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梁启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 《敬业与乐业》课件(共55张PPT)

第6课 《敬业与乐业》课件(共55张PPT)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言行相顾:说的和做的相互照应。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 事情。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1922年在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 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官本位文化,人们奉行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 “学而优则仕”,鄙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 力劳动,以显亲扬名、出人头地为人生价值 取向。因此有很强的针对性。
忠实 、不分心
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 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4.作者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时,思路是 怎样的?【P18练2】
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 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 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 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 出乐趣;
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 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 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立论和驳论
立论: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正面阐明自 己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批驳错误或反动的观点, 从正面树立自己的正确论点。
反驳的方法有三种:
(1)驳论点 (2)驳论据 (3)驳论证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 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 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戊戌 变法”领袖之一,和其师康有为一起, 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中国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 育家、学术大师。是位爱国主义者、世 界名人。他名成于政治,功成于教育与 学术,而学术则成于饮冰室书斋内。
通过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材料与观点得以紧 密联系起来,并对观点起到支持作用。
7.在论述过程中,文章常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来推 进内容或转换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试从6、 7段中找出这类词句,具体分析。[书3]

第7课《敬业与乐业》课件(共2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7课《敬业与乐业》课件(共2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精读课文
课文探究
比喻论证: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 勤劳结果’的盗贼”,运用比喻论证,将“没有职业的懒人”比 作“蛀米虫”和“盗贼”,且连用两个“简直”,生动形象地论 述了作者对这种人厌恶、鄙弃的程度之深。
课堂小结
课文主旨
这篇演讲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 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 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 的生活。
罪恶。
于最
如何敬业?
忠实
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木匠与政治家、挑粪 工与军人的职业对比
专 心
人为 生有 最 利。
管文正、庄子、孔子的话

要乐业
何为乐业? 做工好苦呀! 苦乐在心不在事
为什么要乐业?
两种苦人
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但要坚持
如何乐业?
人要从职业中 引用孔子的生平自述 找到趣味
人略 生出 能趣 从 味, 自生 己活 职才 业有 中价 领 值。
知识备查
(3)论 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怎样证明)
举例论证
常用 论证 方法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预习检查
tiáo
承蜩
赦shè免
xiàn
羡慕
ɡōu lóu xiè dú pián
lěiΒιβλιοθήκη 佝偻 亵渎 骈进 层累pōu
huì niè jiǎn
解剖 教诲 罪孽 拣择

guō
chán
旁骛 强聒不舍 百丈禅师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3、最后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4、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给课文划分段 落。

《梁启超人物介绍》课件

《梁启超人物介绍》课件
动,支持学生们的爱国行动。
影响
梁启超在护国战争和五四运动中 的立场和行动,反映了他的爱国 情怀和对于国家未来的关注。他 的政治主张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梁启超的文化贡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教育改革
教育理念
梁启超提出了“新民为当务之急”, 强调通过教育培养具有现代知识和技 能的新一代国民。
辛亥革命后
回国参与政治活动,曾任袁世 凯政府司法总长,后退出政坛
从事学术研究
02
梁启超的思想与著作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思想概述
01
02
03
思想来源
梁启超的思想深受儒家思 想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他 主张中西结合,推陈出新 。
思想核心
强调国家至上,民族团结 ,倡导民权,呼吁改革。
史学研究
史学思想
梁启超提出了“史界革命”的主张,强调历史研究应关注现实问题,为民族复 兴提供借鉴。
史学实践
他致力于研究中国近代史,撰写了大量具有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历史著作,如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05
梁启超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政治遗产
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推动者,梁启超的政治遗产 包括改革主张、宪法理念等,对中国近现代政治 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影响
梁启超通过发表大量文章和组织学会,影响了当 时的社会舆论和知识分子群体,对推动中国现代 化进程产生了积极作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学习目标 1.体会演讲词口语化的特点;积累经典语句和格言。 (重点) 2.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理解“敬 业”和“乐业”的含义。(难点) 3.认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在求知中体会学习的乐 趣(重点)
课题解读
敬业,即责任心,是对学业或工作专心致志; 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乐业,即趣味,不仅乐 意去做某件事,而且从中领略出趣味来。题目表 明本文将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 来展开论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业,不是 指狭隘的职业,而是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 事情。
道理论证:从反面论述“敬业”的重要性,更能引发人们思 考如何“敬业”。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 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 心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真难过”一词鲜明地点出了作者的观点:“有业”的 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创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 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 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 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 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 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 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 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 “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 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 业道德。
第一部分(①):开篇点题,揭示中心论点—敬业和乐业。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 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指出“有业”是前提、基础,没有它,“敬业和乐业”便无从谈起。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

