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
首先,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应包括对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土壤质量、水质等指标的监测。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实地
调查、遥感技术、实验室分析等方法来获取数据,并据此评价水土
保持工作的效果和影响。
其次,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应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
活动对水土资源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监测与评价标准需要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类型、植被
覆盖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还应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
需求和意见。
水土保持工作可能涉及到多方利益,包括农民、政府
部门、环保组织等,因此监测与评价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
和利益,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应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和信息
共享机制,以便及时获取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分析,并将结果反馈
给相关利益相关者,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总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土资源的状况,评估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为未来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和执行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标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主体工程选址水土保持评价(参考版)
符合性
1
第十七条: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
外购绿化土和砂石,不设取土场
符合
2
第二十四条: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髙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
符合
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相关条款的分析与评价
序号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的规定
本工程情况
符合性
1
主体工程选址应避让下列区域
1、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
未涉及
符合
2、河流两岸、湖泊和水库周边的植物保护带;
未涉及
符合
3、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实验区及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
主体工程选址水土保持评价(参考版)
主体工程选址水土保持评价:
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对主体工程选址的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进行逐条比对分析,详见下表。
水土保持法相关条款的分析与评价
序号
水土保持法的规定
未涉及
符合
2
严禁在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设置取土(石)场。
外购绿化土和砂石,不设取土场
符合
3
严禁在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有重大影响的区域设置弃土(石、渣、灰、矸石、尾矿)场。
挖方部分回填利用,弃方外运
符合
由上表可知,工程选址无水土保持制约因素。
水土保持信用评价指标与评分方法
13
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较严重问题,未向生产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提出监测意见的
-20
14
对未批先弃、乱弃乱倒、顺坡溜渣、随意开挖等未予制止和督促整改的
-10
监理单位
15
对施工单位违反规定擅自作出重大变更未予制止和督促整改的
-10
16
弃渣场存在严重水土流失危害或隐患而未督促整改的
-15
17
未按要求完成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整改要求的
-20
8
水土保持设施不满足验收标准和条件而做出合理结论的
-20
验收报告编制单位
9
未按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规范开展设计的,擅自降低防治标准等级的
-10
设计单位
10
迟于合同6个月以上未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
-10
监测单位
11
未按时提交水土保持监测成果的
T0/次
12
水土保持监测季报三色评价结论或总结报告与实际不符的
+3
9
一票否决
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事件,被水利部或国家有关部门实施挂牌督办的
10
拒不执行水土保持行政处罚的
11
被实施水土保持行政强制的
12
以暴力、威胁等方式拒绝、阻挠水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
13
在施工工作及相关技术成果中弄虚作假,谋取不正当利益的3序号指标具体情形
权重
指标分值
备注
信用主体
每个加1分,上限为5分
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获市县级批复或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取得市县级报备的
每1个加1分,上限为3分
4
指标
未完成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手续,先行开工建设
第五章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5)开挖土石和取料场地应先设置截排水、沉沙、拦挡等措施后再开 挖。不得在指定取土(石、料)场以外的地方乱挖。
(6)土(砂、石、渣)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散 溢,造成水土流失。
1.2.6 工程管理制约性因素分析
(1)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将施工过程中防治水 土流失的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合同段划分要考虑合理调配土方,减少取、 弃土(石)方数量和临时占地数量。
(2)工程监理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 监测单位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
