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研究的新发展的文献综述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范文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范文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6e3fc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0.png)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范文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存货管理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然而,很多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综述相关的文献,分析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1.存货过多或过少。
存货过多会占用大量资金,并增加仓储成本,同时容易导致过期、损坏等问题;存货过少则会导致供应不足,影响生产和销售。
2.存货定价不当。
存货的定价与市场需求和成本直接相关,定价过高会导致存货积压,定价过低则会损害企业利润。
3.存货管理流程不规范。
包括采购、入库、出库等环节没有明确的流程和责任划分,容易导致存货遗失、滞销等问题。
4.存货管理信息不准确。
企业在存货管理中存在信息不通畅、不及时的问题,导致决策不准确,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
二、对策1.建立科学的存货管理模型。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存货管理模型,根据需求和成本进行存货量的控制和安排。
2.优化存货定价策略。
定期分析市场价格和成本情况,合理制定存货价格,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
3.建立规范的存货管理流程。
明确采购、入库、出库等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减少存货遗失和滞销的风险。
4.提高存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建立存货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存货情况,准确掌握存货的进销存信息,提高决策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存货过多或过少、存货定价不当、存货管理流程不规范和存货管理信息不准确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采取建立科学的存货管理模型、优化存货定价策略、建立规范的存货管理流程和提高存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等对策来解决。
通过改进存货管理,企业可以提高存货的利用率和经营效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库存仓储管理研究国内文献综述2500字》
![《企业库存仓储管理研究国内文献综述2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fc50d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3.png)
企业库存仓储管理研究国内文献综述S1企业仓储管理研究现状对于仓储管理,白丽萍[1]认为仓储管理指对仓库中存储货物的经营管理。
杨天花[2]认为仓储管理有利于企业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让企业能够在货品进入市场作好提前准备。
可以缩短之后环节的工作时间,加快货物在供应链中的流通速度。
除此之外,张东[3]认为在新时期下, 仓储管理还能在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在对仓储管理的研究当中,袁霞,尹科[4]在对贵阳X物流公司仓储中心进行研究时,发现仓储中心仓库布局不合理,并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汪燕,常相全[5]以MC公司为对象,引进RFID技术对其仓储作业流程进行优化,解决了入库速度慢和人员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针对仓库布局、作业流程这些问题,一些学者也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面对仓库的布局问题时,冯乾、乐美龙、赵毅[6]在实际问题中选用了货位指派的研究方法对某公司仓库存储加工区的布局进行了优化,根据物料聚集种类建立了货位指派模型,同时使用ILOG CPLEX 优化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根据求解的最终结果对仓库里的货位布局进行优化。
Luis F. Cardona[7]等人某仓库内部呈鱼骨式的布局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比发现相比于其他布局方式,鱼骨式的布局方式可以减少10-15%左右的总拣选距离。
吴佑波[8]则是针对了铁路运输部门的仓库的运作效率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了遗传算法来建立了铁路运输中央总仓库的选址模型,为基于多级配送方式的仓库选址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仓储的作业流程方面,朱翠娟、郭淑清、霍俊爽[9]采用了Arena 仿真软件对某公司出入库的作业系统进行了仿真建模,并根据模型对该公司的进行作业流程进行了改进,以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韩冉冉[10]则是使用了定性和定量两相结合的方法对烟草企业配送中心的仓储管理作业流程进行了优化。
汪澍东[11]运用ECRS 原则对某企业仓储的出入库、装卸、运输等作业流程进行系统的优化,提高了仓库作业效率。
《企业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30ce90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d.png)
企业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外相关研究目前,国外物流业的发展己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部分先进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个别国家,在二战时期后,大量将军需物资储备和配送服务的核心技术和运作经验运用于社会生产中的物资流通领域。
这样给仓储行业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兴力量,对于该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价值意义。
研究仓储物流系统的目标是要大幅降低仓储物流费用,乃至物流总体成本,提高仓储运输效率,具体到每一运作环节。
Heskett是最早研究仓库货位分配策略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单位订单体积索引原则(Cube-per-order Index,COI),有效解决了储位分配问题。
Matusiak 等研究了定位存储策略应用于货位分配最优化的方法,提出了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仓库货位分配优化问题。
Dian-Sheng等设计了货位分配优化模型,并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
Xiong 通过研究典型的AS/RS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s自动存储和检索系统)模型,对比分析了基于分类的存储策略和随机存储策略的性能,并根据生产计划的变化程度来选择合适的存储策略。
Bin 等研究了基于分类的存储策略将货物进行分类,将每个类别的货物存储在对应分区,并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货物分类和储位分配的优化问题。
Thonemann等对比研究了应用于随机环境下的基于分类的分配策略和基于营业额的分配策略,两者都能减少存储/检索的时间,增加系统的吞吐能力。
Xiong 等将AS/RS 机架中沿两类电路板的区域分配了一个公共区域,并将特定大小的公共区域策略与其它的诸如随机存储策略和基于分类的存储策略等进行了比较。
Hsieh 提出了面向物料清单(BOM)的基于分类的存储分配方法和基于制造操作需求的存储分配策略,不仅可以提高自动存储/检索系统(AS/RS)的性能,而且可以提高生产系统的性能。
H.Brynzer研究仓储布局的目的是减少拣货时间,Charles. G Petersen在综合研究仓储物流体系的各种仓储思路策略时,也是选择效率最高的仓储策略,即总的作业时间最短为参考标准。
存货管理国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存货管理国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6d02a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5.png)
存货管理国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绪论
存货管理一直是企业在控制成本和提升绩效的重要管理工具,同时也
