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建井地质报告
六盘水恒鼎公司金河煤矿掘进作业规程
![六盘水恒鼎公司金河煤矿掘进作业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9f6b86524de518964b7dac.png)
六盘水恒鼎公司金河煤矿掘进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概述金河煤矿位于贵州省盘县柏果镇小寨村境内,距县城60公里。
金河煤矿1022运输下山从变坡点坐标为х=2873810.48 у=35499431.906 Z=1449.5。
掘进方位角95°,以-19°倾角掘进,总长度639.5米二、掘进目的及用途矿井主要运输。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巷道设计长度:639.5m。
2、服务年限:15年。
四、预计开工竣工时间预计2011年6月1日开工,预计2012年3月底竣工。
附图:巷道布置平面图。
第二节依据一、工作面设计图纸及说明设计图纸及说明名称为《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整合)施工设计》。
审批时间为:2010年7月二、地质说明书无地质说明书,掘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探钻情况做好地质素描(巷道编录)。
第二章、巷道地理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及周围开采情况本工程对应地表为陡坡地形,无大的水体及重要建筑物。
本工程井下位置:本工程为金河煤矿主要材料运输系统,左面30米为矿井回风下山(已施工),右面25米是轨道下山下段(已施工)。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离井田及外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和龙潭组(P2I)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
与下部岩层为假整合接触。
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本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7.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90m3/min。
属于高瓦斯矿井。
第三节地质构造该巷在掘进过程中勘探区内没有发现较大断层,有可能受到小断层的影响,需在今后掘进时进一步探明。
第四节水文地质掘进期间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另外一部分是地表浅层潜水及风化裂隙水,多数不产生深部迳流循环,而是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入大河中,预计最大水量为4m3/h。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及施工顺序运输下山上段开口位于联络巷49米处,掘进方位角95°倾角-19°,掘进639.5后触底。
采区地质说明书
![采区地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8fdf552336c1eb91a375d9b.png)
金河煤矿地质说明书金河煤矿地质说明书1 矿井概况及井田特征1.1 矿区概况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金河煤矿地处盘县西北部的柏果镇小寨村境内,直距盘县城关镇25公里,距柏果火车站4.0公里,盘西支线、盘(县)水(城)公路从矿区东部边界外侧通过,交通较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
图1-1 交通位置图1.1.2 自然环境金河煤矿位于盘县煤田盘西矿区。
矿区内地貌属高原低中山地貌,区内地势总体上中部高,四周低。
最高海拔点为矿区中部的大坡山顶,标高+1816.20m;最低海拔点为矿区东北角的拖长江河谷出口地带,标高约+1510m;最大高差306m左右。
区内地层受向斜构造影响,总体倾向南西、南及东,倾角变化大,为13~65°,整体呈单面山地貌,矿区侵蚀基准面标高+1510m。
矿区内,煤系地层的上覆飞仙关地层于西北、东、西南三面出露较广,其岩性由细碎屑岩组成,抗风化能力差异较大,在长期风化作用下,形成了中山槽谷及溶蚀盆地,沟壑发育。
1.1.3 矿区气象矿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温凉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湿度大,年相对湿度为78%,日照少,东南风多,并有冰雹、暴雨等灾害天气。
根据盘县气象局观测资料,区内年平均降水量为1382.9mm,每年降水分布不均,6~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在150mm以上,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7%;11月~次年3月为枯水季节,月平均降水量小于40mm,枯水季节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0%。
年平均降大雨至暴雨12~15天,日最大降水量达148.8mm,时最大降水量66.4mm。
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5℃,冰冻期为每年12月、1月。
年平均蒸发量为1083.6mm。
1.1.4水系河流井田地表水系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拖长江支流。
井田地表水系部发育,矿区东部为拖长江,距离矿区最近距离110m,一般280m,河水流量随季节变化极明显,雨季增大,旱时减小,流量为0.147-3.189m3/s,洪水位标高为+1516m。
轨道下山规程
![轨道下山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5a787fa8114431b90dd8b9.png)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概述金河煤矿位于贵州省盘县柏果镇小寨村境内,距县城60公里。
金河煤矿1022运输下山从变坡点坐标为х=2873810.48 у=35499431.906 Z=1449.5。
掘进方位角95°,以-19°倾角掘进,总长度639.5米二、掘进目的及用途矿井主要运输。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巷道设计长度:639.5m。
2、服务年限:15年。
四、预计开工竣工时间预计2011年6月1日开工,预计2012年3月底竣工。
附图:巷道布置平面图。
第二节依据一、工作面设计图纸及说明设计图纸及说明名称为《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整合)施工设计》。
审批时间为:2010年7月二、地质说明书无地质说明书,掘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探钻情况做好地质素描(巷道编录)。
第二章、巷道地理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及周围开采情况本工程对应地表为陡坡地形,无大的水体及重要建筑物。
本工程井下位置:本工程为金河煤矿主要材料运输系统,左面30米为矿井回风下山(已施工),右面25米是轨道下山下段(已施工)。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离井田及外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和龙潭组(P2I)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
与下部岩层为假整合接触。
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本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7.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90m3/min。
属于高瓦斯矿井。
第三节地质构造该巷在掘进过程中勘探区内没有发现较大断层,有可能受到小断层的影响,需在今后掘进时进一步探明。
