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1张PPT)

怀圣寺,始建于 唐贞观年间
不悼 安 踏 纷 在 生 。 , 典 士 扎 本 唐 公 去亡 。 上 纷 中 涯 他 金 籍 子 进 青 的 元 了诗 他 了 扬 国 。 就 榜 。 一 了 年 盛 。。 的 归 扬 待 只 此 题 他 起 国 。 世 公再 好 程 的 的 是 留 名 凭 学 子 来 繁 年 元后 友 , 樱 时 他 在 , 借 习 监 不 荣 , 来李中花间未了从自《学及深他 ,白途,长曾中此己礼习享深终 年他 以 遭 思 了 想 国 大 的 记 中 受 震 于 ,老 为 遇 念 , 到 , 唐 聪 》 国 长 撼 到 晁了 他 风 那 他 , 开 便 明 《 文 安 了 达 衡, 不 暴 银 开 他 启 有 勤 诗 化 的 这 了 病走 幸 , 装 始 这 了 了 奋 经 。 浮 个 朝 逝不 遇 最 素 思 一 自 一 , 》 在 华 当 思 于动 难 终 裹 念 待 己 个 参 等 这 风 时 暮 长了 , 还 的 家 就 在 日 加 中 里 流 只 想 安, 还 是 富 乡 是 大 本 了 国 , , 有 的 。他 写 回 士 , 一 唐 进 科 汉 他 他 长 再了到山思辈的士举学和便岁安 也一了。念子官晁考经中一的。 回首长他那。宦衡试典国头日大
一.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 流非常频繁。日本派遣使节到 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大唐是个文明发达、值得珍视的国家,应该常去学 习)。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日本 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
思考: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渡海到达 中国来是为了什么?遣唐使团由哪些人组成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前往天竺 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 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29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29张PPT)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关于遣唐使……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 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由官员、医师、画师、乐 师、译师、史师,各类工 匠等组成。
遣唐使船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 ——时间长
前后十多批 ——次数多
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 ——规模大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想一想: 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
静夜思
【唐】 李白
《望月望乡》
【日本】阿倍仲麻吕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翘首望东天, 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 想又皎月圆。
图中的历史
图中的历史
经商
游玩
图中的历史
( 东 罗 马 帝 国 )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 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到日本和中国哪些 事物比较相像?
生活中的历史
服饰
唐装
和服
生活中的历史
茶道
斗茶
茶道
生活中的历史
节日
端午节
生活中的历史
文字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建筑
太极殿 大内里
长安城
平城京
货币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9张PPT)
• 《同步学习》第4课
日本和同开珎——日本奈良朝初始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年,唐景龙二年)铸, 为日本最早铸行的官钱,由此改变了历来谷帛交易的状况。形制仿唐开元通宝。
遣唐使影响
建筑
随着律令制度的完善,与唐朝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大和朝廷深切感受到唐朝巨大的都城 可以有效地显示国威,于是着手建造自己最初的大都城。日本奈良的平城京也是仿隋唐长安 城建造而成。东西约4.2km,南北约4.7km,面积大约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
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 D)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
是( D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与《大唐西域记》相关的人物是 ( A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
遣唐使影响
节日
据说七夕是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与中国不一样的是,日本人在七夕这一天把自 己的愿望写在带一根线的纸签上,然后把纸签系在竹枝上,这样自己则会如愿以偿了。可见 日本人对他国文化不是照搬而是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去吸收,并且将他国的文化融入自己民 族生活之中。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遣唐使影响
货币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遣唐使影响
制度
孝 德 天 皇
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并正式开 始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 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完善了日本的统治 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32张PPT)

