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辨析

合集下载

1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的中间外侧核,见于胸髓和上

1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的中间外侧核,见于胸髓和上

神经名称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中枢部位不同
脊髓的中间外侧核
脑干副交感核和脊髓的骶 2-4节
神经节的位置不同
脊柱两旁、椎体前方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 维长
器官附近、器官壁内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分布范围不同
几乎遍及全身 各个部位
汙腺、立毛肌、肾上腺
髓质和大部分血管无副交 感神经
பைடு நூலகம்
对同一器官的作用 不同
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
内脏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其纤维成分有交感和副交感 两种纤维成分。
1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的中间外侧核,
见于胸髓和上2-3腰节,即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 体。它们的轴突经前根、白交通支入交感杆。
交感神经的周围部包括:交感干、交感神经节 及其发出的分支和交感神经纵。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由脊髓中间外侧核发出后, 经脊髓前根、脊神经干、进入交感白交通支干后, 有3种去向:
(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2)在交感干内上行或下行后,终于上方或下方
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3)穿过椎旁节后,至椎前神经节换神经元。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也有3种去向:
(1)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31对脊神经与交感 干之间都有灰交通支联系,脊神经的分支一 般都含有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维持机体安静状态的活动
(二)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神经 节(主要包括:膝神经节、舌咽神经下 节、迷走神经下节。)和脊神经节内。
(2)随动脉走行,形成相应的神经丛:颈内、外 动脉丛、腹腔丛、肠系膜上丛等。
(3)由交感神经节发出后,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 脏器。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PPT课件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PPT课件

.
9
两者和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相对,同 为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 迷走神经是12对脑神经的一对。 但是副交感神经有通过迷走神 经传导。对于心脏经常提及交 感和迷走两个相对应。
.
10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①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 和副交感神经
②分布到同一器官上,但功能互 相拮抗,对立统一
• 它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二者共同分布到同一器官上,但功能互相拮抗,
对立统一 • 前者位于脊柱两侧的链状神经结构;后者位于
头、荐部的一部分神经结构
.
3
式交 图感
神 经 系 统 模
.
4
图副 交 感 神 经 模 式
.
5
植物性神经系统与一般脊神经和脑神经的 主要区别
• 中枢位于脑和脊髓的胸、腰荐段的特定部位 • 传出神经不直接到达效应器,而是在外周的植
自我介绍

班级:10生物技术一班 姓名:李东 学号:1013030115
.
1
学习 目标:
一、知道什么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二、植物性神经系统与一般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区别
பைடு நூலகம்
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四、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
2
定义
一、
• 植物性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一般是指分 布于内脏和血管的平滑肌、心肌及腺体的运动 神经,支配动物体内脏器官的活动,不受人的 意志支配。
③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 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副交感 神经兴奋引起的效果恰与之相 反
.
11
.
8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③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 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 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 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 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 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这两种神经 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拮抗的,但在整体内两类神经的活 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广泛,副交 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局限,当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 经的兴奋占优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补充, 有利于保护机体。当剧烈运动或处于不良环境时,交感神经 的活动加强,调动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提高适应能力来应付 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求助编辑百科名片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

由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

中枢部位于脊髓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灰质侧角。

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可分颈、胸、腰、骶和尾5部分。

调节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目录解剖作用知识介绍饮食疗法注意事项相关病症病情分析意见建议药物治疗生活护理展开编辑本段解剖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当机体处于紧编辑本段作用1.对循环器官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能加速心搏频率和加速心搏力量。

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动脉血压。

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区别对待。

人体多数器官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对骨骼肌的血管,既有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又有舒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对冠状循环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

对外生殖器官血管则起收缩作用。

脑和肺的血管,虽也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但作用很弱。

2.对消化器官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并减弱其蠕动的力量;但当胃肠平滑肌紧张性太低或活动很弱时,交感神经也可使其活动增强。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在植物性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不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这被称为植物神经紊乱症或植物神经失调症。

例如: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增强和持续时,循环系统的机能亢进,便出现了心悸、憋气、血压升高的症状。

相反,由于交感神经的功能减弱时,便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当副交感神经的紧张长时间持续时,便会出现身体倦怠,站立时头晕目眩,容易疲劳等症状。

因为植物性神经是贯通全身的,因此植物性神经的症状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象前述的那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低烧、畏寒、高血压、低血压、呕吐、便秘、腹泻、失眠、耳鸣、腰痛、肥胖、消瘦、肩周炎、目眩、手脚发痛、肌肉跳动、胸部有压迫感等症状。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人体神经系统操控着人的感知、认知、运动、呼吸、消化等多种功能,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主要包括脑神经、脊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等。