第四节水文地质掘进期间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另外一部分是地表浅层潜水及风化裂隙水,多数不产生深部迳流循环,而是以下降泉的形式排入大河中,预计最大水量为4m3/h。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巷道布置及施工顺序运输下山上段开口位于联络巷49米处,掘进方位角95°倾角-19°,掘进639.5后触底。
贵州省盘县煤矿
![贵州省盘县煤矿](https://img.taocdn.com/s3/m/8b03fb5c312b3169a451a4dc.png)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贵州省盘江矿务局2011年5月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证书类别: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乙级,黔国土资地灾勘资字第(20082224016)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国土资地灾评资字第(2005124012)号编制:审核:项目负责:技术负责:提交单位:贵州省盘江矿务局提交时间:2011年5月15日目录前言 (5)第一节任务的由来 (5)第二节方案编制的依据 (7)第三节方案适用年限 (9)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10)第一节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10)第二节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1)第三节相邻矿山 (12)第四节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6)第一节矿区自然地理 (16)第二节矿区地型地貌 (16)第三节矿区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17)第四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8)第五节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20)第六节矿山矿体(层)地质特征 (22)第七节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23)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24)第一节评估范围和级别 (24)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5)第三节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7)第四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27)第五节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29)第四章矿山质地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36)第一节分区原则及方法 (36)第二节分区评述 (37)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 (39)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39)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39)第三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 (41)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44)第一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 (44)第二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50)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53)第一节经费估算 (53)第二节进度安排 (53)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57)第一节保障措施 (57)第二节效益分析 (58)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60)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名比例尺1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1∶20002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1∶20003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1∶20004 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剖面图1∶2000附表目录1、贵州省盘江矿务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金河矿地质资料
![金河矿地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9e10f204a1b0717fd5dd7a.png)
一、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1.地层井田及外围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ß)和龙潭组(P2l),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及第四系。
现将各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ß)本井田内无出露。
据大田坝井田资料,上部为灰绿色、紫色泥灰岩;下部为灰绿色玄武岩。
其厚度不详。
与上覆地层龙潭组(P2l)呈假整合接触。
(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出露于井田北部和西部外围。
厚度220~230米。
由灰-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
含菱铁质薄层及结核。
含丰富的大羽羊齿,细羊齿等植物化石。
上部和中部含动物化石。
本组含煤层45层左右,煤层总厚度36.21米,含煤系数16.09﹪。
与上覆地层整合接触。
(3).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P1f)分上、下段。
本井田只見下段和上段的下部。
下段(T1f1):厚度120~160米。
分布于井田大部。
岩性以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暗紫色粉砂质泥岩条带。
底部20~30米左、右、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含辨鰓类、腹足类动物化石。
上段(T1f2):井田内仅见下部(笫一亚段T1f21),厚度150~170米。
岩性为暗紫色粉砂岩,夹灰绿色细砂岩及紫色泥岩,含大量蠕虫状方解石(虫孔)。
第四系(Q)不整合覆于各地层之上。
厚度0~40米。
以残积、坡积及冲积物组成。
冲积物分布于拖长江河床两侧;残积、坡积物分布于缓坡地带。
2.构造本井田为一不完整的向斜构造,东段被F21断层所截。
轴向北50度西。
轴面近于直立,两冀不对称。
北东翼地层走向北70度西,倾向南西,倾角30度~40度,南西翼地层走向北5度~15度西,倾向北东,倾角28度左右。
轴部最新地层为飞仙关组上段底部。
井田内共发现断层8条,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
其中,断层落差等于、大于30米者为F24、F241两条。
F24落差60米,在井田边界外,对井田煤层无影响;F241落差80米,为井田边界断层,有4个钻孔控制,属基本查明。
2015年1-7月水情水害总结报告_Word_文档
