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化时滴速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影响

合集下载

冰冻-解冻-去甘油过程红细胞形态变化与损伤相关性的探讨

冰冻-解冻-去甘油过程红细胞形态变化与损伤相关性的探讨

冰冻-解冻-去甘油过程红细胞形态变化与损伤相关性的探讨林豪;黄文华;江伟梅;林建霞;陈灯锦【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8(020)002【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s of RBCs morphology and injury in the process of freezing–thawing–deglycerolizing. Methods The matching design method was employed to prepare frozen RBCs and thawed deglycerolized RBCs. Method 1 : without supernatant glycerol reduction before being frozen. Method 2 : supernatant glycerol reduction by centrifugation before being frozen. Take samples for blood routine test and free hemoglobin (FHb) content de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freezing–thawing–deglycerolizing, analysis the shape vari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injury. Result (1) In the process of freezing–thawing–deglycerolizing, volume of red blood cell increase due to glycerolize ,and then recovery due to deglycerolize. Compare with the method 2 and method 1,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 of glycerolized RBCs (before being frozen) and thawed deglycerolized RBCs increased (P<0.01, P<0.05);(2) The destruction of red blood cells is distributed in three processes, deglycerolizing process (63.20±10.99) %, glycerolizing process (30.78±10.47) %, freezing-thawing process (6.02±4.11) %,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kinds of preparation methods.(3) the red blood cell damage is moderat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volume changerate of glycerolized RBCs ; (4) with the extension of storage time, free hemoglobin content of thawed deglycerolized RBCs gradually increased. In which the 0.9% NaCl suspension thawed deglycerolized RBCs, the content of FHb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12 h and 24 h after preparation as well (P<0.05).In which the MAP suspension thawed deglycerolized RBCs, the content of FHb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21d and 28d after preparation as well (P<0.05).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freezing–thawing–deglycerolizing, red blood cell damage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its deformation ability, and the damage mainly happens on the deglycerolizing process. The removal of supernatant glycerol by centrifugation caused the red cell membrane skeleton to be damaged by the shear stress, thereby adversely affecting the storage quality of the thawed deglycerolized RBCs.%目的探讨冰冻-解冻-去甘油过程中红细胞形态变化与其损伤的相关性.方法依据配对设计原理,采用冻存前保留红细胞外多余甘油溶液(方法1)和冻存前离心去除红细胞外多余甘油溶液(方法2)的两种常规方法,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对冰冻-解冻-去甘油过程各关键制备节点留取的样本,进行血常规及上清游离血红蛋白(FHb)含量的检测,分析红细胞形态变化及其与损伤的关联.结果①冰冻-解冻-去甘油过程红细胞因甘油化而体积增大,后因去甘油化而复原,方法2较之方法1甘油化红细胞(冻存前)和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增高(P<0.01,P<0.05);②冰冻-解冻-去甘油过程中红细胞损伤分布依次为:去甘油化过程(63.20±10.99) %、甘油化过程(30.78±10.47)%、冰冻解冻过程(6.02±4.11)%,两种制备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红细胞破坏与甘油化过程红细胞体积变化率呈中度负相关;④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上清游离血红蛋白含量逐渐增加,0.9 %氯化钠悬浮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储存12 h、24h,MAP悬浮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储存21 d、28 d,两种制备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冻-解冻-去甘油过程中红细胞损伤与其变形能力呈负相关,且损伤主要发生在去甘油化过程,冻存前离心去除红细胞外多余甘油溶液导致红细胞膜骨架因剪切力作用而受损,进而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贮存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总页数】4页(P141-144)【作者】林豪;黄文华;江伟梅;林建霞;陈灯锦【作者单位】350004 福州,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制备科;350004 福州,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制备科;350004 福州,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制备科;350004 福州,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制备科;350004 福州,福建省血液中心血液制备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1+41【相关文献】1.高碘酸钠法检测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中甘油残留量方法的探讨 [J], 杨夏;赵磊;白旭华2.应用MAP在4℃条件下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变化 [J], 王凯;陈新;张网兰;李丽君;周春燕;宋彩萍;旁丽花3.红细胞保存液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效果 [J], 王惟;李丹;刘薇4.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备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J], 张雅莉;张贝;靳朝霞;赵晓华;刘建强;黄蕾5.甘油化时滴速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影响 [J], 柴婷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冰冻红细胞的制备与应用分析

冰冻红细胞的制备与应用分析

冰冻红细胞的制备与应用分析目的研究并探讨冰冻红细胞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价值。

方法对100份悬浮红细胞(2016年6月~2017年1月本站采集2~6d内的RH(D)阴性红细胞16U)标本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制备,制备方法为甘油化、去甘油化,分别在不同放置时间、不同离心速度下将其制备成冰冻红细胞,比较加甘油后不同放置时间的甘油残留量、去甘油化过程中不同离心速度的各项冰冻红细胞参数。

结果加甘油后不同放置时间下,放置30min的标本甘油残留量明显低于放置15min的标本(P<0.05);不同离心速度下,去甘油化后冰冻解冻红细胞的各项参数均符合国家质检标准,离心速度2600转/min的标本其甘油残留量、体外溶血率、游离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离心速度3300转/min的标本(P<0.05),且其红细胞回收率明显高于离心速度3300转/min的标本(P<0.05)。

结论对红细胞标本进行甘油化、去甘油化制备,可获得优质冰冻红细胞,有利于保证输血的安全性,缓解血液供需矛盾。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frozen red blood cells. Methods 100 suspension with white and red cell specimens (RH(D)negative erythrocyte 2-6d(16U)were collected in this station from June 2016 to January 2017)we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The frozen red blood cells were preparated by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glycerol and glycerol,respectively in different time and different centrifugal speed under,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the addition of glycerol for glycerol residues,red blood cell the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centrifugal speed in the process of freezing glycerol. Results The time of different placement with glycerol,glycerol residues placed specimens of 30mi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15min(P<0.05)were placed.Different centrifugal speeds,deglycerolizing after the parameters of frozen thawing red blood cell were in line with national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s,centrifugal speed 2600rpm /min were the glycerol residue and residual white blood cells in vitro,and free hemoglobi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entrifugal speed 3300rpm/min samples (P<0.05),and the recovery rate of RB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entrifugal speed 3300rpm/min samples (P<0.05). Conclusion The red blood cells can be obtained by high quality frozen red blood cells.It is helpfu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relie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blood.[Key words] Frozen red blood cells;Preparation;De glycerol;Blood transfusion冰凍红细胞是利用冰冻保护剂将红细胞保存于低温环境下,冰冻红细胞的保存时间长,且能够维持红细胞原有的ATP及2,3-dpg水平,可有效解决患者急救输血,同时,自身輸血还可防止输血反应与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

红细胞保存液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效果

红细胞保存液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效果

红细胞保存液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效果王惟;李丹;刘薇【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5(017)005【总页数】2页(P465-466)【关键词】冰冻红细胞;冰冻解冻红细胞;红细胞保存液(MAP)【作者】王惟;李丹;刘薇【作者单位】130031 长春,吉林省血液中心;130031 长春,吉林省血液中心;130031 长春,吉林省血液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1+41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为RH(-)血,是用于临床的主要血液成分,自20 世纪70 年代Mery man 将甘油保存红细胞用于人体输血首获成功以来,冷冻血逐渐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得到推广[1]。

冷冻血经过洗涤去除了大部分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能降低不良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并能随时储备,使临床患者输注更加方便,争取了抢救时间,本中心血站日常用生理盐水保存有效期仅为24 h,为使临床更方便用血避免血液浪费,现用红细胞保存液(MAP)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观察是否可以延长其保存期,结果如下。

