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cd6e0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6.png)
成就需要主导型员工的特点与激励措施
特点
激励措施
1.渴望得到管理者明确的工作评价; 1.为他们布置具有挑
2.喜欢进行有意义的、适度的冒险; 战性,但通过努力可以
3.以目标为中心进行工作;
完成的工作;
4.善于制定适当的、可操作的目标; 2.及时准确地对他们
个人需要的关系,
第四节激励的强化理论
•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 • 内容:人的行为是其所受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
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如对他不利, 则这种行为就消失,因此管理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 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
刺激
行为反应
结果
奖励 更加努力 惩罚 减少努力 中性 最终消失
第三节激励的过程理论
• 一、公平理论
• 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 1965年提出来
• 基本内容: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 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 其相对报酬的影响,这种相对报酬是指 个人付出劳动与所得到的报酬的比较 值,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模型
当事人A 结果O 投入I
A同B比较 OAOB IAIB
• 4、喜欢参加大型的社会 活动,
2、尽量对他们的工作 进行表扬与认可;
3、让他们做协调型的 工作,
怎样留住企业的人才
薪酬留人 感情留人 事业留人
四种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比较
双因素理论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自我实现 尊重 归属 安全 生理
成长需要 关系需要 生存需要
成就需要 权力需要 归属需要
能认为是公平的, • 不对称性 人们常在自己稍有吃亏时,便怨声载道,但在占
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3c9a61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7.png)
High Job Dissatisfaction 0 Job Satisfaction
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
High
第7页
使职员非常不满意原因 使职员非常满意原因
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
企业政策
行政管理 监督
与主管关系 工作条件 薪水
与同级关系 个人生活
与下级关系
地位 安全
保健
69% 31%
成就 认可
工作本身 责任感 发展 成长
No Satisfaction
No Dissatisfaction
Dissatisfaction
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
第6页
Herzberg’s Two-Factor Theory
Hygiene Factors Motivational Factors
• Quality of supervision • Career Advancement
1
Individual
2
Performance
E
I
1. Effort-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2. Performance-rewards relationship 3. Rewards-personal goals relationship
Organizational Rewards
19%
激励
81%
第8页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Self Esteem
Social
Safety
Physiological
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
第9页
Alderfer’s ERG Theory
Existence Growth Relatedness
管理心理学 考试重点--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 考试重点--激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d9896f44693daef5ef73d3c.png)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评价架构的5个维度:(1)高权力距离-低权力距离▫高权力距离的文化里,存在大量权力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现象,但大家能容忍;低权力距离的文化阻碍权力和财富差异,这些社会强调公平和机会。
(2)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里人们更喜欢单独行动而不是群体活动,相信个人权利至高无上;集体主义文化里强调严格的社会架构,人们期望群体中的其他人照顾和保护自己。
(3)男性化-女性化▫高度男性化的社会里,男女角色划分明显,男性支配社会;高度女性化的社会里男女角色差异很小。
(4)不确定性回避▫不确定性回避得分高的文化里,人们对不确定和模糊的焦虑较高,这种社会强调法律、制度和控制以降低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回避得分低的文化里,个人较少因为不确定和模糊而惊慌,人们对多样化的观点比较容忍,很少以制度为导向。
(5)长期导向-短期导向▫长期导向的文化中,人们重视未来,推崇节俭、恒心和传统;短期导向的文化中,人们重视此时此刻,更乐意接受变化,重视承诺但不阻碍变化。