任务探究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 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与现场听众的交流。 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 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 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 对听众提出直接的心灵诉求。
课堂总结
学习目标回顾:
1.能理清文章论证思路,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能鉴赏文章的语言特点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当堂检测
1.阅读《敬业与乐业》第八自然段,这段文字作者提出的观点是( ) A.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B.我们要乐业。 C.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D.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论据: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 道理论据(名人名言、古代文献、经典著作、自然科学原理、定律、公式)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自主学习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 服力。
答案:B 解析:B项,第二段引用朱熹的话是道理论证。
当堂检测
3.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②《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参考答案:①举例论证。具体准确地论证了“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观 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证明“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的观点,说服力 强。

解读梁启超PPT课件

解读梁启超PPT课件
* 1968年,85岁的王桂荃,在“文化大革命”中与孩子们四散分
离,最后在一间阴暗的小屋中与世长辞。她是中国寻常女性 的缩影,但她又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女人。
*
.
12
*1899年底,梁启超应康有为之请,赴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
会事宜。一日,檀香山一位加入保皇派的侨商设家宴招待 梁启超,引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纠葛。 梁启超进入何 家大院,出迎的除主人外还有一年轻女子。她是侨商的女 儿,叫何蕙珍,芳龄二十,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6岁便任 学校教师,已有4年,英文极好,因有西洋人参加宴会, 由她做梁启超的翻译。两人相谈甚欢,引为知己。何蕙珍 喜欢上梁。
.
9
*
*梁启超一生有过两位夫人:
李蕙仙和王桂荃。
.
10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梁启超17岁。在当时广东的最高
学府学海堂苦读4年后,他参加了这一年的广东乡试,秋闱 折桂,榜列八名,成了举人。
*主考官李端棻,爱其年少才高,将堂妹李惠仙许配与他。惠
仙比梁启超长4岁。两年后,二人完婚。
*梁启超与李惠仙一向敬爱有加,做了一辈子夫妻,只吵了一
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 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享年71岁。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
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 士(人文组)。 享年50岁。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国
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享年25
*
.
6
*广东新会,崖门炮台。每次去崖
山祭扫祖墓时,祖父梁维清都会 给梁启超讲述南宋志士抗元的故 事
*
.
7
*父亲梁宝瑛(1849-1916),字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

《敬业与乐业》ppt课件

字词积累
承蜩(tiáo ) 佝偻(ɡōu lóu) 亵渎(xiè dú ) 骈进(pián ) 层累( lěi ) 赦免(shè ) 解剖( pōu ) 教诲( huì ) 罪孽(niè ) 拣择(jiǎn ) 旁骛( wù ) 强聒不舍( ɡuō ) 百丈禅师(chán )
奔丧(sānɡ) 丧 丧失(sànɡ)
作业布置
1.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课外搜集更多的关于敬业与乐业的例子,进行阅读, 并与同学们分享。 3.小练笔:以“乐学之必要”为论点,运用举例子和 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 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 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 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 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课堂总结
这篇演讲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 “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 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 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学习过程中,并未能在课堂上将心思毫无旁骛
地用到学习上,这便是对当前学业的不敬。需对自
己严加约束,明确己任,才算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
“敬”。
《少年中国说》选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 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zhǎo)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 惶。鹰隼(sǔn)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yù)皇皇。 干(gān)将(jiāng)发(fā)硎(xíng),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 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 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课件ppt

