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
微生物污染测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污染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ae1c7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a.png)
微生物污染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空气B. 水C. 土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微生物污染控制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消毒方法?()。
A. 紫外线照射B. 化学消毒剂C. 热力消毒D. 辐射消毒答案:D3. 在微生物污染控制中,下列哪种微生物是最难控制的?()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B4. 微生物污染检测中,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不包括()。
A. 菌落计数法B. 直接显微镜计数法C. 流式细胞计数法D. 电子显微镜计数法答案:D5. 微生物污染控制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常用的消毒剂?()。
A. 酒精B. 过氧化氢C. 氯D. 硫酸答案:D二、填空题1.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需要综合考虑空气、水和______三个主要来源。
答案:土壤2. 微生物污染检测中,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直接显微镜计数法和______。
答案:流式细胞计数法3. 在微生物污染控制中,紫外线照射是一种有效的______方法。
答案:物理消毒4. 微生物污染检测中,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鉴定、______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答案:生理生化5. 微生物污染控制中,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过氧化氢和______。
答案:氯三、判断题1. 微生物污染只存在于食品和药品中。
()答案:错误2. 微生物污染控制不需要考虑环境因素。
()答案:错误3. 微生物污染检测中,电子显微镜计数法是一种常用的计数方法。
()答案:错误4. 微生物污染控制中,辐射消毒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答案:错误5. 微生物污染检测中,流式细胞计数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计数方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
答案:微生物污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消除污染源,即减少或消除微生物的来源;(2)切断传播途径,即阻止微生物通过空气、水、土壤等途径传播;(3)保护易感人群,即减少人体对微生物的暴露。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解析--第十五章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解析--第十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4ed7306848d7c1c708a145c4.png)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第十五章生物修复技术)第十五章生物修复技术1、什么是生物修复?同物理、化学方法相比有什么优缺点?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或者自发进行的过程,称为生物修复。
优点:费用低;环境影响小;最大限度降低污染物浓度;处理其他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缺点:微生物不能降解所有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生物修复需要具体考察;生物修复只能降解特定物质;微生物活性受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影响。
2、生物修复受哪些因素影响?微生物营养盐、电子受体(氧、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和无机物)、共代谢基质、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污染现场和土壤的特性。
3、土壤的生物修复有哪些方法?原位处理法:在受污染地区直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不需要将土壤挖出和运输。
一般利用土著微生物处理,有时也加入经过驯化和培养的微生物以加速处理。
适用于处理污染时间较长、状况已基本稳定的地区或者受污染面积较大的地区。
具体方式包括生物通风、地耕处理等异位处理包括挖掘堆置处理、反应器处理、堆肥法。
挖掘堆置处理法是将受污染的土壤从污染地区挖掘起来,防止污染物向地下水或更广大的地域扩散,将土壤运输到一个经过各种工程准备的地点堆放,形成上升的斜坡,并在此进行生物修复的处理,处理后的土壤再运回原地。
反应器处理法是将受污染的土壤挖掘起来,与水混合后,在接种了微生物的反应器内进行处理,其工艺类似于污水生物处理法。
堆肥法是将污染土壤和水、营养物、泥炭、稻草和动植物肥料混合后,使用机械或压气系统充氧,同时加石灰调节PH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处理,大部分污染物被降解,标志堆肥完成。
4、地下水生物修复有哪些方法?地下水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原位处理法、物理阻拦、地上处理等方法。
物理阻拦是指使用暂时的物理屏障以减缓并阻滞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进一步迁移。
地上处理是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从地下水层中抽取出来,然后在地面上用一种或多种工艺处理之后,再将水注入底层。
环境微生物学课后答案
![环境微生物学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4dba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f.png)
环境微生物学课后答案环境微生物学课后答案【篇一:环境微生物复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绪论1.微生物学初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c 2.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c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吕文虎克二、微生物形态学1.()不是细菌细胞质中含有的成分。
da、水b、蛋白质c、核酸d、磷壁酸2.下面霉菌孢子中()不是无性孢子。
ba、分生孢子b、子囊孢子c、孢囊孢子d、节孢子3.微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da、科b、属c、目d、种4.鞭毛是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它()。
c a、起源于细菌的细胞壁b、存在于不少的杆菌和球菌中c、是细菌运动的器官d、可能具有性器官的功能5.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aa、孢囊孢子b、子囊孢子c、卵孢子d、接合孢子6.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
ba、核酸b、蛋白质c、脂类d、糖类7.下列有关细菌细胞质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da、细胞质膜由蛋白和磷脂分子组成b、细胞质膜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基本骨架c、细胞质膜具有渗透屏障的功能d、细胞质膜中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当稳定的8.以下不同类群的微生物中,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是()。
d a、放线菌 b、细菌c、霉菌d、病毒9.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da、肽聚糖b、几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10.出芽繁殖过程()发生。
da、主要在病毒中b、在形成分支的细菌中c、只在原生动物中d、在酵母菌中11.下述特征中,不适合原生动物的是()。
da、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b、原生动物表现为异养营养方式c、许多种类原生动物有运动的能力d、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中发现有叶绿素12.细菌细胞壁不具有()功能。
da、保持细胞外形的b、鞭毛运动支点的c、与细菌抗原性、致病性相关的d、胞外酶合成的13.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
ca、静息孢子b、类囊体c、异形胞d、链丝段14.以下不属于细菌内含物的是:()。
ca、异染粒b、phbc、核糖体d、硫粒15.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
gmp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gmp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fe15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9.png)