规避决策陷阱首先,不要被动地接受问题情景,而要按照自身的框架去分析,用多种角度去思考分析其次,在考虑选项价值的时候,尽量综合考虑方案的收益和损失,用不同的方式重新表述问题再次,尽量从多个参照点去考虑问题,多进行换位思考最后,没有人能完全避免决策陷阱,要不断地反思在决策中的偏差,才能提高决策质量常见的决策偏差1代表性直觉(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即决策者根据当前刺激或事件与已有范畴或概念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判断和决策。
2易得性直觉(availability heuristic)是指决策者常常会依据一些容易想起来的事例来判断一种类别出现的频率或事件发生的概率,称为易利用性启发式。
3概率估计偏差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高估渴望事件发生的概率,低估自己不希望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4锚定效应 锚定(anchoring)——指固着于作为起始点的初始信息的倾向。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0ca818a67ec102de3bd8953.png)
过程型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运用期望理论,增强管理工作的激励力量 (1)处理好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之间的关系 (2)处理好工作成绩与组织奖励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组织奖励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二、运用公平理论,维护被管理者的生产、工作积极性 (1)由主观的判断错误引起的不公平感及其消除 (2)由分配制度不完善引起的不公平感及其消除 (3)由领导的管理素质和不正作风引起的不公平感及
①目标应当具体。用具体到每小时、每天、每周的任务指 标来代替“好好干”的口号。 ②目标应当难度适中。自我效能感影响难度的大小,自我 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他能胜任一项工作的信心。 ③目标应当被个人所接受。 ④必须对达到目标的进程有及时客观的反馈信息。 ⑤个人参与设置目标要比别人为他设置目标更为有效。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案例分析
根据报酬期望设计高校辅导员的薪 酬制度
根据成就期望设计高校辅导员的激 励机制
根据机会期望设计高校辅导员发展 机制: 制定明确的、具体的愿景估计,让 他们看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公平理论
为什么企业热衷于薪酬保密制度?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随着他的业务和他与客户们的关系越来越紧 密,他的销售额也渐渐上来了。到去年他就 己经是推销员中的姣姣者。尽管今年 他的定 额比去年提高了25%,但到十月中旬他就完 成了全年的任务。
管理心理学第七章过程型激励理论
不过他觉得自己的心情并不舒畅,令他最烦恼的 事,莫过于公司不告诉大家干得好坏,没个反应。 可偏又听说别的合资公司都搞竞赛和有奖活动,有 的老板还亲自请最佳推销员到大酒店吃一顿饭,并 向公司 内所有单位通报竞赛结果。
第四章 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四章 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f6dd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9.png)
(3)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据西方行为科学家反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产生以来,在各组织中引起不少研 究。从需要激励出发,出现了不少有趣的结果。比如,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比低层次 的管理人员较少看重安全和保障的需要,而更多地看重高级的需要。另外,把不同 管理层次和不同管理类型加以比较,如大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小公司的管理人员,美 国管理人员和别国管理人员,发现他们有不同的需要水平。当然,需要层次理论也 受到不少批评,如认为对人类的需要不应静态观察,而应动态观察等。
④高成就需要者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尤其在一个大组织中。他更感兴趣自己如何做 好,而不是如何影响他人做好。大型组织中的总经理不一定是高成就需要的人。
⑤合群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关系。最优秀的管理者有高的权力需要和低的 合群需要。
⑥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造就出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才。可举办学习班,宣传高成就需要 人物的形象,交流经验等。
(2)管理者在为员工设置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尽量使员工参与目标设置,了解并且认 同组织目标;其次,帮助员工设立具体的、并且有相当难度的目标;最后,对目标的实现应该采取 各种形式的激励和肯定,以强化和调动员工完成目标的积极性。
(3)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一致。 (4)目标的时间上,既有近期目标,又要有远期目标。 (5)积极做好目标的反馈。 (6)促进目标管理的实现。
(2)对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第一,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般趋势在某种程度上 是符合于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有其科学的一面。 第二,马斯洛把生理需要作为需要结构的基础,列为第一需要,认为它是原始的最基本的需要, 这是正确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优势需要,而其他需要则 处于从属的地位。要使对人的管理工作收到成效,不仅要了解职工的一般需要,而且要特别了解 和掌握职工在某一时期的主导需要。