梁启超课件ppt
梁启超的思想影响了一代知识分 子,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社会改革
他积极参与社会改革,致力于推动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国际名誉
梁启超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名誉,曾 被邀请到美国、欧洲等地讲学。
02 梁启超的文学思想
文学观念
文学的社会功能
文学的审美价值
梁启超认为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 ,能够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推动社 会进步。
政治生涯
梁启超在政治上活跃,参 与戊戌变法,支持立宪运 动,并担负过国会议员。
学术成绩
学术思想
梁启超的学术思想深受康 有为影响,主张维新变法 ,提倡西学。
文学创作
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其作品文笔流畅,思想 深邃。
学术研究
梁启超在历史、哲学、文 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 著述颇丰。
社会影响
思想启蒙
创作方法
梁启超提倡“文以载道”,认为 文学作品应当承载一定的思想内 涵和价值观念,而不是单纯地追
求情势和技能。
语言运用
梁启超重视语言的运用,认为文 学语言应当简练、生动、有力, 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
感。
文学批评
批评标准
梁启超提出了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思想性、艺术性和社 会效果等方面,认为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文学作品才是优 秀的。
04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全面发展
01
梁启超强调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道德、体能
等多方面。
科学精神
02
他提倡科学方法,认为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
键。
毕生学习
03
梁启超提倡毕生学习,认为这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
要。

ppt模板梁启超人物介绍ppt(高三历史)

ppt模板梁启超人物介绍ppt(高三历史)



家书数百封:
• 给每个孩子特殊关注 • 为子女成才倾尽所有:
金钱、时间、精力,均不计成本
• 自求真理,尊重子女:
不在孩子身上寄托梦想
• 以同理心推己及子:
关注孩子的心性、志趣、健康、幸福
梁启超
老年照
梁启超故居
地址:
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号
饮冰室
• 天津的梁氏旧居和饮冰室,还记录下了梁启超
家学深厚、传承有方的佳话。梁氏九个子女皆 学有所成,其中更有三位成为声名卓著的中科 院院士——他们是:著有《中国建筑史》、主 持设计新中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中国科 学院首届院士、建筑学家、梁氏长子梁思成, 考古学、人类学专家、梁氏三子梁思永和1924 年出生在天津饮冰室故居的火箭制造、宇航科 学专家、梁氏五子梁思礼。
梁 启 超 活 动
担任《时务报》主笔
发表《变法通议》
阐述变法图存道理 公车上书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
梁启超登上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是在甲午战争 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之时。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他认 识到,仅靠军事装备、工艺技术的近代化并不能使 中国振兴。他认为,洋务运动所以破产,是因为洋 务派虽讲“变法”但却不知“变法之本原”,没有 抓住近代化的根本。因为遗其本,果“练兵如不 练”,“通商如不通”,“开矿如不开”,“兴学 如不兴”,成效甚微。他断言,中国如仍按洋务派 的主张去做,即使再过50年,顶多“亦不过多得此 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一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 午之役,望风而溃。”(《戊戍政变记》,《饮冰 室合集· 专集》第1册。)
从尊崇效仿
到那“饮冰室”
• ——————
梁启超
梁启超 (1873~1929) 近代思想家、 文学家、学者 字卓如,一字任甫, 号任公、饮冰子, 别署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介绍 ppt课件

梁启超介绍 ppt课件
LOGO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 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 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 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
时务学堂总教习,在
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他在学堂中极力宣扬
LOGO
矢志移山亦艰苦 人才如海更纵横
—冯玉 祥
目录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逃亡海外 退出政坛 生病逝世
主要作品 人物关系
满门才俊
轶事典故
人物评价
故居剪影 北京故 居天津 故居广
影视形东象故居
LOGO
Page 3
梁启超(1873年~1929年),中国近 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 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 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 由斋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 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 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 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 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 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 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 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 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 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 合集》。
LOGO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
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黄遵宪
文体的改革,是梁启超最伟大的功绩,杂以俚语的新文体(报章体),
才使得国民阅读的程度一日千里。
——吴其昌

