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简称ECO
【概念区分】精准农业、立体农业、垂直农业
【概念区分】精准农业、立体农业、垂直农业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循环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伴随着技术的腾飞和农业资源的日益紧缺,更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农业形式不断涌现,如精准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垂直农业、白色农业等等。
这些听上去有点高级的名词看似专业,但并不难理解,其中有很多在已经被运用在了实际的生产中。
精准农业【专业解释】“精确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 P S)、地理信息系统(G I S)、连续数据采集传感器(C D S)、遥感(R S)、变率处理设备(V R T)和决策支持系统(D S S)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域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大白话】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业进行定位、定时、定量的耕作。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农作物有针对性地采用最合理的耕种方式,以提高产量、节约成本、降低风险。
现在常见的现代化农具,包括自动驾驶控制设备、卫星导航定位、小型植保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都是精准农业的应用工具。
立体农业【专业解释】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同时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以及前方后方同时或较互进行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R.s m i t h教授曾概括为:立体农业是“种植业、畜牧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
”【大白话】其实从20世纪初期提出的立体农业时至今日也不过如是,无非就是要求对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
如林地的株间、行间混交和带状、块状混交;水体的混养、层养、套养、兼养等均属之。
ecological agriculture 的例子 -回复
ecological agriculture 的例子-回复何谓"ecological agriculture"?Ecological agriculture(生态农业),也被称为可持续农业或有机农业,是一种注重环境可持续性的农业模式。
它将生态系统的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旨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生态农业注重维持土壤质量、保存水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并且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这种农业方式不仅意味着提供健康的食物,还利用资源以最可持续的方式满足人类的需要。
生态农业的核心原则是:农业和自然系统可以共存。
它主张在农业过程中尊重土地、水、空气以及其他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从而实现农业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提供更加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农业方式。
生态农业的例子:1. 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最常见的例子之一是有机农业,该农业模式禁止使用合成化学农药和化肥,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天然控制方法,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
有机农业还强调保护土壤的健康,通过轮作、绿肥和堆肥等方式促进土壤的生态系统功能。
2. 农耕与畜牧的综合循环利用:生态农业鼓励农民使用综合循环利用的方法来进行农耕与畜牧。
通过将畜牧与农耕结合起来,动物的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同时农田废弃物也可作为饲料提供给畜牧。
3. 保护农作物多样性:生态农业强调维持农作物的多样性,这有助于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并提供更多营养均衡的食物。
对于传统的生态农业,农民会种植多种不同类型的作物,这些作物互相供养,并降低对某一种特定作物的依赖性。
4. 农田生态系统管理:通过采用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和土壤保护措施,生态农民能够改善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例如,他们可以采用滴灌系统来减少水的使用,并且使用覆盖作物来降低水分蒸发。
此外,生态农业还鼓励恢复或保护农田周围的自然栖息地,以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避难所,从而吸引更多有益的生物参与农业生产。
eco是什么功能
eco是什么功能ECO是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Organization(环境意识组织)的简称,它是一种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组织。
ECO有着多种功能和作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功能:1. 提升环境意识:ECO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ECO可以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参与。
2. 促进环境保护行动:ECO可以组织和推动各种环境保护行动,如清洁活动、植树造林、海滩清理等。
这些行动可以直接改善和保护环境,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3. 支持环境研究和创新:ECO可以支持环境研究,并与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环境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与环境科学家和专家的合作,ECO可以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支持。
4. 倡导可持续发展:ECO是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发展模式。
通过倡导可持续发展,ECO可以促使政府、企业和普通公民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做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5. 撮合环保项目和资源:ECO可以作为一个平台和中介,将环保项目与资源进行撮合,促进环保项目的实施和发展。
通过为环保项目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支持,ECO可以帮助项目更好地实施,并加速其影响力和规模。
6. 建立环保网络和合作伙伴关系:ECO可以建立和发展环保网络,与其他环境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合作和共享资源,ECO可以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环境保护目标,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7. 促进政策制定和改革:ECO可以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改革,为政府提供建议和意见。
通过与政府合作,ECO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并提高政府的环境监管和管理能力。
总之,ECO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高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保护行动、支持环境研究和创新、倡导可持续发展等多种功能,ECO可以帮助改善和保护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可持续和健康。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第三版名词解释(附页码)