材料与方法1 用血液保存液Ⅲ保存6 d 内的去白细胞红细胞的悬液均为400 ml(2 U),20袋复方甘油溶液(北京博得桑特),9%浓氯化钠(北京博得桑特),0.9%氯化钠(山东威高集团),红细胞保存液(MAP)(广州费森尤斯)。

全自动红细胞处理仪(美技),6000i 贺利式离心机(德国),-80℃低温冰箱(日本三洋),水浴箱(余姚),振荡器(金坛)。

2 制备方法2.1 红细胞甘油化:分A、B 两组,各组10 袋,按常规操作离心2 200 r/min 25 min 去除上清,滴加57%复方甘油,每单位160 ml,振荡器60 次/min,每袋15~20 min 滴加完毕,室温静止30 min 后,置-80℃低温冰箱速冻保存1 个月后待用。

2.2 复融去甘油化:将冰冻红细胞从-80℃低温冰箱中取出迅速侵入37℃~42℃恒温水浴箱内融化,动作要轻柔,每袋融化5~6 min 并检查有无渗漏,用全自动红细胞处理仪P215 进行洗脱甘油后,A 组10 袋用0.9%氯化钠保存,B 组10 袋用红细胞保存液(MAP)保存并无菌分装各10袋,分别保存10 d 和25 d。

