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要素禀赋论要素禀赋论是关于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贸易模式取决于各国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不同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可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拥有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它将会专门生产和出口使用这些要素更为密集的产品,而从其他国家进口使用这些要素较为稀缺的产品。

这种特殊化的贸易模式被称为要素禀赋相对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论的核心论点是,因为不同国家在生产要素禀赋上存在差异,所以贸易的主要驱动力是生产要素的不同活跃度。

要素禀赋论主要有两个基本模型:Heckscher–Ohlin模型和Stolper-Samuelson模型。

Heckscher–Ohlin模型是要素禀赋论的最早和最著名的模型之一、该模型假设一个国家相对较丰富的生产要素将会专门生产和出口使用该要素密集的产品,而另一个国家则会出口使用相对稀缺的要素密集的产品。

Stolper-Samuelson模型扩展了Heckscher–Ohlin模型,考虑了工人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差距。

该模型认为,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丰富时,国内工人的工资将会上升,而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将会下降。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相对稀缺时,国内工人的工资将会下降,而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将会上升。

要素禀赋论的理论贡献是提供了解释国际贸易的一种新的视角。

它认为,贸易模式取决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禀赋,而不仅仅是产品价格或企业竞争力。

这种观点对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国际贸易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要素禀赋论也受到一些争议。

一些批评者认为,要素禀赋论过于简化了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忽略了其他影响贸易模式的因素,比如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

此外,要素禀赋论没有考虑到贸易对经济中各个阶层的影响,可能导致不平等的分配结果。

总之,要素禀赋论是解释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理论。

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
多维要素禀赋
除了传统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外,引入知识、信 息、制度等新型要素,研究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机 制。
动态比较优势
研究技术进步、要素积累与动态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以 及如何通过贸易政策促进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和要素积 累。
全球价值链与贸易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研究不同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 位置、增值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贸易模式和利益分配。
06
结论
对国际贸易的启示
01
各国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业,以获取国际贸易中的利益。
02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推
动经济增长。
03
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国
际贸易可以使各国获得自身无法生产的资源或产品。
对发展中国家的建议
发展中国家应重视自身要素禀 赋的培育和提升,加强教育和 科技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和 资源质量。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会导致各国专 业化生产和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进口自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贸易模式的变化会影响到各国的经 济增长和发展,因此各国应该根据 自身的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来制定 贸易政策,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03
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亚当·斯密: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要素禀赋理论的早期形态
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
• 引言 •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 • 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历程 • 要素禀赋理论的应用 • 要素禀赋理论的挑战与未来研究方向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 要探讨国家间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分配等 问题。

《要素禀赋理论》课件

《要素禀赋理论》课件

03
要素禀赋理论与国际贸易
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分配
贸易条件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使用其丰裕要素密集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 使用其稀缺要素密集生产的商品。这决定了贸易条件,即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比
率。
贸易利益分配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国际贸易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使得参与贸 易的各国都能获得贸易利益。然而,贸易利益的分配可能因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而有所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证研究
随后,许多经济学家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验 证了该理论在解释和预测国际贸易模式方面的有效性。
拓展与完善
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和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要素禀赋理论 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与其他贸易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更加综合
的贸易理论体系。
02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内容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总结词
不均。
要素禀赋与贸易结构
要素禀赋决定贸易结构
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其出口和进口商品的结构。例如,拥有丰富劳动力的国家可能会出口 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合理的贸易结构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通过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国家可以获得更 多的外汇收入,从而进口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和商品,推动经济发展。
详细描述
中国和美国在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禀赋方面存在 差异,导致两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和竞 争优势。中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密集型产 品上具有优势;而美国则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资本 实力,在高科技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占据主导地位 。两国通过贸易往来,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要素禀赋优 势,实现互利共赢。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要素禀赋理论的起源、基本概念和核心假设。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这一理论,并详细解释其与经济增长、发展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提出的,他们试图解释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差距之间的原因。

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主要取决于其要素禀赋,即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在解释和分析经济增长时,要素禀赋理论引入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要素稀缺性和要素相对价格。