![2015年1-7月水情水害总结报告_Word_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e4ea06da26925c52dc5bf07.png)
2015年1-7月水情水害调查总结报告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2015年8月5日2015年1-7月水情水害调查总结报告为有效预防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和相关文件精神,在2015年度进行了一系列防治水工作。
在井下各掘进工作面,我矿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方针,进行了探放水工作,并根据矿井水害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水措施,进行了水情水害年度预报、季度预报、月度预报分析等工作,具体情况如下:1、建立了防治水机构和岗位责任制为了把防治水作为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矿专门设立了防治水机构,确保认真落实矿井防治水害责任制。
并且编制了矿井水害防治规划,年度水害防治计划和水害应急预案。
2、完善了各种防治水管理制度及各种相关防治水资料。
3、为了进一步摸清我矿地质情况,我矿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作为煤矿生产建设矿井防治水的工作依据,使该项工作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4、坚持进行矿井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建立了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每月都开展一次水害隐患排查,从井上、井下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监控。
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系统,进行定期观测矿井涌水量,坚持每月对采掘工作面进行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堵、疏、排、截”等综合防治措施,做到月预报、季预报和年预报。
5、我矿对10#煤回风绕道掘进工作面、上仓斜巷掘进工作面、1418回风石门掘进工作面、1380轨道石门掘进工作面进行了物探,仔细分析水情水害,切实做到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6、采掘工作面开始生产前及时编制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及水害防范措施,能够有效地指导生产。
7、编制了矿井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进行了矿井水害应急演练。
8、完善了排水系统:中央水仓总容积为1200 m3,中央泵房安装MD155-67×5型水泵3台,一用一备一检修,副斜井敷设φ219×7mm排水管2趟,形成主排水系统。
柏果金河煤矿
![柏果金河煤矿](https://img.taocdn.com/s3/m/aacd250a960590c69fc3769d.png)
柏果金河煤矿第一章总体要求1、未说明按照矿井六个瓦斯防治专项行动的工作内容编制矿井瓦斯防治方案的情况。
2、编制依据不完善,依据本矿井资料部分未说明批复情况。
3、工作目标部分内容不具体,未明确数字目标。
第二章矿井概况4、未依据批复的初步设计及安全设施设计详细介绍矿井的兼并重组情况、井筒数量、水平、采区划分等。
第三章煤矿瓦斯防治现状及存在问题5、未描述矿井瓦斯防治机构集团公司批复情况。
6、矿井瓦斯防治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叙述过于简单,未对防突关键节点过程管理情况进行描述。
7、矿井瓦斯防治装备相关情况描述不全,未对部分装备的生产厂家、购买时间及新旧程度、运行、维修,维护、调校情况进行描述,未附设备统计表。
8、矿井瓦斯防治中长期规划无集团公司批复。
第四章六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通风系统专项行动9、通风系统图1123回风巷专回风流方向标注错误,轨道上山二联巷往上风流性质及风流方向标注错误。
10、采掘工作面通风路线描述不具体,应分别进行描述。
11、通风管理制度建设情况描述过于简单。
二、瓦斯地质专项行动:无。
三、瓦斯参数测定和突出危险性鉴定专项行动12、整改方案第3项整改资金编制错误。
四、防突防爆炸措施专项行动13、未叙述矿井综合防突措施实施情况,可采煤层数量、层间距,保护层开采情况,现有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
14、未叙述现有掘进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选择论证情况。
15、未具体叙述现有预测和校检过程情况及其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新的管理及技术要求的符合程度(如测点布置、视频监控、轨迹测定、定点取样及全过程管理等要求)。
16、未叙述防止爆炸和超限的措施制定及落实情况。
17、防突防爆炸措施整改方案里未叙述(针对排查出的防突防爆炸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细则》、《意见》及《实施意见》等要求,按“五落实”原则逐条进行整改)内容(第四、五、六节都存在类似问题)。
18、整改方案里面整改预案未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有效预防措施(第四、五、六节都存在类似问题)。
金河煤矿1418回风石门巷道揭23#煤防突专项设计
![金河煤矿1418回风石门巷道揭23#煤防突专项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514d2b7c1cfad6185fa792.png)
金河煤矿1418回风石门巷道揭23#煤防突专项设计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1418回风石门揭23#上煤层防突专项设计编制人:金俊编制时间:2021年6月2日目录前言 ........................................................................... ................................................................... 3 第一章工程概况 ........................................................................... . (4)一、工作面相对位置及施工概况 ........................................................................... ................ 4 二、工作面地质概况 ........................................................................... .................................... 4 三、瓦斯参数 ........................................................................... ................................................ 4 四、揭煤工序设计 ........................................................................... ........................................ 4 第二章揭煤设计 ........................................................................... . (6)一、揭煤情况说明 ........................................................................... ........................................ 6 二、地质前探 ........................................................................... ................................................ 