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讲:什么是比较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概 论
什么是比较文学?
【知识点】
比较文学的流派、定义、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 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 文学变异研究 平行研究 跨文明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
引言:无所不在的比较
•
在东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与 交融更加频繁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 已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这个中西交
汇的大潮之中,也都必然在中西文
外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界定
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 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 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
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义,而
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梵· 第根 ) 在一切场合之中.我们可以首先去考察那穿过文学界线的经过路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 译文一:他本想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 怜我这个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方平)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小结: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示意图
比较文学
法国学派: 影响研究
美国学派: 平行研究
中国学派: 跨文明研究
流传学 媒介学 渊源学 形象学
比较诗学、主题学 文类学 、类型学 文学与艺术 文学与宗教、历史 文学与社会科学 文学与自然科学
异质比较研究 文化探源研究 异质话语对话理论 异质文化融会研究 总体文学研究
1761年,意大利剧作家高齐:《图兰朵 ——中 国的公主》 1801年,席勒:《图兰朵》
《—千零一夜》: 《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
l924年,普契尼:歌剧 《图兰朵》
中国歌舞剧 《图兰朵》
张艺谋: 《图兰朵》
例2: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行为 《诗经》- 现实主义
《楚辞》-浪漫主义
二、 比较文学的定义
(一)外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界定
法国:
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
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 国际文学关系史。(法· 基亚)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 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
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事实联系,研究不
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 面的事实联系。(马里耶· 卡雷)
maid, die maiden-widowed.
译文二:他要借着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
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
朱生豪(1912-1944)
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
共译莎剧31部半。
例: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
例3: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行为
用汉语研究外国文学,实际上已经进入比较 的领域。因为我们是在汉语语境中来研究外国文 学的,当外国文学一旦翻译成中国语言,比较随 即发生。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
歌德在1827年预言 “世界文学时代即将来临”
(一)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背景
第二、文学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 世界性眼光也必然影响到文学,使比较文 学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背景
第三,文学之为文学,除了物质生产的推动外, 还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现律
线的起点:作家、著作、思想。这便是人们所谓“放送者”。其
次是到达点: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 这便是人们所谓“接受者”。可是那经过路线往往是由一个媒介
者沟通的: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这便是人们所谓
“传递者”。(梵· 第根 )
美国: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 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 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 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 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 表现领域的比较。(亨利· 雷马克 )
目前大家都同意,比较文学并不是把国别文学拿来
一国对一国进行比较。而是在研究一部文学作品时,
比较文学提供了扩大研究者视野的方法一—使他的
视野超越国家疆域的狭隘界限,看到不同国家文化
2、美国学派:恢复了比较文学应 有的本义——“比较”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 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 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 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 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 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 域的比较。” 在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这一架构下,美国学派建 立起了一套学科理论,这套理论以“比较诗学”、 “类型学”、“跨学科比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 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大大 扩展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比较文学学科史
(一)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背景
第一,与欧洲的文化与文学传统密切相关
*古罗马时期,一些学者注意到罗马作家与
希腊文学之间的传承关系和风格差异。 *中世纪以后,欧洲各国的文化关系极为密 切,人们开始产生整体观念。伏尔泰、莱 辛、赫尔德尔、歌德等人为比较文学的诞
生奠定了基础。
*东方文明传人欧洲,突破视野的局限
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述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开始受到来自 东西方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1) 首先是来自欧美学者的挑战。
“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死亡”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过时”。
近年来,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走向“泛文化”
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
伯恩海姆(Charles Bernheimer):《跨世纪的 比较文学》学科现状报告, 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方向提
“跨文化”这一提法有一定歧义。
其一是文化的概念在当今已被滥用。
其二是“跨文化”往往会产生许多误会,因
为在同一个国家之内,可能会有若干个不同
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文化,这样势必会
导致混淆国别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 再者,同一文明圈内也有不同文化,这样也 就会造成与跨国这一条比较文学定义的混淆
曹顺庆教授提出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
现在,这一名称已在国际比较文学界成为通用术语, 不过,正如韦勒克所说:“这个词的英语名称,不可能 离开法语和德语中的类似名称而孤立地进行讨论。”
Part 1 Definitions by western scholars
• Discussion: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definition from the above scholars.