•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 出了重要贡献
鉴真在日本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
鉴真东渡日本
1.鉴真地位:
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2.唐朝在位皇帝: 唐玄宗
3.贡献:
.
(1)在日本传授 佛经 .还传播中国的 医学 、文学、
书法、建筑 、绘画等。
(2)主持修建的 唐招提寺 ,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②促进了唐朝发展
2.唐朝的对外政策:
开放的对外政策
3.唐朝时促进中外交往的史事: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1.(2015•东台期中)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 的民族,下列日本到唐朝的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 A.遺唐使 C.留学僧 B.留学生 D.商人
A)
2.(2016•惠州联考)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 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
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
A.张骞 B.鉴真
C)
C.玄奘
D.班禅
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
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D)
C.道教
D.佛教
4.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
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0 0
0
0
对外友好 往来
日本 印度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行天竺
双 兼 向 容 交 并 流 蓄 ,
0
0
0
0
思考: 1.促使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有哪些? 影响如何?
原因: 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③唐朝交通发达 影响: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5张PPT).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5张PPT).ppt
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大雷音寺的 如来佛祖,取得真经。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个怎样的形象?
懦弱、无能、是非不分
经途险阻,……暴风奋发, 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 以全生。
——《大唐西域记》
四夜五日,无滴沾喉;口腹干燋, 几将殒绝,不能复进…遂向东折返。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穿越莫贺延碛大沙漠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
文字
空海
日文平假名
吉备真备
日文片假名
日文的书写系统包括汉字、平假名、片假名三种文字系统。平假
中日文化交流 名由汉字草书演化而来,片假名取汉字偏旁部首演化而来,传说
分别由遣唐学问僧空海与遣唐使吉备真备所发明。
注:本页参考卞润梓老师的课件,谨此致谢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 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模仿 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 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中国的 医学、天文、历法等科技成就。
中印文化交流
《大唐西域记》
全书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笔录而 成。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唐朝时期,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 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742年, 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人拜访鉴 真,希望他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传授戒律。
鉴真东渡日本
——摘编自章林《遣唐使:中日交流的重要承载者》
遣唐使渡海场景绘画
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派出遣唐使具有怎样的特点?
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
来唐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们收集、携 回大量汉文典籍,范围涉及政治、 经济、文学、天文、历法、音乐、 医药、技术、佛典,为奈良文化和 平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朝文化交流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26张)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26张)

玄奘在西行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向西北行三百余里,此则葱岭北原,山谷积雪,春夏合冻,经途险阻,寒 风惨烈,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摘自《大唐西域记》
路途遥远;天寒地冻;寒风惨烈;飞沙走石;祸从天降等。
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两件大事,根 据下表,对比两件事的异同。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影响:派遣唐使把唐朝有先进文化(制度、天文 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传回 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通过下面的表格我们能够看出鉴真六次东渡有几次失败?看完他 的事迹说一说你的感受?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 频繁。
政治制度,科技,文化

新罗
本国物产、文化艺术等
·新罗商人到中国经商,新罗居唐 朝进口首位
崔致远(新罗人)
三、玄奘西行
玄奘,唐代高僧,佛经翻译家、 旅行家。13岁出家 ,曾游历各地 ,参访名师。因感到佛教宗派众 ,佛经译文多误,决心到天竺学 习佛法。 目的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阅读材料,我们能够获 取哪些历史信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到 日本和中国哪些事物比较相像?
遣唐使
学习中国文化的表现——建筑
市西
朱 雀
市东


唐朝长安城


市西
大 街
市东
日本平京城
遣唐使 学习中国文化的表现——文字
ァ ィ シェ ク コ
ぁ ぃ かぅ ぇ 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6张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人教版
遣唐使
技术人员。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
流的使团,包括使者、僧人、留学生
1.日本派遣唐使的目的 是什么?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遣使节到中国。
《 弘 法 大 师 行 状 绘 词 》
遣唐使对于日本的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 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 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中国梦的 为个人梦想提 生长的空间; 着梦想的不断 都是实现伟大 重要力量。只 都把人生理想 和民族的伟大 敢于有梦、勇 勤于圆梦,就 实现中国梦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42.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43.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44.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45.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共37张PPT)

探究学习一
日本从唐朝学习了哪些文化?
遣唐使四处搜寻书籍,汲取唐的文明成果, 然后将它们携带回国,然后日本开始学习和吸 纳唐的制度与文化,试图构筑以天皇为中心的 小中华帝国。基于唐礼形成的仪式也开始为维 护以天皇为中心的朝廷秩序服务。
——《遣唐使眼中的中国》
制度
日本从唐朝学习了哪些文化?
文字
日本从唐朝学习了哪些文化?
真 贡献: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 六次

东渡,最后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 主持修建的 唐招提寺 被日本政府定
渡 为一级国宝。
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探究学习二
鉴真东渡的概况、影响
鉴 真 坐 像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鉴真东渡的影响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影响:在日本留居十年,传播唐文化,鉴真 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西游记》中的唐僧
唐僧原型:玄奘高僧
阅读课文第21页
经历:
初年,高僧
_西行前往
玄 天竺(印度)取经。他访遍天竺名寺,研习佛 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 _ __ _ __
奘 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西 贡献:①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根据他的口
阅读课文第19页
背景: 唐朝 时期,中国和日本交流非常
频繁。

