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与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测量与控制技术
课程代码:
学分/学时:4学分/68学时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G类》、《模型、分析与系统控制》、《理论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振动》
后续课程:《机械与动力综合实验》
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见附表)
课程性质:《测量与控制技术》是机械工程、热能动力工程、核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能源动力类专业必修主干课。
教学目标:
《测量与控制技术》是一门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教学环节,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如何测量、处理和分析信号,掌握工程中常用的控制技术和方法,并将两者结合,实现完整的测控系统。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与测试、控制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来说:(1)测量与控制技术的概述,了解传感、信号获取、处理和反馈控制、计算机集成应用等各关键技术环节。
(A5.1)
(2)掌握机械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测量传感器和测量装置的特性(A5.1)
(3)掌握常用的信号测量和处理方法,能根据工程实际的要求,对静动态实验数据的描述,设计基本的测量系统(A5.2)
(4)掌握常用的控制方法(数字和模拟控制),初步具有从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A5.1, B2,B3)
(5)了解常用的控制电路的与控制器件,掌握从测量、传感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A5.2)(6)测量与控制系统工程设计实例讲解(A5.3, A5.4)
(7)强化实践教学,通过信号测量、单片机和可编程控制器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系统分析能
力和动手能力。
(A5.1, A5.2,A5.3, A5.4, B4, C4)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实践、自学、作业、讨论等的内容及要求)
1. 绪论(2课时)
2. 测量技术;(12课时)
2.1测量的基本知识(4课时)
量和测量,随机误差,误差综合,测量结果的表达;
2.2静动态实验数据的描述(4课时)
实验数据的分类,周期信号与离散谱,瞬变信号与连续谱,随机信号;
2.3 测量装置的基本特性(4课时)
静态特性,动态特性,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响应,不失真测量的条件,动态特性的测量;
3. 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12课时)
3.1 传感器基本形式及原理(5课时)
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磁电式,光电式,热电式,霍尔元件,传感器的选用原则;3.2模拟信号的调理、记录与传输(3课时)
电桥的基本特性,信号的放大,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滤波;
3.3 数字信号处理初步(4课时)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步骤,离散傅立叶变换,信号数字化出现的问题,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4 常用参量的测试(8课时)
4.1 应变、应力的测量,力的测量;
4.2 振动的测量;
4.3 温度的测量;
4.4 流速流量的测量;
5. 控制技术(28课时)
5.1常用机电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基础
5.1.1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4学时)
常用低压电器的特性、图形文字符号及用途,电器原理图的画法规则,基本(典型)控制电路;
5.1.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14学时)
概述(发展过程及常见种类、特点及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单片机结构组成及特点(以较为新型的51系列-AT89S52为例),复位及时钟时序,指令系统,中断与定时,通讯及系统扩展应用(IO扩展,存储扩展,通讯,AD与DA,键盘与显示);
5.1.3 可编程控制器(4学时)
PLC概述,组成,基本工作原理,编程语言及程序设计,顺序步进指令及编程,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及应用举例;
5.1.4 数字信号处理器及嵌入式控制器(4学时)
数字信号处理器特点(与单片机对比)与种类,以TMS320F2812为例介绍运动控制类DSP的组成及运动控制方面的资源优势及应用(AD,PWM,编码器接口,事件捕捉,总线及通讯);
嵌入式控制器特点(与单片机及DSP对比)与种类,以意法为例介绍运动控制类ARM的组成以及运动控制方面的资源优势及应用(AD、PWM、编码器接口、事件捕捉、总线及通讯、以太网、USB 、CD卡以及操作系统编程)
5.2 机电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学时)
机械驱动系统、电子电路、控制以及软件设计之间的参数耦合及动力学耦合;系统总体设计原理和方法;
6. 现代测控系统与应用(6课时)
5.1 典型测控系统构成
以典型系统为例,讲解系统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及反馈、控制等的构成。
5.2 典型测控系统应用实例
2个案例:倒立摆和温度控制
三、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讲学为主,综合讨论、实验、作业、网络、录像等共同实施。
课堂讲解:本课程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PPT等手段,进行课堂讲解,由老师在课堂讲解课程的要义,并进行分析,点评。
课堂情景感受:根据课程进程的需要,通过播放录相片段等,让学生感受控制工程实例的背景和设计过程。
课外阅读:配合课堂的教学和讨论,指定课外阅读文献,发放电子阅读文献资料,通过网络、电子邮箱、FTP网站,向学生提供电子阅读文献与电子资料;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网站中的交流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与讨论的空间。
课程大作业:本课程采取教师主讲,学生课堂做辅助报告的方式,选取某些团队大作业(关于技术前沿和发展动向方面的),要求学生整理成文档和PPT格式,进行演讲报告。
动手实践:本课程重视实验环节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安排在《机械与动力综合实验2》,12个学时。
实验室研讨:由老师引导,由全体学生参与,通过在实验室参观和研讨、对课堂内容、学生演讲内容进行研讨,同学们通过在实验室中研究成果的感性认识,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报告,然后由老师进行点评。
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参加相关科研课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基础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使得学生对如何设计和开发一个控制系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基础。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的考试,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考试成绩包括三个方面:(1)考试,占考试成绩的60%。
(2)课程大作业成绩,占20%。
(3)作业成绩(课堂报告+出勤),占2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杨汝清等,机电控制技术,科学出版社, 2009
黄长艺、卢文祥、熊诗波,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动力机械测试技术,罗次申,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
机械工程测量技术(讲义),上海交通大学,2009
杨汝清等,智能控制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张迎新等,单品微型计算机原理、应用及接口技术,国防工业初版社,1998
邓星钟. 机电传动控制(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刘允嘉杨本法主编,《动力机械测试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5
戴昌晖等编,《流体动力测试》,航空工业出版社,1991
吕崇德等编,《热工参数测量与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金篆芷王明时主编,《现代传感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附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