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分类讨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分类讨论题
分类讨论题综合性强,难题较大,在历年中考试题中多以压轴题出现,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具有很强的选拔性,也是满分率比较低的一种题,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犯错误,小题经常忘记分类讨论,大题经常讨论不全,讨论全了结果还不一定对。
所以,这种题很容易不小心丢分。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教训谈谈这个问题。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通过加强分类讨论思想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科学性。
分类的方法:(1)概念和性质是分类的依据;(2)按区域(主要是定义域)进行分类是基本方法;(3)不定因素(条件或结论不唯一,数值大小的不确定,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是分类的突破口;(4)层次分明是分类讨论的基本要求。
分类的原则:(1)分类中的每一部分是相互独立的;(2)一次分类按所确定的一个标准进行;(3)分类讨论应逐级有序进行。
分类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题型1.考查数学概念及定义的分类
例题1.已知关于x 的方程2
2(4)(4)0kx k x k +++-= (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
(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边长a=3,另两边b 和c 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Δ
ABC 的周长.
分析:1、根据方程定义确定方程是一次方程还是二次方程,这一点学生很容易只考虑方程是二次方程的情况;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第(2)问中并无说明哪两边是ΔABC 的腰,故应考虑其所有可能情况。
解:(1)∵方程有实数根
∴①当k =0时,原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1
840,2
x x -==
,方程有实数根; ②当0k ≠时,原方程为二元一次方程,∴ 2
4(4)4(4)k k k ∆=+--≥0, 解之得43
-k ≥, ∴4
03
k k -
≠≥且 故k 的取值范围是43
-k ≥. (2)有两种情况:
①若b=c ,则2
4(4)4(4)0k k k ∆=+--=,解得43
k =-, 此时方程的根为b =c =2,
又∵a =3,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2237ABC C a b c ∆=++=++= ②若a=b 或a=c ,则92(4)3(4)0k k k ++⨯+-=,
∴54k =-,此时方程另一根为:77
55
c b ==或,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 ∴737
3355
ABC C a b c ∆=++=++=。
练习:
1.(2010上海)已知方程01)12(2
2
=+++x m x m 有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
2.(2010衡阳)若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角度的比是1:2,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为( )度。
A 36 B 60 C 36或90 D60或90
3. (2011湘西)若两圆相切,圆心距是7,其中一圆的半径为4,则另一圆的半径为: 。
题型2.考查变量的取值情况和范围的分类
例题2.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4AD cm =,
∠A =60°,BD ⊥AD ,一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 B C →→的路线匀速运动,过点P 作直线PM ,使PM ⊥AD.
(1)当点P 运动2秒时,设直线PM 与AD 相交于点E ,求△APE 的面积;
(2)当点P 运动2秒时,另一动点Q 也从A 出发沿A B C →→的路线运动,且在AB 上以每秒1cm 的速度匀速运动,在BC 上
以每秒2cm 的速度匀速运动.过Q 作直线QN ,使QN//PM.设点Q 运动的时间为t 秒(0≤t ≤10),直线PM 与QN 截平行四边形ABCD 所得图形的面积为Scm 2.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讨论变量t 的取值范围,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此类题应十分注意变量的取值须符合题意,逐层分析.
解:(1)当点P 运动2秒时,AP =2cm ,由∠A =60°,知AE =1,PE ∴APE S ∆=
. (2)①(i )当0≤t ≤6时,点P 与点Q 都在AB 上运动,设PM 与AD 交于点G ,QN 与
AD 交于点F ,则AQ =t ,AF =
2t ,QF =2,AP =t+2,AG =1+2
t
,PG 2.
∴此时两平行线截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2
S =
+. (ii )当6≤t ≤8时,点P 在BC 上运动,点Q 仍在AB 上运动,设PM 与DC 交于点G ,
QN 与AD 交于点F ,则AQ =t ,AF =
2t ,DF =4-2
t
,QF ,BP =t -6,
2
p
CP =10-t ,PG
=(10-t
.
