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摘要:化学教学情景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情景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抑制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关键词:教学情景学习兴趣情景设计
“情景”是指能够激起人们情感的景物。所谓“化学教学情景”,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化学教学活动中能够激起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各种景物。景物可以是真实的,如“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也可以是模拟的或虚拟的,如“模拟氧化汞微观分解的课件”。景物可以是具体的,能够摸得着,看得见,如“水和油的小实验”;也可以是描述的,虽然不能够摸得着,看得见,但是能够体会得到的,如“为什么湿衣服能晾干”。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说明做好一件事有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生产动力的源泉,兴趣则是内在的动机,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能最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做到科学、艺术、
心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联系教学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做法和认识的。
1 设计真实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绪言课是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应千方百计上好绪言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并演示了以下几个实验:如白纸上显字,镁带的燃烧,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向澄清石水中呼气,空瓶生烟等。这几个实验现象明显、道理简单、操作简便。学生看到这些变化新鲜、神奇、有趣,自然而然地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设计模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分子和原子都属于微观粒子,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由于它们的体积微小,人们不能直觉出来,要认识和研究它们就很困难。特别是要用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深入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首先“咬文嚼字”,弄清字义,然后设计一个“氧化汞分子分解的模拟课件”,在课堂上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归纳,最后得出满意的结论。这种教学情景的设计,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浅显易懂,从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3 设计具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乳浊液和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是九年级学生要了解的知识要点。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这个知识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具体的实验——水和油的小实验,在课堂上演示给学生观察: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和几滴植物油(菜油),观察现象。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洗涤剂,用胶塞分别塞紧试管,振荡后观察现象。静置几分钟再观察现象。把两支试管内的液体倒掉,并用水冲洗试管,比较哪支试管干净。联想日常生活中,用加了洗涤剂的水能洗掉衣服、餐具、手等上面的油污的道理。
这个实验设计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对化学充满亲切感和真实感。
4 设计可以描述的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说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具有一定的基本性质,如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是运动着的;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学中为了让这些知识体系深入浅出,学生吸收快,我设计了可以描述的一些简单问题:为什么湿衣服能晾干?为什么在远处能闻到花的香气?为什么物质有热胀冷
缩现象?为什么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为什么在通电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为什么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突破了难点,化难为易。有效地培养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化学科学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下来学习才不致枯燥和乏味。激发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是长久之计,老师要加强自修,提高责任意识,挖掘教材潜力,灵活使用教材,创设各种真实、具体、生动的化学教学情景,拨动学生探求新知的心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忠民.化学课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科技创新导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