绝对责任(absolute liability):不仅不必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甚至不必考虑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合法,只要行为人从事了造成损害的行为,就应承担赔偿责任。
P188酸沉降(acid deposition):包括酸性物质的湿沉降(例如酸雨、酸雪、酸雾、酸霰、酸雹)和酸性物质的干沉降[例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 x)、氯化合物等气体酸性物]。
P130酸雨(acid rain, acid precipitation):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
P130农业生态学(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P1农业面源污染(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农药、除草剂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及农田渗漏,造成水体环境污染的现象。
P277农业资源(agricultural resources):是一种特定的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
它包括自然界的投入和来自人类社会本身的投入。
P139农业效益(agriculture effect):指农业为人类提供各种利益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实际表现。
农业效益可以分为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P5农业生物多样性(agrobiodiversity):是以自然多样性为基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为目的,以生产生活为动力而形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生物多样性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分为狭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与广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P54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特别地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
2. 河北丘陵山区发展“围山转”模式布局合理的 是
A 山坡种茶种药
B 山坡竹林缠腰
C 山下养鱼放牧
D 山下瓜果梨桃
河北的气候特征 河北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 区,而茶与竹则主要是在我国亚热带气候区 分布。山下养鱼则需要更多的水,一般适合 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河北则属于旱作农业 区,水资源相对不丰富。苹果、梨、桃等则
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这5个 国家的生态农业做绝了
菲律宾玛雅农场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1. 依据 “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发展“山顶 松柏戴帽,山间果竹缠腰,山下水稻鱼跃,田埂 种桑放哨”,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是
A 重庆
B 青海
C 上海
D 海南
➢ 我们根据“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的定义, 可以首先把上海排除掉,因为该种生态农业 是在山区存在的,而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地 区,属于平原;再根据“间果竹缠腰,山下 水稻鱼跃,田埂种桑放哨”的描述,可以看 出当地适合发展竹、水稻、桑、鱼,特别是 水稻,应该是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发展, 而青海属于西北地区,不适合发展水稻种植, 再者青海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不适合竹、桑的生长;海南位于我国热带地 区,而我国的竹子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山
03
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十 几个沼气生产车间
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 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 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 04 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 循环。
eco-词根
eco-词根Eco-是一个希腊词根,表示“环境”,“家庭”,“家庭”,“住所”等含义。
它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
下面是一些基于这个词根的词汇以及它们的中文释义。
1. Ecology生态学,研究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Ecosystem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互相作用和相互依存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单元。
3. Ecotourism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旨在探索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
4. Econometrics计量经济学,是应用统计学和数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
5. Economics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利用资源来生产和分配物质财富的社会科学。
6. Ecological Footprint生态足迹,是衡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指标,包括土地、水和能源的使用。
7. Ecolabel生态标志,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认证,证明它满足可持续性和环保的标准。
8. Ecolo gy-friendly环保的,指那些对环境友好的政策、行为或产品。
9. Eco-City生态城市,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的城市模式,旨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0. Economizer节能器,是一种在工业和机械设备中用来减少能源消耗的装置。
11. Ecosystem Services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物质和非物质利益,如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土地保育等。
12. Ecological Succession生态演替,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和演变的过程。
13. Eco-Friendly Food生态友好型食品,是指对环境友好、有机无公害的食品。
14. 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修复,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恢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
15. Eco-Design生态设计,是指考虑环保因素的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张红英来源:《新农村》2017年第11期引言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根据土地形态制定适宜土地的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
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
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
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1.2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
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
虽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及案例说明