(3)在水土保持监测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由监理单位开展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防治效果的监测。
4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水土保持建设方案评价
水土保持建设方案评价
主体工程主要建设为地基工程、建筑物工程及景观绿化等工程建设,主体设计建筑物之间由区内道路和绿化带进行分割,着重处理好路网结构、建筑布局及工艺和物流的内在联系,通过交通整合将各住宅楼及其他建筑有机联系。
区内场地四周和空地进行合理绿化,做到美化园区和保护环境。
1、根据主体设计提供资料,本项目区施工难度小,且工程区域不属于生态脆弱区,无其它重要设施、保护区,工程布局无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2、项目建设充分考虑了场内土石方平衡,合理的纵向布置有利于减少土石方开挖,有利于水土保持,且项目区无其它重要设施、保护区,工程布局无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但是施工过程中需防止水土流失对周边区域产生影响。
3、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造成的水土流失是裸露地表长时间受雨水冲刷造成的,雨水径流将带走泥沙,本报告针对施工期采用植物措施以及各类临时措施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水土保持。
4、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形式,雨水接市政雨水管网,污水接市政污水管网。
项目排水无制约性因素。
5、项目主体建设绿化率为9.60%,经本方案优化后,通过将道路硬化区部分硬化区域改为景观绿化广场、增加道路绿化带等方式,项目区绿化率提高为15.28%。
本方案设计将区内表土进行收集堆存,并做好临时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属于可控范围,项目总体布局无明显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通过选用合适的建设标准后,项目建设方案可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项目建设无明显水土保持限制因素,但建设期间需设置合理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防治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
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主要问题探讨
价,就是要从水土保持、生态 、景观、
地貌 、植 被 等多 方面论 证 主体 工程设 填半 挖 断 面 中,应 首 先考 虑在本 路段 计 的不合 理 性 ,从 主体 工程 设计 的各 内移 挖作 填 进行 横 向平衡 ,然后 再作
个环 节查 找 缺陷 ,对 主体工 程设 计 提 纵 向调 配 ,以减少 总 的运 输量 ;土石
一
开
、
应 把 水 土 保 持 作 为 主 体 工 达 到填方有所 “ ”挖方有 所 “ ” , 取 用 避 免不 必要 的路 外借 土 和弃 土 ,以减 路基 的土 石方 调配原 则是 :在半
பைடு நூலகம்
程 设计 的一 个 制约 因素
对 主体工 程设计 进行 水土 保持评 少 占用耕 地和 降低 公路造 价 。
出符 合水 土保 持规 定要 求 的建议 ,最 方调 配应 尽量 考虑 桥 涵位 置对施 工 的
大 限度地 保 护生 态 、控 制扰 动 范 围、
影 响 ,一 般大 沟不 作跨 越 调运 ,同时
减少 植被 破 坏和 水土 流失 ,快速 有效 应注 意施 工 的可 能与 方便 ,尽可 能避 施 。弃 土 应不 占或 少 占耕地 ,在 可能 地修复生态系统,并在更高层次上达 免 和减少 上坡 运 土 ;为使 调配合 理 , 的条 件下 宜将 弃土 平整 为可耕 地 ,防 必须 根据 地形 情况 和施 工 条件 ,选用 止乱弃 乱堆 或堵塞河 流 、损坏农 田。 到工 程 、生态 、景 观 的协调 。如 对公 ( ) 二 优先综 合利 用弃 土弃渣 。 路主 体设计 的评价 ,首 先要从 几 个线 适 当的运 输方 式 ,确 定合 理 的经 济运 路方 案 的 比较 了解各 方 案有 无制 约性 距 ,用 以分 析 工程 用土 是调 运还 是外 弃渣 是生 产建设 项 目建设 生产 过 中造 因素 ,线路 方 案沿 线有 无泥 石流 易发 借 ;土方 调配 “ 移挖 作 填 ”固然 要考 成水土流失最主要的问题,既是主体 区 、崩 塌 滑坡 危 险区 、水源 地 、 自然 虑经 济运 距 问题 ,但 这 不是 唯一 的指 工程设 计 优化 的重 点 ,也 是水 土保 持 保 护 区 、文 物保 护 区等水 土 流失 敏感 标,还要综合考虑弃方或借方占地。 防护设 计 的重 点。减 少弃 渣量 除通 过 区域 ,是否 会产 生对 生态 与植 被有 不 有 时移 挖 作填 虽然 运距 超 出一些 ,运 工 程 总体方 案 比选 和优化 施工 组织设 可逆 的影 响 ,提 出线 路 比选 的意 见 ; 输 费用可 能稍 高一些 ,但 如能少 占地 , 计 外 ,更重 要 的是加 强对 弃土 弃渣 的 其 次 ,从线路 的构成去评 价 ,即从桥 、 少 影 响农 业生 产 ,这从 整体 来看 ,还 综 合利 用 ,这不 仅能 够有 效减 少新 增 隧 、堤 的 比例 ,分析 对植 被 的影 响 ; 是 经 济可 行 的 ;不 同 的土方 和石 方应 水 土 流失量 ,而且 也是 实 现循 环经 济 再 次 ,评价 土石 方平 衡 率 ;最后 ,对 根 据工 程需 要 分别进 行 调配 ,以保 证 的有效 途径 。水 土保持 设计 中经常将 施 工工 艺改 进 、新技 术应用 与经济 成 路 基稳 定 和人 工构造 物 的材料 供应 ; 弃 渣看 成是 需处 理 和防护 的废 物 ,实 本分析进行评价 ,建议主体设计吸纳 位 于 山坡 上的 回头 曲线 路段 ,要优 先 际 上弃 渣本 身也 是一 种资 源 ,应尽可 考 虑上 下 线 的土方 竖 向调运 ;土方 调 能实现综合利用 ,这 比被动的拦挡防 和修 改 已有 的设计方 案。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与评审标准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与评审标准一、总则1、为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以下简称方案)技术审查工作,提高审查质量和编制水平,依据水土保持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等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要点与标准。
2、本要点与标准供方案技术审查人员使用,也可供编制人员参考。
3、技术审查要坚持现场考查与方案报告书评审相结合。
全面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核查方案是否与实际相符、与主体工程相协调,核查方案的设计深度;注重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注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安全性、适用性、综合性,注重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
4、技术审查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廉洁从业,客观公正地执行评审标准。
5、审查要点按方案报告书章节顺序编制。
二、审查要点(一)综合说明1、审查重点是否高度概括、简明扼要地反映方案的主要内容。
