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必修2训练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高一数学必修2课件: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二面角A-BC-A1的平面 角是( )
A.∠ABC B.∠ABB1 C.∠ABA1 D.∠ABC1
[答案] C
[解析]
2.平面与平面垂直 (1)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 直二面角 ,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平面α与平面β 垂直,记作 α⊥β .
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BCD,BC⊥CD,找出图中所有 互相垂直的平面.
[解析] ∵AB⊥平面BCD,且AB⊂平面ABC和AB⊂平面 ABD,
∴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 ∵AB⊥平面BCD,∴AB⊥CD. 又∵BC⊥CD,AB∩BC=B,∴CD⊥平面ABC. ∵CD⊂平面ACD,∴平面ABC⊥平面ACD. 故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D ⊥平面BCD,平面ABC⊥平面ACD.
图所示,也可在α,β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
别取点P,Q,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 P-l-Q 记法
[破疑点]二面角是从空间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 成的图形;平面角可以把角理解为一个旋转量,二面角也可 以看作是一个半平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二面角定量地反 映了两个相交平面的位置关系.
[知识拓展](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是由二面角的两个面 的位置唯一确定的,与选择棱上的点的位置无关.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 部分通常称为 半平面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 概念 个 半平面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 直线叫做二面角的 棱 ,这两个半平面叫做 二面角的面
图示 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
平 文 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
人教课标版高中数学必修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教学设计
2.3.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一、教学目标(一)核心素养(1)通过本节教学,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问题解决,提高等价转化思想渗透的意识.(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习目标(1)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2)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三)学习重点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性质.(四)学习难点(1)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运用.(2)正确作出符合题意的空间图形.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67页到第69页,填空:二面角的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l⊥αl⊂β⇒α⊥β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α⊥βα∩β=al⊥al⊂β⇒l⊥α1.直线a⊥直线b,a⊥平面β,则b与β的位置关系是()A.b⊥βB.b∥βC.b⊂βD.b⊂β或b∥β【解题过程】由垂直和平行的有关性质可知b⊂β或b∥β,故选D.【答案】D2.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题过程】若α⊥β,因为α∩β=m,b⊂β,b⊥m,所以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b⊥α,又a⊂α,所以a⊥b;反过来,当a∥m时,因为b⊥m,且a,m共面,一定有b⊥a,但不能保证b⊥α,所以不能推出α⊥β.故选A.【答案】A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若m⊥n,n∥α,则m⊥α.B.若m∥β,β⊥α,则m⊥α.C.若m⊥β,n⊥β,n⊥α,则m⊥α.D.若m⊥n,n⊥β,β⊥α,则m⊥α.【解题过程】A中,由m⊥n,n∥α可得m∥α或m与α相交或m⊂α,错误;B中,由m∥β,β⊥α可得m∥α或m与α相交或m⊂α,错误;C中,由m⊥β,n⊥β可得m∥n,又n⊥α,所以m⊥α,正确;D中,由m⊥n,n⊥β,β⊥α可得m∥α或m与α相交或m⊂α,错误.【答案】C(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l⊥al⊥ba∩b=Oa⊂αb⊂α⇒l⊥α(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的另外一种判定方法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判定方法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同一个平面.ba//,α⊥a.则α⊥b(3)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a⊥αb⊥α⇒a∥b2.问题探究探究一实例引领,认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活动①简单类比,引出定义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是两个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形.教室的墙面与地面、一个正方体中每相邻的两个面、课桌的侧面与地面都是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和平面几何里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类似,也是用它们所成的角为直角来定义的.请同学思考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义可表述为:如果两个相交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画其直观图时,应把直立平面的边画成和水平平面的横边垂直,如下图.平面α和β垂直,记作α⊥β.●活动②实例引领,思维激活实例:如图,检查工件的相邻两个平面是否垂直时,只要用曲尺的一边紧靠在工件的一个面上,另一边在工件的另一个面上转动,观察尺边是否和这个面密合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曲尺的一边在一面内转动即为形成一个平面,而另一边与此平面垂直,且又紧靠在另一平面上,即垂线在另一平面内.所以我们得到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下面我们一起给出分析,证明:已知:AB⊥β,AB∩β=B,AB⊂α.【解题过程】要证α⊥β,需证α 和β 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而要证明一个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需找到其一个平面角,并证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直角.证明:设α∩β=CD,则由AB⊂α知,AB、CD共面.∵AB⊥β,CD⊂β,∴AB⊥CD,垂足为点B.在平面β内过点B作直线BE⊥CD.则∠ABE是二面角α-CD-β的平面角.又AB⊥BE,即二面角α-CD-β是直二面角.∴α⊥β.现在同学们明确了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请思考: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用一段系有铅锤的线来检查所砌墙面是否和水平面垂直,依据是什么?[学生]依据是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面经过另一面的一条垂线.[老师]从转化的角度来看,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简述为:线面垂直⇒面面垂直请同学们接着思考如下问题:在所给正方体中,下式是否正确:①平面ADD1A1⊥平面ABCD;②D1A⊥AB;③D1A⊥面ABCD.[学生]①∵AB⊥面ADD1A1,AB⊂面ABCD.∴平面ABCD⊥平面ADD1A1.②∵AB⊥面ADD1A1,D1A⊂面ADD1A1∴AB⊥D1A③∵AA1⊥面ABCD,∴AD1与平面ABCD不垂直.平面ADD1A1⊥面ABCD,平面ADD1A1∩平面ABCD=AD,A是平面ADD1A1内一点.过点A可以在平面ADD1A1内作无数条直线,而这些直线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使之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解决两个平面如何垂直,性质定理可以解决上述线面垂直.从转化的角度可表述为:面面垂直,则线面垂直.也给了我们以后证明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证明.证明过程如下:已知:α⊥β、α∩β=a,AB⊂α,AB⊥a于B.【解题过程】:在平面β内作BE⊥a垂足为B,则∠ABE就是二面角α-a-β的平面角.由α⊥β可知,AB⊥BE.又AB⊥a,BE与a是β内两条相交直线,∴AB⊥β.证明的难点在于“作BE⊥a”.为什么要做这一步?主要是由两面垂直的关系,去找其二面角的平面角来决定的.【设计意图】构造二面角的平面角过程可以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转化能力.【答案】见解题过程.探究二层层深化,掌握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活动①互动交流,初步实践例1 求证:(1)如果一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如果一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的垂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知识点】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数学思想】化归思想.【解题过程】(1)已知:l∥α,l⊥β,求证:α⊥β.证明:在平面α内任取一点P.∵l ∥α,∴P ∉l .P 、l 可确定一平面γ.设α∩γ=l ′则l ∥l ′.⎪⎭⎪⎬⎫⊂'⊥'⇒⎭⎬⎫'⊥αββl l l l l //⇒α⊥β[该题目难在构造既符合题,又能使问题得证的立体图形.] (2)已知:α⊥β,β∥γ.求证:α⊥γ证明:过β 内一点P 作直线l ,使l ⊥α则l ⊂β. l 与γ内任一点Q 确定平面δ,设δ∩γ=l ′,则l ∥l ′. l ′⊥α,因此γ⊥α.【思路点拨】题目较抽象,构造图形,创造条件,使问题转化为可利用已有定理来解决.由此我们又多了两个判断面面垂直的结论. 【答案】见解题过程. ●活动②巩固基础,检查反馈例2 如图,AB 是⊙O 的直径,P A 垂直于⊙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异于A 、B 的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 AC ⊥平面PBC .【知识点】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 【数学思想】化归思想【解题过程】证明:因为AB 是⊙O 的直径,C 是圆周上的点,所以有BC ⊥AC ①.因为P A ⊥平面ABC ,BC ⊂平面ABC ,则P A ⊥BC ②. 由①②及AC ∩PA =A ,得BC ⊥平面P AC .因为BC⊂平面PBC,有平面P AC⊥平面PBC.【思路点拨】低一级的垂直关系是判定高一级垂直关系的依据,根据条件,由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通过这个例题展示了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内在联系,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答案】见解题过程.例3 如图,P是△ABC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 A⊥平面ABC,平面P AC⊥平面PBC,求证:BC⊥AC.【知识点】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断和性质.【数学思想】转化思想.【解题过程】证明:在平面P AC内作AD⊥PC,交PC于D.因为平面P AC⊥平面PBC于PC,AD⊂平面P AC,且AD⊥PC,所以AD⊥平面PBC.又因为BC⊂平面PBC,于是有AD⊥BC①.另外P 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P A ⊥BC.由①②及AC∩PA=A,可知BC⊥平面P AC.因为AC⊂平面P AC,所以BC⊥AC.【思路点拨】在空间图形中,高一级的垂直关系中蕴含着低一级的垂直关系,通过本题可以看到,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本题是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等知识来解答的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必须作到:概念清楚、问题理解透彻、相关知识能灵活运用.【答案】见解题过程.例4 P为120°角α-a-β内一点,P到α和β的距离均为10,求点P到棱a的距离.【知识点】二面角的概念,距离.【数学思想】化归思想.【解题过程】如图,过点P 作P A ⊥α于A ,PB ⊥β于B ,设相交直线P A 、PB 确定的平面为γ,a ∩γ=O ,则α∩γ=OA ,β∩γ=OB 连结PO ,则AP =BP =10∵P A ⊥α,PB ⊥β,∴a ⊥γ,而PO ⊂平面γ,∴a ⊥PO , ∴PO 的长即为点P 到直线a 的距离. 又∵a ⊥γ,γ⊂OA ,γ⊂OB∴∠AOB 是二面角α-a -β的平面角,即∠AOB =120°.而四边形AOBP 为一圆内接四边形,且PO 为该四边形的外接圆直径. ∵四边形AOBP 的外接圆半径等于由A 、B 、O 、P 中任意三点确定的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因此求PO 的长可利用△APB . 在△APB 中,AP =BP =10,∠APB =60°,∴AB =10. 由正弦定理:332060sin 2=︒==AB R PO . 【思路点拨】(1)该题寻找120°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所采取的方法即为垂面法,由此可见,若题目可找到与棱垂直的平面,用“垂面法”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也是一种可取的方法.(2)充分借助于四边形P AOB 为一圆内接四边形,∵P A ⊥OA ,PB ⊥OB ,∵PO 即为其外接圆直径,然后借助于四边形的外接圆直径等于其中任一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进行转移,由正弦定理帮助解决了问题.【答案】.3320活动③ 强化提升,灵活应用例5.过点S 引三条不共面的直线SA 、SB 、SC ,如图,∠BSC =90°,∠ASC =∠ASB =60°,若截取SA =SB =SC =a .(1)求证:平面ABC ⊥平面BSC ; (2)求S 到平面ABC 的距离.