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膀胱的关系

合集下载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中医通常用“脏腑”来总称人体的内脏。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心外面有心包经)六腑指: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

脏腑共同配合,五脏为主帅,六腑为辅佐,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功能。

由此出现了物种表里关系:肝与胆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一、肝与胆肝与胆互为表里。

“肝主藏血”,肝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液”之说。

肝气条达有升发疏泄的作用,可舒畅全身,令人精力旺盛又心平气和、神情怡然。

(1)“肝开窍于目”,肝是眼睛的根,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如果火上炎,可是双目肝赤、肝虚则会双目干涩,视物不清。

(2)“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的精气充足能养筋、筋壮肢体灵活自如,指甲丰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则筋发硬,活动迟钝不灵,指甲糟脏,凹陷不透明,缺少血色。

(3)“怒则伤肝”肝气调达顺畅,人的精力旺盛而又能心平气和,与人交往亲和友善,肝瘀气则易生怒火,目光凶狠,脸趁呈绛色,体内臭气鼓胀,令人厌恶而避之。

肝阴包括血液和全身筋与肌肉运动时所需的润滑液——阴津,肝阴足,身体轻松自如,内心自信不愠不和。

肝的不适之证分阳亢和阴虚,无论属于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形象美,调肝要区别阳亢和阴虚,其不同的特点分别如下:1.肝阳亢者性情急躁尚有气力;肝阴者性情焦躁但疲惫不堪。

2.肝阳亢眼红,干涩和眼角膜有斑,或眼袋鼓胀,下垂或眼球外突;肝阴虚者眼窝内凹,或干涩视物模糊,或迎风流泪,或眼花,或色盲,或视网膜脱落,黄斑性病变,白内障,重则患神经炎。

3.肝阳亢饭后两肋下胀满,或右肋常胀痛;阴虚右肋常隐隐作痛。

4.肝阳亢者双脚躁动不安;阴虚者两腿酸软。

5.肝阳亢者遇事焦躁,处事不周;阴虚者办事心余而力不足。

二、心与小肠中医讲的心包括心脏和大脑。

例如:心里想,不是指心脏在想而是讲大脑在思考。

心主神明是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中枢神经活动的主宰,对其它脏腑的功能起领导作用,气足血旺的人精神愉悦,神采奕奕。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之膀胱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之膀胱

中医基础理论六腑之膀胱中医基础理论六腑之膀胱膀胱又称“脬”,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

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膀胱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

其上有输尿管与肾相连,其下有尿道,开口于前阴。

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贮存尿液:人体的津液通过肺、脾、肾等脏的作用,布散全身,发挥其滋养濡润机体的作用。

其代谢后的浊液(废水)则下归于肾,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重新参与水液代谢,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

排泄尿液: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

肾气与膀胱之气的作用协调,则膀胱开合有度,尿液可及时地从溺窍排出体外。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气与膀胱之气的升降协调。

肾气主上升,膀胱之气主通降。

肾气之升,激发尿液的生成并控制其排泄;膀胱之气通降,推动膀胱收缩而排尿。

若肾气和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失常,膀胱开合失权,既可出现小便不利或癃闭,又可出现尿频、尿急、遗尿、小便不禁等。

故《素问·宣明五气》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传统中医学,将膀胱定义为人体水液汇聚之所,而非盛尿器官,故称之为“津液之府”。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东汉张机《伤寒杂病论》也将膀胱指为“水府”,并论有“膀胱蓄水”证。

至于膀胱中的水液源于何处,根据《内经》的说法,是从胃肠道,主要是从小肠,经三焦之腑渗入膀胱的。

故《灵枢·本输》说:“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属膀胱。

”《杂病源流犀烛·膀胱病源流》说:“膀胱,本州都之官,藏津液。

州都者,下邑也,远于京师,且津液必气化而后能出……水液自小肠泌,则汁渗入膀胱之中,胞气化之而为尿,以泄出也。

”渗入膀胱的水液,经肾气与膀胱之气的蒸化作用,又称气化作用,将其中可再利用者回吸收,剩下的则是尿液,由肾气和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排泄。

中医知识----五脏六腑

中医知识----五脏六腑

五神脏: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五脏是贮藏精气的(精气,指精血津液),六腑是主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的。