甘油保护剂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甘油保护剂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第28卷 第5期J.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8 No.5 2006 文章编号:1007-6735(2006)05-0413-05甘油保护剂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何 晖1, 刘宝林1, 华泽钊1, 沈 敏2, 陈 颖2(1.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2.上海安图医院血液检验科,上海 200093)摘要:应用甘油作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的保护剂,研究甘油对红细胞的保护机制.红细胞用不同质量分数(0,20%,40%)的甘油前处理后,冻干保存前后分别检查红细胞的相关指标.结果显示,40%甘油前处理的红细胞冻干保存效果最佳,红细胞回收率和血红蛋白回收率分别达到55.3%和63.4%;红细胞渗透脆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冻干保存前无明显差别.该研究为使用甘油作红细胞冻干保存的保护剂提供了实验基础.关键词:冷冻干燥;红细胞;甘油;前处理中图分类号:TS205.7 文献标识码:AG lycerol pretreatment improves the preservation qu alityof red blood cells by freeze dryingHE Hui1, LIU Bao2lin1, HUA Ze2zhao1, Shen Min2, Chen Y ing2(1.College of Power Engineering,U niversity of S hanghai f 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hanghai200093,China;2.Institute of Blood Test,S hanghai A ntu Hospital,S hanghai200093,China)Abstract:Successful storage of red blood cells(RBCs)by freeze drying technique has important impli2 cations in blood transfusion and clinical medicine.G lycerol is a type of permeable intracellular lyopro2 tective agents,which can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cytoplasm of the red blood cells and then en2 hance the possibility of glass transition during freeze drying process.The effects of glycerol on the preservation of freeze dried human red blood cells are investigated,0%,20%and40%glycerol solu2 tions are us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glycerol has remarkable effects on the cell viability.The maximum viability of red blood cells is55.3%after pretreatment with40%glycerol solution.The re2 covery of hemoglobin is63.4%.The results provide fundamental information for long term preserva2 tion of RBCs by freeze drying.Osmotic fragility data show that glycerol exerts osmotic protection on RBCs during freeze drying.The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are of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rom that of fresh RBCs.K ey w ords:f reeze dryi ng;red blood cells;glycerol;pre t reat ment 收稿日期:2005-12-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6040,50576059);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P0502);上海市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专项博士点资金资助项目(20050252002) 作者简介:何 晖(1977-),男,博士研究生. 红细胞保存方法有两种[1]:a.4℃冰箱保存,保存期42d以内.由于保存温度相对较高,该法存在因细菌繁殖导致血液污染的危险以及运输震荡引起溶血的问题;b.-80℃冰冻保存或-196℃深低温保存,保存期3~10a.该方法不便于运输,需要低温冰箱、液氮与杜瓦瓶等容器,操作复杂,使用前需要复温与繁琐的保护剂洗涤,难以满足大规模急救和战时的需要.这些保存方法均未解决目前红细胞保存期限或运输困难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受细菌与病毒污染、方便运输的长期保存方法.由于冻干制品在常温下性能稳定、便于运输,冻干保存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制品、药品及食品等材料的长期保存[2].作为一种理想的保存方法,红细胞的冻干保存备受人们的关注,但该技术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目前的文献大多数是从低温保存的角度研究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这些研究使用一些常见的低温保护剂,如羟乙基淀粉、海藻糖、蔗糖及葡萄糖等进行初步实验[3~6],同时也观察了冷却速率及玻璃化的作用、干燥条件及残余含水量等对细胞膜的稳定性、蛋白质的活性的影响[7~9].但是,这些实验可重复性差,红细胞回收率均低于50%.红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镶嵌蛋白及支撑于膜内侧的膜骨架蛋白构成,常用的冻干保护剂,如海藻糖、蔗糖不容易进入细胞膜内对细胞内物质提供保护,这是红细胞冻干保存目前无法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甘油属于渗透型保护剂,已临床应用于红细胞的冰冻保存,而以甘油作红细胞冻干保存的保护剂尚未见成功的报道.对新鲜人体红细胞,本文初步研究了不同浓度甘油条件下红细胞回收率、血红蛋白回收率、红细胞渗透脆性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规律,为红细胞的冻干保存研究提供必需的实验基础.1 实验方法1.1 实验装置冻干保存过程分为预冻结和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升华干燥和解吸干燥).预冻结过程在液氮杜瓦瓶中进行;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则在经改造的冻干机(Freezone2.5型,美国Labconc公司)中进行.如图1所示.该机由真空泵、干燥箱、制冷机和冷阱4大部分组成,采用复叠式制冷循环系统,冷阱温度达到-84℃,抽真空后,冻干样品可以直接在冷阱中进行干燥脱水过程,满足红细胞在一定低温下升华干燥的要求.图1 冻干机装置图Fig.1 Schematic of freeze dryer1.膨胀容器2.低温压缩机3.高温压缩机4.冷凝器5.冷凝蒸发器6.节流阀7.回热器8.真空泵9.冷阱 10.干燥箱1.2 实验材料全血取自健康志愿者静脉血(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于4℃、15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和白膜层;用4℃的0.9%NaCl溶液洗涤3次,收集红细胞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使用前用等渗PBS 缓冲液(p H7.2)配制红细胞悬液(压积比40%~50%),计数,遵守无菌操作规则.1.3 主要试剂主要试剂包括聚乙烯毗咯烷酮、海藻糖、胎牛血清、柠檬酸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复方甘油溶液(包含甘油57.1%、Na2HPO40.2%和KCl0.03%,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包含NaCl154mmol/L、KH2PO41.06mmol/ L、Na2HPO445.6mmol/L,p H7.2),实验用水采用二次蒸馏水.1.4 甘油前处理甘油前处理分为添加甘油和去除甘油两个步骤.根据甘油的质量分数w将实验分为3组. a. 0%甘油组(对照组);b.20%甘油组;c.40%甘油组.取红细胞2mL(压积比45%),缓慢滴入复方甘油液(3mL/min),滴至1/2甘油时平衡5min;甘油添加完毕后,于28℃、5%CO2培养箱(Heraeus BB K622型,美国)中平衡30min,离心去除上清液,计数.414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8卷 1.5 预冻结以超滤(使用0.22μm滤膜)过的PBS缓冲液(p H7.2)配制保护液,取前处理后的红细胞与保护液按体积比3∶7混合,保护剂终质量分数为:30%聚乙烯毗咯烷酮、20%海藻糖、15%胎牛血清和10%柠檬酸三钠),充分均匀.各取1mL样品加入安瓿瓶(2.5mL)中,计数(作为冻干前细胞数),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相关指标;4℃下平衡20min后,快速置入升降式程序降温仪(本所自制)的样品盘中,以-5℃/min的速率降温至-70℃,在此温度下保持1.5h后快速置入冻干机中.每组实验重复5次.1.6 冻干实验升华干燥依次控制搁板温度-60℃和-35℃,各持续12h;解吸干燥控制搁板温度+20℃,持续10h,真空度低于10Pa.冻干过程结束后,剩余含水量低于3%.将样品放入真空密封袋,并置入干燥皿中保存.1.7 复水红细胞冻干保存后直接用等渗溶液复水,对红细胞有很大的损伤,溶血率高达85%[4],可以采用分步复水使红细胞渗透压逐步恢复至等渗.采用6%NaCl、3%NaCl和0.8%NaCl加2%葡萄糖溶液分步复水后,制备成与冻干保存前同体积的红细胞悬液,计数(作为复水细胞数),检测复水后血红蛋白浓度及相关指标.1.8 检测指标与方法1.8.1 红细胞回收率红细胞冻干保存前后,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eckman Coulter Ac T5diff,美国)计数[5],红细胞回收率a(%)为a=bc×100%(1)式中 b———复水细胞数 c———冻干前细胞数1.8.2 血红蛋白回收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冻干保存前后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回收率d(%)为d=ef×100%(2)式中 e———复水后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f———冻干前细胞血红蛋白浓度1.8.3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10]配制不同渗透压的低渗NaCl溶液,在6个盛有4.5mL NaCl溶液试管中分别加入20μL红细胞,静置30min后,2000r/min离心20min,使用分光光度计(UV9100型,日本岛津)在540nm测上清液的光吸收度.以对照样加入0.9%NaCl管的上清液为空白对照(光吸收度为A0),以对照样加入蒸馏水管的上清液为全溶血对照(光吸收度为A100),根据各管上清液的光吸收度A,按式(3)计算红细胞的溶血率H(%),并由此作出冻干前后红细胞溶血率氯化钠质量浓度关系的曲线.H=A-A0A100-A0×100%(3)1.8.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检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力,按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说明书方法操作,酶活力单位用U/g Hb (Hemoglobin,Hb)表示.1.9 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偏差表示,以Windows Excel2003软件采用t检验比较各组差异.图2 复水后红细胞形态(×400)Fig.2 Micrograph of freeze dried RBCs after rehydration 2 结 果2.1 光学显微镜检查冻干保存过程红细胞一般受到冰晶损伤、溶质损伤和干燥脱水损伤,同时在复水过程中,干燥红细胞也容易受到复水液渗透压的冲击,使细胞膜结构受到损伤.将干燥红细胞依次在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中平衡后,逐渐恢复到等渗状态,可以减小渗透压变化对细胞膜的损伤.从图2可以看出,干燥红细胞复水后经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红细胞的体积变化不大,结构保持完整,表面均呈凹状,与新鲜红细胞的514 第5期何 晖,等:甘油保护剂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外观特征一致.2.2 不同浓度甘油红细胞回收率的变化不同浓度甘油对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对照组的红细胞回收率低于35%,与20%甘油组无明显差别(统计误差P>0.05),而40%甘油组的红细胞回收率达到55.3%,明显高于前两组(P<0.01).图3 甘油前处理质量分数与红细胞回收率的关系(0%表示对照组)Fig.3 E ffect of concentrations of glycerol on the viabilityof freeze dried RBCs after rehydration2.3 不同浓度甘油血红蛋白回收率的变化不同浓度甘油对血红蛋白回收率的影响,如图4所示.对照组与20%甘油组无明显差别,而40%甘油组的血红蛋白回收率明显高于20%甘油组(P<0.01),达到63.4%.图4 甘油前处理质量分数与血红蛋白回收率的关系(0%表示对照组)Fig.4 E ffect of concentrations of glycerol on the recoveryof hemoglobin in freeze dried RBCs afterrehydration2.4 不同浓度甘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复水前后红细胞溶血率氯化钠质量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曲线右移,说明某一氯化钠质量浓度ρ下红细胞(RBC)的溶血率上升,RBC的抗渗透破碎能力下降,渗透脆性增加.由图可见,新鲜红细胞与40%甘油组的曲线基本重合,说明40%甘油组的红细胞渗透脆性与新鲜红细胞相比变化不大;对照组与20%甘油组的曲线明显右移,各氯化钠浓度下的溶血率与新鲜红细胞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说明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大.图5 甘油前处理浓度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Fig.5 The osmotic fragility curve of freeze driedRBCs after rehydration2.5 不同浓度甘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 不同浓度甘油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γ影响,如图6所示.对照组与20%甘油组无明显差别;40%甘油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新鲜红细胞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明显高于20%甘油组与对照组(P<0.01).图6 甘油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0%表示对照组)Fig.6 E ffect of concentrations of glycerol on activityof SOD in freeze dried RBCs after rehydration3 讨 论自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红细胞冻干保存研究.1999年,Rindler等[7] 614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28卷 报道使用200℃/min以上的冷却速率对红细胞冷冻后于-80℃下真空冷冻干燥,复水后红细胞回收率不超过30%.目的使红细胞溶液形成玻璃态,降低冰晶形成和溶质浓缩对红细胞的损伤,但无法避免快速冷却过程中胞内冰形成对红细胞的损伤.此后的研究认为,红细胞的冻干保存与其低温保存一样,需要在细胞内添加合适的保护剂[11].2001年, Willem等[12]报道用人工方法将海藻糖载入血小板中,冻干保存后血小板的回收率达到85%.2004年,Gyana等[13]研究海藻糖载入红细胞的方法与载入效果,认为海藻糖是适合红细胞冻干保存的胞内保护剂.但由于海藻糖分子量大,不容易透过细胞膜,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甘油系细胞内冷冻保护剂,分子量小,易于透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内.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已广泛应用于红细胞的低温保存,使用40%甘油对红细胞进行冰冻保存取得较好效果[14],本文对甘油作红细胞冻干保存的保护剂进行尝试有一定意义.研究初期尝试直接使用高质量分数(40%)甘油作保护剂,结果解吸干燥阶段出现起泡、融解等不正常现象,复水后大量溶血.此后在预冻结前用甘油对红细胞前处理,以期增加细胞内甘油浓度并降低胞外甘油浓度,有利于冻干过程的正常进行.本文对冻干保存红细胞不仅检测红细胞回收率指标,而且检测了血红蛋白回收率、红细胞渗透脆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3项指标,以期更全面地探讨甘油对冻干保存红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经40%甘油前处理后,红细胞回收率明显提高,达到55.3%,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红细胞回收率[7,8],血红蛋白回收率达到63.4%,渗透脆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与新鲜红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别.其中,渗透脆性是反映红细胞骨架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参数,这一结果表明甘油在冻干过程中对红细胞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甘油对红细胞的冷冻和干燥保护机制可能为:甘油本身具有较强的亲水特性及氢键形成能力,在细胞内部,甘油可以羟基与水分子结合,减少游离水而抑制冰晶分子的形成,从而减少冰晶分子对细胞的机械性损伤和渗透压改变对细胞的化学损伤[1];同时增加了胞内溶液浓度,在干燥脱水过程中易形成玻璃态的程度;其次利用它们的羟基与水分子结合,在细胞膜外形成一个稳定的水分子层,使细胞膜内的水分在冷冻过程迅速进入过冷状态而不结冰,干燥过程又不易向外转移,保护了细胞的结构.但今后仍需进一步研究其对红细胞的干燥脱水保护机制以及复水过程中红细胞的损伤防护机制,逐步建立一套有效和操作简便的红细胞冻干保存方法,为进一步的红细胞冻干保存研究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 华泽钊,任禾盛.低温生物医学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 华泽钊.冷冻干燥新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 G OODRICH R P.Lyophilization of red blood cells[P].United States Patent:4874690,1989.[4] TOMETSKO N M.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lyophilizing red blood cells[P].United States Patent,5750330,1998.[5] SPIEL ES G,HESCHEL I,RAU G.An attempt to re2cover viable human red blood cells after freeze drying[J].Cryo Letter,1996,17:43-52.[6] WEINSTEIN R,SOWEMIMO CO KER S O,G OODRICH R P.Survival of lyophilized and reconsiti2tuted human red blood cells in vivo[J].Transfus ClinBiology,1995,2(6):427-432.[7] RINDL ER V,LΒN EBER GER S,SCHWIND KE P.Freeze drying of red blood cells at ultra low tempera2tures[J].Cryobiology,1999,38(1):2-15.[8] RINDL ER V,HESCHEL I.Freeze drying of redblood cells:how useful are freeze/thaw experiments foroptimization of the cooling rate?[J].Cryobiology,1999,39(3):228-235.[9] DUNCAN Q M,CRAIG P,RO Y ALL G,et al.Therelevance of the amorphous state to pharmaceuticaldosage forms:glassy drugs and freeze dried 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1999,179(2):179-207.[10] 柏乃庆.血液保存[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11] CHEN T,ACKER J P,ERO G LU A,et al.Beneficialeffect of intracellular trehalose on the membrane integri2ty of dried mammalian cells[J].Cryobiology,2001,43(2):168-181.[12] WOL KERS W F,WAL KER N J,TABL IN F,et al.Human platelets loaded with trehalose survive freezedrying[J].Cryobiology,2001,42(2):79-87. [13] SA TPA THY G R,ZSOL T T,RACHNA B,et al.Load2ing red blood cells with trehalose:a step towards biostabi2lization[J].Cry obiology,2004,49(2):123-136. [14] MER YMAN H T.Cryoprotective Agents[J].Cryobiol2ogy,1971,8(2):173-183.714 第5期何 晖,等:甘油保护剂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

