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表

合集下载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类别符号包括数码分类指标( Vdaf% 挥发份 GRL粘结指数 Y,MN胶质层 )无烟煤 WY 01,02,03 10贫煤 PM 11 >10.0-20.0 ≤5贫瘦煤 PS 12 >10.0-20.0 5-20瘦煤 SM 13,14 >10.0-20.0 >20-65焦煤 JM 24 >20.0-28.0 >50-65 <25.015,25 >10.0-20.0 >65 <25.0肥煤 FM 16,26,36 >10.0-37.0 (>85) >251/3焦煤1/3JM 35 >28.0-37.0 >65 <25.0气肥煤 QF 46 >37.0 (>85) >25.0气煤 QM 34 >28.0-37.0 >50-65 <25.043,44,45 >37.0 >35-65 <25.0长焰煤 CY 41,42 ≥37.01/3焦煤质量要求:灰份≤9.5--10% 挥发份 28--32% 硫份≤0.7% G值>75 Y值> 14mm 国际上级冶金煤主焦煤质量要求:灰份≤9.5--10% 可燃基挥发份 18--24% 硫份≤0.7% G值>75 Y值> 16mm。

主焦煤:灰份% 含硫% 挥发份% G值 Y值<9.5 <0.6 18-26 >65 >181/3焦煤:≤9.5≤0.6 28-35 >75 >18肥煤是指国家煤炭分类标准中,对煤化变质中等,粘结性极强的烟煤的称谓,炼焦煤的一种,炼焦配煤的重要组成部分,结焦性最强,熔融性好,结焦膨胀度大,耐磨;精煤是指经洗选加工供炼焦用或其他用途的洗选煤炭产品的总称。

煤的挥发分煤的挥发分,即煤在一定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逸出物质(气体或液体)中减掉水分后的含量。

剩下的残渣叫做焦渣。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注:a、G>85,再用Y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他煤炭,当Y>25.0mm时,应该划分为肥煤 或气肥煤,如Y煤类
中国煤炭分类方法: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成褐煤、烟煤、无烟 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照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 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 发分煤。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性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5-20为弱粘 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对于强 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澳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 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 、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中国煤煤分类国家标准表 类别 无烟煤 贫煤 贫瘦煤 瘦煤 焦煤 肥煤 1/3焦煤 气肥煤 气煤 1/2中粘煤 弱粘煤 不粘煤 长焰煤 褐煤 缩写 WY PM PS SM JM FM 1/3JM QF QM 1/2ZN RN BN CY HM Vdaf%挥发份 <=10 >10.0-20.0 >10.0-20.0 >10.0-20.0 >2.0-28.0 >10.0-20.0 >10.0-37.0 >28.0-37.0 >37.0 >28.0-37.0 >37.0 >20.0-37.0 >20.0-37.0 >20.0-37.0 >37.0 GRL粘结指数 <=5 >5-20 >20-65 >50-60 >65a (>85a) >65a (>85) >56-65 >35 >5-30 >5-30 <=5 <=35 <=25.0 <=25.0 >25 <25.0 >25.0 Ymm胶质层 -

煤炭分类及标准

煤炭分类及标准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表判别煤炭质量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

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为 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分普遍小于0.5%。

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海陆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分一般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煤层属浅海相沉积煤,硫分可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

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

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中国的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硫煤很少。

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都在20%以上;硫分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

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分越高,煤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

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

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

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

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一5%,被誉为天然精煤。

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

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分都较高,其灰分大多为15%-30%,流分在1.5%-5%之间。

贫煤经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分均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煤炭等级划分标准表

煤炭等级划分标准表

煤炭等级划分标准表
煤炭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 动力煤灰分分级,按照GB/T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规定,灰分小于或等于10%、硫分小于或等于1%的为特低灰煤;灰分在~20%之间、硫分在~%之间的为低灰煤;灰分在~30%之间、硫分在~2%之间的为中灰煤;灰分在~40%之间、硫分在~3%之间的为高灰煤;灰分大于40%、硫分大于3%的为特高灰煤。