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及案例说明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如何进行生态农业规划?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加快完善农业标准,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构建生态安全农业体系。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
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高效施用。
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在重点灌区全面开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
推广旱作农业。
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安徽省某县的现代生态农业规划中,构建了现代农业体系,把粮食种植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统筹大田种植与林、牧、加工及休闲农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结合,同时提升耕地质量,构建节水灌溉系统,制定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计划,配套完善的生态循环发展保障体系,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特色农业地域类型汇总
高中地理:特色农业地域类型汇总1、【蓝色农业】指的是以蓝色海洋为依托的水生农业。
具体来说就是在近岸浅海海域、潮间带以及潮上带室内外水池、水槽内开展的鱼、虾、贝、藻类等养殖的水产农牧活动。
海洋作为生命的摇篮,占地球面积的71%,拥有地球上3000多万种物种中的99%,而陆地拥有物种不到1%。
在当今人口膨胀,资源、土地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感到单纯依靠陆地农业将不能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粮食危机。
向陆地以外寻求新的食物来源成为了许多研究者的行动目标,其中,以发展海洋动植物的人工养殖为主要活动的蓝色农业成为了首选。
实施“蓝色农业”计划,开发、保护海洋,将有利于缓解人类的资源压力,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
2、【白色农业】指的是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农业。
“白色农业”是高科技生物工程内涵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因为人们在工厂车间内都要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称之为“白色农业”。
这种工业型新农业,其生产潜力巨大。
“白色农业”目前已形成6项产业,即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兽)药、微生物能源和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
“微生物饲料”是白色农业的主体产业,是实现“人畜分粮”目标的物质基础。
3、【绿色农业】传统绿色农业是指以水、土为基础的绿色植物种植,它从人类历史新石器时期产生的原始农业至今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
现代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从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其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中,以绿色科技创新为依托,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农产品的产业。
它具有开放性(即充分利用人类文明进步特别是科技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依靠科技进步和物质投入来保障较高的生产能力,以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持续性(即在合理使用工业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自然转移,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并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性(即在追求农产品的优质、高产、安全、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标准化的特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 1-20单选题(每题2分)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B、可持续C、又快又好D、协调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
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 )轨道。
A、化B、规化C、法制化D、有序化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B)。
A、能量梯次使用B、以上都是C、物质闭路循环D、以上都不是4、( 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B、绿色发展C、循环发展D、生态发展5、( A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B、生态文化C、生态和谐D、生态精神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B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B、价值论视角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D、文化形态的视角7、2008年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 C )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A、四B、三C.三D、五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 B )A、艰巨性B、人文性C、长期性D、复杂性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 B )A、两者都不是B、两者都是C、经济结构D、能源结构11、( A )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B、生态文明C、生态和谐D、生态文化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A、生产方式层次B、物质层次C、生活方式层次D、以上都不是13、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D)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6篇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6篇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阅历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下面是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欢迎参阅。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1湖南精为天粮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3月,是一家集粮油面收购、储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家粮食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扶持企业。
公司办事处设在柳叶湖旅游开发区常德大道东方美景花园,下辖鼎城桃源两个生产基地共5个大米油脂面条生产厂、常德长沙两个营销部、一个容量为9.6万吨的仓储中心和三个粮食收储库;市区拥有10家放心粮油便民店。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2飞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属私营股份制企业,它坐落于风景秀丽、环境美丽的(福城)郴州市工业大道,毗邻“龙女温泉”,距市区仅5公里,乘坐3路、4路车可直达本公司。
公司总占地面积约100余亩。
在园区建设方面公司始终坚持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以健康、环保为目标,倾力为福城人民打造原生态休息度假环境。
