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斓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B.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毫不迟疑地迅速赶到下一个贮藏点,要不然……从日记里看不出斯科特究竟打算怎么办。
C.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D.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 .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窠臼(kē) 霎时(chà) 粗犷(guǎng) 菜畦(qí)
B.贮蓄(zhù) 菡萏(hàn) 倜傥(tǎng) 秕谷(bí)
C.攲(qī)斜 攒成(cuán) 直窜(cuàn) 整宿(xiǔ)
D.搓捻(liǎn) 譬如(pì) 侍弄(shì) 徘徊(huái)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家书
舒怀玉
①十九岁入伍,父亲便阔别故土,倥偬天涯,多地辗转,却不改征程恋恋。
每次搬家,都要苦着母亲对家用进行取舍。
哪双鞋可丢,哪把椅子应留,哪套盘碟送人,决定权在母亲手里。
只有一样东西是例外,那是父亲保存的一麻袋家书,无论走到哪里,父亲都带着它。
它给父亲的慰藉与日俱增。
②“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父亲的数百封家书,安静地,温暖地,躺在家中某一个角落。
它们褶皱,斑驳,浸渍,娓娓诉说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
这些文物般的家书,皆为三方通信:父亲写给祖父母和祖父、祖母分别写给父亲的信。
祖父是村里的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
当父亲打起背包去军营时,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背包——那是一个在邮局打程控电话都要排队的年代。
自此,多少年军旅岁月,祖父
母从未去部队探望过他们的儿子,家庭经济基础决定了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方式。
写信成为祖父母那一段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
父亲每一个星期给家里写一封信,这个频率一直保持到手机出现。
十本信纸,写尽父亲青少年时代的悲欢,一页页沾满路遥《平凡的世界》式的湿漉气息。
如今,父亲的人生开始踏入念旧怀旧的里程,他是那么喜欢读那些略显稚嫩的文字,翻来覆去,不厌其烦。
而且似乎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心得与我交流,或勾起新的曾经以为忘记或放下的往事与我分享。
③祖父母用的“信纸”,是如此特别——这些纸,有不规则的糊窗户纸,有香烟盒包装纸,有会计用的账本纸,有小孩的田字格作业纸,还有那个年代包食品用的黄草纸……他们被祖父母写上文字,寄给他们长年漂泊在外的儿子后,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
手捻这些恍若隔世的信纸,读着祖父的文字,不禁使我正襟危坐。
也许是,祖父的字,横折竖钩,点提撇捺,一丝不苟。
也许是,信中有太多的教和训的词调,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透过纸背,至今能嗅觉到严厉的语气,眼前会浮现戴着高度近视镜的祖父训话的样子,不苟言笑,不容置疑。
祖父在信中反复告诫父亲,不要念家,不要回家,不要太早成家,在部队扎下根来,改变命运,建功军营。
④我读祖母写给父亲的信,就时常会静静地泪流满面。
有一封信,祖母用的是香烟盒包装纸,香烟品牌是“大前门”。
纸中有一大片污渍,她的笔就躲着这片污渍写。
如今,时间让这片污渍不断浸染扩大,已经吞噬大部分文字。
隐约中,只见到四个字:我儿勿念。
我推断,这文绉绉的四个字,是祖母从祖父那里现学现用的。
因为祖母的一生,识字不过百十来个。
但祖母敢于提笔,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支撑她。
我数过,祖母给父亲写每一封信,大约都只有七八十个朴素的字。
朴素到封封都要告诫父亲“要听党的话”,“要相信组织”,“干工作不要怕脏怕累”。
所以,我有时候必须哭着读!“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七八十个朴素的字,字字牵肠挂肚,句句有泪不弹,时时催人奋斗。
有时候,遇到不会写的字,祖母就会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
“虚心”就写“书心”,“牢记”写作“劳记”,或者干脆画一个符号来代替。
这些符号只属于祖母和父亲他们母子俩。
他们约定俗成地赋予符号意义,他们毫无障碍地使用和交流。
每每读到一个或者一连串符号,我时而酸楚,时而感叹,心头涌上很多复杂的情愫。
当时,乡下人家里没有浆糊,更没有现在用的固体胶棒。
有时候,祖母写完信,干脆用饭粒粘住封口。
这些饭粒,因为祖母,因为岁月,因为与字和纸的缠绵,在我的视线里变得如此圣洁,甚至有些神秘。
⑤“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最懂信的人,莫如游子。
而之于我,感谢岁月,让我最终得以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他的思维频率与情感路径读懂世间的很多东西。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3 . 本文围绕“家书”展开,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填写。
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背包→父亲每一星期给家里写一封信→ ①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 . 文章第①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 .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
这些纸,有不规则的糊窗户纸,有香烟盒包装纸,有会计用的账本纸,有小孩的田字格作业纸,还有那个年代包食品用的黄草纸……
6 .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祖父母是怎样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迟子建
(1)当我把一篇文章的最后一行字写完时,长舒了一口气。
掷笔抬头的一瞬,方觉得满室生辉。
透过明亮的玻璃窗,见无限的黄昏把远处的瓦灰色楼房和近处的几排高大的杨树,装点得那么辉煌和潇洒,往日在青白的日头下所见的那黯淡,那单调,竟残雪般地散尽了。
(2)坐在桌前,就这么把全身心浸在酽酽的黄昏里,转目镜中,见满头披垂的乌发,竟也染上了黄昏的一片幽情,无数根发丝犹如满月朗照下的一片草地,柔和而安详。
(3)就在这时,我猛然发现了自己的发间有一根白丝,像一线雪从山崖上飞旋而下,动人心魄地飘垂着。
(4)哦,白发!我不由在心底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我有了第二根白发了,在我23岁的这个春天的傍晚。
(5)第一次见着白发是在初中,14岁,被同学拔下来后,我就像扔冰棍纸一样随便地把它扔掉了,因为青春好长好长呢。
(6)这次见着白发,是在9年之后的黄昏的天光中,我的心底里叹息复叹息,不知青春是否已驶到尽头,泪水忍不住地往外涌了。