2. 炼焦煤灰分分级,按照GB/T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规定,灰分小于或等于10%、硫分小于或等于%的为特低灰煤;灰分在~20%之间、硫分在~1%之间的为低灰煤;灰分在~30%之间、硫分在~%之间的为中灰煤;灰分在~40%之间、硫分在~2%之间的为高灰煤;灰分大于40%、硫分大于2%的为特高灰煤。

3. 动力煤黏结指数分级,按照GB/T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规定,黏结指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为不黏煤;黏结指数大于50且小于或等于85的为弱黏煤;黏结指数大于85且小于或等于105的为中黏煤;黏结指数大于105且小于或等于250的为强黏煤;黏结指数大于250的为焦煤。

4. 炼焦煤挥发分分级,按照GB/T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规定,挥发分小于或等于%的为贫煤;挥发分在~%之间的为瘦煤;挥发分在~16%之间的为正常煤;挥发分在~37%之间的为肥煤;挥发分大于37%的为焦煤。

以上是煤炭等级划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详细的等级划分,可以查询煤炭工业局的官方网站或相关的专业资料。

中国煤炭分类表

中国煤炭分类表

中国煤炭分类表
表1 无烟煤的分类
·在已确定无烟煤小类的生产矿、厂的日常工作中,可以只按V daf分类;在地质勘探工作中,为新区确定小类或生产矿、厂和其他单位需要重新核定小类时,应同时测定V daf和H daf,按上表分小类。

如两种结果有矛盾,以按H daf划小类的结果为准。

表2 烟煤的分类
·当烟煤的烟结指数测值G小于或等于85时,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和粘结指数G来划分煤
类。

当粘结指数测值大于85时,则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和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用干燥无灰基
挥发分V daf和奥亚膨胀度b来划分煤类。

··当G>85时,用Y和b并列作为分类指标。

当V daf≤28.0%时,b暂定为150%;
当V daf>28.0%时,b暂定为220%。

当b值和Y值有矛盾时,以Y值为准来划分煤类。

分类用的煤样,如原煤灰分小于或等于10%者,不需减灰。

灰分大于10%的煤样需按GB474的煤样制备方法,用氯化锌重液减灰后再分类。

表3褐煤的分类
·凡V daf >37.0%,P M>30%~50%的煤,如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 gr,maf大于24MJ/kg,则划为长焰煤。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

中国煤炭分类简表(表五):符号分类指标用下列符号表示:Vr——干燥无灰基挥发分,%;Hr——干燥无灰基氢含量,%;GR·I(简记G)————烟煤的粘结指数;Y——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毫米(mm);b——烟煤的奥亚膨胀度,%;PM——煤样的透光率,%;煤炭分级与分类常识一、煤炭分级按目前国家标准,以灰分作为划分煤炭级别的标准,灰分小于12 .5 %的煤炭,称为冶炼用炼焦精煤;灰分在12 . 51 %一16 %的煤炭,称为其它用精煤。

动力用煤通称动力煤.冶炼用炼焦精煤分级以A =5 . 01 %一5 %为一级精煤,以0 . 5 %的灰分为一个级差,依次上升,共分十五级,为二级精煤:其它用炼焦精煤,以A=12 . 51 %-13 为一级其它精煤,以0 .5 %的灰分为一个级差,依次上升,共分七级,如A=13.01 %一14 % 为二级其它精煤,等等.动力煤分级以如A = 4 . 01 %一5 %为一级动力煤,以 1%的灰分为一个级差,依次上升至A = 40 % ,共分三十六级,如混煤A =20 %一21 % ,为十七级动力煤,等等。

二、煤炭分类及代号主要分类标准依据为可燃基挥发分、粘结指数、胶质层厚度,煤炭共分14 个品种:1、无烟煤(WY)尤烟煤挥发分产率低,固定碳含量高,密度大(密度最高可达1 . 90g / cm3 ) ,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对这类煤又分为: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 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 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北京、晋城、阳泉三矿区的无烟煤分别为01 号、02 号、 03 号无烟煤。

无烟煤主要是民用和合成氨的造气原料,而且还可以制造各种碳素材料,某些优质无烟煤制成的航空用型煤可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

目前我国攻克白煤炼焦技术难关,年产120 万t 的无烟煤炼焦项目已在山西高平开工。

2、贫煤(PM )贫煤是煤化度最高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具粘结性.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燃烧时火焰短,耐烧,主要是用为发电燃料,也可民用和工业锅炉的配煤。