公司四周青山环绕,流水潺潺,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你心灵停岸休憩的志向港湾。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3粟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xx年,是屯留县唯一一家创品牌打造有机食品的新型企业。
公司立足于名、优、特农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以生产和加工姚家岭小米、上莲核桃、黑家口柴鸡蛋为主,纵深开发了家香系列精品杂粮和手工三和面,深受广阔消费者的宠爱;公司在紧握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不断探究新的销售模式,与省内外几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达成多项合作,均为公司努力打造上党“四宝”走出长治奠定了坚决的基础。
粟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秉承“粒粒精品,颗颗诚意”的企业宗旨,致力于供应各类健康、放心的有机食品,耕耘于朝阳的有机食品产业,为国人的健康努力!公司紧紧围绕“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争创新品牌,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创建大市场,实施公司加农户,建设健康食谱”的三大战略;着力打造“新型现代农业和环保生态农业”两个基地建设,纵深推动有机食品走进千家万户,食出健康的新理念。
农业生态系统名词解释
农业生态系统名词解释(一)1. 生态学 ( 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 农业生态学 (agricultural ecology, 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定义)4. 生态系统 (ecosystem):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
简言之,是在一定空间内的全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5. 生产者 (producers):是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6. 大型消费者(macroconsumers):是指以初级生产的产品为最初十五来源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
7. 小型消费者(microconsumers):又称分解者,是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他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8. 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是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
9. 自然环境:是生态系统中作用于生物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10.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
11. 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12. 谢尔福德耐性定律: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或称阀值) ,他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 (又称为耐性限度)。
13. 生活型(life form):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种的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第二章 生态农业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后果:
1、破坏土壤,加速水土流失。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
31亿吨,由土壤流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
过400亿美元。
2、化肥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美国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 地下水的问题,农村饮用水中63%被农药污染。
3、单一作物种植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单一作物种植造 成了农业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减退,病虫害加重。
(持续时间约为7000年)
特点:刀耕火种、熟荒、撂荒,基本只有
种和收两个环节。
问题:只取不给,土地营养平衡完全靠
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
第2阶段: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
(持续时间:近3000年来)
特点: 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输入低; 以人粪尿、动物粪便、绿肥等有机肥为土地提供营养; 采用间作、轮作、套作等方式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注意 到了保持地力常新; 注意天时地利来进行农业生产,注重顺应自然规律。 问题: 由于以人畜力为主,劳动生产低效; 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能得到改善; 难以在较大规模上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林、牧、农、渔的综合 生产。
二、生态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农业的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即刀耕火种农业; 传统农业: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以有机 肥为主要肥源,其核心是自给自足。 现代农业:又称石油农业。是通过大量高能耗 产品(机械、化肥、农药、燃油、电力)的输 入来维持高产出的农业。
第1阶段: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 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 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 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可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 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
现代农业的定义
❖现代农业定义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 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 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 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 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8
现代农业的学科定义
❖ 中文名称:现代农业 ❖英文名称:modern agriculture ❖ 定义: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
13
板栗的精细化管理
❖ 整形修剪 冬季修剪:适度短截或回缩主枝、侧枝等骨干枝的延长枝 ,因品种、树势、树龄、空间的不同确定其短截轻重程 度。无空间的发育枝疏除,有空间的发育枝短截培养成 结果枝组,尽可能少疏多截。同一分枝上结果母枝较多 的,重短截或疏除先端势力最强的,留中庸粗壮的结果 ,疏除下部细弱的。并列发生3~4个强枝,形成三股叉 、四股叉的采用疏1截1缓1或疏1截1缓2的方式处理。 疏除细弱、病虫、重叠、过密枝及鸡爪码、鱼刺码和部 分强旺顶生枝。回缩冗长、细弱结果枝组到下部分枝处 。密植丰产园结果母枝留量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留10 ~12条,丘陵山地立地条件较差地方每平方米树冠投影 面积留6~8条。
5.拌种 药剂拌种 根瘤菌拌种,钼酸铵、钼酸钠 生根粉,包衣剂包衣
二、适时播种,保证全苗
(三)播种 1.播期的确定
要考虑的因素:
品种、土壤、气候、栽培条件
主要条件是:气温和土壤湿度 2.播种密度的确定
要考虑的因素:
品种特性、品种
播种密度(万粒/亩) 实收株数(万株/亩)
16
板栗的精细化管理
