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率、完好率、利用率统计表
设备故障率完好率利用率统计图表范例
![设备故障率完好率利用率统计图表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7fa9fcc89b6648d7c0c74623.png)
97%
82%
年度综合统计
设备故障率年度走势图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设备完好率年度走势图
100.00%
99.00%
98.00%
97.00%
96.00%
95.00%
576
8月
492
576
9月
219
576
10月
492
576
11月
492
576
12月
统计时间
设备数据 (单位:小时)
设备故障率 月份
设备完好率
1%
1月
99%
4%
2月
96%
3%
3月
97%
3%
4月
97%
3%
5月
97%
3%
6月
97%
3%
7月
97%
3%
8月
97%
3%
9月
97%
1%
10月
99%
3%
11月
97%
3%
94.00%
93.00%
92.00%
91.00%
90.0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
![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588eee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a.png)
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在企业里,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
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一、设备管理的指标评价1、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3、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和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机械设备“利用率”、“完好率”统计表
![机械设备“利用率”、“完好率”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6cc474ee7fd5360cbb1adb00.png)
100%Βιβλιοθήκη 20 100%20
100%
20 100%
20
100%
20 100%
20 100%
20 100%
20 100%
填表时间: 2016年 8月1日
142
——
20
15
17 113.33% 136
136 ——
20
15
17.75 118.33% 142
142
——
20
15
17 113.33% 136
136 ——
20
15
17.88 119.2% 143
143 ——
20
15
0.25 1.67%
2
2
——
20
15
0.25 1.67%
2
2
——
20
20
100%
20
m³
10
1
混凝土搅拌运输
车
m³
10
1
混凝土搅拌运输 车
m³
10
1
移动式柴油发电 机组
KW
300
1
柴油发电机组 KW
300
1
审核:
15
11.75 78.33% 94
94
——
20
15
17.75 118.33% 142
142
——
20
15
17 113.33% 136
136 ——
20
15
17.75 118.33% 142
117 ——
20
20 100%
门式起重机
t
50
1
15
20.63 137.53% 165
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
![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519800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5.png)
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一、设备的完好率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
很多实验室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实验室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二、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三、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和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日历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也就是说即使是单班运行的设备,我们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
因为无论实验室是否使用这台设备,都以折旧形式消耗着实验室的资产。
计划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计划利用状况,如果是单班运行,其计划时间就是8小时。
四、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期MTBF的另外一个提法叫做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期=统计基期无故障运行总时间/故障次数)。
它与故障停机率互补的反映了故障频次,也就是设备的健康状况。
设备管理统计数据公式
![设备管理统计数据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e844eaf284ac850ad024254.png)
1、设备完好率定义: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 标准:所谓完好设备一般标准是:①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②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润滑系统正常、设备运转无超温、超压现象;③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没有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还要规定具体标准。
例如传动系统的变速要齐全、滑动部分要灵敏、油路系统要畅通等。
公式中的设备总台数包括在用、停用、封存的设备。
在计算设备完好率时,除按全部设备计算外,还应分别计算各类设备的完好率。
2、设备利用率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
