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研究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地理之俄罗斯

国际贸易地理之俄罗斯
自然环境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 天然气、煤炭、铁矿等。地形复 杂,气候多样,从北到南依次为 寒带、温带和亚热带。
历史沿革与文化背景
历史沿革
起源于东斯拉夫人,经历了基辅罗斯 、莫斯科公国、沙皇俄国、苏联和俄 罗斯联邦等阶段。
文化背景
拥有独特的俄罗斯文化,包括文学、 艺术、音乐、舞蹈等。同时,俄罗斯 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交 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
03
俄罗斯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
贸易政策演变及特点
苏联时期贸易政策
现代贸易政策特点
苏联时期的贸易政策以计划经济为主 导,实行进出口管制和配额制度。
现代俄罗斯的贸易政策以自由化、便 利化为主导,注重促进外贸发展,同 时加强对外资的吸引和保护。
俄罗斯独立后贸易政策
俄罗斯独立后,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 转型,贸易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包括 减少进出口管制、降低关税等。
进出口总额及主要贸易伙伴
进出口总额
近年来,俄罗斯的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显示出其在国际贸 易中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受到国际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 响,其进出口总额在某些年份可能会出现波动。
主要贸易伙伴
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欧盟、美国等。其中,中 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 频繁。
市场格局
俄罗斯的国际物流市场正在逐渐开放,市场 竞争日益激烈。大型的物流公司和货运代理 公司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一些国际知 名的快递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市场。此外,一 些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在提供物流服务, 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运输成本与效率评估
运输成本
俄罗斯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 其地理位置优越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 此外,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进一步 降低了运输成本。

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

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

一、俄罗斯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及经济特征从自然环境分析:1.地理位置:俄罗斯位于东经34—180度,北纬50—70度,地跨亚欧两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地势:俄罗斯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2.资源状况:俄罗斯许多资源的产量和储量都居世界前列。

石油、天然气、煤、铁、森林、水能及有色金属等丰富,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

从人文环境分析:1.民族:俄罗斯民族共有130多个。

其中俄罗斯人占79.8 % 。

2.语言:俄语是俄罗斯联邦全境内的官方语言。

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共有30多种语言。

并在该共和国境内与俄语一起使用。

3.宗教:俄罗斯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

2001年俄权威社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俄居民55%信奉宗教,其中 91 %信奉东正教,5%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天主教和犹太教的各为1 %,0.8 %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其它宗教。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

从经济特征分析:俄罗斯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主要的工业为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

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

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2012年俄罗斯GDP超过2万亿美元,人均1.4万美元,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8位。

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俄重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部门发达。

近年来俄罗斯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航空工业、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

特别提出的是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独特的地位,实力雄厚,其武器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

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当今时代,世界上的两大经济强国当中的中国与俄罗斯这两国在经济、政治这些领域上一直都有着相互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随着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建设之后,中俄双方无论是在贸易总额、进出口结构还是互补性上均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使得双方经济得以不断发展。

两国合作的领域在不断地扩大。

但是,在两国的贸易当中,仍然存在诸如双边进行贸易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双方进行贸易时没有完善的服务进行支撑、双方在贸易上的制度不够规范等这一类的问题。

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应该及时抓住该经济带的建设带来的良好机遇,改善双方的贸易产业结构、服务体系以及贸易总量。

为了更好地促进双方产业的发展,两国应当加强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双方应当积极地推进汇率风险降低相关工作的推进以便减少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促进双方经济发展互利共赢,为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力量支持。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中俄贸易;经济全球化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Countermeasures of Sino-Russian Trade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Belt and RoadAbstract:China and Russia, as the world's two major economic powers, have maintained relatively friendly cooperative relations in economic, political and other fields. At present, with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ino-Russian trade is showing a good development trend, the total amount of trade is growing steadily, the structure of import and export is constantly optimized, trade complementarity is increasing, and the field of cooperation is gradually expanding. Therefore, both China and Russia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brought by "Belt and Road" in time,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ies, expand the scale of trade, and improve at the same time China and Russia trade service system, improve service efficiency. In term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in high-tech industri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promote trade swap agreem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reduce exchange rate risks, promote common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nd contribute to the maintenance of regional peace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Belt and Road; Sino-Russian Trade; Economic Globalization目录1 绪论 (5)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5)1.2 文献综述 (5)1.2.1 国外研究现状 (5)1.2.2 国内研究现状 (6)1.3 研究框架 (7)2 理论概述 (8)2.1 要素禀赋理论 (8)2.2 比较优势理论 (8)2.3 产业内贸易理论 (9)3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 (11)3.1 中俄贸易发展历程 (11)3.2 中俄贸易发展现状 (12)3.2.1 双边贸易规模 (12)3.2.2 双边贸易结构 (14)4 中俄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9)4.1 中俄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4.1.1 双边贸易结构不合理 (19)4.1.2 中俄贸易服务体系不完善 (20)4.1.3 双边贸易制度不规范 (20)4.2 中俄贸易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22)4.2.1 中俄两国政策制度差异较大 (22)4.2.2 中俄两国社会文化差异较大 (23)4.2.3 不对称经济结构形态长期存在 (24)5 “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俄贸易发展的对策 (25)5.1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俄贸易发展前景 (25)5.1.1能源合作的新发展 (25)5.1.2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开展更深层次合作 (25)5.1.3积极发展物流合作 (26)5.2 推动中俄贸易的对策建议 (27)5.2.1 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扩大贸易规模 (27)5.2.2 完善中俄贸易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 (27)5.2.3 推动贸易互换协议,降低汇率风险 (29)5.2.4 加强高科技产业的合作 (29)结论 (31)参考文献 (32)1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即“一带一路”倡议)开始投入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世界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新变化。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分析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分析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分析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与俄罗斯接壤的重要省份之一。