冰冻解冻红细胞的制备、保存及临床应用

冰冻解冻红细胞的制备、保存及临床应用
2 0 1 3年 1 0月第 1 1 卷 第2 8期

实验研究 ・ 5 7
冰 冻解 冻红细胞 的制备 、保存 及l 临床应用
郝 晶茹
( 吉林市红十字 中心血站 ,吉林 吉林 1 3 2 0 0 0 )
【 摘 要 】 目的 通 过 探 讨 l 0 份一 6 5 。 C以 下保 存 冰 冻 红细 胞 制 备 解 冻 红 细 胞 的 方 法 ,并 对 其 影 响 质 量 的相 关 因素 进 行将 红细胞悬液 或全血离 心去上清 ,将浓缩 少 白细 胞 红细胞移 至8 0 0 m L 转 移袋 中,使用A C P 2 1 5 血 液处理机 ,设定 甘油 化 程序 ,使 滴 速先 慢后 快 ,加 入复 方甘 油溶 液 ,边 加边 振荡 ,1 单 位 红细胞加 甘油 1 6 0 m L( 2 单 位红细胞 加甘油3 2 0 mL )。在室温静 止 3 0 m i n ,使甘 油充分与 红细胞混 合 ,轻离心 去除多余 的甘油溶 液 ,排 气 并摇匀。将甘油化 的红细胞装盒 ,使袋 体保持平整 ,打印冰冻红细 胞标签粘贴在袋体上做 好标识 ,送- 6 5 U以下低温 冰箱速 冻保存 。
1 . 3流程 图
1 . 1 . 1试 剂、耗材及主要设备 ①试剂及 耗材 :红细胞悬 液或全血 l 袋、 复方甘油溶液 ( 北京博 德桑 特输 采血器 材科 技开 发 中心 )、9 %氯化 钠溶液 ( 四川南格 尔生 物 医学公 司 )、8 0 0 毫升 转移 袋 ( 四川南格 尔生物 医学 公司 )、加甘 油管路 ( 美 国血 液技术公 司)、去甘油 管路 ( 美 国血液技术 公司 )、 0 . 9 %生理盐 水 ( 山东威高集 团 )。②主要 设备 :A C P 2 1 5 全 自动血 液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制备方法及效果评价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制备方法及效果评价

【 要 】 目 的 用 ACP 1 摘 2 5全 自动 细胞 洗涤 仪 制 备 冰 冻 红 细 胞 和 冰 冻 解 冻 去 甘 油 红 细 胞 , 察 冰 观
冻 解 冻去 甘 油 红 细 胞 的 质 控 指 标 , 价 制 备 方 法 和 制 备 效 果 。 方 法 随 机 取 2 6 保 存 第 6天 的 红 细 评 — ℃
c l wa 8 . 6 . 7 ,t ec n e taino reh mo lbn wa O 4 士0 1 )g L,t ert fvto el s( 4 0 士2 0 ) h o cn r t f e e go i s( . 9 . 1 / o f h ai o ir o h moy i etwa 1 . 9士2 6 ) ,t ec n e taino e a tgy e o s 3 5 士 1 2 )g L,t e e lssts s( 1 5 . 9 h o cn r t f mn n lcr lwa ( . 1 . 7 / o r h
pe a ig fo e a dDe lc r l e e lo e1 r p rn rz nTh we gy eo i d rd bo dc l z .Reut Th v rg e o ey rtoo e lo sl s ea ea erc v r ai fr dBo d
胞 悬 液 , ACP 1 用 2 5甘 油 化 红 细胞 悬液 , 6 一 5℃ 以 下 深 低 温保 存 后 取 出 , 速 放 入 3 ℃ 水 浴 箱 中 融 化 , 快 8
再 用 AC 2 5洗 涤 去 甘 油 制 备 冰 冻 解 冻 去 甘 油红 细胞 。结 果 冰 冻 解 冻 去 甘 油红 细胞 平 均 红 细 胞 回 收 P1
【 键 词 】 冰 冻 红 细 胞 甘 油 制 备 方 法 质 量 效 果 评 价 关

梯度浓度添加甘油提高冻融红细胞回收率的研究

梯度浓度添加甘油提高冻融红细胞回收率的研究

梯度浓度添加甘油提高冻融红细胞回收率的研究林彬;杨宜承;康炜;马莉【摘要】目的针对传统冰冻红细胞技术的缺点进行改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高回收率的红细胞冰冻方法并形成由低到高的浓度.方法采用从低到高的浓度顺序快速添加法,将甘油保护剂分成3份,总体积不变.比较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冷冻前及解冻后的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和甘油残留量等指标.结果改良方法的红细胞回收率(87.44±3.4)%,游离血红蛋白(0.65±0.31)g/L,甘油残留量(4.20±0.75)g/L;传统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应为(81.77±3.2)%,(0.58±0.23) g/L和(2.50±0.34) g/L.两种方法红细胞回收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方法制备的红细胞,其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且红细胞回收率比传统方法更高,红细胞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保障输血安全、改善输血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8(020)004【总页数】4页(P371-374)【关键词】冰冻解冻红细胞;甘油;回收率【作者】林彬;杨宜承;康炜;马莉【作者单位】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血液中心;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血液中心;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血液中心;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血液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R446.11冰冻红细胞技术是将红细胞保存在–80℃温度下,使红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或完全停止,是目前长期保存红细胞的一种有效方法[1]。

但是传统方法问题明显,由于每单位红细胞是直接定量加入高浓度甘油保护剂(57%甘油试剂,160 mL/单位),一方面由于渗透压变化巨大,导致甘油化过程中红细胞溶血,另一方面甘油终浓度无法达到最佳冰冻浓度(40%)[2],从而导致红细胞回收率降低,且操作繁复,耗时较长。

