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的文献评价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是两个重要的方法,用于整合、评估和总结相关研究的结果。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流行病学中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概念和目的系统评价是根据既定的研究问题,结合科学方法,对所有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检索、筛选、评估和总结的过程。

其目的是评估某一特定健康问题的证据,以支持决策制定或制定治疗方案。

系统评价的目标是提供可靠的证据,以便做出可信的健康推荐。

荟萃分析是系统评价的一个重要步骤,它通过统计方法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合并和汇总,从而得到更稳定、可靠的结果。

荟萃分析可以定量评估特定研究问题的各项指标,并提供统计学上的判断。

二、方法和步骤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如下:1.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明确需要评估的健康问题,并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

2. 制定筛选标准:明确纳入和排除各类研究的标准,例如研究设计、样本量、质量评估等。

3. 检索文献:采用系统性的方法检索相关文献,包括各类数据库、期刊、会议论文等。

4. 筛选文章: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章。

5. 评估质量: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和非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工具等。

6. 提取数据:从纳入研究中提取相关数据,包括人口学特征、干预措施、结果等。

7. 分析数据:将提取的数据进行合并和分析,计算总效应和相应的统计学指标。

8. 进行荟萃分析:根据数据的多样性、同质性等,决定是否进行荟萃分析,采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9. 解释结果:对荟萃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包括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影响因素等。

10. 制作报告:将整个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进行报告,包括方法、结果和结论。

三、应用与局限性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评估和总结特定健康问题的证据,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尤其在医学领域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传承发展 与时俱进——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规划教材建设40年回顾

传承发展 与时俱进——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规划教材建设40年回顾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1年1丨]第25畚第1期Chin J L)is CoiUml Prev 2021 Jan; 25( 1)•流行病学教学研究•传承发展与时俱进—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规划教材建设40年回顾詹思延100191北京,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通信作者:詹思延,E-mail:siyan-zhan@D O!:10.16462/ki.zhjbkz.2021.01.002【摘要】预防医学类专业本科生《流行病学》规划教材从1980年面世至今,走过了40年的历程,在几代流行病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更新到第8版,成为流行病学立体化教材体系的核心,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此套教材的编撰过程,对比分析了各版教材的内容,为不断完善本科生教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行病学;本科生;预防医学;教材【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4-3679(2021)01-0008-04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keep the pace with times------Review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pide­miology textbooks for preventive medicine undergraduates in the past 40 years in ChinaZH AN Si-yanDepartment o 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School o f Public H ealt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 AN S i-ya n, E-m a il:siyan-zhan@【A bstract】It has been 40 years since the publication (>f Epidemiology Textbook ( Edition 1 ) forundergraduates in preventive medicine in 1980 in China. By way of the joint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of epidem iologists, the textbook has been updated to the Eighth Edition in 2017. It has become the core ofthe three-dim ensional textbook system of epidemiology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is article aimed to review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 this set of text­books, and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ontents of each edition of the textbook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for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textbook.【K eyw ords】Epidemiology; Undergraduates ;Preventive medicMne;TextbookFund program: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Education Committe, Research project in medical ed­ucation(Chin J Dis Control Prev2021 ,25( 1) :8-l 1)2020年C O V I D-19的全球大流行再次把流行病 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推到世人的面前,无论是像 福尔摩斯探案一样的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还是基于各种监测报告数据的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各 种数学模型的疫情预测,以及对各种防控措施的科学 评价,都充分彰显了流行病学作为预防医学骨干学科 和现代医学基础学科的重要地位。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 研究对象:群体而非个体 • 研究方法:观察而非实验 • 研究目的:探索疾病分布和影响
因素 • 研究角度:多角度、多层次
调查背景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研究设计和实施方案 • 数据来源和质量保障措施
02
文献综述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01
描述性流行病学
02
分析性流行病学
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提出 病因假设。
2023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调查设计和方法 • 调查结果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引言
报告目的
• 描述特定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 评估疾病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 确定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 • 监测疾病趋势并评估控制措施的
效果
流行病学概述
05
结论和建议
结论总结
流行病学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该方法在公共卫生 领域的重要性
确定研究人群和研究因素,并分析其关联性和潜 在影响
描述该研究设计和方法,以及是否考虑了潜在的 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
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综合 评估
预防和控制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强的 预防控制措施
对干预措施进行效果评估以监 测预防控制效果
数据采集和分析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去除无效 和错误的数据。
数据统计和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指标和 结果。
结果解释和报告
根据分析结果编写调查报告,对结果进行解 释和讨论,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04
调查结果
调查样本情况
01