中国煤炭分类

中国煤炭分类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将中国煤分为14类,各大类煤的性质和主要用途如下。

1、无烟煤煤化程度最高的一类煤,挥发分低,含碳量最高,光泽强,硬度高,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无烟。

这类煤还按其挥发分分为3个小类别:挥发分产率3.5%以下的无烟煤一以作为碳素材料等高碳素材料较好;挥发分产率在 3.5%~6.5%之间的无烟煤二号是生产合成煤气的主要原料;挥发分产率大于6.5%的无烟煤三号可做为高炉喷吹燃料。

这3类无烟煤都是较好的民用燃料。

2、贫煤烟煤中煤化程度最高、挥发分低而接近无烟煤的一类煤,国外也有称之为半无烟煤。

这类煤燃烧时火焰短,但热值高,无粘结性,加热后不产生胶质体,不结焦,多做动力或民用燃料使用。

3、贫瘦煤烟煤中煤化程度较高、挥发分低的煤,受热后只产生少量胶质体,粘结性较差,其性质介于贫煤和瘦煤间,大部分作为动力或民用燃料,少量用于制造煤气。

4、瘦煤是烟煤中煤化程度教高、挥发分较低的一种,受热后能产生一定数量胶质体;单种煤炼焦时能炼成熔融不好、耐磨强度差、块度较大的焦炭,可作为炼焦配煤的原料,也作为民用或动力燃料使用。

5、焦煤烟煤中煤化程度中等或偏高的一类煤,受热后能产生热稳定性较好的胶质体;具有中等或较强的粘结性;单种煤炼焦时能炼成熔融好、裂纹少、块度大、强度高而耐磨性又好的焦炭,是一种优质的炼焦用煤。

6、肥煤是煤化程度中等的烟煤,在受热到一定温度时产生较多的胶质体,具有较强的粘结性,可粘结煤中一些惰性物质;用肥煤单独炼焦时,能炼成熔融良好的焦炭,但焦炭有较多的横裂纹,焦根部分有蜂焦,因而其强度和耐磨性比焦炭稍差,是炼焦煤中的重要组分,但不宜单独使用。

7、气煤是煤化程度较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受热后能产生一定量的胶质体,粘结性从弱到中等均有;单种煤炼焦时产生出的焦炭细长、易碎,并有较多的纵裂纹,焦炭强度和耐磨性均较差。

在炼焦中能产生较多的煤气、焦油和其他化学产品,多作为配煤炼焦使用,也是生产干馏煤气的好原料。

中国煤炭分类分级表

中国煤炭分类分级表

煤质指标的分级中国煤炭分类(2008-06-19 10:04:30)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

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 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

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

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

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 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

中国煤炭分类分级表

中国煤炭分类分级表

煤质指标的分级中国煤炭分类 (2008-06-19 10:04:30)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

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

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

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

如Y值<25mm,则按其Vdaf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

煤种分类标准

煤种分类标准

煤种分类标准
中国煤炭分类标准规定,根据煤炭的固定碳、发热量、挥发分、粘结性、灰分、水分等质量指标,将煤炭分成12大类。

分类标准如下:
1.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低,一般无黏结性。

2.贫煤:碳含量一般在89%~97%,挥发分低,黏结性极弱。

3.瘦煤:碳含量在85%~95%,挥发分低,黏结性低。

4.焦煤:碳含量在80%~85%,黏结性强,是主要的炼焦用煤。

5.肥煤:碳含量在75%~85%,黏结性较强,主要用于配煤炼焦。

6.气肥煤:碳含量在70%~80%,挥发分高,黏结性强。

7.气煤:碳含量在55%~70%,挥发分高,黏结性强。

8.1/3焦煤:碳含量在60%~65%,是主要的炼焦用煤。

9.褐煤:碳含量在40%~70%,灰分和水分较高,发热量较低。

10.长焰煤:碳含量在40%~70%,灰分和水分较高,发热量较高。

11.弱粘煤:碳含量在40%~60%,粘结性较弱。

12.不粘煤:碳含量在40%~60%,通常无黏结性。

以上是根据煤炭的不同质量指标进行的分类,各类煤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有所不同,适合用于不同的工业应用。

