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一例猫瘟的诊断与治疗
一例猫瘟的诊断与治疗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一例猫瘟的诊断与治疗过程。
猫瘟,也被称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或猫传染性肠炎,是一种对猫科动物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此病毒主要侵害猫的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数量急剧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
本文将从病例介绍、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兽医提供有益的参考,提高猫瘟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减少猫咪的死亡率。
二、病例报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确诊该患猫患有猫瘟。
随后,我们立即展开了针对性的治疗。
三、诊断过程在接收到病猫后,我们首先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全面的临床检查。
病猫表现为高烧、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这些高度提示猫瘟的可能性。
随后,我们进行了血液学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失调,这进一步支持了猫瘟的诊断。
为了确诊,我们进行了猫瘟病毒(FPV)的抗原检测。
采集病猫的粪便和血液样本,使用特异性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显示FPV抗原阳性,从而确诊了猫瘟。
在确诊后,我们立即进行了病毒分型的鉴定,以了解病猫感染的FPV毒株类型。
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我们确定了病猫感染的是FPV-1型病毒,这是猫瘟的主要病原体。
在整个诊断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了兽医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的规范,确保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们也及时向病猫的主人沟通了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四、治疗过程在确诊了猫瘟之后,我们立即开始了治疗过程。
对患猫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了其整体健康状况,并进行了血液生化检查,以确定肝肾功能等关键指标的状况。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控制病毒的复制,并尽可能减轻病毒对猫体的损害。
我们采用了支持性治疗和特异性治疗相结合的策略。
支持性治疗主要包括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保持电解质平衡,以及防止继发感染。
特异性治疗则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和抗病毒药物等,以抑制病毒的复制。
猫瘟热不同于犬瘟热,铲屎官千万不要弄混了!
猫瘟热不同于犬瘟热,铲屎官千万不要弄混了!概述猫瘟热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或猫传染性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毒性疾病,它还有一个别名—猫瘟。
这是一种烈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一岁以内的幼猫,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呕吐和出血性肠炎,是家猫最常见的一种非常危险的传染病。
原因猫瘟是由于猫咪受到猫瘟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猫瘟病毒是一种细小病毒,它可以长时间在环境中存活而不死亡,因此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很难将其杀死,其他的猫咪也就比较容易受到传染。
病毒特征1.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是一种细小病毒。
2.FPV较稳定,除漂白粉、甲醛和戊二醛外,对大多数消毒剂有抵抗力。
流行病学1.FPV可以感染猫科动物和其它一些动物,例如:浣熊,雪貂,浣熊猫,水貂。
2.FPV直接通过已被传染的动物和它们的分泌物,尤其是粪便进行传播。
3.由于FPV可以在环境中存活较长的时间,因此传染媒介(污染物)很重要。
4.在3—5月龄的幼猫感染泛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病率最高。
症状猫瘟热的潜伏期为2——10天,通常在6天以内。
临床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1、最急性型的病猫没有任何症状而突然发生死亡,多数会被主人误认为是发生了急性中毒,从而产生死亡。
2、急性型,这种类型的病猫都是在刚刚表现出一些前驱症状后,还没有表现出一些特殊症状,在24小时之内就发生死亡。
3、亚急性型,一般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一般是体温升高到40℃左右,然后在24小时左右又恢复正常体温,经过2——3天后体温再次出现升高,一般会高达40℃以上,呈现典型的双相热特征(双相热在前面的图文《狗狗得了犬瘟热让主人心疼不已,兽医说要这样诊断、治疗和预防》中有过讲解)。
病猫在第2次体温升高后症状明显加重,病猫精神高度沉郁、被毛粗乱、厌食、衰弱、趴卧、把头放在前肢上、不睡也不动,比较明显和典型的症状是呕吐、腹泻并且带血、脱水和眼睛鼻子流出脓性分泌物,呕吐初期是食物,随后是无色的液体,再以后吐出来的是带有胆汁色的含有泡沫的液体。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名词解释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名词解释嘿,你知道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吗?这可不是一般的小毛病哦!它就像是猫咪世界里的一场可怕风暴!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简单来说,就是让猫咪身体里的白细胞大量减少的一种病。
这就好比是猫咪身体的防御大军被一下子削弱了好多。
比如说吧,就像一个国家突然失去了大量的精锐士兵,那这个国家的安全不就受到严重威胁了嘛!