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f41f6c352d380eb62946df8.png)
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理论
在下列描述中选出最能激励你干 好工作的六项,然后给它们排序:
1、有稳定的工作 2、受人尊重 3、有足够的工间休息时间 4、优厚的报酬 5、良好的工作环境 6、有机会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7、在工作中能与他人友好相处 8、工作离家很近 9、有晋升的机会 10、有机会做有意思的事情 11、有养老金和其他保证 12、工作不必太费力气 13、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
使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因素 使职工非常满意的因素
成就 认可
公司政策
行政管理 监督
与主管的关系 工作条件 薪水
与同级的关系 个人生活
与下级的关系
地位 安全
工作自身 责任感 发展 成长
保健
69%
19%
31%
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理论
81%
激励
Frederick Herzberg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1959
请问:员工长工资
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理论
刺激
需要
激励过程
动机
行为
目标
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理论
激励的本质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 机。也就是通过满足个 人的某些需要,去激发 人的内在动力,产生某 种行动意愿的心理活动 过程。
它包括三个因素:
某一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动 力的激发;心理导向某 一目的物;心理得以保 持和延续。
在管理中,激励通常是 指调动人的积极性。 激励的作用:员工的激 励与组织的绩效密切相 关: 绩效 = F(成员能力 • 激励程度 • 环境条件)
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理论
麦克利兰发现,不管在哪种文化背景下, 高成就动机者都表现出一种对成就的强烈 需求。他们有三个主要特征: 他们喜欢做事时承担责任;(个人责任) 他们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目标;(中等 程度的冒险) 他们需要得到持续的反馈以便知道自己做 得怎样。(反馈)
第五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上) 《管理心理学》
![第五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上) 《管理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d677d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7.png)
图5-1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之间的关系
5.1 激励的一般概念
图5-2 人类行为的模式
5.1 激励的一般概念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反应型条件反射,个体只有在强化的条件下才会形成这种反射。在操作性条件反 射中强化取决于反应,不取决于对刺激的感知,学得的反应会因强化的增加而增加,也会因强化的减弱而消 退。由此,可以得出行为是个体强化经验的产物。
5.2 强化理论与管理中的奖励和惩罚
行为修正激励与正、负强化
图5-5是强化概念模式图,其中形象地显示了正、负强化的含义。
工作动机是指引导一个人参与特定行为的内在状态。动机与行为的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密不可分。持续 性指的是对一种行为连续不断的投入,持续努力完成某事。
5.1 激励的一般概念
激励的概念
“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术语,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 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处在一个兴奋状态中。激励是指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
图5-5 强化概念的模式
5.2 强化理论与管理中的奖励和惩罚
有效奖励的实施方
1.创造有效奖励的心理气氛
奖励先进要特别注意环境的心理气氛。在一个平淡气 氛中奖励一个人,这种奖励对此人和其他人只能起保 健因素的作用。如果能创造受奖光荣的浓厚的心理气 氛,那么在这种气氛下,奖励对被奖励者与其他人都 有极为强烈的激励作用。
5.3 内容型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阿德弗的成就需要理论
1.需要层次论概述 马斯洛在其《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阐述了
心理学考研《管理心理学》之激励理论干货
![心理学考研《管理心理学》之激励理论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3abf9b9ed0d233d4b14e6944.png)
《管理心理学》之激励理论干货一门学科只有运用于实践才有其生存的土壤和存在的意义,同样,心理学这些年的发展趋势是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各大心理学院校应运而出了应用心理学,其有两个重要的分支: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经常应用于企业、学校、政府等机构,有人的地方就有管理,学好管理心理学对于未来工作有很大的裨益。
在心理学考研中,常考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所以这篇文章详细论述了激励理论,主要教会大家面对八种主要激励理论该如何复习、复习重点和详细的复习内容。
激励理论思维导图详细复习内容如下(以车丽萍版本的《管理心理学》书中的顺序做笔记的框架),前6个理论是对人而言,后2个理论是对工作本身的,五角星越多表示越重要。
