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荷载及混凝土设计规范要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5cfa8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b.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首先,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首要的原则是安全性。
设计师必须根据具体结构所承受的荷载及环境条件,合理选取结构形式,确保结构的抗震性、承载力等安全指标满足要求。
同时,在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结构产生的应力、应变与温度、沉降、开裂等因素的耦合作用,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其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还包括了混凝土及其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要求。
其中,混凝土强度和配合比的设计必须根据结构的荷载、使用年限、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此外,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也要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抗震性以及可施工性等方面的要求。
另外,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还有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的规定。
设计师必须根据结构形式和工程特点,合理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工艺措施的正确执行。
此外,还要注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的临时支撑、变形控制等问题,以确保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最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还包括了结构计算的验算方法和设计的评审要求。
结构设计必须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验算,通过静力和动力等分析手段,确定结构各部分的尺寸、形状和建造要求。
同时,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评审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实用性、经济性和可维修性等方面的要求,使得结构设计成本合理、施工方便,且易于维护。
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作为一项专业技术准则,对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师必须依据这些规范进行结构设计,并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工艺,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持久性和良好的使用性能。
同时,还必须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材料,不断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水平和推动行业的发展。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85338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3.png)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1. 引言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工程中的结构材料。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须遵循一系列设计规范,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本文档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设计的规范要求和设计原则。
2. 材料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材料需要符合以下要求:•砼:采用标号为C30以上的普通混凝土,其强度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钢筋:采用标准直径的钢筋,其抗拉强度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粘结剂:采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粘结剂,如水泥和黏土。
3. 结构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要求:3.1 荷载计算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情况,包括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
静态荷载包括自重、建筑物使用荷载等,动态荷载包括地震力、风力等。
根据相关国家建筑规范,计算出建筑物所受荷载的大小。
3.2 结构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主要包括刚度计算、内力计算和荷载效应计算。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计算出结构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刚度、内力和变形情况,以确定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受力构件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受力构件进行设计。
包括梁、柱、板等结构构件的尺寸和布置,以满足设计要求和荷载承载能力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构件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
4. 结构施工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要遵循以下要求:4.1 施工方案在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步骤、施工工艺等内容,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4.2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包括对砼浇筑、钢筋绑扎等施工工艺进行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4.3 施工检验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检验。
包括对构件尺寸、强度等进行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的安全性。
5. 结构验收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验收需要遵循以下要求:5.1 结构验收标准根据相关国家建筑规范,制定相应的结构验收标准。
包括对结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行评估,以确保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c65314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0.png)
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其可靠性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设计规范,对于建筑工程从业人员和设计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设计基础1.设计荷载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荷载应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规定的荷载标准进行设计。
2.材料特性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根据结构材料的特性进行,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等。
3.建筑地基和地基处理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建筑地基和地基处理的特性,如土壤的承载力、地基的沉降等。
三、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2.经济性原则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以经济性为基础,保证结构的设计成本不过高。
3.美观性原则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以美观性为基础,保证结构的外观符合建筑美学要求。
四、设计方法1.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是指在结构设计中,根据结构的极限状态进行设计,保证结构在极限状态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2.等效静力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的等效静力设计方法是指在结构设计中,将动力响应转化为等效静力进行设计,保证结构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五、设计考虑1.荷载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根据国家建筑标准规定的荷载标准进行设计,考虑结构受到的各种荷载,如自重荷载、使用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2.结构受力特点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受力特点,如结构的受力形式、结构的受力状态等。
