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2、师总结:安徒生用他的童话故事给我们穿上了一件“真”装。他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当虚伪自私,人云亦云,胆小怕事,而应当永远做真实、无私无恶丑
六、“真装”再思考
作业:1、阅读《安徒生童话》
2、三选一:A.如果你是审判长,你如何将审判结果告知皇帝,请你写下来。
明确:
1、欺骗(作案)手段:投其所好、装模做样、语言诱导——狡诈
2、错误认识:愚蠢、不称职
3、骗取财产:如现款、最细的生丝、最好的金子、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爵士头衔和封号——贪婪
4、作案动机:金钱——唯利是图
默读,紧扣文本,“观其行、察其色、听其言”,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四、新装“诈骗”谁亦有过
1.如果你是一名正义的检察官,你还会指控谁也导致了此次案件闹剧的发生?请用以下形式作答:(小组合作)
二、了解案情始末
学生预习思维导图展示;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梳理故事情节
三、诈骗罪定性
快速默读课文,寻找与织工有关的内容,如其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判定其是否为诈骗犯?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行为人采取了欺骗手段;其次,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再次,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自己的财产;最后,行为人实际获得了被害人的财产。
B.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大臣、百姓、皇帝,你在当时会怎么做?
C.历史上或生活中或是否发生过与“皇帝新装”的事情,请将它写下来。
进一步拓展思考
板书

3.师:审判人性的弱点。
五、脱下“新”装换“真”装
1、问:为什么童话中的小男孩在大家都被谎言充斥的时候,他却敢于说真话?
预设:天真无邪、无私无畏,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还原事情真相。
师小结:在小孩的身上,他是寄托了作者的理想的,他相信这个社会总还有那么一群人,是能够坚守住自己的原则。他也用这个故事希望人们能够永远保持真诚的内心,敢于说真话。

第22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2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课下注释和语境分析法,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2.通过片段精读、比较阅读,学生能够把握《水浒传》中独特的叙事艺术,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水浒传》中“官逼民反”的写作主题,激发对《水浒传》这一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清线索,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认识杨志的性格发展变化及形象特征。

2.学习本文环境描写和衬托对情节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2.通过片段精读、比较阅读,学生能够把握《水浒传》中独特的叙事艺术,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展示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价:“《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

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件有。

”2.引导学生思考:这节课,我们就通过阅读《智取生辰纲》来领略《水浒传》写法上的妙处。

(二)了解作者1.介绍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今江苏兴化人。

博古通今,才气横溢,熟读群经诸子,辞章诗歌,精通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最终写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2.讲述作者争议:《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并由罗贯中加以润色及编排,实际参与创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包括了民间说书人、文人、书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

从明代到现在说法概有三种:一是施耐庵作;二是罗贯中作;三是施、罗合作。

可以认为施耐庵是最早将短篇水浒故事整理成长篇的文人,后来罗贯中进行了增补,但主体仍是施耐庵的风格。

后来又有不少作者对其进行删改,比如金圣叹批注的贯华堂本,他说这是他发现的旧本,“不曾增减一字”,但实际上他做了不少修改,尤其是对宋江的描写。

(三)作品知识1.介绍《水浒传》: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初名《江湖豪客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教学设计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3.组织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表达观点和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4.结合时事政治,关注国际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认识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树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尊重多样文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作业质量,确保书写工整、表达清晰。
2.提倡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拓展阅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知识运用能力,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为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列出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力量及其特点。
2.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分析我国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结合时事政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前国际热点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深入剖析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联系和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设计一:22.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口头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三、指导写字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品味细节描写,以朗读加深对人物的理解;2. 体会作品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讽刺意义。

2.难点: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说真话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 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如《坚定的锡兵》《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引出安徒生的童话作品。

2.介绍安徒生,他是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二)体裁介绍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童话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

童话常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生命,使其拥有人的思想感情。

(三)写作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丹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封建统治阶级则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了本文。

(四)正音辨义1. 展示词语:炫耀(xuàn) 、称职(chèn) 、滑稽(jī)、陛下(bì) 、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钦差大臣(qīn chāi)、随声附和(fùhè)、御聘(yùpìn)、爵士(jué)。

