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8》教学PPT课件(5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8》教学PPT课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ec714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6.png)
-
为什么将8分成2和6?
方法三:想加算减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
8 + 4 = 12
12 - 8 = 4
12345678
?
9 10 11 12
12个
一共有12个风车。
我们要8个。
你能完整地 写出过程吗?
还剩几个?
12 - 8 = 4 口答:还剩4个。
小结
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与十几减9的计算 方法相同,分别有破十法、平十法、想加 算减法。
16-8= 8 17-8= 9 18-8= 10
破十法 把十几拆成10和几,先算10-8=2,再算2加几。
想加算减法 被减数增加几(或减少几),减数不变,差也随 着增加几(或减少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计算十几减8? 你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把12-8的算法说给家人听,然后请他们出几道十几减8的算 式,自己算一算。
看 图 列 式 计 算。
?支 12支
11 - 8 = 3 (颗) 12 - 8 = 4 (支)
2
tián yi tián
填 一 填。
原有 卖出 还剩
13本 (14)个 15块
8本
8个 ( 7 )块
( 5 )本 6个
8块
3
yí gòng yǒu
rén cān jiā gē chàng bǐ sài pái chéng liǎng pái
12-2=10 10-6=4
12-8=4
26
-
10
12-8= 4
方法三 想加算减法
想 因为8+( 4 )=12, 所以12-8=( 4 )。
探究新知
一共有12个风车。
我们要买8个。 还剩几个?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4f79e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f.png)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RJ
01. 学习目标 Leaning objectives
1
结合具体情景,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个数 里有几个几的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
2 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和 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应用数学的 意识。
58之前一共数了11次,所以能穿11串。
每串5个,11串是55个, 还剩下3个,加起来正好是58个, 解答正确。 口答:能穿11串。
如何验证解答正 确吗?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82块饼干,10 块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8袋
82里面有8个十,所以能8袋。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解答正确吗?
●● ●● ●● ●● ●● ●● ●● ●● ●● ●● ●● ●
还剩3块
每次搬4块,5次就搬20块 还剩下3块再搬一次,5+1=6(次)加起来 正好是23块, 所以解答正确。 口答:至少6次才能搬完.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有 21 本书,晓东每次拿5本,小东几次能拿完?
可以用● 代替 书本一数。
●●●●● ●●●●● ● 20 本书 ●●●●● ●●●●● 还剩1本
从上图可知,20 本书需要拿4次,还剩1本书,还需要再拿1次, 因此至少需要拿4+1=5(次) 答:晓东5次能拿完。
探究新知
presentation
方法总结 在解决运物体的问题时,剩下的物体 即使很少,也需要再运1次才能运完。
可以用 ● 代替 砖数一数。
还可以用什么方 法解答?
2020春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二单元-教学教案
![2020春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二单元-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316a62804d2b160b4ec052.png)
十几减9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经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并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抢答17可以分成10和几? 19可以分成几和10?12可以分成10和几? 14可以分成几和10?15可以分成几和10?2、开火车9+2= 9+5= 9+7= 9+3= 9+8=9+6= 9+9= 9+4= 13-10= 15-10=18-10= 16-10= 17-10= 12-10=(二)探究新知1、周末了,许多小朋友都来到了游乐场玩耍,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到气球)(1)你能不能根据气球的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学生思考,教师点名回答。
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3)那么这个问题你可以用一个怎样的算式来解答呢?15-9=()(4)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计算十几减9。
2、教学第10页例1(1)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计算15-9。
如果我们没有小棒又可以怎样计算出15-9呢?(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归纳:方法一:用小棒一个一个的减方法二:破十法方法三:平十法方法四:想加法再算减法方法五:数手指头3、原来解决一个数学算式有这么多方法,那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解答下下面的问题吧!我有16个风车,卖了9个,还剩多少个?16-9=?学生举手讲解自己的做题方法。
(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本第10页的做一做第1、2、3题。
2、摘苹果。
(四)作业布置:完成第11、12页的练习题。
(五)课后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十几减九?你觉得哪种方法是最简便的?板书设计:十几减9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多少个?15-9=?(1)一个一个减(2)破十法1 5- 9=65 10(3)平十法15- 9=65 4(4)想加法再减法9+6=15 15-9=6(5)数手指头十几减8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b871d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a.png)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1、复习练习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2)1元=( )角
1角=( )分
(3)一张1元币可以换( )张5角;可以换( )张2角……
指名让学生回答。
你对人民币有了哪些认识?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简单的计算。(揭示课题)
板块二、探究新知 1.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出示教学例5 (1)教师手里拿1元2角钱 这是多少钱?请同学们在你准备的钱中拿出1元2角钱来?看谁的拿法多 ?