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在对俄贸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发展历程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过去,主要以边境小额贸易和易货贸易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形式逐渐多样化,涵盖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从最初的以初级产品为主,逐渐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商品转变。

二、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地理优势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线长达约3000 公里,拥有众多的边境口岸,如绥芬河、黑河、同江等。

这些口岸为双方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绥芬河口岸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口岸之一,铁路和公路运输十分便利,能够高效地运输各类货物。

黑河口岸则以其水上运输的优势,在能源、木材等大宗商品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江口岸则在中俄铁路大桥建成后,进一步提升了铁路运输能力,促进了贸易的增长。

三、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商品结构在出口方面,黑龙江省的机电产品、服装、纺织品、农产品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机电产品包括机械设备、汽车零部件等,满足了俄罗斯市场对于工业设备的需求。

服装和纺织品以其多样化的款式和合理的价格,在俄罗斯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如大米、大豆、蔬菜等也深受俄罗斯消费者的喜爱。

在进口方面,能源资源类产品占据重要地位,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此外,木材、矿石等原材料也是黑龙江省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商品。

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对俄贸易的发展,国家和黑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

在税收方面,给予对俄贸易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在金融方面,加大对贸易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为对俄贸易开辟了新的渠道。

中蒙俄国际贸易与内蒙古沿边经济带建设研究

中蒙俄国际贸易与内蒙古沿边经济带建设研究

中蒙俄国际贸易与内蒙古沿边经济带建设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蒙俄三国之间的国际贸易以及内蒙古沿边经济带建设的现状、挑战与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区域合作的日益加强,中蒙俄三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内蒙古作为中国北部沿边的重要地区,其沿边经济带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中蒙俄三国之间的国际贸易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三国之间的贸易结构、贸易额变化以及主要贸易商品。

接着,文章将重点探讨内蒙古沿边经济带建设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分析内蒙古地区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促进中蒙俄国际贸易和内蒙古沿边经济带建设的策略建议,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贸易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区域合作等。

本文将对中蒙俄国际贸易与内蒙古沿边经济带建设的前景进行展望,探讨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等背景下,三国经贸合作和内蒙古沿边经济带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二、中蒙俄国际贸易概述中蒙俄三国地缘相接、人文相亲,经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中蒙俄三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已成为推动各自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蒙古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中俄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强大的科技实力,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蒙俄三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农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中国向蒙古国和俄罗斯出口机电产品、纺织品、化工产品等,同时从两国进口能源、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以及农畜产品等。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及地理分布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及地理分布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结构及地理分布赵小姝近年来,俄罗斯对外贸易增长强劲,2004年外贸总额达2 780.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1.1%。

据俄国家海关总局统计,2004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对外贸易额为76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46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04年俄远东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都有增长,由于进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顺差由21亿美元减少到16亿美元。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进出口商品结构2004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口商品与2003年基本相同,主要是能源产品(石油及石油制品、煤炭)、木材(成品材、板材)、海产品、金属(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和工业机械产品(见表1)。

表1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资料来源:[俄]叶·德瓦耶娃:《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远东问题》2005年第4期。

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口增长主要依赖石油、石油制品、煤炭、木材和黑色金属。

由于出口商品种类相对集中(金属和林业产品的出口占70.2%),并对2004年的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远东地区在2004年的国际贸易中扬长避短,很好地发挥了出口优势。

2004年俄远东地区军工企业减少了出口,导致工业机械产品出口额滑坡,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也相应减少。