2. 解释词语: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已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五)整体感知1. 快速阅读课文,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本篇课文共2789字,阅读需7分钟,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的线索与主要人物,试着复述故事的内容。

o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炫耀、称职、滑稽、陛下、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 等词语。

了解童话的特点,通过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朗读法,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故事中的讽刺意味,认识人性中的弱点,如虚伪、虚荣、愚蠢等。

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保持真诚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皇帝、大臣等主要人物的形象。

理解童话的特点,体会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所表达的深刻主题。

(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深层寓意,思考社会现象与人性问题的关联。

如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说真话、保持真诚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通过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和人物情感。

讨论法:针对文中的人物形象、主题等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动画等资料,营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童话内容。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挖掘文本内涵。

四、教学准备安徒生的资料、《皇帝的新装》的写作背景。

多媒体课件,包括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重点字词解释。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如皇冠、披风等简单服饰)。

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播放迪士尼动画《皇帝的新装》片段(从骗子织布到皇帝游行部分),引起学生兴趣。

(2)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片段,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故事吗?(引出《皇帝的新装》)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完整的情节和它背后的意义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这篇经典童话吧。

第22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2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一书的主题、成就。

2.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官逼民反”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难点: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资源和视频资源。

2.随堂课件。

3.学案。

一、导入新课《水浒传》大家都较熟悉,你对这部名著及作者了解多少?哪位同学说一说?在《水浒传》诸多英雄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较高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今天我们来学习以杨志为主角的《智取生辰纲》一文。

二、【作家作品】1.作者:施耐庵,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小说家。

著有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水浒传》。

内容描述北宋末年当政者横征暴敛,以致官逼民反的情形,描写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以及众多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宋江等。

其中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场等故事,更是引人入胜。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2.背景介绍:《智取生辰纲》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苛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他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武装聚集,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

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而《水浒传》中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三、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开端(1-7):杨志押送金银担,军汉天热行路苦。

发展(8-11):黄泥冈军汉歇凉,黑松林吴用下药。

高潮(12-13):众军喝酒中巧计,七星智取生辰纲。

第22课《梦回繁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梦回繁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梦回繁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

2、跳读课文,掌握说明方法及作用。

3、体会文章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

教学课型及课时:1、新授课2、一课时媒体设计:1、爱学平台2、数字教材平台3、课件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多媒体教学法课前预习任务:(爱学平台)任务一:听课文朗读音频,熟读课文(在书中标出课文段落序号,摘录出你认为字音字形易错的字词)。

任务二:利用网络,整理作家档案,了解有关《清明上河图》的知识。

教学步骤:一、【图片谈话导入】(2分钟)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四单元说明文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梦回繁华》(板书)。

既然是说明文,你们能告诉老师本文的说明对象吗?生:《清明上河图》(板书)师:同学们找的很准确,这是一副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名作,它被许多鉴赏家把玩,被无数的帝王权贵争夺,它曾被四次偷出宫廷,五次回到宫廷,它几经战火,历经磨难··就是这样一幅画,引得无数人为它倾倒,那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它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

二、【预习检测】2分钟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发布了预习任务。

老师根据大家完成的情况评选出了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数字教材平台字词检测三、【目标导学(一)】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

同学们刚才说了,本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清明上河图》,那么,下面请同学们速速的浏览课文,看一看每一段都写了《清明上河图》的什么内容吗?板书:背景作者内容价值师:那本篇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呢?生:逻辑顺序师:在本篇文章中,作者除了运用逻辑说明顺序,还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大家来找一找。

(提示课文第四段)生:空间顺序(老师板书)师总结:恰当的运用两种说明顺序,把这幅人物众多,场景复杂的长卷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

四、【目标导学(二)】目标导学(二)跳读课文,掌握说明方法及作用。

第22课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第22课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皇帝的新装》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本单元选编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现代诗、神话、寓言,这些作品共同特点是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形象来曲折地反映现实,引人遐思。

这些富于想象力的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象的能力,引导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本文是丹麦的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童话作品,写于1837年。

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童话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揭露皇帝及大臣们自欺欺人的丑行。

讽刺了他们的虚伪和愚蠢。

故事写的是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发掘的则是统治者们的丑恶灵魂。

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理清童话的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3.合作探究,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理清童话的情节。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我们从小就听过或读过不少童话。

