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方法研究(露天及优化)
露天开采截洪沟对塔什特克矿床开采影响及方案优化
![露天开采截洪沟对塔什特克矿床开采影响及方案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baeaa3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0.png)
露天开采截洪沟对塔什特克矿床开采影响及方案优化摘要:塔什特克矿采用露天转地下的开采方式,由于露采前期截洪沟布设位置不当,导致下压矿体,加之地下采空区因冒落、坍塌形成贯通至地表的塌陷坑,岩层移动对截洪沟产生显著影响,在汛期雨水和冰雪融水对采场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本文首先探讨了原设计的截洪沟排水系统对塔什特克矿床开采的影响,进而对防洪排水方案进行了优化,探讨了截洪沟改道的可行性,确定了将截洪沟改道至岩层移动带以外的方案,下压矿体得以及时回采,采出矿石41.24万吨,经济收益9644万元,保证了生产接续,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关键字:截洪沟;岩层移动带;改道设计;排水防洪引言露天矿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采场常受到多种水源的影响,在生产前期采场周围必须合理地修建地面防洪工程。
其中,截洪沟作为常用的防洪排水设施,对露天开采矿山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1]。
塔什特克矿由露天转地下进行开采,地采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
由于前期基建勘探不足和地形受限,造成截洪沟下压矿体。
为减少西区采矿对地表设施的影响,采用隔离矿柱和采空区废石充填等措施控制上上覆岩石移动范围。
由于地下采场围岩稳固性差,导致采空区垮塌贯通至地表,加之爆破产生扰动,影响地表截洪沟的稳定性及正常运行。
在汛期来临时,雨水和冰雪融水涌入井下,对采场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露天矿山发生涌水危害极大,破坏边坡的稳定性,造成采矿设备的损坏甚至采矿作业人员的伤亡事故,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工程进度[2-3]。
此外,对截洪沟留设保安矿柱又会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塔什特克矿开采为背景,对该矿地表7#截洪沟对矿床开采的影响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截洪沟的布置线路进行合理优化,以保障井下采场施工安全,确保采矿作业进度,最大限度的采出矿石,提高矿山的综合效益。
1工程背景1.1 矿山基本概况塔什特克矿床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区克孜勒-塔什特克河谷,海拔在1600~1800 m。
采矿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采矿方法的选择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7c559d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1.png)
采矿方法的选择与优化采矿是指通过矿山开采,提取有价值的矿石或矿矿床,以满足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采矿方法的选择与优化对于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采矿方法的选择与优化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实现最佳采矿效果。
一、矿产资源概述矿产资源是地球内沉积的含有一定矿物质的矿石、矿床或矿区。
根据矿物质的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矿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地下矿山采矿方法适用于埋藏在地下较深处的矿床,而露天矿山采矿方法适用于地表露天的矿床。
二、采矿方法的选择因素在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矿石性质:包括矿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矿石的分布特征,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矿石的开采难度和效率。
2. 矿床地质条件:包括矿床的形态、厚度、稳定性等地质参数,这些参数决定了采矿方法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 技术条件:包括采矿设备的性能、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这些条件决定了采矿方法的可行性和效率。
三、采矿方法的优化采矿方法的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调整采矿过程,提高采矿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技术措施。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 采矿技术的改进:通过引入新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提高采矿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使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
2. 采矿过程的调整:通过优化采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矿石回收率和资源利用率。
例如,在选矿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工艺参数和筛选方案,可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
3. 环境保护措施的引入:在采矿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例如,通过合理布置矿山、采取防尘、防水等措施,减少环境影响。
4. 综合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在矿石的提取过程中,要注重矿石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在尾矿综合利用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行提炼和再利用,减少对原矿的需求。
综上所述,采矿方法的选择与优化是一个综合考虑矿石性质、矿床地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过程。
优化矿石开采方案及技术路线设计
![优化矿石开采方案及技术路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de92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d.png)
优化矿石开采方案及技术路线设计矿石开采作为重要的资源开发领域,对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优化矿石开采方案及技术路线的设计,以提高开采效率、减少环境影响和降低开采成本。
一、现状分析首先,对目前矿石开采方案及技术路线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采矿设计、采矿方法、设备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现有方案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优化目标明确优化目标,即提高开采效率、减少环境影响和降低开采成本。
通过优化矿石开采方案及技术路线的设计,达到以上目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三、优化策略1. 采矿设计优化根据矿石蕴藏量、品位、工艺流程等因素,合理确定开采规模和采矿期限。
结合现有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和矿石开采布局,降低资源浪费和矿石损失,并保证矿石开采安全。
2. 采矿方法改进针对现有采矿方法的不足,如传统露天开采的环境破坏和地下开采的安全隐患等,在技术路线设计中引入新的采矿方法,如深孔爆破、矿山水域开采、高压水射流开采等。
这些新方法可以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设备技术升级鉴于矿石开采所需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的关键性,应加强技术改进和升级。
