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通论:第六章 作物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作物生产的基础技术措施。只有将用地和养 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作物保证优质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培肥土壤的 关键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平衡供应,促进有 益微生物活动。
一、土壤耕作技术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1、调节耕作层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 在作物生产过程中,往往造成 土壤逐渐下沉,耕作层变浅,总孔隙数减少,容重加大。进行土壤耕作, 通过机械作用,将耕作层切割破碎,改变土壤物理状况,调整各种孔隙 的数量和比例,使之疏松而多孔隙,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从而协调土 壤水分、空气、养分和热量状况,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肥、气、 热的要求。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4、平整土面,压实土表,创造深厚的耕层和适宜的播床 作物播种前, 进行精细耕作整地,使地面平整,减少耕层表面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利于保墒;土壤松碎,无大土块,表土层上虚下实,可促进播种深浅均 匀一致,提高播种质量,创造适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发育的 良好土壤环境,为培育壮苗打好基础。
翻耕墒情 翻耕一般在前作收获后,后作播种前,于土壤宜耕期内进行 。根据不同土壤质地,掌握土壤适宜水分范围是提高耕地作业质量、减 少能源消耗的关键。
土壤过湿耕翻,易成泥条,大泥块,压板和破坏土壤结构;过干则土壤 僵硬,也不利于表土耕作整碎、整细,动力消耗大。一般砂土、壤土宜 耕水分范围大于粘土。在实践中,因粘土具有“干三天湿三天,不干不 湿也三天”即宜耕水分范围窄的特点,准确掌握粘土宜耕水分尤为重要。 不同土质的宜耕水分大致为:砂土含水量5~8%,砂壤土10~15%,中 壤土13~19%,重壤土14~20%,粘土20~24%。不论何种土质,以田 间持水量的60~80%为适耕水分。
5、减少土壤侵蚀、冲刷,有利于蓄水保墒,节约用水 土壤耕作中的 开沟理墒、陪垄做畦等措施,可防止雨后径流,减少土壤侵蚀、冲刷, 防止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可使浇灌均匀,作物生长整齐,提高灌溉效 率,节约用水;可增加排水效果,增强土壤通气性;可挡风固沙,减少 土壤风蚀,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6、提高土壤温度,减少蒸发,增强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 土壤 耕作中的平整土地、中耕镇压等措施,可增加土壤通气性,有利出苗和 根系生长;可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可切断土壤表面毛 细管,减少土壤水分和地下水的蒸发损失;可减轻盐碱地返盐,增加洗 盐压盐效果。
翻耕时期 翻耕通常分为春耕、夏耕、秋耕和冬耕。
春耕或夏耕之后,一般立即进行表土耕作后播种或种植;秋耕或冬耕后, 也有进行晒垡、冻垡,冻融交替,熟化土壤,提高养分有效性,消灭越 冬之病虫草害,待翌年春播或栽植者。不论何时耕翻,如耕后不立即播 植时,以早耕为佳,使之有足够时间熟化土壤,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转化、释放和蓄水保墒,亦为改土培肥的方法之一。
翻耕深度 掌握适宜的耕地深度,是提高耕地质量、发挥翻耕作用的重 要内容。耕地深度因土壤质地和作物种类而异,常以深耕为好。因加深 耕层厚度,可增加孔隙度,降低容重,改善通透性,渗水、蓄水、保肥、 供肥能力加强;有利于深埋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熟 化生土层,促进作物根群发达,扩展范围大,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因 此,合理深耕能充分发挥土壤潜在生产力,是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也是基本耕作中的最主要环节。
2、调控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生物化学活性 土壤耕作后,改变了土壤的结 构,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物化学活性也随着改变,土壤通透性的增加,有 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和速效养分的释放。 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要。