是物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全球供应链发展的今天,存货管理的重
要性日益被企业所重视,国外企业的存货管理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综述近几年国外存货管理研究的文献,论述国外目前存货管理领域
的研究现状。
二、主要内容
1.存货控制研究
埃里克森和博克斯(2024)研究了产品季节性对存货控制模型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存货控制模型,该模型基于变异的贝叶斯统计,可以将产品季节性作为一个常见的变量来进行存货控制。
斯拉维兹(2024)探讨了时变参数和批量大小顾客订单的存货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
多项式分布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处理顾客订单的时变特性和批量大小等因素。
2.可靠性库存模型研究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汤普森(2024)研究了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关键物料
库存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分析的库存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和控制
关键物料的库存量,以提高企业的可靠性和效率。
马斯特斯(2024)分析了
一种回收可靠性库存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成本的模型,以提高企业
可靠性和效率。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b66d00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9.png)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1绪论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对于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实行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而言, 存货管理是衡量其整体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尺。
如何更好的管理好企业的存货成为当前各企业决策者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一个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企业而言, 存货管理在整体企业管理中的位置重要性用当前很多企业负责人喜爱的一句话“管好库存就是挣钱”来形容是再恰当也不过了。
将库存量降到一个合理值一直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在过往的经济发展中为我国社会整体的稳步发展贡献出了应有的力量。
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浪潮之下, 伴随着中小型企业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其规模和业务都不断扩大, 新的贸易格局对企业本身的存货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良好的存货管理体系关乎企业本身的健全发展与未来走向, 是企业整体管理格局中的重要环节,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
合理有效的对企业的存货进行决策、规划、控制对企业未来的走向及经营活动正常运行都至关重要, 是企业满足市场需求,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的必要保障, 有利于实现产品的产供销相结合,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 发现其存货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探索加强与完善中小企业存货管理, 提高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水平, 保证中小企业存货资金安全, 保持中小企业资金持续的良性循环, 提高中小企业存货周转率的有效途径。
1.2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先对存货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进行简单梳理, 再针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行重点剖析, 从影响中小企业市场运作及存货管理的宏观因素角度出发, 联系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其存货管理业务流程和内部组织模式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c8f20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1.png)
仓储管理优化研究文献综述仓储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仓储管理的优化研究,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本文将对仓储管理优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仓储管理优化的研究现状关于仓储管理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仓库布局优化:仓库布局是仓储管理的基础,合理的仓库布局可以提高货物的存储密度和取货效率。
研究者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对仓库的布局进行优化,以实现最佳的仓库空间利用率和货物流转效率。
2. 货架管理优化:货架是仓库中最常用的存储设备,如何合理规划货架的摆放位置和货架的管理策略,对提高仓库的存储容量和货物的存取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者通过对货架管理的优化,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和算法,如ABC分类法、动态货架管理等。
3. 库存管理优化:库存是仓储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和订单满足率。
研究者通过对库存管理的优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模型和算法,如EOQ模型、安全库存策略等,以实现最佳的库存管理效果。
二、仓储管理优化的问题与挑战在仓储管理优化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1. 数据不准确和不完整:仓储管理涉及大量的数据,如货物存储信息、订单信息等,然而这些数据往往存在不准确和不完整的问题。
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数据,准确地反映仓储管理的实际情况,是仓储管理优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2. 算法的复杂性:仓储管理优化需要使用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这些算法的复杂性会导致计算时间过长,难以应用于实际的仓储管理中。
因此,如何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是仓储管理优化的一个难点。
3. 多目标优化问题:仓储管理涉及多个目标的优化,如最大化存储容量、最小化库存成本、最大化订单满足率等。
这些目标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如何在多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和平衡,是仓储管理优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范文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范文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c86a1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c.png)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范文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文献综述
摘要
企业存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企业的发展不仅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然而,由于企业存货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存货过高的盈利能力的削弱,存货投资过大,存货质量检验不到位等,这给企业轻利益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从企业库存管理实施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为企业存货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存货管理;存货问题;对策