例如,在矿石开采过程中应用现代化的控制系统,提高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投入和操作错误,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4. 环境保护措施完善矿石开采对地表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一大问题,因此在技术路线设计中应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例如,采用封闭式采矿工艺,控制尘埃和废水的排放;合理处理矿石粉尘和废弃物,实施矿山生态修复等。
四、实施计划根据优化策略的要求,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包括优化方案的研究和设计、技术改进的实施和推广、环境保护措施的建立和落实等。
同时,要考虑到人力和物力的配备情况,明确实施计划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五、效果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对优化方案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
采矿方法研究露天及优化
![采矿方法研究露天及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2549d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2.png)
采矿方法研究:露天及优化引言采矿是指对地下矿藏或地表矿体进行开采的过程,是矿业领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采矿过程中的采矿方法选择及优化对于矿山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露天矿山中的采矿方法以及其优化手段。
露天矿山采矿方法露天矿山是指矿石露天暴露在地表,通过逐区开采,逐步延深的方法进行开采的矿山。
在露天矿山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采矿方法:1. 粗采方法粗采方法适用于矿体质量较好、坚硬的矿石,通过爆破的方式将矿石快速破碎,并采用大型装载机将其装入矿卡进行运输。
粗采方法的优点是采矿速度快、生产能力大,但对于矿石质量要求较高。
2. 绿色采矿方法绿色采矿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环保型采矿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无爆破、低噪音、低振动、低尘的方式进行开采,同时积极采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块状采矿方法块状采矿方法是利用矿体中存在的层状结构,按照矿层剥离的原则进行开采。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矿体不规则、软弱而成片的地质条件,通过矿石的顺层拆分,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采矿效率。
4. 露天矿山混合采矿方法露天矿山混合采矿方法是综合利用多种采矿方法的一种综合采矿方式。
该方法主要根据矿体的地质条件和经济性,结合不同采矿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采矿效果。
混合采矿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发挥不同采矿方法的优势,提高矿石回收率和采矿效率。
露天矿山采矿方法的优化为了提高露天矿山的开采效益和降低环境影响,需要对采矿方法进行优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优化手段: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矿石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可以使用远程控制设备对矿山设备进行操作,减少人力投入和工作风险。
自动化技术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开采过程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2. 废弃物处理技术的改进露天矿山开采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需要改进废弃物处理技术。
例如,可以采用矿山处理工艺将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如再利用废弃物中的有用成分或将其用于建筑材料等领域。
露天矿开采工艺
![露天矿开采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2406e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2.png)
露天矿开采工艺露天矿开采工艺是矿山开采的一种常见方式。
露天矿是指开采场地的地表与空气相通,采用露天开采工艺,即是将地表的矿石土壤刨开,进行矿石的开采。
露天矿开采可以用于钨、锡、铅、锌、铁等多种矿物的开采,对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优化矿山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1. 露天矿开采的类型露天矿开采可以分为两类,即挖掘机采矿法和爆破采矿法。
其中,挖掘机采矿法又可分为面法、整采法和渐进式法。
2. 露天矿开采的优缺点优点(1)采矿效率较高;(2)工作环境较好;(3)成本较低,投资成本也较低;(4)开采过程占地面积较小。
缺点(1)矿石的深度较深时,开采难度大,需要大型机械设备;(2)爆破式采矿方法可能造成环境污染;(3)露天矿开采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4)对土地破坏较大。
3. 露天矿开采的流程(1)准备工作。
进行地质勘探,确定矿石的储量、分布、设定采矿的开采方案等;(2)铺设变电站及主要工地站,为设备提供电力源;(3)设立采掘区和运输区;(4)挖掘机采矿法:需要将挖掘机移动到采掘区,进行挖掘作业;(5)爆破式采矿法:爆破前需要将矿石块状化,爆破后对矿石的分类处理、运出;(6)将采集的矿石、土壤送到选矿车间进行浮选选矿;(7)矿石的精矿处理;(8)将矿石运出送往市场出售。
4. 露天矿开采的环保措施(1)减少土地破坏。
在采掘时减少采区的大小,采取合理的开采措施,减少勘探、采矿等活动对土地的破坏。
(2)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严格控制采矿噪音、爆破频率,减少对附近居民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3)治理尘土污染。
采用雾状喷水装置、覆盖闭院等措施,减少矿渣飞扬和扬尘的污染。
5. 露天矿开采的安全措施(1)对设备及维修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2)对坑壁进行定期检查,防止坑壁崩塌;(3)设置警告信号及疏散路线,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结语:露天矿开采是现代矿山开采的一种方法,能够高效率、低成本开采矿物,但在进行露天矿开采时也需要严格遵守环保规定和建立相应的安全措施。
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及边坡稳定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69d91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9.png)
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及边坡稳定性分析摘要:矿山露天开采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方式,然而,开采过程中存在边坡稳定性问题。
本文以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及边坡稳定性分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边坡稳定性;分析引言矿山露天开采是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开采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露天开采存在着边坡稳定性问题,这将对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对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及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方法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一直是矿业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传统的开采中,通常采用直线或曲线境界来界定矿山开采区域,但这种方法忽略了矿山周围的地质条件和边坡稳定性。