大家先思考这三个问题:1.为什么中国贪官都是58、59岁落马?2.如何矫正企业中的不良行为?3.如何重新激发工作单调的积极性?答案都在下文有标注。
一、三重需要理论★★★“三重需要理论”由麦克利兰提出,也称为“成就动机理论”。
包括: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亲和需要。
(一)成就需要。
争取成功并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对挑战性工作及事业成就的追求会引发快感,振奋人的精神。
(二)权利需要。
左右他人以某种方式行为的需要。
(三)亲和需要。
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不同的人对这三种基本需要的排列层次和所占比重是不同的,个人行为主要决定于其中被环境激活的那些需要。
成就主导型权利主导型友谊主导型特点①渴望得到管理者明确的工作评价;②喜欢进行有意义的适度的冒险;③以目标为中心进行工作;④善于制定解决具体问题。
①喜欢与他人进行比较;②渴望控制别人及整个局势;③喜欢参加能够获胜的竞赛;④不喜欢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任务;⑤怕失败,不愿承认错误。
①喜欢与他人进行交谈;②渴望被别人喜欢;③希望参加一个小团体;④喜欢参加社会活动。
激励法①布置挑战性强但可努力完成的任务②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和反馈。
①让其做完整的工作而非协调性工作;②让其参加工作讨论及决策的制定;③使他们有权利控制他们自身的工作。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15cc93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0.png)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管理心理学讨论的内容是组织中详细的人的心理,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四个方面。
(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讨论是指管理心理学中以个体心理为讨论对象,以调动个体乐观性为目的的讨论。
有关调动个体乐观性的理论被称为激励理论。
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心理动机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调动人的乐观性的过程。
激励理论主要有三类:内容型理论、行为改造型理论和过程型理论。
1.内容型理论内容型理论是激励问题的基础理论,它主要讨论需要激励的缘由和起激励作用的因素。
内容型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生存—交往—进展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
2.行为改造型理论行为改造型理论重点讨论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以达到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乐观的目的。
行为改造型理论主要包括强化理论、归因理论、挫折理论三种理论。
3.过程型理论过程型理论主要说明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怎样向肯定方向进展,如何能使这种行为保持下去,以及怎样结束这种行为等的整个过程。
过程型理论主要有期望理论和公正理论。
(二)群体心理管理心理学在界定群体概念时,使用了三个标准:各成员相互依靠,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成员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各成员有“我们属于同一群人”的感受。
组成群体的要素有三个:活动、相互作用和感情。
群体的作用大致有四个方面:完成任务、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融洽人际关系和满意成员的心理需要。
群体行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群体分散力、群体的规范和压力、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等方面。
(三)组织心理简洁地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一群人就是组织。
组织心理部分主要讨论有关组织的一些理论以及组织设计、工作设计等。
(四)领导心理率领组织中的人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领导,实施这个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
领导心理部分主要讨论领导的概念和怎样提高领导行为的效率。
提高领导效率的理论有领导素养论、领导行为论和领导权变理论等。
管理心理学第八章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第八章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5270ac2ccbff121dc36836d.png)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
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
绝。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
一、挫折心理与挫折行为的表现
• 积极的建设性的心
理和行为
• 消极的破坏性的心
理和行为
• 积极的建设性的 心理和行为:
(1பைடு நூலகம்升华 (2)增加努力 (3)重新解释目标 (4)补偿
积极面对挫折的典型案例
• 歌德因绿蒂另有所爱而初恋失败,于是写 下《少年维特之烦恼》
• 孔子因失意而著《春秋》 • 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被称为史家
之绝唱 • 屈原在痛苦流放过程而赋《离骚》 •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得更为直截了当:“
我们无所畏惧,唯一畏惧的就是畏惧本身 !”