我家之前那只可爱的小猫咪就不幸得了这个病。
一开始它就变得没什么精神,整天懒洋洋的,也不像以前那样爱玩耍了,这不就像我们人要是生病了也会没精打采的嘛。
接着呢,它还开始呕吐、拉肚子,哎呀,那看着可让人心疼死了。
猫咪要是得了这个病,那可真是遭罪呀!它会发烧,身体滚烫滚烫的,就像我们发烧时那种难受劲儿。
而且它还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平时爱吃的猫粮都不碰了,这多让人着急呀!你想想看,要是你自己没胃口吃东西,那得多难受呀。
那怎么知道猫咪是不是得了这个病呢?这就得注意观察啦!要是发现猫咪突然变得不对劲,状态很差,那可不能掉以轻心。
得赶紧带它去看兽医呀!兽医就像是猫咪的救星,能通过各种检查来确定是不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所以呀,我们这些铲屎官可得好好照顾我们的猫咪宝贝们,要给它们提供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定期带它们去打疫苗,这就像是给它们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能保护它们免受这些疾病的侵害。
总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好好保护我们的猫咪呀!它们那么可爱,我们怎么能让它们受病痛折磨呢!。
猫传染病与皮肤病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简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V)又称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全身性肠道传染病。
通过病猫的尿、粪、呕吐物及各种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用具及环境经口传播,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死亡率较高,治愈后终身免疫且无明显后遗症,康复猫可长期排毒达1年之久。
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病原1、F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2、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0、5%石炭酸及pH3、0的酸性环境具有一定抵抗力。
3、50℃1小时即可灭活。
低温或甘油缓冲液内能长期保持感染性。
4、0、2%甲醛处理24小时即可失活。
5、FPV仅有1个血清型,与水貂肠炎病毒(MEv)、犬细小病毒(CPV)具有抗原相关性。
流行病学1、FPV除能感染家猫外,还可感染其他猫科动物及鼬科和浣熊科动物。
各种年龄的猫均可感染。
2、母源抗体通过初乳可使初生小猫受到保护。
3、多数情况下,1岁以下的幼猫较易感,感染率可达70%,死亡率为50%~60%,最高达90%。
成年猫也可感染,但常无临床症状。
4、自然条件下可通过直接接触及间接接触而传播。
处于病毒血症期的感染动物,可从粪、尿、呕吐物及各种分泌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饮食、器具及周围环境而经口传播。
康复猫可长期排毒达1年之久。
5、除水平传播外,妊娠母猫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6、本病流行特点为冬末至春季多发,尤以3月份发病率最高。
1岁以内的幼猫多发,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降低,因饲养条件急剧改变、长途运输或来源不同的猫混杂饲养等不良因素影响。
7、病程约为3~6天,如能耐过7天,多能康复。
症状本病潜伏期2~9日。
最急性型,动物不显临床症状而立即倒毙,往往误认为中毒。
急性型24小时内死亡。
亚急性型病程7日左右。
第1次发热体温40℃左右,24小时左右降至常温,2~3日后体温再次升高,呈双向热型,体温达40℃。
第2次升高后患猫的临床症状加剧,病猫精神不振,被毛粗乱,厌食,呕吐,出血性肠炎和脱水症状明显,眼鼻流出脓性分泌物。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 标准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是一种由猫瘟病毒(Feline Parvovirus)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影响猫科动物。
该病毒不仅影响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还可以引发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进行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史。
以下是诊断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一般标准:1.临床症状: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厌食、呕吐、腹泻、脱水、虚弱和贫血等。
这些症状是由于病毒侵害造成的,并且通常在感染病毒后5-7天出现。
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确认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关键。
一般来说,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会有明显的白细胞数量下降,甚至完全消失,这是病毒对造血系统的直接影响。
此外,还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减少、血液黏度增高等改变。
细胞计数和血液学检查通常可由兽医进行。
3.病史:与其他猫接触史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
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猫的体液和排泄物,包括唾液、粪便和尿液等传播。
患者的病史可以提供关键信息来识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在进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过程中,还会采取其他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例如:1. PCR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可以检测病毒核酸的技术,可以高度敏感地检测病毒的存在。
