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所学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事件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心理学概述》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心理学概述》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 : 师与生B : 学与教C : 德与智D : 身与心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基本任务就是揭示并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学习、教师如何合理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获得高效学习结果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2、填空题 1877 年,俄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____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参考答案: 卡普捷列夫3、单选题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____。
A : 额叶B : 顶叶C : 枕叶D : 颞叶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大脑四大区域作用的掌握。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在大脑两半球皮层上各有 3 条主要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这四大区域的作用是考试中的一个较难的知识点。
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加工。
4、单选题心理学是研究人的_____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A : 心理现象B : 认识过程C : 心理过程D : 个性心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5、单选题“部分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整体,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结合” 。
有可能赞成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A : 冯特B : 弗洛伊德C : 韦特海默D : 华生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这是格式塔学派的基本观点,把握关键词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派 (也称为完形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6、单选题主张学生的成功来自于自我实现的学派是_____。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体会篇一:心理学与生活心得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
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
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
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
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
另外人们在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
人们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
人的心理现象虽然极其复杂,但又为我们最为熟悉。
因为,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心理现象,并能自我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一切。
如我们能看到颜色、听到声音;能回想以前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能动脑筋,进行种种发明创造;能设想自己未来美好的情景。
在这同时,我们还会在内心中产生一种复杂的体验,如高兴、满意,幸福以及忧愁、内疚等等。
这些发生在人身上的复杂精神现象,即是心理学称之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整个内容体系,就是由对上述的人们普遍存在的各个具体的心理现象研究所揭示的规律所构成的。
社会心理学中四大学派理论非常重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派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下面我就来一一阐述。
一、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理论: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具体表现(特点):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及记录范文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及记录范文案例:一个寒冷的半夜,警察正在街上巡逻,忽然发现一个青年从一个商店出来,这是个辍学的少年,名叫拉里。
商店里丢失了大笔的钱,警察于是尾随拉里,并勒令拉里举手,这时拉里转身用枪打伤了警察。
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哪些角度来分析呢?1、从动机理论解释动机理论强调关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动机。
从拉里袭警来看,他有这个需要,也有这个动机。
作为辍学青年,深夜闯入商店盗窃,本身就是生存的需要和动机,而自由也是这样,如果被警察抓住,就会失去自由,那么就无法让他满足对自由的需要,因此会让他产生一种紧迫感,感觉自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他完全有理由开枪射击警察。
2、从学习理论来解释人们现在的行为是由过去的经验所决定的。
辍学青年这个身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成长的环境不同于很多正常的学生。
或许从小就看很多暴力的节目,或处在在一个不和谐的生长环境中,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让他学习的不是和平地处理事情,而是“以暴易暴”。
在被警察发现后,根据他以前习得的经验,听从对方或许会让自己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于是就偏向于相信自己的经验,用暴力来保护自己。
或者是因为某些残忍的罪犯的案子的报道,使得社会对其产生广泛的关注,而人们普遍的谴责情绪在拉里的心理会产生一种崇拜,因此极有可能去模仿罪犯的杀人行为,而媒体的报道正是强化了这种倾向。
3、认知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依赖于其如何感知社会环境。
这里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解释:第一,感知以前的社会环境。
即是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长大,比如冷漠,比如暴力,从而使他的行为更倾向于固定在一个非常态的模式中,他遇到一些事情可能会以一种极端的保护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当然也包括了伤害别人。
第二,感知现有的环境。
在认知理论中也提到关注现有的感知,强调个人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重要性。
当时身处黑夜,人物仅仅有自身和警察,是与白天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截然不同的景象,一般人都会感受到紧迫。
此时他的认知就和白天的不同,即使面对的情景一样。