• 一般来说,艰难的环境 会令人意志消沉,丧失 斗志。然而,在具有坚 强意志、积极进取的人 面前,艰难的环境却可 以使他们抖擞精神,发 奋努力。困难被克服了 ,就会有出色的成就。 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
(三)惩罚
• 惩罚指的是以某种带有 强制性、威胁性的结果 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乃 至痛苦的环境,以示对 某一项不符合要求的行 为的否定。
奇特的惩罚
作为该公司的业务员,除了 被罚裸奔,该老板还有一系列 奇特的惩罚手段:吃生苦瓜、 扮乞丐蹲在路边乞讨等惩罚, 甚至被剃成光头。老板称这是 为了激励员工,而员工们也非 常乐意接受惩罚,因为“如今 已是千万富翁的老板,曾经也 接受过这样的惩罚”,有了这 样的前车之鉴,员工被罚的心 甘情愿。
管理心理学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ac79e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3.png)
自我决定理论
基本概念:自我 决定理论是管理 心理学中的一种 激励理论,强调 个体的内在动机
和自主性。
主要观点:自我 决定理论认为, 个体的内在动机 和自主性是影响 其行为和表现的
重要因素。
理论框架:自我 决定理论包括三 个核心要素:自 主性、能力感和
归属感。
应用:自我决定 理论在管理实践 中的应用包括: 提高员工的自主 性、增强员工的 能力感和归属感, 从而提高员工的 工作绩效和满意
容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创始人:B.F. Skinner 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 主要观点: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改变行为 应用领域:教育、企业管理等
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 他人的行 为及其结 果,学习 新的行为
强化理论: 通过奖励 或惩罚来 改变行为
自我效能 理论:相 信自己有 能力完成 某项任务
对实践领域的指导意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应用于实际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 关注员工需求: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注重团队协作: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持续改进和创新:不断优化激励机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员工需求
稻壳学院
THANK YOU
在个人发展中的应用
目标设定:明 确个人发展目 标,激发内在
动力
行为改变:通 过行为改变, 实现个人发展
目标
反馈与奖励: 及时反馈与奖 励,强化个人
发展行为
自我激励:培 养自我激励能 力,实现个人
发展目标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认知
来改变行为
心理动力学疗 法:通过分析 潜意识来改变
发展: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兴起,激励理论得到快速发展
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7ca896efd0a79563c1e72db.png)
满足
的刺激
求
望
机
为
程度
整理ppt
10
需求、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
报酬
未满足的 需求
动机
行为
整理ppt
组织目标 实现
个人需求 满足
11
四、双因素理论
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满足
没有满意
很满意
不满足
产生强烈的不 没有不满意 满意
整理ppt
12
五、强化理论
1.正强化。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 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 加强,重复地出现。正强化的手段包括经 济方面的,如提薪、奖金等,以及非经济 方面的,如晋升、表扬、进修等。
整理ppt
1
整理ppt
2
整理ppt
3
人的期望模式: 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组织奖励----个人需要 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努力与成绩----期望概率(主客观的)、 成绩与奖励、
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
(三) 期望理论的应用 1, 注意目标激励的全过程 2, 注意动机力量的动态变化 3, 注意期望与现实的关系
第七讲 激励理论
围绕人的激励过程及其对工作行为的决定性影响, 特别是注重解释需要、奖励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问题 一、期望理论
(一) 期望理论的提出 美,弗鲁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 (二) 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激发力量的大小决定于目标价值(效价)与期望概率。 有5种结合
M =V× E
Qp / Ip = Qo / Io Qp / Ip > Qo / Io Qp / Ip < Qo / Io
感到公平 感到不公平(报酬不足) 感到不公平(报酬过多)
管理心理学第五章激励理论
![管理心理学第五章激励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e88882cd5bbfd0a78567338.png)
整理课件
课前准备练习
❖ 查找有关资料,讨论goole、微软、海尔、华为、国美 和富仕康等你感兴趣的公司的激励模式,并谈谈他们 激励有何特点、符合什么激励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乔致庸对下属的激励术是什么?