gmp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GMP是以下哪个词组的缩写?A.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B. Good Marketing PracticeC. Good Management PracticeD. Good Marketing Principle答案:A2. 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不包括以下哪项?A. 空气B. 操作人员C. 原料D. 包装材料答案:D3.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是GMP中需要控制的微生物?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D4. 微生物污染控制中,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A. 环境监测B. 人员培训C. 清洁消毒D. 随意丢弃废弃物答案:D5. 以下哪种消毒剂不适合用于GMP环境中?A. 酒精B. 过氧化氢C. 氯气D. 碘伏答案:C6. GMP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微生物检测B. 微生物鉴定C. 微生物计数D. 微生物基因测序答案:D7.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GMP中需要特别关注的?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所有选项答案:D8. GMP中对洁净室的微生物控制标准不包括以下哪项?A. 悬浮粒子数B. 微生物总数C. 沉降菌数D. 空气流速答案:D9. 以下哪种微生物检测方法不是GMP中常用的?A. 平板计数法B. 膜过滤法C. 比浊法D. 电子显微镜法答案:D10. GMP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污染源识别B. 污染源控制C. 污染源消除D. 污染源传播答案:D11.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GMP中不需要控制的?A. 霉菌B. 酵母菌C. 细菌D. 病毒答案:D12. GMP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环境监测B. 人员培训C. 清洁消毒D. 随意丢弃废弃物答案:D13. 以下哪种消毒剂不适合用于GMP环境中?A. 酒精B. 过氧化氢C. 氯气D. 碘伏答案:C14. GMP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微生物检测B. 微生物鉴定C. 微生物计数D. 微生物基因测序答案:D15.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GMP中需要特别关注的?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所有选项答案:D16. GMP中对洁净室的微生物控制标准不包括以下哪项?A. 悬浮粒子数B. 微生物总数C. 沉降菌数D. 空气流速答案:D17. 以下哪种微生物检测方法不是GMP中常用的?A. 平板计数法B. 膜过滤法C. 比浊法D. 电子显微镜法答案:D18. GMP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污染源识别B. 污染源控制C. 污染源消除D. 污染源传播答案:D19.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GMP中不需要控制的?A. 霉菌B. 酵母菌C. 细菌D. 病毒答案:D20. GMP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不包括以下哪项?A. 环境监测B. 人员培训C. 清洁消毒D. 随意丢弃废弃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GMP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环境控制B. 人员控制C. 物料控制D. 设备控制答案:ABCD2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GMP环境中微生物污染?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空气流动答案:ABCD23. GMP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直接显微镜计数法B. 培养基法C. 膜过滤法D. 比浊法答案:ABCD24. GMP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些?A. 随意丢弃废弃物B. 定期清洁消毒C. 人员培训D. 环境监测答案:A25. 以下哪些微生物是GMP中需要特别关注的?A. 大肠杆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病毒答案:ABC26. GMP中对洁净室的微生物控制标准包括以下哪些?A. 悬浮粒子数B. 微生物总数C. 沉降菌数D. 空气流速答案:ABC27. 以下哪些消毒剂适合用于GMP环境中?A. 酒精B. 过氧化氢C. 氯气D. 碘伏答案:ABD28. GMP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不包括以下哪些?A. 污染源识别B. 污染源控制C. 污染源消除D. 污染源传播答案:D29. 以下哪些微生物检测方法不是GMP中常用的?A. 平板计数法B. 膜过滤法C. 比浊法D. 电子显微镜法答案:D30. GMP中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不包括以下哪些?A. 污染源识别B. 污染源控制C. 污染源消除D. 污染源传播答案: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缩写。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试卷2003(哈工大)答案
![污染控制微生物学试卷2003(哈工大)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ec5adaa58da0116c1749c1.png)
2003年秋季污染控制微生物试题A答案一、填空(0.5分×30)1.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形体微小)、(结构较为简单),一般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统称),包括病毒、(原核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
2. 无论是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其增殖过程基本相同,大致分为(吸附)、(侵入和脱壳)、(生物合成)和(装配与释放)等连续几个阶段。
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显微镜计数法、(比浊)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和(薄膜过滤计数)法等。
4. 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包括(转化)、(接合)和(转导)。
5. 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主要依靠(产酸发酵菌群)、(产氢产乙酸菌群)、(同型产乙酸菌群)和(产甲烷菌群)等四大类群微生物作用完成的。
6. 组成RNA的碱基包括(A)、(G )、(C )和(U )等四种。
7. 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中,常见的产酸发酵类型有(乙醇型发酵)、(丙酸型发酵)和(丁酸型发酵)等三种。
二、术语解释(2分×10)1. 异染粒:又称捩转菌素,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具有较强的嗜碱性或嗜中性。
因为它被蓝色染料(如甲烯蓝)染色后不呈蓝色而呈紫红色而得名。
一般认为它可能是磷源和能源性贮藏物。
2. 菌胶团:产生荚膜与粘液层的细菌,相互粘连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细菌集团,具有共同的粘液层,内含许多细菌。
3.培养基:由人工配制的,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用的营养基质,叫做培养基。
它是科学研究、生产微生物制品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由于各种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也很多。
为此,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针对微生物不同的营养类型,满足特定的生长条件,并根据不同的培养目的,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4. 固有酶与适应酶:微生物生活过程中分泌的,与其作用底物存在与否无关的酶称为固有酶;一般情况下并不表达,只有在一定条件刺激下才会分泌的酶称为适应酶。
(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8ebeb22f60ddccdb38a074.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用肉眼无法看到,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或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原核微生物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
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二、选择题1.微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位是(D )。
A、科B、属C、目D、种2.各种微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点,下列选项中描述错误的是( C )A.分布广,种类多 B.适应强,易变异C.体积小,表面积小 D.生长速,繁殖旺5.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C )。
A、单细胞B、没有真正的细胞核C、个体微小D、细胞结构简单6.在分类系统中,细菌和蓝细菌皆属于( A )。
A、原核生物B、真核生物C、多细胞D、单细胞三、填空题1. 微生物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一个___属名____和一个___种名____构成;书写排列上,____属___名在前,___种___名在后。
四、简答题1.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各自包括哪些主要类群?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不完善,只有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仅有核质,没有定形的细胞核,称为拟核或拟核。
②没有特异的细胞器。
③不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生物:①细胞核发育完善,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