3.结构构造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结构的构造特点,如结构的构造形式、结构的构造方式等。
4.材料特性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根据结构材料的特性进行,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等。
5.施工工艺考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考虑施工工艺,如混凝土浇注方式、钢筋布置方式等。
六、设计要求1.混凝土强度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设计,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标准
![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f7785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b.png)
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建筑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具有刚性好、耐久性强、施工方便、造价适中等优点,混凝土结构建筑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标准,包括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等方面。
二、建筑结构设计要求1.建筑结构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设计的建筑结构应能够承受正常使用荷载、自重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荷载。
2.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3.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建筑物的高度、跨度、地基情况等因素。
4.建筑结构的构造应尽可能的简单、经济、可靠、安全。
5.建筑结构应尽可能的减小结构体积和重量,提高使用面积和空间效率。
6.建筑结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难度。
三、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方法1.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进行。
2.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空间形态、建筑物的高度、跨度、地基情况等因素。
3.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应考虑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荷载、自重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荷载。
4.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应考虑建筑物的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难度。
5.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应考虑建筑物的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四、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1.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图纸的制定、材料和设备的准备、施工现场的布置等。
2.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根据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方案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混凝土结构施工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4.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5.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五、总结本文主要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标准,包括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方法、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等方面。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a6b001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e.png)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易于施工等优点。
本文将从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旨在为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等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二、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1.设计基础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首先明确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的形式和结构形式等基本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基勘探、地质勘察等工作,对于地下水位、土壤的承载力等进行评估,以确定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和尺寸。
2.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是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确定建筑物所受到的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向,进而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
荷载计算包括静载荷和动载荷两种,其中静载荷主要包括自重荷载、楼层荷载、雪荷载、风荷载等。
3.结构设计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荷载计算的结果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形式等要求,进行结构形式的选择和确定。
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形式包括框架式结构、框筒式结构、壳体结构等。
在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进行各个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的确定。
4.构件设计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设计需要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确定构件的尺寸、配筋等参数。
常见的混凝土构件包括板、梁、柱、墙等,其设计需要考虑构件的受力状态、强度、刚度等因素。
5.施工工艺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工艺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检查、清洁和涂覆脱模剂;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品种、水泥掺量等参数;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三、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1.国家标准《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GB 50204-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203-2015 2.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GJ 85-2018《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3.地方标准《上海市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B11/ 985-2015《广州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DBJ 17-72-2015《北京市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B11/ 809-2013四、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1.结构的安全性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应当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尤其要考虑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c07ce2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3.png)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范本1: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要求等内容。