译文一:他要借着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 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 (朱生豪)
译文二:他本想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 可怜我这个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方平)
因此,文学比较无所不在
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文学研究都是比较文 学 比较的现象与比较文学研究并不完全是一 回事 比较文学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学科理论与 方法论,这套理论能使我们由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并帮助我们掌握必要的方 法,指导我们如何具体来从事比较文学研 究。
•德语名称:
Vegleichende Literaturwissenschaft 在德语里,“比较”(vergleichende)是一个现在 分词,从而使法国学派所强调的注重结果变成了注重过程
与行为;同时也将原来的Literaturgeschichte(文学史)
演变为Literaturwissenschaft(文学的科学),从而使
“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掀起的浪漫主义潮流,因
其国际性特征的缘由,形成了即使在研究一国文
学之际,也不能无视这同外国文学关系的风气。
这样,便催发了比较文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萌生。” (日本,大冢幸男)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 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二)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世界比较 文学》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 科赫创办《比 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 学史研究》 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持出版世界上 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3.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校课堂
*1870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 开设总体文学讲座; *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 较文学讲座; *同年,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办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1892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了 比较文学讲座。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梭
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获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 并于189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了名著《十
九世纪文学主潮》。
(三)“比较文学”的称谓
法语名称:littérature comparée 其含义既可以指―被比较、被对照的 文学作品‖,也可以指―比较性的文学研究 ‖,同时还隐含了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相互 联系‖的意思。 意大利语名称: Letterature Comparata 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在那不勒斯 主持比较文学讲座,其比较文学的名称是 效法法国而构成的。
出两点建议:第一,应放
弃欧洲中心论,将目光转 向全球;第二,研究中心
应由文学转向文化。
Charles Bernheimer 主编的: 《多元时代的比较文学》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方的学者开始 对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开始重新反思。
《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发表了《比较文学中 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明确提 出了以“跨文化”(跨异质文化)为比较文学新 的学科理论体系(即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并 以“跨文化”为基础初步勾勒出了比较文学新学 科理论的方法论体系。
这一学科变成了更注重思想探索的文学,这与德国的学术
传统是密切相关的。
• 英语名称:Comparative Literature
1848年,英国批评家是马修· 阿诺德在一封私人信件中 从法语引进该术语,造出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 1886年,波斯奈特以此Comparative Literature为书 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
(四)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常常是有差异的
1、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不是比较”。 例如基亚在《比较文学》第六版前言中就明确指出: “比较文学并不是比较。比较不过是一门名字没取 好的学科所运用的一种方法。……企图对它的性质 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可能是徒劳的。” 法国学派反对平行研究式的比较,而仅仅承认“文 学关系”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宗,并以文学关系为 主轴建立起了由影响的“起点”经“中介”再到 “终点”的三点一线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化与文明的交汇与比较中生活着。 我们的文学学习与研究,自然也不
可能脱离这一东西方文化与文明交
汇这一大潮,东西方文学的比较几 乎无处不在。
例1:文学作品跨国 界的流传现象
元代作家李行道的 杂剧 《灰阑记》 (《包待制智勘灰阑 记》)
德国布莱希特: 《高加索灰阑记》(1945)
戏剧《图兰朵》Turandot的演变
“文明”则是指具有相同文化传承(包括信仰体
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共同体。 美国学者塞缪尔· 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一书 中认为,世界上有8大互动冲突的文明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分析了曾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的21种文明
“文明”概念的涵义是明确的。用“跨文明”替代 “跨文化”更能彰显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以及学科理论 建构此次重大转折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比较文学?