因此,为了提高开采效益和确保边坡的稳定性,矿山露天开采境界的优化研究迫在眉睫。
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的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地质条件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通过详细地调查矿区的地质条件,包括岩性、倾角、断裂带等因素,可有效地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并进而确定最佳的开采境界。
其次,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地质数据,进而优化矿山的开采境界。
此外,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还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因素。
通过评估不同境界下的矿石开采量和成本,可以找到最佳的开采境界,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同时,要充分考虑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等,以确保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最小化。
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旨在实现矿石开采的高效率和边坡的稳定性。
通过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现代技术手段、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可以找到最佳的开采境界。
这将为矿业企业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据,并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在矿山露天开采境界优化和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是一个关键环节。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露天采矿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露天采矿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913332c467ec102de3bd8965.png)
露天采矿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露天采矿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是采矿工艺、边坡控制和地下水控制,而露天采矿工艺的形成与发展,除遵守一般的工艺组成原则外,尚受煤田赋存条件的制约。
所以在借鉴国外露天采矿的理论和经验时,必须考虑我国煤田的具体赋存条件。
随着全球性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内外采矿技术也发展很快,很多采矿新技术、新工艺在矿山得到了应用。
国内一批先进的采矿工艺技术,己步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借鉴、吸收国内外的采矿新技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矿业,必将对我国冶金矿产资源的开发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我国采矿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有力地促进了采矿业的发展。
一、我国露天采煤技术概况我国生产露天矿多数是倾斜煤层,中硬岩石,采用单斗一铁道运输工艺。
60年代以后,对生产露天矿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研制了潜孔钻机和回转钻机,穿孔效率提高2-5倍,以后陆续研制成功按油、按沥蜡、乳化油等炸药和毫秒雷管、非电导爆管等爆破材料,爆破技术得到显著提高。
70年代初试验成功挤压介质爆破技术,改善了爆破效果,提高了电铲的装车率。
“一五”至“二五”期间一机部有关制造厂先后研制成3-4m3电铲,100t及150t 电机车和60t自翻车,装备了露天煤矿,使露天矿向机械化、大型化迈进了一步。
抚顺西露天矿设计深度450m,1980年已采到300m深,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运距延长,运输设备效率下降,边坡不稳,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抚顺矿务局于1980年提出了“分区开采、联合运输、内部排土”的技术改造方案:实行集中生产,优先开采剥采比小的西区,煤和油页岩采用联合运输,利用西区采空区进行内部排土.为深露天矿的技术改造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
与一机部合作研制了理论生产能力为500-700 m3/h整套连续开采工艺装备,于1976年在广东茂名油母页岩露夭矿完成了工业试验,目前已在小龙潭露天矿得到运用。
在此基础上为布沼坝露天矿研制了一套理论生产能力为1500-2000 m3/h的中型成套连续开采工艺设备,已在布沼坝露天正常运用,为褐煤田的大规模开发奠定了基础。
露天矿山采矿方法
![露天矿山采矿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f1b4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5.png)
1.倒堆采矿法:剥离物用机械铲或索斗铲直接向前一采掘带采空区倒堆,采矿工作面紧随剥离工作面推进。
在相同情况下,机械铲的重量约为索斗铲的1.8倍,因此剥离高台阶时,多用索斗铲。
剥离更高的台阶可采用二次或多次倒堆。
方案有一台机械铲配合一台索斗铲、二台索斗铲互相配合或仅用一台索斗铲兼作二次倒堆等。
2.横运采矿法:剥离物用排土桥、悬臂排土机循垂直于工作线方向运往采空区,剥离台阶与采矿台阶推进的空间关系也受运输设备规格的限制,但不如倒堆采矿法那样严格。
3.纵运采矿法:剥离物沿工作线,绕过端帮,纵向运往采空区。
适用于单斗-机车车辆、单斗-(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单斗-汽车、轮斗-机车车辆-带式输送机等多种工艺。
但适用的剥离厚度则相反。
当剥离厚度大时,可在下部台阶用倒堆法或横运法,上部用纵运法。
4.人工开采:主要靠人力来打眼、装矿和推车。
5.水力开采:是用水枪射出高压水流冲采矿石并用水力冲运。
此法多用于开采松软的砂矿床。
6.机械开采:是用一定的采掘运输设备,在敞露的空间里从事采矿作业,并通过露天沟道或地下巷道把矿石和岩石运出。
采矿方法技术优化
![采矿方法技术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3e1a9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0.png)
采矿方法技术优化
采矿方法技术优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旨在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采矿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采矿方法技术优化需要关注矿山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在矿山建设初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矿石性质、开采规模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
通过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如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的采出率和降低废石的产生量。
其次,采矿方法技术优化还需要注重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传统的采矿方法往往存在着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加以改进。
例如,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采矿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通过优化采矿工艺和流程,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材料损耗,进一步降低成本。
最后,采矿方法技术优化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采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合理规划开采区域、加强废水处理等。