二、术语和定义1. 术语1:定义12. 术语2:定义2...三、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 承载力设计原则1.1 强度设计原则1.2 稳定性设计原则1.3 疲劳设计原则2. 构造性连续性设计原则2.1 平面连续设计原则 2.2 空间连续设计原则 ...四、结构设计荷载1. 常规荷载1.1 死荷载1.2 活荷载1.3 风荷载1.4 地震作用2. 特殊荷载2.1 液体荷载2.2 材料自重2.3 ......五、结构设计方法1. 构件设计方法1.1 梁设计方法1.2 柱设计方法1.3 框架设计方法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2.1 承载力设计方法 2.2 稳定性设计方法 2.3 疲劳设计方法...六、结构设计要求1. 材料要求1.1 混凝土材料要求 1.2 钢筋材料要求1.3 预应力材料要求2. 施工要求2.1 混凝土施工要求 2.2 钢筋施工要求2.3 ......七、结构部件设计1. 梁设计1.1 梁截面尺寸设计 1.2 纵向钢筋设计 1.3 截面受剪设计1.4 ...2. 柱设计2.1 柱截面尺寸设计 2.2 柱纵向钢筋设计 2.3 截面受压设计 2.4 ......八、结构施工及验收1. 施工工艺要求1.1 混凝土浇筑1.2 砼养护1.3 钢筋焊接1.4 ...2. 结构验收标准2.1 混凝土结构验收标准2.2 钢筋混凝土验收标准2.3 ......附件:结构设计示意图、构造明细图、荷载计算表格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术语1:解释12. 术语2:解释2...范本2: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要求等内容。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50010-2018-(29279)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50010-2018-(29279)](https://img.taocdn.com/s3/m/89ac815890c69ec3d5bb756b.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引用标准名录1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93 基本设计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传力途径和构件布置;2 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3 结构构件截面配筋计算或验算;4 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5 对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6 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3.1.2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1.3 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结构的连续倒塌;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3.1.4 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确定。
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条件确定。
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
对现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
3.1.5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
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之构造规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之构造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3898e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3.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之构造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中国建筑行业的基本规范之一,广泛适用于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与验收,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其中,构造规定是规范中的重要部分,涵盖了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一系列技术要求与规定。
构造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要求混凝土、钢筋与预应力钢材的强度、抗震性能、耐久性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并规定了材料的采购、强度检验等相关规定。
2.结构荷载计算:规定了建筑物的荷载计算方法与标准值,包括自重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以及长期与短期荷载计算方法的区别与应用。
3.结构体系选择与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与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墙体结构、框剪结构等,并规定了结构形式的具体设计要求。
4.基础与地下室结构设计:规定了建筑物基础的类型、尺寸与深度,包括扩展基础、单排基础、连续墙基础等,以及地下室结构的设计要求与施工工艺。
5.梁、柱、板与墙的设计:规定了梁、柱、板与墙的截面尺寸、配筋率、抗弯、抗剪与抗压承载力等要求,以及相应的构造连接、施工工艺等。
6.抗震设计:要求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抗倾覆、抗滑移和抗破坏能力,包括地震荷载计算与分析、结构抗震性能要求和抗震构造设计要求等。
7.构件的制造与安装:规定了混凝土构件的制造与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混凝土浇筑、养护、钢筋捆扎、构造连接等,以及构件的安装、预应力张拉等相关技术要求。
8.结构施工控制与验收: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测量、标高控制、构件加工、质量检验等,以及结构验收的程序与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构造规定旨在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
其要求严格,对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同时,规范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经验的积累不断进行修订与更新,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确保建筑结构的质量与安全性。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7e9721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1.png)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
1.2 本规范所指的混凝土是指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流混凝土等。
1.3 本规范的设计依据是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1.4 建筑结构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符合建筑的功能、安全、经济和美观要求;(2)结构设计应满足耐久性、可靠性和使用性要求;(3)必须符合安全、环保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二章基本要求2.1 强度等级(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满足以下要求:①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② 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2 设计荷载(1)设计荷载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建筑结构应考虑以下荷载:① 常规荷载:自重、活载、雪荷载等;② 特殊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2.3 混凝土结构的构造(1)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要符合强度、刚度和变形的要求。
(2)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应满足以下要求:① 零件的连接应可靠、牢固;② 缝隙应符合设计要求;③ 混凝土表面应光滑、平整。
第三章材料要求3.1 混凝土材料(1)混凝土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3.2 钢筋材料(1)钢筋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钢筋的直径、截面形状和数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3.3 锚固材料(1)锚固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锚固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第四章设计方法4.1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1)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4.2 设计荷载的确定(1)设计荷载的确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设计荷载的确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假设。