1. Introduction
企业存货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存货管理计划,组织存货收支,确定存货结构,控制存货数量,改善存货质量,管理存货成本等方面的过程(Kotler& Keller,2023)。
由于存货管理重要性,企业在进行存货管理时,必须注意到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2.1 Too much inventory affects profits
存货数量取决于市场需求,如果企业存货过多,会导致其盈利能力的下降,破坏企业的经营状况,甚至会导致企业的倒闭。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688d73d5a8102d276a22ff9.png)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摘要:21世纪是供应链竞争的世纪,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差异化优势逐渐减小,在提供同等产品或者服务下,降低库存成本却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传统的库存管理策略,报童问题,基本经济订货模型等六个方面对库存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库存管理的创新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创新点库存管理研究现状(一)库存管理策略基于传统的库存管理VMI,CMI和JMI的基础上,提出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并从物质需求的特性、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地位的不平等,借鉴博弈论的思想,来处理主体之间的博弈和利润分享问题,借鉴商业信用方法给库存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视觉,改进了传统的的库存管理策略。
2011年洪芳华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特性分析的物质分类方法,将具有相似需求规律的物质分为一类,通过针对不同物流的分类来设计各个子类的库存管理策略矩阵。
构建动态多级库存管理模型,实现即时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库存的定额将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
2011年赵道致等人,针对普遍存在的供应链下游零售商较上游供应商强势的状况,探讨VMI的演化机理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库存模式与VMI模式下具有强势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得到不同库存策略下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支付矩阵,在此基础上借助双种群演化博弈方法,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的稳定均衡进行分析,指出在零售商谈判能力很强的供应链环境下,利润分享模式显然不是合适的解决方法,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VMI 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2012年赵道致等人,从VMI模式可能引发的信息泄露问题入手,对具有信息优势的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模式的过程建立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市场需求波动率对库存模式的选择和信息泄露有直接影响,为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管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柏庆国等人将传统库存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了带运输时间的易变质产品的二级供应链库存模型,考虑两种特殊情形:(1)当制造商将生产的产品运输给下游分销商时,在运输过程中只考虑其产品变质的影响,证明了问题最优策略的唯一性(2)当假设制造商和下游分销商的需求为常数时,证明了此情形存在唯一的最优解。
库存管理优化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优化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9ef3e3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8.png)
库存管理优化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库存是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存储、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供应商的终结和公司生产的开始,也是供应的节点。
合理解决库存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为解决这些公司生产经营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就有必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库存管理。
李波、洪涛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说到库存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于把库存控制在合理水平,防止超储积压或不足,减少资金占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成本,以提高公司竞争力。
库存是每个公司都会遇到的管理问题。
它对公司生产的连续性和利润有重要影响。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物料库存能否顺利进行,对于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家大公司,它将面临材料采购和库存。
如果处理得当,它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但是,如果协调不好,将导致材料积压、资金周转不良和公司严重关闭。
为了规范公司物资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储备,公司对物资管理和供应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不合理的库存管理具有这些表现为:低效的产品挑选、落后的沟通方式、昂贵的库存成本、不科学的采购成本、不合理的库存结构、过高的质量控制成本、过长的采购周期。
由于库存的不合理,公司生产过程不够流畅、停工现象时有发生、工人积极性逐渐下降、销售机会容易错失。
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收益进一步影响公司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公司的库存储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为未来的市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关注的是单级库存控制方面的研究,后来供应链管理理论横空出世,多级库存控制成为学者们争相研究的对象。
1915年福特哈里斯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对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最低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的订货批量,提出了经济订货模型也就是非常著名的eoq模型。
这之后,随着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问题的不断研究,发现了很多存储管理问题也依次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终形成了库存理论。
存货管理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存货管理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889e6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c.png)
存货管理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1.引言存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营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存货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此,对存货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存货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存货管理的研究方法、文献评价和未来研究趋势。
