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MRI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价格昂贵,且检查结果受磁场均匀度和扫描序列的影响较 大。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核素显像和功能 显像等,通过观察乳腺组织对放 射性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变化,可
以辅助诊断乳腺病变。
核医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 现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适用于无法触及肿块的乳腺
癌患者。
核医学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放 射性物质的应用,且检查结果受 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物质的能力
影响较大。
04
乳腺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 关重要。乳腺影像诊断是乳 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 手段。
乳腺癌影像表现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超 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常 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 曲等征象。通过分析这些影 像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块 的良恶性。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 规则的肿块,有时伴随钙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与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例预 后良好。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恶变或复发的迹象。
其他乳腺疾病
其他乳腺疾病概述
除了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外,还有许多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症、乳房 囊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也有各自的特征表现。
乳腺癌诊断流程
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的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乳腺癌治疗与预 后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年龄、激素状态等 多种因素。乳腺癌的预后与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对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至关重要。

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正文内容:一、乳腺癌的超声诊断1. 超声的优势和适应症2. 超声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3. 乳腺癌的超声表现及分析4. 超声评估乳腺肿块的恶性概率5. 超声在乳腺癌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二、乳腺癌的X线摄影诊断1. 乳腺X线摄影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X线摄影表现及分类3. X线摄影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乳腺X线摄影中的乳腺密度分析5. 乳腺癌的X线摄影的误诊及解决方法三、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诊断1.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分类3. 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价值5.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保乳手术中的应用四、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1.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及分类3.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计算机断层扫描在乳腺癌分期中的应用5.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于乳腺癌预后评估的意义五、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1. 核医学的原理及适应症2. 乳腺癌的核医学诊断表现及分类3. 核医学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点4. 核医学在乳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5. 核医学在乳腺癌治疗后复查中的应用总结: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医学等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分期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采用多重影像学技术,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旨在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临床解决方案。

一、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1. 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一种安全、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肿块和异常结构。

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回声形态等来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进而进行鉴别诊断。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之一。

在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医生可以观察乳腺组织内的密度变化、钙化灶等来鉴别乳腺癌。

此外,乳腺钼靶摄影、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等也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影像,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3.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MRI是一种高分辨率、多平面、多序列、无辐射的成像技术。

它可以对乳腺组织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异常信号,并提供更准确的乳腺癌诊断信息。

乳腺MRI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高风险人群以及特殊类型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1.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

在影像学上,乳腺纤维腺瘤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一般不伴有钙化灶。

与乳腺癌的区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形态和边界特点。

2. 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是由于乳腺管腔扩张或囊肿形成引起的乳房结构异常。

乳腺囊性增生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病变,边界清晰,内部透明度高,常见多发性病变。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性质和内部结构特点。

3. 乳腺炎乳腺炎是由于乳腺感染引起的乳房炎症,常见于哺乳期妇女。

乳腺炎在乳腺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部乳房肿胀、增厚,乳腺梁增粗,常伴有炎性渗出物。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发生背景和临床表现特点。

4. 乳腺纤维腺病变乳腺纤维腺病变是乳腺内结缔组织增生所致的良性乳房病变,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

乳腺医学影像诊断报告

乳腺医学影像诊断报告

乳腺医学影像诊断报告
病史:患者女性,年龄53岁,主要症状为乳房不适,乳头疼痛,无明显流血或分泌物。

检查方法:患者进行了乳腺医学影像检查,包括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摄片。

检查结果:
1. 乳腺超声检查:
- 左乳腺:乳腺组织密度较高,结构均匀,无明显异常结节或肿块。

乳腺导管扩张,内径增加,但无明显充盈缺损。

左乳腺的乳头及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 右乳腺:乳腺组织密度较高,结构均匀,无明显异常结节或肿块。

乳腺导管扩张,内径增加,但无明显充盈缺损。

右乳腺的乳头及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2. 乳腺X线摄片:
- 左乳腺:乳腺密度较高,腺体结构均匀。