(7)我把白发拈在手中,想到户外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消磨一下静寂得让人忧愁的时光。
(8)走出瓦灰色的楼房,踏过一片方形的石板地,便到了炒米胡同了。
这条胡同很长,胡同两侧是土灰色或深褐色的四合院。
没有炒米的香味,倒有洋槐的气息沁人心脾。
(9)我把步子放得轻轻的、慢慢的。
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
一群鸽子不知听到了什么哨声,忽地从一处暗淡中飞起,或灰或白,一律都徐徐地向着天空飞去。
我手上的那根白发,竟被辉映得这么光华灿烂。
(10)我的步子放得更轻,更慢。
因为我看到了在炒米胡同两侧的每一家的院门口,几乎都坐着一位老人。
他们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姿势,在悄然领略、享用着迷人的夕阳。
(11)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
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12)他们那表情,真是人世间少有的平和,实在是柔和得不能再柔和,安详得不能再安详了。
(13)我的泪水在他们的面前竟然悄然收敛了。
手中拈着的白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地上,就像一片零落了的秋叶,随风而逝了。
(14)炒米胡同很长很长,黄昏在这里却很短很短。
夕阳从地平线上消失后,那浓浓的光就变成了淡淡的,最后淡得融进天色,瓦灰色的楼房依旧瓦灰,洋槐的叶子恢复了浅绿。
我也渐渐地融入了这一片宁静的黄昏中。
(15)胡同两侧的老人,吃过了夕阳这个大大的金饽饽里的几丝香甜,那满头的白发似乎都能变成年青人琴上的几根柔和的弦了。
(16)我第一次意识到,炒米胡同有太强太旺的生命在天地间存息。
而我那根雪样的白丝,跟老人们满面的黄昏比起来,不知要淡多少呢。
7 . 选文中,“我”的心情有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
愉悦→(1)→ 感动→(2)
8 . 文章第(5)段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有何作用?
9 . 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他们的头发全都斑白了,满面的皱纹里横溢的金光,使他们的脸显得更为祥和。
他们的脸上,唯有嘴角在微微抽动,大概是在咀嚼黄昏吧。
10 . 通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的理解。
11 . 【甲】【乙】两个片段都写了太阳落山时的场景,请具体说说其中蕴含的作者的不同情感。
【甲】夕阳在要沉沦的一刻,爆发着如火的金光,整个胡同都盛满了黄昏,恍若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的长廊。
(迟子建《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
【乙】这时,太阳快要西沉。
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
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程海《三颗枸杞豆》)
三、句子默写
12 . 古诗文默写。
(1)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2)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千年之前的春秋时期,孔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论语》中的语句填空)
(3)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不写悲秋而写爱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未来的欢聚反衬今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将成为重聚时的话题,增添重聚的欢乐。
四、课内阅读
阅读《北冥有鱼》,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3 . 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作者庄子,名_______________,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4 .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怒而飞(_____________)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_______________)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④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__)
15 . 通读全文,概括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16 . 作者在文章中写“野马”“尘埃”依靠气息运动有什么作用?
17 . 文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中包含哪两个成语?请将这两个成语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五、语言表达
18 . 仿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似。
学会宽容,宽容是吞吐日月的海洋,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宽容是吹开闭关保守的春风,是,是。
六、名著阅读
19 .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
(作品)中的(人物);
(作品)中的(人物)。
七、综合性学习
20 . 综合性学习。
为解自己所教七(8)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张老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1)下面是张老师根据问卷数据制作的两张统计图。
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结论。
(2)课堂上,张老师就“课外阅读时是否要有做笔记的习惯”让同学们进行了辩论。
刘明同学认为阅读时没
有必要做笔记,因为能读懂就行了。
请结合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对刘明的观点进行反驳。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它会让你时刻保持清醒,沉浸其中,提高阅读效率。
另外,阅读是一种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考,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八、作文
21 . 题目:不一样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2 . 作文
以“我理解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老师”“幸福”……
(2)以记叙为主,要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