2.文献综述在存货管理的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对存货管理的方法、模型和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例如,Hoskins and De varaj(2005)提出了一个集成供应链和库存管理的框架,该框架将库存管理与其他供应链活动相结合,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另外,有学者对存货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如Dyer and Cardina(2010)探讨了如何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降低供应链风险。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在存货管理中的应用。
例如,Xie and Kousgaard(2014)探讨了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可持续性存货管理,以满足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例如,Smith and Milstein(2018)提出了一个可持续性存货管理框架,该框架将可持续性考虑因素与存货管理策略相结合。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许多学者也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存货管理实践的有效性。
例如,Zhang et al.(2016)通过对中国企业的调查发现,有效的存货管理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绩效。
这些研究为企业实施有效的存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3.研究方法在研究存货管理时,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存货管理的研究中。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访谈和观察等,它们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的存货管理实践和战略。
定量研究方法则包括统计分析、模拟和优化模型等,它们可以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和实践指导。
此外,还有一些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被应用于存货管理中,如系统动力学模型、组织理论和管理科学等。
关于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1ec57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3.png)
关于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文献综述存货管理是企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生产、销售、库存、成本等诸多方面。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存货,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从存货管理的概念、存货管理的意义、存货管理的目标、存货管理的方法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企业存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存货管理的概念存货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和库存等方面,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它包括对存货的采购、仓储、销售和报废等环节的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利润的目的。
存货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存货管理的意义存货管理对企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成本存货管理可以通过合理的采购、库存和销售管理,减少存货积压和报废,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
同时,对存货的精细管理还可以降低库存成本、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等,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2. 提高效率存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销售和库存等环节的协调和优化,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通过精细的存货管理,可以减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浪费,提高生产和销售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 增加利润存货管理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增加企业的利润。
通过精细的存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销售效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
三、存货管理的目标存货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存货的合理采购存货管理的第一个目标是实现存货的合理采购。
通过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和对供应商的评估,可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适宜的采购方式,从而减少采购成本和库存积压。
2. 实现存货的精细管理存货管理的第二个目标是实现存货的精细管理。
通过对存货的分类、标识和管理,可以实现存货的追踪和控制,减少存货报废和浪费,提高存货周转率和利润水平。
3. 实现存货的合理销售存货管理的第三个目标是实现存货的合理销售。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销售方式和销售渠道,从而实现存货的快速销售和利润最大化。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a3c5481192e45361066f5ba.png)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摘要:21世纪是供应链竞争的世纪,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差异化优势逐渐减小,在提供同等产品或者服务下,降低库存成本却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传统的库存管理策略,报童问题,基本经济订货模型等六个方面对库存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库存管理的创新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创新点库存管理研究现状(一)库存管理策略基于传统的库存管理VMI,CMI和JMI的基础上,提出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并从物质需求的特性、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地位的不平等,借鉴博弈论的思想,来处理主体之间的博弈和利润分享问题,借鉴商业信用方法给库存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视觉,改进了传统的的库存管理策略。
2011年洪芳华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特性分析的物质分类方法,将具有相似需求规律的物质分为一类,通过针对不同物流的分类来设计各个子类的库存管理策略矩阵。
构建动态多级库存管理模型,实现即时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库存的定额将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
2011年赵道致等人,针对普遍存在的供应链下游零售商较上游供应商强势的状况,探讨VMI的演化机理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库存模式与VMI模式下具有强势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得到不同库存策略下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支付矩阵,在此基础上借助双种群演化博弈方法,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的稳定均衡进行分析,指出在零售商谈判能力很强的供应链环境下,利润分享模式显然不是合适的解决方法,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VMI 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2012年赵道致等人,从VMI模式可能引发的信息泄露问题入手,对具有信息优势的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模式的过程建立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市场需求波动率对库存模式的选择和信息泄露有直接影响,为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管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柏庆国等人将传统库存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了带运输时间的易变质产品的二级供应链库存模型,考虑两种特殊情形:(1)当制造商将生产的产品运输给下游分销商时,在运输过程中只考虑其产品变质的影响,证明了问题最优策略的唯一性(2)当假设制造商和下游分销商的需求为常数时,证明了此情形存在唯一的最优解。