中国煤炭分类分级表

中国煤炭分类分级表

煤质指标的分级中国煤炭分类(2008-06-19 10:04:30)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

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 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

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

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

如Y值<25mm,则按其Vdaf 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如Vdaf>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于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值>37%时)。

GB5751-86 中国煤炭分类(煤矿基础知识)

GB5751-86 中国煤炭分类(煤矿基础知识)
32 1 煤炭分类总表 ( 1) .. 表 ;
一 一- 一-一 -- -一- -一- -一
国 标准 9 6 0 一 9 布 家 局1 8 一 1 0 发
18 一 0 0试行 96 1 一 1
GB 5751一 86
32 4 褐煤的分类 ( 4) .. 表 ;
G 5 5 一8 B 7 1 6
表 4 褐煤的分类
享 拼一二 二
凡 r .0, 0 50的 P 3. 0。 煤,如恒湿无 V 3 0o M 7 灰基高位发 Q 大于2M /g 0c1 )则划为长 热量QGG - A 4 Jk ( 0a g W, 5 7 /
3 煤类的划分和编码
31 各类 . 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 卜 位数系按煤的挥发分分组,无烟煤为0 ,烟煤为1 , 一4 褐 煤为5 。个位数,无烟煤类为1 , 一3 表示煤化程度; 烟煤类为1 , 一6 表示粘结性;褐 煤类为1 , 一2
表示煤化程度。
32 按中国煤பைடு நூலகம்分类表和图进行编码和分类 .
对G 8的煤,再用Y值或b值来区分肥煤、 5 气肥煤与其他煤类 当Y 5O m时,应划分为肥煤或气肥煤; 2.m
按 b值划分 类别时 , V 2 .0 ,暂定 b 10 为肥煤 ; V .",暂定 b 20、 为肥煤 或 ' 80o 5 0的 , , 0 80 o 2 2 .0的
GB 5751 86 一
表 3 烟煤 的分类

当 烟煤 的粘结指数测值 ‘小 f 或等 于8 时,用干燥无灰 基挥发分 V 5 r 和粘结指数 G来划分煤 类。当枯结指数 测 值 ‘大 F 5 8时, 则用干燥 无灰基挥 发分 V 和胶 质层最 大厚 度 Y r ,或 用干燥 无灰基挥 发分 V 和奥亚膨胀度 b r 来 划分煤 类。 5 。 ‘ 8时 ,用 Y和 b 。当 并列作为分类指标 。当 V -2.%时, b 定为10 , V 2."时 , 暂定 为20一 r 80 , 暂 5 0; 80 ` b 2' , 当b值和 Y 有矛盾时, 以 Y 为准来划分煤类 。 值 值 制 备方法,用氯化锌 重液减灰 后再分类。 分类用的煤 样, 如原煤灰 分小于或等于 1 0 者, 不需减灰 。灰分大 于1。的煤 样需按 G 44 8 的煤 样 0 0 / 0 B - 3 7

中国煤炭分类指标

中国煤炭分类指标

(国家标准局 1986年1月9日发布 GB5751-86)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烟煤部分按挥发分>10%-20%、>20%-28%、28%-37%和>37%的四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5-20为弱粘结煤;>20-50为中等偏弱粘结煤;>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65则为强粘结煤。

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25mm或奥亚膨胀度b>150%(对于Vdaf>28%的烟煤,b>220%)的煤分为特强粘结煤。

在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仍保留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在烟煤类中,对G>85的煤需再测定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或奥亚膨胀度b值来区分肥煤、气肥煤与其它烟煤类的界限。

当Y值大于25mm时,如Vdaf>37%,则划分为气肥煤。

如Vdaf<37%,则划分为肥煤。

如Y值<25mm,则按其Vdaf 值的大小而划分为相应的其它煤类。

如Vdaf >37%,则应划分为气煤类,如Vdaf >28%-37%,则应划分为1/3焦煤,如Vdaf在28%以下,则应划分为焦煤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G值大于100的煤来说,尤其是矿井或煤层若干样品的平均G值在100以上时,则一般可不测Y值而确定为肥煤或气肥煤类。