未见明显钙化灶或肿块,无乳管充盈缺损。

- 右乳腺:乳腺密度较高,腺体结构均匀。

未见明显钙化灶或肿块,无乳管充盈缺损。

结论:
根据乳腺超声和乳腺X线摄片的结果,左右乳腺组织密度较高,结构均匀,未见明显异常结节或肿块。

乳腺导管扩张,但无明显充盈缺损或其他异常。

乳腺乳头和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乳腺结节,彩超,钼靶,磁共振各具特色

诊断乳腺结节,彩超,钼靶,磁共振各具特色

诊断乳腺结节,彩超,钼靶,磁共振各具特色乳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它在乳腺组织中形成了一个小的团块或肿块。

为了准确诊断乳腺结节并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在本篇科普文章中,将重点介绍三种常用的乳腺结节诊断方法:彩超(彩色超声)、钼靶和磁共振成像。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1、乳腺结节的基本概述乳腺结节是指在乳腺组织中形成的一个小的团块或肿块。

它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可以发生在女性和男性身上,但女性是主要的患者群体。

乳腺结节可以是良性的(非癌性)或恶性的(乳腺癌),因此及早的诊断和评估结节的性质至关重要。

乳腺结节的特点和表现:①发现方式:乳腺结节通常可以在自我检查或临床乳房检查中触及到,也可以通过乳腺影像学检查发现,如超声、X射线等。

②大小和形状:乳腺结节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直径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

③质地:乳腺结节可以是软的、坚实的或囊性的,质地的不同可能与结节的性质有关。

④疼痛:一些乳腺结节可能会引起乳房疼痛或不适感,但并不是所有结节都会导致疼痛。

⑤移动性:大多数良性乳腺结节在触摸时可以移动,而恶性结节通常较固定。

⑥乳头溢液:在某些情况下,乳腺结节可能会引起乳头溢液,其中包括血液或浆液。

2、彩超诊断彩超是一种非侵入性的乳腺结节诊断方法,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生成彩色图像,用于评估乳腺结节的性质。

以下是彩超诊断乳腺结节的一般步骤和特点:检查过程:①患者通常躺在检查床上,暴露乳房区域。

②医生或超声技师会在乳房上涂抹透明的凝胶,以改善超声波的传播。

③使用手持探头(称为探头)将超声波发送到乳腺区域,同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④彩超设备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并以彩色图像的形式显示在监视器上。

特点:①安全性高:彩超是一种无辐射的检查方法,不会对患者产生放射线的危害。

②易于操作:彩超检查简单且非常安全,不需要特殊的准备或恢复时间。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像学诊断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主要有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等多种方法。

其中,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乳腺X线摄影,医生可以观察到乳腺组织的内部结构,检测是否有肿块、钙化等异常。

乳腺超声则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肿块的性质,判断其是否为恶性。

而乳腺磁共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组织信息,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定位有很大帮助。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过程中,医生首先需要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特征,包括乳腺的大小、密度、皮肤凹陷、包膜的完整性等。

乳腺癌通常表现为乳腺组织密度增高、皮肤凹陷等异常现象。

然后,医生会进一步观察乳腺中是否有肿块、钙化等病变。

肿块通常表现为密度增高的灶块,而钙化则表现为白色的颗粒或团块。

这些病变的形态特征和位置都对乳腺癌的诊断和分期起着重要作用。

除了形态学特征,影像学还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估乳腺癌的恶性程度。

通过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的特殊技术,可以得知肿块的血供情况。

乳腺癌通常伴随着血供异常的改变,如血流速度增快、血管异常扩张等。

这些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提供给医生更直观的信息,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影像学诊断乳腺癌还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细针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

从影像学图片上来看,乳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存在可能误诊的情况。

而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然而,影像学诊断乳腺癌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组织较密的患者中,其诊断准确性相对较低。

乳腺超声虽然可以提供肿块的形态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但对于乳腺深部和胸肌后侧的病变检测较为困难。

而乳腺磁共振则受制于成本和可行性的问题,在一些地区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乳腺触诊成像影像诊断报告分级