这可以帮助确认病原体是否是猫瘟病毒。
2.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可以通过检测抗体水平来确认猫瘟病毒的感染。
兽医可以采集猫的血样,并使用特定抗体进行检测。
3.组织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其他检查无法提供确切的诊断,兽医可能会建议对组织样本进行活检。
这可以通过取得含有病毒的组织或细胞来确定病毒的存在。
总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史。
同时,采用PCR检测、血清学检查和组织活检等进一步的检查可以提供更确切的诊断。
及早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治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3个临床类型:最急性型, 病猫来不及出现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型,仅表现精神 萎顿、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很快于24h内死亡。亚急性 型,病初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体温高达40℃以上,24小 时后下降到常温。2~3日后,体温再度上升到40 ℃以上, 呈明显的双相热;第二次发热时,症状加剧,精神高度沉 郁,衰弱,伏卧,头搁于前肢;顽固性呕吐和腹泻。排水 样稀粪(内含血液),迅速脱水。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临诊症状明显,顽固性呕吐(用止吐药无效),呕吐 物黄绿色,双相体温,白细胞数明显减少,可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该病毒具有凝集猪红细胞的特性,可采用血 凝抑制试验进行血清学诊断 。预防措施: (1)平时应搞 好猫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 (2)科学免疫 :有弱毒疫苗 和灭活疫苗两种 (3)病死猫和中后期病猫扑杀后均应深 埋或焚烧 。本病尚无特效药物 ,通常在病初注射大剂量 猫瘟免疫血清,结合抗菌疗法和对症疗法。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传染性肠炎/猫瘟热/猫瘟)是由猫 细小病毒引起的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 病。特征为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明显的白细胞 数减少及出血性肠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属 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核酸类型为单股DNA,只有一 个血清型。 0℃1小时即可灭活,福尔马林和次氯酸能有效 地将其杀灭,能在4℃和37 ℃凝集猪的红细胞。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防制
易感动物主要感染猫,但猫科其他动物(野猫、虎、 豹等)也可感染发病;发病主要是1岁以内的小猫,尤其 是2-5月龄的幼猫;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康复带毒猫;感 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虱、蚤和螨等吸血昆虫传 播;孕猫感染后,还可经盘胎垂直传染给胎儿。此病多见 于秋末至冬、春季节;长途运输、饲养条件急剧改变及来 源不同的猫混群饲养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暴发流行。
猫瘟的介绍
【猫瘟】(Feline Panleukopenia)
猫瘟热,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或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易感动物】
猫瘟热主要发生于1岁以下的幼龄猫,发病率在80%以上,死亡率高达90%以上。
【流行季节】
猫瘟热多发春、秋两季。
【临床症状】
呕吐:患病猫初期为无色黏液,后期为含泡沫的黄绿色黏液。
腹泻:病猫排带血水样便,严重脱水,体重迅速下降。
拒食:患病猫精神沉郁,无胃口,被毛粗乱。
双相热型:患病猫体温升高至40℃以上,持续24h后,逐渐恢复常温,过2~3d后又发烧。
白细胞总数减少:患病猫血中白细胞明显减少(常在4000个/mm3以下)。
【诊断】
依据患病猫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测白细胞数目做出诊断。
【治疗】
目前没有用于猫科动物感染FPV的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方案。
临床上唯一合理治疗FPV病毒感染的方案是支持疗法和精心护理。
高免血清(2-4ml/KG),抗菌剂(防止肠道感染并发炎症),止吐药和补液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输送到患病猫体内。
【预防】
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措施。
将1瓶猫三联疫苗与1瓶稀释液溶解后,供一只猫皮下或肌内接种。
(1)基础免疫:第一次于12周龄接种,第二次于15~16周龄接种。
(2)加强免疫:每年接种一次,应比前一年提前一周接种。
避免失去有效性。
(3)若需早期免疫:第一次于9周龄接种,第二次于12周龄接种,以后每年加强免疫一次。
(4)若超过加强免疫时间,必须按照基础免疫程序重新开始,第一年注射两次,间隔45周注射。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课件
病理
病毒攻击肠道和骨髓,导致白细胞减 少和免疫系统抑制,从而引发一系列 并发症。
流行病学
01
02
03
流行情况
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多发于未接种疫苗的幼 猫和免疫力低下的成年猫 。
季节性
无特定季节性,但冬季和 春季更容易传播。
易感动物
