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语文 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卷)2024.12温馨提示:1.全卷共6页,16题,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按照要求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校正开展七年级“悦读·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沙龙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悦读·发现❆班级出版了一期“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班刊,请你参与并完成1~6题。

(24分)【悦读寄语】读书是我们走近伟大心灵最短的距离:读《纪念白求恩》,我们感动于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纯粹精神;读《再塑生命的人》,我们震hàn 于海伦·凯勒书写传奇人生的自强不息。

阅读,能把高贵生命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短促的生命,正是有了阅读,才能在自己的狭小天地中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广阔,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触摸到永恒。

1. 请你给寄语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纯粹:________ 震hàn________2. 读了上面的寄语,小宇说:“老师多处使用反义词,通过对比向我们揭示了读书的意义。

”小文说:“果真如此,智慧和愚昧就是反义词。

” (2分)你说:“________ 和________ 也是反义词。

”【班刊插图】3. 小美同学想从下面两幅图中选择一幅作为班刊插图,你会推荐哪一幅图,为什么?(4分)(图一)(图二)【读诗指要】4. 下面表格是勤思小组的同学们关于读诗方法的梳理,请你帮助他们填写表格中空缺的内容。

(10分)方法诗句感悟正是江南好风景,(1)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安史之乱,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明背景(2)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长安未收,重阳登高,重重忧虑,深深关切。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面是关于“朋友”的名人名言,请你根据要求写出汉字、辨别读音。

友谊之于人心其价值真有如liàn金术上常常所说的他们的宝石之于人身一样。

——培根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A.léng B.líng)角,朋友便是切cuō琢磨的利qì。

——朱光潜综合题2.几位同学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与朋友如何交往”等话题进行了讨论,请你将下面的研讨记录补充完整。

小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真正的朋友是志趣相投,思想契合之人。

小塍:真正的朋友能于困境中给对方慰藉。

春末夏初,李白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流放,他宽慰友人:①,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小语:对真正的朋友而言,空间的变化,从来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距离。

《峨眉山月歌》中描写了李白外出远游,夜间乘船,离友人愈远,思念愈甚:③,④。

杜甫和李龟年在飘流颠沛中于落花时节重逢,一句“⑤,⑥”,虽黯然而收,但朋友间的懂得,无言也暖。

小莘:很多朋友间的友情往往都是从误解开始的。

因为当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时,我们可能会根据外表、言谈举止进行评价。

你看右图,鲁迅先生和范爱农的交往便是如此。

小塍:是呀,友谊往往起于误会,只有在交流和经历中,彼此相知相交。

你的图很直观,但缺了主要事件,我们一起补全吧。

小语:我觉得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也是如此................,起于误会,合于三观,敬于人品。

大家是否赞同我的看法?小塍:⑨小莘:大家讲得真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丰富了;有时候又觉得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关系更加密切。

3.下面是关于“朋友称谓”的部分资料,请根据要求进行回答。

参考表格内容,根据交友特点,将表格①处的朋友称谓补充完整。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积累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①—④处的汉字同学们,时光飞shì①,这个学期已经过半了,现在的你们正坐在考场里奋笔疾书。

回想起前不久你们站在初中和小学的分qí②点上,看着金秋为自然镶上丰收的基色,带着点徘huái③踏进中学的大门。

但我始终相信你们正在慢慢贮蓄能量,寻mì④最适合自己的成功之道。

本期文学社开展“情•意”的学习活动,请你和小语、小文同学一起完成这次活动。

2.小语在探寻“最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敬辞”与“谦辞”时有疑惑,请你帮助他为下面三句话选出恰当的称谓语。

①这是托我买的,你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②我们家家教很严,常常告诫我们在生活中要尊老爱幼。

③在艺术节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A家父B小女C令堂3.小文对古诗文名句进行主题梳理,请你帮忙完成下列表格。

主题古诗文名句出处批注故园难舍①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借众多自然景物,把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

④⑤,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借想象之景,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