因而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心(与小肠相表里)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肝主疏泄(气血),藏血,筋爪,开窍于目胆,胆汁,助于消化。

脾主运化,统血(循环),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与大肠相表里)主宣发,外合皮毛(营养物质),主肃降,调通水道,开窍于鼻。

肾主水,纳气,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华,耳、司二阴。

[1.宣发功能:宣发即有宣通发散之意。

其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排泄汗液及病邪等。

因此肺失宣散,即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和无汗等病变。

2.肃降功能:肃降即有清肃和下降之意。

其功能也有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肺为华盖之脏,故将吸入之清气和水谷精气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因此肺失肃降, 可出现呼吸短促,咳喘、咳痰等病变]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如下:①心与肺。

心、肺同居上焦。

心主血,肺主气、朝百脉。

心虽行血,但肺主宗气,贯通心脉,两者配合,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②心与脾。

心主血而行血,脾生血而统血。

心血赖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化生。

血液的正常运行,除心气的推动外,有赖于脾气的统摄。

③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心肝配合,能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和调节,保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

④心与肾。

心属火,肾属水。

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行,肾水上济,两者间维持着动态平衡关系,称为水火既济。

脏腑关系和奇恒之腑

脏腑关系和奇恒之腑

脏腑关系和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脏腑是相互配合,互为表里,不论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谈到五脏,也就联系到六腑。

兹分述如下:(一)肝与胆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胆互济。

所以肝胆实热的病人,有寒热、胁痛、胸满、口苦、呕吐等症状。

而平肝足以泻胆,泻胆也可以平肝。

(二)胃与脾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二者分工合作。

所以任何一方有病,都会相互影响;治疗上也是二者兼顾。

(三)心与小肠心和小肠的经络互通于心,心火盛,舌尖碎痛,小便也会赤涩。

所以采用清心利小便的疗法,使心和小肠的热从小便外出。

(四)肺与大肠大肠为传导之腑,但必须借肺气的下降。

所以大便秘结,可以用开泄肺气的方法;痰浊壅塞肺部的实喘,可以开泻大肠,以利肺气。

二者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都是密切关联的。

(五)肾与膀胱肾和膀胱互为表里。

小便既要靠肾的运化,又要藏于膀胱,从而得以正常地排泄。

所以小便不通就应当温化肾和膀胱之气。

(六)心包络与三焦心包络是心的外卫,三焦为脏腑外卫,二者脉络原自相通。

在经络方面,手厥阴经是络三焦,属心包,手少阳经是络心包,属三焦,是相互交通的。

所以心包络和三焦的关系也很密切。

奇恒之府奇恒之府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六者。

肾主骨、髓,心主血脉,肝胆互为表里,已均在前面概述。

脑脑为髓海,居于颠顶,为天灵盖所包涵。

[内经]云:“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目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输耳鸣、胫痠、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所以脑的正常与否,直接表现在一个人的精力是否充沛,如果髓海不足,脑的机能减弱,表现为懈怠无力,眩晕、耳鸣等症。

女子胞女子胞亦称胞宫或子宫,位于少腹部大肠之前,膀胱之后。

女子在发育以后,由冲、任脉的通盛而发生月经,在孕育之时,女子胞又有保护和给养胎儿的作用,在病理上,妇女经产、带下诸疾,常由于冲、任失调,而冲、任脉又起于胞中,所以女子的生理和病理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知识: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知识: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知识:脏腑之间的关系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由脏腑、经络等许多组织器官所构成。

脏腑之间的关系,是藏象学说中整体性联系的内容之一。

人体各脏腑之间,在结构上通过经络而相互沟通,生理功能上既分工又合作,在病理变化上也可互相影响和传变。

五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与血之间的相互依存。

在生理方面,肺主气,辅心行血,可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而心主血,营养于肺,可维持肺的呼吸功能。

由于宗气积聚于胸中,温养心肺两脏,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和走息道以司呼吸的功能,所以能加强心血运行与肺司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

在病理方面,如肺气虚弱,宜降失常,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心之阳气不足,血行无力,也会导致肺的呼吸功能失常,从而出现咳嗽、气喘、胸闷、心悸等症。