②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③能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微生物: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五、论述题3. 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作用:保持生态平衡污染物的降解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污染水体、土壤的生物修复2、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中的微生物原理饮用水卫生细菌学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a744d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3.png)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物课后题答案第⼀章绪论1、何谓微⽣物?微⽣物有何特点?微⽣物⼀词并⾮⽣物分类学上的专⽤名词,⽽是指所有形体微⼩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细胞,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物的通称。
微⽣物类群⼗分复杂,其中包括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细胞的细菌和蓝细菌,属于真菌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和原⽣动物、后⽣动物等。
微⽣物具有个体微⼩,分布⼴泛;种类繁多,代谢旺盛;繁殖快速,易于培养;容易变异,利于应⽤特点。
2、何谓原核微⽣物和真核微⽣物?⼆者有何区别?凡是细胞核发育不完全,仅有⼀个核物质⾼度集中的核区,不具核膜,核物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没有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只有膜体系的不规则泡沫结构,不进⾏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为微⽣物称为原核微⽣物。
反之,凡是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有核膜,有⾼度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尔基体),进⾏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微⽣物称为真核微⽣物。
3、概述微⽣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作⽤。
a、在给⽔⼯程中的应⽤⽔中往往存在致突变污染物,这些物质可以利⽤微⽣物检测出来。
另外,藻类⼤量滋⽣时会堵塞给⽔⼚的滤池,并会使⽔中带有异味和增加⽔的⾊度和浊度等,因此,在给⽔⼯程中应尽可能出去这些微⽣物,以提供符合标准的⽣活饮⽤⽔和⼯业⽣产⽤⽔。
同时,也可利⽤⼯程菌形成固定化⽣物活性炭,来消除⽔中的微量有机物;利⽤微⽣物⽣产⽣物絮凝剂,取代⽆机和有机絮凝剂,以进⼀步提⾼⽔质、b、在排⽔⼯程中的应⽤可以利⽤各种微⽣物的分解作⽤,对废⽔中的污染物进⾏降解和转化,使之矿化且使⽔中的重⾦属得以适当转化。
另外,在受污染⽔体的⽣物修复技术中,微⽣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c、在⼟壤净化中的作⽤⼟壤环境⽇益恶化,被我污染的⼟壤通过对地下⽔和地表⽔形成⼆次污染和经⼟壤-植物系统由⾷物链进⼊⼈体,直接危及⼈体健康。
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fa3b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8.png)
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重要学科,通过研究和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旨在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们会遇到各种习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1. 什么是大气污染?列举几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指的是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过了一定浓度,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臭氧等。
2. 请解释一下废水处理中的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氧化无机物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生物滤池法。
这些方法通过培养和利用微生物群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和回收利用。
填埋是将废物掩埋在地下,焚烧是通过高温将废物燃烧为灰渣,回收利用则是将废物中有价值的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
4.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为什么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规划方案或政策措施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确保项目或政策在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
5. 请解释一下噪声污染的成因和治理方法。
噪声污染是指超过人体听觉和生理承受能力的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
噪声污染的成因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
治理方法包括降低噪声源的噪声产生、传播和接受三个环节,如加装隔音设备、优化交通组织、建设隔音屏障等。
6. 请简要介绍一下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意义。
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物理参数等进行定量监测和分析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方法包括现场监测、采样分析和遥感监测等。
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了解环境质量状况,评估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7. 请解释一下环境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步骤。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群英)
![第四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群英)](https://img.taocdn.com/s3/m/2ba39666b14e852459fb5721.png)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周群英第四版)目录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2)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2)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2)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2)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2)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2)第一章病毒 (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7)1、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各举一种细菌为代表。
(7)2、细菌有哪些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它们各有哪些生理功能? (7)3、荚膜、粘液层、菌胶团和衣鞘 (7)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2)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5)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20)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8)第七章微生物的生态 (35)第八章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40)第九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44)第十章有机固体废物与废弃的微生物处理及微生物群落 (48)第十一章有机固体废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54)1,何谓堆肥法,堆肥化和堆肥? (54)2,叙述好氧堆肥的机理。
参与堆肥发酵的微生物有哪些? (54)3,好氧堆肥的运行条件有哪些? (55)4,好氧堆肥法有几种工艺?简述各个工艺的过程。
(55)第十二章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60)1. 酶制剂剂型有几种? (60)2. 何谓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 (60)3. 酶和酶菌体固定化方法有哪几种?各用什么载体? (60)4.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微生物有什么优点?存在什么问题? (60)5. 生物膜是固定化微生物吗?为什么? (60)6. 何谓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有哪几类? (60)7. 絮凝剂有几类?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生物处理中起什么作用? (60)8. 叙述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絮凝剂的作用原理? (60)9. 微生物制剂有哪些用途? (60)10. 有几种产氢微生物?它们是如何产氢的? (61)11. 请叙述微生物产氢电池的工作原理。
08真题—污染控制微生物