乳腺触诊成像影像诊断报告分级
建议外科就诊
V
高度怀疑为恶性(约95%以上为恶性)
三维图峰值高,多峰,峰顶钝,基底宽,动态活动度差,二维图颜色黑色
建议外科就诊
VI
已经进行病理活检证实为恶性
\
建议外科就诊
三维图峰值低或较低,二维图颜色浅蓝色或黄色(多发)
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
B
良性疾病可能(约2%恶性可能),增生结节或脂肪瘤等
三维图峰值一般或较高,二维图颜色橙色或红色
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或外科就诊
C
良性疾病可能(约2%恶性可能),乳腺纤维腺瘤等良性占位性病变
三维图峰值高,单峰,峰顶尖,基底一般或窄,动态活动度一般或好,二维图颜色黑色
建议外科就诊
IV
A
低度可疑恶性
三维图峰值较高,多峰,峰顶钝,基底一般或宽,动态活动度一般或好,二维图颜色红色
建议外科就诊,结果良性建议随访
B
中度可疑恶性
三维图峰值较高,多峰,峰顶分叶状,基底宽,动态活动度一般或差,二维图花生壳状,颜色红色
建议外科就诊
C
非典型恶性特征
三维图峰值高,单峰,峰顶钝,基底宽,动态活动度一般,二维图颜色黑色乳腺Biblioteka 诊成像影像诊断报告分级分级
解释
触诊成像影像特征
推荐处理
0
影像资料不全,需做进一步评估
\
建议结合临床触诊或其它影像检查
I
阴性,双乳(及腋下)未见异常
三维图及二维图未见异常
建议定期随访
II
考虑良性改变,比如生理期的乳腺增生或轻度增生
三维图峰值低,二维图颜色为浅蓝色
建议每年复查一次
III
A
良性疾病可能(约2%恶性可能),绝经后的乳腺增生,弥散性的乳腺增生等

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乳腺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一、乳腺炎性疾病(一)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期乳腺,特别是初产妇产后3~5周内。

病原菌常为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感染途径主要是病原菌从乳头皲裂处逆导管侵入。

急性乳腺炎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乳腺蜂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红、肿、热、痛与硬节。

全身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乳腺内界限模糊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较乱,有过多淋巴管与血管阴影,并出现条索状结缔组织模糊影。

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灶。

USG:乳腺失去正常结构声像图,炎症局部呈不均质点状或块状混合回声,其周围增厚,边缘不清。

皮肤也增厚。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产妇哺乳病史及局部、全身典型炎症表现,一般临床即可作出诊断。

影像学检查目在于了解有无脓肿并发与观察病变吸收情况。

乳腺炎易与炎性乳癌混淆,后者多在哺乳期外发生,边界不规则,第1 页常有浸润。

急性乳腺炎影像诊断首选超声。

B超不仅能准确判断病变部位、范围,而且操作非常便利,病情需要时可在床边检查。

(二)乳腺脓肿(abscess of breast)多数乳腺脓肿是继发于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所致,少数乳腺脓肿源于囊肿感染。

脓肿可位于乳腺不同部位,常单发,也可多发。

脓肿局部波动感明显。

脓肿可向外破溃,亦可穿入乳管,自乳头排除脓液。

有时脓肿可破入乳腺与胸大肌之间疏松组织中,形成乳腺后脓肿。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锐利、密度增高类圆形或不规则阴影,中心部分无结构,周围水肿区密度淡。

在浅表形成脓肿时,临近皮肤增厚。

USG:乳腺内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低声或无回声区,壁较厚,且不整齐。

病变后方回声增强。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急性乳腺炎现史与典型局部体征,结合影像学发现脓肿存在,即可确定诊断。