有哪些童话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给大家说一说。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说有些童话是“一生可以读两次的童话”,大家知道是哪些吗?没错就是《安徒生童话》,它从来没有年龄限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这篇经典童话故事。

踏入童话世界,开启奇幻之旅,共赴一场童心盛宴。

学校繁星文学社正在开展童话阅读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文学社成员,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走近作者】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

他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以诗意而又幽默的笔调,改变了现代童话的面貌,并开启了童话创作的先河,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背景资料】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

当时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写成《皇帝的新装》,把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目,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第22课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22课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明确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梳理“繁华”具体表现。

2.体会文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领略说明文语言的典雅美。

3.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1.明确说明文内容,梳理“繁华”的具体表现,感受《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2.分析文章结构层次的明晰美,领略说明语言的典雅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展现了北宋时期汴京城繁华富庶的辉煌场景。

这部电视剧取材于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一位画家也用他的画笔生动得再现了这一繁华的市井风情,这幅画就是传世佳作《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高不到一尺,却是一副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名作,它被许多鉴赏家把玩,被无数帝王权贵争夺,曾四次被偷出宫廷,五次又回到宫廷。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国宝级文物。

它数经战火、历尽磨难……就是这样一幅图画,引得无数人为它倾倒。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毛宁的笔触去欣赏这幅画作,感受千年前的繁华。

二、知识简介1.了解作者毛宁,浙江舟山人,1975年12月出生。

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浙江财经大学艺术系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

研究领域:艺术史及艺术理论。

开设课程:中外美术史、现代设计史、中外建筑史、美术鉴赏、建筑赏析。

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与世俗化》、《梦回繁华》等。

2.作品简介《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风俗画,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记录了我国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之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之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之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穿井得一人》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中的一则。

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一个人穿井挖到一个人的故事,告诉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不能片面,不能轻易地下结论,而要全面地、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

教材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寓意,并能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分析简单的文章。

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理解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来领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寓言的寓意,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领会寓言的寓意,并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包括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解释,以及对寓言寓意的解读。

2.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领会寓言的寓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寓言四则》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寓言故事产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解释文言文词汇和句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如:“课文中的寓意是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寓意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生展示】(1)睁眼莫说瞎话,低眉应多自省。

(2)求真难,难求真,再难也求真。

【小结】同学们,小童话大人生,小故事大道理。

你一辈子如果能逃脱这一件皇帝的新装,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结束】童话相伴,内心丰饶
这节课我们走进童话,又走出童话,一进一出间,了解了童话,领略了童话的魅力。

成长路上,我们读一读童话吧,它能让你保持勇气、善良、真诚,它能让你保持一颗不为外界所染的金子般的初心。

最后老师把中国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段话送给大家: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品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道辉碧;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考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板书设计】
【作业练习】
学校文学社准备把《皇帝的新装》作为下周的美文诵读篇目,请你从这则童话荒诞的情节、精彩的细节、或耐人寻味的思想内涵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则推荐语,不少于100字。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和常用短语,了解《清明上河图》及作者的相关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概括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3.学习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4.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其典雅而富有韵味的特点。

5.理解《清明上河图》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理解其恰当运用。

(3)品味文章的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意图和情感。

(2)感受文章语言的典雅和韵味,体会其文学美。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明确:学生可能会看到繁华的街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各样的店铺等,感受到北宋时期城市的繁荣。

2.引出课题《梦回繁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明确:学生可能会想到这幅画描绘的是怎样的繁华景象,为什么说是“梦回繁华” 等。

(二)积累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

疏林薄雾(shū bó)、农舍田畴(shè chóu)、春寒料峭(qiào)、长途跋涉(bá shè)、舳舻相接(zhú lú)、一应俱全(yīng)、无暇一顾(xiá)、无所不备、摩肩接踵(zhǒng)2.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词语的意思。

疏林薄雾:树木稀疏,薄雾弥漫。

农舍田畴:农家的房屋和田地。

春寒料峭:形容早春天气寒冷。

长途跋涉: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3.教师引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加深理解。

(三)了解一幅好画1.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提问:《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时期的人?明确:作者是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