4.3 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根据构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7e7541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3.png)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规范要求建筑结构设计是指建筑工程领域中对建筑结构进行技术、安全和经济性要求的规范。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遵循规范要求对于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常见规范要求:1. 荷载规范要求荷载规范是指对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进行规定,包括永久荷载(如建筑结构自重)和可变荷载(如人员、设备和雪载)。
荷载规范要求设计师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地理条件,合理计算和分配荷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2. 抗震规范要求抗震规范是指根据地震活动水平和建筑结构的特性,对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抵抗能力进行规定。
抗震规范要求设计师采用适当的抗震设计方法,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3. 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钢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对采用钢材构造的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要求。
钢结构设计规范包括钢材的选择、连接方式、构件设计和施工要求等。
设计师在进行钢结构设计时必须遵循相关规范,确保结构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对采用混凝土材料构造的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包括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构件尺寸和配筋、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设计师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必须遵循相关规范,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5. 基础设计规范要求基础设计规范是指对建筑物基础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基础设计规范包括地基勘察、基础类型选择、基础尺寸计算和施工控制要求等。
设计师在进行基础设计时必须遵循相关规范,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6. 火灾安全设计规范要求火灾安全设计规范是指对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消防设施进行要求的规范。
火灾安全设计规范包括建筑材料的阻燃性能、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的设置等。
设计师在进行火灾安全设计时必须遵循相关规范,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疏散条件。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遵循规范要求是确保建筑物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27a88b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2.png)
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所需遵循的一套规范,它包括了设计原则、荷载计算、材料选用、结构构造、施工要求等内容,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经济、美观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最基本的原则是安全性原则。
设计师必须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结构不会发生倒塌或崩塌的情况。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进行充分的计算和验证,确保结构在承受荷载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设计师需要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建造成本。
设计师应该在材料的选择、结构构造、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决策,以确保结构的经济性。
3.美观性原则除了安全性和经济性,美观性原则也是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师需要在结构的外形、颜色、光泽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决策,以使建筑物成为一个美丽、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三、荷载计算荷载计算是设计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重要步骤,它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情况,计算出建筑物所承受的荷载的过程。
荷载计算的结果将直接影响结构的设计和材料的选用。
1.活载荷载活载荷载是指人员、设备、家具、机器等非永久性荷载。
在荷载计算中,应该精确地计算出活载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以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
2.风荷载风荷载是指由风引起的荷载。
在荷载计算中,应考虑到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风荷载的特性等因素,以计算出风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
3.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由地震引起的荷载。
在荷载计算中,应考虑到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地震荷载的特性等因素,以计算出地震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
四、材料选用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离不开材料的选用。
材料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经济性和环境因素等因素。
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它在混凝土中的使用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a8be1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d.png)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一、概述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类型之一,具有承载力强、耐久性好等优点。
本文就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其中包括了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构件设计、节点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方面。
二、荷载计算1.设计荷载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荷载包括建筑物的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其中,永久荷载包括建筑物自重、墙体、楼板、梁、柱等构件的重量,设备、管道等永久荷载。
可变荷载包括人员活动荷载、设备动态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荷载等。
2.荷载组合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要求,将设计荷载按照不同的组合进行计算。
常用的荷载组合包括基本组合、极限状态组合和耐久性组合。
3.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荷载和荷载组合,进行建筑物结构的强度计算。
在计算时,需考虑构件内力的影响,以保证整个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构件设计1.楼板设计楼板是承载建筑物荷载的重要构件。
在设计楼板时,需考虑其跨度、荷载、受力状态等因素。
通常采用双向板、单向板、薄板等形式设计楼板。
2.梁设计梁是相邻两个柱或墙之间的构件,承受楼板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柱或墙上。
在设计梁时,需考虑其受力状态、断面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常用的梁型有矩形梁、T形梁、I形梁等。
3.柱设计柱是承受楼板和梁荷载的重要构件,其设计需考虑其受力状态、断面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常用的柱型有矩形柱、圆形柱、多边形柱等。
四、节点设计节点是构件之间连接的关键部位,其设计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节点设计应考虑构件的受力状态、节点的刚度、节点的连接方式等因素。