2、内容要求(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述项目建设对国家、当地或本行业发展的作用,说明在相关规划中的地位。
(2)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应包括以下两项内容:①主体设计。
2明确主体工程设计单位、设计阶段,说明设计文件审批和相关支撑文件的获取情况。
②方案编制。
简述方案编制过程。
报批稿还应说明送审稿评审时间、主持单位,并附评审意见。
(3)方案编制要素只须给出以下四项要素的确定结果:①方案编制深度。
②设计水平年。
③方案服务期。
④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等级。
(4)项目概况要求简述项目位置(点型工程介绍到乡级、线型工程介绍到县级)、建设性质、规模与等级、设计标准、项目组成、占地面积、移动土石方量、移民(拆迁)安置、专项设施移建、开竣工时间与总工期、总投资与土建投资等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内容。
采矿类项目还应介绍矿田境界范围、资源可采储量、开采方式、首采区面积、开采年限。
改扩建、整合项目应说明与原项目的依托关系。
(5)项目区概况应说明项目区在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中所处的类型区名称,简述其地形地貌、气候类型和主要气象要素、主要土壤、植被类型与林草覆盖率、水土流失类型与强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容许流失量、在全国或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中所处的区域名称。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方案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方案一、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一座位于山区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范围包括水库、坝址、输水管道和相关附属设施。
工程目的是为当地提供饮用水源,并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同时还可以发挥防洪、发电和旅游等多种功能。
由于项目位于山区,地势陡峭,土壤疏松,受雨水冲刷和山体滑坡等问题的影响较大。
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对于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二、工程规模及地理环境分析1、工程规模本工程总投资约为1亿元,工程总面积约为1000亩。
主要包括水库的规划设计、挖土量约为50万立方米,坝址的道路、边坡护岸和渠道工程,输水管道的铺设和附属设施的建设等。
2、地理环境分析本工程位于山区,地势较为陡峭,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复杂,土壤质地以疏松粉砂土和黏性土为主。
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较大,雨量集中,易引发缺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三、水土保持问题分析1、土壤侵蚀由于降雨量大、土壤质地疏松,山坡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易导致水土流失、坡面松动、坡脚沉积和坡面破坏等问题。
2、河道淤积由于水库的建设,会改变地区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规律,导致河道淤积,导致水流堵塞和地表水位升高,影响旱涝保证和饮用水源供应。
3、水资源污染工程施工期间,土地开垦、挖土运输和河道清淤等过程中,易产生扬尘、工业废水排放、油污污染等问题,增加水资源污染的风险。
四、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及实施计划1、土壤侵蚀治理(1)森林保护:加强植被维护和重点保护区的补植工作,使植被保持覆盖率在80%以上。
(2)坡面保护:对坡面进行梯田整理,增设梯田沟和植被带,减少坡面水土流失。
(3)排水系统:在山区开挖排水沟、沟渠,在地势较平缓的坡地开挖集水设施,增加径流的集中、延缓和控制,减轻坡地的水土流失情况。
2、河道淤积治理(1)水库调度:按照水量调配原则,合理减少水库的蓄水量,避免影响下游的水体流动。
(2)河床清淤:定期清理下游水体,保证河道的通畅和水体流动。
(3)人工疏导:建设人工引流渠,引导淤积物质流向,减轻河床淤积。
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
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评价根据水土保持工程界定原则,本工程业主提供资料中,以主体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种:1、地面硬化含建筑物地表硬化、混凝土硬化、铺砖硬化。
项目区规划道路部分地面硬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项目运行的需要,同时覆盖了地表,阻止了土壤侵蚀;建筑物及混凝土路面硬化,有效防止了降水直接进入土壤,彻底消除了土壤流失的动力源泉,对防止裸露地表的土壤流失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但由于硬化措施彻底阻碍了降水进入土壤的可能性,使降水无法渗入土壤,即无法形成壤中流,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直接流走,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流失。
项目区地面硬化以主体工程为主,不纳入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内。
2、景观绿化工程本项目绿化面积为3.05hm²。
项目景观绿化系统力求营造园林化、生态化的景观体系,在建筑物中间布置集中的片区绿化,并在建筑物周边布置庭院景观,道路两侧道路景观。
根据工程总体布置,工程对于道路绿化在道路两侧规划种植行道树,对于其它可绿化区域布设园林绿化,在绿化美化区内采用丛植、群植、绿篱等形式进行布置。
绿化措施应界定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内。
3、雨水管网主体设计在建筑物周边、道路沿线布设有雨水管网。
防止项目区积水影响生活、交通,项目区设计通过设置完整的排水设施同时对各类设施进行综合设计,以实施迅速排除项目区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目的。
排水设施主要有雨水管,其分布范围广,本工程排水设施布设的形式、部位及数量合理,能有效地排除路基路面雨水,减少因雨水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和防治效果,应界定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内。
4、排水沟主体设计在建筑周边布置排水明沟,能迅速排除范围内的地表水的目的。
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和防治效果,应界定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内。
5、洗车设施主体在项目区两个道路入口分别布置有1个洗车设施,能有效减少场内泥土带出施工场地,具有水土保持功能。
6、临时苫盖及草籽绿化主体在项目区布置有部分防尘网苫盖及草籽绿化,能有效防治裸露地表松散土方流动,减少水土流失,具有水土保持功能。
