胶法、共沉淀法、微波辐射法和微乳液法[11]。

3.1水热合成法冯守华等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Sm 3+离子激活的BaBeF 4光体,产物的晶粒形状规则,不含水,不易发生衫离子的价态变化。

大量的实验表明,反应过程及产物的组成、结构等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原料的摩尔比,它会影响到产物的基本结构,主要是影响固溶体的晶格,导致晶胞大小的改变:而且也常常会影响到产物的结晶度,从而改变物相,它也是能够合成出纯相的关键因素。

因此往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起始原料的摩尔比,但是在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中,掺杂离子的引入对合成影响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