常用的节点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钢筋穿孔连接等。
五、施工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一般包括预制构件制作、现场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步骤。
在施工过程中,需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各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六、验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验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验收内容包括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等方面。
验收前需进行充分的检查和试验,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120厚混泥土屋面载荷标准
![120厚混泥土屋面载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53699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d.png)
120厚混泥土屋面载荷标准120厚混凝土屋面载荷标准混凝土屋面承载能力的标准是确保房屋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确定合适的屋面载荷标准对于保障屋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120厚混凝土屋面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屋面载荷标准,以确保屋面能够承受设计要求下的动态和静态荷载。
1. 静态荷载标准静态荷载是指屋面上固定物体或建筑结构本身所带来的荷载。
在设计120厚混凝土屋面时,需要考虑建筑物本身的重量以及屋顶上可能存在的附加物。
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屋面的基本静态荷载标准为0.5kN/m²。
2. 动态荷载标准动态荷载是指外界影响或屋面上活动物体的作用所带来的荷载。
动态荷载通常包括风荷载、雪荷载、震荡荷载以及人员活动等。
在设计120厚混凝土屋面时,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以及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动态荷载标准。
2.1 风荷载标准风荷载是指风对屋面的冲击所带来的力量。
根据所在地的风速等级,以及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和曝风面积等因素,可以通过国家标准的公式计算得到风荷载的数值。
在120厚混凝土屋面设计中,风荷载标准一般按照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计算。
2.2 雪荷载标准雪荷载是指屋面承受雪的重量所带来的力量。
根据所在地的冬季降雪量、雪的密度以及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可以通过国家标准的公式计算得到雪荷载的数值。
在120厚混凝土屋面设计中,雪荷载标准一般按照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的要求进行计算。
2.3 震荡荷载标准震荡荷载是指地震或其他振动力对屋面产生的冲击荷载。
地震荷载是指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地震烈度等级,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计算的结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等级,可以确定120厚混凝土屋面所需承受的震荡荷载标准。
2.4 人员活动标准人员活动所带来的荷载需要根据屋面的使用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评估。
混凝土结构设计验算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验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4585a6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6.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验算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设计验算规范的制定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验算规范的具体内容,包括荷载计算、构件设计、构件验算等方面。
二、荷载计算1.荷载种类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荷载种类包括:常规荷载、特殊荷载、自重荷载、地震荷载等。
2.荷载标准荷载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荷载规范的要求,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
3.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应当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进行,计算时应当考虑荷载的大小、作用方向、作用位置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组合。
三、构件设计1.构件类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类型包括:梁、柱、板、墙等。
2.构件参数在进行构件设计时,需要确定构件的尺寸、截面形状、钢筋配筋等参数,这些参数应当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3.构件材料混凝土结构的构件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型号等。
四、构件验算1.构件受力分析在进行构件验算时,需要进行受力分析,包括计算构件的内力、剪力、弯矩等。
2.构件强度验算构件的强度验算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3.构件稳定性验算在进行构件稳定性验算时,需要考虑构件的屈曲、侧向位移等因素,以保证其稳定性。
五、其他注意事项1.施工质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对于其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设计验算时,需要考虑施工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证。
2.验收标准混凝土结构的验收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
3.监理工作混凝土结构的监理工作对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监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中的问题。
六、结论混凝土结构设计验算规范是保证工程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设计人员应当认真履行相关职责,确保设计验算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混凝土结构设计验算规范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规范性和可行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81ec9f7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3.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最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指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所需满足的要求和限制的技术文件或指南。
以下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一些最新要点:1.设计荷载:规范详细说明了混凝土结构所需承受的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的计算方法和要求。
其中包括建筑物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等。
2.功能要求:规范对结构的使用功能以及使用性能提出了要求。
例如,对于住宅建筑,规范要求结构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同时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舒适性。
3.材料要求:规范对于使用的混凝土、钢筋和其他材料的性能、规格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
在混凝土强度、抗裂性能、耐久性以及钢筋的强度、连接方式等方面有具体的要求。
4.构件设计:规范对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布置、配筋、支撑和连接等方面进行了要求和限制。
例如,对于梁和柱的布置、跨度、高宽比和配筋率等有具体的规定。
5.工程质量: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了要求。
包括混凝土浇筑、养护、质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6.耐久性设计:规范要求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耐久性,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老化。
其中包括防水、防腐、防火等设计要求。