此外,有色金属的出口也明显减少。

其他产品的出口基本保持往年水平。

传统进口商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有力地拉动了贸易增长。

2004年投资性产品的进口大幅度增加,占进口总额的53.3%。

消费商品的进口量增加,贸易额也有所提高,但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30%降至19.9%(见表2)。

表2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进口商品结构资料来源:同表1。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构成俄远东地区主要行政区在远东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为:滨海边疆区占35.6%,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占29.1%,萨哈林州占21.5%(见表3)。

表3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对外贸易额(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同表1。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研究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研究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作为与俄罗斯接壤的省份,黑龙江省在中俄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联系,为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对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临鳄鱼江、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是中俄边境线最长的一段。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有1600多公里的边界线,辖区内拥有四个国家级对俄口岸,分别为黑河口岸、漠河口岸、绥芬河口岸和布拉戈维申斯克口岸。

这些口岸位于中俄边境线上,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口岸的开放促进了中俄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为双方提供了便利的贸易通道。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邻,地缘关系密切,促进了两国间的经济合作。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是中俄双边经济合作的重要窗口,通过口岸进行的合作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

能源合作是重要的领域之一。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能源资源互补性,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通过边境口岸,双方可以进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促进能源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开发。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还开展了农产品贸易,双方可以通过口岸进行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贸易合作。

工业品、机械设备、建材等领域也有不少合作项目,通过边境口岸进行进出口贸易。

在经济合作方面,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

包括港口建设、公路建设、铁路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合作。

三、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的现状分析目前,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口岸贸易总量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0%。

口岸进出口产品种类齐全,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木材、粮食等多个领域的产品,涵盖了多个行业。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分析中俄两国是重要的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自建交以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贸易总体情况、贸易结构、贸易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中俄两国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贸易总体情况中俄两国自建交以来,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俄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了1070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了3.4%。

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达到了559亿美元,进口货物达到了511亿美元。

双边贸易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贸易结构1. 商品结构中俄双边商品结构呈现出互补性特点。

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制成品;而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矿产品等资源类产品。

这种互补性商品结构使得双边贸易更加稳定,并且有助于推动两国经济的互利合作。

2. 地区结构中俄贸易主要集中在远东地区。

远东地区地缘相近,交通便利,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丰富,对中国的资源需求量大。

同时,中国在远东地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

因此,远东地区成为了中俄贸易的重要节点和合作重点。

三、中俄贸易合作的关键领域与前景1.关键领域中俄两国在贸易领域中的合作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其中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农业等领域。

在能源方面,中俄两国签署了多项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协议,如“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

这些协议不仅为两国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中俄贸易合作的重要领域。

两国在道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中俄同江铁路大桥、黑河公路大桥等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两国间的交通运输能力,为双边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中俄贸易合作的新兴领域。

两国在高科技产品贸易、联合研发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

例如,中俄联合研制了CR929宽体客机,这是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

此外,中俄还在核能、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俄罗斯市场分析

俄罗斯市场分析

俄罗斯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

该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也日益活跃。

本文将对俄罗斯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经济状况、消费者行为、竞争环境等方面。

1. 经济状况俄罗斯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全球范围内排名前十。

近年来,俄罗斯的经济增长稳定,主要受益于能源、矿产和农产品出口。

然而,由于国际制裁和国内结构性问题的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 消费者行为俄罗斯的消费者市场庞大且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俄罗斯的消费者需求逐渐增长。

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注重品质和价格,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俄罗斯的消费者对国内和进口产品都有一定的需求,特别是高品质的消费品和奢侈品。

3. 市场竞争环境俄罗斯市场竞争激烈,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

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在某些行业,俄罗斯的本土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如能源、金融和零售业。

然而,在其他行业,外国企业在技术、品牌和市场渗透方面具有优势。

了解竞争对手和市场趋势对于进入俄罗斯市场的企业至关重要。

二、市场前景和机遇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俄罗斯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丰富的机遇。

1. 市场增长潜力俄罗斯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在消费品和服务领域。

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俄罗斯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此外,俄罗斯政府也在推动经济多元化和创新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机。

2. 地理优势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网络。

这使得俄罗斯成为了连接欧洲和亚洲的重要枢纽,对于跨境贸易和物流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希望进入欧亚市场的企业来说,俄罗斯是一个理想的门户。

3. 投资机会俄罗斯政府鼓励外国投资,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措施。

此外,俄罗斯还在推动数字经济和创新产业的发展,为科技型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对于寻找新兴市场和投资机会的企业来说,俄罗斯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