大学《人格心理学》试题含答案(二)
大学《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51、柏拉图认为人的本性即是灵魂,灵魂是有三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和_____。
52、_____是让病人自由想象,不加任何的限制,让他或她在自己的回想中自我暴露症结所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53、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是_____和_____。
54、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殖期。
55、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制作原则有_____、_____、把思想观念转换为视觉形象和_____。
56、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卡丁纳等57、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共同点是_____。
58、阿德勒认为,_____是推动每个人去获取成就的主要推动力,人生的主导动机就是_____。
59、阿德勒提出理解个人生活风格的三条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和_____。
60、_____是人觉察到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现实危险所产生的内心紧张、不安和恐惧。
61、_____是指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理想转移到别人和其他对象身上。
62、巴甫洛夫和桑代克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理论分别是_____和_____。
63、斯金纳利用_____来研究人类的学习。
64、_____是指撤消正强化物或者呈现负强化使得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下降。
65、撤消某一刺激物,使得某一行为反应的概率增加是_____。
66、斯金纳根据强化的时间间隔和频率把强化分为两类:_____和_____。
67、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
68、马斯洛的主要理论是_____和_____。
69、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_____和_____。
70、_____冲突是指一个人人必须在两个否定目标中选择其一,即同时面对的两个目标都只能诱发回避趋向时所发出的冲突。
71、_____是指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多带来的强化结果或者强化物的相对价值的大小。
心理学概论------第二讲 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及其对生活的启示
第二讲 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及其对生活的启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各学术流派的基本观点2.了解各学术流派的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难点1.心理学流派的基本观点三、教学时数:3学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心理电影五、使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人们出版社,1994年;彭聃聆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董操等主编《新编心理学》,教育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六、复习思考题:1、比较心理学主要理论派别的主要观点。
七、基本教学内容: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因为,早在古希腊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但心理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还只是一百多年的事情。
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心理学在独立后的一百多年中,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期,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学派盛极一时,从根本上改变了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
华生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这是因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必须是能够重复的,而心理带有主观的性质,不能直接观察,也不能重复,这样就不如把心理看作是一个黑箱,我们不必去管里面装了什么和如何活动,只需要知道输入和输出之间的联系就可以了。
在剌激影响有机体的情况下,只有作为反应活动的外部行为是可观察的,因此,心理学应该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于是,华生的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一反应"公式(S一R)来表示,他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
华生认为,我们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给予适当的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那么就可以预测、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总之,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社会工作》课件——5认知行为理论
22
6
理论背景
思想来源 心理学、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存在主义、人本
主义等思想
理论性质
折中,线性(ABC模式);个人主义-改良主义 (维护或改善)
萌芽时期 19世纪50年代
兴盛时期 19世纪70年代
第5章 认知/行为理论
22
1
小组报告
• 第一组:焦点解决理论 • 第二组:精神分析理论 • 第三组:ABC性格理论 • 第四组:社会支持理论 • 第五组:叙事治疗法 • 第六组:任务中心模式 • 第七组:人本主义理论 • 第八组:社会心理暨社会学派 • 第九组:社会建构 • 第十组:危机干预理论
22
2.强调干预的本质和结果是在于协助案主自 助和自立,坚持案主自主和自决的精神。
22
15
合作关系下的单向性协助关系 工作 关系
工作者 角 色 带领者、指导者
22
16
主要集中在个人层次的改变上,运用各种介入 手法旨在改变案主个人的不恰当的认知
其具体过程包括
一是情景分析 运用的层次 二是认知改变
三是行为干预
• 19世纪80年代,重视学习和压力因应的情绪调试过程;
• 19世纪90年代,以折衷和整合模式为特色,重视行为、认知 及情绪三者之间的关系,以Dryden的理性情绪行为治疗为主 要的代表。
22
8
认知行为理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本体论 认识论
唯实论 客观实证主义
主张假设检验和坚持自然科学一样的严谨性。认
改变过程 能情绪及行为的错误概念、信念、扭曲的认知、非理性的自
我对话,是改变过程中最重要的核心工作。
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咨询期中作业一、精神分析理论:(一)理解:精神分析理论为弗洛伊德所创立的一个学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
在心理咨询中,主要的部分有: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性心理发展学说、人格构成学说和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说。
