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经验看中国银行股未来走势
《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笔记
《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文献综述 (5)二、日元贬值的历史背景与现状 (5)2.1 日元贬值的历程 (7)2.2 当前日元贬值的环境与特点 (9)2.3 日元贬值的国际比较 (9)三、日元贬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10)3.1 对日本出口的影响 (12)3.2 对日本进口的影响 (13)3.3 对日本国内物价的影响 (14)3.4 对日本经济政策的调整 (15)四、日元贬值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6)4.1 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18)4.2 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19)4.3 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 (20)五、日元贬值的原因分析 (21)5.1 宏观经济因素 (22)5.2 政策因素 (23)5.3 结构性因素 (24)5.4 预期因素 (25)六、日元贬值的应对策略与政策建议 (26)6.1 货币政策调整 (28)6.2 财政政策调整 (29)6.3 结构性改革 (30)6.4 预期管理 (31)七、结论与展望 (33)7.1 研究结论 (34)7.2 政策启示 (35)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36)一、内容概要《汇率下跌之后:日元贬值的宏观经济启示》一书深入探讨了日元贬值及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因素,为读者提供了对货币制度、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深刻见解。
书中开篇即指出,日元贬值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全球金融市场动态变化的一部分。
通过对比日本与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作者分析了日元贬值的历史背景和当前形势,揭示了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如贸易顺差减少、人口老龄化等。
在探讨日元贬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时,作者详细阐述了日元贬值对出口企业的利好作用,同时指出其对进口企业和整体经济的潜在风险。
作者还分析了日元贬值对亚洲其他国家及全球经济的影响,展示了日元贬值在全球经济中的连锁反应。
在货币政策部分,作者讨论了日本央行在应对日元贬值时的政策选择,包括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与调整。
中日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比较与启示
中日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比较与启示【摘要】本文旨在比较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通过概述中日两国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中的启示和经验借鉴。
文章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启示和经验借鉴部分,文章总结了两国政策的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中日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对比,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比中日货币政策的差异和相似点,可以为两国的货币政策提供实质性的参考和借鉴。
文章旨在促进中日经济交流,加深双方对货币政策的了解,提高两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和稳定性。
【关键词】关键词:中日,货币政策,比较分析,启示,经验借鉴,政策建议,对比总结,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货币政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财政稳定。
中日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比较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探究其异同之处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对于促进双边经济合作、推动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和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对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进行综述和比较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的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中日货币政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中日两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互利合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比较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中日货币政策,可以深入了解两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经济发展的不同理念和策略选择。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和路径,为未来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建议。
研究中日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比较也有助于加深对国际金融体系的认识。
中日作为亚洲两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的发展和调整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格局都具有重要影响。
从日本经验看目前全球金融危机
从日本经验看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01期一、日本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处理经验(一)日本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和“慢性衰退”交织日本20世纪90年代同时出现相互关联的“急症”及“慢症”,即金融危机和经济慢性衰退。
金融危机以金融机构倒闭、银行间拆借利率急速上升、金融市场流动性不足、经济增长率及股价急落等为主要表现,慢性衰退以一时景气回复,股指上升,但经济持续低迷为特征。
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机构破产引发对金融市场的信用危机、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恶化,由于流动性不足银行惜贷,并波及到实体经济。
慢性衰退是伴随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坏账增加引起的,金融机构为隐瞒坏帐追加贷款,企业增长减速使平均经济增长率降低,股市低迷。
慢性衰退中,也会出现一时景气恢复,然而增速较低。
金融危机和慢性衰退相互关联、相互交织。