地理与国际贸易探讨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与国际贸易探讨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与国际贸易探讨地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因素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贸易活动的发展和格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理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从地理位置、运输成本、资源分布等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地理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一、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位置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往往更容易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从而获得贸易上的优势。

例如,位于东南亚交通枢纽的新加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其港口与航空运输网覆盖了全球各个主要贸易区域,使得新加坡成为各国企业进行贸易的首选地之一。

此外,地理位置也会直接影响到贸易的运输成本。

比如,地理相近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时,运输距离较短、成本较低,因而交易更加便利。

而如果两国之间地理相隔较远,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就会增加,可能会影响贸易的规模和频率。

二、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运输成本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运输距离,而运输距离则对运输成本具有显著的影响。

较长的运输距离意味着更高的运输成本,这将对贸易活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高运输成本增加了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使国际贸易活动受到限制。

特别是对于一些物价相对较低的商品,如果运输成本过高,其国际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制约。

此外,高运输成本也会导致贸易伙伴选择更近的市场,以减少运输成本,从而可能削弱原本的贸易关系。

运输成本还会对资源的流动性和供应链产生影响。

当运输成本较高时,距离更远的地方资源将更难以进入市场,导致供应链断裂或资源短缺。

这也会影响到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资源分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球上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不同国家或地区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

这种资源的分布差异对国际贸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源丰富的国家通常会通过出口其拥有的资源来实现经济发展。

地理上有石油资源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主要通过石油出口来获取国际贸易收入。

试论俄罗斯的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试论俄罗斯的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试论首钢集团关于俄罗斯市场环境的分析专业:市场营销姓名:周锋2012年10月27日内容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的大门在不断敞开,同时也提出了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

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意味着中国的大门完全打开,从此中国也逐渐跟上了世界的步伐。

面对当今世界环境,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首钢集团是以生产钢铁业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面对资源的需求与技术的改革,除了引进来,更需要走出去寻求与他国合作,才能得以前进发展。

在寻求与他国合作的同时,首先就要对目标国家进行环境分析。

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俄罗斯对本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方面来分析俄罗斯的市场环境。

关键字:改革开放世贸组织世界环境目录一、俄罗斯对于首钢的优势 (3)(一)地理环境优势 (3)(二)自然资源优势 (3)(三)市场前景优势 (3)(四)科技力量优势 (3)二、俄罗斯对于首钢的劣势 (3)(一)出口贸易摩擦 (3)(二)劳动力紧缺 (3)(三)环境压力 (3)(四)企业竞争 (4)三、俄罗斯对于首钢的机会 (4)四、俄罗斯对于首钢的威胁 (4)五、俄罗斯的对外经济立法状况 (5)六、俄罗斯的经济状况 (5)七、俄罗斯的国内市场 (5)八、俄罗斯的钢铁技术状况 (6)结论 (6)一、俄罗斯对于首钢的优势(一)地理环境优势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与中国接壤。

在资源能源运输以及技术引进方面存在地理优势,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有利于加强合作开发。

(二)自然资源优势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

其森林覆盖面积为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1%,木材蓄积量为807亿立方米;已探明天然气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为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煤蕴藏量为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铝、铀、黄金的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①。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一、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1. 国际制裁的影响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因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问题遭受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

这些制裁包括冻结资产、贸易限制等,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金融领域和能源出口受到了巨大打击,导致了俄罗斯经济长期低迷。

2. 能源价格波动俄罗斯依赖能源出口,尤其是天然气和石油出口,这使得俄罗斯经济对能源价格的波动非常敏感。

近年来,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俄罗斯经济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利润受到了剧烈波动。

3.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不力俄罗斯经济结构长期以来主要依赖于资源能源出口,而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使得俄罗斯经济缺乏动力源,对外部经济波动过于敏感。

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过大使得市场效率低下。

二、俄罗斯未来发展趋势1. 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调整,俄罗斯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变化。

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崛起,俄罗斯有望加强与新兴市场的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能逐渐解除,这将有利于俄罗斯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2. 产业结构调整俄罗斯政府已经意识到资源型经济的弊端,正在着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俄罗斯正在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公司的支持力度。

俄罗斯还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加强对外贸易合作,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3. 投资环境改善俄罗斯政府正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

近年来,俄罗斯已经取消了很多对外资的限制,简化了注册和审批流程,同时还大力保护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

这样的举措将有助于俄罗斯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本国市场,推动经济发展。

俄罗斯经济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改革的不断推进,俄罗斯经济仍然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未来,俄罗斯有望在产业结构调整、投资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进展,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两国在能源、农产品、机械设备等领域有着深入的合作。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区域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国东北与俄罗斯开展贸易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问题分析1.受商品结构影响,贸易不平衡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一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俄罗斯则是中国的重要原油供应国,双方在能源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