要素稀缺性是指一些要素的供给相对于对其需求的不足。

要素相对价格则是指为了获得一些要素,需要支付的价格。

根据要素稀缺性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路径将会发生变化。

在要素禀赋理论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

劳动力禀赋的好坏取决于人口数量和质量,资本禀赋的好坏取决于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自然资源禀赋的好坏取决于资源的种类和可利用程度。

这些要素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例如,人口数量的增加可能会提高劳动力禀赋,但如果人口素质不高,则可能导致劳动生产力下降。

同样,资本积累可能会提高资本禀赋,但如果资本的配备不当或使用不当,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此外,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因为资源的利用也受到技术水平和环境约束的限制。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路径主要受到其要素禀赋的制约。

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越好,其经济增长水平就越高。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禀赋较好,可能会发展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本禀赋较好,可能会发展出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在这样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会随着要素禀赋的变化而变化。

然而,要素禀赋理论并不是完全解释经济增长和发展差距的理论。

4 要素禀赋理论

4 要素禀赋理论

PW
P*
E’
E’* E* U2 O B‘ U’2 X
O
A’
X
图4-5 H、J两国贸易后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 二、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 当某一要素禀赋增加时,会导致密集使用 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 产则下降。

第一种方法: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 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的这 一比例,我们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注意 ,这种方法用的是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 ,而不是两者的绝对数量。如果B国的 TK/TL大于A国的TK/TL,即使B国的资本 拥有量少于A国,B国仍然是资本丰裕的。
K
K2
E2
K1

里昂惕夫的计算给他本人和其他人提供 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谜”:1947年美国居 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 本密集型产品。其关键比率(KX/LX)/( KM/LM)仅为0.77,而根据H-O理论,该比 率应该远大于是。这一现实与理论大相径 庭的矛盾即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Y’’
X’’
X’ X Y’
SJ
a P
c
DH O a) O
D
DJ O c)
Q
b)
Q
Q
图4-3 贸易利益的局部均衡分析 a)H国大米市场b)国际大米市场c)J国大米市场
• (二)一般均衡分析
Y P* B E* U2 A P E U1 O B‘ A’
X 图4-4 贸易前H、J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Y Y PW P A E U1 B U’1

国际经济学 第四讲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 第四讲 要素禀赋理论
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拥有的比其他地区较便宜的相对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的生产的商品偏好要素分配收入商品需求要素的派生需求要素价格技术要素供给ho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商品价格商品成本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的相对丰缺要素的相对价格生产成本的相对价格商品的相对价格国际贸易实际上赫俄理论并不要求两国偏好收入分配和生产技术完全相同
美 国
意大利 台湾地区
34,705
31,640 25,722
英 国
韩 国 墨西哥
21,453
17,995 12,900
21
资料来源:Summers and Heston(1995), Penn World Tables 5.6;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 Yearbook of Labor Statistics, 1994.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图 3-3
图 3-4
30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在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A、B两国的PPF的相互 位置关系不一定非得是图3.4所描述的那种情况,但不管互相 位置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资本丰富国家的PPF相对偏向 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丰富国家的PPF则相对偏向于劳动密 集型产品。
二、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要素禀赋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相对供给差异
相对价格差异
二、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 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 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22
生产均衡时,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可以由等产量 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与圆点连线的斜率决定
K
A A’ W’/r’ w/r O L

最新2019-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第三版)-第4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课件