【知识点】面面垂直的证明,距离. 【数学思想】化归思想【解题过程】(1)证明:∵SA =SB =SC =a , 又∠ASC =∠ASB =60°,∴△ASB 和△ASC 都是等边三角形,∴AB =AC =a , 取BC 的中点H ,连结AH ,∴AH ⊥BC . 在Rt △BSC 中,BS =CS =a , ∴SH ⊥BC ,a BC 2=,∴2)22(222222a a a CH AC AH =-=-=,∴222a SH =. 在△SHA 中,∴222a AH =,222a SH =,22a SA =, ∴222HA SH SA +=,∴AH ⊥SH ,∴AH ⊥平面SBC .∵AH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BSC . 或:∵SA =AC =AB ,∴顶点A 在平面BSC 内的射影H 为△BSC 的外心, 又△BSC 为Rt △,∴H 在斜边BC 上,又△BS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 为BC 的中点,∴AH ⊥平面BSC . ∵AH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BSC .(2)由前所证:SH ⊥AH ,SH ⊥BC ,∴SH ⊥平面ABC ,∴SH 的长即为点S 到平面ABC 的距离,a BC SH 222==,∴点S到平面ABC的距离为a22.【思路点拨】(1)要证明平面ABC⊥平面BSC,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须在平面ABC或平面BSC内找到一条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的直线;(2)外心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即三条中垂线的交点.【答案】(1)见解题过程;(2)a22.同类训练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CF⊥平面DEF,AB⊥B C.(1)设平面ACE∩平面DEF=a,求证:DF∥a;(2)若EF=CF=2BC,试问在线段BE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平面DFG⊥平面CDE?若存在,请确定G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知识点】线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的证明.【解题过程】(1)证明:在三棱台ABC-DEF中,AC∥DF,AC⊂平面ACE,DF 平面ACE,∴DF∥平面ACE.又∵DF⊂平面DEF,平面ACE∩平面DEF=a,∴DF∥a.(2)线段BE上存在点G,且BG=13BE,使得平面DFG⊥平面CDE.证明如下:取CE的中点O,连接FO并延长交BE于点G,连接GD、GF,∵CF=EF,∴GF⊥CE.在三棱台ABC-DEF中,AB⊥BC⇒DE⊥EF.由CF⊥平面DEF⇒CF⊥DE.又CF ∩EF =F ,∴DE ⊥平面BEF ,∴DE ⊥GF .GF CE GF DE GF CDE CE DE E ⎫⎪⇒⎬⎪⎭⊥⊥⊥平面=.又GF ⊂平面DFG ,∴平面DFG ⊥平面CDE .此时,如平面图所示,∵O 为CE 的中点,EF =CF =2BC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证△HOC ≌△FOE ,∴HB =BC =12EF .由△HGB ∽△FGE 可知12BG GE =,即13BG BE =. 【思路点拨】“探索性问题”的规律方法:一般是先探求点的位置,多为线段的中点或某个三等分点,然后给出符合要求的证明.【答案】(1)见解题过程;(2)线段BE 上存在点G ,且13BG BE =,使得平面DFG ⊥平面CDE .3. 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2)重难点归纳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每一种垂直的判定都是从某种垂直开始转向另一种垂直最终达到目的,其转化关系为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三)课后作业基础型 自主突破一、选择题1.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m∥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AB∥mB.AC⊥mC.AB∥βD.AC⊥β【知识点】线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的证明.【解题过程】如图所示,AB∥l∥m;AC⊥l,m∥l⇒AC⊥m;AB∥l⇒AB∥β,只有D不一定成立,故选D.【思路点拨】由题意,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依据面面垂直的性质以及线面平行的性质等知识解答.【答案】D.2.设a是空间中的一条直线,α是空间中的一个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a一定存在平面β,使得β∥αB.过a一定存在平面β,使得β⊥αC.在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b,使得a⊥bD.在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b,使得a∥b【知识点】线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的证明.【解题过程】当a与α相交时,不存在过a的平面β,使得β∥α,故A错误;直线a与其在平面α内的投影所确定的平面β满足β⊥α,故选B;平面α内的直线b只要垂直于直线a在平面α内的投影,则就必然垂直于直线a,故C错误;当a与α平行时,在平面α内存在直线b,使得a∥b,故D错误.【思路点拨】A.根据面面平行的定义和性质判断;B.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和定义判断;C.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判断;D.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判断.【答案】B.3.设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A.若m∥α,则l∥m B.若α∥β,则l⊥mC.若l⊥m,则α∥β D.若α⊥β,则l∥m【知识点】线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的证明.【解题过程】A中直线l与m互相垂直,不正确;B中根据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知是正确的;C中的α与β也可能相交;D中l与m也可能异面,也可能相交,故选B.【思路点拨】通过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判断A;由一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结合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判断B;举反例,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判断C;举反例,结合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判断D.【答案】B.4.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能得出a⊥b的是() A.a⊥α,b∥β,α⊥βB.a⊥α,b⊥β,α∥βC.a⊂α,b⊥β,α∥βD.a⊂α,b∥β,α⊥β【知识点】线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的证明.【解题过程】A中,两直线可以平行、相交或异面,故不正确;B中,两直线平行,故不正确;C中,由α∥β,a⊂α可得a∥β,又b⊥β,得a⊥b,故正确;D 中,两直线可以平行,相交或异面,故不正确.【思路点拨】通过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判断A;通过面面平行的性质和线面垂直的性质判断B;通过面面平行的性质和线面垂直的定义判断C;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和面面垂直的性质判断D.【答案】C.5.如图,在四面体D-ABC中,若AB=CB,AD=CD,E是AC的中点,则下列正确的是()A .平面ABC ⊥平面ABDB .平面ABD ⊥平面BDCC .平面ABC ⊥平面BDE ,且平面ADC ⊥平面BDED .平面ABC ⊥平面ADC ,且平面ADC ⊥平面BDE【知识点】面面垂直的判定.【解题过程】因为AB =CB ,且E 是AC 的中点,所以BE ⊥AC ,同理有DE ⊥AC ,于是AC ⊥平面BDE .因为AC ⊂平面ABC ,所以平面ABC ⊥平面BDE .又由于AC ⊂平面ACD ,所以平面ACD ⊥平面BDE ,所以选C.【思路点拨】缺少【答案】C.6.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 的两边AB 、AC 互相垂直,则AB 2+AC 2=BC 2.”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研究三棱锥的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正确结论是:“设三棱锥A -BCD 的三个侧面ABC 、ACD 、ADB 两两相互垂直”,则______.【解题过程】此题是突破以往高考命题模式的又一典范,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是增强创新意识的利器,本题如果能联想构造一长方体,用一平面去截长方体易得满足条件的棱锥A -BCD ,进而易证结论:“2222ABC ACD ADB BCD SS S S ++=.” 【答案】2222ABC ACD ADB BCD S S S S ++=.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底面ABCD ,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 是PC 上的一动点,当点M 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 ⊥平面PCD (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知识点】线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的证明.【解题过程】∵PC在底面ABCD上的射影为AC,且AC⊥BD,∴BD⊥P C.∴当DM⊥PC(或BM⊥PC)时,即有PC⊥平面MBD,而PC⊂平面PCD,∴平面MBD ⊥平面PC D.【答案】DM⊥PC(或BM⊥PC)8.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ACD,DE⊥平面ACD,△ACD为等边三角形,AD =DE=2AB,F为CD的中点.求证:(1)AF∥平面BCE;(2)平面BCE⊥平面CDE.【知识点】线面平行的判定,面面垂直的证明。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A版)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PPT课件
类似地,下面的这个二面角应该如何表示?
Q l
B P
二面角的表示
(1)二面角-AB- (2)二面角P AB Q (3)二面角 l (4)二面角P l Q
A
三.新知的探索 思考4:我们常说“把门开得大一些”,是指哪个角
大一些?
三.新知的探索
在上述变化过程中,图形在变化,形成的二面角也在变化, 我们应该怎样刻画二面角的大小?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一.复习与回顾
1.1如何作出两条异面直线的夹角? 1.2如何作出斜线与平面的夹角? “空间问题平面化” 1.3在研究上述两个问题时,我们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即将 空间角的问题转化为平面角进行处理.
P
a
a
O
a
b/
A
B
b
二.新知的引入
三.新知的探索
我们知道直线上的一点将直线分割成两部分, 每一部分分别叫射线. 那么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将整个平面一分为二, 每一部分应该叫做什么呢?
(2)角的两边分别在两个面内
(3)角的两边都要垂直于二面角的棱
三.新知的探索 观察:
1.教室相邻的两个墙面分别与地面所成的二面角是多少度? 相邻的两个墙面所成的二面角又是多少度?
2.教室相邻的两个墙面分别与地面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相邻的两个墙面又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三.新知的探索 3.4定义:
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3.转化与化归思想:空间问题平面化处理 习题2.3 必做题A组 第1题、第2题 选做题B组 第1题
P
PA BC PA AC A
BC AC
人教A高中数学必修二导练课件: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 3.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 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定义,并会 求简单二面角的大小.2. 理解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定义.3. 理解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并能 用定理判定面面垂直・ 通过对二面角及平面与平面垂直判定 解决问题能力. 素养达成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目标导舟几课标要求新知导学•素养养成1・二面角⑴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耶绳•啊]图形叫做二面角(如图). _ 叫做二面角的棱, ________ 叫做二面角的面.直线AB 半平面a和卩当棱记为I时,可记作P-AB-Qa-l-p P-I-Qa(2)二面角的平面角:①定义:在二面角a ・l ・0的棱止任取一点0,如图所示,以点O 为垂足,在 分别作垂直于棱I 的射线OA 和0B 侧射线0A 和0B 构成的zAOB 叫做直角②直車f 彌吕附陌角是一的二面角. 思考1:楼I 与平请0AB 什么关系? 答案:垂直. 二面角的平面角0 A B2.平面与平面垂直(1)面面垂直的定义①定义:如果两个平面相交,且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 ____ ,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雲直. 直二面角②画法:记作: _____C(丄0(2)判定定理思考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什么关系?答案:平行或相交.名师点津(1)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是两条“射线”的夹角,不是两条直线的夹角,因此, 二面角e的取值范围是0。
<e<i80°•二面角的平面角体现了“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思想.(2) 尢理的奚键词是“过另一平面的垂线”,所以应用的关键是在平面内寻找另”个平面的垂线.课堂探究•素养提升题型一求二面角[例1]⑴如图,在正方体ABCD-A'B'CD中:①二面角D^-AB-D的大小为_____ ;②二面角A r-AB-D的大小为______ ;⑴解析:①在正方体ABCD-ABCD中,AB丄平面AD:所以AB丄AD;AB丄AD, 因此zD'AD为二面角D'-AB-D的平面角•在RMD'DA中,zD'AD二45:所以二面角D'-AB-D的大小为45°.②因为AB丄平面AD:所以AB丄AD,AB丄AA:因此zA'AD为二面角A f-AB-D 的平面角,又ZA'AD二90。
高中数学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2
Q T
a
18
证明:法一:取 CD 的中点 E,连接 NE,ME,MC、PM. PA⊥平面 ABCD⇒PA⊥AD,
∠PDA=45°⇒PA=AD=BC, 又 M 是 AB 的中点,
Rt△PAM≌Rt△NC是BMPC⇒的M中P=点MC⇒MN⊥PC.