金融危机持续,对实体经济造成打击,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引起慢性衰退,经济衰退又催生新的不良资产,使金融系统变得更加脆弱,形成恶性循环。
日本由于金融危机问题未及时解决,造成十余年的慢性衰退。
(二)注足资本及快速处理坏帐是应对金融危机和慢性衰退的有效方法1997年至1999年日本处理金融危机的经验是注足资本,使金融危机平息下来,金融局势得以稳定,股价也有所回升。
然而,资本注入治标不治本,如果不解决产生危机的根本——坏账问题及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恶化问题,危机还有再起的风险。
对应慢性衰退的方法是快速公布并处理坏账。
具体讲,政府应健全坏账监管机制,谨慎处理担保不足的坏帐,也可买入一部分坏账等。
中央银行降息对景气恢复缓和慢性衰退有作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二、从日本经验评价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处理日本金融危机与目前金融危机发生的背景、起因等不尽相同,但存在惊人的相似性。
一是泡沫都是在金融管制放松条件下金融试验行为的结果。
二是都表现为宽松信贷环境下银行平衡表规模的扩张。
三是都伴随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金融危机蔓延的路径也极其相似(金融机构破产引发对金融市场的信用危机、金融机构经营状况恶化,由于流动性不足银行惜贷,并波及到实体经济)。
从日本的历史经验看:为什么人民币应该钉住美元
从日本的历史经验看:为什么人民币应该钉住美元作者:罗纳德·麦金农内容提要:在汇率问题上,中国应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人民币过多的升值并不能消除巨额经常项目顺差,相反可能导致经济在升值预期下陷入零利率陷阱。
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缓慢爬升,升值幅度应盯住中美通胀率之差。
一旦美国通货膨胀结束,美元资产利率下降,中国人民银行就应当宣布升值结束。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从1994年到2005年7月21日,中国一直将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固定在8.28的水平,此后也仅允许小幅、谨慎的升值。
相对其它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积累了大量美元外汇储备。
结果中国面临着美国要求进一步升值人民币的压力。
尽管升值并不会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但是会有降低名义利率的威胁——正如1978年至1995年的“日本冲击”(Japan Bashing)和日元升值的经历。
由于日元过度升值导致的通货紧缩以及零利率的流动性陷阱,使日本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迷失的10年”。
这也可能发生在新世纪的中国。
从“日本冲击”到“中国冲击”(China Bashing)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美国结构性的财政赤字和极低的个人储蓄率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失衡”,美国从世界各国大量举债以弥补不断增加的经常账户赤字。
仅在1991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美国的经常账户短暂地回到零水平,2006年美国的赤字已达GDP的7%。
美元的债权国很多来自东亚的高储蓄率国家,主要是日本和现在的中国,这两个国家在制造业方面拥有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但是,从2003年开始,石油产出国亦开始变得重要。
东亚国家在制造业的贸易顺差以及相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导致了官方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主要以美元计)。
这导致欧洲和美国的重商主义者对亚洲国家不断施加升值货币的压力。
尤其是中国这样的高储蓄率(相对其投资而言)国家,在2005-2006年承受了来自他国的巨大压力——外国普遍认为货币升值将会减少中国的巨额贸易(储蓄)顺差。
中国银行股业5年回顾与展望分析
中国银行股——5年回忆与展望分析〔第一次业余研究银行股,源于想弄明白两个问题“银行股为啥估值一直这么低?〞以及“过去五年驱动银行股指数涨跌的因素是什么?〞。
个人觉得整体考虑框架还非常粗浅,分析中肯定有缺乏和错漏之处,也请雪球的前辈指正。
〕一、概述中国上市银行的股价,在经历了2007年~2021年的大起大落之后,在2021年到达了金融危机之后的反弹顶点。
自此之后,银行业指数就一直在横盘盘整;而股价估值更是一路走低,近年来多数银行股破净,市盈率也彷徨在个位数。
图1:申银万国银行指数走势图2:申万银行行业估值走势我认为影响中国银行股走势以及驱动估值上下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五个:市场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与增发、坏账率和债务违约、国内经济开展速度、其他事件型驱动因素〔例如沪港通等〕。
以上单个因素无法长期左右行业指数走势,只有在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指数才可能有方向性的改变。
二、国内A股银行业分析中国的银行股之所以形成目前的格局,主要是受到以下五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1、市场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
虽然当前银行创新业务层出不穷,但是短借长投仍然是中国银行主要的经营形式,利差是利润的主要来源。
长期贷款的利率及相应在总资产中的比重,以及短期存款的利率变化,成为影响银行根本面的重要因素。
市场利率长期上行,是导致银行股破净的主要因素。
长期贷款利息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银行存款利息是主要的支出本钱。
长期贷款形成之后,一旦市场利率上行,会导致银行资产价格下降,同时支出上升影响利润。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和一些地方国企背景的银行在2021年“四万亿〞的时候,发了大量的长期贷款,并且这些长期贷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了银行很大一块资产。
另外国家通过准备金率来调节市场的流动性。
金融危机以来连续进步存款准备金率无疑对市场利率的进步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家从2007年起就连续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
至2021年12月,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为21.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为18%。
从美日银行破产分析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
从美日银行破产分析看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的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美国日本的银行业更是受到了破产的威胁。
我们通过对美国日本银行业破产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银行业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从美国的银行业破产来看,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信贷泡沫的破灭。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银行业过度放宽了对信贷的管控,大量的次贷和房地产贷款进入了市场,导致了信贷风险的积累。
当房地产市场崩盘之后,这些风险暴露无遗,银行业出现了大规模的破产潮。