最新2019-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第三版)-第4章 要素禀赋理论-PPT课件
• B国--2K:3L-劳动密集型:假设人 力资本投入7K后,9K:3L-3K:1L-B 国转变为资本密集型。
要素价格均衡化理论
• 代表人物:萨缪尔森 • 理论结论:虽然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但商
品的自由流动会导致两个国家之间的工人取得 同样的工资,资本获得同样的利息,土地获得 同样的地租。这不是趋势,而是必然。
• 要素价格均衡化实现的前提:完全的自由贸易; 不受政府政策的阻碍;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不受运输费用的影响。以上条件不具备,使得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贸易的过程中价格没 有均衡,反而在个别地方有加大的可能。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 代表人物:赫克歇尔和俄林(H-O) • 现代贸易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本质区别 • 理论内容:资本( K)和劳动力(L)为投入
要素
• 生产因素的丰裕和稀缺是相对的,要素丰裕就 意味着这种要素供应量大,价格比较便宜,密 集使用这种要素才能做到产品成本低,在国际 贸易中才能获利;要素稀缺意味着供应量少, 价格就比较高,需要进口。
• 种植业-土地密集型-中国没有优势 • 养殖业-劳动密集型-中国大有优势 • 案例:花卉;肉类;水产品;林产品;
中草药的原料药。
理论评价
• 引领国际贸易理论走向新开端,在研究 方法上指出生产要素的参与国际分工和 国际贸易中重要性。
• 它与当代国际贸易的现实存在差别;不 能解释产业内贸易为什么大发展;将经 济的发展视为静态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
要素比例变化理论
• 代表人物:英国人里比兹恩斯基 • 理论内容:1、要素比例是可以变化,出
口结构也可以变化; • 2、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要素也是可以变
化的:比如农产品和纺织品。
里昂惕夫之迷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差异体现了比较优势所在。

而供给方面的差异和需求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相对价格的差异。

本章的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就是从供给方面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的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在两国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从而扩展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这一扩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及这种差异的成因有效地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投入及分配的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Ohlin)提出,因此也称为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

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

要素禀赋理论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成功使这一理论在20世纪前半叶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至今仍在国际贸易理论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本节将向大家介绍要素禀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为揭示该理论的基本内涵作好准备。

一、要素禀赋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的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

在要素禀赋理论当中,正确理解要素禀赋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相对的概念,而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

在本章所论述的要素禀赋理论当中,我们假设生产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投入,因而在本章中,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比例,而不是指一国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的绝对数量。

同时我们必须清楚,这样的要素相对比例的分析也是可以在其他种类的要素之间进行的,如资本与土地之间或劳动与土地之间。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会影响到国际贸易模式、比较优势和收入分配等方面。

本章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假设和分析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

具体地说,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组合不同,生产不同商品的成本也不同,从而形成比较优势,并通过贸易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是固定的,不会因为贸易而发生变化。

这主要基于两个假设。

一是要素禀赋具有惯性,即要素的组合方式在短期内相对稳定。

二是要素禀赋差异不受贸易限制的影响,即国际贸易可以自由进行,不会受到保护主义措施和关税壁垒的限制。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会引发不同的国际贸易模式。

具体而言,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会倾向于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商品,而土地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更倾向于出口土地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则更可能由资本禀赋丰富的国家出口。

此外,要素禀赋理论还涉及到收入分配的问题。

根据理论的观点,国际贸易能够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不同要素禀赋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而资本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则会因为资本的流入而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收入的增长。

总的来说,要素禀赋理论为我们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种解释框架。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比较优势的产生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局限性,例如它忽略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的政治和制度因素等。

因此,在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及时修正和完善这一理论框架。

韩玉军《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韩玉军《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国际贸易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际贸易理论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答:(1)绝对优势理论:各国集中生产并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它揭示了国际分工能够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说明了分工的重要性;指出了贸易的互利性,使人们认识到了自由贸易的好处。

应该说,绝对优势理论第一次从经济学原理角度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模式以及贸易利益,为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绝对成本说是最早的国际分工理论,它为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后来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性有:①它最大的缺陷是不能解释如果两个国家中有一国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不拥有绝对优势时所进行的分工与交换,条件苛刻,局限性大。

②虽然它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不能说明在国际交换中是否是等价交换。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作用与现实意义。

答:(1)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者不利程度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交换,在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

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说明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还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从而阐明了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利益。

从整体来看,这些观点对世界市场的扩大、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国际贸易在更广泛的领域展开都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来说,比较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更接近实际;②揭示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至今仍具有指导作用。

比较优势说是很多国家制定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③比较优势说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故具有进步意义。

(2)比较优势理论的现实意义就是鼓励落后国家利用其相对的优势来进行国际贸易,通过国际贸易使这些国家从中受益,并进而促进其经济发展。

3.中国生产自行车的单位劳动投入为5,生产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为2;韩国生产自行车和滑板的单位劳动投入均为3。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一、导言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分支,而其中的要素禀赋理论更是该领域的核心理论之一。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要素禀赋理论,探讨其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