离别友情⑥,。

李白《峨眉山月歌》借三个地名,表示行船速度之快,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人世悲欢⑦,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借“落花”既悲叹个人身世,也慨。

叹一个繁华时代的落幕。

探索:下面这首诗入选“人世悲欢”主题是否合理?请联系原诗作,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

忆住一师①〔唐〕李商隐无事②经年别远公,帝城③钟晓忆西峰。

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注:①住一师:僧人,身居西峰佛寺,诗人好友。

诗句中的"远公",原指东晋高僧,此处也指住一师。

②无事:无端。

③帝城:指京城长安。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原卷全解析版)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小升初语文试卷(原卷全解析版)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小升初语文试卷一、[规范书写](5分)1.(3分)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基因,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

请认真用楷书将法国思想家蒙田的话抄写在横线上。

ㅤㅤ不应该把孩子的游戏仅仅视为娱乐,而应看作是孩子们最认真的行动。

——蒙田二、[积累运用](30分)2.(6分)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ㅤㅤ游戏,是童年最làng màn 的记忆,它带来了无数yúkuài 的时光。

童年,有了游戏,我们不再kōng xū和wúliáo ;为了游戏,我们常常fān xi āng dǎo guì,甚至忘乎所以……3.(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相关题目。

ㅤㅤ游戏是有魔力的,可以让人变得热情、执着;游戏是有色彩的,可以让童年生活不单调;游戏还常寓有①(A.深刻B.深重)的内涵——记得和伙伴们玩“竹节人”时,我的竹节人总是被倒,我们为此经常嘴,可是这种彼此相的日子却很难再回来了……这种②(A.觉察B.感觉),让人一时刻真难说清楚。

(1)在文中①②空缺处选出合适的词语。

(2)选择正确的“bàn”填入横线里,排列正确的是A.绊拌伴半B.绊拌半伴C.拌绊伴半D.拌绊半伴(3)在查“bàn”的时候,发现“柈”是形声字,你猜测它的意思可能是A.陪护B.有办法C.柴D.部分,二分之一三、选择题(每题2分)4.(2分)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园无此声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B.一人虽听之.虽与之.俱学C.为.是其智弗若与为.设果,果有杨梅D.赴汤.蹈火及其日中如探汤.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意思不同的是()A.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牛角的。

..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B.爱因斯坦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找到事情的真相。

.......”,再冥思苦想C.班级里,有的同学对待学习勤勤恳恳...”一样维持着教室的整洁……....,从不懈怠;有的像“老黄牛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

(18分)1.小组准备以“振”为主题制作“新年贺卡”,请你参与。

(18分)(1)请为贺卡正面①②处分别选择正确的汉字。

(2分)A.喜B.落C.禧D.嘻① ② (2)根据积累,补全【贺卡•阐释】内容。

(8分)ㅤㅤ“振”当选“汉语盘点2023”年度国内字,是取其“振作”“奋起”之义。

长路有险夷,人生总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如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① ”的仕途受挫,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② ”的离别之苦,杜甫遭遇“③ ,况乃未休兵”的战乱局面。

但文人志士乐观面对,毫不气(něi)④ ,如李白即便怀才不遇亦能慷慨高歌“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遭遇宦海浮沉依旧吟咏“沉舟侧畔千帆过,⑥ ”;苏轼与弟弟分别七年却依然在《水调歌头》中发出“⑦ , ”的美好祝愿。

面对挑战时不失本心,遭遇风雨时行之不辍,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就当得起一个“振”字。

(3)在【书法区】书写“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诗句是否符合贺卡主题?结合《夜坐》内容,简述理由。

(4分)夜坐张来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4)选用《艾青诗选》“太阳”或“黎明”意象,紧扣主题,续写一节诗歌(3﹣4行),作为贺卡寄语。