乳腺病变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

乳腺病变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

乳腺活检尚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
可用于致密性乳腺患者的肿瘤检测。 可用于经外科保乳治疗和放射治疗后的随访。 可用于乳腺有植入物病人的肿瘤检测。 可用于检查腋下的转移性淋巴结。
磁共振在乳腺疾病检测中的优势
无放射辐射
软组织分辨高
检测视野大
检测敏感性高
可作动态和功能性检查
磁共振在乳腺疾病检测中的限度
检查费用高 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浸润性小叶癌
乳头状瘤癌变
髓样癌
CT近年来进展迅速,自1998年推出4层螺旋 CT以来,至2001年16层螺旋CT应用于临床, 其扫描和重建速度已达0.5s以下,所切层 厚已可在0.5mm以下,分辨率已可达16线对
以上,其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虽然,CT也可用于乳腺病变的检测,其
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也相当高,检
肿块
呈点状或小分支状,或
两者均有的泥沙样钙化,钙化数量多、呈 经常呈不规则或结节状阴影、多为
高密度。其周围可见毛刺状改变。钙化与 肿块同时存在,可见钙化位于肿块中或位 于边缘。 结构扭曲 表现为放射状或局限性收缩, 或实质的边缘扭曲。
导管原位癌 有块影显示。
浸润性导管癌
表现为不伴肿块的簇状钙化,
钙化不均质,颗粒大小不一,少数可同时伴
乳腺病变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
乳腺病变为常见病,影像学诊断在乳腺
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
乳腺癌的检测和治疗后随访。影像学检 查可有助于对那些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 癌的检出。
在欧美国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可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 29%及因肿瘤而死亡病例的16%。其 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门诊医生 工作台
普 通 胶 片 图 像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

乳腺癌影像学表现乳腺癌影像学表现1。

X线表现乳腺癌在X线片上的表现可归纳为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两大类。

主要征象包括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局限致密浸润,毛刺和恶性钙化;次要征象包括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头内陷和漏斗征,血运增加,阳性导管征以及彗星尾征等。

(1)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最基本的X线征象。

约70%的乳腺癌患者在X线片上能清晰显示肿块影,但其显示率随乳腺本身类型及病理类型而异。

脂肪型乳腺的显示率高,而在年轻致密的乳腺中,因腺体组织掩盖,显示率较低。

癌瘤的密度在多数情况下比较致密,比同等大小的良性肿块密度高。

肿块的形状多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

肿块的边缘多数可见轻微或明显的毛刺或浸润,或两者兼有。

(2)局限致密浸润:当乳腺某一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比较发现不对称的较致密区,即为局限致密浸润。

此征象在多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如增生、慢性炎症等,但约1/3系癌瘤所致,特别是小叶癌。

(3)钙化:钙化作为乳腺癌的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帮助对乳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依据。

在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而做出诊断的。

乳腺癌的钙化多表现为成簇细砂粒状或针尖状钙化,可在肿块内或在肿块外,也可看不到肿块,只见成簇的钙化。

(4)毛刺:毛刺征为乳腺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通常见于肿块或浸润区的边缘。

X线上,毛刺的形态表现为多种多样,它可表现为较短小的尖角状突起,或呈粗长触须状、细长状、伪足状、火焰状、不规则形等。

有的病例毛刺较细小,须用放大镜或放大摄影观察才能识别出。

(5)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酒窝征):乳腺癌中的皮肤增厚可能是由于癌瘤越过浅筋膜浅层及皮下脂肪层而直接侵犯皮肤,或由于血运增加、静脉淤血及淋巴回流障碍等原因所造成。

在出现皮肤增厚的同时,还可同时伴有邻近的皮下脂肪层致密、混浊,并出现粗糙网状交叉的索条阴影,悬吊韧带增宽、增密,浅筋膜浅层也显示局限增厚、致密。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3、增强扫描:急慢性乳腺炎呈轻到中度强化,脓肿呈环形强化,中心 无强化,若脓肿内有气体,则可见气液平面。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4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5
乳腺增生
• 乳腺组织在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增生与退化的过 程
• 常见于30-40岁女性,双侧发病 • 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8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多见于恶性肿瘤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9
皮肤及乳头改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0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血管迂曲增粗
21
04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 断
浸润型导管癌及Paget病 • 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乳头回缩、溢液和溢血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35
X线表现
⑴直接征象: •肿块(大小、密度、形状、边缘) •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证据) •局限性浸润 ⑵间接征象: •皮肤增厚或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和漏斗征 •乳腺结构紊乱 •血运增加、血管增多 •腋窝淋巴结肿大
•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腺蜂 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 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和硬节。全身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增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临床急、慢性乳腺炎超声诊断观察、影像学表现及病例分享