二、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原理要素禀赋理论,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于1961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

1. 要素禀赋要素禀赋是指不同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的差异。

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

不同国家对这些要素的获取和运用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差异。

2. 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各国之间会因为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形成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某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在某个要素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绝对优势则是指某一国在所有要素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

3.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比较优势使各国能够通过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

同时,绝对优势也使某些国家能够以较低成本生产和出口特定产品,从而形成国际分工和贸易差异。

三、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践应用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 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其核心思想是考虑到各国在多个要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该理论通过比较国家在各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提出了资源配置的改进和贸易模式的优化建议。

2. 要素禀赋差异与贸易政策要素禀赋差异对于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对内政策方面,各国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和产业升级等手段提高本国要素禀赋水平;在对外政策方面,可以通过贸易保护、减税和关税调整等措施,优化国际贸易格局。

3. 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要素禀赋理论对于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决策也有一定的影响。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二、有关概念
1、生产要素禀赋 • 生产要素在一个地区中 (factor 的天然供给状况 endowment):
2、要素丰裕度 • 不同国家或地区几种要 (factor TK A TK B素拥有总量的相对比例 abundance)
TL A TLB
3、要素密集度 (factor intensity)

1944年聘任瑞典主要反对党自 由党的主席,在联合政府中任贸易部 长.连任自由党主席达23年之久. 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运动 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研究.1977年与 英国剑桥大学的米德一同获得了当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著作有:《对外贸易与贸易政 策》(1925),《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 (1931),《国际经济重建》(1936), 《资金市场与利率政策》(1941), 《稳定就业问题》(1949),《对外贸 易政策》(1955)等等.
(三)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评价
要素禀赋理论较好地分析了生产要素在 各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国生产 要素状况对国际分工的影响,比李嘉图的比 较成本学说中的分工理论更加深入、更为全 面实用(如投资决策、贸易结构战略)。要 素禀赋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问世,实际上 迎合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自由贸易的需 要,其影响至今仍然广泛地存在着。
决定贸易模式的 因素
生产技术绝对不同 (绝对劳动生产率差) 生产技术相对不同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
绝对优势论
大卫.李嘉图
H-O模型
新古典 贸易理 论
赫克歇尔 俄林
资源禀赋不同
特殊要素贸 易模型
保罗.萨缪尔森
当代贸 易理论 模型
规模经济贸 易模型 国际产品生 命周期贸易 模型
保罗.克鲁格曼
1.产品生产具有规模经济 2.不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 3.竞争的要素市场

4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4第四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戴翔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 (二)要素密集度的逆转
K X kX
Y
kY kY′ Y X p2 p1 O L
kX′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戴翔
第四节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一、特定要素模型
(一)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的概念
短期内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的要素。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戴翔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自然资源。
2.美国关税政策。 3.劳动力不同质。 4.人力资本。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戴翔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经验检验与补充 二、需求逆转与要素密集度逆转
(一)需求逆转
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 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 但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 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 将会使得原来依据H-O 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 发生改变,即发生了需 求逆转(demand reversal)。
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分必要条件: (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 (3)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收益不变; (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 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戴翔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标准模型 H-O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一)里昂惕夫之谜
1947年与1951年的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即要素禀赋差异不能 有效地决定贸易方式。这种由里昂惕夫发现的H-O定理 与贸易实践的巨大背离现象,被人们称为里昂惕夫之 谜(Leontief paradox)。 里昂惕夫统计(Leontief statistic)的概念。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 要素禀赋论(简)

国际贸易原理第四章 要素禀赋论(简)