同时,还需要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回收利用废石、尾矿等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之,采矿方法技术优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进,可以推动采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缓倾斜极薄矿体露天采矿方法优化方案
![缓倾斜极薄矿体露天采矿方法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1bf488102de2bd96058896.png)
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 缓倾斜极薄矿体露天采矿方法优化方案谭 闯(青海鸿鑫矿业有限公司,青海 格尔木 816000)摘 要:矿山在经历初次开发挖采之后,往往还有部分滞留矿物有待开采,这部分滞留物仍然具有较大价值,需要矿区生产人员开发有效的回采方式,以便于增加矿物的复采率和利用率,最后达到提升矿区经济效益和矿物利用率的作用。
传统对矿区滞留物开采的方法效率比较低,且耗费的成本较大,尤其是对极其薄的位于缓斜岩壁的矿体,矿区工作人员需要对这部分难开采的矿体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缓倾斜极薄矿体;露天采矿;优化方案中图分类号:TD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7-0065-2Optimization of open pit mining method for gently inclined and extremely thin orebodyTAN Chuang(Qinghai Hongxin Mining Co., Ltd., Golmud 816000,China)Abstract: After the first exploitation and excavation of the mine, there are still some remaining minerals that need to be mined. This part of the retention is still of great value.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production personnel of the mining area to develop effective mining methods so as to increase the recovery rate and utilization rate of minerals, and finally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and mineral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mining area. The role. The traditional mining method of mining area is less efficient and cost more cost, especially for the extremely thin ore body located in the slant rock wall. The mine workers need to take effective optimization measures to this part of the hard ore body.Keywords: gently inclined and extremely thin orebody; open pit mining; optimization plan矿区资源中可供开采的部分是有限的,因此,提高矿区中矿物资源的回采率和复采率是现在很多矿区工作人员考虑的首要任务。
露天煤矿开采煤矿开采技术研究
![露天煤矿开采煤矿开采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e4713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9.png)
露天煤矿开采煤矿开采技术研究摘要:在我国社会生产中,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行业污染严重,但由于采煤技术水平低,煤炭资源开发效率低下,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煤炭工业的转型和现代化是必要的。
露天煤矿作为一种特殊的煤矿,只有通过应用特殊的采矿技术和提高采矿技术的科学水平,才能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实现煤炭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开采;煤矿开采;技术工艺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煤矿开采对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使得煤矿企业面临许多的安全问题。
许多煤矿的安全管理仍然是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在实际的恢复管理中,安全风险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也没有足够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了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采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不断完善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
1露天煤矿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分析1.1 做好分层开采工作事故经常发生在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造成不可逆的生命财产损失。
采矿破坏了第一层土壤结构之间的平衡,导致煤矿中岩层的应力分布不均。
如果周围的岩石不能支撑地基,完整的区域可能会导致滑坡。
不合理的开采、不可预测的地质结构和露天煤矿监测不足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地质灾难。
露天开采应被视为从上到下开采的基本原则。
露天开采和露天开采取决于地质位置,必须以不同的方式进行。
每个操作系统的技术和安全要求都有明确的定义。
许多小型、非常原始的煤矿不遵守有利于采煤的规定。
一些煤矿的起点非常高,通常高达数百米。
被列为非法的露天煤矿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并导致滑坡。
煤矿开采的基本原理是当下的主要任务,同时也需要提高安全性[1]。
1.2 完善运输系统在露天煤矿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如果设备不安全或有缺陷,机器很容易受到操作问题的干扰。
特别是对于采矿运输设备,不适当的维护或方案的改变可能影响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
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法的研究
![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3c31daf12d2af90342e692.png)
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法的研究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各种金属矿山的过渡开采,已经造成了我国国内现有的资源逐渐的枯竭,尤其浅层资源已经没有了可以开采的地方。
我们对金属矿业的开采已经逐步转向地下开采时期,但是如何度过这个过度时期,对于我们选择的开采方式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由露天转向地下开采是将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结合到一起的一种综合型的开采技术,不论对于人员开采的技术,还是对于开采设备的要求,都是一个考验。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是以石人沟为案例,来研究由露天转向地下开采的方法,根据现有的采矿方法及原理,选择比较合理的开采方案,既要保证金属矿业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同时还要保证开采的安全性。
标签: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方法研究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各种金属矿山的过渡开采,已经造成了我国国内现有的资源逐渐的枯竭,尤其浅层资源已经没有了可以开采的地方。