精神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分析、抗拒的分析、移情的分析、解释等。
(二)评价: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了潜意识的存在、主张从过去了解现在、对梦境进行分析,注意观察和运用移情关系。
从产生条件看,精神分析不是传统的学院心理学,而是在精神病(psych sis)治疗实践中产生的。
从研究对象来看,精神分析不是研究正常的人,而是治疗失常的人,例如变态行为、人格失常等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精神分析不是侧重研究传统心理学如感知、思维等显意识心理问题,而是著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及人格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故又把它称为深度心理学。
从研究方法来看,精神分析不是采取有控制的实验室实验法,而是运用临床观察法.从精神分析的特点可知,该理论与心理咨询与治疗有著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理论,又给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实施的方法。
因此,学习和研究精神分析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适用领域:1、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
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
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
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心理学
题目: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摘要:在“瘦即是美”文化的倡导下,女大学生减肥现象司空见怪,人类赖以生存的进食行为逐渐受到进食障碍的困扰。
文中讨论了两例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分别是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她们都在生理及心理上存在严重障碍及问题。
进食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生理、家庭、个体心理、社会因素等。
文中用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解释进食障碍产生的心里原因。
进食障碍的治疗需要运用医学和心理双重疗法。
但一般治疗效果甚微,我们可以将目标转移到对进食障碍及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的预防上来。
关键词:进食障碍;厌食症;贪食症;女大学生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1.引言:进食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和习惯性行为,它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下,人类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与对美的追求不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胖既是美”的传统观念被颠覆,西方文化的“以瘦为美”之风迅速蔓延,由此所引发的减肥风潮愈演愈烈。
如今中国有关年轻女性异常减肥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
进食障碍及其亚临床状态已逐渐成为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而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则演变为因减肥引发进食障碍的高危人群。
进食障碍会导致女大学生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进食问题上,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不仅躯体方面存在营养不良、闭经、发育停滞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自杀等精神问题和社会问题。
进食障碍是以异常进食行为为主的精神障碍,是个体对体重和体形的态度异常、认知失调。
主要包括神经性贪食症(BN)、神经性厌食症(AN)和暴食障碍(BED)。
[1]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作暴食,以短时间内(通常两小时内)摄入大量食物为特征,发作时伴有进食失控感,通常患者为防止体重增加,反复采取不恰当的补偿行为,如引吐、泻药、过度锻炼等;神经性厌食症的特征包括:不愿意使体重保持在正常,非常害怕体重增加。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第六单元心理咨询心理治疗A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1.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使病人向正常方向发展。
其主要的内容是A.偏离的正常人格B.偏离的正常情绪C..偏离的正常行为D.偏离的正常思想E.偏离的正常外貌2.长程心理治疗所需的时间较长,主要用于改善A.情绪B.行为C.人格D.认知E.躯体疾病3.短程心理治疗一般不超过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E.7个月4.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治疗方法是A.支持治疗B.行为治疗C.生物反馈治疗D.精神分析治疗E.认知治疗5.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在于A.潜意识矛盾冲突B.意识矛盾冲突C.认知矛盾冲突D.本我矛盾冲突E.性矛盾冲突6.心理障碍是由于错误的不合理的信念和思考方式所致,如果教会患者校正其非理性认知,问题就会解决。
这是何种心理治疗的主要原理A.贝克认知治疗B.合理情绪治疗C.人本主义心理治疗D.行为治疗E.精神分析治疗7.心理障碍至少部分是由于在错误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认知曲解所致。
首先提出这一心理治疗理论的学者是8.患者能从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感受到真诚、协调、医生的通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心。
在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中,患者在直接经验、平等协作、促进成长的治疗方式中实现态度和行为的转变。
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称为A.行为治疗B.精神分析治疗C.患者中心疗法D.合理情绪疗法E.系统脱敏疗法9.心理咨询的对象大部分是A.勉强求助的人B.心身很健康的人C.有幻觉的人D.正常的人E.思想觉悟不高的人10.综合性医院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A.病人B.护理人员C.病人的领导D.病人的亲戚E.医院管理人员11.患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认为,使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重要治疗因素是A.医生通情达理B.病人有强烈的求助要求C.明确的治疗目标D.医患关系E.集中的治疗时间12.选择局部细节作出总体的结论,这种负性自动想法称为A.非黑即白的绝对思考B.主观臆断C.以偏概全D.过度引申E.夸大13.将一个偶然的事件中取得的信念不恰当地用于其他情况,这种负性自动想法称为A.选择性概括B.缩小C.主观臆断D.过度引申E.以偏概全14.在综合性医院中医学心理咨询主要处理的对象可以接纳A.无求助动机者B.有幻觉的病人C.伴有妄想的病人D.意识模糊的病人E人格障碍的病人15.近代研究表明,病人的疾病与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有关的比率是A.20%~50%B.25%~60%C.30%~70%D.30%~75%E.35%~75%16.心理治疗中的医患谈话与人们日常的谈话A.相同B.近似C.不同D.稍有差别E.十分雷同17.