❖ 生长季节病虫害的防治 (1)红蜘蛛。5月上旬开始,用利刀刮去一圈老粗皮呈环 状,宽度15 cm,用5倍的氧化乐果溶液均匀涂抹此部 位,然后用塑料膜包严,隔10天再涂1次,其效果可维 持1 a。 (2)栗瘿蜂。在6月中旬前及时剪除呈疙瘩状的受害瘿瘤 枝条,在其出瘤的高峰期树冠喷布90%的敌百虫1 000 倍液或50% 的杀螟松1 500倍液,杀死成虫。 (3)桃蛀螟。在有桃柱螟危害的板栗园中,每亩均匀种植 10~15株向日葵,以诱集桃蛀螟,秋后集中烧毁。也可 以在板栗成熟采收后,在栗蓬堆积期间喷洒90% 的敌百 虫1 000倍液,防治效果在90% 以上。或在成虫发生期 于园中设置黑光灯及糖醋液罐,诱杀成虫。
关于农业的几个概念
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方式进行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低毒和易分解的化学农药和化肥。
这个概念多用于商业领域。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organic farming):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这个概念使用范围最广。
特点:1.原料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2.在整个生产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要求;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追踪体系和完整的生产、销售的档案;4.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其中德米特协会认证标准最严格。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eco-agriculture)生态农业是相对于石油农业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原则性的模式而不是严格的标准。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的农业生产。
相比有机农业更加遵循自然规律。
生态产品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FOAM)”的标准,如产品如何生产,哪些物质允许使用,哪些物质不可使用等等。
生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原料必须是生态的。
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业,但不得高于25%。
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一般要求要有三年的转变期。
石油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亦称石油密集农业、化学农业、无机农业或工业式农业(industrial agricul-ture)。
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
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即石油、机械、农药、化肥、技术等)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农业简称ECO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
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国内观光农业园发展状况-台湾省的生态观光农业园发展状况我国台湾地区吸收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认为生态观光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
生态观光农业是将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综合于一体的产业。
台湾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发展原因首先是由于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超过80,农民收入与市民收入之间差距缩小,人们的旅游需独具地域特色的台湾生态观光农业园求迅速增加。
但受地理条件限制,城市中的户外休闲游憩的空间不能成比例地增加。
因此,旅游市场产生缺口。
这就为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的转型提供了一次市场契机;其次,台湾的农业成本偏高,农业面临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而生产性的、初级的农业在台湾的发展空间也己被缩小,特别是谷类粮食作物农业受到很大影响。
消费和生产两方面的需求,也推动了农业的转型。
台湾省的生态观光农业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利用农业资源,发挥地方特色,形成多样、精致、独特的观光旅游资源。
并且将自然景观、农产品及农村人力等各项资源结合并动员起来,产生资源的叠加效应,促进生态观光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
台湾省自2001年起开始推动“休闲农渔园区计划”。
该计划在增强园区内的软、硬件建设的同时,整合园区内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软、硬件兼顾并互相配合,园区居民积极参与,同时注重产品开发与创意,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生态观光农业园区,供游客前来旅游消费,以增加园区居民的收益以及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台湾观光农业园区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进行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走在了生态观光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前列,对大陆地区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的设计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休闲观光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设施农业等各类资源,结合农牧渔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文化以及农家生活等,为民众提供观光、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型态,是农业功能拓展的新领域。
台湾休闲观光农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台湾农业面临着国际农产品的冲击,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的激烈竞争,造成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农村市场缺乏活力,台湾农业发展出现萎缩和衰退。
为了使台湾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台湾当局采取政策调整了农业结构,加快了推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开发农业生态功能,发展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使农村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
台湾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兴产业,主要利用农业和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农村变成具有休闲、教育、文化、观光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人们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
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各类农场、林场、渔场,观光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以及民宿等,经历了单一果园、多类农园、主题式农园和整合式农园四个阶段,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台湾休闲观光农业已步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轨道,其管理体制和机制正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台湾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之一。
它既是人们乡村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拉动台湾旅游产业的发展。