6 三、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 ................................ 6 四、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 ................................ 9 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 ........................................................................... (12)一、通风系统 ........................................................................... .............................................. 12 二、瓦斯管理 ........................................................................... .............................................. 12 三、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与管理措施 ........................................................................... ...... 12 四、施钻安全措施 ........................................................................... ...................................... 13 五、机电设备管理措施 ........................................................................... .............................. 14 六、岩柱控制措施 ........................................................................... ...................................... 14 七、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 .............................. 15 八、加强支护措施 ........................................................................... ...................................... 15 九、放炮规定 ........................................................................... .............................................. 16 十、其他安全措施 ........................................................................... ...................................... 18 第四章安全组织保障措施............................................................................ . (20)一、成立揭煤领导小组 ........................................................................... .............................. 20 二、防突措施的贯彻保障 ........................................................................... .......................... 21 三、实施防突预测孔的安全技术组织保障措施 ................................................................. 21 四、放炮警戒人员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21 五、防突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管理保障措施 ............................................................. 22 六、通风系统的稳定保障措施 ........................................................................... .................. 22 七、掘进工作面煤层、构造、瓦斯等的检查汇报保障措施 ............................................. 22 八、技术监督保障措施 ........................................................................... .............................. 22 九、组织保障措施 ........................................................................... ...................................... 23 第五章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应急预案 ........................................................................... . (24)一、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 25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 .................................. 25 三、预防与预警 ........................................................................... .......................................... 27 四、信息报告程序 ........................................................................... ...................................... 29 五、应急处置 ........................................................................... .............................................. 30 六、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 32 第六章、附件附图 ........................................................................... (33)前言金河煤矿1418回风石门已于2021年5月中旬由掘二队开始施工,巷道总工程量约320m,施工过程中需揭露23#上煤,煤厚为0.89m,预计揭煤时间为6月下旬。
瓦斯防治专项检查自评报告
![瓦斯防治专项检查自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697dc1b14e852458fb57d5.png)
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金河煤矿2016年瓦斯防治专项检查自查报告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六日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金河煤矿2016年瓦斯防治专项检查自查报告一、概述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金河煤矿位于盘县柏果镇小寨村境内,井田面积1.1444km2,为15万t/a改45万t/a扩建矿井。