2、心与脾心与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心主血而推动血液运行,脾统血而统摄血液循行于脉管,两者互相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二是心血充盈,可营养于脾,心主神明,可调节脾的运化功能;脾运化功能正常,吸收的水谷精微能化生心血并营养心神,两者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因此,当心血不足或心神失常时可引起脾失健运,脾运失常或脾不统血时亦可导致心的病变,都导致心脾同病,而出现心悸、失眠、食少、便溏等症。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的调节方面。

心主血,是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肝藏血,是贮藏和调节血液的重要因素。

因此,心、肝两脏在血液的运行方面是互相配合的。

心主神明,主管人的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节情志活动。

也就是说,两者在维持精神情志活动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临床上,心血不足与肝血不足的病变可互相影响,导致心肝血虚的病证,出现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等症状。

心神失常与肝失疏泄、情志失调也可互相累及,出现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等心肝火旺的症状。

4、心与肾心与肾之间,首先体现在心之阴阳与肾之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心在五行属火,位于上焦;肾在五行属水,位于下焦。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腹腔后方,分别位于脊柱的两旁。

肾脏的主要功能包括滤过血液,排除代谢废物、毒素和过剩的水分,同时保留和调节体内必需的物质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输尿管: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管道,全长约20~30cm,上连肾盂,下入膀胱,中间有3个狭窄处,是结石滞留部位。

输尿管的主要作用是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到膀胱。

膀胱:膀胱是一个位于盆腔内的中空、肌性器官,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膀胱会发出信号,触发排尿反射。

尿道:尿道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其开口位于阴茎或阴蒂的尖端。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确保身体内部的稳定环境。

此外,泌尿系统还能调节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并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系统肿瘤等几大类。

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总之,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和症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

脏腑之间的关系二ppt课件

脏腑之间的关系二ppt课件

肾与膀胱相互配合 ,共同维持人体的 水液平衡。
肾主藏精,膀胱主藏尿
肾有封藏精微物质的功能,而 膀胱有贮尿和排尿的功能。
肾藏精与膀胱藏尿相互配合, 共同维护人体的精微物质和水 分。
若肾气不固或膀胱失约,则会 引起遗精、滑精、尿频、尿急 等症状。
肾与膀胱的相互关系
肾与膀胱在经络上相互络属, 构成表里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二
contents
目录
• 脏腑概述 • 心与小肠的关系 • 肺与大肠的关系 • 脾与胃的关系 • 肝与胆的关系 • 肾与膀胱的关系
CHAPTER 01
脏腑概述
脏腑的定义
五脏
心、肝、脾、肺、肾等五个主要器官,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中心。
六腑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等六个器官,主要负责消化、吸收、排泄 等生理功能。
共同维护健康
心与小肠的关系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只有当心和小肠的功能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保证人体的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重保养心和小肠,以维护身体的健康。
CHAPTER 03
肺与大肠的关系
肺主气,大肠主传导
肺主气
肺负责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其纳入体 内,同时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
脏腑的功能
五脏
储存和调节人体的精气神,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六腑
消化和排泄食物,输送营养物质,排泄废物等。
脏腑的分类
按照生理功能特点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按照五行学说
五脏对应五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按照阴阳学说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平衡协调。
CHAPTER 02
心与小肠的关系
心主血脉,小肠主血脉

肾与膀胱病辨证护理

肾与膀胱病辨证护理

肾与膀胱病辨证护理1.肾病辨证肾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功能活动之本,故肾之精气只宜封藏,不宜耗泻,故肾多虚证。

肾的病变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生殖功能、水液代谢的异常和脑、髓、骨以及某些呼吸、听觉、大小便的异常等,临床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牙齿松动、男子阳痿遗精、精少不育,女性经少经闭、不孕,以及水肿、呼吸气短而促、二便异常等。

(1)肾阳虚证指肾脏阳气虚衰,机体失于温煦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多由素体阳虚,或年高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阴损及阳所致。

1)临床表现:腰膝酸软而痛,面色咣白或黧黑,形寒肢冷,腰膝以下尤甚,男子阳痿、冷精不育,女性官寒不孕,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尿少水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

2)病机概要:腰为肾之腑,肾主骨,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腑及骨骼,则见腰膝酸软而痛;阳虚温运无力,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咣白;甚则阴寒内盛,气血运行不畅,可见面色黧黑;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肌肤,则形寒肢冷;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生殖功能减退,男子则阳痿、冷精不育,女性宫寒不孕;肾阳不足,则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尿少水肿;舌淡胖或舌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均为肾阳虚衰之征。