梁启超ppt

梁启超ppt

梁启超
老年照
南开渊源

他晚年摒弃政务,专心向学,著作等身, 建树甚丰,被称为“新思想界之陈涉”, 而其与南开大学的一段旧日渊源,也颇值 得称道。
南开大学授教

1921年9月,受南开大学邀请,梁启超开始 在南开讲授《中国文化史》。当时就读于 南开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曾亲笔录写《梁任 公先生演说词》洋洋四千余言。周恩来在 文章中描写当时见到的梁任公“气度雍容, 言若金石”,对梁氏所讲“青年今日之责 任,其重大百倍于他人”等振聋发聩之语 感触深刻,铭记于心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 馆学家。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享年80岁。 梁思达(1912年-2001年),四子,著名经济 学研究。 享年8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 活动。 享年74岁。 梁思宁(1916年-2006年),四女,投奔新四 军参加中国革命。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际联络部副 部长、顾问。享年90岁。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 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直接原因:甲午战败 瓜分狂潮
戊 戌 变 法 的 背 景
民族危机(客观) 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 发展(社会条件) 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
壮大
思想基础:早期资产阶级维新 思想影响
梁 启 超 活 动
担任《时务报》主笔
发表《变法通议》
阐述变法图存道理
1.领导“公车上书”
1895.春
变 法 的 酝 酿
梁启超故居
地址:
天津河北区民族路44号
精神食粮 文化遗产

占地2500平方米的梁启超纪念馆,规整俭朴, 气势雍容。陈列在各展室中的百余件家具, 是按照当年原貌,“原汁原味”仿制、摆 放的。“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展览,真实 地展示了梁启超热爱祖国、勤奋治学的一 生。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唯一的梁启超 生平资料中心和学术思想研究中心。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秀课堂教学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秀课堂教学PPT课件

品读课文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象征着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品读课文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象征着少年中国
的冲天气势。
品读课文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象征着少年中国的美好未来。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象征着少年中国奋发有为。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象征着少年中国顶天立地。
少 年 中 国② 说 ︵ 节 选 ︶③
初读课文
我会读
xiè
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
huánɡ
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
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
zāi
美哉 与国无疆
lín
鳞爪飞扬
tāi
奇花初胎

地履其黄
形声字
泻鳞惶胎
泻:液体很快地流出。 惶:惊惶。
惶 百兽震惶
哉 呜呼哀哉
履 如履薄冰
如履平地
恐惧 一般在文言文中做语气 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品读课文
试着背诵全文。
学习了这一课 后,你打算做一个 怎样的少年?
结构梳理
少 年
阐明中国少年的责任
中 国 说
祖国前程美 描绘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 少年责任重

节 选
赞颂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从《少年中国说》中节选 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 的光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 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现了作者 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踩、踏
泻 鳞
惶胎 履哉
初读课文
xiè