医学文献阅读与评价(1)

医学文献阅读与评价(1)
精品课件
互联网(WWW)
常用生物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一览
文献数据库名称
类型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
文摘 文摘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万方数字资源库(Wangfang) MEDILINE/PubMed EM/EMBASE
选择检索途径,确定检索标识 检索并获取检索文献
精品课件
(四)文献管理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Biblioscape Procite Mendeley Papyrus Bookends Papers NoteExpress 医学文献王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如何阅读医学文献
4600+
网址/检索平台
/index.jsp 光盘 / / / /pubmed /home / /autologinhtml / /ehost/
全文 全文 全文 书目/文摘 文摘
Elsevier SDOS(ScienceDirect) OVID全文数据库
全文 全文
Springer-Link
全文
EBSCO-Acdemic Source Premier
全文
语种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收录期 刊数 1600+ 1700+ 8000+ 3000+ 4000+ 5000+ 7000+ 2000+ 1000+ 500+
精品课件Biblioteka 一、医学文献的写作研究什么与为何研究(前言-introduction) 怎样研究(材料与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s) 发现什么(结果-results) 结果的解释与评价(讨论-discussion)

中国成人腰痛流行病学的系统评价

中国成人腰痛流行病学的系统评价

中国成人腰痛流行病学的系统评价中国成人腰痛流行病学的系统评价腰痛是指腰部或下背部的疼痛感觉,是人们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方式的变革以及年龄结构的变化,腰痛在中国的成人中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给健康和社会经济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为了揭示中国成人腰痛的流行病学状况,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价。

首先,本文将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总结已有的关于中国成人腰痛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根据相关文献的回顾,中国成人腰痛的患病率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

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成人腰痛的患病率在10%至40%之间,其中以女性和中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

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腰痛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此外,职业因素也与腰痛的患病率有关,从事体力劳动和长时间坐姿工作的人员患病风险更高。

其次,本文将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分析腰痛的危险因素。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一些与腰痛患病率相关的危险因素。

首先,不良的姿势和体位会增加腰痛的发生。

长时间的不正确坐姿、弯腰抬重和过度使用腰部都可能导致腰痛。

其次,肥胖与腰痛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体重超过标准范围会给腰部带来过大的负荷,增加患病风险。

此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和精神压力等生活方式也与腰痛有一定关系。

最后,本文将评价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中国成人腰痛的流行病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目前的研究大多数是横断面研究,缺乏长期追踪和纵向研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其次,大部分研究采用自报告的方式收集数据,存在记忆偏差和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最后,研究人群的选择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可能存在选择偏倚。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可以采用更为严格的研究设计,如队列研究和案例对照研究,以确定腰痛与潜在危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应当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如面对面访谈、体格检查和生物学指标测量等,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献评价报告

文献评价报告

流行病学文献评阅报告姓名努尔比耶.艾海提班级34期科研一班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导师阿里木.帕塔尔学号1.选题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创新性牙周炎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病的患病率高达70%左右, 有些地方高达93%以上。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大多数牙周病患者尚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以致牙周病成为我国成年人拔牙的首位原因, 另一方面, 慢性牙周病造成的组织破坏是不可逆的病变, 因此, 对于牙周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显得极为重要。

