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与新战略课件(PPT 58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城与乡关系上:城市化战略实施与新 农村建设同步进行,解决城乡统筹的问题。
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的六个统筹与整合
在人与自然关系:“十一五”把能耗与 环保指标纳入考核指标。 1988年,从建设 部分离出来,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2008 年大部制改革,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 保护部。国土功能区域规划 。
华盛顿逻辑和华盛顿陷阱
华盛顿逻辑:纯市场目标的改革——政治控 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启动政治改革——解除政 治控制——形成市场条件——移栽纯市场制度
华盛顿陷阱:启动政治改革——对社会主义 的否定——对百年历史选择的否定——引发民族 纠 纷 和 社 会 动 乱 —— 对 执 政 党 权 威 和 能 力 的 否 定——引发重组政党和重组政府——突破改革的 边界——陷入政治秩序与经济秩序的重建中—— 百年积累形成的社会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 被颠覆性的摧毁——经济衰退、社会动乱。
企 业 改 革
让 利 改
革
市场 经 济 体 制
价民 格营 体企 系业 改的 革发
展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新农村建设
第三个阶段:统筹与整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 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 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 》。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的全面发展”,
经济改革的三个战略与选择
选择最需要改革、改革成本最低、改革收益最 大的农村,启动了中国的对内搞活的改革的历程。
选择具有地缘优势、计划体制障碍最小、实验 成本最低的深圳,启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改革历 程。
选择阻力最小、风险最最低的双轨制改革,实 现了体制内与体制外资源的最优配置,启动渐渐 改革市场化进程。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建设和谐社 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所得税调整改革、 财政转移支付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二、中国改革模式:鸟笼 结构改革模式
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模式演化
鸟笼改革模式
启动与激活
1978——1992
嫁接市场模式
奠基与建构
导入增长模式
整合与创新
1993——2002
• 外贸出口1989年525亿美元,2001年达到2662亿 美元,1979—2001年平均增长15.4%,在世界上 的排位,1978年列世界第27位,1989年列世界第 11位,2001年列世界第6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厦初步建立示意图
政府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社会保障体系
国放
有权
─市场调节机制形成:目前95%以上的 商品资源都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 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 大于求的已达99%。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劳 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 配的新制度
市场体制建构的五项改革
• ──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以养老、失业、医疗保 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独立于企事业 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经济体制改 革历程与新战略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张孝德 教授 博士
中国公共经济研会 副秘书长
研究问题
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改革模式:鸟笼结构改革模式 三、中国市场模式:嫁接再生市场模式 四、中国增长模式:资本主导的导入增长模式 五、挂点转型与中国模式的再创新
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2003—2010
两端锁定、中间搞活的鸟类改革模式
上端改革:意识形态调整
对内搞活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与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发
下端改革:农村承包制
1、界定改革不能突破上限 保证改革既定目标的实施
中国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在坚持社会主 义制度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这不仅仅是一个决定中国改革方 向的重大政治方针,从经济学角度看,也 是对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能利用 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资源的最大可能性边 界的界定。
提出了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 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的六个统筹与整合
在空间结构上: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准, 进入全方位、立体式开发时代。围绕以人 民币汇率改革、贸易摩擦、资本市场开放 等问题调节国内外关系。
在区域结构上: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与中部崛起战略,解决区域增长 协调问题。
的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改革三个阶段示意图
启动与激活
奠基与建构
整合与创新
1978——1992
1993——2002
2003—2010
第一阶段:启动与激活
• 启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 立改革的方向和路线。实现从政治中心向经济建 设为中心转移。
• 激活:以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 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起始标志的,启动家庭联产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 定位: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计 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深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 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 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四个坚持与邓小平逻辑
工作重心转移——意识形态调整——替代政治 体制重建——避免陷入宪政改革陷阱——启动经 济体制改革——进入渐渐改革轨道。
启动改革的成功,形成了巨大示范、激励、激 活效应,由此顺利地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
第二阶段改革:奠基与建构
奠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 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改革走 向不归之路。
市场体制建构的五项改革
─市场经济细胞再造:建立以公司制为 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 • ——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调控系统。宏观调节由
主要依靠计划指令和信贷规模控制等直接手段,转 向综合运用发展规划、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间接 手段。宏观调节重点由干预微观经济转向调节市场 供求总量变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 1989年至2001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仍 达到9.3%,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1年中国的经 济总量已由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六位。