7.施工取样和检测:规范详细说明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取样、试验和检测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8.结构计算: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方法和理论进行了说明和规定。
其中包括静力学的力学计算、抗震设计的地震力计算等。
9.特殊结构的设计:规范还对一些特殊结构,如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桥梁等的设计要求进行了具体说明。
10.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控制进行了规定,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一些最新要点,设计人员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应严格遵守,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这些规范的制定旨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性能,提高建筑物的品质和工程质量。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及其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及其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cccae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8.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及其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设计规范的合理性和质量控制的严谨性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以及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1. 材料选择:根据结构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的特点,合理选择混凝土和配筋材料。
混凝土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配筋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2. 结构受力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满足受力性能的要求,包括承载力、刚度、稳定性等方面。
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合理配置截面形状和尺寸,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3. 构件连接: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连接应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连接方式、连接件的类型和尺寸等。
连接部位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构件之间的传力和变形不会引发结构的损坏。
4. 设计荷载: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各种荷载的作用,包括常规荷载、临时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设计荷载应按照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确定,确保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内不会出现失稳和破坏。
5. 结构施工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包括模板拆除和混凝土浇筑等方面。
结构的施工性能要求应明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二、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执行,包括浇筑方式、振捣方法、养护措施等。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3. 结构监测检验:对已完工的混凝土结构进行监测检验,包括结构的尺寸、变形、应力等方面。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对结构的质量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4. 质量验收和整改:混凝土结构竣工后应进行质量验收,对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检测。
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9bf73f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d.png)
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设计规范一、引言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结构类型,其主要由梁、柱、板、连接件等构成。
为了确保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的安全可靠,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的设计规范,并详细讲解其设计要点、施工要求和验收标准。
二、设计规范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2.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等因素制定,其主要包括当地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和当地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三、设计要点1.结构荷载计算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的设计应首先进行结构荷载计算,包括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其中,地震荷载是最为重要的荷载之一,应根据当地的地震烈度和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进行计算。
2.结构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的主要结构材料为混凝土和钢筋。
混凝土的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选择应符合当地的钢筋标准。
3.结构尺寸的确定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的结构尺寸应根据结构荷载计算结果和混凝土的强度确定。
其中,梁和柱的截面尺寸应满足受力要求,并考虑钢筋的布置和混凝土的施工性。
4.结构布局的设计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的布局应根据建筑功能和空间要求进行设计。
其中,楼板的布置应考虑楼层高度、跨度等因素,并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四、施工要求1.模板的搭设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的施工首先需要搭设模板。
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搭设,且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2.钢筋的加工和布置钢筋的加工和布置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且钢筋的间距和直径应符合相关标准。
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
3.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模板内进行,并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混凝土的养护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包括浇水养护、覆盖养护等。
五、验收标准1.结构尺寸的验收混凝土梁柱框架结构的结构尺寸应进行验收,包括梁和柱的截面尺寸、楼板的厚度等。
钢筋混凝土板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092e52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7.png)
钢筋混凝土板设计规范一、引言钢筋混凝土板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构件之一,具有承载能力和刚度高、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包括单向板、双向板、梁板、薄板等类型。
三、材料和荷载1. 材料1.1 水泥:应符合GB 175-2007《水泥》标准要求,强度等级不低于P.O 42.5。
1.2 砂石:应符合GB/T 14684-2011《天然砂、人造砂、石子及其混合料》标准要求。
1.3 钢筋:应符合GB 1499.2-2018《钢筋机械连接带肋钢筋》标准要求。
1.4 混凝土:应符合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要求。
2. 荷载2.1 建筑物重量荷载:应根据建筑物结构形式和用途确定。
2.2 外部荷载: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等因素确定。
2.3 临时荷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情况和施工要求确定。
四、板的截面设计1. 钢筋布置1.1 布置原则:应根据板的受力性质、荷载大小以及板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1.2 钢筋直径:应根据板的厚度、荷载大小和钢筋间距等因素确定。
1.3 钢筋跨中弯矩设计值:应根据板的跨度、荷载大小和板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2. 截面尺寸2.1 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应根据板的跨度和荷载大小等因素确定。