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
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一般的企业当中,设备投资常常在总投资中占较大的比例。
因此,设备能否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等于相对降低了产品成本。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一般包括:设备数量利用指标―实有设备安装率,已安装设备利用率;设备时间利用指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设备计划台时利用率;设备能力利用指标―设备负荷率;设备综合利用指标―设备综合利用率。
过去,设备利用率一般仅指设备制度台时利用率。
计算公式: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3、设备故障率定义:设备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与设备应开动时间的百分比,是考核设备技术状态、故障强度、维修质量和效率一个指标。
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六个评价指标
![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六个评价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dafee9ede80d4d8d05a4f9e.png)
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六个评价指标在企业中,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使用率、设备的故障率、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设备平均修理时间、设备的保养及时率、设备的性能效率、设备的综合效率等等,其中下面六个评价指标最为关键:1.设备完好率定义:设备完好率指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生产设备总台数*100%设备完好的一般标准是:设备性能良好,如机械加工设备的精度达到工艺要求;设备运转正常,如零部件磨损、腐蚀程度不超过技术规定标准;原料、燃料、油料等消耗正常,无油、水、汽、电的泄漏现象。
2.设备利用率定义: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度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反映了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每小时理论产量*100% 计算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计算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设备总台数*100%进行设备利用率的统计可依据生产报表分析进行,也可以采取实际统计的办法。
对于时产量固定的或产量容易计算的,可采用公式一;对于产量可变或设备较小的,可采用公式二、公式三。
3.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定义: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英文全称Mean Time BetweenFailure,缩写为MTBF,是指可修复产品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评价时间,是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计算公式:MTBF=(∑▒〖(downtime-uptime)〗)/(failure times)对于一个简单的可维护的设备,MTBF = MTTF + MTTR。
因为MTTR通常远小于MTTF,所以MTBF近似等于MTTF,通常由MTTF替代。
MTBF用于可维护性和不可维护的系统。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46b64ba58f5f61fb73666fa.png)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一、设备的完好率在这些指标里用得最多,但其对管理的促进作用有限。
所谓的完好率,是在检查期间,完好设备与设备总台数的比例(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数/设备总数)很多工厂的指标可以达到95%以上。
理由很简单,在检查的那一刻,如果设备是运转的,没出故障,就算是完好的,于是这个指标就很好看。
很好看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可提升的空间了,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改善的了,也就意味着很难进步了。
为此,不少企业提出对此指标的定义进行改造,例如提出每月8日,18日,28日检查三次,取其完好率的平均值作为本月的完好率。
这当然比检查一次要好,但仍然是点状反映出的完好率。
后来有人提出以完好的台时数比上日历工作台时数,完好台时数等于日历工作台时减去故障及其修理的总台时数。
这个指标要真实多。
当然又遇到统计的工作量增加和统计的真实性,遇到预防性维修台时是否扣除的争论。
完好率这一指标是否有效反映设备管理状况,这要看如何应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设备的故障率这个指标容易混淆,存在两种定义:1.如果是故障频率则是故障次数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的比值(故障频率=故障停机次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数);2.如果是故障停机率,则是故障停机台时与设备实际开动台时加上故障停机台时的比值(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台时/(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故障停机台时))显然,故障停机率比较能够真实的反映设备状态。
三、设备的可用率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而在我国有计划时间利用率(计划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计划工作时间)和日历时间利用率(日历时间利用率=实际工作时间/日历时间)两个不同提法。
按照定义,西方定义的可用率实际上是日历时间利用率。