只有猫科动物易感,狗和 其它动物不会感染。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
症状观察
观察猫咪是否有发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以及口腔、眼结膜等 部位是否有炎症表现。
病程进展
了解猫咪病程的发展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的轻重等,有助于判断病情的 严重程度。
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白细胞数量及分类情况,判断是否 存在白细胞减少。
少外界刺激。
观察病情
密切监测患猫的生命体 征,记录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口腔护理
定期清洁患猫的口腔, 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口
腔感染。
皮肤护理
保持患猫皮肤清洁干燥 ,防止皮肤感染和褥疮
。
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
建议在康复期间定期回诊复查 ,监测病情变化。
调整饮食
根据患猫的病情和消化情况,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给予易消 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ppt 课件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与护理 • 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析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也称为猫瘟 热,是一种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 严重传染病。
症状
包括高热、精神不振、厌食、腹 泻、呕吐、脱水、白细胞减少等 。
猫瘟(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传染性肠炎/猫瘟热/猫 瘟): 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猫的一种急性、高 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 特征是: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 明显的白细胞数减少及出血性肠炎。
病 原
•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 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一种病毒。 核酸类型为单股DNA。只有一个血清型。 • 50℃1小时即可灭活,福尔马林和次氯酸能 有效地将其杀灭。 • 能在4℃和37 ℃凝集猪的红细胞。
诊 断
• 初步诊断: • 多发于寒冷季节,发病多为1岁龄内的猫, 表现顽固性呕吐,呕吐物黄绿色,双相体 温,小肠病变严重,白细胞数明显减少。 • 实验室诊断: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血清 学诊断。
防 制
预防措施
• (1)平时加强饲养管理,要保暖,搞好猫 舍及其周围环境的卫生。 • 新养的猫必须隔离观察6日未见异常时,方 可混群饲养。
• 当病猫高温时,白细胞数可减少到2000个/ 毫米以下。 • 妊娠母猫感染后可发生:胚胎吸收、死胎、 流产、早产或产畸形胎。
• 4、隐性感染: 感染后未出现临诊症状,在血清里能检 测到抗体。
病 变
• 病尸消瘦、脱水。主要变化在消化道: • 可见小肠黏膜肿胀、炎症,充血、出血, 严重的附有伪膜。 • 肠内容物灰黄色,水样,恶臭。 •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坏死。 • 肝肿大红褐色,胆囊充满粘稠胆汁。 • 脾出血。肺充血,出血。 • 长骨红髓呈多脂样和胶样。
症 状
• 潜伏期一般为2~6日。 • 分为4个临诊类型: • 1、最急性型:来不及出现症状,就突然死 亡。 • 2、急性型:仅有一些前驱症状:如表现精 神萎顿、食欲不振等,性型: • 病初精神萎顿,食欲不振,体温高达40℃ 以上,24小时后下降到常温。2~3日后,体 温再度上升到40 ℃以上,呈明显的双相热。 • 第二次发热时,症状加剧,精神高度沉郁, 衰弱,伏卧,头搁于前肢。 • 顽固性呕吐和腹泻。排水样稀粪(内含血 液),迅速脱水。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2023猫泛白细胞减少症CATALOGUE目录•疾病定义和背景•症状和诊断•疾病成因•治疗方法和药物•预防措施和公共卫生•其他信息和资源01疾病定义和背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或猫传染性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毒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一岁以内的幼猫。
该疾病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可在病猫的呕吐物、粪、尿、唾液、鼻和眼分泌物中大量存在,甚至在病猫康复后数周至一年以上仍可排出病毒。
疾病定义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常见的猫传染病,具有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对猫咪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该疾病的发生与猫细小病毒的传播有关,常见于拥挤、不卫生的生活环境和接触其他患病猫的情况下。
疾病背景疾病特征01病猫呈亚急性临床表现,常见症状包括高烧、精神不振、厌食、顽固性呕吐、口腔及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粘稠样的粪便,以及出现腹泻时带血、严重脱水和贫血等。
02患猫的口腔和眼、鼻有粘性分泌物和粘稠样的粪便,这是由于病毒引起的一种细胞素疫反应所导致的。
03部分病猫会出现腹泻带血、严重脱水和贫血等症状,这是由于病毒攻击了猫咪的肠壁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所致。
02症状和诊断精神不振病猫会变得无精打采,嗜睡,反应迟钝。