(4分)愿你是一块礁石微笑面对浪的击打生活怎会没有波澜胜利是坚守的勋章愿你二、阅读。

(49分)2.社团准备将《墙旮旯的太阳》拍成微视频,请你协助完成。

(18分)墙旮旯的太阳张恒ㅤㅤ①根三爷家的正屋门朝东,两间厨房则坐北朝南,于是,墙与墙之间的转拐处,便没了寒冷的北风,冬日的暖阳聚集在这里,墙旮兄一片灿烂。

吃过早饭约莫九点多钟的时候,水二爷他们便都来了。

成习惯了,老人们喜欢聚在这里晒太阳。

ㅤㅤ②多少年了,彼此之间熟谙各自的乘性,就像谙熟自己手掌里的老茧。

不见想得慌,见了,就有逗不尽的乐趣。

可这几日,气氛却有些不同。

大伙儿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的,怕伤了根三爷的心。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温州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试题2024.6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6页,有16道题。

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班级开展“水文化”专题学习,请你参与。

(19分)◎水·汉字整理1.人们的生活与水密不可分。

观察下边的汉字树,发现规律,填写汉字。

(2分)(汉字树)2.根据汉字树,推测其分成三类的依据。

(2分)◎水·诗文鉴赏3.梳理诗文,借助图示赏析古诗。

(11分)关关雎鸠,①______。

(《诗经·关雎》)气蒸云梦泽,②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______,忘路之远近。

(陶渊明《桃花源记》)(1)将图示中的诗文补充完整。

(5分)(2)从图示的诗文中任选一句(示例诗句除外),借助图示,参考示例,发挥想象,进行赏析。

(3分)【示例】“茅飞渡江洒江郊”,大河相连为“江”,这里用“江”凸显阻隔之远,可以想象诗人眼睁睁看着茅草被秋风吹过江,却又无法过江去取的画面,感受到他的无奈与悲伤。

(3)运用以上鉴赏方式,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的诗歌。

(3分)北涧泛舟[唐]孟浩然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水·文化领悟4.中华文化有以水喻人的传统。

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借助示意图,参考示例,分析人物。

(4分)【示例】孙少平像大江一样奔涌向前,积极进取。

他不甘平凡,外出黄原揽工,坚持自学,努力追求理想:遭遇师傅离世、田晓霞牺牲等打击,他勇敢面对。

他以奔涌之姿,谱写平凡而有力的人生篇章。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他山之石]请就瑞安藏书阁“玉海楼”的得名原因展开探究。

字义推究玉:像用长绳穿着一串玉石,寓意“五德”(仁、义、智、勇、洁)。

海:左边代表水,右边“每”指多。

得名原因[我来推荐]拟定书架名。

汉字偏旁图解 推断字义朗良煮熟的食物散发着香味,让人觉得生活真是美好 ①____ 茵因②____ 草木茂盛,像垫着席子一般,柔软舒适③____(A.奕B.弈) 亦 人的腋窝就是亦 舒展手臂,精神为之振奋………… ……2.请完成汉字整理。

3.以下是同学们投票较多的书架名,你会推荐哪一项?说说理由。

A.清朗台B.绿茵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墙按主题分为四个板块,其背景将分别选用古诗文名句加以美化。

主题 备选名句好学有方 非学无以广才,①____。

(诸葛亮《诫子书》)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②____。

” (《论语》)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 (《论语》)人世悲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③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李商隐《忆住一师》)尘世走笔④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回乐烽前沙似雪,⑤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自然速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可怜九月初三夜,⑥____。

(白居易《暮江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4.根据主题,填写备选名句。

5.画线诗句入选“人世悲欢”主题是否合理?请联系原诗作,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高考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语文高考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夏天,夜色降临得早。

晚饭过后,我们几个朋友约好去西湖边散步。

西湖边是热闹的,尤其是夏天,白天游湖的游客很多,到了晚上,湖边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西湖边的风景美不胜收,有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平湖秋月等,美得让人陶醉。

我们沿着湖边的小路漫步,一路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突然,一阵阵悠扬的歌声从湖边传来,我们顺着歌声的方向走去,只见一群孩子在湖边的草地上玩耍,他们中间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手拿一把吉他,唱着动听的歌曲。