有关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研究论文
有关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研究(广州市花都区机电排灌管理总站,广东,广州,510800)【摘要】随着我国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加强,建筑项目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越来越重要。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针对花都嘉华广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加强。
在建设项目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的评价与审批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完善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评价方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隐患,避免由于项目决策、选址或者布局、施工组织等问题,对资源与环境造成威胁,从源头加强控制。
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有关分析与评价内容为重点与难点部分。
以下结合笔者参与的花都嘉华广场项目,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1 工程概述花都嘉华广场项目位于花都区迎宾大道以北,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2.68hm2,其中居住区用地8.81hm2和其他用地3.87 hm2。
花都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降雨量1755mm,年蒸发量为1276mm。
花都区土壤为花岗岩赤红壤和潴育性水稻土。
本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人类长期活动影响,原生林不复存在,植被群落较贫乏。
本项目征地范围现有植被主要为荒草。
2 工程水土保持评价2.1 主体工程选址与规划评价当前,本工程的一期建设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
结合主体工程的设计资料和现场调查状况来看,项目规划范围主要以草地为主,地质条件可满足建设要求。
项目区的规划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场地开挖与填筑,避免水土流失;规划尽量利用现有草地设置公共绿地,既保护了现有植被,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
项目区建筑物基底平整是在区内进行以挖作填,没有区外的取土场或弃土场,减少影响范围。
另外,该项目区交通方便,建筑材料可通过106国道和迎宾大道直达现场。
陈兴寨水闸水土保持方案评价
■【水土保持陈兴寨水阐水土保持方案评价_、工程概况陈兴寨水%工程位于淮河一级支 流寨河中下游光山县寨河镇陈兴寨村 东约150$,地貌上属于大别山北麓河 谷冲积平原,河两岸阶地平坦,高差小, 地面高程46.0~48.0m ,枢纽工程两侧 多为稻田。
工程包括泄洪闸、主连接堤、 左右连接堤、东中西干渠进水闸、过水 土堰等,项目占地13.52hm 2 3,属中度水 土流失区,现状土壤侵蚀模数约为 2500t /km 2.a ,每年侵蚀总量为338t 。
本次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与 2004 ~2006年陈兴寨枢纽泄洪闸、主 连接堤、连接堤等除险加固相似,施工 期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护措 施,堤防边坡区没有造成明显的雨淋 冲沟。
相比没有及时防护的上堤路面, 虽经压实,仍有雨淋冲沟出现。
由于工 程建设所需开挖、填筑等建设行为会 大面积扰动地表,如不及时采取防护 措施将会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 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做好水土保持工 作,防止水土流失发生。
二、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包括: 降雨因子、地形因子、植被因子和土壤 的抗蚀性和抗冲性。
闸工程基本建设 期间,由于土方开挖回填、料场取土开 挖等因素,现状植被遭到破坏并形成 大范围的裸露地表,使大部分地区的2.淮宿盐地区的投标保证金账号 在当地公共交易平台获取。
3.南京市投标保证金账号在当地公共交易平台获取并缴纳完成后,仍 需按照招标文件要求进人当地公共交 易平台进行保证金确认并打印确认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
同时,工程 建设的堤防填筑改变了地貌地形,清 表清基、弃土临时堆放等行为为水土 流失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2.对主体工程布局和施工工艺的 水土保持评价(1) 工程约束性因素评价工程主要有闸除险加固工程、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等,工程位于河 谷地貌单元,不涉及水土保持生态敏 感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 区,工程建设不涉及全国水土保持监 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 试验区、国家重点保护区和重点治理 成果区。
丹东市水土保持20年成果分析及评价
保 持 方 案 管 理 的 通 知 、 ( 东 市 人 《 丹
民政府 关于 水土 保持 禁 区和水土 保持 重
点 防 治 区 的 通 告 ) 一 系 列 政 策 文 )等 件 ,和 丹 东 市 水 土 保 持 规 划 等 技 术 文 件 。 在 全 市 开 展 了以 治 山治 水 为 中 心 的 “ 禹 杯 ” “ 林 杯 ” 竞 大 、 兴 赛活动 ,把水土保持措施作为 “ 大禹
源 的 建 设 、 开 发 和 利 用 ;鼓 励 森 林 资
亩 ,有 效 遏 止 了 人 为 因素 造 成 的水 土
流失 。 2. 4蚕场砂 化 治理 对 原 有 蚕 场 实 行 压 缩 、 改 造 和 保
中 :维 修 农业 梯 田 l . 亩 ,果 树 2 0 7万 梯 田( 包括 池 田) 2万 亩 ,造 林 整地 l 2
一
保持 总 体规 划和 实施 方 案 , 施 山 、 、 实 水 田、林 、路综 合治 理 ,植 物措 施 与工 程 措 施相 结 合 , 面 治理 与 沟壑 治理 相 结 坡
的深入开展 , 最大限度地控制沟道水土
流 失 , 给百 姓 带 来 了实实 在 在的利 益 也
[~ 1 I
。
把 手任组 长 ,签订 目标责 任书 ,做
中国科技信息 2 1 年第 2 01 期
C IA S I C N E H O O Y I O M TO a .O 1 HN CE E A D T C N L G N R A IN J n2 1 N F
4 2
力 ,带 来 了一 串 串丰 硕 成 果 。 全 市共 开 展水 土 保 土 流 失 面 积 661. 亩 ,其 27万
政 府 实 行 林 地 、 荒 山承 包 ,将 林 地 使 用 权 、 林 木 所 有 权 和 经 营 权 到 户,实现 “ 有其主 、主有其权 、 林 权 有 其 责 、 责 有 其 利 ” 鼓 励 非 公 有 ; 制 经 营 者 以 购 买 、 参 股 、 租 赁 、 合 作 开 发 等 多 种 形 式 , 参 与 国有 森 林 资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是什么?