扩建工程于2013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矿井主要一、二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毕,正在掘进首采面两巷。
矿井暂未对井下主要可采煤层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根据《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文件精神,直接申请并经黔能源煤炭〔2014〕10号文批复,矿井直接认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各主要煤层实施采掘活动时按突出煤层进行管理。
因此瓦斯防治工作是制约矿井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扎实推进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瓦斯治理工作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的发展。
金河煤矿积极响应市、县有关开展“瓦斯防治专项检查”的号召,认真遵照《关于开展全市煤矿瓦斯防治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六盘水安监通〔2016〕26号)、《盘县煤矿瓦斯防治检查工作方案》(盘安监管通字〔2016〕40号)有关文件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总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展了“瓦斯防治专项检查”工作,并针对检查出的隐患及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工作。
为全面总结我矿“自查自改”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剖析我矿瓦斯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为下一步瓦斯治理提供对策及措施。
结合实际情况,特编制《金河煤矿2016年瓦斯防治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二、自查自改工作完成情况(一)研究制定瓦斯防治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为了确保本次“瓦斯防治专项检查”工作有序推进,我矿根据市、县有关文件要求,于4月8日制定并下发了《金河煤矿2016年瓦斯防治专项检查工作方案》(金河矿发通字〔2016〕4号)。
工作方案明确了本次专项检查的组织领导、检查项目以及时间节点等内容。
金河煤矿2017年度采掘接替计划
![金河煤矿2017年度采掘接替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11298dfbb4cf7ec4afed039.png)
九、为保证计划兑现,采取的措施
1、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保证每班的计划兑现率,以班保天、天保 月、月保年的方针,确保正规循环作业,必须制定出专项措施,严格追 究影响責任。
2、加大各工作面的管理力度,主要从正规作业、设备维护检修、 配件供应、干线运输及劳动力配备等加強管理,发挥高产高效能力。
3、单产单进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掘进 工作面的单进力争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10%。
一、基本原则
1、根据集团公司战略部署,按持续稳定原煤、充分发挥现有采区
及工作面最大生产能力,保证矿井正常接替和正常建设的思路进行安
排。
2、全年采掘队伍组织按1个采煤队、2个掘进队、1个维修头。
3、全年7个月组织建设验收,5个月组织生产。
4、坚持科技治灾,加大治灾力度,提高矿井安全度。
二、主要指标
1、原煤产量6万吨,其中回采煤5.4万吨,掘进煤0.6万吨。
人员组织计划表
名称
单班人数 (人)
采煤队
15
掘进队
16
维修队
6
辅助人员 10
管理人员
3
全天出勤人数
三班合计 人数 (人) 45 48 18 30 9 150
2、2017年末基本情况
备注 两个队
全年1101工作面都回采结束,1102工作面进行安装初采,全年采面
只有1102工作面余9.1万吨储量。
六、采面接替及矿井三量
全年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合计
掘进进尺分季度煤岩巷安排表(单位:m)
掘
进
全矿
岩巷
煤巷
掘进
维修
准备 开拓 全煤巷 半煤巷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18a44223968011ca30091ce.png)
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采区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二0一四年4月采区回风上山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学习记录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采区回风上山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写依据1. 《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2. 2011年5月编制的《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3. 防治水有关规定。
二、工作面位置及四邻关系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
2、巷道布置示意图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文地质类型1)充水水源(1)老窑采空区积水:在煤层露头线浅部,历史上造成的乱采烂挖留下的老窑均有不同程度的积水,巷道如果揭穿老硐,老硐中的积水可能对矿床开采产生影响。
(2)断层破碎带充水:评估区内次生小断层较多,导水性强,沿断层带有少量泉眼分布,加之走向横切区内的溪沟,因而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量较大,开采煤层后,地下水水力联系增强,矿坑涌水量大,是矿床充水主要因素之一。
开采时要予以重视和监测。
(3)溪河流域的地表水:主要为拖长江,拖长江经过的区域多受泉水及地表水补给,其流量大,雨季暴涨。
可采煤层大多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和拖长江水位之下,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
(4)地下水:矿区内煤层属于井工开采,开采中如果采动裂隙沟通含水层,会使基岩裂隙水沿松动面涌入矿坑,是矿床直接充水因素之一。
开采时要予以重视和监测。
综上所述,井田内地下水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地下水具有较好的排泄条件。
矿井直接充水含水段,主要为碎屑岩,富水性弱—中等。
2)充水途径由于矿区内直接充水含水层多为粉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此类岩石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不强,为中等~弱含水层,充水途径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为主,规模一般不大,少量为老窑、采空区巷道、岩溶管道导水。
因此,目前矿井充水途径主要以渗水、滴水、淋水为主;矿井进一步向深部开采后,有从上部采空区积水及下部承压水突水的可能。
3)水文地质类型根据《金河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矿区地表水系较发育,采空区面积较大,地表水排泄条件良好,煤系地层随开采深度增加,风化程度减弱,深部含水微弱。
关于矿井建设延长工期的申请报告
![关于矿井建设延长工期的申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3b2ba0aa00b52acec7ca59.png)