临床用药多为口服, 使其在局部浓度较低, 且胃肠道反应较重。

为了提高疗效, 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最理想的给药方式是局部缓释给药。

盐酸米诺环素牙用缓释膜在牙周袋内放置后可缓慢释放药物成份。

并保持局部较高浓度达1周, 能高效杀灭引起牙周炎的细菌, 促进牙周新附着的形成。

研究证实,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膜用于慢性牙周炎的治疗, 可显著改善牙周炎的临床状况, 提高牙周炎的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具有用药剂量小, 局部浓度高, 维持时间长, 疗效显著, 方便安全, 无毒副作用。

2.研究目的是否明确研究目的基本明确。

牙周炎经过全口洁治,刮治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膜提供了用药剂量小,局部浓度高,维持时间长,安全,副作小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牙周炎的局部用药方法提供了高质量的证据。

3.设计方案是否作了优选本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试验,经过全口洁治、刮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使用的是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膜,对照组口服替硝唑局部涂碘甘油。

比较两组间的差异。

本文未提起实验过程中是否采用严格的盲法和分配隐藏。

4.研究对象是否明确样本数量是否作了估算基本上明确。

本研究纳入了我院牙周黏膜病科门诊, 随机抽取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62例, 其中男25例, 女37例, 年龄24~ 60岁, 要求无全身系统性疾病, 1月内未服用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 半年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 妇女未在妊娠或哺乳期; 能保证进行定期复诊和随访者。

如何阅读与评价医学研究文献

如何阅读与评价医学研究文献

(2)二次研究证据(Secondary studies), 二次研究证据: 对原始文献的系统阅读、综合分析、提练和概 括论述,包括Meta-分析、系统评价、综述、临床 实践指南、决策分析、经济学分析试验性研究证据。
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的重要性
1 为了解决临床医疗实践中有关疾病病因、 诊断、治疗、预后的问题,掌握新近的诊断 技术和治疗措施,跟上医学发展前沿;
3.临床研究证据必须结合病人具体情况 我们主管的病人与临床研究证据中的研究 对象存在性别、年龄、并存症、疾病严重程 度、病程、依从性、社会因素、文化背景、 生物学及临床特征的差别,即使是真实、可 靠且具有临床价值的研究证据,也不一定能 直接应用于每一个病人, 必须根据自己的临床专业知识、分析评价 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综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 选择,并作相应调整。切忌生搬硬套,以防 误导。
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挑战是:
如何应用真实、最新的医学信息为患者治病,尽可 能保存功能、减少痛苦和症状以延长患者的寿命,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这不仅要求医务人员有高度的热情,还要掌握基 本技能,包括掌握严格评价医学文献的技巧,全面 而又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临床医学研究文献, 掌握快速阅读和正确评价临床医学文献的基本原则 和方法,筛选出真实、有临床意义的研究证据应用 于临床实践,为患者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
2.证据质量良莠不齐 虽然全世界每年有200多万篇有关医学文章发表在 2万余种医学杂志,但真正有用的不足15%,多数文 献未经同行严格评价,或带有商业目的。即使发表 在最著名的医学杂志上的文章也不一定完美无缺。 经分析发表的文章,从设计、实施、结果分析和文 章撰写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缺陷。结果是,许多诊断 试验和治疗方法未经严格评估就进入临床常规应用, 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