仓储管理论文范文及参考文献(仓储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仓储管理论文范文及参考文献(仓储管理论文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02a2f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63.png)
仓储管理论文范文及参考文献(仓储管理论文文献综述)仓储管理一直以来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响着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成本,并对企业的运营和客户满意度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针对仓储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论文撰写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
一、仓储管理的定义与概述仓储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手段,对仓库内物资的存储、搬运、配送等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
它包括仓库选址、库存控制、货物装卸、仓储设备的选择与维护等诸多方面。
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提高仓库的存储能力和物流运作效率,减少成本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仓储管理的研究热点及趋势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仓储管理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首先是自动化仓储系统的研究,如自动存储系统、AGV导航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高仓库的存储密度和搬运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其次是仓库布局与流程的优化研究,通过对仓库的布局和运作流程进行优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另外,绿色仓储管理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为提升仓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仓储管理的方法与工具在仓储管理的实际应用中,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与工具,用于提高仓储管理的效果。
其中之一是ABC分类法,该方法通过对产品进行ABC分类,根据不同类别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库存管理策略,以达到提高存储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另外,仓储设备的选择与优化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仓库内的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可以提高仓库的存储能力和物流运作效率。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推动仓储管理的发展,如仓库管理系统、RFID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仓库内货物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四、仓储管理的挑战与问题尽管仓储管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仓储管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仓库内部协调问题,仓库内的各个环节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下降。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外文献综述2000字》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外文献综述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cc9018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c.png)
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外文献综述Frank Dooley(2019)指出目前企业库存管理主要采用三种常规方法。
首先,大多数零售商根据项目使用库存控制方法来监控库存水平。
其次,制造商通常更关心生产调度和使用过程管理进行库存管理。
第三,一些企业不积极管理库存。
评估库存管理策略的一种方法是选择服务级别目标。
根据这一目标,库存政策将确定库存需求和提供服务水平的相关成本。
更高的服务水平意味着将安全地保存更多的库存。
Dennis Roth Koch(2018)在《有效的存货管理》文章中提到,首先,库存的目的是避免因消费者的不满而造成的销售损失。
其次,不可能预测确切的需求。
存货通常存放在仓库里,以应对不稳定需求的影响。
最后,还有规模经济。
尽管持有库存是必要的,但这样做的成本很高。
因此,库存管理变得非常重要,这将使公司能够将成本降至最低,并继续满足客户的需求。
西方国家对库存管理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Embroiderer ( 2016 )明确指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与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公司必须明确业务领域的主要控制点,并加以改进和优化。
库存内部控制机制和程序的优化可以使公司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Philipe Marion ( 2018 )指出,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加强库存管理。
这位学者明确了与库存控制相关的主要部门的职能定位,并指出采购部、市场部、生产部、仓储部等一系列部门应共同努力,为这些核心环节构建完善的库存全过程信息共享系统,真正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Pong (2018 )构建了数学模型,本文对英国许多制造企业的库存数量和库存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
公司的收入水平不随库存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库存运营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公司的收入状况,这意味着有效的库存控制可以提高公司的经济价值。
John F. Raffensperger.(2016)凭借丰富的库存管理实践经验,他在相关事务手册中提出:在库存管理中,必须从每一个环节入手,包括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制度和仓库安全设置,以确保库存存储效率和周转速度。
《企业库存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企业库存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0e5e48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70.png)
企业库存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冷冻食品,井刚(2016)通过研究提出,历史需求数据和消费者需求相关数据两部分可能会对冷冻食品需求造成影响。
这两个影响因素可能正确反映了冷冻食品需求的趋势[1]。
佚名(2020)指出,冷冻食品由于全程在最冷温度下保存,具有保质期长、不易腐烂、食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包装材料[2]。
卿培志(1992)提出,当食物摄入量低时,干耗量减少;如果冷冻温度冻结,干耗会减少;冻冷空气流量大,蒸汽增加,干耗增加。
因此,减少冷冻食品干耗的条件是增加食品的单位重量,并继续降低室内的高湿度[3]。
关于影响库存成本管理的因素,赵泉午(2010)提出,供应链成本控制决定了库存成本管理水平[4]。
尤皓月(2012)认为,中小企业的库存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对实物进行真正的监控,对库存量的抵抗不当,缺乏采购计划,日常维护、清点、分类存货,对存货资产进行混合实物管理。