日历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完全利用状况,也就是说即使是单班运行的设备,我们也按照24小时计算日历时间。
因为无论工厂是否使用这台设备,都以折旧形式消耗着企业的资产。
计划时间利用率反映了设备的计划利用状况,如果是单班运行,其计划时间就是8小时。
一文读懂:设备完好率、利用率、故障率、OEE
![一文读懂:设备完好率、利用率、故障率、OEE](https://img.taocdn.com/s3/m/542c5e2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7.png)
中是不可能达到这⼀要求,由于许许多多的因素,车间设备存在着⼤量的失效: 例如除过设备的故障,调整以及设备的完全更换之外,当设备的表现⾮常低时,可能会影响⽣产率,产⽣次品,返⼯等。
OEE是⼀个独⽴的测量⼯具,它⽤来表现实际的⽣产能⼒相对于理论产能的⽐率。
国际上对OEE的定义为:OEE是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全局设备效率)的缩写,它由可⽤率,表现性以及质量指数三个关键要素组成计算公式:OEE=可⽤率X 表现性 X质量指数。
其中:可⽤率=操作时间 / 计划⼯作时间它是⽤来考虑停⼯所带来的损失,包括引起计划⽣产发⽣停⼯的任何事件,例如设备故障,原料短缺以及⽣产⽅法的改变等。
表现性=理想周期时间 / (操作时间 / 总产量)=(总产量 / 操作时间)/ ⽣产速率表现性考虑⽣产速度上的损失。
包括任何导致⽣产不能以最⼤速度运⾏的因素,例如设备的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以及操作⼈员的失误等。
质量指数=良品/总产量质量指数考虑质量的损失,它⽤来反映没有满⾜质量要求的产品(包括返⼯的产品)。
6、MTTR定义:MTTR(mean time to restoration,即平均修复时间),是指可修复产品的平均修复时间,就是从出现故障到修复中间的这段时间。
MTTR越短表⽰易恢复性越好。
它包括确认失效发⽣所必需的时间,以及维护所需要的时间。
MTTR也必须包含获得配件的时间,维修团队的响应时间,记录所有任务的时间,还有将设备重新投⼊使⽤的时间。
7、MTBF定义:全称是MeanTime Between Failure,即平均⽆故障⼯作时间。
就是从新的产品在规定的⼯作环境条件下开始⼯作到出现第⼀个故障的时间的平均值。
MTBF越长表⽰可靠性越⾼正确⼯作能⼒越强。
8、MTTF定义:全称是MeanTime To Failure,即平均失效时间。
系统平均能够正常运⾏多长时间,才发⽣⼀次故障。
系统的可靠性越⾼,平均⽆故障时间越长。
设备三率计算公式
![设备三率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3d2bca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d.png)
设备三率计算公式设备三率是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包括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和设备故障率。
这三个比率的计算对于评估设备的运行状况、生产效率以及维护策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咱们先来说说设备完好率。
设备完好率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完好设备的数量占设备总数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就是:设备完好率 = (完好设备数量 ÷设备总数)× 100% 。
比如说,一家工厂里总共有 100 台设备,经过检查,其中有80 台是完好的,那么设备完好率就是(80÷100)× 100% = 80% 。
我之前在一家制造企业工作的时候,就遇到过设备完好率的问题。
当时我们车间新引进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大家都特别兴奋,觉得这下生产效率肯定能大大提高。
可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由于操作工人对新设备还不太熟悉,加上维护保养没跟上,不少设备陆续出现了故障。
为了弄清楚设备的实际状况,我们专门组织了一次全面的设备检查。
那场面,可真是紧张又忙碌。
大家拿着检查表,一台一台地仔细查看,记录下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
最后统计出来,设备完好率才 60% 左右,这可把领导急坏了。
接下来再讲讲设备利用率。
设备利用率是指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使用时间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是:设备利用率 = (设备实际使用时间 ÷设备计划使用时间)× 100% 。
打个比方,如果一台设备计划每天运行 8 小时,实际上只运行了 6 小时,那么它当天的利用率就是(6÷8)× 100% = 75% 。
记得有一次,我们公司接到一个大订单,交货时间特别紧。
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我们得充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生产部门的同事们精心安排生产计划,尽量减少设备的空闲时间。
就连设备维修人员也随时待命,一旦设备出现小故障,马上进行快速维修,确保设备能够持续运行。
那段时间,大家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刻也不敢松懈。
最后说说设备故障率。
设备故障率是指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设备课设备故障率和运转率
![设备课设备故障率和运转率](https://img.taocdn.com/s3/m/268764d58bd63186bcebbc57.png)
机加工机床本周内月运转率
设备完好率作为一项设备技术评价指标,用于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行业、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设备运转率,又称实际运转率,其公式为:r=t/T(r=设备运转率,t=实际运转时间,T=有效作业运转时间)
设备故障率=[(停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计划使用总时间]×100% 假设某设备出现故障了,等待技术人员到达
设备故障率=[(停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计划使用总时间]×100%