![08真题—污染控制微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3edf4ba69ec3d5bbfc0a743e.png)
一、名词解释(2分×10)1.氧化磷酸化2.孢子与孢芽3.裂解量4.无氧呼吸5.6.7.载体蛋白8.生态演替9.基因工程10.生态幅11.呼吸与发酵12.同型分裂二、填空(20×1)1.放线菌的孢子繁殖方式有()()()2.病毒的化学组成()()3.微生物在自然界碳素循环中的作用是()和()4.米门方程的推导依据是()5.乳糖蛋白胨培养基中甲酚紫的作用是()6.EMP途径的产物是()()()7.根据碳源的不同将微生物分为()()8. ()()和结构基因构成构成操纵子9.根据()()()实验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三、单选()1.细菌形成荚膜在()期(答案C.稳定期)2.检验水中病毒的方法()(答案B.蚀斑检验法)3.产甲烷菌能将哪些物质转化为甲烷(答案B.一碳有机物)4.使蛋白质变性导致酶促反应速度下降的因素是C.温度D.抑制剂5.下列哪项不是芽胞的作用A.繁殖B.休眠四.简答(10×5)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关系3.为何湿热灭菌效果优于干热灭菌?4.解释由于反硝化作用引起二沉池沉淀效果变差的原因5.铁细菌的营养方式,在输水管线中的危害6. 赤潮的微生物学原理7.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8.配置培养基基本原则9.举例说明在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竞争关系10.诱变育种主要过程五.实验1.利用比浊法及活菌计数法均能测得细菌的生长曲线,两者有何异同2.怎样筛选出目标微生物六.论述10描述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演替规律和指导作用七.综述25分析A/O工艺中有机污染物在系统内的转化规律08真题手写版(根据老师上课记录)。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7977c4afe04a1b071de99.png)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第十四章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第十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02d3c140852458fb770b5610.png)
Q
Q r S 0' QS 0 Q r S e
根据流体运动规律,又有:
T ' T /1 r
Q
Qr T ' QT
带入: ln(
S 0' ' ) S0 S e kX (T ' T0 ) Se
K ln(
得:
S 0' ) S 0' S e kVX /1 r Q Se
推导题
推导 U d
kS * k S
,其中式中 S*为曝气池内底物(对数)平均浓度
推导过程:
dS kXS dt K S
设曝气池起点水团有机物浓度为 S'0,水团运动起始时刻为 T0,水团运动至曝 气池末端的时刻为 T',此时水团有机物浓度为 Se, 解微分方程:
dS(K S ) dtX S
中国矿业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 第十四章
1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①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及发酵。
②特点:A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产能最多最普遍的一类生物氧化方式,氢受体 是氧气;自底物脱下的氢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物质——氧气接受, 释放出来能量;经氧化磷酸化产生 ATP;有机物分解较彻底,最终产物是含能量 较低的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的能量多, 代谢速度快, 代谢产物稳定。 B 无氧呼吸: 自底物脱下的氢部分经呼吸链传递,最终氢受体不是氧气,而是氧化态的无机物 或者有机物,这一过程产生的能量使 ADP 磷酸化生成 ATP。由于部分呼吸链比好 氧呼吸的要短,有机物分解不彻底,代谢速度慢,释放的能量少,因此,产生的 ATP 也比较少;根据呼吸链末端氢受体的 不同,微生物无氧呼吸类型有多种。C 发酵: 发酵过程没有氧气等氢的受体;自底物脱下的氢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被 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所接收;有机物分解不完全,释放的能量较低,介于有氧呼 吸和无氧呼吸之间。发酵不需要外源性物质。
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
![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486e5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1.png)
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环境微生物课后答案完整版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1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微生物它有什么特点答:病毒没有合成蛋白质的机构——核糖体,也没有合成细胞物质和繁殖所必备的酶系统,不具独立的代谢能力,必须专性寄宿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合成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繁殖新个体。
其特点是:病毒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是具有生命的超微生物,然而,在宿主体外却呈现不具生命特征的大分子物质,但仍保留感染宿主的潜在能力,一旦重新进入活的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重新感染新宿主。
2病毒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分为哪几类病毒答:依据是:病毒是根据病毒的宿主、所致疾病、核酸的类型、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有或无被膜等进行分类的。
根据转性宿主分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噬藻体)、真菌病毒(噬真菌体)。
按核酸分类:有DNA病毒和RNA病毒。
3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答: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还含有脂质和多糖。
整个病毒体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
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
核酸内芯有两种: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
4叙述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有:吸附、侵入、复制、聚集与释放。
首先,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以它的尾部末端吸附到敏感细胞表面上某一特定的化学成分,或是细胞壁,或是鞭毛,或是纤毛。
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立即引起宿主的代谢改变,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不能按自身的遗传特性复制和合成蛋白质,而由噬菌体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所控制,借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构复制核酸,进而合成噬菌体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聚集合成新的噬菌体,这个过程叫装配。
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的装配过程如下:先合成含DNA的头部,然后合成尾部的尾鞘、尾髓和尾丝,并逐个加上去就装配成一个完整的新的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解析--第十一章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解析--第十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03128344c850ad02de8041c4.png)
第十一章废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和主要微生物类群1、以活性污泥为例、叙述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絮凝作用: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细菌常以絮凝体形式存在。
废水进入生物反应池后,废水中的产荚膜细菌可分泌粘液性物质,并相互粘连成菌胶团,菌胶团又粘连在一起,絮凝成活性污泥。
吸附作用:活性污泥表面附有的粘性物质对废水中的有机物颗粒、胶体物质有较强吸附能力,而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很小。
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也可被活性污泥吸附。
吸附的速度在初期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吸附速度越来越小。
颗粒的和胶体的有机污染物一旦粘附于活性污泥,即可通过固液分离的方法将这些污染物从废水中清除出去。
氧化作用:被活性污泥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在微生物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可溶性的有机小分子物质,然后透过细胞膜进入微生物细胞内。
这些被吸收到细胞内的物质,作为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被氧化为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等,并释放出能量;与此同时,微生物利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合成细胞物质。
在此过程中微生物不断繁殖,有机物也就不断地被氧化分解。
沉淀作用:废水中有机物质在活性污泥的氧化分解作用下无机化后,处理后水排放前必须经过泥水分离。