这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大量的营运资金和高昂的采购成本[5]。
刘晓雪(2012)对北京零售企业库存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后,发现企业库存周转率与企业规模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存货周转率还与企业管理水平有密切联系[6]。
但宋英辉(2014)认为,企业存货周转率与企业规模呈负相关[7]。
徐渝辉(2021)指出,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存货成本管理的关键点在于能否将库存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控制合理库存就是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成品的消耗和开发。
原材料的消耗量往往受生产能力的制约,一般情况下不会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而随意调整大批量增减。
成品的消费量往往难以批量增加。
因此,原材料的数量和采购计划对库存管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8]。
刘倩(2016)指出,企业库存管理不合理,很多订单不科学。
一方面,库存积压严重,导致管理成本过高,增加产品成本,制约业务收入。
另一方面,存货占用流动资金比例高,大量存货导致不知道时间资金,降低了公司存货的周转频率,造成公司资金过剩的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给公司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9]。
关于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关于库存管理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252ff83580216fc710afd88.png)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文献综述题目:关于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学号:********专业:物流管理指导老师:周**职称:讲师二零一三年五月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为企业保证库存货物的完好无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近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对企业物流战略发展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本文收集了2007年至2009年来对我国仓库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关于仓库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分类和探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而明确了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关键字:库存;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是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实现合作以及供应链实现集成管理的关键。
库存管理技术也一直是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net)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供应链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
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
这些不确定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衔接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Interface)和运作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Operation)。
供应链的这些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库存产生了很大影响。
企业为了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避免发生缺货或应对供应链不确定因素,需要有一定的库存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保持较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水平,减少企业的成本负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和应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方面。
一、库存的定义库存,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
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生产库存,即直接消耗物资的基层企业、事业的库存物资,它是为了保证企业、事业单位所消耗的物资能够不间断地供应而储存的;一类是流通库存,即生产企业的成品库存,生产主管部门的库存和各级物资主管部门的库存。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0e8ad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b.png)
存货管理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是指一种管理技术,用于控制各类存货、原料、零件和其他可能需要备份的物品的数量、更新和处理。
存货管理通常涉及到组织、预测、控制和更新库存的数量和性质,从而减少存货支出,提高生产效率。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组织减轻成本和提高效率,因此,存货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存货,将面临诸如运营成本高、物料过剩、生产缺陷率高和质量问题等诸多问题。
从而影响生产质量及减少其未来统计利润潜力。
存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地管理存货,以确保在其中一特定时间的存货数量是合理的。
存货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有助于确保组织的流动性,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存货投资。
存货管理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
首先,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品有足够的零部件和原料,以满足需要。
其次,应该确保存货的质量,以免造成损失或多余的成本。
最后,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管理存货的存储和流通,避免过多的投资和浪费。
准确的预测是存货管理的关键环节,它可以帮助组织更精确地确定需要多少存货。
存货管理国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存货管理国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81fdb0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0.png)
存货管理国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存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合理地管理存货可以大大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因此,对于现今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来说,研究存货管理模式,探索存货管理的最佳实践,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综述当前存货管理方面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美国的研究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企业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目前美国管理领域内存货管理得到广泛关注,坊间存在大量相关研究。
在这些研究中,普遍认为,成本是影响企业存货管理的最重要因素。
美国企业通常采用先进的IT系统进行存货管理,以及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库存优化分析。
2. 欧洲的研究欧洲的存货管理研究侧重于对供应链的研究。
其理论体系相对于美国来说更为实用,欧洲企业在存货管理上也注重从供应链战略出发来考虑问题。