将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应用称为A.折中心理治疗B.联合心理治疗C.混合心理治疗D.多系统心理治疗E.优化心理治疗18.让患者按照事先设计的恐怖事物等级表逐渐地进行想象暴露与实景暴露,此治疗方法称为A.脱敏法B.系统脱敏法C.非系统脱敏法D.放松疗法E.想象疗法19.厌恶疗法对于改变行为的疗效是A.巩固的B.稳定的C.暂时的D.永久的E.无效的20.生物反馈仪所放大的人们的生理功能信号是A.能意识到B.部分意识到C.不能意识到D.轻微意识到E.不容易意识到21.主要的心理治疗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种,但不包括A.介入治疗B.行为治疗C.人本主义治疗D.精神分析治疗E.认知治疗22.以下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但不包括A.鼓励宣泄B.应对审慎C.灌输观点D.耐心聆听E.建立信心23.下面是若干心理治疗能够取得疗效的共同因素,但需除外的是A.相互依赖的治疗性医患关系B.治疗者对病人的详细了解,作出解释,促进病人的理解和内省C.使病人获得学习新经验的机会,增加他们的希望和信心D.治疗者鼓励病人遵照自己建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E.治疗者自身的特征和吸引有助于病人唤起新的希望24.在患者中心疗法中,医患关系视为改变和成长的最重要的治疗因素。
心理学三大理论:精神分析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
心理学三大理论:精神分析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三大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比精神分析理论(XXX)背景1.帝国主义社会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精神病发病率增高;2.心理的潜意识状态的概念在哲学领域的研究积累;3.职业生涯从事精神病治疗的丰富医学背景研究领域人的精神、心理结构、意识基本观点意识具有两种水平;心理结构的三个层次;儿童心里发展阶段;意识和自我力量的发展影响应用精神分析治疗;对培养正常儿童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背景1.童年时期的家庭生活经历;2.求学工作时期研究方向的转折;3.社会发展对精神分析的需要研究领域人格发展基本观点发展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渐成原则;心理社会发展存在8个阶段影响应用障碍儿童的治疗;分析了解儿童的心理及儿童的抚养与教育行为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背景1.心理学中关于研究理论的研讨增加;2.具有实证主义观点的哲学思想3.社会发展对于研究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领域操作条件作用、强化研究理论基本观点除经典条件作用外,还有操作条件作用;条件强化原理与连锁作用影响应用没有文化背景的限定;原理的解释可以运用到各个年龄阶段;能解释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情感的各种行为认知发展理论(XXX)背景1.早期生物学专业的经历;2.研讨方向转移到心理学并对思维过程发生浓厚兴趣;3.发生学和发展概念被社会所接受研究领域认知发展、思维过程基本观点知识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信息;三种发展机制:图式、同化和顺应;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存在四个阶段影响使用研究目标的选择、课程按次的放置、主题的年级设置、儿童智力机能的评定、教学方法研究领域的对比精神分析理论描述了意识水平,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并开创潜意识的研究;将心理结构分别为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阶段;将儿童的成长总结为五个心理阶段;发展的两个方面: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力量的发展;人的本能理论;心理社会阶段;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条件作用,包括研究观以及条件与连锁作用;遗传和环境对人类行为的作用;儿童抚养阶段理论;人类的一些行为如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等。
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为我们解释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门学科。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认为行为是对刺激的响应。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的行为是通过学习和条件反射形成的。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令人不快的刺激时,我们会产生逃避或回避的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以及通过正反馈和惩罚来塑造行为。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它关注人类如何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认知理论强调人类的思维过程是有组织和目标导向的,我们通过感知、注意、记忆和思考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决策时,我们会评估不同的选项,并根据我们的目标和价值观做出最佳选择。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的发展和变化。
它关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发展过程,并研究影响他们发展的因素。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人类在不同阶段的行为和思维的变化。
例如,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我们知道儿童在不同年龄段会经历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成长。
四、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
它关注人类如何与他人互动、形成群体和受到社会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
例如,根据社会认知理论,我们知道人们在评估他人时会受到自我概念、社会规范和刻板印象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
五、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是通过与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交流和合作来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的过程。
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和精神分析等。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他们的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社会心理学——解释生活中的大事和小事
人际层面
– 人际沟通、人际关系
群体层面
– 群体心理氛围、社会影响、群体凝聚力
社会层面
• 风俗、时尚、民族心理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霍兰德的三阶段理论:(☆)
– 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实证分析
一、哲学思辨阶段(早期积累阶段)
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 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研究内容:围绕“人性”展开争论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相信吗?试试看!