假设某设备出现故障了,等待技术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是10分钟,技术人员维修的时间是50分钟,这台设备计划每天使用8小日设备故障率=(1/8)×100%=12.5%
通常在企业里面,都是按月计算设备故障率的,计算公式同理。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套)数/考核设备台(套)数X100%。
设备完好率具有时间点性,即其反应的只是某一时间点时设作业运转时间)
员到达现场的时间是10分钟,技术人员维修的时间是50分钟,这台设备计划每天使用8小时,那么,停机等待
钟,这台设备计划每天使用8小时,那么,停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1小时
性,即其反应的只是某一时间点时设备技术状况;设备完好率指完好设备占全部考核设备的百分比。
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1小时 日设备故障率=(1/8)×100%=12.5% 通常在企业里面,都是按月计算设备
算设备故障率的,计算公式同理。
设备运行统计
![设备运行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7711caa1c7aa00b52acb0b.png)
设备运行统计方案针对设备完好率、故障率、利用率等数据统计,特制定如下方案和条例。
1.概念解释1.1完好率设备正常运行时间与总出勤时间的比值(设备完好率的准确解释为:完好设备总台数占生产设备总台数的比值,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系的反映某一指定时间的设备完好率,但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将完好率改为设备正常运行时间与总出勤时间的比值。
)1.2故障率设备故障维修时间与总出勤时间的比值1.3利用率设备总出勤时间与日历时间的比值1.4上月时间设备计时器上月显示时间1.5当月时间设备计时器当月显示时间1.6运行时间设备实际正常运行时间1.7故障时间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故障及其维修时间(计划维修时间不算在故障时间内)1.8总出勤时间设备实际正常运行时间和故障时间的总和1.9月度总时间日历天31×24小时=744小时(或30×24小时=720小时,28×24小时=672小时,29×24小时=696小时)1.10总维保成本每台设备当月的备件使用费用和委外维修费用的总和2.计算公式2.1运行时间运行时间=当月时间-上月时间2.2总出勤时间总出勤时间=运行时间+故障时间2.3完好率完好率=运行时间/总出勤时间2.4故障率故障率=故障时间/总出勤时间2.5利用率利用率=总出勤时间/月度总时间3.执行办法3.1设备实际正常运行时间以计时器数据为准。
3.2各设备电气主管于每月第一天上午10点前记录计时器的读数,并将该数据反馈至队务,遇节假日则安排当班抢修班长负责完成。
3.3卸船机记录中继皮带计时器的读数;装船机和斗轮机记录悬臂皮带计时器的读数;皮带机记录每条皮带计时器的读数。
3.4故障时间由队务于每月第一天去中控统计,遇节假日顺延。
因此要求中控要详细记录各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时间以及故障处理完成后设备出勤的时间。
3.5队务于每月第一周内将上月各设备运行统计数据反馈至各个设备主管和部门经理。
企业常用12个设备管理指标计算方法
![企业常用12个设备管理指标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7c3eda71fe910ef12df868.png)
企业常用12个设备管理指标计算方法1.可动率:设备可动率有多种计算方法,一般倾向于在工作时间内,设备开动时间与应开动时间的比值的计算方法。
也就是说,要想使机器设备运转的时候,能够达到运转状态的比值。
高可动率是精益生产中流程化生产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动率低意味着设备的稳定性差,易发生故障。
为保证高效率、高品质,流程化与连续性,必须做好设备TPM,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2.利用率:设备利用率是指每年设备实际使用时间占计划用时的百分比,是指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反映设备工作状态及生产效率的技术经济指标。
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每小时理论产量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设备总台数×100%3.设备完好率:指企业中技术性能完好设备台数占全部设备台数的比重。
企业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只计算比较重要的设备,是反映企业设备技术状况和评价设备管理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总台数/全部设备的台数×100%4.MTBF:即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或称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它是表示设备信赖性的指标,MTBF越长表示可靠性越高。
MTBF=总运转时数/故障停机次数5.MTTR:即平均修理时间,表示设备保养性的指标,MTTR越短表示易恢复性越好,同时也体现出维修队伍的能力与水平,它包括确认失效发生所必须的时间以及维护所需要的时间。
MTTR=总停机时间/故障停机次数6.维修费用率:维修费用率是同期内企业的全部维修费用占总生产费用的百分率,是反映维修效率的经济型指标。
维修费用率=全部维修费用/总生产费用×100%7.万元产值维修费:为更直接地反映企业维修的效果和扩大可比性,往往用万元产值的维修费用含量作为考核指标。
万元产值维修费=维修费用总额/以万元计的总产值8.设备故障率:指在一段时间内(年或月)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与此期间内的计划开机时间的百分比。
6=设备故障率、完好率、利用率统计表
![6=设备故障率、完好率、利用率统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6aa43b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c.png)
74%
539.5 610
26 O-25号机 注塑机 180
震德 50.50
9%
91%
88%
583 610
27 O-26号机 注塑机 150
震74 610
28 O-27号机 注塑机 320
震雄 18.00
3%
97%
94%
580 610
29 O-28号机 注塑机 260
震雄 7.00
佛山市顺德区顺舵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6月份设备故障率、完好率、利用率统计表
设备数据 (单位:小时)