台湾现有上规模的休闲农场1100多加,占地总面积为6589公顷,每年有5000万人次的游客量,平均每个农场全年接待游客约4.5万人次,2004年营业总收入超过45亿新台币,其中住宿174933万新台币,门票收入1910万元新台币、产品销售107580万元新台币、餐饮125280万元新台币、其他收入41300万元新台币。
台湾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种农业经营模式,其具有几方面特点:一是休闲观光农业主要来自于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环境资源,不是人工建成的景观,保持原有的农业生产特性,结合农业的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进行的休闲观光活动;二是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综合农业和旅游业的新型产业经营模式;三是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体验活动,它不仅仅是旅游观光活动,还可以在旅途中亲身参加农业生产,亲历农村的生活方式;四是休闲观光农业的目的是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让游客在休闲观光的同时参与人数农业、农村,体验农村生活。
台湾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是摆脱了农业发展困境,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二是保护和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了人们的生活与环境质量;三是扩大了农业经营范围和规模,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四是开拓了新的旅游空间与领域,满足了市民回归自然与乡村休闲生活的愿望。
一、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2012年(一)总体概况台湾人多地少,农民收入较高。
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00万,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占台湾总人口的19%,专业农户年纯收入约100万台币(合22万元人民币),人均纯收入19.5万台币(合4.2万元人民币)。
目前台湾农业总产值为4000亿元新台币,相当于870亿元人民币,占台湾生产总值的3.3%。
台湾农业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成功转型为精致化、科技化、企业化、休闲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据了解,目前台湾地区共有休闲农场1100多家,平均每一乡镇市区就有3.3家。
台湾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的98%,而休闲农业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台湾城乡发展同步,功能互补,区域互动,城乡共荣,一体化水平较高,城乡差距较小。
3.2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果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其中试点县150多个,包括国家组织的51个县和省级试点的100多个,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1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左右,开展生态农业试点的农户更是难以胜数。
这些试点县经过多年建设,农林牧副渔呈现全面发展。
统计数据表明,“八五”期间,生态农业县普遍获得了四个方面的增长:一是粮食总产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42%;二是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9%,超过全国同期平均增长(6%)1.9个百分点;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渔业和乡镇企业有了大发展,其中乡镇企业年均增长率达到40.6%;四是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年均增长18.4%。
与此同时,通过生态综合治理,各生态农业县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与1990年相比,水土流失减少了49%,土壤沙化面积减少了21%,森林覆盖率增加了3.7个百分点。
可见,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生态农业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依靠发展生态农业来改变这种现状。
内容介绍:产业现状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系统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利用农业生产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能源危机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普及和增强,生态农业乃至生态经济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引导世界经济向资源节约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产业规模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它既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2013年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8845亿元,比2012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6957亿元,增长4.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
预测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约6.2万亿元,实际增长速度降到4%以下;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8%。
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进入10%以下的时代。
截止目前,全球160多个国家开始或已经开始发展生态农业,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将占农业生产面积的35%,生态农业将会成为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2013年,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增加值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33.55%。
农业部对全庭农场发展情况开展了首次调查。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下同)共有符合本次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
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有劳动力6.01人,其中家庭成员4.33人,长期雇工1.68人。
在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占1.8%。
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规模达到200.2亩,是全国承包农户平均经营耕地面积7.5亩的近27倍。
其中,经营规模50亩以下的有48.42万个,占家庭农场总数的55.2%;50-100亩的有18.98万个,占21.6%;100-500亩的有17.07万个,占19.5%;500-1000亩的有1.58万个,占1.8%;1000亩以上的有1.65万个,占1.9%。
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
发展方向在新形势下,“生态高值农业”的提出将丰富我国农业的转型战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客观性和必然性的体现。
从全国来看,目前“生态高值农业”应主要集中在富有区域特色的清洁食品生产与加工、绿色环保产业、生态观光旅游、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肥料、可降解膜、生物农药产业化等方面。
进入21世纪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在规模、速度还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前景预测农业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