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教育思想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试卷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姓名:刘恺年级:13级课程名称:课程类型:

上课学期:课内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时间:

成绩:

任课教师评语:

任课教师(签章)

年月日

王阳明教育思想浅析

摘要:中华文明五千年,就哲学而言,大家多出自先秦诸子,引台师大傅佩荣教授的观点,即中国哲学是“前验”的哲学。大成所在多集于先人。自此之后,道家流于方术,玄学。儒家虽被立为正教,但是多以解释,诠释为主,鲜有创新。至宋陆朱,融合道佛之长又有所发展,心学理学各有所长。然而理学一脉,经过政治改良失去了原有的哲学自由。因此作为我个人尤其欣赏心学一派。然心学虽始于陆九渊,但其思想过于松散,诸多地方完全发于心中,不免使人生疑。直至明王守仁,自幼博学,经历丰富,融汇儒释道三家思想,创立了其心学体系。其思想与其人生经历融为一体,是我个人十分敬仰的先贤。本学期很荣幸能聆听张铁勇教授的这一门课。让我受益匪浅。这其中我们从古至今梳理了很多教育学家的思想。但是由于课时有限,未能讲到王阳明其思想。因此对于我个人来说有些许遗憾,因此希望借此作业的机会。把我对王阳明思想的里写理解与教育相结合,浅谈下王阳明教育思想。由于我非思政专业的学生,因此文中观点可能多是我结合我的所学的一些理解,如有不当之处,还望老师见谅,并给予指正。

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官运坎坷,政务繁忙。但是无论其在何地为官都没放弃教育事业,尤其在贵州地区,创办了龙岗书院,贵阳书院等,为当时的贵州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王阳明作为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主要源于其心学思想。其中“致良知”“知行合一说”尤为重要。正如史学家郭沫若先生所说:“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的独到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的教育学说大多一致。”

一、致良知理论

作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也是其思想的起点与终点,“良知”二字可以说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王阳明晚年曾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故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圣门教人第一义”。他首先认为人之良知是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所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也是在强调良知是一种先验的存在。其次,他认为人人都具有良知,而这种良知是一

种不分高低贵贱人人相同的的良知,用其表述就是“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再次他认为良知不会泯灭,“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也不会消失,“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昏之极良知未尝不明”。那么既然人人都有“良知”且都和圣人一样,那么为什么人会有知识与德行上的差异呢?对此王阳明是这样认为的,虽然人人都有一个完全相同的“良知”但是“良知”不是与生俱来就显现的。更多的时候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所以,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他说得很明确,“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这一点极为类似于佛家所说的“摩镜以镜明”。“良知”本是一面通透的镜子,由于我们在这社会中不免受到环境、他人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自身的内心被遮蔽住了。因此需要拂去心上的尘土,使得本心再显。对于教育来说,从积极的角度看,王阳明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阳明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务。既然“良知”人人都有,那么,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都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圣人能致其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由于平常人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如果想致良知达到至圣的境界,那么人人都应该受教育。然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王阳明所强调的这种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注重知识的力量,通过外在机制改变人的行为。而重在“内求”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恶为善”,明其良知,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真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教育经验。

二、知行合一理论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着诸多对于知行问题的探讨,《尚书》中便有“知之非艰,行之为难”的论述,孔子,孟子,朱子,程子等对此也都有过论述,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唯一希望强调的就是上述先贤在论知行关系时都着重将知性分开来讨论,知与行所处的位置是并驾齐驱的。王阳明在其思想里的论述,是与此有所区别的。首先,知与行的概念上与以往有所不同,我们所认知的“知”的概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学习认知。“行”的概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实践。但在王阳明这里他所强调的知既有常识意义,又有其新解。他所认为的“知”本身就是实践,学习、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既是“行”。而他讲的“行”就像他所说“心

动处便是行”这种“行”不单单是指肢体上语言上的行为,而有一种思想的流动在其中。其次知与行在时间上是统一的。王阳明说“只说一个知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自有知在。”在一件事物的变化发展中,知和行既都是始又都是终。并非交替而行,或是并驾齐驱。第三王阳明强调“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学而不思则罔”。因此他批判反对学生学习写作一些华而不实的文章。他说:“自科举之业盛,士皆他鹜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

三、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

1.志当存高远

无论是从王阳明的一生还是从他的哲学上看立志都是他所倡导的起点。从其一生来看,王阳明一十三岁时便立志当圣人,而他的所作所为也正是朝着做一个立功立言立行的真三不朽的圣人而努力的。从他的思想上看“致良知”的起点就始于立志。他曾不止一次将“立志”比喻成“人之命”“树之根”“水之源”。他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盖于终身学问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同时立志也是知行合一的表现。很多时候伟大的成功首先源于敢想,思想上迈出了第一步行动上才能有所突破,因此胸无大志之人难有所作为。

2.重视行动的力量

有了远大的志向是远远不够的,王阳明还想强调“知行合一”,“真知既是行”达到“良知”与“致良知”的完美统一。也就是说每一个理论每一个思想只有落在实处才能说真正理解领会了其核心,就如同我们国家所倡导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思想不能仅仅停留于书本还应该付出与行动,王阳明自幼熟读兵书,精通战法,这些在其平定朱宸豪叛乱,两广之乱时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3.内省的学习方式

王阳明作为心学的大家,其在思想上特别重视精神领域的作用,他的良知说中的良知就是来源于人的“本心”,同时知行合一中的知行也包括了思想层面的运动。这种思想同性本善论有着共同的逻辑。因此在教育上更加注重通过内省的方式使自己得到升华。进一步引申,在学习知识上,守仁认为学习应有批判精神。要善于独立思考提倡“自求”“自得”,反对人云亦云,盲目从师的学习方法。他常引孟子的“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一段话,认为要“自得”才能左右逢源,教学只是引导学生“各得其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