盘县柏果镇小河头煤矿关于矿井(整合)30万t/a建设延长工期的申请报告盘县柏果镇小河头煤矿2010年10月28日盘县柏果镇小河头煤矿关于矿井(整合)30万t/a建设延长工期的申请报告省能源局:盘县柏果镇小河头煤矿(整合),建设规模30万t/a。
省煤炭局以黔煤规字[2008]1451号文件,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盘江监察分局以黔煤安监盘字[2008]248号文件批复批准建设,其建设工期为23个月。
本矿于2008年12月30日经备案后开始正式进行建设,按规定要求应于2010年11月底建设工期结束,2010年建设期间省、市业务局领导多次来矿检查矿井建设工作,均提出几个共同的问题:1、井筒断面太小(主斜井、副斜井原设计断面为6.4m2;风井原设计断面为9m2),不能满足30万t/a矿井提升运输和通风的要求。
2、开拓系统中原设计瓦斯抽放均是本煤层抽放,建议应改为底板抽放。
3、矿井主扇过小(原设计为2×75kw)满足不了通风要求。
4、瓦斯抽放泵过小(原设计130kw 2台;75kw 2台),抽放管径过小(原设计管径330mm和250mm),泵和管道均不能满足矿井抽放要求。
鉴于以上主要几个问题,省、市检查领导建议必须进行更改原设计,扩大断面、变更系统、校核设备技术参数、重新选型。
这样矿井正常建设工程进度于2010年8月30日几乎全部停了下来,现矿井已对井筒进行扩大断面工作,一些设备待选型后方可进货安装,原进货已安装的设备还要进行更换。
因此造成矿井建设工期必须进行延长,据负责我矿更改设计机构讲:在原设计工期的基础上应再延长18个月。
故矿井特提出延期申请报告,望领导批准为盼。
盘县柏果镇小河头煤矿2010年10月28日。
小河头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报告
![小河头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b36ddcba0d4a7302763a82.png)
盘县柏果镇小河头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编写人:盘县柏果镇小河头煤矿2012年1月10日目录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矿井所在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矿井范围及四邻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矿区自然地理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动态变化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金河煤矿煤矿环评自查报告及整改方案
![金河煤矿煤矿环评自查报告及整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28e8c949649b6648d747c3.png)
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环评自查报告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2017年5月2日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环评自查报告根据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查组督查贵州省工作动员会会议精神、4月28日全市能源行业环境保护暨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和2017年5月1日全县煤炭企业环保专题会议精神,根据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结合我矿实际,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环评自查领导小组,对我矿涉及环评的重点工作环节及岗位进行了逐项自查。
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一、矿井基本情况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隶属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生产能力45万吨/年的技改矿井,井田面积1.1444km2 ,开采标高1600-1100米标高,矿区内可采煤层10层。
采用斜井开拓,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三个井筒,井底标高1240米水平。
二、成立领导小组组长:黄海江副组长:陈建秋李强成员:李强陈建秋刘玉海杨光飞张强杨云强袁登寨陈余丁欢欢杨兴旺安绍能李海军文孟高张永平三、自查方法及区域由环评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由地面办公楼→污水处理池→职工宿舍→工业广场→充灯房→澡堂→配电房→仓库→主扇房→瓦斯抽放泵房→矿区公路→食堂四、查出隐患或问题1、办公楼部分楼层清洁卫生较差。
2、污水处理周边杂物、杂草过多。
3、职工宿舍文明卫生较差,生活物品乱堆乱放。
部分职工文明卫生意识不高。
4、工业广场内散水收集池容量不够;机修车间材料乱摆乱放;木料场周边杂草未及时清理;煤矿生产产生的矸石未及时清运。
5、仓库部分材料未分类码放整齐。
6、主扇房、瓦斯抽放泵房现场清洁卫生较差,周边杂草多。
7、花草丛中杂物较多,未及时处理。
8、木工房杂草过多,木料堆放混乱。
9、瓦斯泵房周边杂草、杂物过多。
五、隐患整改及落实(一)成立隐患整改领导小组组长:黄海江副组长:陈建秋李强成员:李强陈建秋刘玉海杨光飞张强杨云强袁登寨陈余丁欢欢杨兴旺安绍能李海军文孟高张永平杨勇1、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矿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杨勇具体负责。
2、具体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整改工作的安排、协调,配备整改所需的物资、资金和人员。
金河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
![金河煤矿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2f8747be23482fb5da4c11.png)
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盘县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生产系统与安全设施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金河煤矿二0一八年三月十四日金河煤矿生产系统与安全设施联合试运转总结报告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于2017年10月17日取得联合试运转批复文件(黔能源审[2017]73号《关于对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盘县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批复》),试运转期从2017年10月17日起,试运转期限为1-6个月。
经过联合试运转和系统测试,安全、生产各大系统运转正常、稳定、可靠,基本满足年生产45万吨的设计能力。
现将我矿安全设施建设及运转情况分为以下七个方面汇报:一、煤矿基本情况:金河煤矿隶属贵州丰鑫源矿业有限公司,地处盘州市西北的柏果镇小寨村境内,始建于2005年,于2007年12月依法取得15万吨/年的采矿许可证。
2012年又通过扩能设计,由原来15万吨/年扩建为45万吨/年,建设开始时间为2014年1月,建设工期为43个月,目前建设完毕正在进行安证申办工作。
矿井为斜井开拓,矿区面积1.1443km2,可采储量1785.88万吨,设计服务年限26年,开采深度+1650m-+1100m,可采煤层16层。
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我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管理;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煤层自然倾向性为Ⅱ类,所有煤层均有煤尘爆炸性。
二、矿井建设情况我矿按照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要求对矿井进行建设,现已完工。