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2课《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2课《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2.重点:培养学生朗读、背诵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克服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3.重点: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体会友谊、敬业等美好品质。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语文知识传授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随后,我会简要介绍《伯牙鼓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伯牙与钟子期之间深厚的友谊。通过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为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对《伯牙鼓琴》这篇课文进行详细的解读。首先,我会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有初步的了解。然后,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进行讲解,如“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等,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用法。
1.针对学生已有的文言文基础,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3.针对学生在词汇和句式理解上的困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困难,提高理解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
7.课后拓展:布置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如编写故事续集、创作文言文诗篇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8.评价反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知音’这个词吗?它是什么意思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并分享他们对“知音”的理解。接着,我会播放一段古琴音乐,让学生们在悠扬的琴声中感受古人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22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

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

这个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故事。

都属于文学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作家曲折地反映现实,或揭露鞭挞现实中的丑恶,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赞美呼唤人间真情。

想象丰富奇特、引人遐思。

无论是作者扣人心弦的叙述,还是那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都将使学生增加阅读兴趣去体悟。

是培养学生积极以人生态度和正确的理想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语言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好教材。

教材选得好,不失童趣又有思想深度,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更是扣人心弦,适合七年级学生阅读。

【学情分析】1、学生刚刚涉及“童话”要精要地向同学介绍这种文学体裁知识,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一些安徒生在这一领域的成就。

2、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讽刺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应适当点拨,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3、学生对文中问题的理解分析比较肤浅,务必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

【教学目标】理解、积累“炫耀、陛下、御聘、骇人听闻、头衔、滑稽、钦差大臣”等词语。

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童话的讽刺意义。

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品评人物形象,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人性中“虚伪”这一弱点,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童话夸张、想象等手法。

2.通过换标题、重拟标题的方式,探索童话的多重主题。

05教学难点1.通过打通文本与生活,挖掘童话的内涵和多元价值。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 “炫耀、称职、愚蠢、滑稽、陛下、爵士、头衔、勋章、骇人听闻、随声附和” 等词语,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情节发展。

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人物分析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默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深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和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故事中对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等不良品质的批判,培养学生真诚、正直、实事求是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随波逐流,勇于说出真话,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梳理故事情节,理解骗子行骗的手段以及皇帝和大臣们上当受骗的原因。

2.分析皇帝、骗子、大臣、小孩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通过文中的细节描写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寓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在现代社会中的启示和警示意义,如对虚荣、从众心理的反思等。

2.帮助学生理解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包括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以及对现实的影射,培养学生对童话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与童话相关的情境,如展示皇宫的图片、播放轻柔的宫廷音乐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故事氛围,感受故事中的环境和人物。

2.问题引导法: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如 “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的话?”“大臣们为什么不敢说出自己看不到新衣?”“小孩说出真话后人们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人物形象、故事寓意等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第22课《智取生辰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2课《智取生辰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2课《智取生辰纲》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作品的主题。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环境描写等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 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杨志和吴用等人的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

2. 难点: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双线结构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智取生辰纲》。

这个故事充满了智慧与谋略,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魅力。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1.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2. 作品:《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三)字音教学1. 展示词语:趱行(zǎn) 嗔怒(chēn) 恁地(nèn) 怨怅(chàng) 区气(òu) 聒噪(guō) 朴刀(pō) 省得(xǐng)逞辩(chěng) 尴尬(gà) 勾当(gòu) 面面厮觑(qù)兀的(wù) 喏喏连声(rě) 晁盖(cháo) 剜口割舌(wān)2. 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

(四)整体感知1.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故事讲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被吴用等人用计夺取的经过。

2. 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报案人:青面兽杨志嫌疑人:智多星吴用、托塔天王晁盖、白日鼠白胜、入云龙公孙胜、赤发鬼刘唐、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案发时间:六月初四中午案发地点:黄泥冈松树林案发经过:①慎押生辰纲,矛盾重重。

第22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2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水浒传》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生字词。

2.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3.学习小说中环境描写、双线结构等写作手法。

4.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梳理小说情节,理解“智取生辰纲” 的巧妙之处。

(2)分析杨志和晁盖等人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的写作手法并能进行运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智取生辰纲》就是选自这部小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介绍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2.《水浒传》简介《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也写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三、生字词积累1.出示生字词(1)趱行(zǎn)嗔怒(chēn)虞候(yú)恁地(nèn)(2)怨怅(chàng)怄气(òu)朴刀(pō)省得(xǐng)(3)逞辩(chěng)聒噪(guō)啰唣(zào)面面厮觑(qù)2.学生朗读,教师正音3.解释词语意思(1)趱行:赶路。