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 影响:把唐朝先进的
先进文化 制度
。 、天文
唐 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
使 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 产生深
远的影响。
探究学习一
日本从唐朝学习了哪些文化?
中国“开元通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27张ppt)

时间
人物 目的 是否 出行的主要目 身份 地 归国 的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 僧人 日本 未归国 弘扬唐朝文化
玄奘西游 唐太宗时 僧人 天竺 归国 吸收佛教文化
1)相同点: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为完成的使命出 生入死,具有顽强的毅力;都为加强唐朝与邻邦的友谊, 促进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2)不同点:一个是“取”;一个是“送”;玄奘是去
日本的“和同开珎”
西 市
朱 雀
东 市


唐长安城平面图



西 市

东 市
日本平城京平面图
到日
了本
唐在
朝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些

影方 响面
……
?受
归纳: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 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鉴真
唐玄宗时期
学习目标
1.掌握鉴真东渡传授佛经;唐与新罗的关系;玄 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了解唐朝繁荣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总结出唐文 化的世界意义。 3.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 强对中华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玄奘译经图
《大唐西域记》书影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想一想: 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是
什么?
身份: 都是唐朝僧人。 精神: 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
百折不回的精神。 贡献: 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
贡献。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 两件大事,请填写下表,对比两件事的异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27张PPT)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共27张PPT)

《大唐西域记》书影
三、玄奘西行
贡献: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 主持译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 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大唐西 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 献。
不畏艰难 持之以恒
思考: 唐朝为何对外交往活跃?
1.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且实行比较 开放的对外政策
2.外国使节和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 界各地,扩大中华文化圈的影响
——あべ の なかまろ
译文: 翘首望东天, 神驰奈良边。 三笠山顶上, 想又皎月圆
——安倍仲麻吕(朝衡)
1、遣唐使
背景:唐朝时期中日交流频繁 目的: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包括使者、
僧人、留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 特点: 影响:
1、遣唐使
上海世博会“遣唐使船”复原图
3、新罗仿唐制,采科举(政治)
4、引入中国、医学、天文、历算等 成就(科技) 5、朝鲜半岛音乐传入中国(文化)
三、玄奘西行
为何西行?
僧玄奘,姓陈氏……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
(曾对人说翻译的经书有很多讹误,因此前往西域,广泛寻求不同版本用来参考验证)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传》
三、玄奘西行
贞 观 初 年
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
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 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 的场景。
三、玄奘西行
《大唐西域记》
共12卷,玄奘口述,其 弟子辩机撰文。书中记 述了玄奘西行亲历100 多个地区和国家的山川 风物与社会习俗,成为 研究中亚和印度半岛等 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典 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5张PPT)

唐代中外交流的历史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 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
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3、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唐 朝 的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遣唐使
时间:唐朝时 方式:日本派使节到中国 目的: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 影响: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间:唐玄宗时期
玄奘西行
影 响: 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大唐西 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件
“如果没有玄奘的 著作,重建印度历史 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
隋唐对外交往的特点:交往活跃、往来国家多。
【合作探究】
• 1.鉴真和玄奘为中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对 我们现在的外交政策有何启示? ①贡献: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 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玄奘遍访天 竺名寺,研习佛法,《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 所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 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②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启示:深化改革开放,继续一带一路建设, 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7.想一想,鉴真六次东渡,不远万里传 播文化,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1、鉴真具有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2、他为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中日交流, 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学习。
唐招提寺
招提寺御影堂
唐招提寺修建于公元759年,集中了中国盛唐 时期的建筑和雕像艺术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 化"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的明珠。
圣德太子
孝德天皇
唐文华对日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习内容 制 教 建 文 度 育 筑 化 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的影响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19张PPT)教学内容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19张PPT)教学内容

A.遣唐使 B.留学生 C.留学僧
D.商人
2.(2016•惠州联考)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
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的人物是( C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
3.(2015•安徽学业考)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
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D )
佛经中有些疑难问题,众 说纷纭,难得定论。
3.玄奘的重0 大贡献有哪些?
0 0
带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0
对外友好 往来
日本 印度
遣唐使来华 鉴 真东渡
玄奘西行天竺 《大唐西域记》
兼 容 并 蓄
双 向 交 流

0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0
1.(2015•东台期中)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的民族,
下列日本到唐朝的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 A )
0
0 0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
0
……
“ 不是 遂为 ”不法
至事 日也 本, 国何 ,惜 本身 愿命
鉴真东渡
0 0 0
0
孝谦天皇仿二王字体所写
鉴真东渡