手工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方法与操作要点

手工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方法与操作要点

手工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方法与操作要点【摘要】目的提高标准化操作冰冻红细胞制备程序,保证临床供血。

方法利用不同条件制备成品冰冻红细胞,测定回收率、血细胞残留量、甘油残留量、溶血率、上清游离血红蛋白。

结果在有效条件下,制备成品冰冻解冻红细胞,其红细胞回收率、溶血率、上清游离血红蛋白及体外溶血试验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掌握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操作要点,可以提高冰冻解冻红细胞质量。

【关键词】冰冻红细胞;离心力;甘油;上清游离血红蛋白随着成分输血的开展,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是用甘油作为冷冻剂低温冰冻保存红细胞制剂的一种方法,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抢救Rh阴性的患者,近年来临床应用受到重视,它是一种低温保存红细胞很有效的方法[1]。

早在60年代,就已建立了冰冻红细胞低温保存技术,因为温度较低的状态下,红细胞代谢会逐渐降低,或者细胞代谢活动停止。

这样红细胞能量的消耗也降低,红细胞的一些代谢产物也会随之降低,使红细胞处在休眠状态。

冷冻血是其它制剂所不能替代的制剂,长达十年的保存期[2]。

使Rh阴性血的来源得到保障。

为患者抢救争取了保贵时间。

目前红细胞冷冻保护剂应用的是复方甘油溶液。

由于甘油渗透压较高,人体输入过量甘油会造成细胞溶血,给患者造成极大损害。

所以为了更好提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作者在制备时采用手洗梯度洗涤法来制备,在红细胞制备、保存、解冻洗涤过程中积累一些经验,现和大家分享一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与耗材57%复方甘油溶液、9%氯化钠溶液、三珠冷冻袋、无菌四联袋(北京博德桑特输采血器材科技开发中心)、羟乙基淀粉溶液(济南三九益民制药公司)、0.9%生理盐水(吉林康乃尔公司)、振荡器(HY-4金坛市)、无菌接驳机(SC-203A泰尔)、恒温水浴箱(余姚市东方电工仪器厂)、-80℃速冻冰箱(三洋)、离心机(贺利氏6000I)。

1.2 冰冻红细胞制备方法加入甘油,将保存期6d内的全血或红细胞悬液离心,2200 r/min,25 min,去除上清后,将红细胞用无菌接驳机与三珠袋相接,并转移至三珠袋中加甘油,动作一定要轻柔,避免对红细胞造成人为损伤。

甘油保护剂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甘油保护剂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2.i siueof l dT s , h n k i n uH si l S a g a 2 0 9 C ia n tt t B o o e S a ga A t o t , h n h i 0 0 3, h n ) t pa

Abt c : ucsfl trg f e l dcl R C )b ez— rigtc nq e a o t tmpi s a t S cesu soa e db o el B s yf ee dyn h i s mp r n l r or o s( r e uh i a i —
维普资讯
上 海 理 3 - .大 学 学 报
第2 8卷 第 5期
J .Unvri fS a g a frS i c n c n lg iesl o h n h i o ce ea dTeh oo y y n Vo 8 No 5 2 0 l2 . 0 6
ma i m ib l y o e lo el i 5 . % at rp e r a me t t 0% g y e o . l t n x mu v a i t f d bo d c l 5 3 i r ss fe r te t n h 4 wi l c r 1 o u i .Th e s o er — c v r fh mo lb n i 6 4% .Th e ut r vd u d m e t l n o m a in f rln — e m rs r a o e y o e go i s 3. e r s l p o ie f n a n a if r t o g t r p e e v — s o o t n o i f o RBCsb r e e d yn .Os tcf a i t aa s o t a l c r l x rso mo i p o e t n o y fe z — r ig — mo i r g l y d t h w h tg y e o e t s t r t c i n i e c o

甘油预处理对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作用的实验研究

甘油预处理对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作用的实验研究

甘油预处理对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作用的实验研究何晖;刘宝林;华泽钊;李川;吴正贞;沈敏;陈颖【期刊名称】《制冷学报》【年(卷),期】2006(027)004【摘要】探索使用甘油作保护剂提高人体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效果的可能性.甘油预处理红细胞的目的是增加细胞质浓度,减小细胞的冷冻损伤.实验分为3组:新鲜对照组、20%甘油组与40%甘油组,冻干保存前后分别检查红细胞相关指标.结果表明,2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40%甘油组的冻干细胞回收率与血红蛋白回收率分别维持在冷冻干燥前的55.37±4.26%和53.49±3.85%,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渗透脆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新鲜红细胞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使用甘油作红细胞的冻干保护剂提供了理论基础.【总页数】5页(P54-58)【作者】何晖;刘宝林;华泽钊;李川;吴正贞;沈敏;陈颖【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93;上海安图医院血液检验科,上海,200093;上海安图医院血液检验科,上海,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65【相关文献】1.甘油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J], 何晖;刘宝林;华泽钊;李川;吴正贞;沈敏;陈颖2.胞内海藻糖对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效果的影响 [J], 何晖;刘宝林;华泽钊;李川;吴正贞;沈敏;陈颖3.甘油含量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的作用 [J], 吴学忠;刘忠;吕蓉;李敏;李素萍;於娟;孙斌;王飞4.甘油保护剂对冷冻干燥保存红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何晖;刘宝林;华泽钊;沈敏;陈颖5.海藻糖负载对人红细胞冷冻干燥保存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陈麟凤;刘景汉;欧阳锡林;庄远;车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中甘油残留量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中甘油残留量

高碘酸钠法检测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中甘油残留量杨夏关键词:高碘酸钠;冰冻红细胞;甘油为了延长红细胞的保存期,国内外普遍采用甘油作为保护剂对红细胞进行深低温冰冻保存[1],此项技术有效缓解了临床稀有血型紧急用血状况,对采供血机构调剂血液库存储备以应对血液偏型或突发事件所导致的“血荒”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甘油具有保水作用,其意外进入人体会导致机体血容量增加,引起患者不适,在患者有妊娠、高血压等自身血容量比较高的情况下,不良症状会加重,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

在使用冰冻解冻红细胞之前,必需经过洗涤去除甘油保护剂,要控制洗后红细胞中甘油残留量≤10g/L作为底线[2],消除甘油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保证输注后的红细胞能够正常发挥生理功能。

我站已在2009年将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中甘油残留量的监测作为质量控制的常规工作,开展此项检测工作中我们遇到过一些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我站的检测方法和经验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 2009~2011年本站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血液。

1.2试剂与仪器甘油(天津市百世化工有限公司),钨酸钠(天津市河东区红岩试剂厂),H2SO4(四川西陇化工厂),高碘酸钠(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天津基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氢氧化钠(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邻苯二甲酸氢钾(纯度为:99.8%,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分析天平(精密到0.0001g,德国赛多利斯)。

1.3甘油标准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甘油10.1 g(纯度为99%) ,置于100 ml的容量瓶中, 用生理盐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配成100 g/L 的储备液。

分别取储备液2.0、4.0、6.0、8.0、10.0、12.0ml置于100 ml的容量瓶中,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刻度, 制成含甘油2.0、4.0、6.0、8.0、10.0、12.0g/L的甘油标准溶液。

1.4 甘油含量测定1.4.1 制备血滤液准确吸取混匀后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5、7.5、10、15ml,依照表1所示加入相应量的蒸馏水,混匀,静置3~5分钟,再加入相应量的16.5%钨酸钠及1N H2SO4,充分混匀,用定性滤纸过滤制备得到血滤液。