而日本的银行业破产则与经济不景气和金融泡沫有关。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导致了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崩盘和股市暴跌。
许多银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亏损严重,无法偿还债务,最终破产。
从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来自于市场、信贷和经济等多个方面。
为了预防和化解这些风险,我国银行业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能力。
我国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对银行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
同时,银行业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其次,加强信用风险防范和控制。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银行业还要加强对借款人的风险管理,及时调整债务结构,控制信贷风险的积累。
再次,推进金融创新和科技应用。
金融科技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引入新技术和业务创新,可以提高银行的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
例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和预测风险,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和经验借鉴。
银行业风险是全球性的,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风险。
我国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高我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水平。
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注: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的现象,其主要表现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二战后,日本是战败国。
由于战争,日本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为了恢复经济发展,支持企业恢复生产,日本政府推出扶植和保护银行顺利营运方面的措施。
同时,由于企业生产处于恢复阶段,企业利润留存严重不足,不足以扩大再生产,从而使经济快速复苏;从而决定了当时以间接金融为主,直接金融为辅的金融政策,银行成为企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提供者。
因此,日本政府对金融业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同时也对金融业进行了高度保护,银行业在日本二战后的经济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虽然这种金融体制使战后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但是日本银行业分工过细和政府的过度保护,导致银行业管理呆板、竞争力差和活力不足等诸多弊端,尤其是随着日本经济走向成熟化,其金融体制的负面作用更加突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迅猛快速发展,其发展势头令世界瞩目;而以此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却与日本经济形成强烈反差。
日本经济急剧增长,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贸顺差逐年增加,而日本国内一直处于低利率的水平,美国的利率处于较高水平,从而吸引大批日本投资者将日元换成美元,导致日元资产大幅度外流。
1985年9月,美国、日本、前西德、英国和法国等5个发达国家(即G5国家)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签署协议,一致同意通过国际“协作干预”,稳步有序推动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
协议签订后,各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开始实行大规模的“协作干预”,日本在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使日元汇率一路上扬,与此同时,1986年初世界石油价格意外下降,更加大了日元升值的幅度。
1986年5月,美元对日元汇率击破160日元大关,比《广场协议》前贬值近40%。
低利率和的货币供给为金融泡沫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大量资产流向股票市场,导致股票价格迅速上升。
以此同时,日本房地产市场由于股票市场价格的迅速上升,以及日本政府的错误政策的引导,使得日本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也因此使得日本股票市场的日经指数也飞速上升。
从日元贬值看人民币未来走势
2008年8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以后,日元汇率从最低点110升值到2011年10月的最高点75。
因为日元升值严重损害日本国内企业出口竞争力,日本政府在日元升值期间,用尽各种办法也无法阻止日元的升值。
但在美国2012年9开始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以后,一直强势的日元不仅没有走强,反而开始大幅下跌,最高超过105。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实际很简单:因为日本长期低通胀导致低利率,让日元长期成为世界货币中廉价的贷款货币,国际投资者大量贷款日元对外投资。
2008年以后,美国、欧洲相继爆发危机,世界投资利润下降,风险上涨。
资本大量从欧美回流日本,导致日元不断升值。
再加上投机资本顺势做多日元,即使日本央行多次发行日元也难以阻挡日元升值。
即使日本后来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2011年日本首次出现贸易逆差320亿,2012年贸易逆差780亿美元,2013年逆差估计超过1100亿美元),日元依然无法贬值。
因为回流的资金大于日本贸易逆差的资金。
日元总体表现还是外汇兑换日元需求更多。
2012年9月,美国虽然再次进行第三次量化宽松,但欧美金融危机缓解、经济开始复苏,资本开始再次流出日本,回流欧美国家。
加上日本政府不断的货币宽松增加市场日元供应,再加上日本依然贸易逆差严重。
当然还要加上投机资本转向的推动,日元开始大幅贬值。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元的升值和贬值,不仅仅是受贸易的影响。
资本流动和投机对汇率的影响甚至超过贸易的影响。
即使在日本出现贸易逆差接近1年的时间(2011年10月--2012年9月)内,日元依然高位盘整不跌。
而后来,即使美元继续宽松的情况下,日元却狂跌不止。
日元的贬值能给人民币走势什么启示吗?我们先看今天的中国的具体情况。
1、套利热钱大量涌入;由于中国大力刺激经济引起国内通胀,导致利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香港等地区。
加上人民币长期的升值产生的升值预期。
大量存款转移到大陆进行套利。
由于中国资产泡沫不断上涨,部分追逐泡沫的热钱也涌入中国。
从日本经验看中国汇率问题(商业时代)
从日本经验看中国汇率问题魏晖(武汉大学武汉430072)摘要:本文探讨了曾严重影响日元汇率政策的几个重要事件,包括尼克松休克疗法,日美贸易冲突,广场-罗浮宫协议,并为人民币总结出借鉴之处。
关键词:日元;人民币;汇率1、引言由于经济增长、贸易大量顺差等各方面原因,如今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
下面是2004年4月24日G7(美、日、德、法、英、意、加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官员发言中的一段:“我们重申汇率应该反映经济基础。
过分的调整汇率、汇率的不规则运动都不适宜经济增长。