歌声吸引了我们,我们停下了脚步,静静地听着。

那个孩子唱完一首歌后,我们纷纷鼓掌,表示对他的赞赏。

孩子脸上露出害羞的笑容,他向我们道谢,然后继续唱下一首歌。

我们被他的歌声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流浪汉走了过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哀求。

我们看着流浪汉,突然有了个主意。

我们拿出随身携带的零钱,递给流浪汉,让他买些食物填饱肚子。

流浪汉感激地看着我们,接过钱,转身离去。

我们继续听歌,那个孩子唱得越来越投入,歌声也越来越动听。

我们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这时,一阵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月光洒在湖面上,美得让人陶醉。

突然,一阵急促的警笛声打破了宁静,原来是一位警察发现了我们的举动。

警察走过来,询问我们为何给流浪汉钱。

我们解释说,我们被那个孩子的歌声吸引,觉得他很有才华,同时也觉得流浪汉很可怜,想帮他一把。

警察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你们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那个孩子叫小明,他的家庭条件很困难,但他却一直坚持学音乐。

你们不仅帮助了他,也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

”我们听了警察的话,感到很欣慰。

我们告诉警察,我们还会继续关注小明,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警察点了点头,说:“我相信你们,也相信小明。

”【乙】这段文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湖边的故事。

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2024.11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逾七个世纪城市历史演进而延续至今,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周礼·考工记》描述,理想的国都平面应呈方形,宫城居中,朝堂位于南侧,市肆和居民区位于北侧,东侧设太庙,西侧设太社,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这一范式对中国历代都城规划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京中轴线正是这一范式完整的物质载体。

①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中这样描述:“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这是一种怎样的“壮美秩序”?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北京中轴线上的十五处遗产构成要素,它们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联系起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

北京中轴线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建筑群,始终决定着北京城市形态。

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始终遵循均衡对称的规划布局原则,继承并强化建筑序列的秩序性特征。

吕舟介绍:“‘北京中轴线’的规划理念源自中华文明传统中正和合的哲学理念、择中的文化传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

”进入20世纪,北京中轴线建筑群经历了一系列公众化与现代化的转变过程。

1914年,社稷坛被辟为中央公园,成为北京老城内第一处城市公园。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

2023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试题(A卷)(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10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园林是关于空间处理的艺术,中国人独特的空间观念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规划与设计。

中国古代园林不仅仅是主人休闲娱乐之地,还承担了古人对宇宙空间的认识与感悟。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虚实相生,正如老子说的那样:“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室”之所以为“室”,就是因为其内部“无”(空间)的存在。

所以,在老子那里,“无”并不是没有,而是另外一种存在的状态。

老子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古典园林设计。

老子认为“道”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说的,因此对道的体悟需要借助某种媒介,而山水就有该种作用。

所以南朝文人宗炳说游山玩水的作用在于“澄怀味象”“以形媚道”,而在城市化进程加剧之时,园林便充当了自然山水“悟道”的功能。

园林的每个房间本来是与户外相隔离的,但通过窗户又与户外相联系,正如明人的小诗写的那样:“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

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这种“望”可以把周围的景色都纳入眼底。

中国古人对“望”有着特殊的情怀。

顾随教授说:“千古英雄志士,定是登高望远不得;一旦登了望了,那满腔经济学问、见识抱负,便要一起‘发作’,弄得不可开交。

”因此,古典园林中,不但走廊、窗子与“望”有关,而且一切亭台楼阁在设计时必是为了“望”。

这些园林中的建筑不必像民宅那样循序建造,也不需讲究方向次第,而是“按时景为精”“方向随宜”,空间开阔通透而不求封闭屏障。

古典园林中的“借景”即是为了达到园林“可望”的效果。

“隔”是与“望”相辅相成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另外一个特点。

“隔”也是为了更好地“观望”,而不是单纯划分出封闭的空间。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人与自然风光•有声手抄报(24分)1.班级同学开展“人与万物”主题学习活动,邀你参与。