首采区(1采区)首采工作面(1101高档普采工作面)布置在1采区10号煤层内,1101运输巷布置在1390机轨合一石门内;1101回风巷通过10#煤回风绕道与回风斜井相连;通过切眼联络,构成采面负压通风系统,进行回采。
同时在1采区1390联络巷内施工了备用工作面(1102采煤工作面)的运输巷、在1102回风措施巷内施工了1002回风巷。
矿井形成了完整的生产系统。
工程建设及投资完成情况如下:(一)投资完成情况:设计总投资6669.4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7613.15万元。
贵州盘县片区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分析
![贵州盘县片区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b371e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a.png)
贵州盘县片区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分析
刘远辉
【期刊名称】《贵州地质》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论述了盘县片区金矿产出特征和矿体产出状态,结合成矿理论地成矿机理作了分析和探索,并总结控制金矿的地质规律。
【总页数】1页(P22)
【作者】刘远辉
【作者单位】贵州地勘局105地质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0.2
【相关文献】
1.浅析贵州盘县-普安莲花山背斜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J], 杨天才
2.贵州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分析 [J], 陈学兵
3.贵州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分析 [J], 陈学兵;
4.贵州盘县莲花山背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探讨 [J], 马健;赵富远;熊伟;刘万龙
5.贵州西部峨眉山玄武岩区金矿赋矿层位及矿石特征——以盘县架底金矿为例 [J], 张兵强;杨清毫;赵富远;谭礼金;肖成刚;王石华;李俊海;马建;谢智;熊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建井地质报告贵州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二○一四年一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概况 (1)二、以往地质勘查工作情况 (3)三、矿山设计、开采和资源利用情况 (3)四、本次工作情况 (5)第二章矿区地质 (5)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 (5)第二节地层 (7)第三节、构造 (8)第四节含煤岩系、煤层特征、煤质特征、煤类、有益有害组分含量9 第三章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17)第一节、水文地质 (17)第二节、工程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17)第三节、环境地质条件及开采后的变化 (17)第四节、煤炭安全生产综合评价 (17)第五节、开采技术条件小结 (22)第四章矿山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 (23)一、工程布置原则及质量评述 (23)二、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 (23)第五章资源储量估算 (24)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原则 (24)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及对比 (25)第六章概略经济评价 (26)第一节矿井经济技术综合评价 (26)第二节存在问题 (27)第三节建井工作建议 (27)附表:附表一贵州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历年资源储量变动表附表二截至2007年3月31日地质勘探报告结果表附图:第一章前言一、概况一、目的和任务贵州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是原盘县柏果镇大田坝煤矿与小屋基煤矿整合形成的新矿井,生产能力为9万吨/年。
为了准确、客观地反映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现有的煤炭资源,柏果镇金河煤矿特委托我队对新矿界范围开展地质勘探报告工作。
目的为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为下一步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通过已有探矿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及矿山开采生产资料,结合地面调查核实盘县柏果镇金河煤矿可采煤层的厚度、稳定性、产状、空间分布、可采情况;查明与矿山开采有关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及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大致查明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及环境地质条件;了解矿山开采情况,估算出已开采量、损失量及矿山保有资源储量。
2、矿山交通位置及矿界范围金河煤矿位于盘县柏果镇大田坝村境内,属于盘西矿区大田坝井田。
直距盘县城关镇40公里,距柏果镇5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4°29′30″——104°30′03″,北纬25°57′30″-25°57′50″。
交通运输条件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金河煤矿由原盘县柏果镇大田坝煤矿(拐点坐标见表1—1)1.2 矿界范围及位置交通金河煤矿位于盘县西北部柏果镇小寨村境内,行政区域隶属盘县柏果镇。
地理坐标:东经104°29′28″~104°33′22″,北纬25°57′46″~25°58′41″。
矿区距盘县城关镇54km,距水红线柏果火車站7.0km,煤炭运输从矿区经过柏果镇到达火車站,交通运输便利(见图1-1)。
金河煤矿行业管理属贵州省盘县煤炭管理局。
图1-1 金河煤矿交通位置图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12月3日颁布的《采矿许可证》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12月3日颁布的《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21863 )。
该矿区范围由十个拐点坐标组成,矿区面积为1.1443km2,开采深度1650m~1100m。
矿区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 金河煤矿矿区拐点坐标1.3 以往地质工作1965~1966年,原贵州地勘公司112队在大田坝井田进行详、精查勘探,1966年11月提交《盘县煤田盘关向斜西翼北端大田坝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1977年1月~1979年5月,我队在大田坝井田进行精查补充勘探。
1979年12月提交了《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煤田盘关向斜西翼北端大田坝井田精查补充勘探地质报告》。
本井田有大田坝井田精查补充勘探钻孔19个,19个钻孔中,1977年精查补勘探钻孔13个,级别:甲级孔4个,乙级孔6个,丙级孔3个。
钻孔测井工作达到了乙级以上,煤层定性,定厚可靠,均可利用。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二OO三年五月提交的《贵州省盘县煤田大田坝井田金河煤矿勘查地质报告》,基本查明了矿权范围内可采煤层,基本查明了矿权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展布规律,煤层分布规律及煤岩特征。