我们对金属矿业的开采已经逐步转向地下开采时期,但是如何度过这个过度时期,对于我们选择的开采方式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由露天转向地下开采是将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结合到一起的一种综合型的开采技术,不论对于人员开采的技术,还是对于开采设备的要求,都是一个考验。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是以石人沟为案例,来研究由露天转向地下开采的方法,根据现有的采矿方法及原理,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比较,选择比较合理的开采方案,既要保证金属矿业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同时还要保证开采的安全性。
1综合评价方法由以往的数据显示,露天转地下的开采方法要考虑到多种因素、指标、目标及层次,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如果地质资料出现误差或者其他的指标具有不确定性,那么对于开采的过程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
目前有很多的系统中都有数学的应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石人沟为例,来研究露天转地下开采方式。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为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模型结合,应用到开采方法中,建立相关的综合评价模型,客观的对各因素进行层次分析,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综合型的评价,最终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
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及安全研究
![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及安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0da52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5.png)
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及安全研究摘要:露天开采技术本身有非常强的综合性,涉及的专业也较多,煤矿行业相较于普通行业来说环境多变,受气候、地质等因素影响较多,采矿过程中还面临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实际露天开采作业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达到安全采矿的目的。
关键词: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研究引言我国矿产行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完善的金属矿山开采体系。
通过对二战时期所遗留的采矿设备以及采矿技术进行研究与创新,我国逐渐发展形成多样化的采矿技术体系,以适应我国矿区复杂化、多样化的环境特征。
在开展露天采矿过程中,是否正确选择相应采矿技术,可以直接影响采矿工程开展的效率以及采矿效果,是否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直接影响着矿井中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不仅如此,以上两点还会对金属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和名声口碑造成重要影响。
因此,有关技术人员必须在露天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结合矿山的实际环境,选择合理的采矿技术,管理人员也应当做好开采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开采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煤矿开采效率,促进金属矿山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1.1小阶段爆破采煤法所谓小阶段爆破采煤法,主要就是指在进行煤矿采掘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开采地区进行提前规划和分段,通过爆破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种采煤工艺方法。
一般来说,采取小阶段爆破采煤工艺方法来进行开采,所需要具备的技术条件必须要求所采取的煤层厚度要有保证,以及煤层的倾斜角度必须要符合要求,对这两项技术要点要求必须要严格。
而且,必须要在该阶段的煤层底板确保不会滑落的情况下,才能够使用此种开采方法。
采用小阶段爆破采煤方法具有许多优点,它的安全性能高、操作相对简单,而且也有利于提升采煤效率。
但是采用小阶段爆破采煤方法容易使爆破的煤炭散落,导致煤炭资源的丢失和浪费,降低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
并且采用小阶段爆破采煤方法对矿井通风要求非常严格,地质条件必须要经过科学严密的探测和侦察,对周围的环境要求比较高。
煤矿露天开采转井工开采研究
![煤矿露天开采转井工开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6899c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9.png)
煤矿露天开采转井工开采研究摘要:新时期,在煤矿露天开采、转井工开采作业中。
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现有的开采方法进行优化、革新,从智能化开采和生态环保的角度,做出综合全面论证,构建完善的开采体系,实现对资源更加高效地开采和使用,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关键词:煤矿;露天开采;转井工开采引言:煤矿开采作业涉及较多内容,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其中的各项开采技术进行合理选用,同时引进多元化的技术装备,提高开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开采活动能够稳步、高效、同步推进。
一、煤矿露天开采转井工开采概述露天开采主要是从地表直接开采煤炭资源,通常用于煤炭赋存较浅的区域。
在露天开采过程中会涉及多元化的作业指标,开采过程中需要须先清除覆盖在煤炭上方的土壤、岩石,结合大型挖掘设备、装载设备,将煤炭挖掘出来,此类生产模式具备较高的效率,成本较低,但是会给地表生态环境造成相应的破坏和影响。
伴随煤炭开采需要在开采过程中稳步、高效实施环境修复。
而转井工开采的主要是一类从地下进行煤矿开采的方法,作业人员需要完成对矿井的挖掘,之后通过井下设备将煤炭开采出来。
此类开采作业需要将矿井深入到地下数百米或更深的区域,用于煤矿储存较深,且煤矿质量较好的开采环境和条件;或者当煤炭赋存不再适用于露天开采的情况,可利用转井工开采的策略,进一步延续煤炭开采周期,同时减少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
此类开采作业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但是需要在开采过程中完成对设备的再投资、选用。
因此其整体成本相对较高。
在选取煤矿开采作业方式、方法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须考虑煤矿的赋存深度、地质条件、煤炭质量、环境法规、经济指标、社会因素,在决策管理过程中做出前期细致、深入的地质环境勘查,严格参照环境法规来完成综合全面的开采作业。
二、煤矿露天开采转井工开采策略(一)井口建设井口建设是采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涉及对垂直以及倾斜井口的设置,以便采煤工作能够高效开展。
在对井口的地理位置进行选用过程中,工程技术设计人员需要在矿区中心或者煤矿储存的核心区域完成综合规划,考虑运输、排水、通风等各项需求,保证井口与煤矿内部高质量连通在一起;之后,工程技术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煤矿地质条件以及开采需求对不同类型的井口进行设置,包含对立井、斜井的规划管控,须紧密结合露天开采现状来设计。
露天矿山开采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
![露天矿山开采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e82c4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c.png)