Innovation is the only way out. Eliminate yourself, otherwise competition will eliminate u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是什么?工程项目质量评定:单位工程质量全部合格的工程可评为合格。
符合以下标准的工程可评为优良:单位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的单位工程质量优良,且主要单位工程质量优良。
工程验收单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工程施工合同拖欠工程款工程款税率工程款支付申请在施工过程中,出去工程本身完成度和质量标准外,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也是越发的得到关注,而本身为环境治理而做的水土保持工程则是重中之重。
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具体如何评定?其评定结果到底有什么影响?今天由的带您一起看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1 总则1.0.1 为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质量检验及评定方法,实现施工质量评定标准化、规范化,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由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利用外资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以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评定。
群众和社会出资的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可参照执行。
1.0.3 水土保持工程的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
1.0.4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过程中,单元工程检验应由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抽检。
监理单位抽检比例或数量,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未作具体规定的,应按监理单位全检执行。
1.0.5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英文)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2.0.2 单位工程(英文)可以独立发挥作用,具有相应规模的单项治理措施(如基本农田、植物措施等)和较大的单项工程(如大型淤地坝、骨干坝)。
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探讨
2 主 体 工 程水 土保 持 分 析 与 评 价 应 包 括 的 内容 与 步 骤
况, 而且还有边坡 冲刷 问题 , 土保 持 的要求 比平 地要 复杂 得 水
多。此外 , 也需要考虑 原地 表土 地利用 情 况 , 临 时 占地 区域 若 的原地表是耕地 , 那么工程 建设 完成 后应恢 复为 耕地 ( 复垦 ) , 水 土保持措施 布设 时不需 布设 永久性 的林 草措施 。因此 , 只有
工程建设将引起 的水土流失 因素 的改变 , 然后有 针对性 地分 析 这种环境条件和工程扰动下需要 布置什 么样 的水 土保持 措施 ,
需 要 多 少 工 程 量 , 成 为 必不 可 少 的 内 容 。根 据 环 境 特 点 和 扰 就
满足要 求
_ — 方 补充 善 卜 — — 案 完
图 1 主 体 设 计 水 土 保 持 措 施 分 析 评 价 工作 流 程
动过程 , 出水 土保持 工程或 措施 布设需 要 , 是 主体设 计分 提 既
析评 价必不可少 的环节 , 也是水 土保持方 案布设 相关水 土保持 措施的依据和基础 , 缺失 该分 析 , 就缺 失 了评判 其是 否满 足水 土保持要求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 , 将界定 的主体 工程 中的水 土 保持工程或措施与实际需要进行对 比, 析评价 主体设 计是否 分 满足水 土保持要求。然而 , 以往 的规 范和相 关要求 中没有 对此 进行 强调 , 方案编制 过程 中也无 人给 予重 视 , 导致 水 土保持 方
浅析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近年来 , 随着经 济发展 和社会 进步 , 们对 生 态环境 的认 人 识不断加强 , 要求不 断提高 , 土保持 方案 的 审查审 批工 作对 水 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20 0 8年 , 国家颁 布的新
水 土 保 持技 术 规 范和 防治 标 准 对 水 土 保 持 方 案 的编 制 、 查 和 审 审 批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0 0年 1 21 2月 2 日第 十 一届 全 国人 民 代 5
例 阐述 了主 体 工 程 水 土 保持 分 析 与 评 价 对 主 体 工 程 后 续 设 计 的 指 导 作 用 。
[ 中图分类号 ]S5 17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10 0 4 (0 )4- 0 7— 2 0 0— 9 1 2 1 0 0 2 0 1
体设计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 , 以达到最大 限度 地保 护生态 、 控制 扰动范围 、 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 速有 效修复生态系统 的 快
中国水 土保持 S C 0 1 WC 2 1 年第 4期
・ 7・ 2
浅 析 开 发 建 设 项 目主 体 工 程 水 土 保 持 分 析 与 评 价
马祥 华
( 福建 省华厦 建筑 设计 院 , 福建 福 州 3 0 0 ) 504
[ 关键 词]开发建设 项 目; 主体工程 ; 水土保持 ; 分析与评价 ; 存在 f ̄ ; " -指导作用 l [ 摘 要]在水土保持 方案编制中 ,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是 方案编制 的重点和 难点, 不同编制单位 对其有 着不 同的理解。结合水土保持 方案编制和审查 中出现的情况, 出该章节编制 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 以实际案 指 并