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监视外汇市场并且保持适当的合作。
在本文中,我们强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那些缺乏灵活性的主要国家或者经济区需要在汇率上有更大的灵活性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平稳广泛的调整”这样的演说,目的是敦促中国汇率更加灵活化。
IMF也建议人民币以G3汇率为参考。
讨论汇率政策最好的方法是参照国际经验。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日元一直呈升值趋势。
本文就意在观察日本过去30年的经验并根据日本经验总结我国应该汲取的经验。
2、影响日元汇率政策的主要事件(1)“尼克松休克疗法”和日元投机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陷入长期的通胀和赤字。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了一系列改善收支状况的措施,包括单方面终止黄金可自由兑换。
德国在1967年升了币值,日本仅是放松了资本流出控制并使进口商品和劳务进一步自由化,这些举措对缓解日元低估远远不够。
很快就被迫放弃固定制度。
日元兑美元马上由360:1升到了340:1,虽然进行了很严重的外汇市场干预,但是在当年年底还是升到了315:1,并且在东京市场上货币的投机十分严重。
投机者通过经常项目交易积累日元权益和美元负债,比如,在外贸收支中预付、缓付货款,多开、少开发票等等。
1971年12月18日,各国经磋商达成协议,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下调7.89%,其他货币兑美元汇率也要做出调整,特别是日元需要调整16.88%,调至308:1。
如何失去十年—日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如何失去十年?—日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2014-06-11我们通常将1991年至2000年的日本经济的表现称为“失去的十年”(The Lost Decade)。
回顾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的表现、导致的原因及应对政策,并在此基础之上比较中日经济的不同,对我们应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许多问题都具有参考意义。
日本“失去十年”的糟糕表现1、日本经济掉队了1981年至1990年,日本GDP平均增速为4.6%,而1991年至2000年,日本GDP平均增速下降到1.1%,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经济增幅回落了四分之三,经济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回落的时间也是战后最长的。
显然,无法将日本经济的回落归结于外部因素。
同一时期,在世界的西方,冷战结束和信息技术帮助美国进入了“大缓和”的黄金时代,经济平均增长率从80年代的3.4%上升到3.5%。
在克林顿的第二个时期,美国经济的平均增速更是回到了4%以上,波动率则大为下滑。
这种长期稳定增长达到了战后美国经济的最佳表现。
而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经济也正在应对经济过热中进行着痛苦的结构性改革。
不过幸运的是,中国最终做出了推进市场化的正确选择,为下一个时期全球瞩目的经济奇迹的发生奠定了制度基础,这与2000后的日本经济形成了鲜明对比。
简单来说,在那个时期,日本经济掉队了。
图 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增速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年鉴2、资产价格暴跌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反映。
当经济大幅回落,虚拟资产失去稳定现金流和乐观预期的支撑,资产价格就会剧烈下挫。
历史上,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总是如影随形。
80年代的日本股市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从1984年年初开始,在6年时间,日经225指数稳定地上升了大约4倍。
1987年,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市值超越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到1988年已经超过后者50%。
在泡沫的顶峰,日本股市的市值接近全球股票市值的一半,平均市盈率超过70倍,而美国、德国股票的市盈率大多在10倍到20倍之间。
从日本90年代经济危机看中国现存经济问题
从90年代日本经济危机看中国现存经济问题主讲:靳琳(091207)小组成员:李彬(091221)刘文成(091225)贾薇(091206)宋绍彤(091215)孙晓辰(091216)杨美(091217)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暴发的经济危机,被称为是日本“失去的十年”。
此次危机以1991年初四大证券公司舞弊丑闻被曝光为暴发点,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泡沫景气转为衰退和萧条。
一、日本经济危机爆发背景60、70、80年代日本经过30年的发展,创造出了惊人的“日本速度”80年代,日本制造的汽车和电器在全世界通行无阻;东京225指数达到了惊人的38915点;东京地价达到顶峰;银行开始追着企业放贷;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三菱公司以14亿美元购买了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1985年5月日本签署了以日本银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为中心的《广场协议》,日元开始升值。
日元值钱的信心膨胀,大规模国际热钱涌入,日本经济蓬勃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火爆异常,股市疯涨。
二、日本经济危机的特点⑴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日本经济自1992年以来持续低迷,平均增长率仅为0.9%,有7年时间经济增长率低于1%。
在1995和1996年虽然有短暂的恢复(实际GDP增速分别达2.5%和3.4%),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1997年GDP增速又跌落到0.2%,1998年跌落为-0.6%。
1999年和2000年虽又有所回升,但GDP的增速也仅为1.4%和0.9%。
⑵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攀升,工业生产下降从1991年开始,资产负债额在1000万日元以上的倒闭企业每年都达1万家以上。
1995年达到1.51万家,1996年虽有所减少,也为1.48万家,但到1997年又比1996年增高12.5%,达到1.64万家。
1998年再创新的记录,又有1.92万家企业破产,比上一年高出17.1%。
与此同时,倒闭企业的负债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从战后到1990年的45年间,倒闭企业负债规模超过4万亿日元的仅有一次,即1985年的4.2万亿日元。
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及其对人民币的启示汇总
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及其对人民币的启示自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外汇资产价值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国际社会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变革诉求,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应时而生,成为中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乱世动荡之中的重要布局内容。