冰冻红细胞甘油化与去甘油化的改进

冰冻红细胞甘油化与去甘油化的改进

冰冻红细胞甘油化与去甘油化的改进张成松【摘要】目的探讨在冰冻红细胞去甘油化时添加适量的蔗糖溶液,提高红细胞回收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天内制备的400 ml去白悬浮红细胞60袋,制备成冰冻红细胞,置于-80℃~-65℃的冰箱内保存,在保存4个月后取出解冻去甘油化,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袋.实验组在去甘油化过程中的第1次洗涤液改用10%的蔗糖溶液,第2次洗涤液改用10%的蔗糖溶液,对照组仍用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洗涤,然后分别比较两组的红细胞回收率,甘油残留量和去甘油化过程中的各个洗涤阶段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应用SPSS13.0软件,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两组红细胞回收率比较,P<0.0005;,甘油残留量比较,P>0.05.两组去甘油化第1次洗涤比较,P<0.0005;第2次洗涤、第3次洗涤、第4次洗涤比较,P>0.05.结论冰冻红细胞去甘油化过程中第一阶段的洗涤过程非常重要,对红细胞进行保护,可以显著提高红细胞回收率.【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7(029)002【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冰冻红细胞;甘油化;去甘油化;室温平衡;蔗糖溶液【作者】张成松【作者单位】菏泽市中心血站,山东菏泽 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141;R457红细胞深低温冰冻保存技术是长期保存红细胞的有效方法,可以保存10年。

红细胞能够长期保存,对于稀有血型患者输血,调节血液供需平衡,自体输血技术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细胞冰冻保存技术分为快速冷冻法和慢速冷冻法[1],现多采用慢速冷冻法。

慢速冷冻法红细胞冰冻保存需要添加一定的保护剂,甘油是红细胞冰冻保存最常用的添加保护剂[2]。

现阶段红细胞冰冻保存的方法是对红细胞进行甘油化。

当甘油浓度达到20%时置于-120℃保存,达到40%时置于-65℃以下保存。

红细胞临床输注前,一定要洗涤去甘油化,冰冻解冻红细胞内甘油残留量过高容易引起溶血[3]。

Rh(D)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分析及产科应用

Rh(D)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分析及产科应用

Rh(D)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分析及产科应用摘要目的分析本站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及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采用ACP12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对48袋(96 U)Rh(D)阴性冰冻红细胞进行去甘油化和复苏洗涤,使用前检测血红蛋白含量、甘油残留量及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检测32例产妇输注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和尿胆原(UBG)水平,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48袋(96 U)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各项质控指标均达到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的质量要求》。

32例产妇输注后,均达到满意的疗效,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输注后Hb为(86±3.2)g/L、Hct为(35.0±1.8)%,均高于输注前的(72±2.5)g/L、(27.5±1.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输注前后TB和D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前后UBG均为阴性。

结论ACP12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合格,可以用于Rh(D)阴性患者的临床输血。

关键词Rh(D)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控制;应用疗效目前,国际输血协会确认的血型系统有33种,其中,Rh血型是除了ABO 血型系统外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但我国Rh(D)阴性人群比例仅约为0.4%。

故此,血站该血液库存很少。

当有Rh(D)阴性患者急救大量用血时,难以在短时间内招募Rh(D)阴性献血者,影响了患者的救治。

但同时由于采集时机与临床需求对应不上而造成血源的浪费。

自1970年Meryman等将甘油保存红细胞技术应用于人体输血后,冷冻血液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开始得到推广应用[1],Rh(D)阴性患者用血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

本站自2013年开展该项技术,制备的Rh(D)阴性红细胞大部分在医院的产科中使用。

现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中使用的48袋(96 U)Rh(D)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控制及应用疗效报告如下。

2例冰冻红细胞解冻去甘油过程中发生溶血原因分析

2例冰冻红细胞解冻去甘油过程中发生溶血原因分析

2例冰冻红细胞解冻去甘油过程中发生溶血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6-09-27T14:50:40.0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3期作者:董宁郑宏[导读] 近年来,固原市临床RhD(-)患者用血需求量不断增加,RhD(-)红细胞由于库存储备较少,且此类献血者人群在我市只有5‰[1]。

(固原市中心血站宁夏固原 756000)【摘要】目的:冰冻红细胞解冻去甘油过程中发生溶血原因分析,探讨预防溶血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珍惜稀有血液资源。

方法:查阅和整理分析冰冻红细胞解冻、离心和去甘油全过程记录资料,比对发生溶血与正常的操作人制备记录。

结果:本站2007年1月~2015年12月,共制备冰冻红细胞407u,为临床提供333u,库存余70u。

在制备过程中发生溶血报废2例(4u),报废率为1.19%,溶血原因可能系操作过程不严谨所致。

结论:强化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防止溶血的关键。

【关键词】冰冻红细胞;去甘油;溶血【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241-02近年来,固原市临床RhD(-)患者用血需求量不断增加,RhD(-)红细胞由于库存储备较少,且此类献血者人群在我市只有5‰[1]。

加之血液保存期一般仅有35天,所以RhD(-)血液倍显宝贵。

为了提高稀有血液使用效率,我们自2007年开始采用国内同行业先进技术,对Rh(-)血液进行冰冻保存,有效期可达10年。

开展此项业务以来,在为临床提供和制备过程中先后发生溶血2例,造成4u血液报废,现分析原因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设备、原辅材料DH4融浆机、BBS926全自动低速离心机(四川南格尔)、UPS(不间断电源)、P-1000B一次性单采血浆分离器(四川南格尔)、0.9%的生理盐水(1000ml3袋、500ml 2袋)、9%的浓盐水3袋每袋80ml(上述不同浓度的盐水均由四川南格尔生产)、2袋(2u/袋)含40%甘油的冰冻红细胞经40℃水浴融化。

甘油对冰冻解冻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探讨

甘油对冰冻解冻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探讨

甘油对冰冻解冻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探讨纪宏革;王丽;胡乔;罗红林【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7)004【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差异.方法随机取2~6 ℃保存6 d内的RH阴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60袋 ,应用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制备甘油化红细胞 ,-80 ℃冰箱保存1~24个月 ,其中30袋去甘油冰冻保存 ,30袋不去甘油冰冻保存 ,然后取出于37~40 ℃水浴快速融化后 ,选择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去甘油程序进行去甘油洗涤处理 ,检测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指标 ,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其血红蛋白水平、游离血红蛋白浓度、甘油残余量和细菌培养试验均满足《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 )》.结论两种方法均可制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但从临床抢救角度看 ,采用冰冻前去甘油的方法 ,可以为临床抢救争取约30 min的时间.【总页数】2页(P564-565)【作者】纪宏革;王丽;胡乔;罗红林【作者单位】镇江市中心血站,江苏镇江212004;镇江市中心血站,江苏镇江212004;镇江市中心血站,江苏镇江212004;镇江市中心血站,江苏镇江21200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应用MAP在4℃条件下保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变化 [J], 王凯;陈新;张网兰;李丽君;周春燕;宋彩萍;旁丽花2.手工法和机器法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分析 [J], 谭菲3.国产与进口血细胞处理机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对比 [J], 时卉丽;李玉秋;程菲;李建民;何路军4.Rh(D)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分析及产科应用 [J], 朱仕清;危燕芬5.甘油化时滴速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影响 [J], 柴婷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制Rh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超标1例

机制Rh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超标1例

机制Rh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超标1例曹彩霞;张曼;张晓伟【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6(018)005【总页数】1页(P508-508)【关键词】机制;游离血红蛋白(Hb);超标【作者】曹彩霞;张曼;张晓伟【作者单位】071051 河北省保定中心血站;071051 河北省保定中心血站;071051 河北省保定中心血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1+41采供血机构采集的RH阴性血液,根据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的质量要求》的规定,将采集后6 d内的RH阴性全血或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分离出,将一定浓度和容量的甘油与其混合后速冻,储存于-65℃[1];在临床患者有需求时,根据需求对相应血型、血量的冰冻红细胞进行解冻、复温、去甘油和洗涤,清除几乎所有的甘油、游离Hb并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悬浮红细胞后发往临床。