研究表明,在改善供应链战略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便利性。
换言之,就是通过优化调度流程、简化供应链内部的业务等方式,提升效率,最终实现库存成本的降低。
3. 中国的研究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对于存货管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对于目前这种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来说,保持足够的流动资金非常重要,因此,该议题在中国的研究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一些知名企业的存货管理中,采用定制化的存货管理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存货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同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国内企业也着重于调整外部的采购和内部消耗,通过数据分析等方式实现库存优化。
三、结论总体上来讲,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于存货管理的研究都比较深入,学术研究成果也相对丰硕。
其中,美国在理论与技术方面有相对于其他国家更为领先的地位,在存货管理方面也受到众多企业的认可。
欧洲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研究较多,注重实用性和效率。
而中国的存货管理则更倾向于客制化、智能化以及供应链协调等方面。
库存管理模型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模型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4e9030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5.png)
库存管理模型文献综述库存管理,这听起来好像就是管管仓库里的东西呗,可真要深究起来,那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咱先聊聊库存管理模型这事儿。
就好比你开了个小卖部,你得知道进多少货,啥时候进货,库存放多少合适。
这库存管理模型就像是给你出主意的军师。
你要是不管不顾,一股脑儿进好多货,那可能就像把自己的小卖部变成了一个大仓库,东西堆得满满当当,资金都被压在这些货物上了。
这就像你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了好多好多衣服,结果有些衣服根本就卖不出去,只能堆在家里占地方,钱也回不来。
以前的库存管理模型,有很多比较简单直接的。
比如说经济订货量模型(EOQ)。
这个模型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掌柜,告诉你一个大概的进货量。
它考虑了一些基本的因素,像订货成本、持有成本这些。
订货成本就是你每次进货的时候花的那些钱,像运费啊,和供应商沟通的成本啥的。
持有成本呢,就是你把货物放在仓库里,要花钱租仓库,货物放久了可能还会有损耗,这些都是成本。
EOQ就像一个天平,试图在订货成本和持有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总成本最低。
不过呢,这个模型也有它的局限性,就像老掌柜的经验虽然宝贵,但有时候也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比如说现在市场需求变化特别快,它可能就有点招架不住了。
再说说ABC分类法。
这就像是把你的货物分成三六九等。
A类货物呢,可能是那些虽然数量少,但是价值特别高的,就像你小卖部里的高档烟酒。
B类货物是那些价值和数量都处于中间水平的。
C类货物则是数量特别多,但是价值比较低的,像小零食之类的。
你肯定得对A类货物特别上心,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因为它们要是出了问题,损失可就大了。
这个方法能让你在管理库存的时候更有重点,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现在啊,随着技术的发展,还有好多新的库存管理模型出现了。
比如说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这就有点像你和供应商变成了一家人,供应商能看到你的库存情况,然后根据情况给你补货。
这多方便啊,就像你有个贴心的助手,知道你缺什么就给你送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存管理研究的新发展文献综述目录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5)1.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研究 (5)2.基于库存管理系统、模式的研究 (6)3.基于库存管理方法、策略的研究 (8)二、存在问题 (9)三.结论展望 (9)四、主要参考文献 (10)【中文摘要】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供应链总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客户服务水平的最大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库存管理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企业从传统的只注重自身的库存管理转向对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控制。
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为企业保证库存货物的完好无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近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对企业物流战略发展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本文收集了2007年至2009年来对我国仓库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关于仓库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分类和探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文献综述【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eople begin to seek to minimize the total cost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the standards of customer service maximiza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ventory management also changed, requests the enterprise of traditional only pay attention to its own inventory management to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of the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The aim is to ensure the stock of goods for the enterprise intact, and ensure the norm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scholars have been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strategy development remains highly attention. This paper collected 2007 years to 2009 year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warehouse of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bout warehouse management of research direction and main ideas were summed up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of his own and ideas.【Key word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ventorymanagement Literature Review and Summary一.研究现状目前,对于库存管理的研究已经有多人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从文献检索来看,从2009年至2011年,核心期刊发表文献约120篇。
本文重点收集了最近两年的十几篇相关文献,在研读文献后,根据文献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观点和结论,我们认为目前相关学者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研究;第二,基于库存管理系统、模式的研究;第三,基于库存管理方法、策略的研究。
1.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实例对零库存管理的内涵、存在问题及实施零库存的方法进行研究。