活性污泥必须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使泥水分离,澄清水排走,污泥沉降至吃底。
若泥水不经分离或分离效果不好,将会造成二次污染。
2、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原理。
在污水处理构筑物内设置微生物生长聚集的载体(一般称填料),在充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着形成生物膜,经过充氧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过填料时,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使污水得到净化,同时微生物也得到增殖,生物膜随之增厚。
当生物膜增长到一定厚度时,向生物膜内部扩散的氧受到限制,其表面仍是好氧状态,而内层则会呈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并最终导致生物膜的脱落。
随后,填料表面还会继续生长新的生物膜,周而复始,使污水得到净化。
微生物在填料表面聚附着形成生物膜后,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其表面存在一层薄薄的水层,水层中的有机物已经被生物膜氧化分解,故水层中的有机物浓度浓度比进水要低得多,当废水从生物膜表面流过时,有机物就会从运动着的废水中转移到附着在生物膜表面的水层中去,并进一步被生物膜所吸附,同时,空气中的氧也经过废水而进入生物膜水层并向内部转移。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解析--第六章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解析--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e0fe85315727a5e9856a61c4.png)
1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最终电子(或氢)受体不同。发酵是以有机物氧化分解的中间代谢产物为最终电 子受体的氧化还原过程。呼吸是大多数微生物用以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与发酵 相比,底物在氧化过程中脱下的氢或电子不是直接与中间代谢产物耦联,而是通 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最终交给有关无机物。以氧气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过 程称为有氧呼吸;以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等为最终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过程 称为无氧呼吸。 9、 分析葡萄糖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产生。
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1、 新陈代谢及其特点。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有机体从环境中将营养物质吸收进来,加以分解再合成,
同时将不需要的产物排泄到环境中去,从而实现生物体的自然更新的过程。 特点:是生物化学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反应步骤虽然很多,但顺序性很强,
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均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有多酶体系催化完成;有灵活的 自动调节能力。 2、 简述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系。
产能方式
阶段
底物水平磷 酸化
呼吸链磷酸 化
EMP 途径 丙酮酸脱氢酶系代
谢过程 TCA 循环 EMP 途径 丙酮酸脱氢酶系代 谢过程 TCA 循环
产生 NADH+H+/mol
2 2 6
产生 FADH2/mol
2
净产 ATP/mol
2 02 6 6来自2210、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为细胞合成的维持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为细胞合成提供原料;作为各种
当大肠杆菌在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大肠杆菌首先利用 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只有当葡萄糖被利用完后才开始利用乳糖,这就是所谓的 葡萄糖效应。
(完整word版)哈尔滨工业大学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哈尔滨工业大学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习题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60207a65901020206409c40.png)
作业习题绪论1.何谓微生物?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2.何谓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二者有何区别?3.微生物有何特点?4.简述本学科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1.什么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2.细菌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化学组成和生理功能?3.革兰氏染色的主要过程和机理。
4.什么是菌胶团?菌胶团的功能有哪些?5.为什么细菌表面带负电荷?6.放线菌由哪几种菌丝构成?各种菌丝的功能?7.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8.鞘细菌、滑动细菌、蓝细菌的形态及营养方式。
9.水华(赤潮)是怎样形成的?10.什么是菌落?细菌、放线菌的菌落有什么区别?第二章1.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2.霉菌的形态和结构?3.比较霉菌和放线菌有哪些异同?4.影响藻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5.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水处理中有哪些常见的种类?6.酵母菌、霉菌、落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在污染物治理中的作用?第三章1.什么是病毒?病毒有哪些特点?2.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3.噬菌体的增殖过程?4.什么是烈性噬菌体?什么是温和性噬菌体?5.裂解量的含义,怎样通过一步生长曲线计算裂解量?6.影响病毒存活的因素有哪些?第四章1.微生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些类营养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的作用是什么?2.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3.微生物有哪几种营养类型,它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4.什么是培养基?配制培养基应遵循哪些原则?5.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分为哪几种培养基?第五章1.简述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系。
2.什么是酶?酶有哪些特点?3.酶分为哪几类?什么是全酶、辅酶和酶基?4.转移氢的辅酶有哪几类?5.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6.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对废水的生化处理有什么指导意义?7.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产能代谢的方式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8.分析葡萄糖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能量的产生。
9.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10.硝酸盐呼吸、硫酸盐呼吸、碳酸盐呼吸的底物和产物分别是什么?11.硝化细菌和硫细菌获得能量的方式?12.糖类、脂类、蛋白质有氧代谢的途径。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期末考试习题库(重点)含答案.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期末考试习题库(重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a62c6f770bf78a64295413.png)
第三章污水的物理处理(28.5%)
一、填空题:
1、格栅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大类。
2、格栅按栅条间隙可分为粗格栅、中格栅和细格栅等三种;其间隙分别为50-100mm、10-50mm和3-10mm。
3、设置格栅的渠道,其流速应为0.4-0.9m/s。
其间隙分别50100m1050m310设置格栅的渠道其流速应009m格栅的过栅流速在最大设计流量时0810在平均设计流量时03各种水处理设施池的超高一般03砂池多尔沉砂池以及钟式沉砂池等四种基本型式沉砂池的水平流速最大03m015m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幅流式等三种类型平流沉淀池主要构造由流入装置流出装置沉淀区缓冲层和污泥区等组成平流沉淀池的排泥方法有静水压浮上法的类型按生成微细气泡的方法分为电解浮上法浮上区干涉沉淀絮凝沉采用沉淀法时沉淀的类型有自由沉离散沉采用括号中的答案沉淀成层沉淀拥挤沉淀和压缩沉淀挤压沉淀等四算正确265粒径大于02mm的砂粒
一级处理:
主要处理废水中的固体污染物,除对单一固体污染物的废水有效外,一般达不到排放标准
二级处理
主要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一般可以达到农灌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微量有害元素以及病毒和细菌等,可以达到重新利用甚至饮用。
四、问答题:
1、地球俗称水球,为什么缺水仍然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
表示为:PGA-800×1000-50
2、格栅设计的主要注意事项有哪几条?