3)治疗原则:温补肾阳。

4)辨证要点:以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全身功能低下、性功能障碍为辨证依据。

5)代表方剂:金匮肾气丸。

(2)肾阴虚证指肾脏阴液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禀赋不足,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早婚产育过多,或年高肾亏,或过食温燥劫阴之品,或情志内伤暗耗肾阴所致。

相当于西医中的肺结核,肾结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炎,高血压,阿狄森病,神经衰弱,绝经期前后诸证,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官出血,泌尿系感染。

1)临床表现:腰酸腿软而痛,头昏耳鸣,少寐健忘,失眠多梦,或有男子遗精早泄、女性经少经闭或崩漏,形体虚弱,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两颧潮红,口干,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

五脏之-肾

五脏之-肾

五脏之五肾肾位于腰部,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说:“腰者,肾之府。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液、肾主纳气。

其与其它组织器官的关系是: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齿为骨之余。

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肾与膀胱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

(1)肾的生理特性肾的生理特性,主要有两个方面:1、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

在五脏之中,肾的位置最下,而在生理功能方面主藏蓄阴精,又主命火。

肾精宜藏,最忌耗泄损伤,命火宜潜于水中,不宜升腾。

所以,在古代,以潜藏蛰伏之意比喻肾的生理特性。

正是由于肾的封藏固摄作用,使体内精微物质得以保留,元阴元阳得以闭藏,人的生命力才能旺盛,身体才能健康。

若肾有病变,使肾的封藏、固摄机能失职,就会引起阴精过度耗损妄泄病症,表现为遗精、带下、滑胎、尿浊、尿甜等。

2、肾与冬气相通应。

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而冬季阴气最盛,故肾与冬气相通应。

表现在病理方面,肾的病变,在自然界之气的滋助下,在冬季易于好转,病人的自我感觉亦较为舒服些。

当然冬季气候变化过于剧烈,对肾也容易产生损害作用。

(2)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一)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精是人体内最宝贵的物质之一。

在中医学理论中,精的运用甚为广泛,归纳起来,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也就是说,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均是由精这种物质构成,先有了精,在此基础上才有了胚胎的发育,生命的产生。

故《灵枢》说:"人始生,先成精。

"二是指精为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即是说,人出生后,由幼年、青年到壮年、老年,都不断地消耗精微物质,"精"即是对这些精微物质、营养成分的概括。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经络之肾膀胱》课件

《经络之肾膀胱》课件

02
肾经
肾经的分布
肾经主要分布在足部和小腿内 侧,连接肾脏和膀胱。
肾经起始于足底的涌泉穴,沿 着足内侧缘上行,穿过膝关节 ,沿大腿内侧进入腹部。
肾经在胸部与心脏交会,并继 续向上行至锁骨下缘的俞府穴 。
肾经的穴位
肾经共有27个穴位,其中较为重要的 穴位包括涌泉、太溪、照海、复溜等 。
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处,具有补肾益气、调理月经的作用 。
刺激膀胱经还可以缓解头痛、 目痛等症状,对于治疗感冒、 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也有一定 的作用。
04
肾与膀胱的关系
生理关系
肾与膀胱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共同维持人体的水液代谢平衡。
肾主要负责过滤血液,排除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生成尿液,并通过膀胱的储存和排 泄功能排出体外。
膀胱通过储存和排泄尿液来维持人体的水分平衡和酸碱平衡,同时也有助于维持人 体的正常代谢。
总结词
经脉和络脉
详细描述
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脉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等,络脉有十五络脉、孙络、浮络等。
经络的功能
总结词
沟通内外,联络脏腑,运行气血,调节阴阳
详细描述
经络具有沟通内外,联络脏腑的功能,能够传递信息、营养和代谢物质。同时,经络是人体气机运行的主要通道 ,能够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是肾经的起始穴 位,具有滋阴降火、安神宁志的作用 。
肾经的功能
肾经主要功能是调节肾脏和膀胱 的功能,促进水液代谢和排泄。
肾经也与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等密切相关,对于人体的生长发
育和生殖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按摩、针灸等刺激肾经的穴 位,可以调节肾脏和膀胱的功能 ,改善水液代谢,缓解腰膝酸软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初一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初一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初一
1.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腰部的后面。