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露天矿山开采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曹 贺(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摘 要: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矿石资源丰富,但开发储存量有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露天开采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高开采效率,促进我国矿产业的发展。
本文简述露天矿山开采概况和应用得采矿技术,结合露天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露天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金属矿山;露天开采;技术进展中图分类号:TD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4-0058-2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open pit mining technologyCAO He(China Gold Inner Mongolia Mining Co., Ltd.,Manzhouli 021400,China)Abstract: China is a big energy consuming country, rich in ore resources, but the development and storage capacity is limi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open-pit min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in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ining industry.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open-pit min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ining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pen-pit mining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pen-pit mining technology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Keywords: metal mine; open pit mining; technical progress露天开采是人类开采矿物最早的方式,我国矿石资源丰富,早在3000年前就开始凿井开采铜矿。
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及安全策略研究
![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及安全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5ade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e.png)
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及安全策略研究发布时间:2022-03-24T05:42:00.100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26卷20期作者:蔡新天[导读] 我国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对能源有着很大的需求量,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蔡新天新疆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新疆拜城 842300摘要:我国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对能源有着很大的需求量,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对煤炭质量要求在不断地提升,随着开采量的增大,开采工作的危险系数也在提高,这需要在采矿的过程中做好质量和安全的管理。
因此,对于我国煤矿采集行业来说,亟需加强对采矿工作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加速将现有体系进行完善。
本文将对当前阶段煤矿行业进行采矿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加强煤矿采矿技术和安全管理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露天开采;技术;安全引言当前,我国在进行煤炭施工时,多数地方已经引入了国际先进的煤炭开采设备和技术,也对煤炭施工人员实行了严格的职业培训,以此为基础来改善和提高煤炭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服务质量,成果显著,有效地降低了各类煤炭施工中安全事故。
然而,一些大型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并未完全地得到遏制。
为此,如何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煤矿开采产品和工程开采管理技术,实现大幅度地提升企业对煤矿安全的管理,就成为当前我国煤炭产品行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1露天开采矿山采矿技术1.1排土技术排土技术在露天采矿中必不可少,它不但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量和规模的扩大,而且直接影响运输、排土等施工环节的经济效益。
排土方式由开拓或运输方式确定,排土场的稳定性可以决定企业是否可以长期进行露天采矿工作。
矿区采用推土机进行排土处理,该种方式在施工时具有机动灵活、爬坡能力强等特殊优点,适用于任意地形情况,可堆置成各种山坡形和平原形排土场。
由于其排土线路施工建设速度快、投入少、易于维护,排土施工工艺及土场技术操作管理也相对比较简便。
露天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和最优化开采深度的研究
![露天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和最优化开采深度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9c319583d049649b66589b.png)
露天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和最优化开采深度的研究摘要:决定矿山开采能否可行,怎样使采矿成本降到最低,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确定合理的经济剥采比及最优化开采深度就是经营决策中重要的依据之一,对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提高企业盈利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露天矿山;经济合理剥采比;最优化开采深度Abstract: decideing to mine feasibly, how to make the mining cost is minimized, make enterpris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o win the initiative, the 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economic stripping ratio and optimization of mining depth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business decision, the two aspects research to improve business prof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words: open-pit mine; reasonable economy stripping ratio; optimization of mining depth1 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主要用比较法,实质是将露天与地下开采的经济效果作比较来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储量盈利比较法系列,该系列中有产品成本比较法、储量盈利平衡法和盈亏平衡法。
以下讨论的经济合理剥采比与原矿剥采比相对应。
1.1 产品成本比较法矿山企业的最终产品可以是原矿、精矿或其他后续矿产品。
’1.1.1原矿成本比较法露天开采的原矿成本CL包括纯采矿成本a(元/t)和所分摊的剥离费用两部分,即:原矿成本比较法的原理是将原矿的地采成本作为露采成本的上限,并以此作为依据来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也就是:nJH’表示每吨原矿的露采成本不大于地采成本时允许的最大剥采比,即经济合理剥采比。