衡 , 不 符 合 区 内调 配 运距 合 理 性 原则 。根 据 水 土保 持 相关 规 定 就
对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的探讨
主体 工 程 水 土 保持 分析 与评 价 成后 , 主 体 建 筑 物 以 外 的 区 域 采取 了何 种 措 施 用 以控 制 项 除 目建 设 造 成 的水 土 流 失 , 评 价 这些 措 施 的有 效 性 。 如 。 并 例 京 能 花 园 项 目建 成 后 , 地 全 部 进 行 了 绿 化 和 硬 化 , 空 通过 合 理
周 期 短 、 面布 局 简 单 等 原 因 , 能 等 同 于 公 路 、 路 等 基 础 平 不 铁 设 施 建 设 项 目和矿 产 开 发 项 目 。但 其 水 土 流 失 量影 响大 、 人 为 造 成 的 水土 流 失 比例 大 等 固 有 特 点 。 求 在 编 制 水 土 保 持 要
并 对 主 体 工 程 的施 工 组 织 、 工 方 法 、 工 工 艺 几 项 内 容 作 施 施
相 应 的分 析 评 价 。
要 求 与建 议 。 下 面 以京 能花 园项 目为 例 . 阐述 房地 产 项 目主
体 工 程 的 水 土保 持 分析 与 评 价 。
一
4主体 工 程 具 有 水 土保 持功 能 工 程 的 分 析评 价 .
说 , 目的 实施 不 存 在 制 约 性 因 素 。 项
() 1土地 整治 工 程 土 地整 治工 程 是 在 场 地 硬 化绿 化 前 进 行 的 。 分 析 整 治 要 的 区 域 、 取 的施 工 方 式 等 是 否 能 够 有 效 地 控 制 裸露 土地 长 采 时 问 裸 鳍 造 成 的 水 土 流 失 . 否 符 合 水 土 保 持 的 要 求 . 而 是 进
房 地 产 开 发 建 设 项 目作 为 城 市 开 发 建 设 项 目中很 重 要 的 一 部 分 , 水 土保 持领 域 越 来 越 弓 起 人 们 的 关 注 。 由 于 其 在 }
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评价重点与修正意见
主体工程没 有 比选方案 , 以及 比选方 案的水 土保持评 价缺 乏水 土保持有关 量化指标 的 , 则其 水 土保 持方 案将 不予 通过 、 不予
审批 。 1 12 应 当做 到 的要 求 ..
国标规定工程选 址选线应避 开以下 几大 区域 : 泥石 流易 ①
发 区、 塌滑坡危险 区以及 易引起严 重水土 流失和生 态恶 化的 崩 地 区; 全国水土保 持监 测 网络 中的水 土保 持 监测 站点 、 ② 重点 试验 区, 如全 国水 土保 持监 测 网络 一 、 二期 工程 建设 的 7 8个 3
国标规 定各类工程 项 目在前 期选 址 选线 时必 须兼 顾 到水
土 保 持 的要 求 … , 是 最 严 格 的 规 定 。水 利 部 文 件 也 规 定 , 这 若
利部 20 0 8年 14号文件《 于严 格开发建设项 目水 土保 持方案 8 关 审查审批工作 的通知》( 以下 简 称 “ 水利 部 文件 ” , 开 发建 设 )《 项 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B5 3 - 2 0 ) 《 G 0 4 0 8 、 开发建设项 目水 4 土保持技术规范》 G 0 3 - 2 0 ) 《 发建 设项 目水土保 持 ( B5 3 0 8 、开 4 设施 验收技术 规程 》 G / 29 - 2 0 ) 以下简 称 “ ( B T2 4 0 0 8 ( 国标 ” )
我 国 已进 入科 学 发 展 的 新 时 期 ,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 友 建
好型社会 已成 为我 国的基 本发 展模 式 和根 本 出路 。水 土保 持
方 案 的审 查 审 批 对 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 现 科 实
的情况 , 就水土保 持分析评价的重 点 内容 、 常遇到 的情况 、 经 如 何 给出不同的评价结论 以及对 主体设计 如何 修正等 略做探 索 , 以期能 帮助编制单位 、 审查单位 、 审批 单位做好此项重要工作 。 1 工程选址选线及 总体 布局的分析评价 与修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5.1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本工程占地未涉及国家规划的国家级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治理区、生态脆弱区、泥石流易发区等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区域,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主体工程是可行的;工程总体布置符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对工程的约束性规定。
天津市滨海新区板桥河治理工程总体布置不存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性因素,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本工程为河道治理工程,仅对河道局部淤积严重部位进行小范围清淤,对局部河道断面狭窄部位进行扩挖,对堤顶高程不足河段进行筑堤,线路工程只有一个方案,对本工程选线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见表5-1。
5.2 对主体工程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5.2.1工程占地分析与评价(1)占地性质及数量本工程总占地125.84hm2,其中永久占地75.50hm2,占60%;临时占地50.34hm2,占40%。
永久占地主要为主体工程区,临时占地包括施工营区、施工便道区和排泥场。
施工设计规划紧凑合理,施工营区沿河道就近布设,排泥场由于选择河道沿线附近鱼塘,不仅减少了弃土的堆放面积,同时缩短了运输距离,缩短了施工便道的长度,从而减少了临时占地面积,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
(2)占地类型本工程的主要占地类型为河流水面、交通运输用地、耕地和鱼塘。
本工程所占水域最大,占总占地面积的60%,其次交通运输用地占7.6%,鱼塘占22.3%,耕地占其余占10.1%。
在施工后期除主体工程区占地外,其他临时占地及时恢复原地貌或复耕,对可绿化区域全部进行绿化,可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
5.2.2土石方平衡分析与评价对本工程土石方挖、填、平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见表5-2。
从上表分析,本工程设计过程中采用土石方平衡的理念,分区进行土石方挖填平衡。