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的六个统筹与整合
在人与自然关系:“十一五”把能耗与 环保指标纳入考核指标。 1988年,从建设 部分离出来,国家环境保护局成立,2008 年大部制改革,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 保护部。国土功能区域规划 。
华盛顿逻辑和华盛顿陷阱
华盛顿逻辑:纯市场目标的改革——政治控 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启动政治改革——解除政 治控制——形成市场条件——移栽纯市场制度
华盛顿陷阱:启动政治改革——对社会主义 的否定——对百年历史选择的否定——引发民族 纠 纷 和 社 会 动 乱 —— 对 执 政 党 权 威 和 能 力 的 否 定——引发重组政党和重组政府——突破改革的 边界——陷入政治秩序与经济秩序的重建中—— 百年积累形成的社会资源、制度资源、物质资源 被颠覆性的摧毁——经济衰退、社会动乱。
企 业 改 革
让 利 改
革
市场 经 济 体 制
价民 格营 体企 系业 改的 革发
展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新农村建设
第三个阶段:统筹与整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 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 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若干问题的决定 》。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的全面发展”,
经济改革的三个战略与选择
选择最需要改革、改革成本最低、改革收益最 大的农村,启动了中国的对内搞活的改革的历程。
选择具有地缘优势、计划体制障碍最小、实验 成本最低的深圳,启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改革历 程。
选择阻力最小、风险最最低的双轨制改革,实 现了体制内与体制外资源的最优配置,启动渐渐 改革市场化进程。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上:建设和谐社 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所得税调整改革、 财政转移支付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二、中国改革模式:鸟笼 结构改革模式
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模式演化
鸟笼改革模式
启动与激活
1978——1992
嫁接市场模式
奠基与建构
导入增长模式
整合与创新
1993——2002
• 外贸出口1989年525亿美元,2001年达到2662亿 美元,1979—2001年平均增长15.4%,在世界上 的排位,1978年列世界第27位,1989年列世界第 11位,2001年列世界第6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厦初步建立示意图
政府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社会保障体系
国放
有权
─市场调节机制形成:目前95%以上的 商品资源都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 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 大于求的已达99%。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劳 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 配的新制度
市场体制建构的五项改革
• ──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以养老、失业、医疗保 险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独立于企事业 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中国经济体制改 革历程与新战略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张孝德 教授 博士
中国公共经济研会 副秘书长
研究问题
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改革模式:鸟笼结构改革模式 三、中国市场模式:嫁接再生市场模式 四、中国增长模式:资本主导的导入增长模式 五、挂点转型与中国模式的再创新
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2003—2010
两端锁定、中间搞活的鸟类改革模式
上端改革:意识形态调整
对内搞活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与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发
下端改革:农村承包制
1、界定改革不能突破上限 保证改革既定目标的实施
中国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在坚持社会主 义制度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这不仅仅是一个决定中国改革方 向的重大政治方针,从经济学角度看,也 是对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能利用 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资源的最大可能性边 界的界定。
提出了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 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的六个统筹与整合
在空间结构上:以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准, 进入全方位、立体式开发时代。围绕以人 民币汇率改革、贸易摩擦、资本市场开放 等问题调节国内外关系。
在区域结构上: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 振兴东北与中部崛起战略,解决区域增长 协调问题。
的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改革三个阶段示意图
启动与激活
奠基与建构
整合与创新
1978——1992
1993——2002
2003—2010
第一阶段:启动与激活
• 启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 立改革的方向和路线。实现从政治中心向经济建 设为中心转移。
• 激活:以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 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起始标志的,启动家庭联产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 定位: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计 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深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 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 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四个坚持与邓小平逻辑
工作重心转移——意识形态调整——替代政治 体制重建——避免陷入宪政改革陷阱——启动经 济体制改革——进入渐渐改革轨道。
启动改革的成功,形成了巨大示范、激励、激 活效应,由此顺利地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
第二阶段改革:奠基与建构
奠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 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改革走 向不归之路。
市场体制建构的五项改革
─市场经济细胞再造:建立以公司制为 主要组织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 • ——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调控系统。宏观调节由
主要依靠计划指令和信贷规模控制等直接手段,转 向综合运用发展规划、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间接 手段。宏观调节重点由干预微观经济转向调节市场 供求总量变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 1989年至2001年间,中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仍 达到9.3%,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快6.1个百分点, 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2001年中国的经 济总量已由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