理解并掌握元、角之间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法
在本节课中,我将运用图片、学具(人民币)等教具。通过现代教育技 术创设一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借助直观性强的教 具演示,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学生动手操作(摆人民币),随时吸引 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学生发散思维 来解决本课的教学 任务,并运用观察法、对比法突破本课的难点,让学生在动中学知识, 乐中长知识。
明确:1元2角。
追问:1元2角等于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
换算方法:1元是10角,1元2角就是10角加上2角,等于12角。
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再加上2角就是1元2角,所以12角
=1元2角。
(2)问题:18角等于(
)元(
)角?
换算方法:先将18角分成10角和8角,10角是1元,再和8角合在一起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例7 5 角+8 角 = 13 角 =1 元 3 角
1 元 2 角+8 角 =12 角+8 角 =20 角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立体图形的拼组》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立体图形的拼组》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f1c53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8.png)
板块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的拼组 再拿出你准备好的圆柱体和球体,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一起拼,看你 能拼出什么? 师巡视。指小组汇报。(有的小组拼成了机器人,有的小组拼成了火车、 还有得拼成了一只小狗等)
板块三、全课总结 练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由几个正方体组成?
这节课我们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了很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其实在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而成的, 希望同学们课下留心观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 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在上学期 “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同时学生装在本单元又刚学习了 平面图形的拼组例1和例2,前面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别了 所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初步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感知了平面图 形的关系。在些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 念。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出请每人出三块小正方体,拼一拼,看你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图形?拼出 的图形又是什么形状的?或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
请你们同桌合作,拼出一个大正方体,然后,数一数你用了多少块小正 方体?(8块)
课件出示大正方体(8块,27块的) 思考:还能不能拼出更大的? 用这些小正方体你还能拼出哪些图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PPT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684dc826fff705cc170a66.png)
(2) 92
90
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0=90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0+2=92
4.快乐算一算。
30+20= 50
45+10= 55 40+23= 63 15+70= 85
60+24= 84
80+17= 97 63+2= 65 34+40= 74
35+3= 38 2+86= 88 43+50= 93
探究点 2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你还能提出什
小林和小红已经 写了多少个字?
么数学问题?
25+20=?
25+20=
先算20加20是40。
25+20= 45
再算40+5是45。
25+20= 45
20 40
提示: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加整十 数,结果再与一位数相加,也是运用了拆分法呦!
17
3.看谁能全算对。 90 60 10 20 40 60 30 80
40 0
60
30
18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
第3题、第4题、第5题。
业题。
19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 2 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
R 一年级下册
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 你有什么发现?
2.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用整十数加整十数,结果再与一位数相加。
夯实基础
1.想一想,填一填。
(1)
36
30
2
6
先算个位的2+4=( 6 ),再算30+( 6 )=( 36 )。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套PPT课件汇总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套PPT课件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efbfb4d51e79b8969022664.png)
个一组成的。
32 45 77 69
请说出这些数的组 成。试一试。
三、达标检测 1.填一填。
(1)10个一是1个( 十 ),1个十 是10个( 一 )。
(2)10个十是(100 ),一百是 ( 10 )个十。
2.看图填空。
( 4 )个十和 ( 6 )个一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体验数的 意义、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观察思考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及数位上的数 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
用小棒摆出下列数:43、57、65、 24,并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这试节一试课。我 们 要 继 续 学 习 100以内的数,看看这些 数怎么写,怎么读。
知识讲解
10-7=____ ____+5=____
1.圈一圈,算一算
练一练
16-7=____ 13-7=____
练一练
2.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
11-7=____
14-7=____
17-7=____
18-7+3=____
想一想,15-6=?
15-6=?要怎么计算呢? 1.用加法算减法
6+____=15 15-6=____ 2.圈一圈
知识讲解
10-8=____ ____+4=____
1.圈一圈,算一算
练一练
15-8=____ 12-8=____
练一练
2.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
11-8=____
19-8=____
13-8+2=____
16+1-8=____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11d8a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25.png)
课堂练习
2 还差多少串?