而BD =ABCD 的面积为2
S =+(iii )当8≤t ≤10时,点P 和点Q 都在BC 上运动,设PM 与DC 交于点G ,QN 与DC 交于点F ,则
CQ =20-2t ,OF =(20-
2t ),CP =
10-t ,PG =(
10-t ∴此时两平行线截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
S =
-
. 故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为
22
+t 6)S =-t t 8)8t -t 10)⎪⎪⎪⎨⎪⎩≤≤≤≤≤≤
练习:4. (2011永州)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cm ,一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正方形的边逆时针匀速运动。
如图,回到A 点停止,求点P 运动t 秒时, P ,D 两点间的距离。
题型3.考查图形的对应关系可能情况的分类
例题3已知抛物线2
2
ax bx c ++y =的顶点坐标为(4,-1)与y 轴交于点C (0,3),O 是原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此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A 、B (A 在B 的左边),问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O ,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ΔAO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对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性质烂熟于心,对两三角形的对应角(或边)进行分类讨论,有△BOP ∽△COA 和△BOP ∽△AOC 两种情况。
解:(1)∵抛物线顶点坐标为(4,-1)∴设2
(4)1y a x =--. ∵交y 轴于点C (0,3),∴3=16a -1,∴1
4
a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14y x =--,即21
234
y x x+=-.
(2)存在 当y =0时,则
21
(4)104
x --=, ∴122, 6.x x ==∴A (2,0),B (6,0).
设P (0,m ),则OP =m . 在△AOC 与△BOP 中, ①若∠OCA =∠OBP ,则△BOP ∽△COA ,∴OB OP
OC OA
=
. OP =
62
43
⨯=,∴4m =±. ②若∠OCA =∠OPB ,则△BOP ∽△AOC ,∴
OP OB
OC OA
=
. 63
92
OP ⨯=
=,∴9m =±. ∴存在符合题意的点P ,其坐标为(0,4)、(0,-4)、(0,9)或(0,-9) 练习:5.(2011湘潭)如图,直线y=3x+3交x 轴于A 点,交y 轴于B 点,过A,B 两点的抛物线交x 轴于另一点C (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三角形ABQ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Q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分类思想在中考中较为广泛.对于这类试题,在熟练掌握知识概念和性质前提下,正确应用分类思想方法,恰当地选择分类标准,是准确全面求解的根本保
证.
练习答案: 1.
(1) 当02
=m 时,即m=0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x+1=0,有实数根x=1- (2) 当02≠m 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根据有实数根的条件得:
4
1
-m ,0144)12(22≥≥+=-+=∆即m m m ,且02≠m
综(1)(2)得,4
1
-≥m
2 .C
3. 3或11.
4. 解:点P 从A 点出发,分别走到B ,C ,D ,A 所用时间是 秒,
秒,
秒,
秒,即5秒,10秒,15秒,20秒。
∴(1)当0≤t<5时,点P 在线段AB 上,|PD|=|P 1D|= (cm)
(2)当5≤t<10时,点P 在线段BC 上,|PD|=|P 2D|=
(3)当10≤t<15时,点P 在线段CD 上,|PD|=|P 3D|=30-2t (4)当15≤t ≤20时,点P 在线段DA 上,|PD|=|P 4D|=2t-30
综上得:|PD|=
5.(1)易得: 32)3,0()3)(1(2
++-=∴-+=x x y B x x a y 在抛物线上再结合点 (2)依题意得10=AB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设Q(1,y)
1) 以AQ 为底,则有AB=QB,及2
2)3(110-+=y 解得,y=0或y=6,又因为点
(1,6)在直线AB 上(舍去),所以此时存在一点Q(1,0) 2) 以BQ 为底,同理则有AB=AQ,解的Q(1,6) Q(1,6-) 3) 以AB 为底,同理则有QA=QB,存在点Q(1,1).
综上,共存在四个点分别为:(1,0)、(1,1)、(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