按分布的对象不同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也叫植物神经系统,它不受人的意志控制,包括交感神经系和副交感神经系两个系统,分布在人的心血管、腺体以及内脏,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尚武,喜欢时不时活动活动筋骨,只要它一活动,就会引起各个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速、瞳孔放大,使得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降低,并减弱了其蠕动的力量,而且消化液分泌减少、肌肉能力增加,更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等,维持着工作状态的呼吸、心跳、体温和血压。

副交感神经系统崇文,喜欢慢条斯理、稳稳当当。

它平时的表现像一个任劳任怨、默默工作的安稳分子,负责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

开始工作时,它会增进胃肠的活动,促进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平衡;还负责缩小瞳孔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同时还会减慢心跳,降低血压,缩小支气管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这对最佳拍档,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白天,由武将交感神经主持全面工作,身体进入工作状态,呼吸和心脏都在活跃地运转,体温和血压也较高;到了晚上,交感神经下班了,文官副交感神经开始接手,这时候心跳和呼吸都平缓下来,体温和血压也稍有下降,劳累了一整天,需要睡觉,安排身体各个器官休息,并盘算一天的收支,计划第二天的工作安排,为各项事宜做好准备工作。

两位拍档就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维持着身体每天的工作。

天有不测风云,难免碰到突发事件,比如,有一天,你被一条狗追赶,这时候“武将”就站出来了,开启战斗模式,交感神经系统会让人体冠状动脉扩张、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瞳孔放大、小支气管舒张、呼吸增强、肌肉开始活跃、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控制人体——撒丫子就跑!好汉不吃眼前亏,咬不过狗,还跑不过狗吗?为了跑得快,交感神经系统会调动能量系统集中把能量运往与逃跑相关的身体部位,肌肉获得了充足的能量,跑得越来越快,半个小时后,终于摆脱了狗的追赶。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两个释疑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两个释疑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两个释疑1.这个图为什么没有支配血管的副交感神经?1.1 疑问:2017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P19图2-2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例中,为什么没有支配血管的副交感神经?1.2 解答:原因是:绝大部分内脏器官既接受交感神经又接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形成双重神经支配。

双重神经支配内脏器官是自主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特征。

但也有少数内脏和组织只受单一神经支配。

例如,食管上部只有副交感神经的支配;汗腺、立毛肌、皮肤和骨骼肌内的血管只受交感神经支配等。

正因为有的血管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有的不受副交感神经2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反还是协调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通常情况下同一器官的活动受二者共同控制(特例见上个问题)。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但也有例外,例如二者在促进唾液分泌上都具有促进作用,只不过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腺分泌粘稠唾液(酶多,有利于消化),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唾液腺分泌的是稀薄的唾液(水多,有利于吞咽)。

所以,在教学中不应该让学生判断二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具体是怎么样的,而是基于二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的事实,去分析和判断这种调节活动对机体稳态产生的影响,当然,二者作用的相反关系最终表现为协调。

最终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稳态。

3 几个练习(1)下列属于副交感神经功能的生理意义是A.主要参与应急反应B.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C.动员机体贮备的能量参加应急D.利于维持安静的生活[解析]与交感神经相比,副交感神经的活动较为局限,在安静时作用较强。

其功能意义在于促进消化、吸收与合成代谢,积蓄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保护机体,利于维持安静的生活。

选项A、B和C均为交感神经的功能。

答案:D(2)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A错;它们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B错;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C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会使内脏器官活动加强或减弱,如交感神经会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加强。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百科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百科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百科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

由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

中枢部位于脊髓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灰质侧角。

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可分颈、胸、腰、骶和尾5部分。

调节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解剖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稀薄,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交感神经的初级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胸腰部(thorako-lumbales System)。

部分的交感神经功能由高级中枢,如下丘脑,脑干和网状结构调节,这些部位会向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送神经冲动。

初级神经元会到脊柱旁的神经节、椎旁神经节换元,其使用的神经递质为(和副交感神经一样)乙酰胆碱。

这些神经节互连成干,被称为“交感神经干”。

节后神经元继续传递信号到目标器官,并使用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但一些交感神经纤维没有换元就离开交感神经干,到达主动脉的椎前神经节,或者到达受支配器官的器官旁神经节。

2作用1.对循环器官——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能加速心搏频率和加速心搏力量。

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动脉血压。

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区别对待。

人体多数器官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对骨骼肌的血管,既有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又有舒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对冠状循环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迷走神经是神经纤维的一种解剖学上的一种定义,而副交感神经是功能上的定义。