但是在其他领域,中俄贸易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平衡现象。

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纺织品等传统制造业产品,而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则主要是原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这种商品结构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受地理位置制约,运输成本高昂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接壤,地理位置十分接近,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巨大。

由于是陆路贸易,因此在运输成本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之间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这对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3.受政策限制,贸易不畅两国在经济及贸易领域有一些政策限制和贸易壁垒存在。

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两国之间在市场准入、贸易关税、贸易争端解决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对双边贸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对策研究1.调整商品结构,加强技术合作为了解决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中国东北地区可以加大对俄罗斯的技术输出,加强双方的科技合作,引进俄罗斯的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促进贸易的平衡发展。

同样,俄罗斯也可以加强进口中国东北地区的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促进贸易的平衡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运输成本中国东北地区可以加大对俄罗斯贸易通道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拓宽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通道,建设相关的水运运输通道,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双方的贸易效益。

国际贸易地理之俄罗斯

国际贸易地理之俄罗斯

国际贸易地理之俄罗斯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俄罗斯国际贸易概述•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类别•俄罗斯主要进口商品类别•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特征•俄罗斯国际贸易前景展望01俄罗斯国际贸易概述俄罗斯的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总额和贸易顺差均呈现增长趋势。

贸易规模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欧盟、美国和韩国等,其中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贸易伙伴贸易规模与贸易伙伴贸易结构俄罗斯的出口以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为主,进口则以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为主。

贸易平衡近年来,俄罗斯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但仍存在一定的贸易逆差压力。

贸易结构与贸易平衡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能源出口占据了俄罗斯出口的很大比重。

制造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俄罗斯的制造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农业潜力巨大俄罗斯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农业出口占比较低。

俄罗斯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02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类别石油和天然气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其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较大比例。

煤炭俄罗斯的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出口量也较大。

能源类商品俄罗斯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镍矿等,这些资源的出口也较为重要。

金属矿产俄罗斯的森林面积和木材储量均居全球前列,林产品的出口也较为重要。

林产品资源类商品军火俄罗斯在军火出口方面拥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其军火出口量占全球总量的较大比例。

高科技设备俄罗斯在一些高科技设备制造领域具有较为领先的技术水平,如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

技术类商品小麦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小麦出口量也较大。

玉米近年来,俄罗斯的玉米产量逐渐增加,玉米出口量也在逐渐增加。

粮食类商品03俄罗斯主要进口商品类别消费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Array包括运动鞋、皮鞋、布鞋等。

包括纺织品、皮革、毛皮制品等。

《俄罗斯经贸地理》课件

《俄罗斯经贸地理》课件
农产品与林产品
俄罗斯的农产品和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如小麦、大豆、木材等。
所在地理位置
1
地理位置概述
俄罗斯位于亚欧两大洲,地处北半球,拥有广袤的陆地面积,邻国众多。
2
与邻国贸关系
俄罗斯与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3
欧洲和亚洲的经贸联系
俄罗斯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成为欧亚大陆桥上的重要经贸枢纽。
对外贸易关系
现状
俄罗斯对外贸易规模庞大,与世界各国有广泛的经贸联系,尤其是与欧洲和中国。
主要合作对象
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欧洲国家和前苏联国家,合作方式多样。
经济合作区域
前苏联国家
俄罗斯与前苏联国家在经济领域 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沿着欧亚大 陆形成经济共同体。
东欧国家
俄罗斯与东欧国家在能源、交通 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合作, 促进了区域一体化。
当前现状
2
和后来的市场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俄罗斯经济在能源、冶金、农业和科技
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3
未来趋势
俄罗斯将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数 字经济发展,并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 合作。
资源
资源概述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农产品和林产品等资源,是全球重要的资源输出国。
能源资源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也拥有丰富的铁矿石、铅锌等矿产资源。
中国
俄罗斯与中国是重要的经贸合作 伙伴,两国在能源、投资和科技 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投资环境
1
投资环境概述
俄罗斯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政府采取
对外开放政策
2
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国投资。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经济经历了动荡和变革,走过了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国际市场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面临着诸多问题。

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率上升,货币贬值等问题逐渐显现。

俄罗斯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依赖能源出口,产业结构不够多元化,创新能力不足,对外贸易依赖度高等问题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俄罗斯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于了解俄罗斯经济的真实状况,为俄罗斯未来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俄罗斯经济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对策和建议,为俄罗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俄罗斯经济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俄罗斯经济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讨俄罗斯经济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为俄罗斯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通过对俄罗斯经济现状的全面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俄罗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俄罗斯经济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对俄罗斯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可以为俄罗斯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支持,为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规划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俄罗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全面了解俄罗斯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分析和预测提供基础。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俄罗斯经济的具体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从客观的数据角度去评估俄罗斯经济的发展情况,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国际贸易地理之俄罗斯