格栅设计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两条:
(1)设置栅格的渠道,宽度要适当,应使水流保持适当的流速,一方面泥砂不至于沉积在沟渠底部,另一方面截留的污染物又不至于冲过格栅。通常采用0.4-0.9m/s。
(完整word版)环境微生物课后题(详细)
![(完整word版)环境微生物课后题(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91c80dab76a20029bd642dc7.png)
课后题整理1. 什么是生物难降解物质, 矿化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1. 难降解物质 (Xenobiotic)有一部分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和化学键不能被目前微生物细胞存在的降解酶识别,或这些化学物质不能被运输到细胞内, 或者这些化合物不能诱导细胞合成降解酶, 所以这些物质不能被微生物降解或只能被部分降解, 结果这些物质便在环境中大量累积, 把这类化合物叫做难降解物质。
它们包括杀虫剂、塑料和其它人工合成化合物。
2.矿化作用 (Mineralization) 是指一个有机分子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成无机物如CO2和H2O 等的过程。
3. 生物放大作用 (Biological magnification)有些污染物由于抗微生物分解和具有亲脂的特性, 这些污染物进入原核和真核细胞后,便累积在脂类中,这些细胞被处在更高营养水平的生物消化后,溶解在脂类中污染物既不能被降解也不能被分泌到细胞外, 而是进一步被浓缩在下一个营养水平的细胞中, 最终在鸟、哺乳动物和鱼体中的环境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四到六个数量级, 这种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
2. 请你从分子水平上解释微生物如何对抗环境中的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重金属产生抗性。
1. 生物吸附作用1.1 胞外多糖许多细菌能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 这些胞外多糖带有负电荷,它们可以作为重金属的有效生物吸附剂,这些胞外多糖对于细胞来说还是一种有效的障碍物,阻止重金属离子进入细胞。
1.2 有机酸许多有机代谢物在去除重金属毒性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这些有机物具有络合金属离子的能力。
1.3 铁载体铁载体化合物除了能络合Fe3+外,还会与其它金属离子如镓和镍结合。
2.细胞外的沉淀作用和结晶作用某些微生物,特别是能产生硫化物的细菌参与了含硫沉积物的形成,在这些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金属。
硫化物的产生导致从溶液中去除重金属,这是微生物对重金属产生抗性的另一种机制。
哈工大2007污染控制微生物答案
![哈工大2007污染控制微生物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d99ee4b8f67c1cfad6b83a.png)
5.动物性营养;植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寄生性营养
蒸汽灭菌 7.碳源;能源 8.0.2~0.3 mg / L;0.01 mg / L;10 mg / L。
三、 单选题 1.C 四、 简答题 1.适宜的温度、光照、pH 及 C:N:P 比。 2.原核微生物: 细胞核发育不完全; 没有分化的特异细胞器; 不进行有丝分裂; 真核微生物: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有高度分化的特异细胞器,能进行有 丝分裂。或参照表 1.1。 3.过程:载体蛋白与被运输物质结合后,在能量参与的条件下,载体蛋白发生 构型的变化, 从而降低其与被运输物质的亲和力,将被运输物质在膜的另一 侧释放出来。 特点:物质的运输不受被运输物质浓度梯度的制约;需要能量;需要载体蛋 白参与。 4.抑制剂破坏了酶与底物结合的活性中心, 阻碍了酶—底物中间产物的生成或 分解,因此影响了酶活性。可分为不可逆抑制作用和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 抑制剂与酶的某些基团以共价键方式结合,结合后不能自发分解,不能用物 理方法除去抑制作用; 可逆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非共价结合, 因而是可逆的。 5.①为细胞合成和维持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②为细胞合成提供原料;③作 为各种有机物彻底氧化的共同途径。 6.抗生素主要阻止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某些环节,钝化某些酶的活性,不同的抗 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抑制细胞壁的形成;②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③干扰蛋白质合成;④阻碍核酸的合成。 7. ①DNA 分子是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平行多核苷酸链构成的,一条链的 5’末端 与另一条链的 3’末端相对,两条链的糖—磷酸主链都是右手螺旋,有一共 同的螺旋轴, 螺旋表面有一条大沟和一条小沟;②两条链上的碱基均在主链 内侧,一条链上的 A 一定与另一条链上的 T 配对(形成两个氢键) ,G 一定 与 C 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双螺旋直径为 2nm,;③成对碱基大致处于同一 平面,该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垂直,糖环平面与螺旋轴基本平行,磷酸基连在 糖环的外侧,相邻碱基对平面间的距离为 0.34nm,双螺旋每旋转一周有 10 个碱基对,每转的高度为 3.4nm;④大多数天然 DNA 属双链结构 DNA;⑤双 2.B 3.A 4.D 5.B
周群英《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九章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周群英《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九章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16dbfb3551810a6f52486b8.png)
第九章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1.什么叫活性污泥?它有哪些组成和性质?答:(1)定义活性污泥是指由各种微生微、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和各种有机无机的固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绒粒,即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
(2)组成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
由外到内为水解细菌、发酵细菌、氢细菌和乙酸菌、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厌氧原生动物,其中丝状厌氧菌是厌氧活性污泥的中心骨架,菌胶团是好氧活性污泥的中心骨架。
(3)性质活性污泥颜色各异;含水率高;相对密度与水接近;有沉降性能;有生物活性;有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有自我繁殖的能力、对进水pH的变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比表面积大。
2.好氧活性污泥中有哪些微生物?答:好氧活性污泥(绒粒)的结构和功能的中心是能起絮凝作用的细菌形成的细菌团块,称为菌胶团。
在其上生长着其他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某些微型后生动物(轮虫及线虫等)。
3.叙述好氧活性污泥净化污(废)水的机理。
答:好氧活性污泥净化污(废)水的机理如下:(1)在氧化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绒粒中的絮凝性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