序号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制造厂商
本月故障 时间
本月运 行时间
月工作时 间定额
设备故障率
设备完好率
1 O-新1号机 注塑机 120 震雄 10.50 564 610
2%
98%
578 610
100%
设备利用率
震雄 22.50
4%
96%
92%
556 610
34 O-33号机 注塑机 360
海天 34.00
6%
94%
91%
574 610
35 O-34号机 注塑机 250
海天 2.50
0%
100%
94%
549 610
36 O-35号机 注塑机 250
海天 0.00
0%
100%
90%
523 610
37 O-36号机 注塑机 360
22 O-21号机 注塑机 400 伊之密 0.00
0%
100%
96%
491 610
82%
80%
23 O-22号机 注塑机 150
设备课设备故障率和运转率
![设备课设备故障率和运转率](https://img.taocdn.com/s3/m/268764d58bd63186bcebbc57.png)
机加工机床本周内月运转率
设备完好率作为一项设备技术评价指标,用于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行业、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设备运转率,又称实际运转率,其公式为:r=t/T(r=设备运转率,t=实际运转时间,T=有效作业运转时间)
设备故障率=[(停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计划使用总时间]×100% 假设某设备出现故障了,等待技术人员到达
设备故障率=[(停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计划使用总时间]×100%
假设某设备出现故障了,等待技术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是10分钟,技术人员维修的时间是50分钟,这台设备计划每天使用8小日设备故障率=(1/8)×100%=12.5%
通常在企业里面,都是按月计算设备故障率的,计算公式同理。
其计算公式为: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套)数/考核设备台(套)数X100%。
设备完好率具有时间点性,即其反应的只是某一时间点时设作业运转时间)
员到达现场的时间是10分钟,技术人员维修的时间是50分钟,这台设备计划每天使用8小时,那么,停机等待
钟,这台设备计划每天使用8小时,那么,停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1小时
性,即其反应的只是某一时间点时设备技术状况;设备完好率指完好设备占全部考核设备的百分比。
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1小时 日设备故障率=(1/8)×100%=12.5% 通常在企业里面,都是按月计算设备
算设备故障率的,计算公式同理。
科室设备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科室设备质量安全数据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cd60f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4.png)
科室设备质量安全数据指标1.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是指医疗设备正常工作的比例。
它反映了科室设备的质量和正常运行的能力,是评估设备是否适用于临床工作的重要指标。
完好率可以通过定期检修和维护的记录进行监测。
2.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率是指医疗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故障的频率。
设备故障率的高低可以反映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科室可以通过记录设备故障的次数和维修时间,计算设备故障率。
3.设备维修时间:设备维修时间是指设备出现故障后修复的时间。
它反映了科室对设备故障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设备维修时间可以通过维修记录和维修报告来评估。
4.设备安全事故率:设备安全事故率是指科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频率。
科室应建立和实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和报告设备安全事故,并进行统计分析。
5.设备更新率:设备更新率是指科室设备更新和更换的频率。
科室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和更换老旧设备,保证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科室设备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从管理和培训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测:1.设备管理制度:科室应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的责任和程序。
科室设备的管理制度应涵盖设备采购、验收、维修、保养等全过程,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2.人员培训和资质要求:科室应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熟练操作设备和处理常见故障的能力。
此外,科室还应对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培训和认证,确保他们具备维修设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设备质量监测和评估:科室可以定期进行设备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设备质量数据,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4.设备使用培训和演练:科室可以定期组织设备使用培训和演练,提高人员使用设备的熟练程度和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科室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数据指标包括设备完好率、设备故障率、设备维修时间、设备安全事故率和设备更新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