2.2 有效高度:应根据板的跨度、荷载大小和钢筋的直径等因素确定。
2.3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板的跨度、荷载大小和板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五、板的配筋设计1. 抗弯配筋1.1 配筋原则:应根据板的受力性质、荷载大小以及板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1.2 配筋计算:应根据板的跨度、荷载大小和板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1.3 配筋率:应根据板的跨度、荷载大小和板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2. 抗剪配筋2.1 配筋原则:应根据板的受力性质、荷载大小以及板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2.2 配筋计算:应根据板的跨度、荷载大小和板的厚度等因素确定。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65837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7.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解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我国规定的建筑工程设计标准之一,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解读,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1.规范的适用范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包括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砌体结构、预应力结构等。
同时也适用于改建、加固和拆除的工程,但是对于现存结构的设计和改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结构设计基本原则规范明确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经济性、使用性、美观性、耐久性等。
设计时要考虑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尽量减少构件的受力状况,同时要考虑结构施工性和维护性,确保结构的长期使用效果。
3.结构荷载及其组合规范详细列出了建筑结构在不同使用情况下的设计荷载值,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等。
同时规定了荷载的组合方式,以确保结构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结构构件的设计规范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受力构件的计算方法、配筋要求、截面尺寸、构件连接方式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构件在不同方向上的受力情况,确保构件的受力性能符合要求。
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规范对预应力筋的布设、预应力损失的计算、锚固长度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应力方案,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验算。
6.混凝土与钢筋的强度计算规范对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截面受力分析等。
设计人员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7.施工质量与验收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验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钢筋的加工和焊接、构件的浇筑和养护等。
施工单位需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同时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结构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承重墙设计规范
![混凝土承重墙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b5e735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b.png)
混凝土承重墙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承重墙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传递荷载、支撑楼板和侧向稳定建筑结构。
为了确保混凝土承重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
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承重墙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基础、受力分析、材料选用、结构构造、施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二、设计基础1.设计荷载混凝土承重墙应能承受建筑荷载、自重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作用下的荷载。
其中,建筑荷载应按照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要求确定,自重荷载应根据墙体截面积和墙体厚度计算,风荷载应按照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要求确定,地震荷载应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抗震等级确定。
2.设计要求混凝土承重墙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承重墙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2)墙体应经过充分的受力分析,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3)墙体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材料,以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4)墙体施工应符合建筑施工规范中的要求,确保墙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受力分析1.荷载计算混凝土承重墙的荷载计算应包括建筑荷载、自重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作用下的荷载。
其中,建筑荷载应按照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要求确定,自重荷载应根据墙体截面积和墙体厚度计算,风荷载应按照建筑设计规范中的要求确定,地震荷载应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抗震等级确定。
2.受力分析混凝土承重墙的受力分析应包括墙体的内力计算和受力状态的确定。
其中,内力计算应采用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进行,受力状态的确定应考虑墙体的弯曲、剪切、压力、拉力等受力形式。
3.验算混凝土承重墙的验算应包括强度验算、稳定性验算、振动验算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强度验算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和受力状态的要求,稳定性验算应考虑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振动验算应满足建筑结构的振动要求。
四、材料选用1.混凝土混凝土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砂、石、水等原材料,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和比和坍落度等指标,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永久荷载:结构使用期间不随时间变化,或比平均值相比变化很小。
可变荷载: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不可忽略。
偶然荷载: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值很大,作用时间很短
荷载代表值:验算结构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包括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准永久值。
设计基准期:为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标准值: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
组合值: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者说,使得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
频遇值:对于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为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
准永久值:对于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荷载设计值:荷载代表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
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