粘稠样的粪便病猫的粪便会变得很粘稠,并带有腥臭味。
食欲减退病猫会食欲不振,甚至出现拒食的情况。
腹泻伴有粘稠样的粪便病猫会腹泻,排泄物中带血,且粪便呈现粘稠样的粪便。
口腔及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病猫的口腔和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粘稠样的粪便,以及出现粘稠样的粪便。
发烧病猫体温升高,出现发烧现象。
症状诊断方法通过观察病猫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其是否患有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观察症状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可以进行血常规检查,观察病猫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是否减少。
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查,检测病猫体内是否存在病毒抗原。
可以进行病毒分离,检测病猫体内是否存在猫细小病毒。
根据症状病猫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考虑是否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根据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数量减少,血清学检查或病毒分离发现病毒抗原或病毒,则可以确诊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要点与流行特点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要点与流行特点前言猫是一种常见的宠物,但它们也会生病。
其中一种疾病是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简称FIP(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FIP是由一种名为Feline Coronavirus (FCoV)的病毒引起的,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及时诊断非常重要,以便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
本文将介绍FIP的诊断要点和流行特点。
FIP的病因FIP是由一种叫做Feline Coronavirus(FCoV)的病毒引起的。
FCoV是一种RNA病毒,可以通过粪便、唾液、尿液、血液等途径传播。
大多数情况下,猫感染FCoV后会出现轻微的症状,例如轻微的腹泻和呕吐,然后病毒会自行消失。
然而,有些猫感染后,病毒会定植在身体内,变异成FIP病毒,在一定的体内环境下引起FIP病变,此时就会出现 FIP。
FIP的症状FIP的病症不一定明显,而且往往和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才能确诊。
根据临床观察,FIP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消瘦、食欲不振由于猫体内的病毒长期占据着优势地位,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容易出现全身消瘦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发烧、贫血由于部分克隆病毒侵入红细胞造成破坏,从而引起血液减少、贫血等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
水肿、腹水FIP还会导致猫体内液体聚集,因此容易出现水肿、胸腔积液、腹水等症状,对呼吸和消化功能都会造成一定困扰。
眼部病症FIP还可能引起眼部病症,如虹膜炎、角膜炎、结膜炎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失明。
综上所述,FIP病症种类繁多,需要经验丰富的兽医师进行多方面观察和检查。
FIP的诊断要点FIP的确诊是一项复杂的过程。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FIP诊断标准是:•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FIP病毒抗体检测•FIP病毒核酸检测以下是三种诊断方法的详细介绍: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测FIP病毒感染后,病猫细胞内会出现FIP病毒抗原,可以通过血液、组织、腹水等途径检测。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课件
5、综合防治
5.2 猫瘟治疗偏方 处方:妈咪爱(治疗婴儿腹泻,常见药),云南白药(粉 剂,内服),盐酸葡萄糖(医院药店有售),抗生素(可 咨询宠物医生)。 服药顺序为:上午,抗生素,消炎止吐;妈咪爱,解决腹 泻;盐酸葡萄糖,解决脱水;云南白药,是对付猫瘟的主 要武器,一定要吃。下午,妈咪爱,盐酸葡萄糖,云南白 药,抗生素。
我要死了~~~
5、综合防治
具体措施
止吐:用盐酸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按每千克体重1毫 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 防止继发感染:用氨苄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 每天2次;口服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0.5-1万单位,每 天2次。 补充电解质及营养:用5%葡萄糖盐水50-150毫升、l0%维 生素C按每千克体重0.1毫升、三磷酸腺苷按每千克体重12毫克、辅酶A按每千克体重10单位,一次静脉滴注。复合 维生素B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肌肉注射。
【摘要】通过现场检查,结合血清学检测对一只家养红虎斑异国短毛猫的 病情进行诊断与治疗,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检测结果为 猫瘟阳性。该病例确诊为猫瘟感染,治疗后,患猫好转。 【关键词】猫瘟;诊断;治疗;红虎斑异国短,等.虎源强瘟热病毒的分离与鉴 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3.