俄林
要素禀赋理论与比较优势理 论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柱石
4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相关概念
1、要素禀赋的概念
要素禀赋也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
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
,与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
若A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TK,劳动数量为TL
,则其相对要素禀赋为TK/TL。
5
2、要素禀赋差异的界定 (1)按相对要素禀赋来确定 如果一国的相对要素禀赋大于他国,则称 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 的国家,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
6
两国要素禀赋差异界定(一)
K EA
TKA
A国为资本 丰富的国家
EB
TKB
B国为劳动 丰富的国家
要素禀赋理论改变了西方国际贸易的研究方向
26
2、要素禀赋理论的缺陷 (1)H-O模型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 进步因素对要素密集度的影响 (2)该理论忽视了需求因素 (3)该理论在分析过程中引进了价格或货币因
素,这就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
27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理论
赫克歇尔的论点: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 格均等化。
C=C’
Ⅱ A’ X
PA
X
b
c
B图:由于PA<PB,这表示A国在商品X上具有比较优势, B国在商品Y上具有比较优势。 C图: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刚好与同一条相对价格 线Pw相切,这时两国的商品相对价格恰好相等。
22
结论: 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各种产品所 需要的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各国在生产时,分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意义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学-ppt课件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集型产品
LOGO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kx=Kx/Lx
ky=Ky/Ly
当kx>ky 时,
X是资本密集型产 品
Y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
LOGO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三)模型基本假设
• 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 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 规模收益不变; • 所有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 假设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 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 X、Y的生产技术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
即资本
日本纺织品的价格日 本纺织品的相对价格 是1/2,美国纺织品 的相对价格是1
日本的纺织品具 有比较优势,美 国的机器具有比
较优势
日本出口纺 织品而进口 机器,美国 出口机器而 进口纺织品
LOGO
第三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又称:赫克歇尔—俄林 —萨缪尔森
定理(H-O-S)
萨缪尔森在《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1948)一文中,在H-O定理的基础上,考察 了国家贸易对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论证了自 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该理论被称之 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H-O-S定 理)。
美国 纺织品 0.75 机器 0.25
0.25 0.75 0.25
40日元 200日 元
40日元 200日 元
1美元 1美元
0.75 1美元 1美元
80日元 160日元
1美元 1美元
LOGO
第二节 H-O理论
日本的纺织品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即劳 动,而美国的机器较多地使用了便宜的生产要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笔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笔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笔记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国际贸易的概念与特征1. 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也称为世界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居民和企业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通过跨越国界的方式进行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活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通过第三方的间接交换。

2. 国际贸易的特征(1)跨国界性: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交易双方跨越国界进行经济活动。

(2)交换性:国际贸易是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过程,涉及到价值的转移。

(3)风险性:由于涉及不同国家,国际贸易面临更多的风险,如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

(4)规范性:国际贸易需要遵守国际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

(5)复杂性: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的货币、文化和法律体系,交易过程较为复杂。

二、国际贸易的历史与发展1. 古代国际贸易(1)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最早的贸易形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2)奴隶社会的贸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出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封建社会的贸易:封建社会时期,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的商品交流。

2. 近代国际贸易(1)地理大发现: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的探险活动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

(2)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3)金本位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本位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稳定的货币体系。

3. 现代国际贸易(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贸易受到战争影响,出现萎缩。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关贸总协定(GATT):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4)WTO时代: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国际贸易的分类1. 按照商品流动方向分类(1)出口贸易:本国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市场。

(2)进口贸易:外国生产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比较优势的形成
分工方式 比较优势 产品成本
要素价格
要素的引致需求
最终产品的需求
技术水平
要素供给
消费偏好
要素报酬
3、评价 :进一步深化了比较优势理论,正确指 出了生产要素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各种要素结合构成的商品价格,对一国对外贸 易起重要作用。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制定 对外贸易政策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该理论 成为现代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人认为 我国是按俄林理论参与国际分工的。) 但该理论脱离了劳动价值理论,掩盖了资产阶级 剥削本质。 与当前发达国家间贸易迅速发展实际情况也不 相符。