荷载组合: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了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所有同时出现的荷载设计值的规定。
基本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和可变作用的组合。
偶然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一个偶然作用。
标准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可变荷载的荷载代表值采用标准值或组合值的组合。
频遇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可变荷载的荷载代表值采用频遇值或准永久值的组合。
准永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可变荷载的荷载代表值采用准永久值的组合。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
永久荷载采用标准值;可变荷载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
永久值、偶然荷载根据结构使用特点来确定。
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各自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按照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进行荷载组合:
γ0S≤R
R: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承载材料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素混凝土结构: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先张法:在台坐上张拉预应力钢筋后浇筑混凝土,通过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力传递而建立预加应力。
后张法:先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并在结构上锚固而建立预加应力。
现浇混凝土结构: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以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的结构。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铰接相连接而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和框架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
深受弯构件:跨高比小于5。
深梁:跨高比不大于2的单跨梁,或者跨高比不大于2.5的多跨连续梁。
普通钢筋: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各种非预应力钢筋的总称。
预应力钢筋: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施加预应力的钢筋、钢丝和钢绞线的总称。
HPB:热轧光圆钢筋
HRB:热轧带肋钢筋
RRB:余热处理钢筋
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安全等级:按照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设计规定的结构或者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就可以完成其预定使用目的的时期。
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的结构或构件的反应,如内力、变形和裂缝。
荷载效应组合: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时,为了保证结构的可靠性而对可能同时出现的几种荷载效应的设计值规定的组合。
基本组合:在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
标准组合: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标准值、组合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准永久组合: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作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设计方法:基于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度指标衡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极限状态:当结构或者构件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则称这个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者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者耐久性的某项规定限制。
结构构件计算、验算:
承载力及稳定(倾覆、滑移、漂浮、抗震):采用荷载设计值
疲劳、变形、裂缝:采用荷载代表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时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采用HRB335级钢筋时,不宜低于C20;采用HRB400\RRB400级钢筋承受重复荷载,不得低于C2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采用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时,不宜低于C40。
钢筋:
普通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宜采用HRB335、HRB400,也可采用HPB235和RRB400。
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钢丝,也可采用热处理钢筋。
热轧钢筋强度标准值根据屈服强度确定;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热处理钢筋强度标准值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
结构分析:
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采用荷载设计值),按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按标准规定的作用(荷载)对结构的整体机型作用(荷载)效应分析;必要时,尚应对结构中受力状况特殊的部分进行更详细的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应符合:力学平衡、变形协调、采用合理的材料或构件的本构关系。
结构分析时,宜根据结构类型、构件布置、材料性能和受力特点等选择下列方法:
1、线弹性分析法
2、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法
3、塑性极限分析法
4、非线性分析法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假定:
1、截面保持水平
2、不考虑混凝土抗拉强度
钢结构
强度:构件截面材料或连接抵抗破坏的能力。
脆断:一般指钢结构在拉应力状态下没有出现警示性的苏醒变形而突然发生断裂
强度标准值:国标规定的钢材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
强度设计值:钢材或连接的强度除以相应抗力分项系数后的数值。
屈服:杆件或板件在轴心压力、弯矩、剪力单独或共同作用下突然发生与原受力状态不符的较大变形而失稳。
腹板屈曲后强度:腹板屈曲后尚能继续保持承载的能力。
整体稳定:在外荷载作用下,对整个结构或构件能否发生屈曲或失稳的评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构件或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和发生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结构和构件失稳;结构变为机动体系;结构倾覆。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影响结构或构件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混凝土裂缝)。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的安全等级应取二级,其余特殊钢结构视具体情况而定。
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考虑偶然组合。
按照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考虑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对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还应考虑准永久组合。
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及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计算疲劳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构造要求:
不宜采用:厚度小于4mm的钢板;厚度小于3mm的钢管;截面小于⎿45X4或
⎿56X36X4的角钢(对焊接结构);截面小于⎿50X5的角钢(对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结构)。
焊接构件是否需要焊前预热或焊后热处理:根据材质、焊件厚度、焊接工艺、施焊时气温以及结构性能要求等。
采用塑性设计的结构或者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荷载的设计值,考虑构件截面内塑性的发展引起的内力重分布,用简单的塑性理论进行内力分析。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荷载标准值,并按弹性理论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