2、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2-9天,通常为4-5天。临床表现为超急性型 和急性型两种:
超急性型:病猫的病程进展非常迅速,表现为精神沉 郁后几小时内即发生昏迷和死亡。
2、临床症状
急性型:病猫突然发病,表现为体温升高至40-41.6℃以 上,呈双相体温热型,精神沉郁,被毛粗乱,厌食,频 频呕吐。多数猫在24-48小时内发生腹泻,后期粪便恶臭 带血,呈咖啡色。
4、病情诊断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 标准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
答: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标准是:
Ⅰ. 常见发烧,40—41℃(104-106℉)。
Ⅱ. 可能伴有精神不振和厌食。
Ⅲ. 可见与进食无关的胆汁样呕吐,脱水。
Ⅳ. 当出现腹泻时,动物已经处于疾病的后期。
Ⅴ. 小肠发生绳索样的收缩,并在触诊时有疼痛表现。
Ⅵ. 会发生大网膜淋巴结的病变。
Ⅶ. 症状严重并有并发症的会导致动物死亡。
Ⅷ. 母猫会表现出不孕,胎儿畸形,或生出死胎或木乃伊胎。
Ⅸ. 幼猫可能会表现出脊髓性共济失调的症状。
Ⅹ. 出生前被感染的幼猫可能会有视网膜发育不良,重叠或有皱折。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输血治疗
输血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的猫咪,可以考虑输血治疗,以提供支持免疫反应的血液成分。
输血前检查
输血前需要对猫咪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等,以确保输血 安全。
其他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如给予营养补充剂、维生素等辅助治疗,以增强猫咪的免疫 力和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猫咪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同时,需要做好猫咪的隔离和消毒工作,以防止疾 病传播和感染。
抗体检测
定期进行抗体检测,确保猫咪体内有足够的抗体保护。
防止母源感染
做好母猫护理
母猫在怀孕期和哺乳期需加强营养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卫生,以减少幼猫 感染病菌的风险。
幼猫护理
新生猫咪应尽早与母猫隔离,避免母源感染;幼猫在4-6周龄时进行断奶,并逐 渐适应固体食物。
04
治疗方法
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
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继发细菌感染,如败血症等。常用的抗生素有 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
抗病毒药物
针对病毒感染,如猫细小病毒等,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 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补充体液和调节电解质平衡
补充体液
通过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等,维持猫咪体内环境平衡。
调节电解质平衡
针对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如补充氯化钾、 氯化钠等。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精神状态与食欲
精神不振
猫患上泛白细胞减少症后,首先会表现为精神不振,不爱活动,喜欢躲藏。
食欲减退
猫的食欲也会逐渐减退,甚至出现拒食的情况。
口腔及眼、鼻有粘性分泌物
口腔有粘性分泌物
猫的口腔黏膜会出现粘性分泌物,呈现白色或黄色。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4 实验室检验
在 第 二 相 发 热 后 采集 病 猫 血 液 作 血 细 胞 分 类 检 查 ,可 发 现 白细胞 数 迅速 减 少 至正 常 值 以下 ,且 以淋 巴细 胞 和 中性 细胞 减 少 为 主 ,严 重者 血 液 涂 片 中很 难 找 到 白细 胞 ,也 称 猫泛 白细胞 减 少 症 。一般 认 为 ,血液 白细 胞减 少程 度 标志 着疾 病 的严 重程 度 。
