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十篇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30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30篇)

(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

②罢:通“疲”。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的词:①处士请为.王吹竽:为②宣王说之.:之2.译下边句子①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译文②湣王立,好一一听之。

译文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三)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舍市傍。

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注:(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

(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2)及.孟子长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

译文:3.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

内容:启示:(四)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rěn):卧席。

④濡(rú):沾湿。

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选60篇(整理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原文 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原文 3.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 )2.而捐五百金( )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4.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注释:①具:通"俱",全,都.②户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断.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2.以何为丞相( )(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原文5.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

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 (含译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 (含译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含译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翻译: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最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文言文练习题

最新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原文 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原文 3.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 )2.而捐五百金( )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4.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注释 :①具:通"俱",全,都.②户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断.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2.以何为丞相( )(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原文5.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心,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人有馈一木者馈:________②木小不堪也堪:________③为余生炭满炉余:________④乃尽湿之乃: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3)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3)示例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分析】⑴①有人送来一根木料。

馈,赠送。

②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

堪,能承受。

③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

余,我。

④就都用水浇灭了。

乃,就。

⑵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

岂只是木料呢!⑶本文通过同一木料“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

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20篇1.★★★君子①志道②孟子③曰:孔子登东山④而小鲁⑤,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⑥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选自(战国)孟轲《孟子》“注释”①君子:古指品德高尚的人。

②志道:立志于大道。

③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自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④东山:即蒙山。

⑤鲁:古代诸侯小国鲁国。

⑥科:沟坎。

“文言知识”说‚于‛:‚于‛是介词,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补语。

上文如‚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解释为‚看见过大海的人,很难再被水吸引。

‛‚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很难再被其他的言论所动。

‛又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意为‚庞涓死在这棵树的下面‛。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登②小③为④故⑤澜⑥明⑦容光⑧盈⑨行2、翻译: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晋人伐刑①(xíng)晋人伐刑,齐桓公将救之。

鲍叔②曰:‚太蚤。

刑不亡,晋不敝;晋不敝,齐不重。

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大。

君不如晚救之以敝晋△,齐实利。

待刑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

‛桓公乃弗救。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注释”①刑:指古代诸侯刑国。

②鲍叔:即鲍叔牙。

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信任的大臣。

“文言知识”释‚使动‛:使动用法一般翻译成‚使……‛、‚让……‛;如,上文中‚敝晋‛的意思为‚使晋国衰败‛。

又如,朱熹的《熟读精思》中‚正身体‛意为‚使身体端正‛;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意为‚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含答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3、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笔立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顾②悉③将④诸⑤援2、翻译:善属文;②奈何请人;③太祖甚异之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

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

”众客和之。

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练习40篇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练习40篇

初中生文言文阅读练习40篇作为一位初中生,研究文言文对于学生们来说可能会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但是通过大量的练,同学们也可以熟练地阅读文言文。

以下是40篇文言文阅读练题,希望对同学们的文言文研究有所帮助。

1. 孟子·梁惠王上2. 韩愈·师说·其一3. 柳宗元·阙题4. 陆游·闲情赋5.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二首·其一6. 元·武则天·探春词7. 元·郑光祖·半夜雷轰8. 南朝梁·萧衍·临江仙·其三9. 唐·李商隐·夜泊牛渚怀古10. 唐·杜甫·赠卫八处士11. 明·杨慎·临江仙·其一12. 明·沈从文·边城·其一13. 五代梁·贺知章·夜雨寄北14.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5. 明·张岱·天净沙·秋思16. 宋·欧阳修·蝶恋花·双调17.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七夕(其一)18.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9. 汉·刘向·列女传·孟母20.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十一出21. 元·白朴·西湖寻范参军22. 唐·杜牧·赤壁23. 宋·苏洵·赤壁赋24. 清·袁枚·论诗25. 明·文征明·题龙阳县壁26. 唐·韩愈·伶官传27.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卖油翁28. 唐·白居易·琵琶行29.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卷三·兴止节奏论30. 北魏·崔颢·黄鹤楼31. 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32. 宋·周敦颐·爱莲说33. 宋·刘过·陋室铭34. 唐·白居易·东篱乐府·其五35. 宋·杨亿·谪仙怨36. 宋·吴文英·雪梅怨37. 纳兰·临江仙·其二38. 宋·陆游·示儿童教诗书39. 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40. 宋·王安石·乡村四月以上是40篇初中生文言文阅读练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水平选择不同的难度练。

新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文言文练习题

新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00篇(含答案)第一辑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觉: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忿:③故.欲杀之故:④天下无冤狱.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答案】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评分】每题1分,共4分。

2.【答案】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评分】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答案】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评分】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附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理解)1-1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______)(2)夙.夜忧叹(______)(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阅读下面甲乙两问,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PS :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3.先则恐逮于臣(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 )
2.术未尽也(
)
4.夫诱道争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 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 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 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 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 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精选88篇(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精选88篇(附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精选88篇(附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精选88篇(附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部编版中学语文文言文习题

部编版中学语文文言文习题

部编版中学语文文言文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秋,王①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王为中军;虢公林将右军,蔡人、卫士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