0
0 0
0
鉴真在日本传授 佛经,还传播中国的 医药、文学、书法、 建筑、绘画等,为中 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 越额贡献。
玄奘西行
辨一辩:唐僧西游真相? “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 一走就是几万里……”
0 0 0 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共29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共29张PPT)

玄奘为保存由天竺带回长安的经卷、 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 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 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 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 底层边长25.5米。
活动探究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 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面对重重困难,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以 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坚强意志、顽强 毅力,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 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 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导入新知
《西游记》
《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天 竺求学问取真经为背景而虚构 的一部小说,故事中的唐僧原 型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游 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玄奘 一样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就会给你答案。
遣唐使
阅读下图,用最简洁的语言总结唐朝的交通情况
唐朝是我国古代道路发 展的极盛时期。长安水路运 河与东部地区相通,而且是 国内与国际的陆路交通的枢 纽。唐朝与外国联系交往密 切。
下图的人物是谁?当时很多日本人来到中国 是为了什么?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目的),日本派遣使节 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阿倍仲麻吕
知识延展——遣唐使来华情况表
目的 次数 人数 代表人物
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10多次 最多超500人 空海、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
作 用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京都
唐都长安
知识延展
唐朝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6张PPT
学习唐朝钱币,圆形方孔铜钱等
建筑
日本都城平城京仿照唐都长安
文化 生活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诗歌、音乐等 饮食、服饰、茶道、生活习惯等
节日
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重阳节等
制 度 与 律 法
吉备真备《养老律令》
平假名:あ(安) い(以)さ(左) し(之)す(寸)
文 せ(世)
片假名:ア(偏旁 阝)イ(偏旁亻)
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
第五次东渡,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且船漂流 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此次东 渡中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暑热染病, 双目失明。
第六次,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 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718 770


谦 女
鉴 真




日本社会各界欢迎鉴真
所,故又称“经塔”。
玄奘西游归来图
玄奘西行的贡献有哪些?
取经、译经、讲经、著书
影响:《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
合作探究: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千辛万苦, 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难的?
鉴真东渡前后六次,用了12年,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 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 玄奘西行求佛10多年。路途遥远,不畏艰险,历经磨难, 追求真理,意志坚定。
字 ウ(部首宀)エ
(工)
平假名、片假名与汉字
欧阳询书法拼接而成
经 济 与 货 币
日本出土的唐朝的 “开元通宝”






大 街
西



平城京(奈良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4张PPT)

唐朝
输出
引入
新罗的音乐传入中国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新罗
3 玄奘西行
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 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 “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 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 大翻译家。
玄奘西行的影响
①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 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都是唐朝僧人;为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 流作出重大贡献; 都为完成使命历尽 艰辛;都有顽强的 毅力和百折不回的
精神;……
4 课后练习
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谱写出许许 多多对外文明交往的赞歌。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对外 交往成就的是( )
A.日本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行 C.张骞出使西域 D.鉴真东渡
4 课后练习
4.“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 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 合适?( ) A.玄奘 B.鉴真 C.忽必烈 D.郑和
4 课后练习
5.(2018•株洲)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 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 典籍,它是( )
A.《唐本草》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金刚经》
鉴真东渡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是鉴真。
鉴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 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应日本留学僧请求 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 流。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
鉴真东渡
1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鉴2 真突东遇渡风的暴影,响触:礁鉴搁真浅和,尚被在日渔本民传所授救 佛3经,因还官传府播出中面国阻的止医药,、未文能学成、行书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共27张PPT)
唐 代 仕 女 :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影响: 鉴真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佛学和唐朝 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 献。
新 罗
次数 1


