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宗教改革PPT
合集下载
第五章第一节:宗教改革的背景(共17张PPT)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 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摘自《西方宗教史》
结论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新旧文明的冲突,改革的必然
火刑柱 插图画 中世纪
思考: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
端”的形式?
1、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事件:
失败
①12C,法国南部“异端”运动
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失败
②14C-15C,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主张:信徒与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③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切寄人托于是来神世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组织“十字军东征”,垄断军事; 兜售赎罪券,掠夺财富; 导致封建王权衰落。
十字军东征
兜售赎罪卷
二、宗教改革前的西欧
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受到严格控制 ②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 外衣。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托莱多 版画 罗马 1498年
而罗马帝国内忧外患——312年,君士坦丁受洗皈依,次年6月 发布《米兰敕令》(das Tolerantedikt von Mailand)成为基 督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结束了对基督教的长期迫害,恢 复了信仰自由与和平。 ❖ 5.公元329年,狄奥多西一世诏令全国,正式承认基督教为罗马 帝国国教——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宗教。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术 也蒙上浓厚的宗教愚色人彩船 布罗尼穆斯·博斯
油画 荷兰 1470年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
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 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 糕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 者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 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 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1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共17张PPT)教育课件

:
那
你
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
一
口
罗
没
有
我
和
他
不
同
。
我
是
从
底
层
但
是
当
我
拍
完
但
是
我
年
轻
时
有
一
个
想
法
就
是
如
果
我
告
诉
你
怎
么
弄
■
电
:
“
口
罗
部
爬
一
,
1
戏
有
上
来
的
我
个
5
分
钟
后
你
还
色
其
没
清
镜
没
有
楚 弄
有 怎
完 情
么
头
我
就
胆
怯
,
像
运
作
这
个
东
西
(
,
下
不
耐
烦
像
如
果
我
自
己
弄
费
电
影
一
五
分
钟
男
女
实
里
拍
个
就
弄
尼
摄
)
所
镜
完
所
以
最
是
拍 以
后
通
不
第
一
为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 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宗教改革 ppt课件

总结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 根本原因: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腐朽的天 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
• 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 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强化王权。
• 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 解放
• 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 德国因素: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
重的地区。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否定罗马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体现了资产阶级追 求自由平等的要求
否定天主教会神学的垄断地位; 现了资产阶级节俭和追求现世幸福的要求
问题: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 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人 无:的 法主得 改张救变信与;仰否人得完在救全 现由 世强上 的调帝 成《预 功圣定 与经,失》人败的的就地意是位志得 不同救 文:与主加否张尔的简文标化把志教信。义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加尔
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反封建的社会、 思想改革运动
合作探究:
请回答: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 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 压制进步思想,迫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 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
作用
英国国教
通过了《至尊法案》 通过《三十九条信纲》
局限
总结提升:
虔诚的信仰者对腐败的天主教会的抗 议,逐步演变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
新教教派、调整后的天主教会在不同 程度上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宗教宽容的理 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个人有了选择宗教 信仰的自由。宗教改革给欧洲人带来一次 新的思想解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PPT课件

教会 兜售“赎罪券”
天主教会宣扬:购买“赎罪券”的人,当钱币落 到赎罪钱柜“叮当”作响时,死者的灵魂就立刻被 送到了天堂。
《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10月31日 万圣节前夕,路德在 维登堡教堂大门上张 贴了《关于赎罪券效 能问题的辩论》—— (《九十五条论纲》) 全面提出他的宗教改 革论点,成为德意志 维登堡卡斯尔教堂北门 宗教改革运动的开端。
第五单元 第2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专题五
第二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德意志宗教改革
罗马天主教区
阅读材料后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三:天主教会控制德意志二分之一的土地,每 年从德意志流向罗马的财富达三十万古尔登以上, 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每当罗马教会出 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意志聚敛钱 财,整个德意志成为“教皇的奶牛” 材料四:这个时候的德意志,已经受到了欧洲人 文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为了培养人才的需要, 德意志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建立了大学,新 的思想得以传播。
马丁· 路德的核心 思想:每个人可 以凭自己的虔诚 信仰得到拯救, 个人信仰建立在 自己对《圣经》 的独立理解上。 即“因信称义”。
天主教会
教皇或教士
《圣经》 重
新教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意义:否定教会神学的垄断地位 ___________
马丁· 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时的手稿
③建立廉俭教会。(简化圣礼、 精减教职、减少宗教节日)
15
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原因
( 1 )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碍德 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 2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经济 掠夺和政治控制。 (3)直接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 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
《欧洲的宗教改革》课件