【知识点】
比较文学的流派、定义、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 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 文学变异研究 平行研究 跨文明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
引言:无所不在的比较
•
在东西方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与 交融更加频繁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 已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这个中西交
汇的大潮之中,也都必然在中西文
外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界定
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 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 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
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义,而
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梵· 第根 ) 在一切场合之中.我们可以首先去考察那穿过文学界线的经过路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 译文一:他本想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 怜我这个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方平)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小结: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示意图
比较文学
法国学派: 影响研究
美国学派: 平行研究
中国学派: 跨文明研究
流传学 媒介学 渊源学 形象学
比较诗学、主题学 文类学 、类型学 文学与艺术 文学与宗教、历史 文学与社会科学 文学与自然科学
异质比较研究 文化探源研究 异质话语对话理论 异质文化融会研究 总体文学研究
1761年,意大利剧作家高齐:《图兰朵 ——中 国的公主》 1801年,席勒:《图兰朵》
《—千零一夜》: 《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
l924年,普契尼:歌剧 《图兰朵》
中国歌舞剧 《图兰朵》
张艺谋: 《图兰朵》
例2: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行为 《诗经》- 现实主义
《楚辞》-浪漫主义
二、 比较文学的定义
(一)外国学者对比较文学的界定
法国:
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
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 国际文学关系史。(法· 基亚) 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 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
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事实联系,研究不
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 面的事实联系。(马里耶· 卡雷)
maid, die maiden-widowed.
译文二:他要借着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
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
朱生豪(1912-1944)
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
共译莎剧31部半。
例: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
例3: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行为
用汉语研究外国文学,实际上已经进入比较 的领域。因为我们是在汉语语境中来研究外国文 学的,当外国文学一旦翻译成中国语言,比较随 即发生。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widowed.
歌德在1827年预言 “世界文学时代即将来临”
(一)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背景
第二、文学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 世界性眼光也必然影响到文学,使比较文 学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背景
第三,文学之为文学,除了物质生产的推动外, 还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现律
线的起点:作家、著作、思想。这便是人们所谓“放送者”。其
次是到达点: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 这便是人们所谓“接受者”。可是那经过路线往往是由一个媒介
者沟通的: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这便是人们所谓
“传递者”。(梵· 第根 )
美国: 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 包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 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 科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 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 表现领域的比较。(亨利· 雷马克 )
目前大家都同意,比较文学并不是把国别文学拿来
一国对一国进行比较。而是在研究一部文学作品时,
比较文学提供了扩大研究者视野的方法一—使他的
视野超越国家疆域的狭隘界限,看到不同国家文化
2、美国学派:恢复了比较文学应 有的本义——“比较”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 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 括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 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 学、宗教等等,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 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 域的比较。” 在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这一架构下,美国学派建 立起了一套学科理论,这套理论以“比较诗学”、 “类型学”、“跨学科比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 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大大 扩展比较文学研究领域。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比较文学学科史
(一)比较文学学科的诞生背景
第一,与欧洲的文化与文学传统密切相关
*古罗马时期,一些学者注意到罗马作家与
希腊文学之间的传承关系和风格差异。 *中世纪以后,欧洲各国的文化关系极为密 切,人们开始产生整体观念。伏尔泰、莱 辛、赫尔德尔、歌德等人为比较文学的诞
生奠定了基础。
*东方文明传人欧洲,突破视野的局限
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述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开始受到来自 东西方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1) 首先是来自欧美学者的挑战。
“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死亡”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过时”。
近年来,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走向“泛文化”
美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
伯恩海姆(Charles Bernheimer):《跨世纪的 比较文学》学科现状报告, 对比较文学的发展方向提
“跨文化”这一提法有一定歧义。
其一是文化的概念在当今已被滥用。
其二是“跨文化”往往会产生许多误会,因
为在同一个国家之内,可能会有若干个不同
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文化,这样势必会
导致混淆国别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 再者,同一文明圈内也有不同文化,这样也 就会造成与跨国这一条比较文学定义的混淆
曹顺庆教授提出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
现在,这一名称已在国际比较文学界成为通用术语, 不过,正如韦勒克所说:“这个词的英语名称,不可能 离开法语和德语中的类似名称而孤立地进行讨论。”
Part 1 Definitions by western scholars
• Discussion: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definition from the above scholars.