PA⊥CD AD⊥CD ⇒CD⊥平面 PAD⇒ PA∩AD=A
C
在平面α内过B点作直线BE⊥CD,则 ∠ABE就是二面角α-CD-β的平面角,
α
B E
D
∵AB⊥ α ,BE α ,
∴AB⊥BE. ∴二面角α-CD-β是直二面角,∴α⊥β.
a
13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证一证
例2.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
面于A,C是圆O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
D1 A1
C1 D1 B1 A1
C1 B1
D A
D
C
B
A
a
O
C B
9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找一找
例1.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找出下列二面角的平面角:
(1) 二面角 A1-DC-1 B
你能求其余弦值吗?
D1
C1
C1
A1
E B1 A1
D A
CD B
a
B 10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找一找
例1.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找出下列二面角的平面角: (2) 二面角 A1-AB-D 和 D1-BD-C的大小?
D1 A1
C1 D1 B1 A1
o1
C1
B1
D A
C
D
B aA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2章 2.3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重点 二面角的概念及面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 图形叫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
二面角的面.记作二面角α-AB-β(简记为 P-AB-Q). 2.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α-l-β的棱 l 上任取一点
O,以点 O 为垂足,在半平面α,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 l 的射线 OA和 OB,则射线 OA 和 OB 构成的∠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范围:0°≤θ≤180°.
3.面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 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记作α⊥β.
∴AQ⊥平面 PDC,∴AQ⊥PD. ∵Q 为 PD 的中点, ∴△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DA=45°,即二面角 P-CD-B 的大小为 45°.
例 4:在直二面角α-AB-β棱 AB 上取一点 P,过 P 分别在 α、β平面内作与棱成 45°角的斜线 PC、PD,则∠CPD 的大小是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二面角的大小范围是大于 0°且小于 90° B.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可以不相等 C.二面角的平面角的顶点可以不在棱上 D.二面角的棱和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垂直
2-2.在正三角形 ABC 中,AD⊥BC 于 D,沿 AD 折成二面 角 B-AD-C 后,BC=12AB,这时二面角 B-AD-C 的大小为
∵CD⊥AD,CD⊥PA ,∴CD⊥平面 PAD, ∴CD⊥AQ,∴AQ⊥平面 PDC. 由(1)MN∥AQ,∴MN⊥平面 PDC. 又∵MN⊂平面 PMC,∴平面 PMC⊥平面 PDC.
高中数学必修二人教A版练习: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含解析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选题明细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B)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D)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解析:A.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B.正确.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D.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只有B正确.2.(2018·江西三市联考)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 C )(A)若a∥α,b∥α,则a∥b (B)若a∥α,a∥β,则α∥β(C)若a∥b,a⊥α,则b⊥α(D)若a∥α,α⊥β,则a⊥β解析:选项A.若a∥α,b∥α,则a∥b,或a,b异面或a,b相交,A错;选项B.若a∥α,a∥β,则α∥β,或α∩β=b,B错;选项C.若a∥b,a ⊥α,则b⊥α,C正确;选项D.若a∥α,α⊥β,则a⊂β或a∥β或a⊥β,D错.故选C.3.如图,AB是圆的直径,PA垂直于圆所在的平面,C是圆上一点(不同于A,B)且PA=AC,则二面角P BC A的大小为( C )(A)60°(B)30°(C)45°(D)15°解析:易得BC⊥平面PAC,所以∠PCA是二面角P BC A的平面角,在Rt △PAC中,PA=AC,所以∠PCA=45°.故选C.4.如图所示,已知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则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 D )(A)2对(B)3对(C)4对(D)5对解析:由PA⊥矩形ABCD知,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B⊥平面ABCD;由AB⊥平面PAD知,平面PAB⊥平面PAD;由BC⊥平面PAB知,平面PBC ⊥平面PAB;由DC⊥平面PAD知,平面PDC⊥平面PAD.故题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5对.选D.5.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将△ABD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构成几何体A BCD,则在几何体A BCD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A)平面ABD⊥平面ABC(B)平面ADC⊥平面BDC(C)平面ABC⊥平面BDC(D)平面ADC⊥平面ABC解析:由已知得BA⊥AD,CD⊥BD,又平面ABD⊥平面BCD,所以CD⊥平面ABD,从而CD⊥AB,故AB⊥平面ADC.又AB⊂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选D.6.如图所示,在△ABC中,AD⊥BC,△ABD的面积是△ACD的面积的2倍.沿AD将△ABC翻折,使翻折后BC⊥平面ACD,此时二面角B AD C的大小为( C )(A)30°(B)45°(C)60°(D)90°解析:由已知得,BD=2CD.翻折后,在Rt△BCD中,∠BDC=60°,而AD⊥BD,CD⊥AD,故∠BDC是二面角B AD C的平面角,其大小为60°.故选C.7.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AB=AC=1,将△ABC沿斜边BC上的高AD折叠,使平面ABD⊥平面ACD,则折叠后BC= .解析:因为在原△ABC中,AD⊥BC,所以折叠后有AD⊥BD,AD⊥CD,所以∠BDC是二面角B AD C的平面角.因为平面ABD⊥平面ACD,所以∠BDC=90°.在Rt△BCD中,∠BDC=90°,BD=CD=,所以BC==1.答案:18.如图,三棱柱ABC 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1)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2)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1)证明:由题设知BC⊥CC1,BC⊥AC,CC1∩AC=C,所以BC⊥平面ACC1A1.又DC1⊂平面ACC1A1,所以DC1⊥BC.由题设知∠A1DC1=∠ADC=45°,所以∠CDC1=90°,即DC1⊥DC.又DC∩BC=C,所以DC1⊥平面BDC.又DC1⊂平面BDC1,故平面BDC1⊥平面BDC.(2)解:设棱锥B DACC1的体积为V1,AC=1,由题意得V1=××1×1=.又三棱柱ABC A1B1C1的体积V=1,所以(V-V1)∶V1=1∶1.故平面BDC1分此棱柱所得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1.9.(2018·兰州诊断)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B=AC=BC=2,AA1=1,则点A到平面A1BC的距离为( B )(A) (B) (C)(D)解析:如图,设D为BC的中点,连接AD,A1D,A1C,A1B,过A作A1D的垂线,垂足为E,则BC⊥A1D,BC⊥AD,所以BC⊥平面A1AD,则BC⊥AE.又AE⊥A1D,所以AE⊥平面A1BC,由条件可得AD=AB=,A1D==2,由面积相等得AE·A1D=AA1·AD,即AE==,故选B.10.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截面A1BD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A1BD A的正切值等于.解析:设AC与BD相交于O点,因为ABCD 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AO⊥BD,又AA1⊥平面ABCD,所以AA1⊥BD,又AO∩AA1=A,所以BD⊥平面A1AO,所以BD⊥A1O,所以∠A1OA为二面角A1BD A的平面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在直角△A1AO中,AA1=a,AO=a,所以tan∠A1OA==.答案:11.四棱锥P 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60°,E是CD的中点,PA⊥底面ABCD,PA=.(1)证明:平面PBE⊥平面PAB;(2)求二面角A BE P的大小.(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BD,由ABCD是菱形且∠BCD=60°知,△BCD是等边三角形.因为E是CD的中点,所以BE⊥CD.又AB∥CD,所以BE⊥AB.又因为PA⊥平面ABCD,BE⊂平面ABCD,所以PA⊥BE.而PA∩AB=A,因此BE⊥平面PAB.又BE⊂平面PBE,所以平面PBE⊥平面PAB.(2)解:由(1)知,BE⊥平面PAB,PB⊂平面PAB,所以PB⊥BE.又AB⊥BE,所以∠PBA是二面角A BE P的平面角.在Rt△PAB中,tan∠PBA==,∠PBA=60°,故二面角A BE P的大小是60°.12.如图所示,在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ABC A1B1C1中,AB=BB1,AC1⊥平面A1BD,D为AC的中点.(1)求证:B1C∥平面A1BD;(2)求证:B1C1⊥平面ABB1A1;(3)设E是CC1上一点,试确定E的位置使平面A1BD⊥平面BDE,并说明理由.(1)证明:连接AB1,与A1B相交于M,则M为A1B的中点,连接MD.又D为AC的中点,所以B1C∥MD.又B1C⊄平面A1BD,MD⊂平面A1BD,所以B1C∥平面A1BD.(2)证明:因为AB=B1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正方形.所以A1B⊥AB1.又因为AC1⊥平面A1BD,所以AC1⊥A1B.所以A1B⊥平面AB1C1,所以A1B⊥B1C1.又在棱柱ABC A1B1C1中BB1⊥B1C1,所以B1C1⊥平面ABB1A.(3)解:当点E为C1C的中点时,平面A1BD⊥平面BDE, 因为D,E分别为AC,C1C的中点,所以DE∥AC1.因为AC1⊥平面A1BD,所以DE⊥平面A1BD.又DE⊂平面BDE,所以平面A1BD⊥平面BDE.。
高一数学必修二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导学案(解析版)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课标解读(1)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 (2)使学生掌握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概念(3)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及“直二面角”、“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4)使学生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简单的应用;(5)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使他们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学会归纳、概括结论。