(2)活性污泥绒粒中的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
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在细菌体内氧化分解,其中间代谢产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
(3)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吸收和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及游离细菌。
4.叙述氧化塘和氧化沟处理污(废)水的机制。
答:氧化塘(又称氧化沟)一般用于三级深度处理,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和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
其处理废水机制如下:(1)细菌利用水中的氧将流入氧化塘的有机污(废)水中有机物氧化分解为H2O、CO2、NH3、PO43-、SO42-、NO3-,并利用自身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的NH3和环境中的营养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
(2)在光照条件下,藻类利用H2O和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再吸收NH3和SO42-合成蛋白质,吸收PO43-合成核酸;并繁殖新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何谓微生物?微生物有何特点?微生物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用名词,而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微生物类群十分复杂,其中包括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细胞的细菌和蓝细菌,属于真菌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
微生物具有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代谢旺盛;繁殖快速,易于培养;容易变异,利于应用特点。
2、何谓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二者有何区别?凡是细胞核发育不完全,仅有一个核物质高度集中的核区,不具核膜,核物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没有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只有膜体系的不规则泡沫结构,不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为微生物称为原核微生物。
反之,凡是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有核膜,有高度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微生物称为真核微生物。
3、概述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作用。
a、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水中往往存在致突变污染物,这些物质可以利用微生物检测出来。
另外,藻类大量滋生时会堵塞给水厂的滤池,并会使水中带有异味和增加水的色度和浊度等,因此,在给水工程中应尽可能出去这些微生物,以提供符合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
同时,也可利用工程菌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来消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絮凝剂,取代无机和有机絮凝剂,以进一步提高水质、b、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利用各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使之矿化且使水中的重金属得以适当转化。
另外,在受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中,微生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c、在土壤净化中的作用土壤环境日益恶化,被我污染的土壤通过对地下水和地表水形成二次污染和经土壤-植物系统由食物链进入人体,直接危及人体健康。
利用土壤微生物或筛选驯化的工程菌来进行污染土壤修复的生物修复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课程。
d、在污染空气净化工程中的作用空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环境,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空气进行净化并不普遍。
例如,城市垃圾中转站的恶臭气体,可以通过向空气中喷洒有效菌群加油净化;在污泥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含硫化氢的气体,也可以通过生物滤塔得以净化。
另外,在废水、废气、废物的资源化、废旧物质的回收利用、以及环境污染防治中的生物检测和评价等方面,微生物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什么是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及内含物。
特殊结构:荚膜、芽孢、鞭毛或伞毛等2、细菌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化学组成和生理功能?细胞壁: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脂类和蛋白质,磷壁质是大多数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中组成基质所特有的化学成分。
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使细胞免遭外界损伤,维持细胞形状和保持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壁可以保持原生质体,避免渗透压对细胞产生破坏作用;细胞壁具有多孔性,在营养代谢方面,可以允许水既一些化学物质通过,但对大分子物质有阻挡作用,是有效的分子筛;对于有鞭毛的细菌来说,细胞壁为鞭毛提供支点,支撑鞭毛的运动;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噬菌体的敏感性,均决定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细胞膜:化学组成是脂类和蛋白质,少量糖蛋白,糖脂和微量核酸。
细胞膜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渗透性与转运作用。
细胞膜上特殊的渗透酶和载体蛋白能选择性地转运可溶性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控制营养物、代谢产物进出细胞;转运电子和磷酸化作用,即呼吸作用的场所;排出水溶性的胞外酶,将大分子化合物水解成简单化合物,而后摄入细胞内;生物合成功能。
细胞质: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脂类、少量的糖类和无机盐类。
细胞质中含有各种酶系统,使细菌细胞与其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核糖体:由65%的核糖核酸和35%的蛋白质组成,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部位。
间体:由细胞膜以最大量的折皱内陷而形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物,伸入细胞质内。
间体的存在增大了细胞膜的面积,使酶含量增加。
可能是能量代谢和某些合成代谢的场所,可能与细胞壁合成有关,还可能与核分裂有关。