肾脏的主要功
能是过滤血液,将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此外,肾脏还能调节体内水分
和电解质的平衡,保持血液的稳定状态。

肾脏还能产生激素,如肾上腺素和促红细胞生成
素等。

2. 输尿管: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人体有两根输尿管,分别与两个肾脏相连。

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将肾脏过滤出来的尿液输送到膀胱中,以便储存和排出。

3. 膀胱: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它位于盆腔的下部。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收集输尿管输送
过来的尿液,并在充满一定量的尿液后,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4. 尿道:尿道是将尿液从膀胱排出体外的通道,它贯穿男女生殖器官。

男性的尿道比女性长,同时还兼有排泄精液的功能。

5. 泌尿系统的疾病: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很多种,如肾炎、肾结石、泌尿系统感染等。

这些
疾病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治疗。

6. 泌尿系统的保健:保持泌尿系统健康的方法有很多,如饮食要合理均衡、多喝水、适量
运动、定期体检等。

7. 泌尿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泌尿系统与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密切相关,彼此之间互相影响。

总之,泌尿系统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系统,它对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多关注泌尿系统的健康,从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好预防和保健工作。

天冷尿频,养好肾和膀胱

天冷尿频,养好肾和膀胱

健康生活·养生益寿文摘天冷尿频,养好肾和膀胱天冷时,因出汗减少,会出现小便增多的情况。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此早有论述,“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但如果小便次数明显增多,影响到正常生活,就属于病态了,需及时干预。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

引起尿频的原因很多,包括泌尿系感染、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

中医学认为,小便的产生依赖于津液正常生成、输布和排泄,正如《内经》所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意思是说,尿液的生成过程是诸多脏腑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完成的,但其中与肾和膀胱关系最为密切,如《景岳全书 》所云:“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可见其根本在于肾和膀胱。

从中医角度讲,肾与膀胱表里相关,为一整体。

如果肾气不固,开阖失司(像开关失灵),膀胱虚寒失约,就会出现尿液清长、尿频;肾气衰弱,不能制于津液,胞内虚冷,水下不禁,故小便利也。

另外,人与大自然相适应,天冷时阳气潜藏,人体不能借用大自然阳气,尿频就会更明显。

因此,对于尿频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调养及保护肾和膀胱的阳气。

1.注意保暖,避免嗜食冷饮,以防损伤人体阳气。

2.避免房劳过度损伤肾气;避免熬夜,以防耗伤阳气。

3.如果患者出现尿频、小便清长,伴怕冷、舌淡、脉沉弱等现象,可辨证处方用药,中成药可考虑选用金匮肾气丸、缩泉丸。

4.平时饮食可多吃一些核桃、枸杞、韭菜等补肾的药食同源食物。

5.艾灸关元穴(脐下正中三寸)、命门穴(后脊柱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神阙穴(肚脐正中),它们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艾灸时需注意避免灼烧皮肤。

6.每天起床前和睡前按摩关元穴、肾俞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具体方法是: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关元穴或两侧肾俞穴20次左右,或推搓、指压按摩涌泉穴。

泌尿生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是人体中用于排泄废物和繁殖后代的重要系统。

它由一系列器官组成,包括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睾丸、阴囊、子宫、输卵管和阴道等。

本文将对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探讨。

一、肾脏肾脏是泌尿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每个人通常都有两个肾脏,位于腹腔后方,靠近脊柱。

肾脏具有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调节水平衡的功能。

它们通过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作用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将其转化为尿液。

二、膀胱膀胱是位于盆腔中的一个囊状器官,用于储存尿液。

当被输尿管输送的尿液进入膀胱后,膀胱的壁会舒张并扩大,从而容纳更多的尿液。

当膀胱充满时,神经会向大脑发出信号,告知人体已满足排尿条件。

三、尿道尿道是连接膀胱和体外的管道。

男性的尿道相对较长,经过阴茎的中央,同时还与生殖系统相连。

女性的尿道相对较短,直接通向外部。

尿液通过尿道被排出体外。

四、睾丸和阴囊睾丸和阴囊是男性的泌尿生殖系统的组成部分。

睾丸位于阴囊内,是男性生殖器官的主要部分。

睾丸的主要功能是生产精子和激素,如睾酮。

精子通过输精管进入尿道,并与尿液混合形成精液,在性交过程中参与受精作用。

五、子宫、输卵管和阴道子宫、输卵管和阴道是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子宫是一个肌肉袋状器官,用于容纳受精卵和孕育胎儿的发育。