(5分)小语制作了“四时景物各不同”主题手抄报。

①②③④“四时景物各不同”主题手抄报(节选)(1)根据拼音,写出①和②处的汉字。

(2分)(2)参照①②,补全③和④处的短语。

(3分)2.小文探究诗词中“自然景物”和“诗人情感”的关系,并制作了有声手抄报。

(19分)“诗词中的人与自然”有声手抄报【补全手抄报】(1)根据手抄报图文提示,完成①﹣⑧处填空。

(8分)(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写表现诗人情感的词语。

(2分)【思考探究】(3)同样写秋,马致远和刘禹锡诗词中的情感却大不相同。

结合内容,分析探究“自然景物”和“诗人情感”的关系。

(5分)【录制音频】(4)参照示例,选择《秋夜喜遇王处士》中的连续两句,从重音、语速、语调等角度做朗读设计和说明。

(4分)秋夜喜遇王处士【唐]王绩北场芸藿①罢,东皋刈②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注释]①芸藿:锄豆。

②刈:割。

示例: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设计和说明:“灿烂”重读,凸显群星辉映,意境开阔;“其里”语调上扬,读出大海吞吐星河、包孕万物的胸怀,体现诗人伟大的抱负。

人与自然生灵•主题分享会(37分)3.学完七上第五单元,同学们意犹未尽,进行了课外拓展阅读,并以“如何与动物相处共存”为主题展开讨论。

(22分)(一)课文与名著课文《猫》《动物笑谈》《狼》名著《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二)书后又一纸[清]郑板桥ㅤㅤ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

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

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A】听一片啁啾①,如《云门》《咸池》②之奏;及披衣而起,颒面③漱口啜茗,见其扬翚振彩,倏④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

大率⑤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囿⑥,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鸟,其巨细仁忍何如也?”(选自《给孩子的古文》)[注释]①啁啾:鸟叫声。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一:①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

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②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

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

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

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铤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

”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

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

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

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

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

③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

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

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

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

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2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2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班级开展制作“‘古诗中的典型意象’赏读手册”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19分)1.【卷首设计】同学们准备以“水”“月”作为本次赏读的典型意象,并据此设计了卷首语,请你根据拼音补全空缺的文字。

卷首语水乃万物之源,溪水、河水、江水、海水……或涓涓流tǎng ①或浩浩荡荡,或曲折回环,或一往无前,自古以来,多少诗情在流水中yùn ②酿。

月有阴晴圆缺,新月、满月、上弦、下弦……或皎洁似玉,xiāng③嵌在夜空,或千里高悬,陪伴在身侧,自古以来,多少感kǎi ④明月上寄托。

【诗歌辑录】辑录组为赏读手册的制作选摘相关诗句,并提炼意象意蕴,请你进行补充。

“水”“月”意象诗句辑录壮志豪情①“秋风萧瑟,____。

”(曹操《观沧海》)开阔襟怀②“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羁旅愁思③“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思念友人④“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怀旧念远⑤“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⑦____⑥“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根据意象意蕴,补全①-⑥处的诗句。

3.根据选摘的诗句⑥,提炼意象意蕴,并填写在⑦处。

4.【内页选编】为丰富手册意象内涵,赏析组对下面这首课外古诗进行赏读,请你完善内页制作。

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①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②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③婵娟④。

【注释】①征雁:此处指南飞的雁。

②青女:赏读这首诗歌抓住了“月”这一意象⑴的特点,描绘了深秋季节的景象,读画线句,我们可以想象⑵的画面,感受诗人⑶主管霜雪的女神。

③斗:比赛的意思。

④婵娟: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也指月亮。

的情感。

5.【赏读指南】综合以上活动过程,总结古诗中典型意象的运用规律,撰写赏读指南。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景物写作坊任务一:探家乡之景为了更好地参与专栏的写作任务,小乐组率先开展了“我的家乡我的景”写作专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组员趁着十一假期感受“秋意乐清”,并制作景点明信卡片,请你一起参与。