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与周边国家地区的双边本币互换,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等政策举措。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突进,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每一次动荡,都孕育着格局转变的契机。
在20 世纪70 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风雨飘摇之际,已经持续高速增长了20 多年的日本经济,开始在国际货币体系竖立起日元的坚挺地位,并进而以此为起点,开始了漫长的充满波折的国际化之路。
回顾日元国际化在实体经济方面的背景,其与中国今日的经济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经历了出口导向型带来的持续经济增长,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伴随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并面临着本币的升值压力。
两者在对外经济部门面临的这些相似性,还有日元国际化进程的一波三折,以及对人民币国际化未来的关注,这些都要求我们首先对日元国际化本身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总结,以期对现今的人民币国际化有所启发。
一、日元国际化的总体历史回顾贸易立国的战略推动了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至70 年代初期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生产率迅速上升。
在此期间,政府对日元管制也逐渐放松。
1964 年日元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1965 年开始,日本贸易收支开始出现顺差,且幅度越来越大,同时资本输出也明显增加,并很快成为资本输出国,日元呈现日渐强势之态。
但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安排的灵活性较差,因此360 日元对1 美元的基准汇率一直维持到1971 年。
此后的两次美元危机中,日元与德国马克表现坚挺,开始成为公认的硬通货。
1976 年以后,由于日元显著坚挺的缘故,日元的国际化以一种意义深远的方式开始(周林、温小郑,2001)。
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经验以及对银行的影响
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经验以及对银行的影响stockstar 2011-1-12 2:39:00严婷第一财经日报8钢铁股有望爆发龙虎榜揭秘:主力资金逆市抢筹12股[字体:大中小] 收藏订阅RSS 分享打印[网友评论0条] 【体会扫描】美国:危机推动下的必定改革(本页)日本:始于国债利率市场化东亚: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拉美:“激进式”改革实践【银行现状】国内银行业利差高吗?商业银行直面利率市场化【阻碍】“上下放开”:银行估值遭挤压利率市场化大浪淘沙银行业版图必将改写美国:危机推动下的必定改革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经济滞胀的危机背景下,作为金融市场化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多次出台政策放松利率管制。
上世纪80年代,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迅速提升,时至今日,更是差不多代替传统存贷利差收入成为银行业最大的收入来源。
能够说,美国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典型的发达金融市场逐步向政府管制“倒逼”的案例:由于美国在大萧条后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对银行业进行严格管制,其中最为闻名的“Q条例”就禁止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并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最高利率限制。
同时,各州的《高利贷法令》则规定银行放款的最高利率限制。
随着管制下的存款利率大幅低于通胀率,美国的银行业显现了严峻的“脱媒”现象,资金大规模地向自由利率的金融商品市场流入。
为规避管制,银行业通过挖掘法律漏洞,不断创新出各种新的金融工具和业务。
美国不得不开始推动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以放松大额可转让存单(CD)为突破口的。
在取消利率管制前,美国先后已放松了大额可转让存单、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以及期限5年以上、金额1000万美元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利率的管制。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70年到1986年连续了16年,遵循着从大额到小额的规律。
1970年6月,依照美国经济进展和资金供求的实际情形,美联储第一将10万美元以上、3个月以内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又将90天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的管制予以取消。
做股票的心得6篇
做股票的心得6篇认真书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情绪,提升心理素质,在撰写心得体会时,我们能更清晰地理顺自己的思路,明确未来的方向,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做股票的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做股票的心得篇1中国股票市场从20_年开始到20_年10月份,历经了从998点到6124点的持续上扬,而后也经历了从6124点到3516点的快速下跌,如何认识中国的股票市场,把握股票投资的真谛,本文结合自身的体会,粗浅地谈一下自己对股票投资,树立客观、成熟的投资理念的看法!并从股票投资这一侧面诠释了人生的某些艺术!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调节、优化配置资本的重要作用,它往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所以看股票大势就要看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比如说上世纪,日本股市涨了19倍,台湾涨了近18倍,新加坡、韩国都涨了几倍。
就这两年,俄罗斯11倍,巴西8倍。
所以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股票市场是长线走牛的!但这不意味着股票投资是一帆风顺的,股票从诞生那天起,就伴随着高风险和高收益,所以股市节目总是提醒一句股市风险莫测,投资务必谨慎,正是股市的莫测才是股票市场最大的魅力。
在这竞争无处不在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想竭力地证明自己,成就自己,展示自己的独到之处,那么股票市场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这里每天都上演着财富变化的故事,有人暴富,有人一无所有,但总体上10个人里,7个赔,2个平,1个赚,这两天在媒体上就广泛传播着股神是如何从24万元炒到7000元的,令人深思!许多人说,炒股不就是低买高卖,可什么是低?什么是高?所以不要轻言股票投资的难易,否则只能让人感觉你的浅薄和无知。
股票方面涉及的知识纷繁复杂,时事、政治、经济、人文、心理学等等许多包罗万象的领域和知识都涉猎和掌握,也不为多。
所以永远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尤为可贵!看大势者赚大钱,偏颇、狭隘、贪婪、恐惧、眼界低是投资之大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瞬息万变的股票信息中,永远不要拘泥于固有的思想和理念,而要顺势而为,预见市场发展的脉络!股票市场不相信眼泪,所以只为精神上的强者而设,在这个市场上,没有任何借口,强调的是买者自负的原则,自己主宰自己的一切。