12 - 5 = 7(串) 口答:还差7串。
课堂练习
3 食堂里有12袋面粉和11袋大米。一个月后,食堂还剩下3袋大米。这 一个月一共吃了多少袋大米? 11 - 3 = 8(袋)
口答:这一个月一共吃了8袋大米。
课堂练习
4 李老师买了11朵小红花和13枚小勋章,颁发完之后还剩下5枚小勋 章。李老师一共颁发了多少枚小勋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 例5
课堂导入-新知探究-课堂练习-课堂小总结-课堂作业 人教版 数学 一年级 下册
学习目标
1.会看图理解题意,筛选有用信息,计算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2.会分析解答简单的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 力。
课堂作业
1 小明今天计划踢11个毽子,并且跳15下绳,已经踢了9个。还需要踢 多少个? 11 - 9 = 2 (个)
口答:还需要踢2个。
课堂作业
2 学校一共有12个足球,15个篮球,高年级分到7个篮球。那么低年 级可以分到几个篮球?
15 - 7 = 8(个) 口答:低年级可以分到8个篮球。
课堂作业
13 - 5 = 8(枚) 口答:李老师一共颁发了8枚小勋章。
课堂练习
5 某家公司里一共有14个男员工和13个女员工,其中有5个男员工去 出差了。这家公司里还剩下多少个男员工?
14 - 5 = 9(个) 口答:这家公司里还剩下9个男员工。
课堂练习
6 小明一共买了16个笔记本和14支铅笔,已经用掉9支铅笔。还剩下 几支铅笔? 14 - 9 = 5(支)
课堂作业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12》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12》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95955858fafab069dc02c4.png)
60座
4座
50座
智力训练1组
有4盆花,送3盆给幼儿园,最多送 ( )朵,最少送( )朵。
第5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 相应的减法p41
情境图设计
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1、有三个人。 2、冰柜里有许多酸奶。 3、桌子上有三板酸奶。 4、桌子上有30瓶酸奶。 5、小明拿着2瓶酸奶。 6、妈妈给售货员50元钱。 7、小明和妈妈一共买了32瓶酸奶。
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生长点 在熟练掌握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会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讨论交流中注重的知识 要点和知识形成的过程
1、在提问题时,不管学生是结合情境的, 还是有情境联想到的,只要合情合理,都 要给与鼓励。
2、在由问题列算式时,进一步结合情境理 解加减法的含义和“一共”“还剩”的意 义3、。在计算时,注重学生算理的多样性而 不要刻意追求多样化,更要学生明确计算 的依据—数的组成
如数数接龙比赛,抢“100”的游戏等。
基本练习设计:
1、数数 (1)从26数到45,从87数到100 (2)数出下面各数后面的5个数来 二十七 三十八 七十六 九十五
2、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 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3、数一数 ()
()
()
4、填一填
是( )根,再添 上1根是( )根
是( )根,再添上2根是( ) 根
7、
智力训练1组
1、从 3 0 2 三张卡片中任选
两张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是谁,最 小的是谁?
2、一年级有40名同学参加体操比赛, 号码从1排到40。这些号码中,一共 出现了多少个“2”?
第4课时
比大小p40
情境图设计 红金鱼48条 黑金鱼10条 花金鱼15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说课课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fd644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6.png)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口算上学期学过的整十数加一位 数和相应的减法。这部分的的设计,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 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板块二、探究新知 1.课件进行动画演示:(教师旁白)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由于这些 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 (课件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 瓶(课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课件显示2瓶酸奶 在右边)。 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一、说教材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节课是在 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整十数加一位数和 相应的减法是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 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 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 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 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 30。]
4.解决2+30。 教师板书: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 进行全班交流。
《100以内数的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的课时内容《整十数 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 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 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 写数》(说课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 写数》(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97732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d.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的课时内容《读数 写 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4)百位上是1,个位和十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读作(
)。
答案:(1)82 (2)28 (3)10 10 100 (4)100 一百
板块四、课堂小结 你学会100以内数的读写了吗?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写作:40 27 33 100 读作:四十 二十七 三十三 一 百从右边起,第一位数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 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左边)起。
2、教学例四 (1)语言创设情景导入(课件2-5) (2)课件出示计数器演示拨珠。 先在个位拨入一个珠子提问表示什么意思? 再在个位拨入四个珠子提问表示什么意思? 再拨在个位入四个珠子提问表示什么意思? 再拨入一个珠子就是几个一?10个一也就是1个什么?那么一个十在计数 器上怎么拨珠子?十位上再拨入一个珠子是多少呢?