露天转地下开采建矿模式和采矿方法的研究
![露天转地下开采建矿模式和采矿方法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4a3590c453610661ed9f4a1.png)
露天转地下开采建矿模式和采矿方法的研究露天转地下开采建矿模式和采矿方法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大多数露天矿深凹开采的结束,越来越多的矿山将转入地下开采。
露天转地下开采条件下岩体变形和移动容易诱发露天边坡的稳定性问题。
有些露天转地下矿山发生了边坡滑坡、地面坍塌等安全事故,因此做好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分析对于地下采矿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岩体;露天开采中图分类号:TD80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岩体基本质量的分级岩体基本质量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
其划分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指标方法确定。
顾名思义,定性划分是根据岩石的性质,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一般采用敲击、浸水等方法对岩石进行确定,一般分为坚硬岩、较坚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风化程度可由岩石的颜色、状态、构造破坏程度进行确定,一般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全风化;岩体完整程度定性划分一般根据主要结构面的发育程度、结合程度、结构面类型、相应的结构类型来确定,一般分为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及破碎。
所以定性确定方法一般是采用肉眼观察、手触等方式对岩体进行判断,比较直观。
定量划分是根据公式计算对岩体质量分级进行确定,精确度高,理论追溯性强。
岩体坚硬性定量指标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RC可由试验测得,也可由计算得出;岩石完整程度定量指标采用岩石完整性指数KV确定,KV由试验测得,当无法取得试验数据时,可采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进行确定。
岩体基本质量的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进行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根据前述方法即可确定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岩体质量指标(BQ)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RC和KV,按公式BQ=90+3RC+250KV进行确定,在使用此公式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条件a、当RC>90KV+30时,应以RC=90KV+30和KV带入计算BQ值b、当KV>0.04RC+0. 4时,应以KV=0.04RC+0.4和RC带入计算BQ值。
煤矿开采的露天采矿技术
![煤矿开采的露天采矿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23762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6.png)
大规模高效开采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 发和利用,大规模高效 开采成为露天采矿技术 的发展趋势。通过采用 大型设备、优化采矿工 艺等措施,实现大规模
高效开采。
多元化开采
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多元化开采成为露天 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采用多种采矿方法 和工艺,实现多元化开 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排土设备
用于将剥离物排弃至指定地点 ,包括推土机和排土机等。
03
露天采矿技术的安全与环保
露天采矿技术的安全措施
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采矿 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降低事故风 险。
强化安全培训
定期对采矿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采 矿作业的安全。
实施安全检查
煤矿开采的露天采矿 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目录
• 露天采矿技术概述 • 露天采矿技术的方法与设备 • 露天采矿技术的安全与环保 • 露天采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露天采矿技术概述
露天采矿技术的定义
01
露天采矿技术是指在矿床地表或 离地表不远的地下,通过剥离覆 盖层,使煤层暴露出来,然后进 行采煤的工程技术。
投资成本高
露天采矿技术需要大型 设备和设施,投资成本
相2
03
初期阶段
露天采矿技术始于18世纪 中叶,主要用于开采易剥 离的矿床。
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露 天采矿技术逐渐完善,开 始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矿床 开采。
现代阶段
现代露天采矿技术采用先 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提 高了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露天采矿技术的方法与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新疆西部黄金哈密金矿有色责任公司阿拉塔格铁矿残留矿柱采矿方法研究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中南大学哈密金矿2011年10月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所长:唐向阳副所长:马育新项目负责人:唐向阳新疆哈密金矿矿长:齐新营副矿长:赵渊新生计部主任:余兆斌项目负责人:赵渊新主要研究人员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唐向阳李振振韩福林中南大学阳雨平谢火明新疆哈密金矿齐新营赵渊新王洪山冶建新蔡余兆余兆斌张德福郭志斌栾维迪石红兵孙挺彬杜雁飞阿山江报告审核目录1 开采技术条件 (1)1.1 概述 (1)1.2 矿区及矿床地质 (2)1.2.1 矿区地质 (2)1.2.2 矿床地质 (5)1.3 矿区水文地质 (9)1.3.1 自然地理 (9)1.3.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9)1.3.3 矿坑充水因素和涌水量 (9)1.4 开采技术条件及资源储量 (10)1.4.1 开采技术条件 (10)1.4.2 保有资源储量 (11)1.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述 (14)1.5.1 地质构造 (14)1.5.2 矿岩稳固性 (15)1.5.3 矿体赋存形态 (15)2 工程现状 (16)3 国内外回采地下矿柱和残矿的现状 (21)3.1国外研究现状 (21)3.2国内的研究现状 (21)3.3 结论 (22)4 采矿方法选择 (24)4.1 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 (24)4.2 初选采矿方法 (24)4.2.1分段中深孔阶段崩落采矿法 (26)4.2.2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 (28)4.2.3充填采矿法 (37)4.3结论 (38)5 露天开采工艺 (38)5.1采用的数据 (38)5.2露天主要参数 (39)5.3开拓运输系统 (40)5.4废石排土场 (40)5.5露天采剥工艺 (41)5.5.1采剥方法 (41)5.5.2穿孔工作 (43)5.5.3爆破工作 (47)5.5.4露天转地下采空区的处理 (63)5.5.5采装工作 (63)5.5.6辅助作业 (68)6 露天开采的安全保障 (69)7 地下采矿方案 (71)7.1设计原则 (71)7.2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的衔接 (71)7.3 下部中段盘区和矿块的划分 (72)7.4 下部中段平面布置方式 (74)7.5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采矿法回采矿房 (75)7.