宗教改革的领袖和运动
1
马丁·路德的改革
马丁·路德通过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等著作,挑战教会权威,引发底层信仰的 变化。
2
约翰·加尔文的改革
约翰·加尔文创立了加尔文主义,促进了新教派的形成,并在欧洲爆发了一系列 宗教战争。
3
宗教改革在其他国家的传播
宗教改革在英格兰、瑞士、法国和荷兰等国家得到推广,产生了各自的宗教改革 运动。
宗教改革的背景
1 中世纪教会的权威
性
中世纪教会在宗教和政 治上拥有巨大的权威, 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 生了深远影响。
2 摩尔门第宣言的影
响
3 文艺复兴对宗教改
革的影响
摩尔门第宣言的出现削 弱了教会的权威,为宗 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和 对古典文化的研究,为 宗教改革提供了理论支 持。
《欧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给欧洲历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课件将深入探讨欧洲宗教改革的 背景、领袖、运动以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引言
1 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宗教改革推动了历史的变革,对欧洲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理解宗教改革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欧洲的历史进程和现代社会的发 展。
总结
1 宗教改革对革和进步,为现 代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 础。
2 宗教改革的意义和
影响
3 宗教改革的启示和
启迪
宗教改革改变了欧洲的 宗教、政治和社会面貌, 对人类历史具有重要的 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宗教改革告诉我们,对 于不公正和不合理的现 象,个体的力量可以产 生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宗教改革的影响
宗教的自由和多元化
2014年高中历史 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件 人民版选修1

(3)宗教改革思想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 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
础。卡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清教成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2007年是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490周年,当年马 丁· 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
《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张或措施中为新兴资产阶 级的政治斗争提供借鉴的是( A.剥夺天主教会的财产 B.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教会组织 C.卡尔文主张勤勉敬业和积极进取 D.因信称义 解析: 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 符合了新兴资产阶级中大胆、果敢分子的要求,他们以此 为旗帜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 )
5.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 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 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的重大影响
C.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解析:材料的主张是在人出生前,上帝就先定了选 民或弃民,选民获得的财富是上帝的恩赐,这体现的是 “先定论”。
答案:A
6.英国宗教改革后不久又出现了要求清除国教中天 主教残余的清教徒运动,其主要原因是( ) A.教皇的腐败引起教徒的不满 B.封建主积极争夺教会的领导权
C.新兴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D.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
解析:议会通过“至尊法案”是英国宗教改革开始的 标志,从此,英国教会推翻了罗马教廷,英王成为英国最 高的宗教首领。由于英国宗教改革保留了大量天主教会的 残余,受卡尔文教影响的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清除国教 中的天主教残余。
欧洲的宗教改革 PPT