解密读心术
不论你想的是哪个两位数,那么最后算出来的结 果一定是9的x倍数!!!
可能值只有:9、18、27、36、45、54、63、72、 81。(x取值为从1到9的整数)
水晶球中9个数代表的图案是相同的!!!也就 是说,不论你想的是哪个两位数、不论你的x等 于几,最后算出来的数字代表的图案都是同一 个!!!
人际关系
表达意见
排队
时间观念
老年生活
孩子
对待愤怒
生活方式
四、精神分析论
早期以性及本能解释社会行为的动机(弗洛伊 德);后期更关注文化、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 (埃里克森等)
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意识与潜意识 力比多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生本能与死本能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第二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化与自我
社会心理学
——解释生活中的大事和小事
我们为什么要欺骗自己? 人多不洗碗,鸭多不下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北方人豪爽粗犷,南方人温和精明!? 算命为什么感觉比较准?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 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 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 它们。你与异性交往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 内心有些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 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心理学视野下行为观_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述析_胡发稳
2010年6月第29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 l o fH e ilong ji ang Coll ege o f Educati on Jun .2010V o.l 29N o .6收稿日期:2010-03-18作者简介:胡发稳(1978-),男,云南沾益人,讲师,硕士,从事社会性发展与辅导、文化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视野下行为观: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述析胡发稳(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蒙自661100)摘 要:心理学是研究有机体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其发展历程是学派间承续、转变、超越的过程。
就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种知识形式中的行为观,探讨和分析二者的内在发展线索及其关联性,并以此鉴,提出心理学研究应有整合意识、避免/方法万能论0倾向、确立行为成因多元观等见解。
关键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行为观中图分类号:B84-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0)06-0095-03科学心理学源于哲学心理学基础上,参照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坚持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自然科学的定位,以可以客观化、数量化和操作化的经验为对象,用实验、实证、定量研究方法来探究人类心理和行为,而确立科学地位,走上/科学主义0道路。
在其发展道路中,科学心理学是以实体还原论、机械决定论,逻辑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等作为哲学基础和元方法的,它遵循自然科学研究的三大原则[1],探求事物现象的因果联系,借助抽象性实体,企图寻找出人类行为的普适性规律,并用它们解释人类复杂多样的行为和心理现象。
另外,缘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加之研究者信守方法的固有局限,科学心理学呈学派林立、此起彼伏之势。
其中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作为西方心理学史上的两次重大科学范式革命,都不同程度地遵循上述方法和原则,分别以行为和无意识或潜意识为研究对象,对人类行为及其规律作出表述和解释,总结出动物和病态人两种领域里的行为观,并不同程度地概化到整个人类心理和行为领域。
心理学三大理论:精神分析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
儿童发展理论三大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比研究领域的对比基本观点对比一、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1.理论背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产生以来就引起举世瞩目,在西方可谓家喻户晓。
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思想及知识背景。
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正是帝国主义统治下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这种阶层明显的社会里,加之当时压抑人的精神的社会制度,神经症及其他精神疾病层出不穷,这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提供适宜的社会基础。