循证医学-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循证医学-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6 2267 246 10.85
7 8587 1570 18.28
安慰剂组 观察 死亡 死亡率 人数 人数 PC(%)
624 67 10.74 771 64 8.30 850 126 14.82 309 38 12.30 406 52 12.81 2257 219 9.70 8600 1720 20.00
可信区间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el,CI)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常取95%或99%)去估计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 可信区间的计算主要与标准误有关,标准误愈小,抽样误 差愈小,可信区间的范围就窄,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参数的 可靠性就愈好;
➢可信区间主要用于估计总体参数,从获取的样本数据 估计某个指标的总体值,如均数的可信区间可用来估计 总体均数,率的可信区间可用来估计总体率。还可以用 于假设检验。尤其是试验组与对照组某指标的差值或比 值的可信区间,在循证医学中更为常用。
分类资料的指标
2. 率差(RD)及可信区间
前述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 CER=25%,EER=12% SE (p1- p2) =0.049 (p1- p2) ±uaSE=(-0.23,-0.03)
该例两率差的可信区间为(-0.23,-0.03),上下限均 小于0 (不包含0),两率有差别。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 的病死率EER=12%,对照组的病死率CER=25%。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由下式计算: 两率差的可信区间:(p1- p2) ±uaSE 两率差的标准误:SE (p1- p2)
=√ p1(1- p1) /n1+ p2(1- p2) /n2
分类资料的指标
2. 率差(RD)及可信区间 ➢两率差为0时,两组的某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别,而两个率差 的可信区间不包含0(上下限均大于0或上下限均小于0 ), 则两个率有差别。 ➢反之,两个率差的可信区间包含0,则无统计学意义。

流行病学--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ppt课件

流行病学--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  ppt课件

方差倒数权重法
对连续变量的统计法
ppt课件 29
1、Peto法及其计算过程
(1)编制计算过程表及整理四格表资料
观察阳性数 每个研究 研究汇总 理论频数 方差 观察与理 论频数差
ln(OR)
ai
Ei
i
Vi
i
a i — Ei (ai Ei ) / Vi
i
a
试验组
对照组 合计
E
ai
Ci M1i
V
灵敏性分析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对相同试验进行的系统评价是 否会得出不同结果的过程。 目的是了解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稳定可靠。
ppt课件 16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失安全数
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时,为排除发表偏倚的可能, 需要多少个阴性试验的结果才能使结论逆转。
结论
主要说明:①是否能够得出某一疗法有效或无效的 结论,是否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②如果现有资 料尚不足以下结论,那么对今后研究工作的指导价 值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临床试验?


选择文章有倾向性(感兴趣、观点一致) 未对文献质量进行科学评价 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结论可能不一致
ppt课件 6
第一节
系统评价
(systematic review)
ppt课件 7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
含义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文献综述形式。 指针对某一具体临床问题,全面、系统地收集全世界 已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 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 析,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 成,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同时,随着新的临床研究 的出现进行及时更新,随时提供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作 为决策依据。

医学文献评价(临床流行病学and偱证医学

医学文献评价(临床流行病学and偱证医学

医学⽂献评价(临床流⾏病学and偱证医学医学⽂献总体评价1.⾸先注意⽂献的标题及研究⽬的,通篇浏览,明确⽂献采⽤的是流⾏病学的那⼀种研究⽅法。

考虑以下三个问题:a.有⽆对照组;b.有⽆采取⼲预措施;c.是前瞻性Or回顾性的2.病例来源是否明确(医院的性质、等级,来源如果仅在⼀家医院,仅对同类医院有代表性,代表性有所⽋缺,最好可以与其他同类医院参与研究⼯作,增强病例代表性,减少选择偏倚,多中⼼临床试验),时间跨度,有⽆对照?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学特征及临床特征,作者是否对其性别构成、年龄范围及病程、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分组?)等进⾏了描述。

(⼈⼝学特征:年龄、性别、社会因素、营养状况等,临床特征:病情轻、中、重;早、中、晚期;典型的、⾮典型的;有⽆合并症、基础病等;治疗过、为治疗过;⾝体营养状况、免疫⼒怎么样,进⼊研究前有⽆经过其他什么处理等影响本次研究的)3.有⽆明确诊断标准、纳⼊标准、排除标准4.病例组和对照组可⽐性如何?(有⽆配对,单纯描述“具有可⽐性”不合适)5.样本量是否太少,样本是如何分组的,随机否?并指明随机的⽅法(随机抽样、随机分组),有⽆分层(⼊选的病例年龄跨度太⼤的话,需要分层、分⽔平,有些研究因素同样需要)6.资料来源是否明确?在调查摘录病历资料过程中是否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摘录同⼀对病例与对照的资料,并有专⼈核对,以保证资料完整正确,对结局的判断,是否采⽤盲法等,以减少信息偏倚7.有使⽤任何试剂、药物等,需要说明⽣产⼚家、规格、批号,以及具体使⽤⽅法(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