决 落实基础知识。
定 ②准备质疑、补充
点展评示、要拓求展:、升华
①②①②点其脱展修方评他稿示正法答小,需、等题 组 写 有知 )思积清小识。路极几结拓、思组(展规考;小、范、展结规,认示中律答真要主方案倾分要法正听层写的误;次题总、进、目结是行要的。否补点核全充,心面点书,;评写重进、要点行质认,答疑真解案或,题的拓迅规补展速律充。。,
历史是人书写的,更是人创造的。回归历 史,体会当时人的思想感情,你会感悟更多。
请你站在教皇、国王、新兴资产阶 级、新教教民的各自立场,发表一下对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感受!(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或 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或······)
信徒比例
天主教:50% 新 教:40% 东正教:10%
德国
瑞士
英国
尼德兰
响 争愈演愈烈,实现彻底的宗教宽容还有很长的道路
要走。
影响:治、经济、思想文化、组织(民族教会)
天主教会
因行称义
路德宣称:反对用赎罪券赎 罪,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 诚信仰得到拯救,无需教会 和善功,个人信仰建立在自 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
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教徒
×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直接对话、得救
实的绝质对是“当权为钱威加强,币罗是投马为入天封钱主 建柜教宗叮会教 当响实了时质人,是的增否个加定性的教,只皇使的人是权获贪威得婪了,爱解精财放神 神的学欲的望精,神而垄断不而是服灵务魂的升天。 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14~16世纪西欧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15、16世纪英、法、西班 牙顺应时代要求,逐渐形 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 需要一个强大的民 文艺复兴 族国家作支撑 解放思想
教学PPT: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4.英国国教派 (1)创立者:亨利八世 (2)与教廷决裂之因 A.借口:离婚问题 B.主因:强化个人领导权 (3)成立:1534年
配合课本P.190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4)内涵
配合课本P.190
A.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领袖
B.教义、仪式和制度:与罗马教会无显著差异
(5)意义: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成为国王统治 的教会
(3)人人皆为教士:基督徒有权利阅读圣经,做 自己的教士,神职人员没有特权与法力
(4)其他
A.反对中古教会的教规礼仪、苦修及独身等
B.将圣经翻译成日耳曼文,鼓励信徒自己读经 ,不要全面听信教会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二)新教派系
配合课本P.189
1.路德教派 (1)受地方诸侯保护,继续宣扬宗教改革 (2)影响:欧洲各地开始呼应
配合课本P.191-192
• 新旧教支持者冲突不断
宗教迫害 • 1955年,奥古斯堡和约规定[教随君定]原则 与冲突 • 因宗教迫害而独立建国,如荷兰(新教)脱离西班牙
• 背景:17th初,波西米亚(今捷克,卡尔文教派)欲脱离神圣罗马帝国
• 导因:1618年布拉格掷窗事件
• 经过:几乎全欧洲国家卷入战争
(2)签订: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vs.日耳曼新旧教诸 侯
(3)原则-“教随君定”:各地诸侯得以规定领地 内通行的宗教
(4)协议:路德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合法宗教
四、宗教战争
3.宗教迫害
配合课本P.191
(1)原因:新旧教对教义的歧见
(2)影响:新教徒以反宗教迫害为由,独立建国
→如荷兰为反抗西班牙的天主教统治而独立
(1)教宗帕特使到日耳曼地区销售赎罪券 (2)路德写下《九十五条论纲》 (3)人们不满罗马教会的腐败与搜括钱财 4.结果: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各地展开
高中历史选修1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共25张PPT)

救,《圣经》为惟一标准
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
(3)特点:自上而下的改革,政府的民族教会
保留了很多天主教的成分
• ①英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谁?这和德国、瑞士的宗教 改革有什么不同?
发起者是国王,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这使得英国的宗 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 的人物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英国
一、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回顾 总结
(1)经济 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而教会
倡导轻商思想,严重阻碍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政治 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的障碍
(3)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
而教会却实行专制
(4)天主教会 腐败奢侈,引起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 (5)导火线 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①整顿组织内部: 革除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治贪污腐化, 加强对神职人员监督。 ②坚持教皇至上:
宣布所有新教都是“异端”,教皇是宗教事务 的最高权威,没有教会 解释《圣经》,普通 教徒不可能得救。 ③加强宗教裁判: 扩大惩治范围,加紧 打击“异端”。
布鲁诺被处以火刑
成立耶稣会
西班牙人罗耀拉于1534年在 巴黎创立耶稣会,1540年得到教 皇的正式批准。这是天主教中反 宗教改革活动的最重要的工具。 其宗旨是绝 对服从教皇, 为了天主教 会利益不惜 伊纳爵·罗耀拉 运用一切卑 劣手段来达到目的。为此, 其成员远赴世界各地传教。
影响 1、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
作用
2、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 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
加尔文教对西方 资本主义的兴起 影响极大。日内 瓦新教会也因此 实行政教合一的 体制 ,不再受 制于教皇。加尔 文被人们誉为 “欧洲宗教改革 的第二位伟大人 物”。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PPT