在我国的煤类分类国标中还规定,对G值大于85的烟煤,如果不测Y 值,也可用奥亚膨胀度b值(%)来确定肥煤、气煤与其它煤类的界限,即对Vdaf<28%的煤,暂定b值>150%的为肥煤;对Vdaf >28%的煤,暂定b 值>220%的为肥煤(当Vdaf 值<37%时)或气肥煤(当Vdaf 值>37%时)。

煤炭分类及标准

煤炭分类及标准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表判别煤炭质量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

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为 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分普遍小于0.5%。

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海陆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分一般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煤层属浅海相沉积煤,硫分可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

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

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中国的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硫煤很少。

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都在20%以上;硫分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

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分越高,煤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

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

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

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

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一5%,被誉为天然精煤。

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

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分都较高,其灰分大多为15%-30%,流分在1.5%-5%之间。

贫煤经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分均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 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

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

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 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

这样,在烟煤部分,可分为24个单元,并用相应的数码表示。

编号的十位数中,1~4代表煤的煤化程度,编号的个位数中,1~6表示煤的粘结性。

在这24个单元中,再按同类煤性质基本相似,不同煤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分类原则将部分单元合并为12个类别。

再煤类的命名上,考虑到新旧分类的延续性和习惯叫法,仍保留气煤、肥美、焦煤、瘦煤、贫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8个煤类。

为使同一类煤性质基本一致,新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增加了4个过度性煤类:贫瘦煤、1/2中粘煤、1/3焦煤和气肥煤。

贫瘦煤是指粘结性较差的瘦煤,以区别于典型的瘦煤。

1/2粘结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弱粘煤和一部分粘结性较差的飞焦煤和肥气煤组成。

1/3焦煤是由原分类中一部分粘结性较好的肥气煤和肥焦煤组成。

这类煤是焦煤、肥美和气煤中间的过渡煤类,也具有这3类煤的一部分性质,但结焦性较好是公认的。

气肥煤再原分类中属肥煤大类,但它的结焦性比典型肥煤要差得多,故新得煤炭分类国家标准将它单独列为一类。

这样就克服类原分类方案中同类煤性质差异较大得缺陷。

如气煤一号和肥气煤二号再性质上由明显差异,将它们为同一类别很不合理。

新得分类国家标准将这些具有过渡性质得煤单独列为一类,从而有利于煤得合理使用。

新的分类国家标准对各类煤的若干特征表述如下:1、无烟煤(WY)挥发分低,固定碳高,比重大,纯煤真比重最高可达1.90,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中国煤炭的分类

中国煤炭的分类

中国煤炭的分类一、中国煤炭的分类中国煤炭分类的完整体系,由技术分类、商业编码和煤层煤分类三个国家标准组成。

前二者分别属于实用分类,后者属于科学成因分类。

技术分类、商业编码和煤层煤分类三者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互为补充、同时执行。

以下着重介绍中国煤炭技术分类,中国煤层煤的科学成因分类和中国煤炭编码系统作一简单叙述。

现行的“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5751-86),是根据煤化度和工艺性质两种参数进行的技术分类。

它是以加工利用为目的,共包括五个分类表:煤炭分类总表,无烟煤的分类,烟煤的分类,褐煤的分类和中国煤炭分类简表;并有一个附图:中国煤炭分类图。

分类方案主要是前四个表,如表1-1~表1-4所示,分述如下。

(一)煤炭分类总表在煤炭分类总表中,根据表征煤化度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将腐植煤划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由于挥发分指标不太适合区分褐煤与烟煤,因此凡挥发分Vdaf>37%时,再用透光率PM(煤样与稀硝酸反应后产生的有色溶液对一定波长的光透过的百分率)来区分烟煤与褐煤。

(二)无烟煤的分类无烟煤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煤,并列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和干燥无灰基氢含量Hdaf两个指标作为表征煤化度的参数,以此将无烟煤细分为3个小类:无烟煤1号-3号。

(三)烟煤的分类在烟煤部分,采用煤化度和工艺性质两种参数来确定类别(牌号)。

表征煤化度的指标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表征工艺性质的指标采用粘结性,并根据粘结性的大小不同以粘结指数G为主,并辅以胶质层最大厚度Y或奥亚膨胀度b指标,来确定烟煤的类别。