郑子元请为左拒②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

王卒顾之,必乱。

蔡、卫不枝③,固将先奔。

既而萃④于王卒,可以集事。

”从之。

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柜,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⑤,先偏后伍,伍承弥缝。

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旗动而鼓。

”蔡、卫、陈皆奔,王卒乱。

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

【注释】①王:指周桓王。

②左拒:一种战术,后“右拒”同理。

③枝:同“支”,支持,④萃:聚集,聚拢。

⑤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伍承弥缝:均为古代战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间.焉(2)小信未孚.(3)虢公林父将.右军(4)为右拒以当.陈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A.战则.请从入则.无法家佛士B.郑师合以.攻之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战于.繻葛欲报之于.陛下也D.旗动而.鼓乃记之而.去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蔡、卫不枝,固将先奔。

4.请结合材料,谈谈庄公、郑伯有什么共同点。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原文 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2.术未尽也( )3.先则恐逮于臣( )4.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2.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原文 3.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 )2.而捐五百金( )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4.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 注释:①具:通"俱",全,都.②户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断.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2.以何为丞相( )(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原文5.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十篇(练习一)【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七月,戌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

胜自立为王,居陈,遣诸将徇地。

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应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

谒①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

二世怒,下吏。

后使者至,上问,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

"上悦。

二年冬,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

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强,今发近县不及矣。

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将,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

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

楚地盗名将已死,章邯乃北渡河,击赵王歇等于钜鹿。

[注]①谒:掌管进见的近待。

②戏:古地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②为天下唱③遣诸将徇地④授兵以击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以反者闻二世B.宜多应者后使者至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二世乃大赦天下D.百姓多闻其贤皆杀其守尉令丞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

"译文:(4)【甲】文中陈胜对响应起义的人预测为"宜多应者",【乙】文中能够验证这一语言的句子是:(5)【乙】文中秦二世时而"怒",时而"悦",时而"大惊",这些神态变化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答:答案:1.①编次;②同"倡",带头,倡导;③攻占(土地);④兵器2.B;(两个"者"都是代词,翻译为"……的人"。

A.以:介词,因为;介词,把。

C.乃:副词,表判断;副词,于是,就。

D.其: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里)3.(谒者)回答说:"那不过是一群盗匪,郡守郡尉正在追捕,现在全部抓获了,不值得担心。

"4.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

5.通过这些神态描写,可以看出秦二世是一个喜欢报喜不报忧、面临强敌惊慌失措昏庸无能的糊涂君王。

(练习二)阅读《蒙骜①伐魏》一文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②。

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③于赵。

信陵君畏得罪④,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

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⑤于诸侯者,徒⑥以有魏也。

今魏急而公子不恤⑦,一旦秦人克大梁⑧,夷⑨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⑩驾还魏。

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

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

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

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蒙骜(ào):秦国大将。

②高都、汲:地名。

③信陵君: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

有食客三千。

被称为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

④得罪:被判罪。

⑤重:敬重。

⑥徒:只,仅仅。

⑦恤:体恤,顾惜。

⑧大梁:魏国都城。

⑨夷:铲平。

⑩趣(c ù):催促。

?持:握着……的手。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蒙骜帅师伐魏()②魏师数败()③一旦秦人克大梁()④蒙骜遁走()⑵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A.何以战(《曹刿论战》)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今魏急而公子不恤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

译文:⑵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4.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答案:1、⑴①军队②多次③攻克④逃跑⑵答案为:D2、今/魏急/而公子不恤3、⑴诸侯听说信陵君又成为魏国的大将,都派兵来援救魏国。

⑵略4、①信陵君知恩图报,能以国家为重,回国效力。

②信陵君得到魏王重用。

③信陵君在各诸侯中有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诸侯的支援。

(练习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

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

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

"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

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

(2)浅:狭、窄小。

(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6)饬:谨慎、恭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忠之属也。

()(4)尊贤使能。

()(5)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6)期年而有扈氏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子:(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3、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答案:1、(1)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2)为人所信服(3)尽力做好本分的事(4)贤明(贤德)的人;(5)浅(少);(6)满一年2、(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耗尽了。

(2)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3、①政治上取信于民;②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③想要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

(练习四)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修:(2)吾妻之美我者美:(3)朝服衣冠,窥镜窥:(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邹忌讽谏齐威王与扁鹊规劝蔡桓公,劝谏结果有何不同?试从邹忌和扁鹊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1.(1)修:__长,这里指身高__(2)美:__认为……美丽__(3)窥:__察看__(4)面:__当面__2.(1)__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__(2)__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征服了别国。

__3.邹忌讽谏成功;而扁鹊规劝失败。

原因:邹忌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式,使人易于接受,而扁鹊规劝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身份,直言不讳,让其难以接受。

(练习五)颜斶说齐王齐宣王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②。

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

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③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

'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

'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④,食必太牢⑤,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⑥。

"颜斶辞去曰:"夫玉生於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⑦不完。

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

非不尊遂⑧也,然而形神不全。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⑨,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⑩。

"则再拜而辞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