借鉴日本经验勾画中国信托业的未来发展蓝图
二 ! 中国信 托 业 的发 展 特 征
第一 ! 信托业不仅发 展速度 极为迅猛 , 而且 总体规模 较大 " 截止 2 0 1 2 年底 为止 , 中国 信托资产余额约 7. 5 万亿 , 已经超越保险业 , 成为 国民经济 中继银行业存款类 金融机 构之后 最重要 的非银行类 资金融通渠道 " 虽然从 资产存量 的角度 来看 , 信 托 7. 5 万亿人 民币的规 模 仅 占银行业金融 机构 1 3 1. 2 万亿资产总额 的约 5% " 但 是 , 如果 从新增 信托项 目金额 这样 一个增量 的角度来看 , 信托 业 的发展速 度和 总体规 模则更 为 惊人 " 20 1 2 年新增 信托 项 目金 额达到历史性 的约 4. 5 万 亿人 民币 的规 模 ; 而 同期 的社 会 融资规 模 约为 巧. 7 万亿 人 民 币 " 经过简单 的计算我们就能够发现 , 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 系所获资金 总额 中 , 可 能会有约 四 分之一和信托业息息相关 " 第二 ! 从信托资金的来源 的角 度来看 , 资金信托 , 包 括集合 资金信 托 和单 一资金信 托 , 一直 以来 占据 了主导性地位 , 是我 国信托资产 的主要资金来源 " 特别是 资金 信托 中的单一 资 金信托计划 , 更是 占据 了我 国资金信 托资产 的绝 大部 分 的份 额 " 截 止 20 1 2 年底 , 已达 5. 1 万亿人 民币 " 占信托资产余额约七成 的份额 " 第 三 ! 从 资金运用 的角度来 看 , 投 向政府主导 的基础产业 ! 房地产 以及工商企业 的资金 已形成 三足鼎立 之势 " 截止 20 1 2 年底 , 投 向基 础产业 ! 房地 产 以及 工商 企业 的资金分别 占 总额达 7 万亿元 资金信 托的 2 3 % ! 1 0 %和2 6 % " 与之相反 , 和近 几年来低迷 的股市相 呼应 ,
汇率博弈 由日本教训看人民币升值对房价的影响
汇率博弈由日本教训看人民币升值对房价的影响“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是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的罪魁祸首。
人民币如果进入一个升值周期,房地产泡沫就会出现。
到底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了中国或者准备进入中国“豪赌”人民币升值?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但有一些数据和现象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来一直非正常地增长。
目前外汇储备达到6600亿美元左右,其中2004年增加2000亿美元,增幅超过50%,实际利用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总计小于1000亿美元,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增长很快,说明很多资本不是通过正常的贸易和投机进来的。
特别是误差和遗漏项由1998年的负180亿美元变成2004年正的270亿美元,说明资本由外逃变成了悄悄流入。
其次,建设部谢家瑾司长透露,2004年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超过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1/3,同比增幅高达34.2%;2005年1~2月,上海市境外居民购房规模超过40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倍半。
政府把国际游资当成洪水猛兽,开发商却把国际游资当成救命稻草。
因为政府宏观调控后,银行的钱贷不出来了,苏浙民间资本也更加谨慎了,国际资本的进入成了维持房价“高烧”的希望。
我们的近邻日本在上世纪末曾遭遇过类似的问题。
1985年的“广场协议”令日元汇率在10年间里升值近3倍。
随后,日本经济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
从1987年到1990年,住宅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4.41%、商业用地价格年均上涨15.6%。
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本,东京的地价等于整个美国的地价总和;东京三越百货公司门前的一块土地价格能够买下整个美国好莱坞的土地!资产泡沫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正常循环,并为1990年的股市大跌、企业倒闭、经济崩溃埋下了伏笔。
目前,如果中国政府出于实际经济发展的考虑或者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压力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程,那对于房地产价格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低利率政策诱发泡沫形成日元升值导致日本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竞争力下降。
国外税务会计发展应用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税务会计发展应用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在立法制国家,会计从属于税法,会计所得与应税所得基本一致,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国外税务会计经验的,欢迎阅读查看。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我国税务会计发展的一般概况,分析了法德、日本和英美税务会计的实践及经验,并总结了国外税务会计实践对我国税务会计理论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启示。
关键词:税务会计;税务会计模式;启示新中国成立后至1994年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本着因时制宜的原则,我国实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合一制度。
在当时政治、经济环境下,这种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个体经济为主体的形势下,若继续实行财、税合一制度,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可能暴露商业秘密,或者导致偷、逃税行为蔓延,或者催生“合理不合法”的会计事项等。
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各地税务机关在企业会计人员中试行《办税员合格证》办法,可谓税务会计的初步探索。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税务会计的理论与实践已具雏型。
目前,部分跨国公司(如家乐福、沃尔玛)、国内上市公司(如中国电信、中国银行、中国人寿)设置了独立的税务部,建立了完整、高效的涉税风险防范系统,但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全面、宏观、衔接、有序的税务会计体系。
一、国外税务会计的实践及经验(一)国外税务会计的实践税务会计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进行国际比较也不可能囊括、穷尽世界上的所有国家,笔者拟从几个影响较大的国家着手比较其差异。
当前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完全统一说”,以日本为代表的“相互依存说”和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完全独立说”.与此对应的有三种税务会计模式:1.法德模式-财税合一型(企业导向模式)。
法德模式尚未建立系统的税务会计理论框架。
在这种模式下,会计制度完全服从、服务于税法规定,会计准则与税法要求一致,企业的会计处理按照税法、会计准则执行。
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的历史经验