在用全自动细胞洗涤机洗涤解冻红细胞的过程中,出现了1例游离Hb超标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血液来源献血者,男性,AB型,献血400 ml,献血码为14049428,复检合格,分装200 ml×2,200 ml发往临床,6 d后将未发出的200 ml血液按相应SOP制备成冰冻红细胞,置-80℃冰箱内保存,冰冻前的血辫游离Hb为0.39 g/L,在正常范围内。

2 试剂与仪器57%甘油(批号1409112)、9%浓盐水(批号1411091)、0.9%盐水(批号1410252)、ACP215耗材236(批号D13050)、无菌接合机(日本泰尔茂)、全自动细胞洗涤机(美国血技)。

3 解冻洗涤过程从-80℃冰箱取出血液后,置40℃水浴箱溶化,待全部血液溶化后,取出和转移袋连接,称重并和洗涤耗材连接,进行安装、洗涤。

洗涤结束时,机器报告游离Hb>150,(即>1.5 g/L)表明在此血液中游离Hb是超出国家标准的(GB:游离Hb<1 g/L),随即对该血液进行留样,并进行手工进一步洗涤,对再次洗涤后的血液留样,一并交质量管理科进行检测。

Rh(D)阴性冰冻红细胞质量及临床分析

Rh(D)阴性冰冻红细胞质量及临床分析

Rh(D)阴性冰冻红细胞质量及临床分析熊少欢;侯满意;李婉仪;朱金女【期刊名称】《现代医院》【年(卷),期】2015(015)011【摘要】目的对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使用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对33袋Rh(D)阴性红细胞进行甘油化和复苏洗涤,检测红细胞回收率、甘油残留量、上清游离血红蛋白、白细胞残留量、体外溶血试验、无菌试验等指标,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疗效.结果①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平均红细胞回收率为(85.2±3.12)%,上清游离血红蛋白浓度为(0.51 ±0.13)g/L,体外溶血试验为(13.0±2.0)%,甘油残留量为(3.51±1.01) g/L,白细胞残留量为(0.44±0.31)%,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②临床输注Rh(D)阴性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前后Hb、Hct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明显;TB、DB、UOB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操作简便,快速,产品质量高,能有效满足Rh(D)阴性血型患者的用血需求,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总页数】2页(P66-67)【作者】熊少欢;侯满意;李婉仪;朱金女【作者单位】广州血液中心花都区血站广东广州 510800;广州血液中心花都区血站广东广州 510800;广州血液中心花都区血站广东广州 510800;广州血液中心花都区血站广东广州 5108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Rh(D)阴性冰冻红细胞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J], 梁世艳;张支凤;李华领;唐朝晖2.术中输注Rh(D)阴性-80℃冰冻红细胞或全血病人的护理 [J], 胡静荑3.做好RhD阴性献血员的保留与召回降低冰冻红细胞的使用比率 [J], 宋洪修4.RhD阴性冰冻红细胞临床应用 [J], 齐文革;刘冀华;杨珊珊5.稀有血型RH Rh(D)阴性冰冻红细胞制备与质量检测分析 [J], 黎添华;龙雪芳;梁静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冰冻红细胞冰冻前去除甘油的效果研究

冰冻红细胞冰冻前去除甘油的效果研究

冰冻红细胞冰冻前去除甘油的效果研究王惟;谭菲;柴婷婷【摘要】目的探讨冰冻红细胞冰冻前去除甘油对其质量的影响,并进行质量检测分析.方法制备冰冻红细胞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即冻前去除甘油和不去除甘油,并按国家规定方法进行质量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制备冰冻红细胞并进行去甘油化,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在电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质量检测显示各项质量指标: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甘油残留量、残余白细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冻红细胞冰冻前去除甘油和不去除甘油,制备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均符合国家标准,都可用于临床.【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年(卷),期】2015(017)004【总页数】2页(P349-350)【关键词】冰冻红细胞;去甘油化【作者】王惟;谭菲;柴婷婷【作者单位】130031 吉林省血液中心;130031 吉林省血液中心;130031 吉林省血液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1.1+41冰冻红细胞因其保存期长、质量可靠,且经过洗涤后的红细胞其生理形态及生化特性均与液体保存的红细胞相似[1],而甘油作为一种渗透性冷冻保护剂,能使血液低温保存,可使红细胞代谢速度降低或完全停止,避免代谢毒性产物的产生,达到延长红细胞保存期的目的,对保存红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甘油可以减少冰冻过程中红细胞周围过量冰晶的形成,减少红细胞因机械损伤而发生溶血现象。

为此,探讨冰冻红细胞冰冻前去除甘油对其质量的影响,并进行质量检测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 材料血液保存液Ⅲ保存6d内的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40袋,均为400ml(2U)、红细胞低温保护剂57%复方甘油溶液(北京博得桑特)、9%浓氯化钠(北京博得桑特)、0.9%氯化钠(山东威高集团)、全自动红细胞处理仪(美技)、6000i贺利式离心机(德国)、-80℃低温冰箱(日本三洋)、水浴箱(余姚)、振荡器(金坛)。