二、自学导引问题1:(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出旗杆与地面、树干与地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2)请把自己的数学书打开直立在桌面上,观察书脊与桌面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3)思考:一条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生活实例能验证这一关系呢?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用符号语言表示为:问题2:如图,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块(任意)三角形的纸片,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过△ABC 的顶点A 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 ,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 、DC 与桌面接触).观察并思考:①折痕AD 与桌面垂直吗?DCBA②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 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用符号语言表示为:问题3: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问题4:怎样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问题5: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问题6: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三、典例精析例1 已知两两垂直所在平面外一点,是PC PB PA ABC P ,,∆,H 是ABC ∆ 的垂心.求证:⊥PH 平面ABC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ABC PA O C O AB 平面上的一点,为圆的直径,为圆⊥, F CP AF E BP AE 于于⊥⊥,.求证:AEF BP 平面⊥例2 如图所示,已知 60,90=∠=∠=∠CSA BSA BSC ,又SC SB SA ==. 求证:平面SBC ABC 平面⊥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AC CD CB AD AB a BD =====,2 =a ,求证:平面BCD ABD 平面⊥._ C例3 如图所示,已知的斜线,是平面内,在平面ααOA BOC ∠且AOCAOB ∠=∠=60,a OC OB OA ===,a BC 2=,求所成的角与平面αOA .变式训练3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 中,3,33==BC AD ,沿着对角线BD 将BCD ∆折起,使点C 移到'C 点,且'C 点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O 恰在AB 上.(1)求证:D AC BC ''平面⊥(2)求直线AB 与平面D BC '所成角的正弦值四、自主反馈1. 如图BC 是Rt ⊿ABC 的斜边,过A 作⊿ABC 所在平面α 垂线AP ,连PB 、PC ,过A 作AD ⊥BC 于D ,连PD ,那么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个B .6个C .7个D .8个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直线a 平行于平面M ,则a 平行于M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B .直线a 与平面M 相交,则a 不平行于M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C .直线a 不垂直于平面M ,则a 不垂直于M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D .直线a 不垂直于平面M ,则过a 的平面不垂直于M3.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AC =AA 1=a ,则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是 ( )A.aB. 2aC.22a D. 3a 4.已知PA 、PB 、PC 是从点P 发出的三条射线,每两条射线的夹角都是60︒,则直线PC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人教版数学高一-人教A版必修2练习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梳理1.二面角.(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如图,记作:二面角αlβ或PABQ或PlQ.(2)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二面角αlβ,若有:①O∈l;②OA⊂α,OB⊂β;③OA⊥l,OB⊥l.则∠AOB就叫做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练习1:若α⊥β,a⊂α,则a⊥β,对吗?答案:错练习2:若α⊥β,a⊂α,b⊂β,a⊥b,则a⊥β,对吗?答案:错练习3:若a ∥b ,a ⊥α,则b ⊥α,对吗? 答案:对 2.面面垂直.(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相交,且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画法:记作:α⊥β.(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符号表示:⎭⎪⎬⎪⎫a ⊥βa ⊂α⇒α⊥β►思考应用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是否与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有关? 解析:如图,在二面角αl β的棱上任取点O ,以O 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OA 和OB ,则射线OA 和OB 组成∠AOB.再取棱上另一点O′,在α和β内分别作l 的垂线O ′A ′和O′B′,则它们组成∠A′O′B′.因为OA∥O′A′,OB∥O′B′,所以∠AOB与∠A′O′B′的两边分别平行且方向相同,即∠AOB=A′O′B′.上述结论说明了按照上述方法作出的角的大小,与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无关.2.应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关键是什么?解析:应用此定理的关键在于,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到或作出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即实现面面垂直向线面垂直的转化.自测自评1.经过平面α外一点和平面α内一点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有(D) A.0个B.1个C.无数个D.1个或无数个解析:当两点连线与平面α垂直时,可作无数个垂面,否则,只有1个.2.下列说法:①二面角的大小是用平面角来度量的;②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是由二面角的两个面的位置唯一确定的;③二面角的大小由其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确定.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C)A.0 B.1 C.2 D.3解析:由二面角的定义可知,①②正确;③不正确.3.已知a⊂α,b⊂β,c⊂β,a⊥b,a⊥c,则(D)A.α⊥βB.α与β相交C.α∥βD.以上都有可能4.若平面α与平面β不垂直,那么α内能与β垂直的直线(A) A.有0条B.有一条C.有2条D.有无数条5.若α∥β,a⊥α,则a与β的位置关系是垂直.题型一利用二面角解决相关问题题型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及综合应用基础达标1.自二面角内任意一点分别向两个面引垂线,则两垂线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关系是(B)A.相等B.互补C.互余D.无法确定解析:如图,BD,CD为AB,AC所在平面与α,β的交线,则∠BDC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且∠ABD=∠ACD=90°,∴∠A+∠BDC=180°.2.已知直线l⊥平面α,则经过l且和α垂直的平面(C)A.有一个B.有两个C.有无数个D.不存在解析:经过l的任一平面都和α垂直.3.PD垂直于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连接PB,PC,PA,AC,BD,则一定互相垂直的平面有(B)A.8对B.7对C.6对D.5对解析:如图,平面PAD,平面PBD,平面PCD都垂直于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PCD,平面PAD⊥平面PAB,平面PCD⊥平面PBC,平面PAC⊥平面PBD.4.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β⊥平面γ,则(D)A.α∥γB.α⊥γC.α与γ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都有可能5.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D)A.若m∥n,m∥α,则n∥αB.若α⊥γ,β⊥γ,则α∥βC.若m∥α,n∥α,则m∥nD.若m⊥α,n∥α,则m⊥n6.将锐角A为60°,边长为a的菱形ABCD沿BD折成60°的二面角,则A与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设折叠后点A到A1的位置,取BD的中点E,连接A1E、CE.∴BD⊥CE,BD⊥A1E.∴∠A1EC为二面角A1BDC的平面角.∴∠A1EC=60°.又A1E=CE,∴△A1EC是等边三角形.∴A1E=CE=A1C=32a.即折叠后点A到C之间的距离为32a.巩固提升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截面A1BD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A1BDA的正切值为(C)A.32B.22C. 2 D. 3解析:如图所示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A1O,O为BD中点,∵A1D=A1B,∴在△A1BD中,A1O⊥BD.又∵在正方形ABCD中,AC⊥BD.∴∠A1OA为二面角A1BDA的平面角.设AA1=1,则AO=22.∴tan∠A1OA=122= 2.8.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过BD1的平面分别交棱AA1和CC1于E,F两点.(1)求证:A1E=CF;(2)若E,F分别是棱AA1和棱CC1的中点,求证:平面EBFD1⊥平面BB1D1.证明:(1)由题知,平面EBFD1与平面BCC1B1交于BF,与平面ADD1A1交于ED1,又平面BCC1B1∥平面ADD1A1,∴D1E∥BF,同理BE∥D1F,∴四边形EBFD1为平行四边形,∴D1E=BF,∵A1D1=CB,D1E=BF,∠D1A1E=∠BCF=90°,∴Rt△A1D1E≌Rt△CBF,∴A1E=CF.(2)∵四边形EBFD1是平行四边形.AE=A1E,FC=FC1,∴Rt△EAB≌Rt△FCB,∴BE=BF,故四边形EBFD1为菱形.连接EF,BD1,A1C1∵四边形EBFD1为菱形,∴EF⊥BD1,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有B1D1⊥A1C1,B1D1⊥A1A,∴B1D1⊥平面A1ACC1,又EF⊂平面A1ACC1,∴EF⊥B1D1,又B1D1∩BD1=D1,∴EF⊥平面BB1D1,又EF⊂平面EBFD1,故平面EBFD1⊥平面BB1D1.9.如图甲,矩形ABCD中,AB=2AD=2a,E为DC的中点,现将△ADE沿AE折起,使平面ADE⊥平面ABCE,如图乙.(1)求二面角ABCD的正切值;(2)求证:AD⊥平面BDE.(1)解析:取AE中点O,BC中点F,连接DO,OF,DF(如图).由题知:AB =2AD ,DE =EC , ∴AD =DE ,∴DO ⊥AE , 又∵平面ADE ⊥平面ABCE , ∴DO ⊥平面ABCE , 又∵AB ⊥BC ,OF ∥AB , ∴OF ⊥BC ,由三垂线定理得DF ⊥BC ,∴∠DFO 为二面角ABCD 的平面角.在Rt △DOF 中,DO =22a ,OF =a +2a 2=32a ,∴tan ∠DFO =22a 32a =23.即二面角ABCD 的正切值是23. (2)证明:连接BE ,则BE =a 2+a 2=2a ,又AE=2a,AB=2a,∴AB2=AE2+EB2,∴AE⊥EB.由(1)知DO⊥平面ABCE,∴DO⊥BE,又∵DO∩AE=O,∴BE⊥平面ADE,∴BE⊥AD,又∵AD⊥DE,BE∩DE=E,∴AD⊥平面BDE.1.二面角是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组成的图形.其大小是用二面角的平面角来度量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角的顶点在二面角的棱上;②角的两边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③角的两边分别与二面角的棱垂直.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难点和关键在于正确地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其过程是“一作、二证、三计算”.2.面面垂直的判定有两个方法,其一是根据定义,其二是根据判定定理.根据定义,判定实质上转化成了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根据判定定理判定面面垂直,难点和关键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到另一个平面的垂线.。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必修2讲义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并能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描述定理.(重点)2.能应用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相关问题.(重点、难点) 3.理解“平行”与“垂直”之间的相互转化.(易错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阅读教材P 70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文字语言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符号语言⎭⎬⎫a ⊥αb ⊥α⇒a ∥b 图形语言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解析】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和性质可知(1)、(2)、(3)均正确.【答案】(1)√(2)√(3)√教材整理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阅读教材P71“思考”以下至P72“例4”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文字语言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符号语言⎭⎬⎫α⊥βα∩β=la⊂αa⊥l⇒a⊥β图形语言在长方体ABCD-A1B1C1D1的棱AB上任取一点E,作EF⊥A1B1于F,则EF 与平面A1B1C1D1的关系是()A.平行B.EF⊂平面A1B1C1D1C.相交但不垂直D.相交且垂直D[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平面A1ABB1⊥平面A1B1C1D1且平面A1ABB1∩平面A1B1C1D1=A1B1,又EF⊂面A1ABB1,EF⊥A1B1,∴EF⊥平面A1B1C1D1,答案D正确.][小组合作型]线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应用如图2-3-31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是AB上一点,N 是A1C的中点,MN⊥平面A1DC.图2-3-31求证:(1)MN∥AD1;(2)M是AB的中点.