译文一:他要借着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 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 (朱生豪)
译文二:他本想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 可怜我这个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方平)
因此,文学比较无所不在
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文学研究都是比较文 学 比较的现象与比较文学研究并不完全是一 回事 比较文学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学科理论与 方法论,这套理论能使我们由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性认识,并帮助我们掌握必要的方 法,指导我们如何具体来从事比较文学研 究。
•德语名称:
Vegleichende Literaturwissenschaft 在德语里,“比较”(vergleichende)是一个现在 分词,从而使法国学派所强调的注重结果变成了注重过程
与行为;同时也将原来的Literaturgeschichte(文学史)
演变为Literaturwissenschaft(文学的科学),从而使
“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掀起的浪漫主义潮流,因
其国际性特征的缘由,形成了即使在研究一国文
学之际,也不能无视这同外国文学关系的风气。
这样,便催发了比较文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萌生。” (日本,大冢幸男)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 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二)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
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 *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世界比较 文学》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 科赫创办《比 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 学史研究》 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 *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持出版世界上 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3.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校课堂
*1870年,俄国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 开设总体文学讲座; *1871年意大利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 较文学讲座; *同年,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开办 “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 *1892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了 比较文学讲座。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1895年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梭
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获完成博士论文《海涅在法国》, 并于1899年发表了《比较文学目录初稿》; *丹麦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完成了名著《十
九世纪文学主潮》。
(三)“比较文学”的称谓
法语名称:littérature comparée 其含义既可以指―被比较、被对照的 文学作品‖,也可以指―比较性的文学研究 ‖,同时还隐含了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相互 联系‖的意思。 意大利语名称: Letterature Comparata 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在那不勒斯 主持比较文学讲座,其比较文学的名称是 效法法国而构成的。
出两点建议:第一,应放
弃欧洲中心论,将目光转 向全球;第二,研究中心
应由文学转向文化。
Charles Bernheimer 主编的: 《多元时代的比较文学》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方的学者开始 对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开始重新反思。
《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1期发表了《比较文学中 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明确提 出了以“跨文化”(跨异质文化)为比较文学新 的学科理论体系(即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并 以“跨文化”为基础初步勾勒出了比较文学新学 科理论的方法论体系。
这一学科变成了更注重思想探索的文学,这与德国的学术
传统是密切相关的。
• 英语名称:Comparative Literature
1848年,英国批评家是马修· 阿诺德在一封私人信件中 从法语引进该术语,造出Comparative Literature一词。 1886年,波斯奈特以此Comparative Literature为书 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
(四)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 常常是有差异的
1、法国学派 :―比较文学不是比较”。 例如基亚在《比较文学》第六版前言中就明确指出: “比较文学并不是比较。比较不过是一门名字没取 好的学科所运用的一种方法。……企图对它的性质 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可能是徒劳的。” 法国学派反对平行研究式的比较,而仅仅承认“文 学关系”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宗,并以文学关系为 主轴建立起了由影响的“起点”经“中介”再到 “终点”的三点一线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化与文明的交汇与比较中生活着。 我们的文学学习与研究,自然也不
可能脱离这一东西方文化与文明交
汇这一大潮,东西方文学的比较几 乎无处不在。
例1:文学作品跨国 界的流传现象
元代作家李行道的 杂剧 《灰阑记》 (《包待制智勘灰阑 记》)
德国布莱希特: 《高加索灰阑记》(1945)
戏剧《图兰朵》Turandot的演变
“文明”则是指具有相同文化传承(包括信仰体
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共同体。 美国学者塞缪尔· 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一书 中认为,世界上有8大互动冲突的文明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分析了曾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产生过较大影响的21种文明
“文明”概念的涵义是明确的。用“跨文明”替代 “跨文化”更能彰显比较文学研究实践以及学科理论 建构此次重大转折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