如:朱文英,马天山(2009)以供应链节点上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剖析目前理解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零库存和零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对“零库存”可以从物理和法律两个层面来理解;重点分析了供应链节点上制造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条件和具体策略及其主要保障。
张楠(2009)在对石油石化工业如何实施零库存中提出,实现零库存必须借助信息增值,即“将打造一个信息密集型企业为代价”。
另外,文章也道出“零库存”的实质就是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地方,向相对稳定的对象提供相对稳定的产品”。
文章同时也指出:完全意义上的“零库存”是不存在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也不是必要的。
一个好的库存策略不应该是为准备应付某种情况,而是为了准时供货,建立一个准时制的库存,以维系企业完整运行所需的最小库存,做到按时按量供应,分秒不差。
与供应商和客户结成可靠联盟是实现准时制库存方式的基础。
郑小强(2009)对图书馆库存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图书管理要引入零库存的概念,建立图书库存控制系统,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互动,提高出版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图书配送中心、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使出版企业的库存量更加合理。
吴玉红(2009)认为中国图书零售企业目前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仓储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使图书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存货成本和存货管理成本,运营成本较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零售企业的订货成本又进一步降低。
图书零售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在存货模式上进行变革,由仓储式管理模式变革为零库存管理模式,文献给出了中国图书零售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依据,并认为要在供应商的选择、转变员工的观念、将零库存管理制度化方面下功夫。
刘敏,冯翠杰(2011)以 ABC 分类法为指导思想,实现库存为目标,对连锁超市业配送模式提出了新的解析。
初步形成了A类商品供应商直通,B类商品连锁超市自营配送,以及 C 类商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的三位一体模式,即对不同的商品类别,将三种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各取所长,以促使连锁超市业适应零库存发展趋势,优化物流配送方案。
综上,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一方面,对“零库存”的理解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比如可以从物理层面,从法律层面,从信息共享层面。
这些方面的理解的本质都是基于减少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零库存”的成功实施是建立在稳定和理想的客观环境基础之上的。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零库存”也暴露出这样一个隐患:当周围某些与之相关的因素突然发生变化时,“零库存”便会在短期内突然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2.基于库存管理系统、模式的研究这一领域主要是针对库存管理系统、模式设计和开发进行研究,大多学者的研究都对各种信息技术结合进行,研究有深度,成果丰厚。
朱雯(2009)在《浅谈敏捷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模式》中总结了在不确定性、持续变化的环境下,为了在特定的某一市场机会中获得价值最大化而形成的基于一体化的动态联盟和协同运作的供应链,以核心企业为中心,通过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用户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无缝化程度较高的功能网络链条,以形成一个极具竞争力的战略联盟。
在这种库存管理的模式下,动态联盟和协同运作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必须有敏锐的市场敏感,在敏捷供应链中如何实现对各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使得能够取得共赢的结果,并对整个供应链进行全面的优化管理,及时响应外界条件的变化,增加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响应速度,是敏捷供应链管理的主要任务。
刘燕,吴娴,罗治平(2009)分析了库存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着重介绍了库存基本信息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统计和汇总等模块。
作者认为在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应用基础上,库存管理人员及时把握每日进、出、存库存动态,不仅使次数频繁的入库、发料、库存数据备份、更改和查询等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库存数据通过企业网络可以实时通畅地传递到企业各所需部门,对库存进行了规范化和集成化管理。
柳霞(2009)介绍了机加产品库存管理系统开发的功能特点和对一些常用模块的关键技术的处理。
作者认为系统的开发采用了模块化程序设计,既便于系统功能模块的组合,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人员的补充、维护,同时结合EXCEL强大的统计、制表功能,使系统的二次应用更加灵活,实用。
施文,丁雪(2009)结合ABC分类法与模糊分类分析法构建一个同时考虑库存项目的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的二维库存管理法,可同时处理名目与非名目变量属性,并将管理者的经验加入到库存项目的分类中,改进了传统的ABC分类法,容易实施。
以某港堆场库存作业物资为研究对象,对库存项目进行分类,并提出适当的库存管理建议。
刘斌和张旭梅(2009)研究了基于合作计划、预测与补给、协同规划的CPFR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供应链合作关系问题,认为CPFR对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改善、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高预测准确度与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等都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CPFR的概念模型与过程模型。
该系统是在1995年,由沃尔玛与其供应商Warner Lambert、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商SAP、供应链软件商Manugistics、美国咨询公司Benchmarking Partners等5家公司联合成立了工作小组,进行CPFR的研究和探索,1998年美国召开零售系统大会时又加以倡导,目前实验的零售企业有沃尔玛、凯马特和威克曼斯,生产企业有宝洁P&G、金佰利、HP等7家企业,可以说,这是目前供应链管理在信息共享方面的最新发展。
CPFR的本质特点是协同(Collaborate)、规划(Plan)、预测(Forecast)、补货(Replenish)。
3.基于库存管理方法、策略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因研究对象的不同,设计面比较广,针对不同的库存对象学者们做了不同的库存管理研究。
李娟,黄培清,顾锋,陈国庆(2009)分析两个供应链间竞争的系统,每条供应链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供应商通过各自零售商销售具有品牌差异的产品,不同品牌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度,零售商面临不确定性需求。
在此系统上,存在供应商间的竞争、零售商间的竞争,和供应链内上下游之间的竞争,三种竞争交织。
每条供应链有两种管理库存的方式,即零售商管理库存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通过对比不同库存管理方式下系统成员收益,发现,把不确定性需求风险从零售商转移给供应商,并非能增加零售商收益,或减少供应商收益;同时,通过分析了不同库存管理方式对供应链系统竞争均衡状态的影响,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供应商管理库存方式能加强供应商端的竞争,使得零售商和供应商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