如果是诊断性试验的话,还要说明试验条件,是否由同⼀⼈于同⼀时间段同⼀地点采样,在相同条件下盲法测定。

以及注意事项,病例组、对照组是否都有测量?8.随访?应答率失访、退出情况如何,失访率,交代失访原因,失访者与未失访者的重要⼈⼝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是否进⾏了⽐较,对结果的真实性影响如何9.材料⽅法中要交代以下问题:有⽆随机?盲法?临床试验最好还要说明医学伦理学论证,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要对病⼈的安全性负责10.研究中涉及的各个因素(变量)定义是否明确,因果时间顺序是否肯定,考虑是否全⾯,有⽆其他重要影响的因素未想到11.采⽤的判断指标是否客观(是计量指标,还是主观指标)12.采⽤的统计学⽅法是否合适,具体说明采⽤何种统计学⽅法,给出具体统计量(若仅仅给出P值不合适,)13.质量控制措施,均衡性检验,增加可⽐性14.所下的结论是否有⼀定的合理性或指导意义,能否应⽤推⼴,避免绝对化的观点或者⽆证据⽀持的观点(是否包含所有对象、所有结果)15.对可靠性、适⽤性是否进⾏了分析具体评价(病因学研究)真实性1.何种设计类型?证据强度:RCT>队列>病例对照>横断⾯>⽣态学研究2.因素与疾病关联的时间顺序?3.⼊院率偏倚?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回忆偏倚?集合偏倚(医院的性质不同,收的病⼈)4.在病因推论时有⽆考虑到“⽣物学效应梯度关系”在病因探索上的作⽤,如“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5.研究的因素是否全⾯,在未很好地控制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存在较⼤混杂偏倚6.随访时间是否⾜够以⾄于结局得以出现,应答率⾼低。

如何批判性地阅读流行病学文献

如何批判性地阅读流行病学文献

庞迪亚克故事告诉我们: 庞迪亚克故事告诉我们: Observation guided by scientific thinking are still the best safeguard against baloney and superstition.
科学思维指导的观察至今仍然是 抵抗胡说八道和迷信的最好保证。
Bradford Hill (1965)
A scientist is one who, when he does not know the answer, is rigorously disciplined to speak up and say so unashamedly, which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by which modern science is distinguished from primitive superstition, which knew all the answers except how to say, “I do not know.” 科学家就是这样的人:当他不知道答案时,他 会严谨律己毫无羞愧地公开承认。这是现代科学和 原始迷信的区别。原始迷信无所不知,除了不知怎 么说“我不知道。” Homer W. Smith (1895-1962)
Oxymoron and Epidemiology of Health
矛盾修饰法和健康的流行病学
10. Tight slacks 9. Definite maybe 8. Pretty ugly 7. Twelve-ounce pound cake 6. Diet ice cream 5. Rap music 4. Working vacation 3. Exact estimate 2. Religious tolerance 1. Microsoft Works

临床流行病学3(1)归纳

临床流行病学3(1)归纳

对照
随机
盲法
重复
均衡
4
二.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一)受试对象(materials):
随机化原则 实验动物的选择: 注意动物的种类,品系及个体的年龄,性别, 体重,窝别,营养状况等 病例的选择:正确的诊断,疾病的分期及病情的程 度. 选择依从性好、失访率低、有代表性的患者作 受试对象
16
设计的基本模式
冲洗期 A药 6W B药 2W A药 6W B药
V0
V6
V8
V14
17
优点
• 可比性较好
– 每例研究对象先后接受治疗组或对照组治 疗,消除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 适用于慢性稳定或复发性疾病,如高血 压和高血脂等 • 研究对象的人数可减少一半
18
缺点
• 应用病种范围受限 • 需要有一个洗脱期 • 每一病例的研究期延长一倍
查表法:
统计学书
12
3.资料分析
(1)假设检验的类型
差异性假设检验:H0:μt=μc , H1:μt≠μc
优效性检验:H0:μt ≤μc ,
H1:μt >μc
为单侧
为单侧
非劣效性检验: H0:μt-μc ≤- , H1:μt-μc > -
(双向单侧检验)
等效性检验: H0(1):∣μt-μc∣≥ , H1(1):∣μt-μc∣< H1(2):∣μt-μc∣>-
28
临床试验模式图
规定纳入标准 和排除标准 确定样本含量 试验组
总体
防止选择性偏倚
确定适宜纳入试验的对象
按随机化原则 分配试验对象
对照组 防止测量性偏 倚的措施如: 采用盲法, 增强依从性, 控制失访