国际贸易地理之俄罗斯

机遇和前景
01
02
03
资源禀赋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 源,如石油、天然气、金 属等,为开展能源贸易提 供了有利条件。
市场潜力
虽然俄罗斯人口较少,但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特别 是在汽车、家电等领域, 需求旺盛。
创新驱动
俄罗斯在科技创新领域具 有较强实力,如航空航天 、军工等领域,为国际技 术贸易提供了合作空间。
自然环境
俄罗斯地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 理景观,如西伯利亚平原、贝加尔湖、莫斯科红场等。
交通和物流网络
交通基础设施
俄罗斯拥有广泛的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网络,贯通欧洲、亚洲和非洲。
Hale Waihona Puke 物流网络俄罗斯的物流网络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
时区优势
时区
俄罗斯横跨多个时区,与欧洲、中东和亚洲的时差较大,这为国际贸易合作提供 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优势。
基础设施领域
俄罗斯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 面也加强了合作,例如共同建设 跨国铁路、公路、桥梁等。
军售领域
中国向俄罗斯出口了一些先进的 军事装备和技术,这不仅加强了 两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也有助于 提高中国在国际军售市场上的地 位。
未来合作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加强战略合作
中俄两国已经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未 来双方将在更多领域加强战略合作,特别是在能 源、基础设施、科技等领域。
促进投资合作
中俄两国在投资领域也有很大的合作潜力。例如 ,俄罗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强的能力,而 中国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双方可以加强投资合作 ,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扩大贸易规模
虽然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已经较大,但是还 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例如,在高科技领域和服 务贸易领域,两国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俄罗斯国际贸易分析

俄罗斯国际贸易分析

上半年俄经济增长5.4%,联邦财政在偿还外债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赢余俄罗斯经济熬出头(经济分析)莫斯科大街上好车、新车又多了起来。

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马剑正当世界经济萎靡不振的时候,沉默已久的俄罗斯却给人们带来了好消息:今年上半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4%,工业生产增长5.5%;对外贸易额达76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联邦财政在上半年大量偿还外债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赢余,黄金外汇储备半年内增加了70.81亿美元,目前总额已达到342亿美元。

西方一些媒体不禁惊呼:北极熊苏醒了!人们手里又有钱了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一落千丈,在五六年的时间里,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50%,工业产值下降了45%,政府拖欠工资严重。

“屋漏偏逢连阴雨”,1998年8月,一场黑色金融风暴席卷俄罗斯,生活刚有些起色的人们又受到致命一击:大批外资撤走,卢布汇率暴跌,股市狂泻,居民挤兑存款、抢购美元和食品,银行纷纷倒闭。

记者的一位俄罗斯朋友在谈到那次金融危机时说道:“那真是一场恶梦!人们排着长队抢购美元,而每人只能兑换100美元。

卢布对美元的汇率每10分钟就更新一次,而且卢布一次比一次跌得狠。

没多久,银行破产了,政府破产了,我们的积蓄也全部化为乌有……”这位朋友苏联时代曾在中国担任外交官,多年辛勤工作积攒的几千美元存在银行里,本想靠这些钱安享晚年,却没想到由于银行的倒闭而分文无归。

当金融危机过去之后,俄罗斯开始了艰难的经济重建。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终于止跌回升,去年更是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的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俄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依然保持着上升的势头。

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政府将退休金也提高了10%,人们的手里又有钱了。

现在的莫斯科无论是购物还是兑换美元都不会有排长队的抢购现象。

走在莫斯科街头,记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新车多、好车多。

奔驰、宝马、沃尔沃是俄罗斯人最喜爱的几种进口车,因此只要有最新款的车型推出,在莫斯科立刻就能见到。

国际贸易地理之俄罗斯

国际贸易地理之俄罗斯
疆域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总面积约为1709.82万平方公 里。
气候条件
气候类型
俄罗斯气候多样,从北到南依次为寒带、亚寒带、温带和亚 热带气候。
气温与降水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热,降水量从 东向西递减。
人口与民族
人口
俄罗斯人口约为1.44亿,是世界上人 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民族
俄罗斯有194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 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
02
俄罗斯经济概况
经济发展水平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其经济发展水平在 近年来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正在逐步转型,从过去的能源和原材料出口为主向更加多元化和 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印度
03
印度是俄罗斯的重要军售市场,同时两国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
域也有合作。
贸易壁垒与开放措施
贸易壁垒
俄罗斯对外国进口商品实施一定程度的贸易壁垒,包括关税、进口配额等措施 。
开放措施
为了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如简化进口手续、 降低关税等。
04
俄罗斯的交通与物流
基础设施状况
与欧盟的贸易关系
贸易往来
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双方在能源、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
政治关系
尽管俄罗斯与欧盟之间存在一些政治分歧,但双方在许多国际事务上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
06
俄罗斯的国际投资环境
投资吸引力
01
02
03
04
资源丰富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 石等,对外资具有吸引力。