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的历史教训所谓“资产负债表衰退”是指:当全国性的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大量的私人部门(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表都会随之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从而大规模地遏制经济活动,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持续衰退。
资产负债表型衰退与一般的经济周期波动不同之处在于衰退的时间持续更长,历史上最典型的资产负债表型衰退有30年代的欧美“大萧条”、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和德国在2000年的经济衰退。
“资产负债表衰退”假说是从考察微观主体的视角去分析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该假说认为,当出现资产(主要是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私人部门的经济行为目标会发生重大变化,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转变成追求债务最小化——企业会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还债,而不是用于再投资,更不用说向银行借钱来投资了;家庭也会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还债,同时减少消费,而信贷消费则几乎绝迹。
由于上述私人部门的行为目标出现变化,使信贷需求陷入停滞或减少,中央银行刺激信贷的政策操作会失效,哪怕央行把利率降到零,大家也不愿意借款。
信贷循环陷入停滞,会导致经济活动萎缩,私人部门收入下滑。
如此出现恶性循环,直到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修复正常,经济运行才恢复到正常状态。
一、泡沫破灭,资产价格暴跌从1986年初到1989年年末,日本房价和股票价格基本上都上升了3倍,日经指数从1986年的13000点左右上升到1989年底38915点。
1991年,整个东京的土地价格相当于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1990年初,日本已经意识到了泡沫的严重性。
1990年3月日本央行开始实施对房地产信贷进行信贷总量控制,可是为时已晚。
由于缺少了信贷的支撑,泡沫应声而破,房市和股市急剧下挫。
日本房地产连续14年下跌,其中商业用地价格下跌最为严重。
日本股市在1990年一年就跌去一半,之后继续下跌,20年过去了,现在还在10000点左右徘徊。
由于此前日本众多企业大举借债进入房地产市场和股市进行投机活动,泡沫破灭使得大量日本企业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境地,资产负债表衰退拉开了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作者为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谢一飞、刘冬银行股在上证综指、沪深300等“大指数”中占有很高的权重,该板块的走势对于A股“大指数”有较大的影响力。
经过2014-2015年阶段性估值修复后,2016年以来,银行股再度“破净”。
压制银行股估值的主要因素是投资者对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担忧。
如果投资者对某种负面因素的预期是一致而明确的,其对股价的影响不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从日本经验来看,银行业资产质量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对不良资产的认定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和宏观形势变化发生改变,这就使得银行不良问题持续压制银行股估值水平。
未来,A股银行板块是会重现估值修复、成为引领大盘的重要力量,还是在资产质量的隐忧下估值持续受压?我们试图通过分析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银行业的分析获得一些启示。
1990到2005年日本银行股的表现按照日本银行不良问题发生、发展以及处置进程,我们可以将1990到2005(上一轮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日本银行股走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沌期(1990到1998年以前),日本银行业资产质量问题处于半隐蔽状态,政府延续了传统刺激政策、央行尚未开启大规模针对银行体系的资产购买计划,这一时期,在资产质量问题隐忧下,日本银行股震荡下行,虽然其间也出现过短期反弹,但持续性不强,估值水平持续受压,PB从1990年的3.5倍左右降至1998年的1.4倍左右。
第二阶段——黎明前的黑暗(1999到2002年),1999年金融再生整体方案推出短暂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当年银行股反弹幅度达到31%,但是随着日本银行体系不良加速暴露,不良率达到历史高峰,日本银行股在反弹后于2002年到达历史性底部,市净率破1,银行股市值占比也由1990年代初的接近30%降至2002年的历史性底部8%。
第三阶段——拨云见日(2003年到2005年),政府和央行双管齐下,甩掉历史包袱之后的日本银行股强劲反弹且相对大盘取得超额收益,市净率由1倍以下回升至2.5倍左右。
笔者着重分析以上三个阶段内银行不良问题的宏观环境、严重程度以及最终解决路径。
1990年代日本银行业不良问题根源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增速进一步下台阶,由1985-1990年间的5%降至1%附近,经济低速增长条件下企业贷款需求减弱,同时,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银行息差收窄较大,难以再现1980年代“以量补价”维持盈利水平的方式。
同时,日本刚刚经历过美国的汇率挤压,“日本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尚未恢复元气,企业盈利水平持续下台阶。
随着资产价格泡沫破裂,银行向房地产及传统制造业领域投放的大量贷款无法收回、抵押物价值缩水,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不断加剧。
从1992年开始,日本整个银行体系逐步加大不良债权的处置力度。
1992年到2002年间,日本银行业累计处置的不良贷款规模达到90万亿日元,这一数字相当于从1986到1990年间贷款增量的80%。
尽管如此,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过程却十分缓慢,新增不良贷款速度较快阻碍了老问题的消解速度。
根据世界银行和日本金融监管局的数据,到2002年,日本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达到了历史峰值8.4%;当年处置不良贷款所发生的损失额/贷款余额这一指标几乎在整个90年代都处于持续上升过程,2001年,这一比例达到了9.4%。
从不良贷款损失率看,1995-1998年间,该比例一度高达40%以上,直到2002年以后,这一比例才逐步下降至个位数。
日本银行业不良问题之所以久拖不决,有四方面原因:首先,企业和银行倾向于隐藏自身风险。
对于企业而言,“债务免除或重组”相当于公告管理层经营不善,对其未来持续融资能力和企业形象造成破坏,因此,企业一般不希望银行公开宣布免除其债务。
对于银行而言,一旦贷款被认定为无法收回或者价值大幅缩水,资本金不足问题就会迅速暴露,各家银行普遍存在着低估其资产风险、高估其资产价值的倾向,从而掩盖自身问题,这使得整个银行体系不良问题的程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人为”低估了。
其次,在1998年以前,日本金融监管层对于银行业实际的债权风险不甚清楚,缺乏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体系,“监管宽容”现象普遍存在。
再次,日本政府和央行并没有意识到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的严重性,即使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政策手段上也没有对症下药。