流行病学作业

流行病学作业

流行病学作业---文献质量评价何侃侃 2014106114文章《A relaxation technique enhance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immune parameters in elderly people from a nursing hom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真实性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澳大利亚JBI对随机对照试验的真实性评价):1.随机顺序的产生偏倚风险低该研究采用了计算机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version 20) 产生随机数字将30人随机分成两组2.对随机方案的分配隐藏实施偏倚偏倚风险高该研究的研究对象在入组的过程中,没有提到分配的顺序和隐藏。

3.对研究对象及干预实施者采用盲法检出/测量偏倚偏倚风险高由于是研究者与参加者一起面对面进行的干预,无法做到。

研究对象知道自己被分到治疗组感到开心,特别是研究中有一个让研究对象自我报告症状,这样的情况下,研究对象可能会迎合研究者的期望,会高估研究结果4.对结果测评者采用盲法偏倚风险低该研究的结局指标是采用客观数据及量表完成的,测评者无法修改,但是,没有注明测评者和实施干预的人应该不同5.结局指标数据的完整性偏倚风险低该研究报告了治疗组4人退出的原因及结局,对照组的1人退出及结局。

但是,没有写清楚是否将失访对象的结局数据重新纳入到资料分析中,未进行意向性分析。

6.选择性报道研究结果的可能性偏倚风险低该研究报告出了事先列出的所有结局指标,对没有明显改善生化免疫功能指标也进行了描述。

7.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基线时是否具有可比性不清楚该研究并未进行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比较8.除了要验证的干预措施外,各组接受的其他措施是否相同是该研究在研究安神疗法对某项指标的影响时,控制其他变量相等。

9.是否采用相同的方式对各组研究对象的结局指标进行测评是研究将四种评价量表一一列举并且说明其目的,对身体状况,实验室生化指数,免疫指标都都做了详细的列举。

流行病学中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和解读

流行病学中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和解读

流行病学中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和解读一、调查概况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疾病的传播和控制情况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并分析某地区特定疾病的流行情况,并通过结果报告和解读,为公众和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目的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目标人群中某特定疾病的发病率和影响因素;2.评估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关联风险因素;3.提供对于疾病管理和控制的科学建议。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通过面对面或电话访问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生活习惯、疾病症状和暴露史等数据。

现场调查则通过医院或社区的临床诊断记录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诊断结果和疾病传播途径的数据。

四、调查结果总览根据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针对目标人群中的某特定疾病,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汇总和总览。

1. 发病率调查:经过抽样,共计调查了XXX名参与者,其中发现XX例确诊病例,发病率为XX%。

2. 性别和年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该疾病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男女发病率相近。

然而,年龄分布方面,XX岁以下人群发病率明显较低,而XX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逐渐增加。

3. 疾病传播途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详细描述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同时,通过调查结果,我们也发现个人卫生习惯的不良,接触某些污染源等因素也与疾病的传播有关。

4. 风险因素评估:本次调查也对与该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根据具体情况描写相关风险因素,如接触特定物质、职业暴露等)。

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需要加以关注和控制。

五、结果解读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对该特定疾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1. 疾病控制建议:针对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疾病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我们建议(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如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环境清洁等措施)。