当迷走神经下行到胸腹腔脏器的时候,主干的4种纤维成分还剩下一般内脏运动f(副交感)和一般内脏感觉f2种,并不是单纯的副交感纤维。

这里,迷走神经的范围要比支配相应脏器的副交感神经的范围要大(还有感觉f)。

在讨论内脏运动支配的时候,说”迷走”,就是指其中的副交感成分,但二者还是不能完全等同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简单的用一个口诀可以帮你记忆:
交感兴奋心跳快,血压升高汗淋漓,
瞳孔扩大尿滞留,胃肠蠕动受抑制;
副交兴奋心跳慢,支气管窄腺分泌,
瞳孔缩小胃肠动,还可松驰括约肌。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是:①低级中枢部位不同,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腰部灰质的中间带外侧核,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一般内脏运动核和脊髓骶部的骶副交感核。②周围神经节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经由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随脊神经前根和脊神经一起出椎间孔后离开脊神经,到达交感干神经节。一部分在节内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离开交感干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到四肢和体壁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大部分节前纤维在交感神经干内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不再加入脊神经,而在各动脉周围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分布到头、颈和胸腹腔的器官和腺体。而副交感神经自中枢发出的节前纤维在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副交感神经节一般都在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节后纤维短。③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这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拮抗的,但在整体内两类神经的活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广泛,副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局限,当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占优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补充,有利于保护机体。当剧烈运动或处于不良环境时,交感神经的活动加强,调动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提高适应能力来应付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在植物性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不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这被称为植物神经紊乱症或植物神经失调症。

例如: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增强和持续时,循环系统的机能亢进,便出现了心悸、憋气、血压升高的症状。

相反,由于交感神经的功能减弱时,便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当副交感神经的紧张长时间持续时,便会出现身体倦怠,站立时头晕目眩,容易疲劳等症状。

因为植物性神经是贯通全身的,因此植物性神经的症状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象前述的那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低烧、畏寒、高血压、低血压、呕吐、便秘、腹泻、失眠、耳鸣、腰痛、肥胖、消瘦、肩周炎、目眩、手脚发痛、肌肉跳动、胸部有压迫感等症状。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表时间:2004-11-6 16:31:43 点击 740 次一、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交感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器官非常广泛,包括循环器官、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内分泌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和眼球等,此外,对糖代谢和骨骼肌也有作用。

1.对循环器官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能加速心搏频率和加速心搏力量。

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动脉血压。

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区别对待。

人体多数器官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对骨骼肌的血管,既有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又有舒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对冠状循环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

对外生殖器官血管则起收缩作用。

脑和肺的血管,虽也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但作用很弱。

2.对消化器官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并减弱其蠕动的力量;但当胃肠平滑肌紧张性太低或活动很弱时,交感神经也可使其活动增强。

对唾液腺能促进其分必粘稠的唾液。

3.对呼吸器官和汗腺交感神经对细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细支气管扩张,有利于通气。

汗腺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

4.对眼球平滑肌交感神经使虹膜辐射肌收缩,引起瞳孔扩大。

5.对内分泌腺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

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由于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大部分与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一致的,因此,在生理学上称之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6.对泌尿生殖器官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膀胱壁逼尿肌的活动和促进内括约肌的收缩,因而阻止排尿。

对生殖器官,交感神经能促进怀孕子宫的收缩,但使未孕子宫舒张。

交感神经还能促进男性精囊腺和射精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射精动作。

7.对糖代谢交感神经能直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PPT演示课件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PPT演示课件

收缩 松弛
受体激动时效应
1 受体:全身血管收缩(主要是皮 肤、粘膜血管,内脏血管收缩)。 胃肠平滑肌松弛。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生理效应
1-R
心脏
兴奋
-R
血管(骨骼肌、冠状)
2-R 支气管
舒张
糖原分解和异生
扩张
受体激动时表现
1受体:心脏兴奋,四正。
(心率↑ 传导↑ 心收缩力↑ 心输出量↑)
M
ACh
Ach ACh
M
N
胆碱 乙酸
ACh E
乙酰胆碱释放
ACh
乙酰辅酶A 胆碱
量子释放
M
ACh
Ach ACh
M
N
胆碱 乙酸
ACh E
乙酰胆碱代谢
ACh
乙酰辅酶A 胆碱
M
ACh
Ach ACh
M
N
胆碱 乙酸
ACh E
VMA MHPG
去甲肾上腺素合成
酪氨酸 多巴 多巴胺
NA
MAO NA
NA
α
NA
NA β
α
NA
NMN
VMA
COMT
MAO
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VMA MHPG
MAO
α
酪氨酸 多巴 多巴胺 NA
NA NA
NA
NA β
α
NA
NMN
VMA
COMT
MAO
VMA MHPG
去甲肾上腺素代谢
酪氨酸 多巴 多巴胺
NA
MAO NA
NA
α
NA
NA β
α
NA
NMN
VMA
COMT
MAO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人体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其中,外周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这两个系统在人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本文就来谈谈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