金河煤矿井田位于原大田坝井田的中部,属原大田坝井田的组成部分。
以上地质工作对该区详细划分了区内地层,描述了地质构造和矿产,大概了解了区内各岩层的含水性。
1.4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1.4.1矿山开采历史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矿区曾有多家小窑开采区内各煤层,开采老窑多、时间久,井田内老空区范围难以确定。
2000年后通过整顿,矿区内保留了金河煤矿一家矿山。
1.4.2矿山开采现状根据矿区地形特征,主、副井口布置在矿区南部边界外拖长江河边(见附件:土地征用协议),距离拖长江平距120m,井口标高高出拖长江河边水位9m,风井布置在矿区西部井田内10号煤层露头线附近的顶板岩层中。
本矿为新建矿井,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主斜井以23度的倾角,副斜井以25°的倾角由南向西北布置,落底于1380m水平,然后在1380水平布置轨道及皮带运输巷至采区中部12号煤层底板20m位置,布置采区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及回风上山,并在运输巷与采区上、下山交接处设煤仓(注:煤仓为60°的斜角,便于施工),在轨道上山上部200m左右设采区绞車房,用于采区提升设备及矸石等。
新设的风井布置在矿区西部井田内10号煤层露头线附近的顶板岩层中,以26度的倾角,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布置,落底于1450m水平,与1450m回风石门贯通。
在采区的运输(兼行人)上山和轨道上山及回风上山的联络巷中适当位置布置区段运输及回风石门,从12号煤层底板20m用水平石门施工掘通12、10、6及2号煤层,然后在2号煤层布置采、掘工作面进行回采。
在采区1380m水平以上的矿井水,通过皮带运输巷的排水沟进入井底水仓,再通过排水泵及排水管路,将矿井水排出地面污水处理池,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在采区1380m水平以下的矿井水,到1300m水平及矿区边界1100m水平时,再分别设区段水仓。
矿井开采标高为1650m~1100m,1450m水平以上设计为残采外,从1450m~1100m开采垂高为350m,初期在1380m设第一个水平(开采垂高为70m),然后在1300m设第二个水平(开采垂高为80m),1300m水平下至矿区边界1100m水平(开采垂高为200m),符合有关规定。
矿井浅部有开采深度不等的老窑,浅部已有较大面积的采空区,这些将对本矿的开采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首先必须留有足够的边界安全煤柱;其次,应对矿井浅部的小窑进行全面的调查测量和上图,查明其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以便留设煤柱;井下掘进时必须坚持“预测顶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并配置TXU-75型探水钻机。
第二章矿区地质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一、地层区域出露地层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以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分布较为广泛,各组段地层特征如表2-1。
二、构造区域所处构造位置属盘关向斜西翼,主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表现为北西向的褶皱断裂构造,地层由近南北向转向北西—南东向,倾向北东,倾角17度-34度,向斜轴部为侏罗系地层,翼部则以下三叠系和二叠系地层顺次组合而成。
三、区域矿产区域矿产主要有煤矿,产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地层中,煤层多达30层。
另有铅锌、铁、铜、石灰岩、白云岩和粘土岩等矿产产出。
6第二节地层金河煤矿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βP)、龙潭组(P3l)和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及少量第四系地层。
1、峨眉山玄武岩(βP):出露于西部外围,由深灰色及灰绿色拉斑玄武岩、紫色凝灰岩、灰色致密的凝灰质角砾岩等组成,总厚度约250米,与上覆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
2、龙潭组(P3l):为矿段内含煤地层,属以细碎屑岩为主的海陆交互相沉积。
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厚度220-245米,一般230米。
含煤40-50层,一般可采10层。
分为三段:第一段:为24号煤层顶界至铝土岩(龙潭组底界)。
含主要可采煤层有24号、30上煤层。
平均厚度40米;第二段:为12号煤层至24号煤层顶板。
含主要可采煤层有12号、16上、181上、19、23上煤层,平均厚度100米;第三段:为12号煤层顶板至1号煤层顶板(龙潭组顶界)。
含主要可采煤层有2号、6上、10号煤层。
平均厚度90米;3、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平均厚度500米第一段(T1f1):为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薄层砂质泥岩、泥岩组成,下部富含动植物化石及星散状黄铁矿,平均厚度152米。
第二段(T1f2):多由紫色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组成,平均厚度359米。
4、第四系(Q):该地层主要为坡、残积层分布于地形低洼地带,岩性为亚粘土及含碎石亚粘土,厚度0-15米左右。
第三节、构造矿区位于盘关向斜北西翼南段,地层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南东,倾角17-34度,一般20度。
矿区及外围发育的断层有F24、F28、F245,现分述如下:F24断层:分布于矿区外围西部,走向N°20—40°E,走向长4100米,向南、北申出图外,断层面近直立,断层以平推为主,落差60米左右,造成地表煤层重复。
F28断层:分布于矿区及矿区以南,走向近南北,走向长约1050米,倾向西,倾角55°,落差15—20米,上盘下降,为一正断层,造成煤层缺失。
F245断层:分布于矿区范围,走向NE—SE,往南交于F24断层上,倾向NE,倾角50°,落差10—20米,上盘下降,为一正断层,造成煤层缺失。
另有一些小断裂,规模较小,在此不在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矿区构造较简单。
第四节含煤岩系、煤层特征、煤质特征、煤类、有益有害组分含量一、含煤岩系及含煤性大田坝井田含煤岩系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3l),为一套近海含煤沉积建造,煤系厚220-245米,一般230米,含煤45—50层,煤层总厚36.21米,含煤系数16.09%,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8层,煤层总厚20.01米,可采含煤系数8.89%,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15.57米。
其中6上号、12号、181上号计3层为全区可采煤层,共厚6.78米,占可采煤层的33.89%;2号、10号、16上号、19号、23上号、30上号计6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共厚6.93米,占可采煤层的34.63%;其余7上号、8号、9号、14下号、15上号、18223下号、24号、25号计9层为局部可采煤层,共厚6.30米,占可采上号、煤层的31.48%。
金河煤矿位于煤田的南部,其岩性主要为细碎屑岩及煤层等组成,根据其最低开采标高及矿界范围,依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除去含硫量高于3%及厚度不稳定的煤层,矿区内可采的煤层有2号、6上号、10号、12号、16上号、181上号、19号、23上号、24号、30上等十层,矿界范围内煤层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