以 出 血 性 肠 炎 为 特 征 。 表 现 为 胃肠 道 空 虚 ,整 个 胃肠 道 的 黏 膜 面 均有 程 度 不 同 的充血 、出血 、水 肿及 被 纤 维素 性 渗 出物 覆 盖 ,其 中 空 肠 和 回肠 的病 变 尤 为 突 出 ,肠 壁 严 重 充 血 、出 血 及 水 肿 ,致肠 壁 增 厚似 乳 胶 管样 ,肠 腔 内有灰 红 或 黄绿 色 的纤 维 素 性 坏 死 性假 膜 或纤 维 素 条 索 。肠 系 膜淋 巴结 肿 大 ,切 面 湿 润 ,呈 红 、灰 、白相 间 的 大理 石样 花 纹 ,或呈 一致 的鲜 红或 暗红 色 ;肝 脏 肿 大 ,呈 红 褐 色 ;胆 囊充 盈 ,胆 汁黏 稠 ;脾 脏 出血 ;肺 脏充 血 和水 肿 ;长骨 骨髓 变 成液 状 ,完全 失 去正 常硬 度 。
1 流行特点
本病 为冬 末 至春 季多 发 ,尤 以3月 份 的发 病率 最高 。猫 瘟 热除 能感 染 家 猫外 ,还 可感 染其 他 猫 科 动物 及 鼬科 和 浣熊 科 动 物 。各
种 年龄 的 猫均 可 感染 。 由于种 群 的 免疫 状况 不 同 ,发 病 率 和死 亡 率 的变化 相 当大 。多 数情 况 ,1岁 以下 的幼 猫 较易 感染 ,感 染 率可 达70%,死亡 率 为50% ~60%,最 高达 90% ,随年龄 增 长发 病率 降 低 ,因饲 养条 件 急剧 改 变 、长 途 运输 或 来 源不 同的猫 混 杂 饲养 等 不 良因 素 影响 ,可 能导 致 急性 暴 发性 流 行 。成 年 猫也 可 感染 ,但 常无 临 床症 状 。 自然 条 件下 可 通 过直 接 接触 而 传 播 。处 于病 毒 血 症 期 的 感染 动 物 ,可从 粪 、尿 、呕 吐物 及各 种 分 泌物 排 出 大量 病 毒 ,污 染饮 食 、器具 及 周 围环 境 而 经 口传播 。康 复猫 和 水貂 可 长 期 排 毒达 1年 之久 。除水平 传 播处 ,妊 娠母 猫 还可 通过 胎盘 垂 直传 播 给 胎儿 ,但 母源 抗 体通 过初 乳可 使 初生 小猫 受到 保 护 。 2 临 床 症 状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解析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此病又称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是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多以突然发高热,顽固性呕吐,腹泻,脱水,循环障碍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
【病原】: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一种病毒。
【临床症状】:潜伏期2-9天,临床症状与年龄及病毒毒力有关。
几个月的幼猫多呈急性发病,体温升高40°C以上,呕吐,很多猫不出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6个月以上的猫大多呈亚急性临床,首先发热至40°C左右,1-2天后降到常温,3-4天后体温再次升高,即双相热型。
病猫精神不振,厌食,顽固性呕吐,呕吐物呈黄绿色,口腔及眼,鼻有粘性分泌物,粪便粘稠样,后期带血,严重脱水,贫血。
【治疗】:1。
特异性疗法:猫瘟免疫血清通过临床使用效果尚好。
用法:2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隔日一次。
2。
对症疗法:止吐,消炎,解热,止血,补糖,补碱,补液。
A:胃复安注毫升/千克体重,2次/日,肌肉注射。
B: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或卡那霉素5万-10万单位/千克体重,2次/日,肌肉注射。
C:柴胡注0.3毫升/千克体重,2次/日。
D:25%葡萄糖5-10毫升,5%碳酸氢钠注5毫升,复方生理盐水30-5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
E:止血可用维生素K3注0.3毫升/千克体重,2次/日,肌肉注射。
猫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及防治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
是由猫瘟热病毒引起的菹及猫科动物的_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
可发生于猫类、浣熊类和貂类身上,它是猫咪最重要的传染病。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该病发生。
(1)病原。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是一种单股DNA病毒,该病毒对酸、碱、、氯仿、高温有-定的耐授受力。
的甲醛和次氯酸能有效地将其杀灭。
它在环境中非常稳定,在室温下可生存好几年。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所以使用疫苗可以获得长期有效的免疫力(2)流行病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病原