一课一练
1.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 时代”。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 “万流归宗”的地位。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 的措施或因素有( ) ①整顿教会拓展势力 ②组织十字军东征 ③封建割据 势力强大,王权衰弱 ④教权高于王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C
3、本课小结 天主教 的神权 统治
天主教的起源发展
天主教 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
法国的异端运动 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运动
宗 教 改 宗教 革 异端 的 背 景 向近代
过渡的 西欧
捷克人胡司的异端运动 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第 二 幅 图
B
B
4.下图中,你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 B.教会向信众榨取“什一税” C.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 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5.下列关于宗教神学与 人文主义的对比,错误的是( ) A.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卡诺莎晋见 B.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 C.自由平等——等级观念 D.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第九幅图
第十幅图 中世纪商人的生活
结合教材说明图片反映了当时的商人的生活状况如何? 商人日益富有,人数不断增加 。
结合必修二专题五说明当时的经济生产状况有何新变化? 资本主义经济萌生,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时间:中世纪
“中世纪”也称中古,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于古代奴 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主要适用于欧洲。
地点: 欧洲 角色: 天主教
佛教
宗 教
天 主 教
基督教
东 正 伊斯兰教 教
宗教改革 ppt课件

——加尔文
⑤严格的道德标准,提倡节俭
探究二:请比较加尔文宗与路德宗教义的 异同。
相同点:①信仰得救;②《圣经》 是最高权威、③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点: ①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 论,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②神职人员要由信徒选举产生,建 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2)加尔文改革的影响
把日内瓦改造成 政教合一的神权 共和国。
(3)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材料一: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 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37条 赎罪券绝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 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
----《九十五条论纲》
只要信仰上帝就可得救,即“因信称义”。
(3)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普通的教徒与教士没什么区别。
全体信徒皆教士。
(3)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材料三:
路德翻译成德文的《圣经》
路德的《圣经》
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而非天主教会的 神学说教。
(3)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材料四:
1527年7月,路德与 曾经当过修女的 Katharina von Bora喜 结良缘。图为其肖像。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以娶妻。
(1)加尔文的宗教主张
《基督教原理》这本 书对近现代基督教以 及近现代欧美思想的 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①《圣经》权威至高无上
一②个信人仰所得以救发财致富,不在于他
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
上③帝先的定恩论赐。财富本身决不像
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
这④样简做化就宗是教亵仪渎式神,明神。职人员选
举产生。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 改革的必要性。
宗教改革.PPT

4、新教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的影响,成为早期资产 阶级反封建的武器;
思考题: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本质、前提、斗争矛头)
区别: (核心内容、形式、实质和影响)
.
11
讨论
14--16世纪的欧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
1、经济领域: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密、资本主义工商 业产生、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矛盾加深
C、资产阶级要求没收教会的财产和土地
D、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2、英国出现清教徒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国王要进一步加强王权
B、天主教会腐败不堪
C、英王成为国教最高首脑
D、英国资产阶级力量增长
3、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8
(二) 宗教改革的概况
1. 德意志宗教改革: 代表人物----马丁· 路德; 根本原因:德意志受教会压榨最严重地区,严重阻碍资 本主义发展
-----针对教会的欺诈,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原则?此原 则的实质是什么?
导火线(直接原因)
------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马丁· 路德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的原则。
我们并不属于我们自己,所以,(除了信仰)无
论是我们的理性,还是我们的意志,都不能主宰
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加尔文
1
分组学习纲要
• 什么叫宗教改革
• 为什么要进行宗教改革
• 哪些人,哪些国家进行了哪些改革
• 宗教改革有什么意义
.
2
宗教改革
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天主教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社会运动,政治运动。
专题5_《欧洲的宗教改革》课件