卡片1位于乐清市芙蓉筋竹涧粉黛花海,好像①____铺洒大地。

择午后时分,在此赏花,躺在草坪上,感受静mì____(A)时光。

卡片2位于白石中雁下坭村下坭稻田,大自然毫不吝sè____(B)地泼洒浓浓秋意,远处的玉甑峰高耸,依稀可见的钟前湖,田农人忙碌,似是隐世画卷。

卡片3位于乐清市雁荡山灵峰景区古洞中七洞相连,迂回曲折,层峦叠嶂,尽览初秋山色,隐隐鸟鸣,清幽山色,绿意④àng____(C)然间,品云卷云舒。

卡片4乐清市大荆镇桐阳村车行至红枫林,秋意微凉,秋风掀.起金色的麦浪。

枫叶②____。

山花烂màn____(D),金丝绒般的斑茅,在阳光下显得柔美。

1.根据拼音,在下面书写正确的汉字。

2.结合卡片1的内容,在①处补全句子。

3.仿造卡片4中的划线句,补全②处。

4.结合文本与阅读积累,总结运用比喻或.拟人手法进行句子创写的两条技巧。

5.任务二:品诗词之景;同学们开展了“诗读自然”的研读专题,请你一起参与。

意象诗句情感花①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感时伤怀风②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雪③,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清冷孤寂水④子在川上曰:,。

(《论语》)光阴易逝⑤,。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月思乡念友标遥有此寄》)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①独向隅。

未必素娥②无怅恨,玉蟾③清冷桂花孤。

【乙】阳关曲•中秋月④(宋)苏轼暮云收尽通清寒,银汉⑤无声转玉盘。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阅卷人一、积累运用得分1.抄写诗句,每一行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2.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词语。

老师总是语重心长地dīng zhǔ我们:“求学路上,要克服dǎn qiè,jù绝lǎn duò,zhēn惜时间,fǔ下身子沉jìn其中,多去尝shì,相信天道chóu勤,你们定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在心里暗暗发shì:“qián心求学,不负韶华,书写属于自己的huīhuáng!”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便.民(biàn)嗜.好(shì)任.丘(rèn)谎.话(hǎng)B.间.隔(jiàn)陪.伴(péi)罕.见(hǎn)浩瀚.(hàn)C.勉强.(qiáng)回眸.(móu)空.闲(kòng)树冠.(guàn)D.夺冠.(guàn)筛.子(shāi)瞌.睡(hé)上卿.(qīn)4.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身段崩蹋爱慕绝口不提B.随行边界传播同心谐力C.挑选迟廷嫂子众星拱月D.漫步妨碍联结诗情画意5.下列句子中“温暖”的意思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听了这件事,妈妈的心里温暖..了许多。

B.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C.幸福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份好心情,是温暖..的关爱。

D.春天像个闹钟,叫醒正在冬眠的动物,还带来温暖..的太阳。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三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第一关:书写达人(5分)1.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3分)2.(2分)抄写句子。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二、第二关:积累大王(36分)3.(10分)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ㅤㅤ这是一个多么qímiào ()的世界啊!你看,宇宙中星河liútǎng (),深海里sh én mì()莫测;白天云彩biàn huàn (),夜晚qún xīng ()闪烁;春天百花zhēng yàn (),夏日lǜyīn ()可爱,秋天果实yòu rén (),冬日雪花fēi wǔ()……只要我们留心guān chá(),总会有新的发现。

4.(2分)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缭.(liáo)乱模.(mó)糊巡.(xún)航战车千乘.(chéng)B.铁锚.(máo)脊.(jǐ)背闲散.(sǎn)翩.(piān)翩起舞C.呕吐.(tù)投掷.(zhèng)档.(dàng)案窃.(qiè)窃私语D.嘀.(dī)咕瞭.(liào)望差.(chā)异张牙舞爪.(zhǎo)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早晨,公园里的空气很新鲜..。

下午,我们班发生了一件新鲜..事。

B.这篇课文很有意思..?..。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C.妈妈烧的菜味道..虽然不好,但是治病效果却很不错。