中俄贸易地理关系

中俄贸易地理关系

中俄两国贸易地理关系【摘要】: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为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服务,而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两个国家的自然资源贸易发展及两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特点、商品结构和交通运输、港口等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中所产生的大量商品流、物流、信息流等。

俄罗斯商品与中国商品贸易见存在诸影响因素,主要的因素是自然条件状况、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及劳动力条件,人文地理等。

这些因素也将导致贸易状况的变化,从而影响经济。

关键词:自然资源贸易地理运输地理差异影响经济变化自然资源:中国:欧亚大陆东部, 东临太平洋与韩国、朝鲜、日本等国隔海想望,北邻蒙古、俄罗斯。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俄罗斯: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

俄罗斯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俄罗斯的原料和燃料价格比较便宜,这无疑是其出口贸易的一大优势。

两国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中俄两国贸易货物运输包括铁路运输、海铁联运、海上运输、空运,其中65%货物经铁路运输,目前铁路运输线路共有5条,如下所示:1.通过满洲里铁路口岸,换装后接西伯利亚铁路运往俄罗斯各地。

2.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在蒙古扎门乌德站换装,经蒙古过境运往俄罗斯各地。

(份额很少)3.通过阿拉山口口岸,在阿拉山口口岸换装,经哈萨克斯坦过境运往俄罗斯各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国际贸易地理论文
题目: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研究
*名:**
系别:经管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2008级本科2班
学号:*********
任课教师:***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研究
【摘要】俄罗斯是横跨欧亚的大国并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国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较高,从其地理环境、经济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政策方面解析俄罗斯的国际贸易地理环境,使我们从国际贸易地理这一角度,认知俄罗斯,了解俄罗斯。

【关键词】横跨亚欧资源丰富经济结构对外贸易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国家,其巨大的潜在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国、跨国企业关注和争夺的对象。

俄罗斯国土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较高,与我国的资源秉赋和产业结构形成互补性的格局。

因此,发展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横跨亚欧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是横跨欧亚的大国,领土总面积为1708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

领土总面积比美国大 1.8倍,比中国大 1.6倍,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陆地边界总长 20139公里,其中与中国东北边界3605公里,与中国西北边界40公里。

海岸线总长 37653公里。

它东濒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西南连里海,北靠北冰洋。

东西长9000多公里,南北宽4000多公里。

东西两端的时差11个小时。

俄罗斯西部主要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远东丘陵,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是海拔5642米的鄂尔布鲁士峰,是全俄罗斯的最高点。

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是俄罗斯也是欧亚大陆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以东是西伯利亚平原,它由叶尼塞河分为西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

东西伯利亚以东是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俄罗斯濒临12个海,波罗的海、黑海和亚速海、巴论支海、东西伯利亚海、喀拉海、拉普帖大海、楚克奇海、白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

还有一个内海--里海。

由于历史形成的经济区域分工和经济地理的特点,俄罗斯的经济重心一直在欧洲。

俄罗斯分为12个经济区,其中加里宁格勒州游离俄罗斯大陆处于西欧,其产业密集的经济区域位于北方经济区、西北经济区、中央经济区、伏尔加——维亚特卡经济区、中央黑土经济区、伏尔加河流域经济区、北高加索经济区和乌拉尔经济区;位于中部和东部的西西伯利亚经济区、东西伯利亚经济区和远东经济区地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5%,但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22%,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于欧洲地区。

这种经济状况决定了俄罗斯对外贸易的重点在欧洲,与欧盟、独联体国家和中东欧国家的外贸比重占到80%以上,与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外贸比重还不到20%。

但是根据俄联邦海关局2009年2月4日公布的数据,2008俄罗斯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大,中国仍为继德国和荷兰之后俄第三大贸易伙伴。

二、经济结构及产业特点
(一)能源工业
俄罗斯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石油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1982年探明石油储量86亿吨,占世界的9%以上,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和科威特,居第四位;1982年产原油6,12亿吨,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多,居第一位。

主要埋藏在东部地区,仅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乌拉尔地区,就占全国储量的72%,北高加索为8.1%,中亚、哈萨克、库页岛共为7.8%。