3、翻埋作物残茬和肥料,培肥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 土壤耕翻可翻压 前茬,以及施入的有机肥、化肥等,使之深埋土壤之中,与土壤混合均 匀,协调耕层养分的垂直分布,减少肥料的挥发,提高肥料利用率;有 利于形成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提高肥力。
第一节 土壤耕作和培肥技术
一、土壤耕作技术 二、土壤培肥技术
第一节 土壤耕作和培肥技术
土壤耕作是作物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而经常采用的农业技术措施,是最早 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之一。 土壤耕作是用机具的机械力量,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改变土壤的物理 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因素,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作物生产中,约60%的生产劳动量,35%的农业生产资金投放在土壤耕 作上,因此采用适宜的土壤耕作技术,对减少劳动量、节约能源、增加经 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化学除草剂的诞生和推广应用以及耕作机具的 进步,少、免耕法已在一些国家中发展起来。目前,土壤耕作法正在发生 着重大的变革。
1、基本耕作
土壤基本耕作的方式有翻耕、旋耕和深松耕
(1)翻耕
翻 耕 ( plowing ) 就 是 利 用 各 种 有 壁 犁 ( 机 械 动 力 或 畜 力 牵 引 ) 或 锄 (人力)将土壤切开,翻转的过程。翻耕的作用在于切土、翻土、碎土, 并同时翻埋有机肥、绿肥和作物残茬,并使土壤疏松。翻耕对土壤影响 最大,作用面最广,消耗动力也最多。它不但影响当季作物,有时也涉 及几季以至几年的作物生产。
7、控制和减轻病虫草害,最终实现作物的全面持续增产 土壤耕翻, 可将病菌、害虫和杂草或其种子等翻埋如土壤深处,使之缺氧窒息死亡, 也可将藏于土壤中的底下害虫、病菌等翻到地面,经暴晒或冷冻而死亡。
(二)土壤耕作类型
土壤耕作可分为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两大类。基本耕作入土较深,一般 达整个耕作层,能显著改变整个耕作层的理化性质,其耕作后效较长。 表土耕作入土较浅,是在基本耕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为作物播种出苗 和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第六章 作物生产技术
第一节 土壤耕作和培肥技术 第二节 作物播种技术 第三节 育苗移栽技术 wk.baidu.com四节 地膜覆盖技术 第五节 作物施肥技术 第六节 作物水分管理技术 第七节 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第八节 化学调控技术 第九节 收获与贮藏 第十节 作物清洁化无公害生产技术 第十一节 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十二节 作物智能栽培技术
一、土壤耕作技术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1、调节耕作层土壤固、液、气三相比例 在作物生产过程中,往往造成 土壤逐渐下沉,耕作层变浅,总孔隙数减少,容重加大。进行土壤耕作, 通过机械作用,将耕作层切割破碎,改变土壤物理状况,调整各种孔隙 的数量和比例,使之疏松而多孔隙,以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从而协调土 壤水分、空气、养分和热量状况,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对水、肥、气、 热的要求。
(一)土壤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4、平整土面,压实土表,创造深厚的耕层和适宜的播床 作物播种前, 进行精细耕作整地,使地面平整,减少耕层表面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利于保墒;土壤松碎,无大土块,表土层上虚下实,可促进播种深浅均 匀一致,提高播种质量,创造适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发育的 良好土壤环境,为培育壮苗打好基础。
翻耕墒情 翻耕一般在前作收获后,后作播种前,于土壤宜耕期内进行 。根据不同土壤质地,掌握土壤适宜水分范围是提高耕地作业质量、减 少能源消耗的关键。
土壤过湿耕翻,易成泥条,大泥块,压板和破坏土壤结构;过干则土壤 僵硬,也不利于表土耕作整碎、整细,动力消耗大。一般砂土、壤土宜 耕水分范围大于粘土。在实践中,因粘土具有“干三天湿三天,不干不 湿也三天”即宜耕水分范围窄的特点,准确掌握粘土宜耕水分尤为重要。 不同土质的宜耕水分大致为:砂土含水量5~8%,砂壤土10~15%,中 壤土13~19%,重壤土14~20%,粘土20~24%。不论何种土质,以田 间持水量的60~80%为适耕水分。
5、减少土壤侵蚀、冲刷,有利于蓄水保墒,节约用水 土壤耕作中的 开沟理墒、陪垄做畦等措施,可防止雨后径流,减少土壤侵蚀、冲刷, 防止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可使浇灌均匀,作物生长整齐,提高灌溉效 率,节约用水;可增加排水效果,增强土壤通气性;可挡风固沙,减少 土壤风蚀,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6、提高土壤温度,减少蒸发,增强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生长 土壤 耕作中的平整土地、中耕镇压等措施,可增加土壤通气性,有利出苗和 根系生长;可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可切断土壤表面毛 细管,减少土壤水分和地下水的蒸发损失;可减轻盐碱地返盐,增加洗 盐压盐效果。