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鉴真一行东

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 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 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遭遇台风失败: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海南岛,鉴 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东渡成功:753年鉴真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 南部的鹿儿岛。
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成为佛学大师。后返回长安。
2.贡献: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成 书《_________________ 》,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 大唐西域记 习俗,是研究_______________的珍贵文献。 中外交流史
3 4 5 6
鉴真东渡
在日本传授佛经 传播中国医药 文学 书法 建筑 绘画等
01
02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03
知识点2 唐与新罗的关系 1.特点:往来频繁 2.表现 (1)文化: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 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________传入中国 ,广泛流行于民间。 音乐 (2)经济: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_________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新罗
日本 对外友 好往来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天 《大唐西域记》
印度
双 向 交 蓄流 , 兼 容 并
活动探究: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 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我们 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 么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真精心设计的 唐招提寺
鉴真:扬州江阴人,俗姓 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 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 本僧人荣睿.普照等邀请 他去日本。
目标导学二、鉴真东渡
时间: 唐玄宗时期 经过: 六次东渡 目的: 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影响: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
贡献。
鉴真东渡的贡献
1、鉴真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传播文化, 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 介绍到日本。 2、鉴真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被视为日本艺术 明珠 • 启示:一个国家要想发展 • 强大,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 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 • 术。
玄奘从长安起步,杂于返西域的客商中,出玉 门关独自西行。在苍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没 有路标,光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 便,或是一堆堆的尸骨。沙漠里不仅没有水, 喉咙还渴得发痛,连眼皮也睁不开,甚至浑身 焦躁难以忍受。困难不断,但是并未阻挡玄奘 前进的步伐。到了今新疆哈密县,当地王苦苦 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就派了几个人送玄 奘到印度。后来几个护送被冻死在山上。但玄
唐 朝 的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遣唐使 鉴真东渡
日 本
政治: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经济:与唐经济贸易 文化:文字、服饰、饮食、佛教 、建筑、雕塑、医学等)
玄奘西游
天 竺
传播唐朝文化; 学习佛教精髓; 写成《大唐西域记》;
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 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 D.玄奘西游 ( B ) 2. 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鉴真 D.一行 ( B )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学习目标:
1、掌握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分析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的原因和对历史发 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3、感悟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中体 现的奋斗精神;认识唐朝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进而产生对先人业绩的自豪感。 【重点】遣唐使和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启示:1、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
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一本书
玄奘从天竺回来后,专心翻译佛经, 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_____ 。 《大唐西域记》
两个人物
鉴真 , 唐朝时东渡日本的是_____ 玄奘 。 到天竺取经的是_____
三个国家
天竺 、 本课提及到唐朝与_____ 日本 、 新罗 _____ _____频繁来往。
拂菻
东罗马帝 国
长安
伊 朗 阿拉伯半 岛
朝鲜半 岛
试一 试 根据<<唐朝对外主要交通
路线图>>。你能找出唐朝 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
印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岛
目标导学一、遣唐使(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回答)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 1、概念:
使团。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 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
隋唐:三省六部制
日本京都与唐都长安
唐都长安
(3)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 度 建筑
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 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 的平假名和片假名。
文字
社会习 俗
平假名 安--ぁ 以--ぃ 宇--ぅ 衣--ぇ 於--ぉ
片假名 阿--ァ 伊--ィ 宇--ゥ 江--ェ 於--ォ
(3)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出现 盛唐气象的原因?
贞观之治----武则天(治宏贞 七年级历史下册 观,政启开元) ----开元盛世---盛唐气象——经济繁荣与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_____。
对外友好往来

第 6 课 固 知 新
第 4 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七年级历史下册
对外友好往来
第 6 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2、目的:为了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3、特点: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 ——时间长 前后十多 ——次数多 批 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 ——规模大 人 精挑细选的优秀人 ——素质高 才
遣唐 使印
4、遣唐使给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政治制度影响 P19
材料:日本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 现有十二省,如:法务省 、财务省、文 部省 ……
3、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 共同之处 ( A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 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①②④
4、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 目的是什么?
三、玄奘西游
目的:
为求佛学真谛
在位皇帝: 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 路线: 长安——丝绸之路——天竺 贡献: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回来后,根据旅途
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 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 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藉。
意义: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了重要贡献
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事件 身 独行还 目的地 目的 是结伴 途中遭遇 内容 份
鉴真 僧 日本 东渡 人 玄奘 僧 天竺 西游 人
弘扬 佛法
结伴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千难万险, 九死一生。
求取 独行 佛经
唐朝与周边各国交流得到发展的原因?
1、唐朝是世界上的大国,具有先进的政 治制度、安定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 光辉灿烂的文化。对周边各国具有强烈 的吸引力;
2、唐朝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
目标导学三、玄奘西游
[合作探究](视频)
1.玄奘取经与小说电视剧中 的情节有何不同?。 2.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什么巨大贡献? 3.从高僧玄奘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应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 【生2】要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生3】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 “有志者事竟成”。
政治制 度 建筑 文字 社会习 俗
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 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 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 事例吗(外形、图案、文字、年
5.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学习 唐朝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内容 制度 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 教育 设立大学,完善学制 建筑 日本都城平京城仿照唐朝长安城 文化 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 生活 学习饮食、服饰、茶道、节日等 习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