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西西伯利亚、伏尔加——乌拉尔、外高加索、曼格什拉克、提曼——伯朝拉、北高加索、土库曼和乌克兰等8个采油区,其中以前4个采油区最为重要首先,俄罗斯经济过度依赖原料出口的情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俄经济2010年4.3%的增长预测是建立在下半年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的预期上的,但目前国际油价仍在每桶75美元上下浮动。

此外,俄罗斯对欧洲国家天然气出口预期继续下降。

俄专家认为,下半年俄向意大利、土耳其和英国出口的天然气将分别下降70%、25%和11%。

能源出口情况直接影响到俄政府的财政收入,其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仍深受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钢铁工业
俄罗斯工业主要是大型重工业,森林工业,军事工业,油气开发为主,分布于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以西以及远东地区,俄罗斯工业建立在丰富矿产资源的基础上,因此,工业主要分布在内陆的矿产产区,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为社会主义苏联创建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并为工业、农业的全面技术改造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迅速发展国防工业,加强国防实力,才能建立一个雄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工业区分布:
1、圣彼得堡工业区。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大工业区。

又称中央工业区。

主要是加工制造业。

2、莫斯科工业区。

主要为加工制造业。

3、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主要是石油、煤炭生产加工区。

4、乌拉尔。

主要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区。

是俄罗斯最的冶金工业区。

5、顿巴斯。

主要为煤炭生产区。

6、库兹巴斯。

主要为煤炭、石油生产加工区。

7、卡拉干达。

主要为各种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区。

8、埃基巴斯图兹。

主要为资源生产加工区和石油、煤炭生产加工区。

9、库尔茨克。

主要为加工工业区。

10、埃斯克--啊钦斯克。

能源、资源、加工综合工业区。

俄罗斯80%的矿产资源、能源在亚洲部分。

制造业集中在欧洲部分。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工业点有:伊尔库茨克、伯力、海参威。

三、俄罗斯外贸体制与现行政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组建新的对外经济贸易管理机构的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法令,对本国的对外贸易体制进行改革。

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废除国家垄断制,建立对外贸易自由化体制,在经营方式、支付手段以及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同国际通行的制度接轨。

俄罗斯外贸体制改革经历了十分坎坷的过程,在关税手段和非关税手段上也几度调整,即使是当前的外贸体制也仍处在变动之中,俄罗斯在维护自身外贸利益与争取早日入世之间进行着艰难的选择。

俄罗斯外贸体制与现行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除外贸国家垄断制,推行对外贸易自由化。

俄罗斯改革的首批法令就是废除对外贸易国家垄断制,用市场调节的方法代替行政调节的方法,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化。

规范关税和非关税制度。

受传统经济体制影响,原苏联的关税制度单一,税制税目自成体系,进出口关税不分档次,关税对调节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作用不大。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改革和规范关税制度,努力向国际通行的制度靠拢。

(二)出口管理政策
1994年俄调低商品出口税,并决定今后商品出口关税将受到两种限制,其一是数量限制,只有少数商品征收出口关税,其中包括某些矿产原料、燃料、黑色和有色金属、化工产品、林产品、粮食、航空装备、武器和军用材料等。

由于无法精确计算这些商品的国内生产费用,所以,俄征收这些商品关税是依据出口效益而定。

其二是时间限制,根据俄联邦《海关税》的规定,出口关税征收到1996年1月1日为止。

1998年8月俄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后,在国家财政日益恶化的压力下,为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弥补国家预算亏空,1999年初以来,俄政府颁布命令,开始对部分主要出口创汇产品征收临时出口关税,需缴纳出口税的商品清单中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有色金属、木材、皮革料、大豆、油菜籽、葵花籽、某些食品等。

根据贸易方式、商品品种和出口地区的不同,对消费税应税商品规定如下计征办法:
(一)通过易货合同的出口,需缴纳消费税。

(二)向非独联体国家的出口(石油和天然气除外),免征消费税。

(三)向未加入独联体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主要指波罗的海三国)的出口,如
以非自由兑换货币结算,免征消费税。

(四)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均需缴纳消费税。

石油、天然气的出口消费税率由
俄联邦政府的专项决议加以确定。

根据不同产地的矿业地质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国家对不同的石油开采企业规定了不同的消费税率。

鉴于上述分析,俄罗斯未来的外贸发展将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逐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二是加强与亚太国家的贸易往来,外贸重心由一味偏向西方逐步走向“双头鹰”取向。

【参考文献】
[1]《世界经济地理》.陈才李文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国际贸易地理概论》.于志达.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世界贸易地理概论》.张学政.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