【精彩点拨】(1)要证线线平行,则先证线面垂直,即证AD1⊥平面A1DC.(2)可证ON=AM,ON=12AB.【自主解答】(1)∵ADD1A1为正方形,∴AD1⊥A1D.又∵CD⊥平面ADD1A1.∴CD⊥AD1.∵A1D∩CD=D,∴AD1⊥平面A1DC. 又∵MN⊥平面A1DC,∴MN∥AD1. (2)连接ON,在△A1DC中,A1O=OD,A1N=NC.∴ON綊12DC綊12AB,∴ON∥AM.又∵MN∥OA,∴四边形AMNO为平行四边形,∴ON=AM.∵ON=12AB,∴AM=12AB,∴M是AB的中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线线、线面垂直以及线面、面面平行的相互转化的桥梁,因此必须熟练掌握这些定理,并能灵活地运用它们.2.当题中垂直条件很多,但又需证平行关系时,就要考虑垂直的性质定理,从而完成垂直向平行的转化.[再练一题]1.如图2-3-32,已知平面α∩平面β=l,EA⊥α,垂足为A,EB⊥β,垂足为B,直线a⊂β,a⊥AB.求证:a∥l.图2-3-32【证明】因为EA⊥α,α∩β=l,即l⊂α,所以l⊥EA.同理l⊥EB.又EA∩EB=E,所以l⊥平面EAB.因为EB⊥β,a⊂β,所以EB⊥a,又a⊥AB,EB∩AB=B,所以a⊥平面EAB.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a ∥l .面面垂直性质定理的应用如图2-3-33所示,P 是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a 的菱形且∠DAB =60°,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图2-3-33(1)若G 为AD 的中点,求证:BG ⊥平面PAD ; (2)求证:AD ⊥PB .【精彩点拨】 (1)菱形ABCD ,∠DAB =60°―→△ABD 为正三角形―→BG ⊥AD ―――――――→面PAD ⊥底面ABCDBG ⊥平面PAD(2)要证AD ⊥PB ,只需证AD ⊥平面PBG 即可.【自主解答】 (1)如图,在菱形ABCD 中,连接BD ,由已知∠DAB =60°,∴△ABD 为正三角形, ∵G 是AD 的中点, ∴BG ⊥AD .∵平面PAD ⊥平面ABCD , 且平面PAD ∩平面ABCD =AD ,∴BG⊥平面PAD.(2)如图,连接PG.∵△PAD是正三角形,G是AD的中点,∴PG⊥AD,由(1)知BG⊥AD.又∵PG∩BG=G.∴AD⊥平面PBG.而PB⊂平面PBG.∴AD⊥PB.1.证明或判定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3)若a∥b,a⊥α,则b⊥α(a、b为直线,α为平面);(4)若a⊥α,α∥β,则a⊥β(a为直线,α,β为平面).2.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告诉我们要将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方法是在其中一个面内作(找)与交线垂直的直线.[再练一题]2.如图2-3-34,四棱锥V-ABCD的底面是矩形,侧面VAB⊥底面ABCD,又VB⊥平面VAD.求证:平面VBC⊥平面VAC.图2-3-34【证明】∵平面VAB⊥底面ABCD,且BC⊥AB.∴BC⊥平面VAB,∴BC⊥VA,又VB⊥平面VAD,∴VB⊥VA,又VB∩BC=B,∴VA⊥平面VBC,∵VA⊂平面VAC.∴平面VBC⊥平面VAC.[探究共研型]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探究1如图2-3-35,A,B,C,D为空间四点.在△ABC中,AB=2,AC =BC=2,等边△ADB以AB为轴转动.当平面ADB⊥平面ABC时,能否求CD的长度?图2-3-35【提示】取AB的中点E,连接DE,CE,因为△AD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E⊥AB.当平面ADB⊥平面ABC时,因为平面ADB∩平面ABC=AB,所以DE⊥平面ABC,可知DE⊥CE,由已知可得DE=3,EC=1,在Rt△DEC中,CD=DE2+EC2=2.探究2在上述问题中,当△ADB转动时,是否总有AB⊥CD?证明你的结论.【提示】①当D在平面ABC内时,因为AC=BC,AD=BD,所以C,D都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B⊥CD.②当D不在平面ABC内时,由探究1知AB⊥DE.又因AC=BC,所以AB⊥CE.又DE,CE为相交直线,所以AB⊥平面CDE,由CD⊂平面CDE,得AB⊥CD.综上所述,总有AB⊥CD.探究3试总结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的转化关系.【提示】垂直问题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如图2-3-36,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A ⊥底面ABCD;图2-3-36(2)BE∥平面PAD;(3)平面BEF⊥平面PCD.【精彩点拨】(1)利用性质定理可得PA⊥底面ABCD;(2)可证BE∥AD,从而得BE∥平面PAD;(3)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自主解答】(1)因为平面PAD⊥底面ABCD,且PA⊥AD,所以PA⊥底面ABCD.(2)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所以AB∥DE,且AB=DE.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AD.又因为BE⊄平面PAD,AD⊂平面PAD,所以BE∥平面PAD.(3)因为AB⊥AD,而且ABE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D,AD⊥CD.由(1)知PA⊥底面ABCD,所以PA⊥CD.又AD∩PA=A,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PD.因为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所以PD∥EF.所以CD⊥EF.又EF∩BE=E,所以CD⊥平面BEF.又CD⊂平面PCD,所以平面BEF⊥平面PCD.1.证明线面垂直,一种方法是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另一种方法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本题已知面面垂直,故可考虑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2.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线面垂直的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两个平面垂直;(2)直线必须在其中一个平面内;(3)直线必须垂直于它们的交线.[再练一题]3.如图2-3-37,在三棱锥P-ABC中,E,F分别为AC,BC的中点.(1)求证:EF∥平面PAB;(2)若平面PAC⊥平面ABC,且PA=PC,∠ABC=90°.求证:平面PEF⊥平面PBC.图2-3-37【证明】(1)∵E,F分别为AC,BC的中点,∴EF∥AB.又EF⊄平面PAB,AB⊂平面PAB,∴EF∥平面PAB.(2)∵PA=PC,E为AC的中点,∴PE⊥AC.又∵平面PAC⊥平面ABC,∴PE⊥平面ABC,∴PE⊥BC.又∵F为BC的中点,∴EF∥AB.∵∠ABC=90°,∴BC⊥EF.∵EF∩PE=E,∴BC⊥平面PEF.又∵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EF.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解析】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其他与交线不垂直的直线均不与平面β垂直,故D项叙述是错误的.【答案】 D2.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在平面AB1上任取一点M,作ME⊥AB于E,则()A.ME⊥平面ACB.ME⊂平面ACC.ME∥平面AC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由于ME⊂平面AB1,平面AB1∩平面AC=AB,且平面AB1⊥平面AC,ME⊥AB,则ME⊥平面AC.【答案】 A3.如图2-3-38,▱ADEF的边AF⊥平面ABCD,且AF=2,CD=3,则CE =________.图2-3-38【解析】因为AF⊥平面ABCD,所以ED⊥平面ABCD,所以△EDC为直角三角形,CE=ED2+CD2=13.【答案】134.如图2-3-39,空间四边形ABCD中,平面ABD⊥平面BCD,∠BAD=90°,且AB=AD,则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是________.图2-3-39【解析】过A作AO⊥BD于O点,∵平面ABD⊥平面BCD,∴AO⊥平面BCD,则∠ADO即为AD与平面BCD所成的角.∵∠BAD=90°,AB=AD.∴∠ADO=45°.【答案】45°5.如图2-3-40,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平面PCD⊥平面ABCD.求证:AD⊥平面PCD.图2-3-40【证明】在矩形ABCD中,AD⊥CD,因为平面PCD⊥平面ABCD,平面PCD∩平面ABCD=CD,AD⊂平面ABCD,所以AD⊥平面PCD.。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必修2课件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探究点3 求二面角的大小 例3 如图,在直三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 柱)ABC-A1B1C1中,AB=4,AC=BC=3,D为AB 的中点. (1)求点C到平面A1ABB1的距离; 解 由AC=BC,D为AB的中点,得CD⊥AB, 又CD⊥AA1,故CD⊥面A1ABB1, 所以 C 到平面 A1ABB1 的距离为
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墙面是竖直的,常使用铅锤来检测,这是什么道 理呢?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 二面角
1.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_两__个__半__平__面__所组成的图形. 2.相关概念: ①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_棱__,②两个半平面叫二面角的_面__. 3.画法:
答案
4.记法:二面角_α_-__l_-__β__或__α_-__A_B_-__β__或_P_-__l_-__Q_,或P-AB-Q. 5.二面角的平面角: 若有①O_∈__l;②OA_⊂__α,OB_⊂__β;③OA_⊥__l,OB_⊥__l,则二面角 α-l-β的平面角是__∠__A_O_B__.
CD= BC2-BD2= 5.
解析答案
(2)若AB1⊥A1C,求二面角A1-CD-C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
当堂测试
1.直线l⊥平面α,l⊂平面β,则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 C )
A.平行
B.可能重合
C.相交且垂直
D.相交不垂直
解析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α与β垂直,故选C.
1 23 4
解析答案
2.下列命题:
1 23 4
①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异面直线a、b分别和一个
二面角的两个面垂直,则a、b组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
【优质文档】高中数学必修二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在 Rt△PAB 中 ,tan∠ PBA=
,∠ PBA= 60° ,
故二面角 A-BE-P 的大小是 60° .
7
∴BD⊥ AC.∵SA⊥ 平面 ABCD ,∴SA⊥ BD.
∵SA∩AC=A ,∴BD ⊥ 平面 SAC.
∵BD? 平面 PBD ,
∴平面 PBD ⊥ 平面 SAC.故选 B.
答案 :B
6.经过平面 α外一点和平面 α内一点与平面 α垂直的平面有
个.
解析 :设平面 α外的一点为 A,平面 α内的一点为 B,当直线 AB 垂直于平面 α时 ,经过直线 AB 的任意
所以 PA ⊥ CD. 因为 CD ⊥ AD,PA∩AD=A , 所以 CD ⊥ 平面 PAD. 因为 CD ? 平面 PDC , 所以平面 PDC ⊥ 平面 PAD.
能力提升
1.如果直线 l,m 与平面 α,β,γ满足 : l= β∩γ,l∥ α,m? α和 m⊥ γ,那么必有 ( ) A .α⊥ γ,且 l ⊥ m B .α⊥ γ,且 m∥ β C.m∥ β,且 l⊥ m D .α∥β,且 α⊥ γ
一个平面均垂直于平面 α,即此时有无数个 ;当直线 AB 与平面 α相交但不垂直时 ,过点 A 作直线 AC
2
垂直于平面 α,则直线 AC 仅有一条 ,由于直线 AC 和 AB 是两条相交直线 ,则 AB 和 AC 确定一个平面 且该平面垂直于平面 α,此时仅有一个与平面 α垂直的平面 . 答案 :1 个或无数 7.
如图 ,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1 的菱形 ,∠ BCD= 60° ,E 是 CD 的中点 ,PA⊥底面 ABCD ,PA= . (1) 求证 :平面 PBE⊥平面 PAB; (2) 求二面角 A-BE-P 的大小 .
人教版数学必修2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问题重现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 2、空间中两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思考1:直线上的一点将直线分割成两部分,每一部分叫什 么? 平面上的一条直线将平面分割成两部分,每一部分 叫什么名称?
射线 射线
半平面 半平面
β
B
O
lA
α
β
B′ B
o′
α
lO
A′
A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4:在上图中如何调整OA、OB的位 置,使∠AOB被二面角α-l-β唯一确 定?这个角的大小是否与顶点O在棱 上的位置有关?
β
B
l O
A
α
定义
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以该点为垂 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 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A O⊥ l ,B O⊥ l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个特征:
A
l O
B
1.点在棱上 2.边在面内 3.边棱垂直
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 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 就说二面角是多少度.
0 180
练习:三棱锥A-BCD,AB垂直于底面BCD,底面BCD
为等边三角形,求二面角D-AB-C的大小.