从要素禀赋理论出发 利用尔勒定理 尔勒定理:在规模收益不变,要素报酬(价格) 取决于其生产能力。并且,在一切产品刚好被消 费完的条件下,某种产品的总产量等于投入的各 种要素的量乘以该要素的边际生产能力之和,即:
X=∑(MPFi) • Fi
(i=1,2 · · · · · · n)
=∑(MPF1 • F1+MPF2 • F2+· · · · · · )
设: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投入要素为K、L
由于MPK=r
故得:X=w • L+r • K w=X/L
MPL=w
1+(K/L) · (r/w)
其中:K/L为生产要素组合的比例, r/w为资本与劳动力 价格的比率。
两国自由贸易后: (1)两国相对价格均等化,即r/w相等; (2)两国采用相同技术,两国K/L相等; (3)假设规模收益不变,两国X/L相等。
700马克
3、分析 (1)美国:PK/PL=30/50=0.6 德国: PK/PL =100/150=0.66 (2)美国(德国)生产1单位钢:K/L=4/2=2 美国(德国)生产1单位布:K/L=2/5=0.4 故:钢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布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未分工前:美国:1布:1.41钢 德国:1布:1.36钢 4、结论 美国出口钢,进口布; 德国出口布,进口钢。
二、要素丰富程度
一国拥有的要素丰富程度取决于其拥有的要素数量及 价格水平。因此,要判断一国要素价格是否丰富,有 两种办法:一是一国拥有的要素总量(相对的总量) ; 二是要素的价格(相对价格)。 1、根据要素总量来判断 根据两国进行比较: A国 K与L总量为:TK1、TL1 B国 K与L总量为:TK2、TL2 若:TK1/ TL1 > TK2 / TL2 ( T为总量) 则:A国资本丰富,劳动力缺乏; B国劳动力丰富,资本缺乏。 尽管B国有可能K的绝对量大于A国,但仍为资本稀缺 国。
三、要素密集程度与要素丰富程度的关系
设:有A、B两国,X、Y两种产品(分别为劳动密集 型和资本密集型); A国劳动力丰富,B国资本丰富; 则:A国生产X/Y>B国X/Y,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

Y
B
A
0
X
结论:要素丰富程度大,生产的产品所含的要素程度也 就越大。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要点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假设前提 1、2*2*2模型 2、生产技术相同 3、消费者偏好相同 4、要素密集程度固定 5、规模收益不变 6、要素流动性(在国内自由流动, 在国际间不可自由 流动.) 7、商品自由流动(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壁垒) 8、完全竞争(没有垄断)
美国出口产品以使用熟练劳动的比例在各国中最高,而进口 产品中以使用熟练劳动的比例最低.
二、图解证明
通过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证明。 1、A国劳动力丰富 X劳动密集型产品 B国资本丰富 Y资本密集型产品
3 3、分工前 最佳产品生产与消费组合分别在A点与A’点,A点的斜率为 PA=(PX/PY)A、A’点的斜率为PA’=(PX/PY)B 显然有PA’ > PA,即 A国Y产品的相对价格高于B国,X产品具有优势; B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高于A国,Y产品具有优势; 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
(2)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Ohlin认为,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就是由于价格不同。 而价格的差异主要是成本的绝对差异,成本的绝对差异 主要是由于:第一,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不同,因而各 国生产要素价格不同。第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 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3)一国出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使用了这个国家 最丰富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的应是那些在生产中密集 使用了这个国家最感缺乏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因此,劳 动力资源丰富的应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到劳 动力相对缺乏的国家中去。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应集中 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输出到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中去。
2、根据要素价格判断 若:A国 B国 资本与劳动力价格为 Pk 、PL 资本与劳动力价格为 Pk’ 、PL’
若: Pk /PL> Pk’ /PL’
则:A国为劳动力丰富、资本缺乏国家;
B国为资本丰富、劳动力缺乏国家。
价格由供求两方决定,若需求一定,生产要素的价格取 决于供给。故要素丰富程度判断用相对供给量与相对价 格即可,前者是直接判断,后者是间接判断。
第三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证明
一、数学证明 1、设两个国家:美国、德国 两个产品:布、钢 两种要素:资本、劳动力 2、两国产品成本情况