输卵管位于子宫旁边,将卵子从卵巢输送到子宫。

阴道是与外部相连的通道,是性交和分娩的通道。

综上所述,泌尿生殖系统对于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和繁殖后代至关重要。

了解泌尿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照顾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均衡、定期体检,并注意避免不良行为对泌尿生殖系统造成的损害。

有关中医膀胱的试题及答案

有关中医膀胱的试题及答案

有关中医膀胱的试题及答案膀胱在中医中是一个重要的脏腑,它不仅负责排泄尿液,还与其他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有关中医膀胱的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医中膀胱的相关知识。

试题一:膀胱的主要功能?答案: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肾脏将废物和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而膀胱则负责储存尿液,等待排空。

试题二:膀胱在中医中的定位是哪个经脉的最上层?答案:膀胱在中医中的定位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最上层。

足太阳膀胱经是十二经脉中的一条,起始于目眶下,经过头、颈、背部,最后止于小腿外侧。

试题三:中医认为膀胱与哪些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答案:中医认为膀胱与肾脏、小肠、大肠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因为中医理论中认为膀胱与这些脏腑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试题四:中医常用的治疗膀胱相关疾病的方法有哪些?答案:中医常用的治疗膀胱相关疾病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疗法、推拿按摩等。

针灸是通过刺激腧穴,调节气血,以达到治疗效果;中药疗法则是通过使用中草药配方,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推拿按摩则是通过按摩腧穴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膀胱疾病的症状。