例3:AB是圆O的直径,PA垂直于圆O所在平面,
C是圆周上不同于A, B的任意一点, 求证:平面PCA 平面PBC。
p
C
A
O
B
证明: 设已知⊙O所在平面为α PA 面, BC 面
PA BC 又 AB为圆的直径
AC BC
PA BC PPAAA面CACPABCCA AC 面PAC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2能力强化提升: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一、选择题1.以下命题中:①两个订交平面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异面直线 a,b 分别和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垂直,则a,b 所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相等或互补;③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从棱上一点出发,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射线所成角的最小角;④二面角的大小与其平面角的极点在棱上的地点没有关系,此中正确的选项是()A .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答案]B[ 分析 ]对①,明显混杂了平面与半平面的观点,是错误的;对②,因为 a,b 分别垂直于两个面,所以也垂直于二面角的棱,但由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锐角(或直角 ),所以应是相等或互补,是正确的;对③,因为不垂直于棱,所以是错误的;④是正确的,应选 B.[ 评论 ]依据二面角的有关观点进行剖析判断.2.以下三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有()①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只有一个;②二面角的棱垂直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③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垂直于棱的两直线所成的角等于二面角的大小A.0 个B.1个C.2 个D.3个[答案 ]B[分析 ]仅②正确.3.正方体 ABCD-A1B1C1D1的六个面中,与平面BC1垂直的面的个数是 ()C.3D.4[答案 ]D[分析 ]与平面BC1垂直的面有:平面AC,平面A1C1,平面AB1,平面CD1.4.自二面角内随意一点分别向两个面引垂线,则两垂线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关系是()A .相等C.互余B.互补D.没法确立[答案 ]B[ 分析 ] 如图,BD、CD 为 AB、AC 所在平面与α、β的交线,则∠BDC 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且∠ABD=∠ACD=90°,∴∠ A +∠ BDC=180°.5.已知α,β是平面, m、n 是直线,给出以下表述:①若 m⊥α,m? β,则α⊥β;②若 m? α,n? α,m∥β,n∥β,则α∥β;③假如 m? α,n?α,m,n 是异面直线,那么n 与α订交;④若α∩β=m,n∥m,且 n?α,n?β,则 n∥α且 n∥β.此中表述正确的个数是()C.3D.4[答案 ]B[分析 ]①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断定理,所以①正确;②中,m,n 不必定是订交直线,不切合两个平面平行的判断定理,所以②不正确;③中,还可能n∥α,所以③不正确;④中,因为n∥m,n?α,m? α,则 n∥α,同理 n∥β,所以④正确.6.正方体 A1B1C1D1-ABCD 中,截面 A1BD 与底面 ABCD 所成二面角 A1-BD-A 的正切值等于 ()A.3B.2 32C.2D.3[答案 ]C[分析 ]设 AC、BD交于O,连A1O,∵BD⊥AC,BD⊥AA1,∴BD⊥平面 AA1O,∴ BD⊥A1O,∴∠ A1OA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A1Atan∠A1OA=AO=2,∴选 C.7.在二面角α-l-β中, A∈α, AB⊥平面β于 B,BC⊥平面α于 C,若 AB=6,BC=3,则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的大小为 ()A .30°B.60°C.30°或 150°D.60°或 120°[答案]D[ 分析 ]如图,∵ AB⊥β,∴ AB⊥l,∵ BC⊥α,∴ BC⊥l,∴ l⊥平面 ABC,设平面 ABC∩l= D,则∠ ADB 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或补角,∵AB=6,BC=3,∴∠ BAC=30°,∴∠ ADB=60°,∴二面角大小为60°或 120°.8.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以BD 为棱把它折成直二面角A-BD-C,E 为 CD 的中点,则∠ AED 的大小为 ()A .45°B.30°C.60°D.90°[答案]D[分析 ]设BD中点为F,则AF⊥BD,CF⊥BD,∴∠ AFC=90°,∴ AF⊥面 BCD.∵E、F 分别为 CD、BD 的中点,∴ EF∥BC,∵BC⊥CD,∴ CD⊥EF,又 AF⊥ CD,∴ CD⊥平面 AEF,∴ CD⊥AE.应选 D.二、填空题9.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为________(填序 ).① α∥β,β⊥γ,则α⊥γ② α∥β,β∥γ,则α∥γ③ α⊥β,γ⊥β,则α⊥γ④ α⊥β,γ⊥β,则α∥γ[答案 ]①②10.在三棱锥 P-ABC 中,已知 PA⊥PB,PB⊥PC,PC⊥PA,如右图所示,则在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面中,相互垂直的面有________对.[答案]3[ 分析 ] ∵PA ⊥ PB ,PA ⊥PC ,PB ∩PC =P ,∴ PA ⊥平面 PBC ,∵ PA? 平面 PAB , PA? 平面 PAC ,∴平面 PAB ⊥平面 PBC ,平面 PAC ⊥平面 PBC.同理可证:平面PAB ⊥平面 PAC..以下图,在长方体 ABCD - 1 1 1 1 中,BC =2,AA 1 =1,11ABCD,F 分别在AD 和BC 上,且,若二面角1-EF -C 等于EEF ∥ABC45°,则 BF =________.[答案 ] 1[分析 ]∵AB ⊥平面 BC 1, C 1F? 平面 BC 1, CF? 平面 BC 1 ,∴AB ⊥C 1F ,AB ⊥CF ,又 EF ∥AB ,∴ C 1F ⊥EF ,CF ⊥EF ,∴∠ C 1FC 是二面角 C 1- EF -C 的平面角,∴∠ C 1FC =45°,∴△ FCC 1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F =CC 1=AA 1=1.又 BC =2,∴ BF =BC -CF =2-1=1.12.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PA⊥平面 ABCD,且 PA=AB=a.(1)二面角 A-PD-C 的度数为 ________;(2)二面角 B-PA-D 的度数为 ________;(3)二面角 B-PA-C 的度数为 ________;(4)二面角 B-PC-D 的度数为 ________.[答案 ]90°;90°;45°;120°[分析 ](1)PA⊥平面 ABCD,∴ PA⊥CD.又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CD⊥AD,∴ CD⊥平面 PAD,又 CD? 平面 PCD,∴平面 PAD⊥平面 PCD,∴二面角 A-PD-C 为 90°.(2)∵PA⊥平面 ABCD,∴ AB⊥PA,AD⊥PA,∴∠ BAD 为二面角 B-AP-D 的平面角.又∠ BAD=90°,∴二面角 B-AP- D 为 90°.(3)P A⊥平面 ABCD,∴ AB⊥PA,AC⊥ PA,∴∠ BAC 为二面角 B-PA- C 的平面角,又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AC=45°,即二面角 B-PA- C 为 45°.(4)作 BE⊥PC 于 E,连 DE,则由△ PBC≌△ PDC 知∠ BPE=∠ DPE,进而△ PBE≌△ PDE,∴∠ DEP=∠ BEP=90°,且 BE=DE,∴∠ BED 为二面角 B-PC-D 的平面角.∵PA⊥平面ABCD,∴PA⊥BC,又AB⊥BC,∴ BC⊥平面 PAB,∴ BC⊥PB,PB·BC6∴ BE=PC=3a,BD=2a,BO3∴取 BD 中点 O,则 sin∠BEO=BE=2,∴∠ BEO=60°,∴∠ BED=120°∴二面角 B-PC- D 的度数为 120°.三、解答题13.(2012 ·西卷江 )如图,在梯形 ABCD 中, AB∥CD,E,F 是线段 AB 上的两点,且 DE⊥ AB,CF⊥AB,AB=12,AD=5,BC=42,DE=4.现将△ ADE,△ CFB 分别沿 DE,CF 折起,使 A,B 两点重合与点 G,获得多面体 CDEFG.(1)求证:平面 DEG⊥平面 CFG;(2)求多面体 CDEFG 的体积.[ 分析 ] (1)由已知可得 AE=3,BF=4,则折叠完后 EG=3,GF =4,又因为 EF=5,所以可得 EG⊥GF,又因为 CF⊥底面 EGF,可得 CF⊥EG,即 EG⊥面 CFG 所以平面 DEG⊥平面 CFG.(2)过 G 作 GO 垂直于 EF,GO 即为四棱锥G-EFCD 的高,所以所求体积为1矩·=1×5×4×12=16. 3SDECF GO3514.在以以下图所示的四周体ABCD 中, AB,BC,CD 两两相互垂直,且 BC=CD.(1)求证:平面 ACD⊥平面 ABC;(2)求二面角 C-AB-D 的大小.[ 剖析 ] (1)转变为证明 CD⊥平面 ABC;(2)∠CBD 是二面角 C-AB-D 的平面角.[ 分析 ] (1)证明:∵ CD⊥AB,CD⊥BC,AB∩BC= B,∴CD⊥平面 ABC.又∵ CD? 平面 ACD,∴平面 ACD⊥平面 ABC.(2)∵AB⊥BC, AB⊥CD,且 BC∩ CD=C,∴AB⊥平面 BCD.∴AB⊥BD.∴∠ CBD 是二面角 C-AB-D 的平面角.∵在 Rt△BCD 中, BC=CD,∴∠ CBD=45°.∴二面角 C-AB- D 的大小为 45°.15.已知 PA⊥平面 ABCD,四边形 ABCD 为矩形, PA=AD,M、N 分别是 AB、PC 的中点,求证:(1)MN∥平面 PAD;(2)平面 PMC⊥平面 PDC.[ 分析 ] (1)取 PD 的中点 Q,连结 AQ、QN,1∵ PN=NC,∴ QN 綊2DC.∵四边形 ABCD 为矩形,∴QN 綊 AM,∴MN∥AQ,又∵ AQ? 平面 PAD,MN?平面 PAD,∴MN∥平面 PAD.(2)∵PA⊥平面 ABCD,∴∠ PAD=90°,∴△ 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Q 为 PD 中点,∴ AQ⊥PD,∵CD⊥AD,CD⊥PA,∴ CD⊥平面 PAD,∵AQ? 平面 PAD,∴ CD⊥AQ,∴ AQ⊥平面 PDC由 (1)MN∥AQ,∴MN⊥平面 PDC,又∵ MN? 平面 PMC,∴平面 PMC⊥平面 PDC.16.以下图,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1 的菱形,∠ BCD=60°,E 是 CD 的中点, PA⊥底面 ABCD,PA= 3.(1)证明:平面 PBE⊥平面 PAB;(2)求二面角 A-BE-P 的大小.[ 分析 ] (1)证明:以下图,连结 BD,由 ABCD 是菱形且∠ BCD =60°知,△ BCD 是等边三角形.因为 E 是 CD 的中点,所以 BE⊥ CD,又 AB∥CD,所以 BE⊥AB,又因为 PA⊥平面 ABCD,BE? 平面 ABCD,所以 PA⊥BE.而 PA∩AB= A,所以 BE⊥平面 PAB.又 BE? 平面 PBE,所以平面 PBE⊥平面 PAB.(2)由(1)知,BE⊥平面 PAB,PB? 平面 PAB,所以 PB⊥BE.又 AB ⊥BE,所以∠ PBA 是二面角 A-BE-P 的平面角.PA在 Rt△PAB 中, tan∠ PBA=AB=3,∠ PBA=60°.故二面角 A-BE-P 的大小是 60°.。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2章 2.3.2 课时作业(含答案)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课时目标】 1.掌握二面角的概念,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会求简单的二面角的大小.2.掌握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的概念,并能利用判定定理判定两个平面垂直.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________________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面角的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二面角的面.2.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在二面角α-l -β的棱l 上任取一点O ,以点O 为________,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 的射线OA 和OB ,则射线OA 和OB 构成的________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3.平面与平面的垂直(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相交,且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________________,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文字语言: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________,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符号表示:⎭⎪⎬⎪⎫a ⊥β ⇒α⊥β.