FPV不能在鸡胚组织中增殖,而能在多种猫 源细胞如猫肾、肺、睾丸、骨髓、淋巴结 脾、心、膈肌、肾上腺及肠组织细胞培养 物中增殖。
FPV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0.5%石炭酸 溶液及PH3.0的酸性环境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50℃1h即可灭活。
三、流行病学
各年龄的猫均可感染发病,但主要发生于1岁以下 的小猫,2-5月龄幼猫最易感,死亡率高。
至常温,2-3d后再升至40℃以上 )、消化道症状、 白细胞减少、妊娠母猫繁殖障碍等 隐性感染:血清中 含有特异性抗体,但无明显症 状。
六、诊断
1、常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 理变化的特点以及血液学检查发现白细胞 减少,可作出初步诊断。
2、病毒分离鉴定 3、血清学实验: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中和
除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器Biblioteka 、昆虫等)感染外, 还可垂直感染。
发病季节多为冬末至春季,尤其是三月份。 除家猫外还可感染其他猫科动物(虎、豹等)及
鼬科动物(貂、雪貂)和浣熊科动物(长吻浣熊、 浣熊)
四、症状
潜伏期为2-9d,根据临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急 性、亚急性和隐性。
最急性:病猫突然死亡,易误认为中毒。 急性:仅有一些前驱症状,于24h内死亡。 亚急性:双相热型(体温升至40℃以上,24h后降
七、治疗
治疗原则:增强免疫、控制感染和对症疗 法。
增强免疫,应用高效价的FPV高免血清特异 性治疗,临床上可用猫瘟热高免血清,2毫 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隔日一次。
控制感染,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预防继 发感染,临床上可用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 克体重或卡那霉素5万-10万单位/千克体重,2 次/日,肌肉注射。
七、治疗
对症疗法:解热、止吐、止血、补糖、补碱、补 液。
①柴胡注射液0.3毫升/千克体重,2次/日。 ② 胃复安注射液0.15-0.25毫升/千克体重,2次/日,
肌肉注射。 ③止血可用维生素K3注射液0.3毫升/千克体重,2次
/日,肌肉注射。 ④ 25%葡萄糖5一10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5毫升,
二、病原
F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 粒子直径约20nm,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 基因组为单股DNA,约5000个核苷酸,本 病毒与犬细小病毒(CPV)、水貂肠炎病毒 (MEV)都有抗原相关性。
FPV只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 力较强。
FPV是同属病毒中血凝性最弱的之一,仅能 在4℃条件下凝集猪、猴的红细胞。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Feline Panleucopenia)
一、概述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V),又称猫传染性 肠炎、猫瘟热。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猫 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诊上以双相热型、呕吐、腹泻、脱水、 出血性肠炎、白细胞严重减少、妊娠母猫 繁殖障碍、幼猫高死亡率为特征。
复方生理盐水30-50毫升,混合静脉注射。
八、预防
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疫苗接种可使猫 产生较强的免疫力。目前应用的主要是主 要用灭活苗和弱毒苗。 免疫程序为:2个月 首免,3个月二免,4个月三免,以后每年一 次。 免疫的猫可不受病毒的侵害。怀孕的 猫不宜进行免疫接种,因可引起胎儿发育 不良、畸形等。
试验、免疫荧光抗体实验、ELISA等。
六、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消化型猫白血病相区别: ①潜伏期、病程不同。后者在发病前已有多年的带
毒史。 ②发病年龄不同。 ③腹泻的程度不同。前者严重腹泻,粪便带血。 ④腹部触诊,后者腹部触诊有肿块,有痛感。 ⑤活检、血检不同。后者活检可见肠系膜淋巴结有
瘤细胞,前者血检白细胞数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