翻耕时期 翻耕通常分为春耕、夏耕、秋耕和冬耕。
春耕或夏耕之后,一般立即进行表土耕作后播种或种植;秋耕或冬耕后, 也有进行晒垡、冻垡,冻融交替,熟化土壤,提高养分有效性,消灭越 冬之病虫草害,待翌年春播或栽植者。不论何时耕翻,如耕后不立即播 植时,以早耕为佳,使之有足够时间熟化土壤,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转化、释放和蓄水保墒,亦为改土培肥的方法之一。
翻耕深度 掌握适宜的耕地深度,是提高耕地质量、发挥翻耕作用的重 要内容。耕地深度因土壤质地和作物种类而异,常以深耕为好。因加深 耕层厚度,可增加孔隙度,降低容重,改善通透性,渗水、蓄水、保肥、 供肥能力加强;有利于深埋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熟 化生土层,促进作物根群发达,扩展范围大,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因 此,合理深耕能充分发挥土壤潜在生产力,是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也是基本耕作中的最主要环节。
2、调控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生物化学活性 土壤耕作后,改变了土壤的结 构,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物化学活性也随着改变,土壤通透性的增加,有 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和速效养分的释放。 满足作物生长的营养需要。
3、翻埋作物残茬和肥料,培肥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 土壤耕翻可翻压 前茬,以及施入的有机肥、化肥等,使之深埋土壤之中,与土壤混合均 匀,协调耕层养分的垂直分布,减少肥料的挥发,提高肥料利用率;有 利于形成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提高肥力。
第一节 土壤耕作和培肥技术
一、土壤耕作技术 二、土壤培肥技术
第一节 土壤耕作和培肥技术
土壤耕作是作物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而经常采用的农业技术措施,是最早 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之一。 土壤耕作是用机具的机械力量,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改变土壤的物理 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因素,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作物生产中,约60%的生产劳动量,35%的农业生产资金投放在土壤耕 作上,因此采用适宜的土壤耕作技术,对减少劳动量、节约能源、增加经 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化学除草剂的诞生和推广应用以及耕作机具的 进步,少、免耕法已在一些国家中发展起来。目前,土壤耕作法正在发生 着重大的变革。
1、基本耕作
土壤基本耕作的方式有翻耕、旋耕和深松耕
(1)翻耕
翻 耕 ( plowing ) 就 是 利 用 各 种 有 壁 犁 ( 机 械 动 力 或 畜 力 牵 引 ) 或 锄 (人力)将土壤切开,翻转的过程。翻耕的作用在于切土、翻土、碎土, 并同时翻埋有机肥、绿肥和作物残茬,并使土壤疏松。翻耕对土壤影响 最大,作用面最广,消耗动力也最多。它不但影响当季作物,有时也涉 及几季以至几年的作物生产。
7、控制和减轻病虫草害,最终实现作物的全面持续增产 土壤耕翻, 可将病菌、害虫和杂草或其种子等翻埋如土壤深处,使之缺氧窒息死亡, 也可将藏于土壤中的底下害虫、病菌等翻到地面,经暴晒或冷冻而死亡。
(二)土壤耕作类型
土壤耕作可分为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两大类。基本耕作入土较深,一般 达整个耕作层,能显著改变整个耕作层的理化性质,其耕作后效较长。 表土耕作入土较浅,是在基本耕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为作物播种出苗 和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第六章 作物生产技术
第一节 土壤耕作和培肥技术 第二节 作物播种技术 第三节 育苗移栽技术 wk.baidu.com四节 地膜覆盖技术 第五节 作物施肥技术 第六节 作物水分管理技术 第七节 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第八节 化学调控技术 第九节 收获与贮藏 第十节 作物清洁化无公害生产技术 第十一节 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 第十二节 作物智能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