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①两个相交平面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②异面直线a 、b 分别和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垂直,则a 、b 组成的角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相等或互补;③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从棱上一点出发,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射线所成角的最小角; ④二面角的大小与其平面角的顶点在棱上的位置没有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平面α和β分别过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则α⊥βB .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两条平行线,则α⊥βC .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两条相交直线,则α⊥βD .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无数条直线,则α⊥β3.设有直线M 、n 和平面α、β,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若M ∥n ,n ⊥β,M ⊂α,则α⊥β;②若M ⊥n ,α∩β=M ,n ⊂α,则α⊥β;③若M ⊥α,n ⊥β,M ⊥n ,则α⊥β.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4.过两点与一个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 )A .有且只有一个B .有无数个C .有且只有一个或无数个D .可能不存在 5.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ABC =60°,把菱形沿对角线AC 折起,使折起后BD =32,则二面角B -AC -D 的余弦值为( )A .13B .12C .223D .326.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BC ∥面PDFB .DF ⊥面P AEC .面PDF ⊥面ABCD .面P AE ⊥面ABC二、填空题7.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作线段AP ⊥平面ABCD ,且AP =AB ,则平面ABP 与平面CDP 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是________.8.如图所示,已知P A ⊥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对.9.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 ;②α⊥β;③n ⊥β;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0.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DA ,E 、F 、G 分别为CD 、DA 和对角线AC 的中点.求证:平面BEF ⊥平面BGD .11.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BCD =60°,E 是CD 的中点,P A ⊥底面ABCD ,P A =3.(1)证明:平面PBE ⊥平面P AB ;(2)求二面角A —BE —P 的大小.能力提升1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A1D⊥B1C.求证:(1)EF∥平面ABC;(2)平面A1FD⊥平面BB1C1C.1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 A⊥底面ABC,P A=AB,∠ABC=60°,∠BCA=90°,点D、E分别在棱PB、PC上,且DE∥BC.(1)求证:BC⊥平面P AC.(2)是否存在点E使得二面角A—DE—P为直二面角?并说明理由.1.证明两个平面垂直的主要途径(1)利用面面垂直的定义,即如果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第三个平面垂直,又这两个平面与第三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两条交线互相垂直,就称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面面垂直时的一般方法: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图中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线面垂直来证明面面垂直;若图中不存在这样的直线,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而作辅助线则应有理论依据并有利于证明,不能随意添加.3.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通常是通过证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来实现的,因此,在关于垂直问题的论证中要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相互转化.每一垂直的判定都是从某一垂直开始转向另一垂直,最终达到目的的.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答案知识梳理1.两个半平面 这条直线 这两个半平面2.垂足 ∠AOB3.(1)直二面角 (2)垂线 a ⊂α作业设计1.B [①不符合二面角定义,③从运动的角度演示可知,二面角的平面角不是最小角.故选B .]2.C3.B [②错,当两平面不垂直时,在一个平面内可以找到无数条直线与两个平面的交线垂直.]4.C [当两点连线与平面垂直时,有无数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当两点连线与平面不垂直时,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5.B [如图所示,由二面角的定义知∠BOD 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DO =OB =BD =32, ∴∠BOD =60°.]6.C [如图所示,∵BC ∥DF ,∴BC ∥平面PDF .∴A 正确.由BC ⊥PE ,BC ⊥AE ,∴BC ⊥平面PAE .∴DF ⊥平面PAE .∴B 正确.∴平面ABC ⊥平面PAE(BC ⊥平面PAE).∴D 正确.]7.45°解析 可将图形补成以AB 、AP 为棱的正方体,不难求出二面角的大小为45°.8.5解析 由PA ⊥面ABCD 知面PAD ⊥面ABCD ,面PAB ⊥面ABCD ,又PA ⊥AD ,PA ⊥AB 且AD ⊥AB ,∴∠DAB 为二面角D —PA —B 的平面角,∴面DPA ⊥面PAB .又BC ⊥面PAB ,∴面PBC ⊥面PAB ,同理DC ⊥面PDA ,∴面PDC ⊥面PDA .9.①③④⇒②(或②③④⇒①)10.证明 ∵AB =BC ,CD =AD ,G 是AC 的中点,∴BG ⊥AC ,DG ⊥AC ,∴AC ⊥平面BGD .又EF ∥AC ,∴EF ⊥平面BGD .∵EF ⊂平面BEF ,∴平面BEF ⊥平面BGD .11.(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BD ,由ABCD 是菱形且∠BCD =60°知,△BCD 是等边三角形.因为E 是CD 的中点,所以BE ⊥CD .又AB ∥CD ,所以BE ⊥AB .又因为PA ⊥平面ABCD ,BE ⊂平面ABCD ,所以PA ⊥BE .而PA ∩AB =A ,因此BE ⊥平面PAB .又BE ⊂平面PBE ,所以平面PBE ⊥平面PAB .(2)解 由(1)知,BE ⊥平面PAB ,PB ⊂平面PAB ,所以PB ⊥BE .又AB ⊥BE ,所以∠PBA 是二面角A —BE —P 的平面角.在Rt △PAB 中,tan ∠PBA =PA AB =3,则∠PBA =60°. 故二面角A —BE —P 的大小是60°.12.证明 (1)由E 、F 分别是A 1B 、A 1C 的中点知EF ∥BC .因为EF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2)由三棱柱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知CC 1⊥平面A 1B 1C 1.又A 1D ⊂平面A 1B 1C 1,故CC 1⊥A 1D .又因为A 1D ⊥B 1C ,CC 1∩B 1C =C ,故A 1D ⊥平面BB 1C 1C ,又A 1D ⊂平面A 1FD ,所以平面A 1FD ⊥平面BB 1C 1C .13.(1)证明 ∵PA ⊥底面ABC ,∴PA ⊥BC .又∠BCA =90°,∴AC ⊥BC .又∵AC ∩PA =A ,∴BC ⊥平面PAC .(2)解 ∵DE ∥BC ,又由(1)知,BC ⊥平面PAC ,∴DE ⊥平面PAC .又∵AE ⊂平面PAC ,PE ⊂平面PAC ,∴DE ⊥AE ,DE ⊥PE .∴∠AEP 为二面角A —DE —P 的平面角.∵PA ⊥底面ABC ,∴PA ⊥AC ,∴∠PAC =90°.∴在棱PC 上存在一点E ,使得AE ⊥PC .这时∠AEP =90°,故存在点E ,使得二面角A —DE —P 为直二面角.。
人教版数学高一-A版必修2练习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A基础达标]1.经过平面α外一点和平面α内一点与平面α垂直的平面有()A.0个B.1个C.无数个D.1个或无数个解析:选D.当两点连线与平面α垂直时,可作无数个垂面,否则,只有1个.2.对于直线m,n和平面α,β,能得出α⊥β的一个条件是()A.m⊥n,m∥α,n∥βB.m⊥n,α∩β=m,n⊂αC.m∥n,n⊥β,m⊂αD.m∥n,m⊥α,n⊥β解析:选C.因为m∥n,n⊥β,所以m⊥β.又m⊂α,所以α⊥β.3.过空间一点引和二面角两个面垂直的射线,则该两条射线夹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是()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以上都不对解析:选C.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作法之“垂面法”可知,当二面角为锐角时相等,为钝角时互补,所以选C.4.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AD⊥BC,AD⊥BD,那么有()A.平面ABC⊥平面ADCB.平面ABC⊥平面ADBC.平面ABC⊥平面DBCD.平面ADC⊥平面DBC解析:选D.因为AD⊥BC,AD⊥BD,BC∩BD=B,所以AD⊥平面BCD.又因为AD⊂平面ADC,所以平面ADC⊥平面DBC.5.在四面体ABCD中,AB=BC=CD=AD,∠BAD=∠BCD=90°,ABDC为直二面角,E是CD的中点,则∠AED的度数为()A.45°B.90°C.60°D.30°解析:选B.如图,设AB=BC=CD=AD=a,取BD的中点F,连接AF,CF,则由题意可得AF=CF=22a.在Rt△AFC中,易得AC=a.所以△ACD为正三角形.又因为E是CD 的中点,所以AE⊥CD,即∠AED=90°.6.若l为一条直线,α,β,γ为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面三个命题:①α⊥γ,β⊥γ,则α⊥β;②α⊥γ,β∥γ,则α⊥β;③l∥α,l⊥β,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答案:②③7.已知PA⊥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如图),则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对.解析:因为DA⊥AB,DA⊥PA,所以DA⊥平面PAB,同理BC⊥平面PAB,又AB⊥平面PAD,所以DC⊥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AC,平面PAB⊥平面AC,平面PBC⊥平面PAB,平面PAB⊥平面PAD,平面PDC⊥平面PAD,共5对.答案:58.矩形ABCD的两边AB=3,AD=4,PA⊥平面ABCD,且PA=435,则二面角A-BD-P 的度数为________.解析:过点A作AE⊥BD,连接PE,则∠AEP为所求角.由AB=3,AD=4知BD=5,又AB·AD=BD·AE,所以AE=125.所以tan∠AEP=435125=33.所以∠AEP=30°.答案:30°9.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ABC为等边三角形,E∈BB1,且BE=EB1.求证:平面A1EC⊥平面ACC1A1.证明:取A1C的中点F,AC的中点G,连接EF,FG,BG,则GF12AA1.因为BE12AA1,所以GF BE.所以四边形BEF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GB .因为△ABC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BG ⊥AC .所以EF ⊥AC .又AA 1⊥平面ABC , 所以AA 1⊥BG .所以EF ⊥AA 1.因为AC ∩AA 1=A ,所以EF ⊥平面ACC 1A 1.因为EF ⊂平面A 1EC ,所以平面A 1EC ⊥平面ACC 1A 1.10.已知三棱锥P -ABC 中,∠ACB =90°,BC =4,AB =20.D 为AB 的中点,且△PDB为等边三角形,PA ⊥PC .(1)求证:平面PAC ⊥平面ABC ; (2)求二面角D -AP -C 的正弦值.解:(1)证明:在Rt △ACB 中,D 是斜边AB 的中点, 所以BD =DA .因为△PDB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D =DP =BP ,则BD =DA =DP , 因此△APB 为直角三角形,即PA ⊥BP . 又PA ⊥PC ,PC ∩BP =P ,所以PA ⊥平面PCB . 因为BC ⊂平面PCB ,所以PA ⊥BC . 又AC ⊥BC ,PA ∩AC =A , 所以BC ⊥平面PAC .因为BC ⊂平面ABC ,所以平面PAC ⊥平面ABC . (2)由(1)知PA ⊥PB 及已知PA ⊥PC , 故∠BPC 即为二面角D -AP -C 的平面角. 由(1)知BC ⊥平面PAC ,则BC ⊥PC .在Rt △BPC 中,BC =4,BP =BD =10,所以sin ∠BPC =BC BP =410=25,即二面角D -AP -C 的正弦值为25.