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矿柱 (77)8地下开拓方案 (79)8.1设计范围 (79)8.2设计内容 (79)8.3设计方案 (79)8.4溜矿井设计 (84)8.5开拓平巷设计 (85)8.6通风系统 (88)8.7运输系统 (88)9露天和地下开采的衔接问题 (90)10矿山设备及各分层工程量表 (91)10.1开采设计主要设备 (91)10.2各分层工程量 (92)11 问题和建议 (93)参考资料: (94)1、《采矿设计手册-矿床开采卷》(四卷)第一篇露天开采 P(21-30)、P(75-77)、P(317-332)、P(336-356)、P(417-419) (94)2、《采矿设计手册》(十四篇)第九篇露天开采 P(703-716)、P(739-772)、P(804-833)、P(906-911)、P(786-803) (94)3、《金属矿山》 2002年第7期 P(53-54) (94)4、《金属矿山》 2008年第7期 P(12-14) (94)5、《黄金》 2003年6月第六期 P(24-26) (94)6、《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月第4期 P(572-577) (94)7、《工程爆破》2004年6月第2期 P(54-58) (94)8、《水泥工程》2006年第1期 P(39-40) (94)9、《中国矿山工程》2007年4月第2期 P(4-5) (94)10、《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8月第4期 P(808-813) (94)附图: (94)1 开采技术条件1.1 概述阿拉塔格铁矿区位于哈密市西南200km处的戈壁荒滩,距雅满苏铁矿124km,有简易公路相通。
由哈-若公路100余公里到土屋铜矿再下简易砂石路80余km可到矿山。
行政区划归新疆哈密市管辖。
本矿是哈密金矿下属的一个经济实体。
详见图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矿区及地理位置及交通图点号直角坐标地理坐标X Y东经北纬145974541648008492°45′41.14″41°30′42.91″245974541648131692°46′34.27″41°30′43.01″345968541648131692°46′34.34″41°30′23.57″445968541648008492°45′41.22″41°30′23.46″自然地理概况1)气候条件本区属内陆干旱气候区,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大,极度干旱的气候导致了强烈的蒸发作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
区内无地表水体及地表水流,偶尔的暴雨可产生短暂性地表泾流,但很快便消失。
1.2 矿区及矿床地质1.2.1 矿区地质阿拉塔格铁矿矿区位于中天山地背斜隆起带东端,盐湖背斜的北翼,出露地层为元古界卡瓦布拉克第一亚组(Ptk a)地层为一套浅到中等变质程度的片岩和大理岩组成的区域变质岩,后期热液变质明显。
总厚1550米。
根据岩性特征可分为六个岩性段。
一、白云质大理岩段(Ptk a−1):分布于矿区以南。
主要岩性下部为灰白色块状大理岩与二云石英片岩互层。
二、二云石英片岩段(Ptk a−2):分布于矿区南缘,其岩性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三、薄层状大理岩段(Ptk a−3):分布于矿区南部,主要岩性为灰白色大理岩。
四、二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片岩与白云石英片岩段(Ptk a−4):分布于矿区西部和中部。
五、块状大理岩段(Ptk a−5):分布于矿区西部偏北,主要为灰白色灰绿色块状,条纹条带状大理岩。
六、斜长片岩、混合岩段(Ptk a−6):分布于矿区中部北缘,上部为条带状混合岩,细粒结构,条带构造,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黑云母(有时呈花岗结构,可能是正变质岩石)。
(2)构造矿区构造比较简单,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北陡倾(60-90)度的单斜构造。
深部往往变化在(65-75)度。
南部及东南部因受花岗岩侵入影响发生到转,在矿区中部偏北地层走向向北西偏转形成一个向西撒开,向东熟练的似帚状构造。
由于岩体破坏,东部帚柄出露不全(如下图)。
一、断裂:区内断层不甚发育,以南北向为主,东北向次之。
都为逆断层且形成于成矿之后。
现分述如下:F1:位于矿区西部边缘,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45-65)度,逆断层形成于成矿之后。
F2:断层处于矿区中部偏西3-5勘探线之间。
走向从北往南由北东向转为南北向再转为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50-60)度,往深部变陡为(70-80)度,为成矿后的逆断层。
断层长约200米,横切全部含矿带。
主要依据K4槽中(949地质点)见断层面及数十公分的破碎带,另断层两侧地层错开。
由于该断层的影响,致使西盘上升被剥蚀矿体出露地表,东盘下降为隐伏矿体。
在矿区东部有一条北东,南西走向的片状钠长斑岩脉,贯穿全区,有近东西向的数条小断层平行错开。
该脉岩为早期断裂的充填物。
二、层间破碎:矿区层间破碎带较为发育,大都与地层走向相近,分布于刚性岩石中及刚性与柔性岩石分界面上。
层间破碎带,应为较早期南北向压力形成,为后期的矽卡岩化和成矿提供了有利部位。
因而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
矿体的顶部及底常有碎裂现象及绿泥石岩,说明矿体形成后,这种压力作用仍在继续。
三、节理:由于长期应力作用,矿区内节理也比较发育。
主要有三组,一组为北东向;一组为北西向;一组近东西向。
其中前两组最为发育。
这些节理多被各种岩脉所充填。
总之本矿区构造形态,显示了应力作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其中,南北向压力为主,造成了层间破碎带和北东向、北西向的节理而为后期矿液通道和赋存的条件。
后期的应力作用形成了一系列近南北向逆断裂而破坏了矿体。
(3)岩浆岩区内侵入岩发育,按时间属华力西早、中两期。
按岩性可分为中性和酸性。
其中尤以华力西中期酸性岩浆活动最为强烈。
主要分布在矿区北部和东部,脉岩也较发育。
其岩性主要为细晶闪长岩、闪长岩脉以及花岗斑岩脉、花岗伟晶岩脉、细晶花岗岩脉、长英脉、石英脉等等,总之岩性十分复杂。
(4)围岩蚀变由于花岗岩的侵入而产生了角岩化和矽卡岩化。
一、角岩为灰白色、浅灰绿色块状或条带状构造。
矿物成分主要为透辉石、绿帘石次为石榴石、石英、长石及少量方解石黄铁矿等。
主要分布在北部大理岩的两侧及矿区的东西两边,将矽卡岩包围其中,其它地区零星分布。
二、矽卡岩:为灰绿色、暗绿色石榴石多时则成淡红色,细粒块状有时为条带状。
主要成分为石榴石、透辉石次为绿帘石、透闪石以及少量的绿泥石、蛇纹石、石英、方解石和金属矿物如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等。
矽卡岩产于北部大理岩(Ptk a−5)的层间破碎带中呈扁豆状分布。
它是铁矿的直接围岩,与铁矿有密切关系,若以铁矿体两侧,矽卡岩矿物分布还有如下特点:近矿时主要是钙铁榴石,钙铁辉石随后出现绿帘石、钙铝榴石、透辉石、矽卡岩化大理岩。
磁铁矿交代矽卡岩也较明显。
(如下图)总体来看蚀变带有如下特点:角岩与矽卡岩矿物成分十分近似,有时不易区别。
区别在于矽卡岩粒度较粗含金属矿物,铁镁矿物含量较高,色深等特点与角岩相别。
矽卡岩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集中于花岗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
角岩范围广,西部延出图外。
矽卡岩范围小,长500米,宽(10-100)米,角岩分布在矽卡岩的两侧,矿体在矽卡岩中呈透镜状。
矽卡岩本身又可分为内带和外带,内带不发育,赋存于花岗岩边缘带中,伴随磁铁矿体呈脉状产出,无角岩带外圈。
外带赋存于角岩中,与层间破碎带共生。
矿区围岩按成因特点分为两类:一是与火山活动有关的自变质作用,表现为面型的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与金矿化关系不大;二是与火山期后热液有关的近矿饰变作用,表现为沿F2早期张性断裂呈带状或线型分布的硅化、黄铁娟英石化,空间上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及硅化。
黄铁绢英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局部地段形成工业矿体。
位于石英脉上盘的英安岩普遍蚀变较强,下盘蚀变轻微。
1.2.2 矿床地质(1)含矿带赋存于第五岩性段内,呈近东西向,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长约500米,宽(30-100)米的透镜状,倾向北,倾角(65-75)度以3线、5线为中心向东西两端尖灭。
(2)矿体呈多个平行排列赋存于角闪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
地表出露大小矿体41个大者长约100米,小者仅10米,分布在K1槽之东,F2断层之西的200米范围内,东部由于F2断层使东盘下降而成隐伏状矿体。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状与围岩(含矿带)基本一致,倾斜向北,倾角(50-7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