临床急、慢性乳腺炎超声诊断观察、影像学表现及病例分享

临床急、慢性乳腺炎超声诊断观察、影像学表现及病例分享根据发生时期,乳腺炎可以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而根据临床症状,又可以分为急性乳腺炎和慢性乳腺炎。

其中我们最常见,也最容易诊断的就是发生在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哺乳期,而且患者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临床表现,同时结合白细胞增高等检验学指标,一般临床不难诊断。

超声在此类乳腺炎的诊断中,需要观察炎症浸润的范围、内部是否有脓肿形成,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如果急性乳腺炎伴有脓肿形成,可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

另外,对于治疗后的急性乳腺炎,超声可以通过与其前次检查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其治疗效果。

慢性乳腺炎,在临床上仅表现为乳腺内的肿块,而无其他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在超声上常被误认为乳腺肿瘤。

由于慢性乳腺炎包含了多种不同的乳腺炎性病变,包括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结核性乳腺炎等等,这也决定了其超声声像图表现各异。

对于此类乳腺炎性病变,超声可评估肿块的大小、性质、边界、形态、内部回声以及血流等信息,并与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病史则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病例分享病例一:患者,女,27岁,哺乳期。

乳房有红、肿、热、痛等表现,超声见一液性暗区,壁厚,边界模糊,内透声差,CDFI:周边部见条状血流信号(图1)。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诊断为急性乳腺炎伴有脓肿形成,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图2),同时应用抗生素,患者治疗后恢复较好。

图1超声见一液性暗区,壁厚,边界模糊,内透声差,CDF1周边声引导下置管引流 部见条状血流信号 JMkWuX1No.4hosp.18/08/1310:56:52 M10.9T1s0.2M1Gd5Bro astFRSoS病例2:患者,女,35岁,非哺乳期。

因乳腺肿块入院检查,超声见一稍高回声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图3),CDFI :其内见较丰富 血流信号(图4)。

穿刺病理诊断为乳腺炎。

图3超声见一稍高回声区,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4CDFI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SIEMENS 914BreastGenera1TIS:0.7TIB:0.7M1:1.347fps2D-100%THIHC7.∞MHz10dBDR65CT11ASC5DTCEMMapE∕ST3 3:15:42PM9/7/2018WuXiNo.4Peop1e'sHospita1 4cmJu OBQ Fr506。

乳腺影像诊断(超全面详细)