1. 交感神经系统的基本作用交感神经系统是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部分,它主要负责控制身体的应激反应,例如当人面临危险或者需要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激活,导致身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呼吸加速、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而做出的反应。

2.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基本作用副交感神经系统也是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部分,它主要负责控制身体的平衡和恢复,例如当人身体需要休息和放松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激活。

此时,身体的呼吸和心跳就会放缓,血压降低,肌肉放松,身体进入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

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可以使身体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当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抑制,这意味着身体将会进入一个充满活力和冲动的状态;相反,当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抑制,此时身体将会进入一个放松和休息的状态。

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存在,人们才能够更好地控制和适应自己的身体状态。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需要活力和冲动时,可以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来增加身体的功能;而当想要休息和放松时,可以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来帮助身体恢复。

4.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应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还有一些在医疗上的应用。

例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衡就成为了一个致病因素。

因此,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失衡,寻找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此外,人们还发现这种相互作用与情绪和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总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生理学理论指导: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生理学理论指导: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特征

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的外侧柱。

副交感神经的起源比较分解,其一部分起正脑干的缩瞳核、上唾液核、下唾液核、迷走背核、疑核,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部相当于侧角的部位。

交感神经的全身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受它支配;而副交感神经的会布较局限,某些器官不具有副交感神经支配。

例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肾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刺激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反应比较弥散;刺激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反应比较局限,因为一根交感节前纤维往往和多个节内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副交感神经则不同。

例如,猫颈上神经节内的交感节前与节后纤维之比为1:11-17,睫状神经节内的副交感节前与节后纤维之比为1:2。

通过荧光组织化学的研究,发现哺乳动物中,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交不都是支配效应器官细胞的。

在心脏和膀胱中,少量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器官壁内的神经节细胞;在胃和小肠中,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器官壁内的神经节细胞。

由此看来,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器官壁内神经节细胞水平上,而不一定发生在效应器官细胞水平上。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欧阳化创编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欧阳化创编

交感神经:其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自主神经系统。

大部分的器官受到两者的共同支配,大部分情况下,两者相互拮抗(例外:唾液分泌),因而可以实现对该器官的精细调节,实现内环境的稳态。

中文名称:交感神经可分:颈、胸、腰、骶位于:脊柱两侧组成: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基本简介:交感神经:是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交感神经的初级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胸腰部。

部分的交感神经功能由高级中枢,如下丘脑,脑干和网状结构调节,这些部位会向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送神经冲动。

初级神经元会到脊柱旁的神经节、椎旁神经节换元,其使用的神经递质为(和副交感神经一样)乙酰胆碱。

这些神经节互连成干,被称为“交感神经干”。

节后神经元继续传递信号到目标器官,并使用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但一些交感神经纤维没有换元就离开交感神经干,到达主动脉的椎前神经节,或者到达受支配器官的器官旁神经节。

主要特性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在植物性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你可以设想一下:“交感神经兴奋的典型场景是什么”?就是战场上,战士杀敌的场面:他们手握冲锋枪,大喊一声:“冲啊!”然后向敌人阵地冲去。

此时,人体的变化就是交感神经兴奋的功能。

循环:HR↑、心缩力↑只有心潮澎拜,热血沸腾才能杀敌!不重要脏器血管收缩,杀敌时不可能想到肚子饿了,要吃饭了!肌肉血管舒张,只有这样才能拿好枪!呼吸:气管平滑肌舒张在冲锋时,当然喘着粗气!消化:分泌粘稠唾液一声“冲啊——”,唾沫横飞!胃肠蠕动↓、胆囊活动↓、括约肌收缩↑杀敌时不可能想到肚子饿了,要吃饭了!泌尿: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杀敌时不可能想到上厕所!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女兵打仗时当然顾不上肚子里的命根子了!眼:瞳孔扩大两眼圆瞪!恨不得吃下敌人!皮肤: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怒发冲冠,大汗淋漓。

代谢:血糖↑(糖原分解↑,胰岛素↓)只有血糖升高才有精力冲锋,否则只能躲在猫耳洞里!肾髓质分泌↑(交感-肾髓质-糖皮质激素↑),这就是应激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