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及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及实现

摘要: 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提高投资者的预期效用。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需要发挥公司内部治理和政府监管双重机制加以防控。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相互作用,改善公司治理是实现会计信息价值的内部途径。会计信息价值实现的外部途径是政府监管,现阶段应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其违规成本远远大于违规收益。

关键词: 会计信息; 资本市场; 信息披露; 监管

一、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体现

信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基础是决策理论。个体决策理论分析的是决策者个人的决策。首先,决策者被假定为理性的投资者,他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在决策者只掌握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为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信息的搜寻显得格外重要。由此就产生了信息的价值问题。

从信息论和系统论的角度看,会计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系统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向其使用者传递了有关上市公司资金运动的新知识,而这种新知识能够帮助使用者减少或消除对公司认识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令其满意的收益。从这种意义上讲,会计信息就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旨在降低或消除其使用者决策不确定性的知识差。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事人利用会计信息后,其经济行为不确定性程度减少的越多,会计信息的价值也就越大。在资本市场上,假定除了会计信息之外没有其它信息,当股票价格发生了变动时,则一定是出现了新的会计信息,这种新信息改变了投资者对该股票心理预期的概率分布,进而使投资者改变或坚定了原来的信念并最终影响了股票价格。当然,资本市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这意味着会计信息和其它信息是相互补充或相互竞争的,投资者在最终决策前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但无论如何,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硬性”的量化信息,在投资者的决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价值在资本市场的实现机理

个体决策离开社会是不可能进行的,因此,经济学分析更重要的任务是分析人们在经济社会中的行为互动。在资本市场上作为会计信息信源的上市公司存在典型的互动关系,即委托—代理关系。其中,会计信息使用者( 以投资者和债权人为主体) 与提供者(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重要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导致市场失败的重要原因。

委托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必然要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控制,会计信息是这种控制的重要方面,它的价值也体现在这种控制之中。那么,为了消除不确定性、降低信息不对称,保障会计信息价值的实现,人们需要建立一种怎样的机制呢?

首先,针对代理人隐藏信息而使自身可能面临的逆向选择,委托人将要求经营者充分披露会计信息,逼迫管理当局“吐出”他们所掌握的内部信息。充分披露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内涵: ( 1) 披露的全面性。会计信息应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有关信息。( 2) 披露的完整性。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的。但这种以固定、统一的格式,定量地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作为补充信息的财务报告附注也日益受到重视。

其次,针对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委托人可以通过“刚性的净收益”( 真实与公允的净收益报告) 加以控制。因为,第一,净收益作为考核代理人经营业务的指标能激励代理人( 经理) 努力工作; 第二,净收益能向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传递对代理人的名誉或切身利益有影响的信息。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信息使用者因信息不足或错误信息导致决策失误会使所有者不再与经营者签订雇佣合同或干脆抛售股票,债权人也可能不再与经营者签订贷款协议,造假者最终将被驱逐出市场。

上述控制机制需要借助于公司内部治理和市场内外两方面力量加以实施。但是,资本市场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单靠公司内部治理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尚不足以克服信息上的不对称。因此,还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唯有如此,资本市场才能良好运转。

三、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价值实现的内部途径: 公司治理

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完备的公司治理意味着与公司利益有关的各方在利益方面达成均衡,这样,在会计信息系统中所体现的各方利益是不偏不倚的。相反,如果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则意味着公司的利益关系失衡,各利益集团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且未能很好地协调,此时,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势必会过度偏袒某一方的利益而忽视另一方的利益。在这方面,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就是很好的例证。另一方面,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也有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这是因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增加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减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在信息上的不对称,同时,由于公司高层经营者的业绩一般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因此,会计信息也是公司治理中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所要求的规制,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公司治理框架应当保证准确及时地披露与公司有关的全部重大问题,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权状况和公司治理的信息; ( 2) 揭示可预见的重大风险; ( 3) 应依据高质量的公认会计标准进行信息披露; ( 4) 在准备和披露会计公司年度报告和分期报告时,需交由独立的

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出具鉴证意见。( 5) 有良好的信息传播渠道,使用者能够及时省力地获取有关信息。

联系到我国的实际,要解决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根本途径之一就是改善公司治理,从股东“缺位”到股东“到位”。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的关键,必须使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到位,真正使所有者能够有效地行使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为此,需要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国有股权行使机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管理和运营,并履行股东权责,确保出资人代表切实在位。同时要限制并规范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的关系,杜绝不公平的关联交易。

四、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价值实现的外部途径: 政府监管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利益主体主要有以下六个: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证监会(政府监管者)、投资者(国有股东、法人股东、中小股东等)、债权人(银行等)、竞争对手(同行业上市公司)。这六个利益主体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利益关系与冲突,其关系见图

会计信息的监管是政府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供求关系、披露时间等方面的干预过程。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存在外部性、公共产品、垄断、信息不对称等经济理论为政府干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尽管反对政府干预的声音仍不绝于耳,但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大多赞成加强政府对会计监管的力度。

会计信息监管的根本目标在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在参与市场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受到市场中介、发行人或其他人的损害,而他们所能够采取的行动是有限的。他们可能面临被误导、被操纵、被欺诈的风险。证券监管能够保护投资者,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者损失。要保护投资者,最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这里主要分析上市公司与证监会之间的博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