我会写
qiǎn
shì
潜试
tāi

huánɡ l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不仅仅桃李满天下,
更是一位称职的家长,他的这九个子女每个都 才华横溢,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其中有三位是两院院士,有“一门三院士”的美 誉。
.
14
*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长女,
诗词研究专家。享年73岁。
*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
*
读懂梁启超,就能读懂近代中国
讲者:XXX
.
1
*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
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
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
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
人等,清朝光绪年间广东新会人。
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
改良主义政治家、教育家,史学
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运动领袖
之一,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
* 而梁启超最终以理智锁住情感,结束了这场苦恋。促使他
做出这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形势急剧恶化, 斗争十分残酷,他已没有时间沉溺于儿女私情。
.
* 13
*
*梁启超共有有9个子女:
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 懿、思宁、思礼,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 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 为王夫人所生。
回架,梁启超却为此悔恨终生。在李惠仙弥留之际,他对大
女儿梁思顺剖白了自己的愧疚心情:"顺儿啊,我总觉得你 妈妈的那个怪病,是我们打那一回架打出来的,我实在哀痛 至极始终不忍说,现在忍不住了,说出来想把自己的罪过减 轻一点。“
*1924年9月13日,李惠仙因不治之症溘然而逝。梁启超写下
了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梁夫人文》。文曰: 我德有阙,君 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
* 1968年,85岁的王桂荃,在“文化大革命”中与孩子们四散分
离,最后在一间阴暗的小屋中与世长辞。她是中国寻常女性 的缩影,但她又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女人。
*
.
12
*1899年底,梁启超应康有为之请,赴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
会事宜。一日,檀香山一位加入保皇派的侨商设家宴招待 梁启超,引来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纠葛。 梁启超进入何 家大院,出迎的除主人外还有一年轻女子。她是侨商的女 儿,叫何蕙珍,芳龄二十,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6岁便任 学校教师,已有4年,英文极好,因有西洋人参加宴会, 由她做梁启超的翻译。两人相谈甚欢,引为知己。何蕙珍 喜欢上梁。
联络部副部长、顾问。享年90岁。
*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
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6来自*对于晚辈,梁启超爱护有
加,却也因直率而得罪人。 1926年10月3日,在北京的 北海漪澜堂举行了一场兼 具娱乐性和轰动效应的婚 礼,牵动了当时中国文化 界的几乎所有大腕。新郎 是梁启超的得意门生徐志 摩,新娘是民国四大才女 之一的陆小曼,证婚人是 梁启超,主持人是胡适。
.
17
*在婚礼上,梁启超致辞时
当着众人的面训导徐志摩 说:“你这个人性情浮躁,
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 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 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是 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 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 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 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 婚!”
.
18
*梁启超是五百年一遇的天
才。
*5岁读《四书》
岁。
.
15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
书馆学家。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享年80
岁。
*梁思达(1912年-2001年),四子,著名经
济学家。 享年89岁。
*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
会活动。 享年74岁。
*梁思宁(1916年-2006年),四女,投奔新
四军参加中国革命。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际
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 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享年71岁。
*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
古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 士(人文组)。 享年50岁。
*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国
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因病早殇。 享年25
.
3
他倾心致力于学术研究、著述 颇丰的一段时光。在饮冰室书斋, 他完成了包括讨袁檄文即《异哉所 谓国体问题者》、《老子哲学》等 60多篇学术论著;长达148卷、凡 1400万言的《饮冰室合集》是梁启 超留给中华民族蔚然壮观的文化瑰 宝。
.
5
*梁启超的祖父,名维清,字延
后,号镜泉先生,梁启超最为推 崇的人物之一。
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使康;我劳於外,君煦使
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扬;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
.
11
*李惠仙与梁启超结婚时,还带来了两名丫环,一个叫阿好,
一个叫王来喜,王来喜即王桂荃。
* 1903年她成为梁启超的侧室。 *她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梁启超,
做一位贤妻良母。
* 在李惠仙、梁启超去世后,
留给了王桂荃9个孩子。 在这之后的岁月裏,王桂荃一人照顾 全家上下,梁家的孩子们从王桂荃的身上学得了更多的勤奋。
首. 。
2
*「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世间》: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 与?」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 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 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 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 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 能得解。所以,他正是借「饮冰」一 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
.
9
*
*梁启超一生有过两位夫人:
李蕙仙和王桂荃。
.
10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梁启超17岁。在当时广东的最高
学府学海堂苦读4年后,他参加了这一年的广东乡试,秋闱 折桂,榜列八名,成了举人。
*主考官李端棻,爱其年少才高,将堂妹李惠仙许配与他。惠
仙比梁启超长4岁。两年后,二人完婚。
*梁启超与李惠仙一向敬爱有加,做了一辈子夫妻,只吵了一
*
.
6
*广东新会,崖门炮台。每次去崖
山祭扫祖墓时,祖父梁维清都会 给梁启超讲述南宋志士抗元的故 事
*
.
7
*父亲梁宝瑛(1849-1916),字
莲涧,人称莲涧先生。仕途不 顺,未有半点功名。退居乡里, 在私塾教书。
*
.
8
*母亲赵夫人,家世不详,
她的祖父是举人,父亲是 秀才。以知书达理,谨守 家规,品性贤孝而受公婆 喜爱。她生了六个孩子, 四男两女,梁启超是长子。 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难 产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