就弗洛伊德个人来看,布伦塔诺、莱布尼茨等人关于人的心理的哲学思想也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思想来源,另外,弗洛伊德本身是一位精神病学家,有自己的私人医疗诊所,诊治一些患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医学背景为弗洛伊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支持。
社会背景、思想背景、医学背景下加之弗洛伊德对此领域的热情与努力,精神分析理论也应运而生。
对比埃里克森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学派以及认知发展理论的背景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点:1.其他国家思想、文化或者前人的研究必不可少,成为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即所谓的“巨人的肩膀”;2.社会环境是孕育新的理论的土壤,无论是矛盾尖锐还是和平发展,新理论的诞生都存在一个可能性;3.个人童年的经历以及以后的求学工作经验对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也必不可少;2.基本观点(1)意识水平弗洛伊德提出意识和潜意识的观点,尤其是潜意识的观点,最初是为了解决神经症症状,并进一步论述。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除了可以观察到的意识方面也有心理的潜意识方面,潜意识是一种观念的心里贮藏所,是个体的人格无法解决的矛盾而被“遗忘”,但并没有离开心理,而是被移送到潜意识状态。
弗洛伊德也指出,被压抑的冲突源自生命早期的发展问题,必定被带至潜意识之中,患者必须认识到这些症状的起源,并在语言中重新经历最初的冲突状态,再用一种令人满意的情感方式来解决冲突,那么神经症就被治愈了。
我在读这些内容的时候就想到日常生活中的毛线球,要首先找到线头才能顺利缠起或使用,我把这种现象叫“还原”。
结合自己实际谈谈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各类理论的学习,我初步了解了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发展轨迹,每一种理论都有一定的针对性,都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矛盾和问题。
根据我在育儿过程中的实践,我觉得0到3岁这一阶段的观察儿童生长发育过程可以以格塞尔的成熟势力理论为指导原则;对于儿童的良好的学习行为强化以及不良行为矫正可以以行为主义的理论来指导。
以下是我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的一些做法:在我女儿嘟嘟出生以后我基本上都是给她用纸尿裤,没有像别的一些家长很早就对她进行排尿排便训练,这样做可能要花费不少金钱,但我不愿意强迫她甚至用打屁股等手段来训练她按照大人的意志来排泄,而是用了一年的时间耐心地跟她讲道理,告诉她她大小便应该要到卫生间,要争取不穿纸尿裤穿短裤,做“短裤小超人”,不能随地大小便等等。
等她自己成熟到可以有意识地控制住大小便后。
格塞尔的理论认为,儿童对于他们自己的需要、什么事在什么时候准备去做、而什么事在什么时候不做是明确的,成人应从儿童的身上得到启示,根据儿童自身的规律去养育他们,即不要强行将儿童嵌入成人设想的模式之中。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有一位女营业员告诉我,她的儿子从半岁就开始排泄训练,不听话就打屁股,两岁左右就送托班,调皮就打骂,现在上小学了,打骂都不怕也不肯听话,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我觉得这正是她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基本规律没有认识,欲速则不达,使用强制性的手段虽然在开始阶段可能有点效果,但从孩子发展的情况来看很早就产生了逆反心理。
我觉得这两个真实的例子与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有一定的可比性,其能够证明如下的结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在此之前的早期训练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显著的作用。
我女儿在刚满三岁以后的一段时期,发生了几次欺负比她小的小朋友的事情,大多数情况是为了争抢玩具或者争着玩游乐项目时,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让着别人,而开始用脚踢等方式想赶开别的小朋友,这让我从担心她被欺负又转而担心她老去欺负别人,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试着用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中的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理论来矫正她的不良行为。
心理学思想理解人类心理与行为
心理学思想理解人类心理与行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解在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
本文将从不同的心理学思想角度,深入探讨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关系。
一、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学习和环境因素对行为塑造的心理学思想。