弃方运往河道周边鱼塘、洼地等,后期采取绿化措施,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5.2.3弃土场的选址的分析与评价本工程弃土场选定位河道两岸的洼地、鱼塘,满足水土保持占地要求;同时弃土场运距均在5km以内,运距较短,避免了淤泥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河岸两侧大量洼地、鱼塘可满足本工程淤泥的堆放要求。
5.2.4施工组织分析与评价对本工程土石方挖、填、平衡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见表5-3。
5.2.5对主体工程施工的分析与评价对本工程可研中设计的施工水土保持分析评价见表5-4。
由表5-4可见,对照施工限制行为与要求,大多数符合要求,不足之处;一是缺少临时防治措施;二是在土、砂、石料运输过程中缺少保护措施。
对临时防治措施在方案中予以补充;对运输土、砂、石料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在方案实施保证措施中提出要求。
5.5水土保持工程界定5.5.1界定原则1、主导功能原则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目标的防护工程,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
以主体工程设计功能为主、同时兼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不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仅对其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当不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时,可要求主体设计修改完善,也可提出补充措施(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2、责任分区原则对建设过程中的临时征地、临时占地,因施工结束后需归还当地群众或政府,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发生转移,须通过水土保持验收予以确认,各项防护措施均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3、试验排除原则对永久占地区内主体设计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难以直观区分的防护措施,可按破坏性试验的原则进行排除:假设没有这项防护措施,主体设计功能仍旧可以发挥作用,但会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该项防护措施应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5.5.2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并纳入水土保持投资的措施新地河北环铁路至金钟河入河口段清淤工程沿线有三座桥梁横跨新地河,分别为规划主干路三桥(0+851)、东丽之光大道桥(3+203)及东丽之光大道南桥(3+075)。
为保证桥基安全,此次清淤后在河道左岸护坡采用400mm厚M10浆砌石、下设100mm厚的碎石垫层和土工布(300g/m2),河道右岸护坡下部与左岸型式相同,上部结合框格草皮和素混凝土压顶进行护砌。
河底采用400mm 厚的M10浆砌石护底。
框格网植草护坡能有效的截蓄坡面径流,减少水土流失,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本方案将其界定为水土保持工程,框格网植草护坡面积为428m2,主体投资 2.14万元。
5.5.3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不纳入水土保持投资的措施主体工程设计中,混凝土预制板护坡工程,对河道裸露边坡覆盖,避免地表径流对裸露边坡的直接冲刷,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具有较好水土保持功能。
但这些措施对主体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这些工程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但不纳入本水土保持方案。
施工便道采用泥结碎石路面,降低了地表径流和大风天气对土壤的侵蚀的作用,但透水性不强,不应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5.5.4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与评价(1)主体工程区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主体设计在河道边坡设置了浆砌石护坡,设计合理,满足河道的防洪要求;施工期间在工程上下游搭建施工围堰拦挡,这些措施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但这些措施对主体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不纳入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本方案主要补充施工前的表土剥离措施,临时堆土拦挡覆盖措施和河道两侧的绿化措施。
(2)施工便道区水土保施评价主体设计施工便道采用碎石铺垫,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抵御大风和降雨对土壤的侵蚀,保持水土,符合水土保持要求,但水土保持措施还不够完善,本工程主要补充设计施工便道临时排水措施。
(3)施工营区水土保持措施评价主体设计未对施工营区设计水土保持措施,为防治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后裸露面产生的水土流失,本方案补充设计施工营地的地面的碎石铺垫、临时排水沉沙措施及施工结束后的土地整治措施等。
(4)排泥场水土保持评价工程施工共产生弃方74.78万m3,全部运至指定的排泥场,排泥场就近选取本工程周边的坑塘空地。
由于排泥场堆弃土方量较大,如不采取防护措施,遇大风、降雨天气,将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因此本方案补充设计排泥场后期土地整治及撒草籽绿化措施。
5.6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的分析5.6.1工程建设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河道清淤项目因线路长、土石方量大,因此水土流失比较剧烈、危害比较严重的时段,主要集中在建设期。