日本政府在1990年到1996年仍以经济刺激手段为主,希望通过经济回升消解银行不良问题。
从1990年到1996年,日本不断追加公共投资,这不仅没有解决银行不良问题,还加速了日本政府债务累积。
最后,日本处于经济转型期,在经济结构变化过程中,老产业造血能力下降,新产业尚不成熟,产业结构重构速度十分缓慢,这导致了银行业资产质量见底回升的速度异常缓慢。
从数据层面看,传统制造业在经济中的份额缩减,制造业和建筑业两者合计在GDP中的占比由1990年40%以上下降到2000年的30%左右。
此外,日本私人投资(企业设备投资、住宅投资)增速和其在GDP中的份额都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公共投资和政府消费。
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明显下降影响了“日本制造”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日本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有所动摇。
日本不良问题的解决路径首先,金融监管机构正视不良问题,督促严格核定不良债权价值。
1998年3月,日本金融监管厅制定了比以前更为严格的“不良债权”认定标准,1999年3月,金融监管机构要求日本17家大型银行还要在对不良债权认定之外充分考虑到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即债务人老债到期利息转为新债的部分也需要单独进行核算和报告。
彻底清理不良债权是在2002年日本原财相竹中平藏推出的金融再生计划(Programforfinancialre-V ival)中严格核定不良债权价值。
日本金融监管厅确立了现金流贴现法(DIS count CA shflow)为债权资产的价值确认标准,并定期公布银行自身核定的不良贷款数额与监管机构核定数值二者之差。
这一举措不仅使得资产价值的认定有了统一标准,也迫使银行体系开始认真清理自身资产,加速了不良债权风险的暴露进程,从而有助于其处置效率的提高。
2002年4月,日本金融服务处公布了对多家主要银行的债权和债务的特别审查结果,发现日本国内银行的不良债权水平比先前公布的高出36%。
其次,设立不良债权整理回收机构,加速收购、回收、处置不良债权进程。
1998年6-7月间,日本政府首次推出金融再生整体方案,此后又进行了多轮补充完善。
该方案主要涉及存款保险法、金融再生法以及金融机能早期健全法等多部法律的修订,其核心内容是向银行体系注入公共资金,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担保贷款或国债,总额共计60万亿日元。
按其承载的不同功能被分配到三个账户,分别为:1)特例业务账户,总额为17万亿日元(10万亿政府担保贷款+7万亿国债),主要用于对破产金融机构的存款人进行保护;2)金融再生账户,总额为18万亿日元(全部为政府担保贷款),主要用于收购金融机构的各类资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日本政府出资成立不良债权整理回收机构(RCC),其主要任务就是收购以及处置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3)早期健全化账户,总额为25万亿日元(全部为政府担保贷款),主要用于帮助金融机构增厚资本。
其中RCC作为收购、回收、处置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的主要机构在化解银行不良问题中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RCC以信托方式回收金融机构不良债权。
根据信托协议RCC获得不良债权,银行获得信托收益。
银行可对信托受益权证券化后打包出售,从而使不良债权最终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剥离。
RCC则对其持有的不良债权和担保资产进行证券化,2002年整理回收机构对其持有的1419亿贷款债权进行了证券化运作。
此外,RCC内设企业再生部,专门负责企业的债务重组。
最后,央行逐步加大对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购买力度。
从2001年开始,日本央行宣布了一系列资产购买计划,购买对象包括以下几类:2001年3月,央行宣布购买地方金融机构所持有的票据以增强其短期流动性(在2001年5月和2002年11月,日本央行又延长了其购买票据的期限)。
2001年12月,央行宣布开始主动购买ABS,并将金融机构向央行进行短期借款的抵押品范围扩大到ABS、CBO、CLO以及由房地产现金流支持的部分金融衍生品。
2002年9月,日本央行宣布,以市价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股票,购买时间截止到2004年9月,购买量为2万亿,并且承诺到2007年9月末之前不主动卖出股票。
2003年3月,日本央行又将购买量由2万亿日元上调至3万亿。
2003年6月,日本央行开始进行大规模的ABS购买,计划购买额度为1万亿日元,ABS的标的资产包含但不限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和应收账款。
央行加大资产购买力度的初衷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高流动性资产置换金融体系内的低流动性、高风险存量资产,二是减少银行手中持有的股票,以避免其市值波动对银行资产价值造成进一步侵蚀,在必要时还可以收购银行股份以使其“国有化”。
中日不良处置措施的比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日本面临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汇率冲击的双重困境。
而到了1998-2003年政府和央行施行对银行业的“手术”期间,日本的宏观环境已经进入相对平稳期。
其间,日本经济虽然依旧低迷,但结构调整已经基本完成,“最黑暗”时期已经过去。
日元调整基本到位,日元升值对日本出口的负面影响已经大为缓和,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不构成制约因素。
利率市场化在90年代中期已经完成,其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削弱作用边际趋减。
因此,影响日本银行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的宏观因素在日本政府对银行业实施“手术”之时已经比较稳定。
当前,中国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强。
首先,中国经济尚处于转型初期,经济面临较大的降温压力。
其次,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正处攻坚阶段,汇率走向不确定性增强,市场预期波动较大,这可能使得中国央行无法效仿当年的日本央行,在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方面受到制约。
第三,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尚未结束。
总体上看,上述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银行业不良问题暴露以及最终解决产生一定干扰。
除此之外,如果投资者对某种负面因素的预期是一致而明确的,那么其对股价的影响就不会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从日本经验来看,彼时银行业资产质量问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对不良资产的认定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和宏观形势变化发生改变,在某个时点上银行不良率可能出现大幅抬升。
不明朗的资产质量预期持续压制日本银行股估值,银行股估值出现大幅抬升是在银行不良资产清理完成、不良率充分暴露以后。
截至2016年2月末,中国银行(4.09 +0.00%,买入)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逾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近35%;不良贷款率为2.08%,告别“1”字头。
从横向的国际对比和纵向的历史比较来看,这一数字并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