5、引导学生用计数器上表示27和33。 (1)学生拨珠子:十位2颗,个位7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27 全班齐读“十位是2,个位是7,所以读作二十七”
(2)33如上教法。 (3)33的两个“3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十位上的“3”表示3个十,各位上的“3表示3 个一”
一、说教材
《读数 写数》是人教版新教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 识”单元的课时内容。”读数 写数”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 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意义来进行,它又是后面要 学的数的大小比较,及100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通过数具体事 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用算珠表示——数的读、写 这样一个过程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全单元 精品PPT课件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 全单元 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1aaf1fd1f34693dbef3eac.png)
8. 让我们来读读这7句口诀。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二)发现规律,记口诀
连加算式 7+7+7=21
多7少7 2个7加1个7是3个7。
14+7=21 4个7减1个7是3个7。
28-7=21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问题:1. 谁能不看着黑板背一背7的乘法口诀? 2. 哪句口诀难记?以3×7=21为例。 3. 谁能想出办法帮他记住这句口诀?
8×1=8 8×2=16 8×3=24 8×4=32 8×5=40 8×6=48 8×7=56
8. 让我们来读读这8句口诀。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二)发现规律,记口诀
连加算式 8+8+8+8=32
多8少8 3个8加1个8是4个8。
24+8=32 5个8减1个8是4个8。
40-8=32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问题: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2. 六八等于多少? 3. 你是怎法算式的积与 上的数相等,请写在 括号里。
24
16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4×6=)24 ( 6×4=)24 ( 3×8=)24 ( 8×3=)24
4. 每句口诀是什么意思,你能任选其中一句,在题纸上 画出它的意思吗?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二)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以三九二十七为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三九二十七 3×9=27 9×3=27
问题:1. 你知道他研究的是哪句口诀吗? 2. 快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这句口诀可以帮我们计算哪个乘法算式?
问题:1. 根据前面的经验,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 哪9句,你们知道吗,谁来说说? 3. 9的乘法口诀一共9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9句口诀。
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说课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6c97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0.png)
(5)小结: 比较两个数大小时,先看十位上的数,哪个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 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就大。
(6)出示“做一做”。 (这个环节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方法,培养比较、概括的能力以及语言 表达能力。)
板块三、巩固提高
1、
50
2、十位和个位相同的所有两位数有哪些?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复习20以内的数。 2、出示直尺图,请同学们按顺序完整的填写出来。 根据直尺图,出口答题: 10的邻居是谁和谁?13的前面是几?比6小的数都有谁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引入本课,以最轻松的状态投入 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揭示课题
板块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数的顺序 (1)师:瞧,数字娃娃排成了整齐的队伍出来了(出示教材38页的百数 表),请同学们把其他数字娃娃找出来。看谁找的又快又准。学生边数 数边填写,独立完成百数表。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们经过前面的学习,学会了数数、读数、写数。但是认识 到数这个抽象的概念,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突破 这一难度。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活动,让学 生感知数的组成,把抽象概念化为实实在在的实物,学生才能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百数图,更清楚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2、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能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经历观察,探究的过程,探究百数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 4、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八、教学反思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 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在学生填好百数表后,再完整地分析 百数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 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这张 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总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总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40ca6ffd0a79563d1e7252.png)
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7
1.仔细观察右表,然后 0 1 2 3 4 5 6 7 8 9
完成表后的问题。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教科书第93页第1题)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十和( 4 )个一 组成的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1
4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红球 58 个
蓝球 15 个
黄球 10 个
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多一些”“少一些”是指两个数相隔较近; “多得多”“少得多”是指两个数相隔较远。
12
5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1
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 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 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 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 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81842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5.png)
③重点区分圆和球。 当学生把圆说成球时,老师马上拿出准备好的球,沿横截面切开,让学 生感受到球的横截面是一个圆。圆和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①由实物抽象出图形。 课件显示“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形。用同样 的方法抽象出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认识图形(二):认识平面图形》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下册《认识图形(二)》单元的课时内容《认识平面 图形》。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 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 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 评指正。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它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好动,爱说。 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 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之 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 新知识。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五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五、说教法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采用情景教 学法,尝试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 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会注重对学 生学法的指导,我融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为一体,动眼 、动手、动口、动脑中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 形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
板块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1、让学生自己回忆本课所学,巩固新知识。 你知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什么特点吗? 2、提出问题,这些都是今天认识的新朋友,你打算怎样把它介绍你的爸 爸、妈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