[B 能力提升]1.如图,在三棱锥D -ABC 中,若AB =CB ,AD =CD ,E 是A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平面ABC ⊥平面ABDB .平面ABD ⊥平面BDCC .平面ABC ⊥平面BDE ,且平面ADC ⊥平面BDED .平面ABC ⊥平面ADC ,且平面ADC ⊥平面BDE解析:选C.要判断两个平面的垂直关系,就需固定其中一个平面,找另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第一个平面垂直.因为AB =CB ,且E 是AC 的中点,所以BE ⊥AC ,同理有DE ⊥AC ,于是AC ⊥平面BDE .因为AC 在平面ABC 内,所以平面ABC ⊥平面BDE .又由于AC ⊂平面ADC ,所以平面ADC ⊥平面BDE .2.将锐角A 为60°,边长为a 的菱形沿BD 折成60°的二面角,则折叠后A 与C 之间的距离为( )A .aB .12aC.32a D .3a解析:选C.设折叠后点A 到A 1的位置,取BD 的中点E ,连接A 1E ,CE . 则BD ⊥CE ,BD ⊥A 1E .于是∠A 1EC 为二面角A 1BD C 的平面角. 故∠A 1EC =60°. 因为A 1E =CE ,所以△A 1E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 1E =CE =A 1C =32a . 3. 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四个论断: ①m ⊥n ;②α⊥β;③m ⊥α;④n ⊥β.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解析:如图,PA ⊥α,PB ⊥β, 垂足分别为A 、B , 连接OA 、OB ,α∩β=l ,l ∩平面PAB =O ,可证明∠AOB 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 则∠AOB =90°⇔PA ⊥PB .答案:①③④⇒②(或②③④⇒①) 4.(选做题)如图所示,已知P 是边长为a 的菱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ABC =60°,PC ⊥平面ABCD ,PC =a ,E 为PA 的中点.(1)求证:平面EDB ⊥平面ABCD ; (2)求二面角A -EB -D 的正切值.解:(1)证明:连接AC ,设AC ∩BD =O ,连接OE , 则O 为AC 的中点,又因为E 为PA 的中点. 所以EO ∥PC .又因为PC ⊥平面ABCD , 所以EO ⊥平面ABCD , 又知EO ⊂平面EDB , 故平面EDB ⊥平面ABCD . (2)由(1)知EO ⊥AO ,又知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AO ⊥BD . 又BD ∩EO =O ,所以AO ⊥平面BDE . 过O 作OF ⊥BE 于点F ,连接AF . 又AO ⊥BE ,AO ∩OF =O , 所以BE ⊥平面AOF .所以BE ⊥AF . 所以∠AFO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令∠AFO =θ, 在Rt △EOB 中,∠EOB =90°,OE =12PC =12a ,OB =32a ,则EB =OE 2+OB 2=⎝⎛⎭⎫12a 2+⎝⎛⎭⎫32a 2=a ,OF =OE ·OB EB =12a ·32a a =34a .在Rt △AOF 中,∠AOF =90°,OA =12a ,OF =34a ,所以tan θ=OA OF =12a34a =233.。
数学必修2——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导学导练
高中数学必修21高中数学必修二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导学导练给出下列命题:①a ∥考点二.两平面垂直的证明例2:如图,AB 是⊙O 的直径,PA 垂直⊙O 所在的平面,C 是圆周上不同于A ,B 的任意一点,求证:平面PAC ⊥平面PBC 。
【针对练习】1、如图,在三棱锥P-ABC 中,已知PA ⊥PB ,PB ⊥PC ,PC ⊥PA ,求证:平面PAB ⊥平面PBC ,平面PBC ⊥平面PCA ,平面PCA ⊥平面PAB 。
2、如图,在三棱锥P-ABC 中,已知PA ⊥平面ABC ,AB ⊥BC ,D 、E分别是点A 在PB ,PC 上的射影,求证: (1)平面PBC ⊥平面PAB 。
(2)AD ⊥平面PBC 。
(3)平面ADE ⊥平面PAC 。
3、S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SA=SB=SC ,∠ASC=90︒,∠ASB=∠BSC=60︒, 求证:平面ASC ⊥平面ABC.个人原创,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需借用,QQ 索取密码 第2页 解密佛山吉红勇老师扣扣:一0七669八114.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 ,AD⊥平面ABC ,EC⊥平面ABC ,且CE=2AD.求证:平面BDE⊥平面BCE.考点三.二面角大小的求法例3:如图四面体ABCD 的棱BD 长为2,其余各棱长均为2,求二面角A-BD-C 的大小。
【针对练习】1、如图三棱锥 P-ABC 中,PC ⊥平面ABC ,PC =32 ,D 是 BC 的中点,且△ADC是边长为 2的正三角形,则二面角 P-AB -C 的大小为考点四.综合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和平行例4: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的底面是菱形,且160AA AD ,DAB =︒=∠,F 为棱1BB 的中点,M 为线段1AC 的中点. (1)求证:直线MF//平面ABCD ; (2)求证:平面1AFC ⊥平面11ACC A ;(3)求平面1AFC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针对练习】 2、直线a⊥平面α,α//b ,则a 与b 的关系为( )A.b a ⊥,且a 与b 相交B.b a ⊥,且a 与b 不相交C. b a ⊥D.a 与b 不一定垂直3、若三条直线OC ,OB ,OA 两两垂直,则直线OA 垂直于( ) A.平面OAB B.平面OAC C.平面OBC D.平面ABC4、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②.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③.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④.若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必定平行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与两条异面直线都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6、已知四棱锥P-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DC,⊥=∠PA DAB ,90 底面ABCD ,且PA=AD=DC=21AB=1,M 是PB 的中点.(1)证明:平面PAD⊥平面PCD ; (2)求AC 与P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3)求平面AMC 与平面BMC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高中数学必修23【课后练习】1.已知PD⊥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图中相互垂直的平面有( ) A.1对 B.2对 C.3对 D.5对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若//,,m n n m βα⊥⊂,则αβ⊥B.若αβ⊥,a⊂α,则αβ⊥C.若γα⊥,γβ⊥,l αβ=,则γ⊥D.若αβ⊥,βα⋂=AB ,a //α,a ⊥AB ,则β⊥a3.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B =1,BC =a ,PA ⊥平面ABCD ,若在BC 上只有一点Q 满足PQ ⊥DQ ,则a 的值等于4.对四面体ABCD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AC ,BD=CD ,则BC⊥AD ②若AB=CD ,AC=BD ,则BC⊥AD ③若AB⊥AC,BD⊥CD,则BC⊥AD④若AB⊥CD,BD⊥AC,则BC⊥AD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5、如图,三棱锥ABC P -中,⊥PB 底面ABC ,︒=∠90BCA ,CA BC PB ==,E 为PC 的中点,指出图中有哪四对互相垂直的平面.5、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VA=VC ,AB=BC ,求证:VB ⊥AC.6、如图,已知PA O ⊥e 所在的平面,AB 是O e 的直径,C 是O e 上异于点A ,B 的任意一点,过点A 作AE PC ⊥于点E ,求证:AE ⊥平面PBC .7.如图,ABCD 是正方形,O 是正方形的中心,PO ⊥底面ABCD ,E是PC 的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必修2(人教A版)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基础达标
1.自二面角内任意一点分别向两个面引垂线,则两垂线所成的角与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关系是()
A.相等B.互补
C.互余D.无法确定
解析:如图,BD,CD为AB,AC所在平面与α,β的交线,则∠BDC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且∠ABD=∠ACD=90°,∴∠A+∠BDC=180°.
答案:B
2.已知直线l⊥平面α,则经过l且和α垂直的平面()
A.有一个B.有两个
C.有无数个D.不存在
解析:经过l的任一平面都和α垂直.
答案:C
3.PD垂直于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连接PB,PC,PA,AC,BD,则一定互相垂直的平面有()
A.8对B.7对
C.6对D.5对
解析:如图,平面PAD,平面PBD,平面PCD都垂直于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PCD,平面PAD⊥平面PAB,平面PCD⊥平面PBC,平面PAC⊥平面PBD.
答案:B
4.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中,AD ⊥BC ,沿AD 将△ABD 折起,若折起后B ,C 间距离为1
2a ,则二面角BADC 的大小
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解析:由题意知∠BDC 即为二面角BADC 的平面角. ∴在△BCD 中,BC =CD =DB =12
a ,
∴∠BDC =60°,即二面角BADC 的大小为60°.故选C. 答案:C
5.(2013·广州调研)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m∥n,m∥α,则n∥α
B.若α⊥γ,β⊥γ,则α∥β
C.若m∥α,n∥α,则m∥n
D.若m⊥α,n∥α,则m⊥n
答案:D
6.若平面α⊥平面β,平面β⊥平面γ,则()
A.α∥γB.α⊥γ
C.α与γ相交,但不垂直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D
巩固提升
7.以下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二面角的平面角只有一个;
②二面角的棱必垂直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
③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垂直于棱的直线所成的角等于二面角的大小.
A.0个B.1个C.2个D.3个
答案:B
8.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过BD1的平面分别交棱AA1和CC1于E,F两点.
(1)求证:A1E=CF;
证明:由题知,平面EBFD1与平面BCC1B1交于BF,与平面ADD1A1交于ED1,
又平面BCC1B1∥平面ADD1A1,
∴D1E∥BF,同理BE∥D1F,
∴四边形EBFD1为平行四边形,
∴D1E=BF,
∵A1D1=CB,D1E=BF,∠D1A1E=∠BCF=90°,
∴Rt△A1D1E≌Rt△CBF,
∴A1E=CF.
(2)若E,F分别是棱AA1和棱CC1的中点,求证:平面EBFD1⊥
平面BB1D1.
证明:∵四边形EBFD1是平行四边形.AE=A1E,FC=FC1,∴Rt△EAB≌Rt△FCB,
∴BE=BF,故四边形EBFD1为菱形.
连接EF,BD1,A1C1
∵四边形EBFD1为菱形,
∴EF⊥BD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有B1D1⊥A1C1,B1D1⊥A1A,
∴B1D1⊥平面A1ACC1,又EF⊂平面A1ACC1,
∴EF⊥B1D1,又B1D1∩BD1=D1,
∴EF⊥平面BB1D1,
又EF⊂平面EBFD1,故平面EBFD1⊥平面BB1D1.
9.如图甲,矩形ABCD中,AB=2AD=2a,E为DC的中点,现将△ADE沿AE折起,使平面ADE⊥平面ABCE,如图乙.
(1)求二面角ABCD的正切值;
解析:取AE中点O,BC中点F,连接DO,OF,DF(如图).
由题知:AB=2AD,DE=EC,
∴AD=DE,∴DO⊥AE,
又∵平面ADE⊥平面ABCE,
∴DO⊥平面ABCE,
又∵AB⊥BC,OF∥AB,
∴OF⊥BC,
由三垂线定理得DF⊥BC,
∴∠DFO为二面角ABCD的平面角.
在Rt△DOF中,DO=2
2a,OF=
a+2a
2
=3
2a,
∴tan∠DFO=
2
2a
3
2a
=2
3.
即二面角ABCD的正切值是2
3.
(2)求证:AD⊥平面BDE.
证明:连接BE,则BE=a2+a2=2a,
又AE=2a,AB=2a,∴AB2=AE2+EB2,∴AE⊥EB.
由(1)知DO⊥平面ABCE,
∴DO⊥BE,
又∵DO∩AE=O,
∴BE⊥平面ADE,
∴BE⊥AD,
又∵AD⊥DE,BE∩DE=E,
∴AD⊥平面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