(2)嗔怒:恼怒。

(3)恁地:这样地,如此。

(4)怨怅:怨恨。

(5)怄气:使人生气。

(6)逞辩:卖弄口舌。

(7)聒噪:声音杂乱,吵闹。

(8)面面厮觑:互相望着发愣。

四、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主要写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取的故事。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课型课时】新授课一课时【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样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说明方法的。

3.品味文章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

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窗外的风特别大,但风吹过去似乎了无痕迹,有谁能捕捉到它的痕迹呢?那还有哪些类似的东西我们也不容易抓住它的痕迹呢?(绚烂烟花、四季美景、璀璨灯火等)都说繁华易散,如过眼云烟,但我们却能用特殊的方法去抓住和留下那些美好的东西。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梦回繁华》,看看张择端如何成就《清明上河图》来留住宋朝昔日繁华美好,品一品作家毛宁又是怎样引领我们去了解其中的美好。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发现枝头晃动的残影是风留下的痕迹,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烟花、花开花落等美好瞬间,启发他们领悟虽然美好易逝,但我们脑中的记忆、前人留下的记录等都是美好的证明。

借此引入对宋朝繁华以及《清明上河图》的思考。

二、出示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

2.掌握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

3.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

三、整体感悟1.快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阅读提示,思考:文章中呈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用“我看到了一幅的《清明上河图》”的句式回答。

交流点拨:在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描绘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肿,段落清晰,结构严谨;写实性很强。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清明上河图》的特点: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明德小学于颖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生病的痛苦和同学关心的幸福。

课前准备:
教师:相关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口语训练(说一说我的好朋友)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五颜六色的气球都可以用来做什么?老师也发现了非常漂亮的气球(课件)。

气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也给我们带来欢乐的气氛。

可是,今天这一课的气球却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呀,变成了一剂治病的良药。

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本,学习第22课──窗前的气球。

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课件)
三、初读课文
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添字,不丢字。

圈划生词标出自然段。

检查自读情况:
1|师:出示生字(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游戏、组成词读、)
2、师:把词语放在句子中读
(出示生字词:开始、病床、拴着、窗户、逗人、四周、传染病、呆呆地、叽叽喳喳、)
1、师: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谁在什么地方,怎么了?
2、生:(预设:科里亚生病了,在医院里。

图一他不开心。

图二他开心了)
3、指名朗读课文,看谁读地好。

四、看图学文,深入理解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的课文找一找图一对应哪几个自然段,图二对应哪几个自然段(预设:图一对应1、2自然,图二对应3、4、5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
师:找同学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汇报:
生:科里亚得了传染病。

生:医院不准别人看他,也不准他出去
生:我知道科利亚住在医院里,心情非常不好。

师:这里的“谁”都指什么人?(老师、同学、亲人、朋友)
师:科里亚除了看不见这些人还看不见什么?他心情怎样(真没意思)
师:我们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呢?(孤独、无奈)
五、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病床周户
(病、床)半包围(左上半包围)比较右上半包围(裁栽)
要点:上横要短,左撇要长,被包围部分应向右下伸展,不能写太小。

周:上包下,例如问间等。

要点:不能超出“包围圈”。

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说笔顺)
师:请拿出练习本再来写一次,比一比谁写得漂亮。

3、展评
师:写好了,轻轻把笔放到课桌上。

请看上来,这位同学写得怎样呢?()
展示时注意偏旁,结构(上横要短,左撇要长)(师再写一个)
师:要想把这两个字写好,回家还要多写两遍(看来同学们对这两个字的书写掌握得很好)
六、品读感悟,总结收获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气球,它是一剂治病的良药,那它究竟代表着什么呢?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问候,关心,爱心,祝福。

)其实,这就是友谊就是爱,爱很简单,一句祝福的话,一张微笑的脸,一份小小的礼物,这都是爱,当身边的人有困难时伸出帮助的手,这也是爱。

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几个词语(出示课件)义结金兰恨相知晚
莫逆之交如手如足深情厚谊手足之情
患难之交志同道合患难之交深情厚谊
八、作业:1、积累好词佳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