影响“甘油化红细胞”制备质量的关键操作步骤

影响“甘油化红细胞”制备质量的关键操作步骤

影响“甘油化红细胞”制备质量的关键操作步骤发表时间:2016-03-04T14:05:49.84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李延成[导读] 衡水市中心血站河北衡水053000 “甘油化红细胞”是“冰冻红细胞”的前身,是制备“冰冻红细胞”的关键操作环节.甘油作为目前冰冻保存红细胞最为常用的保护剂,李延成衡水市中心血站河北衡水053000【关键词】甘油化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质量;量化【中图分类号】Q2-0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89-01“甘油化红细胞”是“冰冻红细胞”的前身,是制备“冰冻红细胞”的关键操作环节.甘油作为目前冰冻保存红细胞最为常用的保护剂,在减少冰冻后红细胞损伤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我国大多数血站以“低温慢冻法”制备冰冻红细胞,即复方甘油保存液与红细胞混合后的终浓度为40%,在-65℃以下的条件下冰冻并保存,有效保存期限为10年[2].由于“冰冻红细胞”只是“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中间过程,国标中只是对起始血液、甘油加入、冷冻保存条件上有部分陈述,并未规定具体操作步骤与方法,质量控制环节同样缺失,造成行业内“甘油化红细胞”操作差异化很大,致使最终产品--“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不合格率增加,加重稀有血型血液的供需矛盾.出于为提高“冰冻红细胞”制备质量,减少人为操作造成的质量影响,笔者就“甘油化红细胞”的几个关键操作环节以个人观点阐述如下: 1起始血液要求国标规定将自采集日期6d内的全血或悬浮红细胞中红细胞分离出,并将一定浓度和容量的甘油与其混合后,使用速冻设备进行速冻或直接置于-65℃以下的条件下保存.由于血液保存液配方不同(ACD或CPD),保存期限也不同,而只有6d内的时限要求,最终质量肯定会有所差别.但笔者认为无论是ACD或CPD保养液均不宜超出6d再制备“冰冻红细胞”.另外,对采血源头加以控制,要求采血顺畅并足量,肉眼观察起始血液无色泽异常、溶血、凝块、气泡及重度乳糜等情况,并于48小时内完成过滤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作为“甘油化红细胞”起始血液.2复温及恒温平衡行标中没有对起始血液进行复温的要求,血液自2~6℃环境中取出去上清后直接加注甘油,甘油化后在室温中静置平衡30min[3].由于我国南北四季温差较大,室温中静置本身无可操作性意义.而国外资料中要求对红细胞甘油化前后须进行复温或特殊孵育,复温是采用将红细胞在室温下静置2小时或在37℃环境下加温10min来实现的[4].笔者认为,将红细胞与甘油充分混合才可以降低冰冻损害,从而获得理想的红细胞回收率.复温可以恢复红细胞的代谢活力,更有利于甘油进入红细胞内置换细胞内水分子,短时间内实现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我们的做法是将起始血液及甘油共同放入30~37℃环境内(干式融化箱)复温10~15min,加注甘油完成后再次以同样条件平衡10~15min.3去除上清液血液上清液(血浆或保存液)以水分子为主,可以直接对甘油进行稀释,上清液的量直接影响甘油终浓度,所以复温后去除上清液是人为操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多年操作经验,笔者推荐以22℃、4660g、5min的条件离心,用分浆夹将上清液尽量去除干净.4量化加注甘油由于献血者个体Hct(红细胞比容)有所不同,造成每袋血液的红细胞体积及重量差异性较大.目前国内制备冰冻红细胞以红细胞单位数为基准,每一单位红细胞加入57.1%复方甘油保存液160ml,并没有考虑个体差异性因素, 因此“甘油化红细胞”终浓度40%肯定有所偏差;另外,细胞内水也是影响甘油终浓度的关键因素,国内普遍未将其因素考虑在内,至使“甘油化红细胞”的甘油终浓度大大低于40%,严重影响红细胞冰冻保存效果[5].根据我站2010-2014年期间数据分析,去上清后的浓缩红细胞Hct平均在0.80左右,计算得出浓缩红细胞与所需加入的57.1%甘油容量比为100:180(即每100ml浓缩红细胞需加入浓度为57.1的甘油180ml),可满足甘油终浓度40%的要求.5去除多余甘油起始血液原有体积及注入的甘油体积之和,已远远超出原血袋的容量,所以在甘油加注前要进行转袋.过大的体积不便于包装、冰冻及解冻,虽然有文献报道冰冻前去除多余甘油与解冻后去除多余甘油,质量检测无明显差异[6]. 但笔者认为,由于细胞内外渗透压已平衡,多余的甘油已无实际性意义,冰冻前去除多余甘油更便于操作.同时也建议,去除甘油时离心力不宜过高,推荐在4℃、2600g、8min的条件下离心;甘油去除不宜过多,去甘油后总体积在300ml左右为宜.6其他建议以无菌连接方式(无菌接管机)完成各项连接操作;使用ACP-215进行甘油加注更为理想,可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但成本较高,需综合考虑;无论手工还是机器操作都要在甘油化完成后进行排气处理,可减少冰冻破袋几率; 采用双热合操作进行管道封口,两次热合间距大于3cm,可避免因热合口渗漏造成的血液报废. 结论: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目前国内“冰冻红细胞”操作SOP有待统一与完善,质量更有提升空间;国标只是最低标准,在满足国标的同时,应尽可能细化操作规程,降低或减少人为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冰冻红细胞”质量,以保证稀有血型血液的及时供应与输血安全.参考文献[1] 曹丽,张西春,杨莉娅.冰冻解冻去红细胞制备洗涤过程中相关问题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5,12(3):591-592. [2] 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 -5-11. [3]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卫医政.2012-6-14] AABB Technical Manual.Methods6:Blood Collections,Storage,and[ ComponentPreparationMethods.p-7415] 赵阳,冰冻红细胞制备工艺的标准化和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国输血杂志,[ 2010,23, (10):788-790.6] 王惟,谭菲,柴婷婷.冰冻红细胞冰冻前去除甘油的效果研究.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4):349-3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油化时滴速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质量影响
【摘要】目的对本站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方法进行探索,并对其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方法随机抽取本站红细胞悬液4℃保存9 d以内20u,随机分成甲组10u,加甘油速度40滴/分和乙组10U加甘油速度120滴/min,分别进行甘油化,-80℃冰冻及用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解冻。

甘油化处理,进行质量检测:甲组游离血红蛋白(0.14±0.05)g/L;乙组游离血红蛋白(1.01±0.02)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乙两组其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站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方法高效高质,值得推广。

【关键词】冰冻红细胞;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
成分输血在我国已经广泛开展,其中Rh(D)阴性血的用量逐年增加,Rh (D)阴性血比例在我国汉族人群仅占(0.3~0.5%)[1],超低温甘油化冰冻保存红细胞作为血站平时贮备,一旦临床急需可立即进行解冻洗涤,即极大方便了临床用血,又保证抢救生命时间,而甘油化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是长期保存Rh(D)阴性血最理想方法,作者按加甘油时不同滴速分成甲、乙两组,检测洗涤后质控指标,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备方法进行探索,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剂与耗材复方甘油试剂(北京博德桑特)、三珠袋(北京博德桑特)、ACP215红细胞洗涤耗材(美国血技)、9%氯化钠(北京博德桑特)、0.9%氯化钠(山东威高)、输血器(江西洪达)、贺利氏6000I离心机(德国)、三洋-80℃速冻冰箱(MDF-U32V型、日本)、调速多用振荡器(HY-4型、金坛市)、电热恒温水浴箱(HHW21-600型、天津)、无菌接驳机(SC-201型、日本)、钨酸钠(天津化学试剂四厂)、氢氧化钠(天津博迪化工)、乙二醇(天津富宇精细化工)、无水乙醇(沈阳华东试剂厂)、稀释液(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酚酞(沈阳华东试剂厂)、高碘酸钠(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试剂盒(北京瑞尔达生物科技)、溶血剂(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

1. 2 取样用本站检测红细胞悬液4℃保存9 d以内20 U,随机分成甲组10 U,乙组10 U。

1. 3 冰冻红细胞制备取9 d内红细胞悬液各20 U,经2200转,25 min 离心后,分出上清,转移至三珠袋,通过无菌接驳机与输血器相连接,加入57%复方甘油溶液,振荡器60次/min,(甲组滴速40滴/min,加5min后静止5min再继续加入,仍是40滴/min,至加甘油完毕;乙组滴速120滴/min,匀速加完,不需静止)排尽空气,室温平衡放置30min,纸盒装入后放在-80℃保存一个月后待用。

1. 4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制备保存一个月后,冰冻红细胞从-80℃冰箱取出立即放入37~42℃恒温水浴箱中溶化,4~6 min/(袋·U),启动ACP215全自动血细胞处理仪,应用去甘油化程序洗涤,用9%氯化钠80ml、0.9%生理盐水2000 ml,解冻洗涤过程大约60 min。

1. 5 质量标准红细胞回收率≥80%,白细胞残留率≤1%,血小板残留率≤1%,甘油含量<10g/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1g/L,体外溶血≤50%。

1. 6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以(x±s)表示,两组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 结果
3 讨论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在制备过程中,冰冻红细胞制备是质量的前提,冰冻与解冻洗涤过程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减少红细胞损失[2]。

甘油的加入能使红细胞膜受到很大冲击,渗透压逐步达到平衡很重要,如果在加入甘油时先40滴/分,加5 min后静止5 min再继续加入40滴/min,使红细胞膜渗透压能得到很好的平衡,甲组以可间歇再加入方式每次为40滴/min,是本站经过实践检验后确立的操作方法;乙组为设立对照组加入甘油滴速120滴/min,其余条件相同,甲组游离血红蛋白(g/L)为0.14±0.05,乙组游离血红蛋白为(1.02±0.04)g/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证明,过快的加入甘油,使红细胞膜受到强烈刺激,血与甘油混合后渗透压得不到很快平衡,很容易产生溶血,使血液制备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作者认为加甘油时滴速的保证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艳.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与血液标准化.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 安万新,于卫建.输血技术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