❖ 某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取得不俗业绩,公 司决定年终奖励他13万元。如果你是总经理,应采 取什么方式发放这笔钱以达到对这名销售人员最大的 激励?
(四)高成就动机的作用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对企业和国家都有重要作用。一个组织或 团体拥有这种人越多,它的成绩就越高,发展越快。一个国家 拥有这样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兴旺发达。 如,英国在1925年和1950年高成就人数与经济状况
不同的人的三种需要排列次序和所占比重是不同的。 高成就需要是后天培养的。
金日正会在黑色梅赛德斯的护送下,悄悄从一个宫殿转移到另一个宫殿。 他拥有所有最新的玩具和小玩意。他还派他的厨师到东京学习世界上最好吃 的寿司的做法空、到伊朗学习鱼子酱的做法、到新加波学习番木瓜果的做法 、 到哥本哈根学习熏肉的做法。他的酒窑中收藏的酒品达10000瓶。他日常吃的 米饭也要被一粒一粒地检查,去除其中的残渣等。金日正还会举行聚会放映 最新的好莱坞电影,据说他收藏有20000部电影。
整理课件
❖ 案例
不适合需要层次理论的人
马斯洛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7种类型的人不能用这一模型解 释。他们分别是:
1.病态人格者——他们没有爱的需求;
2.抱负水平过低者——他们的高级欲望永远被压抑;
3.狂妄自大的人——他们将自尊看成是最重要的东西;
4.过低估计低级需要的人——他们的地位可能太高而没有了 正常人的许多忧虑;
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8f829b9b6648d7c0c7465a.png)
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一、激励理论——林肯电气公司如何激励员工?问题讨论:1.你认为林肯电气公司运用了何种激励理论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答:该公司主要应用了期望理论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用到了部分的激励保健理论及公平理论.期望理论指出个人努力的程度取决于个体行为可能带来的工作绩效的期望程度及因绩效而获得组织的奖赏对个体的吸引力.在这一点上林肯电气公司做的很好。
他们设置了奖励制度、职业保障政策等.这样将组织个性化,满足了公司员工的需求,使他们获得了该有的利益,满足了他们的期望.他们还制定了高度竞争性的高度竞争性的绩效评价系统,形成一种有压力的氛围,提高生产率。
这种制度很好的确保了绩效评定结果与奖励之间的明确关系.同时也用到保健理论来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因素。
经济萧条与不景气他们却没有辞退任何员工,这种方式自然使员工具有职业安全感,社会归属感,从而更激励他们加倍努力工作。
还有生产工人工资采取按件计酬,同时公司的奖金制度有一整套计算公式,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理论,以激励员工更积极的投入工作中。
2。
为什么林肯电气公司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答:因为对于员工来说,他们所关注的是自己所付出的是否与所得的成正比,是否能够得到安全感以及是否处于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而这些员工所关注的问题林肯电气公司都能给他们很好的保障,生产工人按件计酬的计件制度很好的保证了员工一定程度上的公平性,职业保障政策很好的保证的员工对于这份工作的安全感,让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为公司工作,奖金制度及高度竞争性的绩效评价系统则能让他们可以所得与付出成正比,且很好的施压来激励员工认真工作。
这些都有效地激励了员工.二、领导理论——华为总裁任正非的特质问题讨论:1.通过上述案例,你认为任正非具有哪些领导特质?答:任正非有以下这些领导特质:1)聪明,学习能力强.他成绩优异,做出了许多创造发明,能够很快的学会产业管理技术,并且十分成功.2)战略眼光强,远见卓识.在选择公司发展领域,他目光独到,帮助公司在市场上占领着十分有利的地位。
第六章 激励理论(下)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六章 激励理论(下)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dd327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e.png)
不公平会引起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紧张焦虑。由于紧张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 绪体验,因而人们会力图将其减弱至不可容忍的水平。为了削弱所感受到的不公平 及其相应的紧张焦虑水平,个体会从下列六种方式中选择若干项目采取行动,具体 的焦虑—弱化过程见图6-3。
个体察觉 到不公平
人体 体验 焦虑
投入 年龄 出勤
人际沟通技巧 工作努力(长期)
教育水平 工作经历 工作业绩 个人表现 业务经验 社会地位
技能 培训
产出 挑战性的工作
奖金 工作津贴(车位与办公室)
工作保障 工作单调乏味
升职 认可 责任 工资 资历 地位的标志 工作条件
表6-2 组织中投入与产出的事例
6.3 公平理论与应用
公 平 理 论 的 一 般 概 念
由该图可见,人们估计实现目标的希望以及可能性会影响人们的目标承诺,进 而目标实现时会提高自我效能感信心的程度。
由此可见,目标承诺、自我效能感水平提高时,人们会受到激励,为达到目标 要求的水平而努力工作。
同时也由此可见,要设置具有一定难度但可接受的绩效目标,同时要提供目标 达成情况的反馈。
6.2 目标理论与应用
6.2 目标理论与应用
目 标 激 励 的 模 式
目标激励是指一个设定好的目标能影响一个人完成任务的信心(自我效能感) 与个人目标。图6-1为目标激励的模式图。
实现目标的希望
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更高目标水平的 挑战
目标承诺(作为自己的 目标接受)
自我效能感
目标水平的绩效
能胜任的希望 图6-1 目标激励模式
(5)需要各级领导有 一致的看法,不然实行 起来效果不大。
6.3 公平理论与应用
公 平 理 论 的 一 般 概 念
管理心理学原理在工作中的应用
![管理心理学原理在工作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24b8e8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e.png)