由于圣经一直以来都被罗马教会所把持,而且只有拉丁文本,所以普通人 根本没有能力阅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马丁路德开始着手将圣经翻译成德 文。这个时候,刚刚实现的古腾堡活字印刷技术给德文版圣经的发行工作提 供了最好的帮助,使得圣经的大量印刷和发行成为可能。
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背景 罗马教廷的政治控制、经济搜刮 路德立志改革 (主观原因) (原因) 马丁· 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发表“论纲”(直接原因)
原因: 积极谋求统治欧洲
1)舆论准备:提出”双剑说” “太阳月亮说” 2)内部改革; 3)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十字军东征”
4)封建王权势弱
5)生产力水平低,人们的认识有限,教义具有 麻醉性。
原因:麻醉灵魂的教义教规
1.天主教的思想基础:
信仰高于理性
2.主要教义:
1)一神说和神创说; 2)原罪说和救赎说; 3)末日审判说; 4)禁欲说。
材料一 : 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 国”,实际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 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由于神圣 罗马帝国大统一梦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 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每 当罗马教会出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 德国聚敛钱财,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 奶牛”。当时梵蒂冈计划建造一座新的圣彼得教堂, 于是在整个德国大量发行赎罪券。
3、天主教的堕落与残暴 4、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
上帝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红衣主教 大主教
华丽的祭坛
教皇出巡
大主教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有 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天主教会的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主要原因) 背景 罗马教廷的政治控制、经济搜刮 路德立志改革 (主观原因) (原因) 马丁· 教皇兜售赎罪券,路德发表“论纲”(直接原因)
原因: 积极谋求统治欧洲
1)舆论准备:提出”双剑说” “太阳月亮说” 2)内部改革; 3)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十字军东征”
4)封建王权势弱
5)生产力水平低,人们的认识有限,教义具有 麻醉性。
原因:麻醉灵魂的教义教规
1.天主教的思想基础:
信仰高于理性
2.主要教义:
1)一神说和神创说; 2)原罪说和救赎说; 3)末日审判说; 4)禁欲说。
材料一 : 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 国”,实际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 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由于神圣 罗马帝国大统一梦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 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每 当罗马教会出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 德国聚敛钱财,以至于德国被人们戏称为“教皇的 奶牛”。当时梵蒂冈计划建造一座新的圣彼得教堂, 于是在整个德国大量发行赎罪券。
3、天主教的堕落与残暴 4、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
上帝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主教
神父 信徒
红衣主教 大主教
华丽的祭坛
教皇出巡
大主教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有 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欧洲的宗教改革:课件4(54张PPT)