内含颗粒: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盐,一般认为是磷源和能源性贮藏物;聚β—羟基丁酸,是β—羟基丁酸的直链多聚物,是一种碳源和能源性贮藏物;肝糖粒和淀粉粒,二者均可作为碳源和能源被利用;硫粒,是硫素的贮藏物质和能源。
细胞核质和质粒:细菌的核位于细胞质内,为一絮状的核区,核区由一条环状双链DNA 分子高度折叠缠绕而成,细菌的核携带遗传信息,其功能是决定遗传性状和传递遗传信息。
质粒是指独立于染色体外,存在于细胞质中,能自我复制,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所构成的遗传因子。
质粒存在与否不至于影响细菌的生存,但许多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受质粒的控制。
荚膜:化学组成主要是多糖类,也有多肽、蛋白质、脂类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物脂多糖、脂蛋白等。
荚膜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对细菌起保护作用,使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防止微小动物的吞噬和噬菌体的侵袭,增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荚膜有助于细菌的侵染力;荚膜是细胞外贮藏物,当营养缺乏时可作为碳(或氮)源和能源被利用;许多细菌通过荚膜或粘液层相互连接,形成体积和密度较大的菌胶团;堆积某些代谢产物。
芽孢:具有厚而致密的壁,不易透水且含水率低,一般在40%左右,故抗干燥性强;芽孢中DPA含量高,以钙盐的形式存在;在芽孢形成过程中,DPA随即合成,使芽孢具有耐热性,而当芽孢萌发后,DPA释放,则耐热性消失;芽孢中含有耐热酶;芽孢具有高度的折光性,很难着色;芽孢的代谢活力弱,对化学药品、紫外线的抵抗能力强;芽孢的休眠能力是很惊人的,在休眠期间,不能检查出任何代谢活力。
总之,芽孢具有抵抗外界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是保护菌种生存的一种适应性结构。
鞭毛:细菌的运动主要是靠鞭毛的作用,鞭毛以很快的速率转动,使细菌每秒钟运动的距离比其细胞长很多倍。
伞毛:细菌表面的一类毛状突起物,比鞭毛细,短而挺直,数量多。
可以分布于整个细胞表面,也可以极生簇出现。
有伞毛的细胞倾向于彼此粘附,在液体培养基的表面形成菌膜;有的伞毛是噬菌体的吸附位点;有的可附着在寄主细胞上;还有的可以作为细菌接合过程中遗传物质的通道。
3、革兰氏染色的主要过程和机理?步骤: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再用碘液媒染,然后用酒精脱色,最后用沙黄或番红复染。
机理:一般认为,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与革兰氏染色反应有关。
在染色过程中,细胞内形成了深紫色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
由于G+细菌细胞壁较厚,特别是肽聚糖含量较高,网格结构紧密,脂类含量又低,当被酒精脱色时,引起了细胞壁肽聚糖网状结构孔径缩小以致关闭,从而阻止了不溶性结晶紫-碘复合物的浸出,故菌体呈深紫色;相反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含量较少,而脂类含量又高,当酒精脱色时,脂类物质溶解,细胞壁通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也随之被抽提出来,故菌体呈现复染液的红色。
4、什么是菌胶团?菌胶团的功能有哪些?很多细菌细胞的荚膜物质相互融合,连成一体,组成共同的荚膜,内含很多细菌,形成菌胶团。
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荚膜的功能外,还具有以下功能:具有较强的吸附和氧化有机物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防止被吞噬,自我保护。
5、为什么细菌表面带负电荷?细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在50%以上,菌体蛋白质有很多氨基酸组成。
细菌的等电点在2-5之间,革兰氏阳性菌等电点较低,pI=2-3,革兰氏阴性菌等电点较高,pI=4-5,溶液的ph值比细菌等电点高时,氨基酸中的氨基电离受抑制,羧基电离,细菌带负电。
反之,溶液ph值比细菌等电点低时,羧基电离受抑制,氨基电离,细菌就带正电。
在一般的培养、染色、血清试验过程中,细菌多数处在偏碱性,中性、偏酸性环境中,比所有细菌的等电点都高,所以细菌表面总是带负电。
6、放线菌有哪几种菌丝构成?各种菌丝的功能?基内菌丝:又称营养菌丝,长在培养基内和紧贴在培养基表面,并缠绕在一起形成密集菌落。
主要功能为吸收营养物质。
基外菌丝:又称气生菌丝,是由基内菌丝长出至培养基外,伸向空中的菌丝。
其功能是吸收和输送营养物质,形成繁殖胞器的孢子丝。
孢子丝:作为主要的繁殖体。
孢子丝长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孢子,散落的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最后成为菌丝体。
7、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放线菌主要是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菌丝长到一定程度,一部分基外菌丝形成孢子丝,孢子丝成熟后便分化形成许多孢子,称为分生孢子。
孢子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吸收水分,膨胀萌发,长出一至几个芽管,芽管进一步生长,分支形成许多菌丝。
放线菌孢子的形成有三种方法:凝聚分裂、横隔分裂、孢囊孢子。
8、鞘细菌、滑动细菌、蓝细菌的形态及营养方式。
鞘细菌是由单细胞连成的不分支或假分支的丝状体细菌,由很多个体细菌共同生存在一个圆筒状的鞘内形成的群体。
菌丝体通常呈单丝状,但也有几种具有一个或几个细菌在鞘边上连接,称为假分支。
其中铁细菌丝状体多不分支,在细胞外鞘或原生质内含有铁粒或铁离子,铁细菌营养方式为化能自养型,能将细胞内所吸收的亚铁氧化为高铁,从而获得能量。
球衣菌属具鞘,革兰氏染色阴性,在鞘内成链状排列,大多数具有假分支。
球衣细菌是好氧细菌,在微氧环境下生长最好,能利用多种有机化合物,为化能异养型。
滑动细菌是指至少在发育周期的某一阶段变现有滑行运动的细菌,它们不借鞭毛运动而靠菌体的蠕动进行滑动。
其中能氧化硫化氢、硫磺和其他硫化物生产硫酸,从中获得能量的一类细菌俗称为硫细菌,属于化能自养型生物。
蓝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个体比细菌大,一般直径或宽度为3-15微米。
蓝细菌通常是在分裂后仍聚集在一起,形成丝状或单细胞的群体。
当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可形成很大的群体,肉眼可见。
蓝细菌进行放养性的光合作用,为专性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
9、水华(赤潮)是怎样形成的?当水体中排入大量含氮磷的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则使蓝细菌过度繁殖,将水面覆盖并使水体形成各种不同色彩的现象。
在淡水域称为水华,在海水域称为赤潮。
10、什么是菌落?细菌、放线菌的菌落有什么区别?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于单个细胞在局部位置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成为菌落。
细菌的菌落大多湿而粘,小而薄,半透明或者不透明,无色或有色,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易挑起。
放线菌菌落在基质上生长牢固,不易被接种针挑起,形成的菌落较小而不致扩散,质地较密,表面呈紧密、絮状、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典型菌落,菌落正反面往往具有不同颜色,菌落有特殊气味。
11、放线菌与细菌的异同。
二者同属原核微生物,不具有完整的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壁均有粘多糖构成粘性复合体,含有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某些放线菌生有细菌型鞭毛;放线菌的菌丝直径小,与杆菌相似;抑制细菌的抗菌素对放线菌同样有抑制作用;二者生长的PH范围大都一样,为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