通过这些控制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病率。

关于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防治英文文献

关于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防治英文文献

关于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防治英文文献摘要:1.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2.宫颈癌的防治策略3.英文文献综述正文: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

了解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方面的英文文献进行综述。

一、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1.发病率:宫颈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 万例新发宫颈癌病例,占全球宫颈癌病例的近四分之一。

2.死亡率:宫颈癌的死亡率也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3.危险因素: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多性伴侣、初次性行为年龄过早、多孕多产等。

二、宫颈癌的防治策略1.宫颈癌筛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的有效手段。

现有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如巴氏涂片)和HPV 检测。

2.疫苗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HPV 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目前,全球已有多种HPV 疫苗上市,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

3.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筛查中发现的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宫颈锥切术、根治性手术等。

三、英文文献综述英文文献中对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防治进行了广泛研究。

许多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妇女保健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研究还证实了HPV 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宫颈癌筛查策略和指南。

综上所述,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严峻,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临床流行病学
治疗性研究文献评价
姓名:孙博
学号: S12146
专业:泌尿外
导师:董隽
一、研究目的与选题
1.研究目的:该试验目的明确,探索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

2.文献依据:该试验选题依据有相关文献支持,包括:《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哈乐治疗10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对照研究》、《长时间应用非那雄胺对老年大鼠前列腺组织的影响》等。

3.创新性:该实验创新性欠佳,理由:盐酸坦索罗辛属于α受体阻滞剂,非那雄胺属于5-α还原酶抑制剂,这两类药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在单独应用及联合用药方面均在多年前已经获得《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6年出版)的确认。

4.临床意义:该实验临床意义有限,理由:两种药物在临床已使用多年,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安斯泰来产约2000年在我国上市),非那雄胺(默沙东产约1994年在我国),作为两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见药物,多年来国内外关于其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献发表很多,而该文献在2011年发表,故临床意义有限。

二、设计方案
该试验属于治疗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案,但设计缺陷较多,具体如下:
1.随机化:该文仅提到“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但未提及具体随机化方法,这样难以判断其随机化分组是否正确、充分。

2.对照:该文设立了安慰剂对照组,含患者47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例均为该医院2007年4月一2009年3月的94例良性前
列腺增生门诊患者。

对照组有一定可比性,但文中仅提及“2组患者年龄、症状、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等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未提及均衡性检验的具体方法及数据,组间差别不确定。

3.盲法:本研究未采用盲法,无法有效避免受试者或研究者的主观偏见和测量性偏倚。

三、研究对象
1.诊断标准:该文仅提及“所有病例诊断符合标准1”,未详细阐述诊断标准。

经查阅文中参考文献1《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标准为: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该考虑BPH的可能,至少应行下列检查:①病史及I-PSS、QOL评分;②体格检查(直肠指诊);
③尿常规;④血清PSA;⑤超声检查(包括残余尿量测定);⑥尿流率。

2.纳入标准:该文仅提及“所有病例入组前均查尿常规、血肝肾功能、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测定和直肠指诊。

”结合诊断标准,该文中患者入组前未提及病史、I-PSS评分、QOL评分、尿流率、超声检查,同时考虑到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症状性疾病,诊断的主观性较大,该文的纳入标准不够明确。

3.排除标准:该文提及“剔除标准:(1)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由感染、前列腺癌、尿道狭窄、膀胱低张力、神经源性紊乱等所致下尿路梗阻者;(3)治疗前2周内使用其他治疗前列腺增
生药。

”并没有考虑到年龄因素、精神症状(主观精神因素对该病症状影响较大)、前列腺体积的影响而作出排除标准。

4.研究对象的代表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按照前列腺体积可以分为Ⅰ°Ⅱ°Ⅲ°,按照IPSS评分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该文中的入组对象均为该院门诊患者,未明确提及患者具体分型,对于评价两种药物的疗效有一定影响。

四、干预方案及实施
1.干预方案:
1)文中仅提及“治疗组每日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0.2 mg联合非那雄胺5 mg,连续服药”。