教 权 阳,国 权 犹 , 它 光 阳 来 。 ——教 ——教 诺
红衣主教
华丽的祭坛
教皇出巡
大主教
教皇出巡
红衣主教 大主教
华丽的祭坛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 富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 富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 罗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这种搜刮, 20倍左右 罗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这种搜刮, 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 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也极大地 恶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 恶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有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 梵蒂冈, 梵蒂冈 0.44平方公里 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平方公里, 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 力犹如月亮, 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 阳借来的。 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教皇英诺森三世
这段材料 反映了什 么问题? 么问题? 提示: 提示: 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王权 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
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世纪的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 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 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 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 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 年仅26 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 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 子和孩子, 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 诺莎城堡, 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 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 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 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 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 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 他这个认了罪的人。 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 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 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 整等了三天, 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 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 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 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 诺莎觐见” 又称“ 诺莎觐见”,又称“卡诺莎之 辱”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亨利八世改革教会法令:1529年 a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 b教会给罗马教廷的年贡改给国库 c禁止英国人向罗马教廷上诉 d取消教皇的最高司法,人事任免权力 ②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1534年 a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领 b教皇不能干涉英国教会事务 c教会开宗教会议必经国王同意 d教规须经国王制定人员审查 e教会法庭职权移交给国王法庭 f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仪式 ③封闭修道院和没收其财产给王室 3影响:国教是民族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的工具 四 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1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课件制作人 吴志成 教学目标 ① 16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影响 ③加尔文教派和英国国教改革的共性及特点 ④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原因,内容,影响 难点: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共性,影响分析 教学过程和课堂导入 导入:十六世纪基督教会的腐败掠夺严重阻碍 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在人文思想影响下,西 欧进行了宗教改革建立了资产阶级新教 板书提纲和讲述新课
②政治上:教权高于皇权(卡诺莎之辱1075年) ③思想上:教会垄断文化和学校教育 ④生活上:教会对人们影响不处不在(子民) ⑵ 宗教异端运动: 1 12世纪法国南部异端运动兴起 观点 现存封建统治秩序和教会是魔鬼创造的 揭露教会虚伪腐化要求纯洁教会 2 14-15世纪欧洲的异端运动高涨: A英国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①信徒和上帝间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②抨击教会教士要求没收教会财产 B捷克胡司的异端观点: ①揭露教会奢侈残暴要求没收教会财产 ②废除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③教权服从世俗统治权力 ④用民族语言传教 3 异端运动的意义:
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背景: 1根本原因:罗马教会对德国的掠夺最严厉 ①条件:德国的分裂有利于罗马教会的掠夺 控制德国土地的三分之一 ②表现: 征收十一税 出售赎罪券和教会职务 德国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 2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在德国兜售赎罪券 3马丁路德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⑵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发表《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1517.10 ①教皇出售赎罪券是荒谬无耻的 ②因为教皇无权赦罪,只有上帝才拥有免罪权 ③人们依靠内心虔诚忏悔就能获得上帝的赦免 2发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 ①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因 ①王权强大摆脱教廷控制,反对改革 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是南北贵族集团权力之争 胡格诺和天主教徒的30多年混战 表现 圣巴托罗缪之夜:2000多胡格诺教 徒被屠杀1572年8月24日 结果:天主教为国教,允许信仰新教 ⑶英国宗教改革建立国教(安立甘教,圣公会) 1英国宗教改革的原因: 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罗马教廷的掠夺 ②政治:资产阶级新贵族崛起和王权加强--罗马教廷的干预英国世俗事务 ③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 2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
a“原罪”使人的本性败坏 b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沟通获得拯救 c主张减少教堂,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 d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 ②“与上帝直接对话” a《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b信徒有信仰自由:可以阅读理解《圣经》 c在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d教会是教徒的结社,教士是教徒选举的公仆 ③建立本民族教会 a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 b世俗统治者的权力高于教权和支配教权 c停止向教廷纳贡,取消教廷最高宗教司法权 d建立本民族教会 ⑶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①不少宗教团体陆续接受了路德新的宗教思想
①有力挑战教会神权统治 ②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和经济的愿望 ③表明宗教改革的势在必行 ⑶向近代过渡的西欧(改革的现实动力) 1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4世纪 ②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上:资产阶级(和君主)的要求 ①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民族国家 ③一些国家君主想摆脱教会束缚加强中央集权 3思想上: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①批判教会的愚昧禁欲和封建等级制度 ②宣传自由平等,竞争科学理念 二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517
②掀起了反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下层民众 的反封建斗争。 ③《圣经》译为德文有利于德意志民族语言发展 ④1555年教随国定原则使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 ⑤为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三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张 ⑴瑞士宗教改革建立加尔文教派 1541年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②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③核心是“先定论”,祈祷没有意义 ④鼓励选民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和美德 ⑤实行长老制,建立政教合一的日内瓦共和国 ⑥阅读《圣经》取缔陋习 ⑦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塞尔维特) ⑧影响:日内瓦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一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历史背景 ⑴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 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 ①1世纪产生与小亚细亚,巴勒斯坦 ②4世纪初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③依附日耳曼封建政权发展势力 ④基督教会的分裂 1045年 ⑤十字军东征天主教会扩张势力 1096-1291年 2天主教建立大一统神权统治原因 ①中世纪欧洲封建割据严重 ②王权的衰落 ③教会势力的扩张强大 3天主教对西欧大一统神权统治的表现: ①经济上:占有1/3地产 十一税 赎罪券
是西欧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也是在宗教 外衣下开展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政治运动 ②政治上: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加强,沉重 打击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 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经济上:资产阶级得到部分天主教财产, 加尔文派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神圣宗 教外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思想上: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 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尔文教派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的旗帜,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