它关注人类行为的外部表现,并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和奖惩机制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为我们解释了许多行为现象,比如养成习惯、条件反射等。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对狗的实验研究,揭示了条件反射的机制,为行为主义奠定了基础。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强调个体的思想、记忆和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它关注人类的心理内部过程,试图解释人类思维、知觉和学习等方面的表现。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发展阶段理论,阐述了儿童在认知上的不同阶段。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思维和学习过程提供了基础。
三、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和行为表现是基于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而形成的。
它关注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以及基因在行为塑造中的作用。
进化心理学的理论框架解释了人类类型行为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比如亲子关系、社会合作等行为。
心理学家博斯玛通过对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类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了社会互动和进化发展的理论。
四、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强调人类心理的深层结构对行为的影响。
它探索潜意识的作用和心理冲突对行为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理论提供了对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的解释,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通过对个体的潜意识冲突进行分析,心理动力学提供了对人类行为和治疗的深入理解。
五、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
它研究人类行为受到社会因素和群体影响的情况。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框架解释了人类在与他人互动和群体中的行为表现,如社会规范、人际关系和群体决策等。
心理学家阿斯奇对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所学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事件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它通过科学的理论、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生活中的现象,并帮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是心理学理论的两大砥柱。
我认为,生活中人们的很多行为,都可以在这两种理论中寻找到依据,得到合理的解释。
下面,我将用几个例子加以分析。
事件一:
比如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到,有些小孩子会特别的胡搅蛮缠,一旦家长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开始大声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等等。
一般到了这种时候,家长和旁人都会觉得很尴尬。
但一般怎么说他都不听。
没办法,家长只好满足他的要求。
然后,这个小孩子就会心满意足的带着自己喜欢的宝贝离去。
家长虽然心里很生气很恼火,却也无可奈何。
这样的小孩,往往在大人看来,任性得让人讨厌。
而小时候的我恰好是这种小孩的相反面。
从小,我妈妈管我特别严格,不允许做的事情就是不可以。
哪怕在当下只是狠狠的瞪我几眼,在事后也会很严厉的教训我。
所以我小时候就很害怕她生气,每次胡闹时看到她生气了,我就得赶快找个台阶下,赶快收场才好。
记得有一次,我妈妈带着我和她的同事去逛街。
我看到一双凉鞋,特别漂亮。
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深深的被它吸引了。
然后我就吵着闹着要那双鞋。
刚开始时,我只是吵着嚷着求妈妈给我买。
但她一口回绝了我。
因为那双鞋的价格是我平常穿的鞋的价格的3、4倍,而且那双鞋一看就不结实。
但旁边的阿姨们看我那个样子,就开始劝我妈妈给我买。
我一看就有支持者,就变本加厉,站在那双鞋旁边不肯走。
我余光瞄到妈妈已经生气了,但当时那双鞋给了我超乎寻常的勇气。
我想不管怎样,我都要得到这双鞋。
最后,妈妈给我买了那双鞋。
回家的路上,妈妈一句话都不和我说,我怎么做她都不肯理我。
我真是又开心又害怕。
后来,那双鞋果然穿了没多久就坏了。
从那以后,一般妈妈不让买什么,我就基本上不闹了。
就比如上述例子中,前一种类型的小孩,当他开始哭闹时,一般家长就会立刻安慰他或者给他他想要的东西。
这样,小孩就会逐渐明白,自己的哭闹能给自己带来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样,长期以往下去,小孩就会变得越来越闹。
随意哭闹的行为就会不断得到强化。
最早提出强化概念的是巴甫洛夫,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是一个行为前的、自然的、被动的、特定的过程。
而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是一种人为操纵,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以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而进行的奖罚过程。
该类小孩往往一哭,家长就给予它所想得到的东西,就相当于在助长该行为的增生。