国家
产品
资本单 位
劳动力 单位
资本价 格
劳动力 价格
单位成本
美国 德国
布 钢 布 钢
2
4
5
2
30美元
50美元
310美元
220美元
2
4
5
2
100马克 150马克 950马克
等方面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创立的生产要素禀 赋模型与其导师赫克歇尔的模型称为“赫尔歇尔----俄 林定理”,后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数学方法加以 论证,又被称为“赫尔歇尔----俄林定理----萨谬尔 森”。
第一节 要素禀素的有关概念
一、要素密集程度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拥有的生产资料的相对丰饶程度。要 素密集程度是一相对概念,将两种产品所投入的生产要 素的数量及比例加以比较,即: 如:X、Y两种产品;资本与劳动力(K、L)两种要素 ; X产品投入要素:4K:1L Y产品投入要素:6K:2L 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4、分工后 A国生产组合点由A向B点移动,即生产更多的X 产品,较少的Y 产品; B国生产组合点由A’向B’点移动,即生产更多的Y 产品,较少的X产品; PB= PX/PY 若E=E’,两国贸易平衡。
第四节 要素价格均等化
从要素禀赋理论出发得出:要素价格均等化。(要素 相对价格均等化,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 一、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证明 1、设分工前 A国资本相对丰富、B国劳动力相对丰富; 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则:A国r/w<B国r/w (r、w为资本与劳动力价格) 2、分工后,根据要素禀赋理论: A国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B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 结果:A国由于Y产品出口增加,对资本要素需求的增加 超过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导致r/w上升,最终使得与B 国r/w一致。B国亦同理。
两种要素同质假说
按Ohlin的理论两个国家的劳动力是同质的,即对劳动 力的投入是相同的,而实际上是不同质的。因此产生 Ohlin理论与实际的不符。 如:A、B两种产品: KA:LA=1:3(劳密) KB:LB=4:3(资密) 若A产品使用劳动力的单位培训费是3个单位资本, B产品使用劳动力的单位培训费是1个单位资本, 那么: KA:LA=(1+3*3):3=10:3 KB:LB=(4+1*3):3=7:3 故按要素不同质假说,A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3.图示法
A国出口Y产品 资本需求 劳动力需求 国内Y产量 r w
r/w
同理可证明当A国进口X产品, r/w

请证明当B国出口X产品或进口Y产品,r/w
二、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


1、含义:自由贸易使两国同一种生产要素的 价格最终相等(趋于一致),即两国的资本价 格(利率)、劳动力价格(工资水平)趋于一 致。 2、证明方法

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 美国工人劳动效率高于其它国家(一人顶三人)因此,美国可 认为是劳动力相对富裕的国家。 人力技能理论 要点: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贸易主要取决于熟练劳动和人 力技能的禀赋状况,这种技能与熟练劳动取决于一国经济 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是一个逐步缓慢提高的长期过程。 熟练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可以在这一要素方面长期保持领 先。劳动熟练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出口以熟练劳动密集型 的工业品为主,进口以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工业品为主,劳动熟 练禀赋相对稀缺的国家则反之。
故:两国w(工资,即劳动力的价格)相等。
同理可证,两国r(资本的价格)相等。


结论:贸易前,某国要素稀缺 贸易后,某国要素稀缺 稀缺要素过剩 价格下降 贸易前,某国要素丰富 贸易后,某国要素丰富 丰富要素不足 价格上升
价格贵; 价格贵 进口 趋于一致; 价格廉; 价格廉 出口 趋于一致;1L Z与X相比,Z为资本密集型产品;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一种产品到底要投入多少要素?其比例如何?这与技术 水平与价格相关,在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取决于要素 价格。 如:X产品要素比例为4K:1L,当资本价格提高后, (劳动力价格下降),X产品要素比例可能变为:
3K:2L、2K:3L----因此,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化,使得要素投入量之间具有 可替代性。
两种要素假设


Ohlin的理论是建立在两种要素的基础上,实际生产 中生产要素可能是两种以上,如:三要素,R、K、L A产品=6:3:2 为资源密集型产品 B产品=1:1:3 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根据Ohlin的理论,A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若按三要素 则为资源密集型产品。 从美国情况来看,美国进口石油、化工类产品应属资 源密集型产品,这与美国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但按 Ohlin的理论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而产生了理 论与实际的不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