乳腺影像诊断(超全面详细)
29
数目:单发或多发
部位:
左侧或右侧
内上、外上、内下、 外下 四个象限
大小:
临床检查测量的肿块明显 大于X线所示时,恶性可 能性大。(临床测量包括 瘤周浸润、纤维增生、瘤 周水肿及皮肤)
30
恶性 不规则 密度较高 边界不清 毛刺 分叶
31
良性钙化
Coarse Ca++ (popcorn)
75
76
56岁患者,无临床症状
77
51岁患者,无临床症状
78
61岁患者,右侧乳腺可触及肿块
79
动态增强曲线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单相型-良性, 平台型-良性/恶性 流出型-恶性。
Dynamic Enhancement
120
100 80 Washout
Plateau (biphasic)
60
40
59
钙化
60
乳 腺 癌 泥 沙 样 钙 化
61
62
团簇 状钙 化
63
皮肤增厚:49岁患者,左侧乳腺红肿2周
06/25/2008
08/04/2008
08/26/2008
64
皮肤增厚
65
毛刺肿块
皮肤增厚
66
皮肤增厚
67
皮肤增厚: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68
乳头回缩: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漏斗征”
恶性钙化分布:成群,成簇
33
Pleomorphic Ca++
Fine linear, branching Ca++
34
高度恶性可能钙化 •多形性钙化-颗粒 点状钙化 •线样分支状钙化
35
分布 •簇状 •线状 •段样 •区域性 •弥漫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迂曲增粗
21
04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 断
• 乳腺感染性疾病 • 乳腺增生 • 乳腺良性肿瘤及肿瘤样 变 • 乳腺恶性肿瘤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2
乳腺感染性疾病
• 包括急、慢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 • 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期的乳腺,病原菌常为金黄色葡萄
球菌。
13
正常乳腺CT表现(A.脂肪型 B.致密型)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4
正常乳腺MRI表现(A.脂肪型 B.致密型)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5
03 乳腺基本病变
• 肿块 • 钙化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3
影像学表现
1、X线及CT: •乳腺内界限模糊的片状致密影 •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浑浊,患处皮肤水肿增厚 • 乳腺脓肿表现为轮廓清楚锐利,密度增高的类圆形或不规则阴影,脓 肿周围组织显示模糊。
•脓肿CT表现为类圆形边界清楚或部分清楚的低或中等密度灶。 2、MR: •急慢性乳腺炎在T1WI上为片状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缘 模糊;脓肿表现为长T1等长T2信号,壁较厚。 3、增强扫描:急慢性乳腺炎呈轻到中度强化,脓肿呈环形强化,中心 无强化,若脓肿内有气体,则可见气液平面。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6
肿块 • 良性肿块:边缘整齐、锐利、呈类圆形、密度均匀,周边可有低密度
晕圈 • 恶性肿块:分叶状、边界模糊不清,有长短不一的毛刺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7
钙化
• 良性:较粗大、呈条状、新月形、环形、密度高 • 恶性:细砂样、粗细不均、浓淡不一、密集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4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5
乳腺增生
• 乳腺组织在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增生与退化的过 程
• 常见于30-40岁女性,双侧发病 • 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
周期有关 • 乳腺增生有癌变的可能。 • 分型:囊性增生、小叶增生、腺病和纤维性病
CT检查
MRI检查
超声检查
最佳检查时间:月经后1-2周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3
X线钼靶检查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头足位(CC位)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5
侧斜位(MLO位)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7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8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9
乳腺纤维腺瘤
• 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下妇女,可见于 一侧或两侧。
• 为类圆形肿块,质地实韧,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 好,与皮肤无粘连。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6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7
CT检查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8
MR检查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9
03 正常解剖及影像学表现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0
乳腺正常解剖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1
乳腺正常影像表现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2
正常乳腺钼靶表现(A.脂肪型 B.腺体型 C.致密型)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8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多见于恶性肿瘤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9
皮肤及乳头改变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0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6
影像学表现
1、X线: •表现为乳腺内局限性或弥漫性片状、棉絮状或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影, •可出现组织退化、钙盐沉积 •囊肿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稍高阴影,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滑、锐 利,局限性或弥漫性遍布全乳。 2、CT: •呈片状或块状多发致密影,密度略高于周围腺体 •当有囊肿形成时,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水样密度区 3、MRI: •T1WI 表现为低或中等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 •囊肿呈长T1长T2信号,少数囊肿因液体内蛋白含量较高,T1WI上亦 呈高信号。 4、增强扫描:缓慢渐进性强化,囊肿一般不强化
• 多由于哺乳方法不当、乳汁流出不畅或导管堵塞引起乳汁 淤积,从而导致细菌繁殖。
•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腺蜂 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 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和硬节。全身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增高。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巫江东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
01
主要
内容
• 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 • 正常解剖及影像学表现 •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
02 乳腺影像学检查方 法
X线检查 —钼靶检查 —乳腺导管检查
• 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管两种成分共同构成的良性肿瘤,在 组织学上,多数肿瘤以纤维组织为主要改变。
• 其发生与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反应过强有关。
精选课件「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