..真好。

中药的味道D.这次成语接龙比赛,我遇到了一个厉害..的对手。

我的心跳得十分厉害..。

6.(2分)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名言藏着智慧。

选一句读书名言摘抄下来勉励自己做一个书香少年,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冰心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二、积累运用(30分)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

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图腾,是中华民族的xiàng zhēng。

龙的传说bù kě jì shǔ。

一代代炎黄子孙shù shuō着龙的故事,lǐng lǜe着龙的气魄,zhuī zhú着龙的精神。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龙的传人!3.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摄.(shè)影矫.(jiāo)健称赞B.脊.(jǐ)背眷.(téng)写燥音C.过瘾.(yǐng)美差.(chā)照耀D.眼睑.(jiǎn)凛.(lǐn)冽僻静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动态描写的是()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台春晚以“龙行龘龘(dá),欣欣家国”为主题。

生僻的“龘”字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龘”由三个繁体的“龍”字组成,“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

这个主题生动展现了中华儿女再接再厉、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5.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A.“龘”由三个繁体的“龍”字组成。

B.“龘”字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C.春晚主题展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

D.春晚主题昂扬而热烈,一炮而红。

6.与文中“欣欣家国”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A.路不拾遗B.国泰民安C.流离失所D.夜不闭户7.“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的社会风貌随处可见,以下成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2010年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根据扫描版手工录入,严格校订无错误。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27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上海世(bó)(1)会隆重开幕了!从这一刻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将体现到来自全球的精(cǎi)(2)展示之中,贯穿于184个日日夜夜。

这一曾经和中国彼此(yáo)(3)望的人类文明盛事,将隆重写入中国历史。

她饱蘸底蕴深厚的“中国红”,演绎一个(xuàn)(4) 丽多姿的中国传奇。

2、下列选项中,前后意思不对应得一项是()。

(2分)A、愚公移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醉翁之意不在酒——言在此而意在彼C、塞翁失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D、囊萤映雪——临死抱佛脚3、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得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海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的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4、古诗词名句默写。

(8分)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

“池上碧苔三四点,(1)”是淡淡的春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宜人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2)”是缠绵的秋思;“夜阑卧听风吹雨,(3)”是伤怀的冬寒。

风花雪月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意象。

“(4),散入春风满洛城”,一城春风吹不走李白满腹乡愁;“(5),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地落花道不尽杜甫一生飘零;“山回路转不见君,(6)”是岑参雪天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7),(8)”是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由望月而牵动的骨肉相思之情。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4分)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刀。

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阅读下表,完成表格。

鲁迅作品人物人物描写人物评点《阿长与<山海经>》阿长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1)的嘴里。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 《故乡》 (2)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勇敢无畏 《社戏》阿发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 (3) (4) “我” 父亲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

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

……”立刻觉得这思想不该,就是犯了罪……很爱父亲6、语文综合性学习。

(7分)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雅士往来酬和,抒发性灵的独特方式。

琴中有情韵,棋中有天地,书中有乾坤,画中有诗意,让我们也来畅游一番。

【观棋】中国象棋里有个举足轻重的棋子——“象”。

按照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下列的“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听琴】诗中有琴,琴中有情。

请从下面两句诗中任选一句,结合全诗说说你从琴声中听出了怎样的心声。

(2分)、A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B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我选 句,听出的心声诗【赏画】欣赏丰子恺的漫画(见下图),品析题目《“要!”》有哪些妙处。

(3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14分)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卢新宇⑴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⑵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⑶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⑷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⑸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日常语言日渐单调。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⑹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不再会用“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⑺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⑻“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⑼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

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⑽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7、阅读第5、6段,简要回答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3分)8、本文语言意蕴丰富,结合语境写出第9段加点的“死”和“活”各有什么含义。

(4分)9、比较第6段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与“芦苇开的很茂盛,清早的露水变成霜”、“我要和你结婚”这两种不同的语言表达,你认为后者失去了汉语的哪些美感?(3分)10、文中余光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二)(16分)从教第一课[美]雷切尔·斯劳特(1)1986年,我在北费城贫民区的一所天主教堂学校里开始了我的执教生涯。