管理心理学原理在工作中的应用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者和员工在工作场所中心理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探索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动机、情绪、认知和行为,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原理和方法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员工。
本文将探讨管理心理学原理在工作中的应用,并总结一些有效的管理实践。
一、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动机源泉以及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
激励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是由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的。
在工作中,管理者应该注重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使其产生持续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来应用激励理论:1. 设定具体和可衡量的目标: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工作任务,并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
2. 提供正反馈:及时和积极地给予员工赞扬和认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满足感。
3. 提供发展机会:给予员工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沟通与协作在工作中,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是保持团队和谐和效率的关键。
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便能够与员工进行有效的交流,并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以下是一些在工作中应用沟通与协作原理的方法:1. 倾听与反馈:作为管理者,在与员工对话时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以促进有效的沟通。
2. 建立团队文化: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和训练,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以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性。
3. 提供合理的工作分配和任务安排: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兴趣合理地分配工作,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三、冲突管理冲突是工作中难免出现的问题,管理者应该学会有效地管理和解决冲突,以保持组织的和谐和稳定。
以下是一些管理心理学原理在冲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1. 提供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开放和安全的交流环境,让员工能够公开表达他们的观点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冲突。
2. 运用合作解决方法:鼓励员工通过协商和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冲突,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候对同一刺激作相同反应。 (3)一致性: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和行
为者做相同反应。
Personal attribution Situational attribution
Self-serving bias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bias
Expectancy Theory
Individual Effort
1
Individual
2
Performance
E
I
1. Effort-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2. Performance-rewards relationship 3. Rewards-personal goals relationship
External
Internal
Consensus
High External
Low
Internal
High
Internal
Consistency
Low External
凯利的三度理论
1.认为人在归因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 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 情境。
2.归因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 (1)区别性: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他刺激
• Personal growth • Recognition
• Relations with others • Responsibility
• Job security
• Achievement
High Job Dissatisfaction 0 Job Satisfaction
High
使职工非常不满意的因素 使职工非常满意的因素
第七讲: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
一、激励的心理基础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也就是通过 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去激发人的内在 动力,产生某种行动意愿的心理活动过 程。
刺激
需要
激励过程
动机
行为
目标
二、激励理论
行为主义激励论 认知派激励论
内容型激励论:
需要层次论 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 双因素理论