建设期剧烈扰动、破坏原地貌植被,扰动河道,使工程用地范围内原地貌植被所具有的保水护土功能迅速降低或丧失,大量松散堆积物易被冲蚀造成流失,提高河水浊度,降低水质;工程竣工后,由于植被恢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水土流失程度仍高于工程未建造前的水平。
项目建设伴随着土石方开挖、堆弃土渣和弃土场治理等施工活动。
这些活动都将占用土地,破坏原有地貌、毁坏植被,降低植被覆盖率,破坏原有生态防护体系;同时,增加大量裸露地表,势必加大水土流失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弃土渣的运输还会影响到项目周边区域,在施工过程中,若临时防护措施采取不到位,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造成生态建设破坏生态环境的尴尬局面。
所以,合理选择生态建设方式和人为扰动强度、科学预测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合理布设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工程施工对原地貌的破坏、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将为生态建设项目的正常运行、实现预期目标和维持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6.2工程运行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对于采取工程护坡的一些重塑坡面单元,由于护坡直接将土壤侵蚀源与侵蚀动力分隔开来,所以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而对于采用植物措施进行防护的一些工程单元,在植物措施尚未完全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之前,受降雨和径流冲刷,仍会有微度的水土流失发生。
但随着植物生长,覆盖度增加,水土流失将会逐渐得到控制,并降低到容许水土流失模数或以下。
5.7结论性意见和指导性建议5.7.1结论性意见(1)本工程不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崩塌、滑坡及泥石流易发区;不违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3.2对主体工程制约性因素规定中的6条规定;不违反《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文)中的10条规定。
本工程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2)通过对工程总体布置、占地面积、占地性质和占地类型的分析评价,本方案认为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土地的占用和植被的破坏,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本工程占地合理。
(3)通过对本工程挖填方施工时段、挖填方量、土方调运及土石方利用的分析评价,本方案认为本工程在满足主体工程布局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利用和调配土石方资源,达到土石方挖填平衡,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4)通过对工程施工组织的分析评价,本方案认为本工程在主体工程区、施工便道区、施工营区和排泥场区布置合理、有序,施工供应设施完善、可靠;工程建设所需建筑材料采用购入方式,防治责任由供应方负责,本工程施工围堰用土来源为河道开挖土方,实现了土石方的有效利用,工程施工时序及施工进度安排合理,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大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但还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
(5)主体设计的框格网植草护坡,能有效地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但本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还不完善,本方案根据分区和施工特点,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
5.7.2指导性建议(1)重视水土流失的整体性在工程建设中,本工程占地范围中包括主体工程区、施工便道、施工营地和排泥场等均进行扰动,水土流失面积几乎全部覆盖整个项目区占地范围,因此水土流失防治应着眼于全局,重视水土流失的整体性。
(2)重视综合防治体系主体工程设计的各项工程均按照相应行业设计标准、规范进行了规划设计,从地质、水文、资料的运用、设计标准的选取、构筑物的结构形式、材料等方面,均能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
但就整个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防治而言,由于行业差别造成的着眼点不同,主体工程只注重了主体防护,而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方面论述较少,主体工程现有的部分措施不能形成有效防护体系,建立完整、科学、综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势在必行。
(3)加强临时防护力度在现阶段,由于论证角度的不同,主体工程对于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临时性防护论证较少,本方案将根据“永临结合"的原则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予以补充。
(4)优化土石方调配主体工程下阶段设计中,应继续优化局部挖、填河段线路设计方案。
开挖产生的弃土,进一步合理土石方调配利用方案,减少土石方开挖,填筑量,尽可能减少占用土地和扰动破坏原地貌植被,进而减轻水土流失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合理确定施工布置主体工程设计中,各分部工程施工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交叉使用场地,先期以构筑物预制、浇注料拌和等施工作业为主,后期以附属设施安装施工作业为主,提高场地利用率;结合施工时序,精心安排各种用料的供货时间及存储计划,把堆放搁置时间压缩到最小限度,尽量做到施工与供料同步进行,从而节约材料及设备的堆放场地,减少占地面积,尽量避免由于施工对地面多次扰动引起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