烟煤共分为12个大类(不设小类),即: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1/2中粘煤、气煤、气肥煤、1/3焦煤、焦煤、瘦煤、贫煤、贫瘦煤、贫煤。

四、褐煤的分类褐煤是最年轻的煤,采用透光率PM 作为表征煤化度的指标,将褐煤细分为两个小类:褐煤1号和7号。

并采用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Qgr.m.af 作为辅助指标,来区别褐煤与长焰煤。

煤炭分级分类

煤炭分级分类

煤炭质量分级目前,我国按主要煤质指标划分煤的各种分级标准如表2-1-3~表2-1-8 表2-1-3 煤的灰分分级(GB/T 15224.1-2004)表2-1-4 无烟煤和烟煤的硫分分级(GB/T 15224.2-2004)表2-1-5 褐煤的硫分分级(GB/T 15224.2-2004)表2-1-6 无烟煤和烟煤的发热量分级(GB/T 15224.3-2004)表2-1-7 褐煤的发热量分级(GB/T 15224.3-2004)表2-1-8 烟煤的粘结指数分级(MT/T 5 9 6一1996)表2-2-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GB/T17766-1999)(二)资源/储量分类1. 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了控制的或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扣除了设计和采矿损失,能实际采出的数量,经济上表现为在生产期内,每年的平均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

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经济可采部分,又可分为可采储量(111)、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21)及控制的预可采储量(122)3个类型。

2. 基础储量经过详查或勘探,达到控制的和探明的程度,在进行了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后,经济意义属于经济的或边际经济的那部分矿产资源。

基础储量又可分为两部分:①经济基础储量,是每年的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并扣除设计和采矿损失之前的那部分,可分为3个类型,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②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其平均内部收益率介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与零之间的那部分,也有3个类型,即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3. 资源量可分为三部分,①内蕴经济资源量:自普查至勘探,地质可靠程度达到了推断的至探明的,但可行性评价工作只进行了概略研究,尚分不清其真实的经济意义的那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表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06-7-26]
1.概述
煤炭是远古植物残骸没入水中经过生物化学作用,然后被地层覆盖并经过物理化学与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生物岩。

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工业的动力燃料的化工产业原材料。

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的评估,世界煤炭可采资源量达4.84×104亿t标准煤,占世界化石燃料可采资源量的66.8%。

据《1997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统计,至1996年底,世界煤炭探明的可采储量为1.03161×104亿t,储采比为224年,其中七位储量最大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南非和波兰。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

2.煤炭种类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

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56%,非炼焦煤类占72.35%。

前者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弱粘煤(占1.74%),不粘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3.煤质特征
判别煤炭质量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

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为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分普遍小于0.5%。

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海陆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分一般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煤层属浅海相沉积煤,硫分可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

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

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中国的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硫煤很少。

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都在20%以上;硫分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

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分越高,煤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

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

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

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

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一5%,被誉为天然精煤。

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

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分都较高,其灰分大多为15%-30%,流分在1.5%-5%之间。

贫煤经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分均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4.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表
类别缩写分类指标
Vdaf% G Ymm b% PM% Qgr,maf
无烟煤WY <=10 - - - - -
贫煤PM >10.0-20.O <=5 - - - -
贫瘦煤 PS >10.O-20.O >5-20 - - - -
瘦煤 SM >10.0-20.0 >20-65 - - - -
焦煤JM >20.0-28.0 >50-60 <=25.0 (<=150) - -
肥煤FM >10.0-37.0 (>85a) >25 a - -
1/3焦煤1/3JM >28.0-37.0 >65a <25.0 (<220) - -
气肥煤QF >37.0 (>85) >25.0 >220 - -
气煤 QM >28.0-37.0 >50-65 <=25.0 (<=220) - -
>37.0 >35
1/2中粘煤1/2ZN >20.0-37.0 >30-50 - - - -
弱粘煤RN >20.0-37.0 >5-30 - - - -
不粘煤BN >20.0-37.0 <=5 - - - - 长焰煤CY >37.0 <=35 - - >50 - 褐煤HM >37.0 - - - <=30 <=24
>37.0 >30-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