(2)在当地,贫困就像是挥之不去的浓雾缠绕着人们的身心。

(3)对我的学生们来说,痛苦、疾病、愚昧等不幸如同散布在街头巷尾的空啤酒罐一样随处可见,俯拾皆是。

(4)对于现实中的种种恶劣不堪,我的学生们已经麻木了。

他们一天一天漫不经心地踢着空啤酒罐,一天一天地混着日子。

生活的艰苦与不平不会在他们的心中激起任何的波澜。

(5)但迪龙却不是如此。

他和其他人一样家境贫寒,常常是一周七天里都穿着同样的衣服到学校里来。

(6)与旁人不同的是他的愤世嫉俗。

在他的观念里,他命中注定要像他的父亲一样在工厂的流水生产线上作牛作马,累死累活地过一辈子。

但他不甘于如此。

(7)为此,他郁闷不平,心头总是憋.着一口气。

(8)我,一名新到任的满怀激情和抱负的英文老师向他保证,读书写字可以为他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显而易见,迪龙对他现在身处的世界极为反感。

(9)于是我向他推介了大量的古典文学作品。

他随手翻了一两页后,便很客气地对我说它们太郁闷了,他不感兴趣。

我感觉很挫败。

(10)但是,我没有灰心。

我想他不喜欢我选择的书籍也许是因为它们与他的生活经历毫无共同之处。

我一门心思地想要把他熏陶成为与我相似的文学爱好者,于是又开始了另一次尝试。

我把私人藏书里的当代流行作品通通搬了出来。

迪龙一边读,一边扬起了眉毛。

(11)“这些书稍好一点。

”他说,“但是对我没用。

他们写的都不是我们的事情。

没有一本能帮得上我的忙。

你知道我是怎样过活?你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模样!”(12)我受够了。

我憋.着一口气说:“为什么不由你来告诉我呢?如果你认为你比书中的作者经历了更多的不公,更多的磨难,干嘛不自己写出来?告诉世界你的遭遇,你的感受,统统地写出来!”(13)那天以后,迪龙整整一个星期没有在学校露面。

待到他返校,他就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坐在教室里。

等到下课后,他在他的课桌旁踌躇了片刻,朝我的桌子走过来。

(14)我问他有什么事,他略有些腼腆地笑了一下,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放在我的桌子上。

我拿起来开始读。

(15)意识到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令我很是激动,但是真真切切地让我感到震撼的却是文章的内容。

(16)迪龙的散文和诗歌记述了他在短短的12年里所经历的痛苦、挣扎、愤懑和暴戾。

字里行间充斥着粗俗下流的字眼和比喻。

(17)尽管如此,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真实,像死亡一样凝重。

(18)迪龙迫不及待地想要世界见识见识他的能耐,他想出版他的作品。

(19)于是,他和我把他的作品投给多家出版社,在其中的几家得到了出版。

(20)10年之后,迪龙从一个懵懂少年成为了一个热衷写作并以此为生的人。

(21)从我与迪龙相处的经历里我得到了一条至今仍坚定不移的信念:“年轻人的敢作敢为足以移山填海,改变命运,改变世界。

”(22)只是我无法确定世界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选自《小小说月刊》2004年8月)11、为了要把迪龙熏陶成一个文学爱好者,“我”都做了哪些尝试?阅读第9——12段依次简要概括。

(4分)(1)(2)(3)激发迪龙真实表达1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线句加点的两个“憋”字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4分)13、阅读第17段,结合全文理解“他的作品依然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真实,像死亡一样凝重”这句话的含义。

(4分)14、有人评价这是一篇师生之间彼此唤醒心灵......的小说,请结合作品谈谈理由。

(4分)三、古诗文阅读(28分)(一)(4分)新凉徐玑①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②田畴:田地,田野。

15、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的景象。

(2分)16、“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二)(13分)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