Alderfer’s ERG Theory
Existence Growth Relatedness
需求受挫 G需求受挫
欲望或力量 看重G需要
需求满足 满足G需要
R需求受挫
看重R需要
满足R需要
E需求受挫
看重E需要
满足E需要
受挫后退
Need for Achievement
(nAch)
Need for Power
(4)如果以产量计酬,报酬过低的员工产量高而 质量差。
Research into Equity
Distributive Justice
Procedural Justice
Amount and Allocation of Rewards
Perceived Fairness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E A Locke’s Goal-Setting Theory
Specificity Challenge Feedback Participation
Commitment Self-efficacy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目标难度
员工对目标的 接受度
过程型激励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目标理论 归因理论
综合型激励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 (F.Herzberg)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 励、保健因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 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 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 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 作本身有关。据此,他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公司政策
行政管理 监督
与主管的关系 工作条件 薪水
与同级的关系 个人生活
与下级的关系
地位 安全
保健
69% 31%
成就 认可
工作自身 责任感 发展 成长
19% 81%
激励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Self Esteem Social Safety Physiological
(nPow)
Need for Affiliation
(nAff)
The Theory of Needs
David McClelland
Summary:
双因素论
需要层次论
激励因素
自我实现 尊重
保健因素
归属 安全
生理
ERG理论
成长 需要 关系 需要
生存 需要
成就需要论
权成 力就 需需 要要 社交需要
期望理论
Organization Rewards
Personal Goals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Reinforcement
Goals Direct Behavior
Dominant Needs
是佛隆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中提 出的。
F=V E
Motivational Force= Valence Expectancy
F=V E I
Motivational force= Valence Expectancy Instrumentality
No Dissatisfaction
Dissatisfaction
Herzberg’s Two-Factor Theory
Hygiene Factors Motivational Factors
• Quality of supervision • Career Advancement
• Rate of pay • Company policies • Working conditions
Organizational Rewards
3V
Personal Goals
J S Adam’s Equity Theory
公平理论
亚当斯在1963年发表的论文《对于公平的理 解》,1965年有发表论文《在社会交换中的 不公平》,提出了公平理论的观点。
Equity Theory
Ratio Comparison*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公平理论可用于指导组织薪酬体系的设计与管 理工作。
公平理论关于与不公平报酬有关的4种观点:
(1)如果以时间计酬,报酬高的员工,其生产率水 平交高于收入公平的员工。
(2)如果以产量计酬,报酬高的员工比报酬公平的 员工产品质量高。
(3)如果以时间计酬,报酬过低的员工的产量更低, 质量更差。
组织的 支持
内在激励
向着目标 的努力
绩效
满意度
目标具体性
员工对目标的 承诺
个人能力 与特点
外在激励
Observation
Attribution Theory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Interpretation
High
Distinctiveness
Low
Attribution of Cause
Equity
Inequity (Over-Rewarded)
*Where A is the employee, and B is a relevant other or referent.
公平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公平理论强调组织建立和保持对待员工的公平 方法的重要性。
公平理论使人们意识到,组织不仅仅要公平地 对待它的成员,还必须让其成员认同组织的确 是公平的。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Motivation
Ability
High nAch
Opportunity
Performance Appraisal Criteria
Equity Comparison
OO IA IB
Individual Effort
Individual Performance
Contrasting Views Of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
Traditional View
Satisfaction
Dissatisfaction
Herzberg’s View
Motivators
Hygienes
Satisfaction
No Satisfaction
Outcomes A < Inputs A
Outcomes A = Inputs A
Outcomes A > Inputs A
Outcomes B Inputs B
Outcomes B Inputs B
Outcomes B Inputs B
Employ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