2)文中未明确说明实用药物的厂家、剂型、规格,未提及服药时间(原则上非那雄胺应早上服用,坦索罗辛应睡前服用)。

无明确统一化标准。

2.干预的依从性:该文中未提及患者依从性。

3.沾染与混杂:该文未提及沾染与混杂相关因素。

五、观察与测量
1.测量指标:文中选取的测量指标包括: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尿潴留和血尿的发生率、
残余尿量。

下面就测量指标的客观性、测量方法的真实性、可靠性
进行阐述:
1)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的测量均采用国际通用的超声测量及
通用公式,但是未考虑到超声检查的主观性,也未提及是否使用相
同超声机器检查。

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主要考察的主观症状评分。

3)最大尿流率Qmax的测定未提及使用的尿动力检查仪器的品牌,文中仅提及“要求患者饮水1 000 mL,待膀胱充盈,并有急迫尿意
感时,嘱患者自然排尿”,这样并不能确定患者排尿时的膀胱容量,而排尿时的膀胱容量对“最大尿流率Qmax”的影响极大。

4)尿潴留和血尿的发生率,文中提及“对照组前列腺增生患者
发生尿潴留3例,前列腺源性出血1例,观察12个月反复泌尿系感染8例”。

并未对终点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措施进行阐述。

2.盲法、失访:文中未提及盲法及失访,对终点事件的描述也
不明确。

3.测量的质量控制:文中未提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

六、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
1.统计学方法:该文献使用统计学SPSS软件,用2样本均数t检
验比较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P<0.01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为提及SPSS软件的版本。

2.前列腺体积数据分析:该文数据显示:治疗组服药3个月后
前列腺体积缩小10.5% (P<0.01),12个月观察前列腺体积缩小15.05%(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
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后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

3.最大尿流率变化数据分析:该文数据显示:治疗组服药前3个月最大尿流率增加明显,12个月最大尿流率增加4.35 ml/s
(P<0.O1),具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后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

4.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变化数据分析:该文数据显示:治疗前25.38 4-2.71,治疗12个月后13.96 4-2.49,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下降9.21分(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下降。

5.残余尿量变化数据分析:该文数据显示:治疗前残余尿量36.31 4-18.69,治疗12个月后8.99±10.76,(P<0.01),残余尿量下降36 mL,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
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

6.组间差异:该文仅阐述了治疗组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

对照组的数据未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数据未做对比。

7.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该文仅提及治疗组未发生终点事件(尿潴留、血尿、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及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对照组出现12例。

文中对不良反应的描述模糊:“治疗组在用药3~4 d后1例出现头晕、乏力,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可能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症状轻,一般2~3 d自行消失。

对照组在用药2~4 d后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一般1~2 d白行消失”,没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8.是否报告全部纳入病例:
本研究94名患者按治疗方案接受治疗,随访12个月,文中并未提及失访情况。

9.结论:应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迅速产生作用,显著缓解症状,防止或延缓前列腺增生的进展;联合用药,既可缩少前列腺体积,又能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可以阻止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进展,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七、总结
该研究试验目的明确,有相关文献支持,但是缺乏创新性,临床意义有限。

在试验设计上,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案,但未提及具体随机方法;对照组有一定可比性,但未提及均衡性检验的具体方法及数据,组间差别不确定;未采用盲法。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缺乏“金标准”或可量化的客观指标,纳入标准不够明确,排除标准考虑不全面。

在干预方案的实施中,无统一化标准,未提及依从性、混杂、沾染等因素。

数据测量方面,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的测量未考虑到超声检查的主观性,也未提及是否使用相同超声机器检查;未考虑到IPSS评分的主观性;最大尿流率Qmax的测定中未考虑到排尿前的膀胱容量对结果的影响。

未提及失访,对不良反应和终点事件的描述模糊。

结果分析方面,仅对治疗组用药前后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对照组的数据未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数据未做对比。

综上所述,该文献结论的推广还需要更大样本量、更多中心、更严格设计的RCT实验来进一步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