而小时候的我呢,首先,平日的生活里妈妈就不惯着我,所以我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
而且,往往我表现得越懂事,妈妈就会表扬我,甚至给我奖励。
这其实也是一种强化的行为,让我不断强化懂事的行为,并逐渐把这种行为变成自己的习惯。
而偶尔的那次哭闹事件中,妈妈瞪我、不理我,让我心里害怕又略后悔,她的“冷处理”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太过分了。
回家后,她训斥我的行为,是对我的惩罚,虽然最后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鞋子,可心里却并不是全然的高兴。
而事后,鞋子确实很快就坏掉了。
这样的后果,对自然恢复有一种减弱作用。
事件二:
就比如现在社会,有很多人有烟瘾、暴食等习惯。
究其根本,是因为移置作用。
有很多小孩大点后,不再使用橡皮奶嘴时,就嘴里总喜欢有个棒棒糖。
当年龄长大到不能随意吃棒棒糖时,接吻、抽烟等行为就会出现。
移置作用移置作用是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
泄。
在《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弗洛伊德指出文明依赖于力比多能量从一个对象到另一个对象的移置作用。
还有,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去结交几个自己觉得很厉害的人。
当在必要场合,我们就会说:“你知道xxx吗?那可是我朋友啊。
”这就是一种自居作用,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认同作用是指一个人把某个外界事物的特点,特别是某个人的特点纳入自己的人格中。
而自居作用,往往是指存在问题时的自我防御。
自居表现为通过攀附别人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借他人的光彩来荣耀自己。
而且,我们往往会去模仿那个人的行为。
当自己做出一样的行为时,我们的心里就会觉得自己很厉害,感觉自己也变得更优秀了。
这样的行为,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小学生的家长总是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个好同桌。
而我们也确实发现,当一个表现较差的小学生和一个表现优异的小学生党同桌后,往往表现较差的这个小孩就开始上课认真听讲。
各方面表现都会优秀一些。
而且,相信我们都会有一个体验。
就是当自己的同桌写字特别好看时,我们也会下意识地去模仿同桌的字迹。
渐渐地,我们的字体会越来越想自己的同桌的字迹。
这都是自居作用的效果。
我们倾向于模仿成功者,力求与他取得一致,象征性得到成功满足,从而使因挫折引起的焦虑和自卑感下降。
事件三:
在儿童一般进入青春期后,就会开始探索:“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人?”诸如此类的问题。
其实,这正是埃里克森阶段特征理论的第五个阶段-----青春期。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而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中的青春期里(12~18岁),儿童的身体和社会要求都发生变化。
这个时期内,往往他开始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周围开始一定的探索。
这个时期非常关键,主要表现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就像有些孩子在经历青春期后,往往性格突变。
很多孩子在这段时间内,突然变得消极而又堕落。
其实,这个时期往往决定儿童是要成为一个具有同一性或是同一性混乱的人。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
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埃里克森,1963年)他开始在乎自己的价值,并迫切地需要得到周围对自己的认可。
像我自己,就有一段时间会觉得很灰心,开始觉得自己的存在与否是没有任何差异的,开始对自己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还有好多缺陷。
这种时候,就需要明白,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
上帝造人是独特的,每个人的基础也是不同的。
不要总是和别人攀比,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前进。
这一阶段,应该注意两方面:延续整合和自我定位。
像我的一个同学,他在进入高中后,考入最好的实验班,班里的同学都是全市最好的学生。
刚开始,他用自己的聪明仍然保持着稳定的成绩。
可后来,他就总是胡思乱想,还经常看一些比较消极的批判社会的文学。
渐渐地,他开始变得悲观而又消极,他的成绩也没有那么优秀了。
长期下去,他的自信心也没有那么足了。
本来他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但他就开始变得自卑,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觉得周围的人都那么优秀,自己努力也不能改变什么。
慢慢的,他的成绩就越来越差,整个人也变得很堕落了。
当然,我认为我朋友的这个例子里,不仅仅是青春期的原因,也有潜伏期没有良好发展的因素在。
因为潜伏期的主要活动就是掌握认知和社会技能。
这一时期,会形成勤奋感和自卑感的差异。
我的朋友他的勤奋感不足,不相信自己努力的力量。
这也是他的问题之一。
以上三个例子,只是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三件寻常小事。
然而,当我们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来认识、解释这三件小事时,我们就能更深层次的的看到事物背后的原因,并能对生活中
的一些细节加以修正,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