试题五:膀胱失禁是指什么?答案:膀胱失禁是指膀胱无法控制尿液的排泄,导致无意识地失禁。

膀胱失禁可能是由于膀胱肌肉的功能异常、神经传导问题或者其他膀胱疾病引起的。

试题六:中医认为膀胱的经络与哪些病症相关?答案:中医认为膀胱的经络与下背痛、小腿痛、尿频、尿急、遗尿等病症相关。

在中医理论中,膀胱经络的畅通与否与这些病症有着密切的联系。

试题七:中医如何判断膀胱是否正常?答案:中医判断膀胱是否正常可以通过观察尿液颜色、量和气味等指标,以及询问患者是否有排尿相关的不适症状。

此外,中医还会通过脉诊、舌诊等方法来判断膀胱功能是否正常。

以上是关于中医膀胱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通过了解膀胱的功能、定位、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维护自己的膀胱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阴虚
心火亢盛、肝阴虚、
肺阴虚
肾阳虚
脾阳虚、心阳虚
反之,其它脏腑的功能失调,日久也会 累及肾,导致肾的阴阳失调。“久病及 肾”
(二)主水
肾对水液代谢起重要调节作用。肾的这一功能, 主要是靠肾气的气化作用。主要方式是“升清 降浊”。
升清:肾的蒸腾,使“浊中之清”上升到肺, 输布于全身,以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先天与后天相互滋生的关系 脾 —后天之本 — 化生精微 —脾 阳
肾 —先天之本 —藏 精 ——肾 阳
病理上: 肾阳不足 不能温煦脾阳:腹部冷痛, 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 脾阳久虚 损及肾阳 脾肾阳虚
精力充沛,智力发育良好。 2、血足:毛发黑亮, “齿为骨之余”、 “发为血之余”。
病理:肾精不足
1、髓源不足――骨软无力,牙松动、脱落。 幼儿囟门迟闭;思维迟钝、智力衰退 。
2、血液化生不足――毛发稀疏、毛发早白、 脱发。
(二)开窍于耳,司二阴。
生理:肾精旺盛―听觉功能正常,生殖 及二便正常
病理:肾精不足――听觉功能下降,耳鸣 耳聋;生殖功能低下,
(三)主纳气
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 功能。
“肺为气主,肾为气之根”
生理: 肾气旺盛 → 肺吸入清气由肾摄纳,
呼吸才平稳深沉。
病理: 肾气虚,摄纳无力 呼吸表浅, 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肾不纳气)
系统联属
(一)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 生理:肾中精气充足 1、髓旺:骨坚固有力,牙齿坚固 ;
病理上:
①肾精气不足 呼吸表浅
摄纳无权,气浮于上,
肺气久虚 气喘
久病及肾 肾不纳气,动则
②肺失宣降
通调水道失职
尿少或水肿。
累及肾:
肾气化不利 咳喘。
水肿
影响肺之宣降:
肝与cihcicih肾的关系
1、“肝肾同源”、“精血同源”
肝 —— 藏 血
互化
肾 —— 藏 精
2、病理上,肾精亏损
肝血不足
脾与肾的关系
二便失常(排尿、排便异常)
膀胱
主要功能:贮尿、排尿 生理: 肾气充足,膀胱气化正常――贮尿、排尿正 常。(开合有度) 病理: 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度。
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利、 甚至尿闭;遗尿、甚至小便失禁。
肾与膀胱 的关系
1、表里关系 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阴,里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阳,表 2、生理相关 3、病理影响
②肾气不足(肾虚无寒):尿少或尿多、尿失禁、 水肿、白带清稀
③肾阴不足(肾虚有热):五心烦热、潮热、盗 汗、颧红、口燥咽干、失眠、多梦、大便干结、 小便短黄。
④肾阳不足(肾虚有寒):畏寒、踡卧、形寒肢 冷,萎糜不振,口淡不渴、嗜睡、大便下利清 谷、小便清长。
共证:腰酸或痛
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故在 肾的阴阳失调时,会因此导致其它各脏 的阴阳失调。
起滋润、濡养作用。 起温煦、促进作用
“为一切阴液的根本” 为一切阳气的根 本”
“雨露”
“阳光”
肾能藏精,是生命活动之源,又是人体 脏腑阴阳的根本,故肾又称为“先天之 本”。
病理:
肾中精气亏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 要表现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肾精不足(肾虚无热):五迟、月经初潮迟, 女子不能排卵,男子不能排精,眩晕、耳鸣、 齿松、发白、发脱。
肾 精
年龄
病理:肾精不足
幼年:生长发育迟,智力低下, “五软”、“五迟”
成年:未老先衰症状:腰痛、脱发、 耳鸣、牙齿松动、记忆力减退、性 功能低下。
青春期:月经初潮迟,男子不能排 精,女子不能排卵,不孕不育。
肾精
肾气
营养物质、属阴
生命原动力,属阳
肾阴(元阴、真阴) 肾阳(元阳,真阳)
对脏腑、组织器官 对脏腑、组织器官
降浊:肾的气化,使“浊中之浊”,下注膀胱 而排出体外 。
水液代谢示意图
水饮


小肠
宣发 肺

浊肃 降
津液:濡养全身 多余水份:汗
蒸腾、升清

膀胱
尿
降浊
生理:气化力强,开合适度――贮尿、排 尿正常。
开:利水———排尿 合:制水———贮尿 病理:肾气虚,气化力弱,开合失度。 制水不足——多尿、尿失禁、遗尿 利水不足——尿少、水肿
藏精――肾具有贮藏(封藏)肾中精气的功能。
先天之精 肾藏精
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之精,生下就有, 又称“生殖之精”。
作用:形成胚胎,促进胚胎发育。 后天之精:由脾胃所化生,生下后有, 又称:“脏腑之精”。
作用:促进生长、发育。
先天之精
充资 分助 培推 育动
后天之精
肾中精气
主要生理功能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完成这一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肾中所藏 的肾精与肾气。
肾与膀胱的关系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 “腰者,肾之府。” 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 和二阴 。
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藏精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精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精华物质(先天、后天之精)
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水谷精微)
心与肾 的关系
1、生理上――“心肾相交”、“水火既 济”。 心火 下温 上济 肾水
2、病理上——“心肾不交”、“水火失 济”。 心火亢盛:失眠、心悸、多梦 失失 济温 肾水寒凝:心悸、水肿
肺与肾的关系
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肺——主气,气之主
水之上源
气的运动
水液代谢
肾——纳气,气之根
水之下源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 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 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 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 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 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 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 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 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 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 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 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 发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