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公共平台(含高校与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基本情况调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山区科技公共平台基本情况调研

一、平台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一)平台调研的目的

自主创新一直是南山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扶持科技公共平台的发展,特设专项补贴资金,用于科技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专项资金的设立和使用,能够重点解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中的资金和设备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促进了南山区科技的快速发展。通过平台调研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方向和技术优势,结合“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技术优势与政治和经济发展导向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南山区实现核心技术先行区的目标。

南山区作为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分布在企业技术中心,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和良好创新能力。为了将区内现有的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检测中心等科技基础公共平台资源,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拥有者与广大中小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促进辖区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打破封闭,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从而进行了为其近两个月的专项调研,走访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十六家。调研工作得到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力配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平台调研的意义

通过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调研,走访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21家,实验平台达53个,调研工作得到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实地平台调研一方面将区科技局整合平台资源,实现平台共享的设想有效地传达给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验平台的运营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了解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为区科技创新局以后在平台扶助和支持方面,更具有目的性和实用性,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平台建设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平台调研工作的开展,让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体验到了区领导对从事高新科技的单位的关心,让他们能够将研究和开发的方向,更好地结合“十二五”规划中的新兴产业,为南山的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平台调研结果分析

(—)平台调研统计

2011年4月23日开始对区内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进行了实地和电子邮件的

两种调研模式,调研企业28家,高校及科研单位35家,共调研平台为192个,收回的平台调研报告79份,隶属28家单位。将调查问卷按照单位进行了分类和统计,详见附件1。

(二)平台研究方向与规模

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互联网和环保节能领域,符合目前国家发展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些实验室平台主要隶属于高校科研单位,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主要在企业单位。平台的设立和建设的目标是根据深圳产业发展的特点来建设,将获得的技术转化为产业,给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其主要职责是从事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工作,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对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具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调研结果统计,平台资产规模绝大部分都达到千万级以上,有的达到上亿规模,实验设备在大部分属于国内领先,部分设备还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三)人才架构

区内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常驻工作人员共4063 名,其中院士23名,博士学历及高级职称以上1095名,硕士学历及中级职称1500名,本科学历1445名。平台客座工作人员共485名,其中院士10名,博士学历及高级职称以上427名,硕士学历及中级职称25名,本科学历23名。图1和图2为平台人才架构图。

(四)知识产权结构

知识产权申请情况统计:申请发明专利2314项,授权发明专利869项;申请PCT 专利59项,授权PCT专利36项,详见表1。专利申请的数量相对于总量来看,专利的数量并不高;从PCT申请的情况来看,PCT申请量少,授权也仅仅只有36项。从附件1中发现,PCT申请数量主要集中在深圳航空创新研究院(32项),大部分平台的该PCT 专利方面申请为空白。

表1 知识产权申报情况

(五)平台资质

区内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所以平台具有较高的资质,据统计:国家级:11家,省部级:10 家,市级:37家,区级:1家,未资质评级为:20家。平台资质方面,各个平台对具有提升计划,需要资质提升到市级平台占20%,提升到省级和国家级的平台占60%以上,详见表2。

表2 平台资质统计

三、平台调研分析

(一)区内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及检测中心现状及问题

针对南山区实验平台、工程中心及检测中心调研,区内具有实验平台共79个,平台隶属单位共28家。通过平台的调研与交流,区内平台单位具有较高的研发实力,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高端科研设备。实验平台研究领域包括:新能源、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具有能够给区内高新企业提供相关研发和测试服务的能力。

但是,以研究为目的平台和以市场需求为目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平台机构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但是不知道中小企业对技术的具体需求,导致了研究方向成为“面对点”的情况,不利于研究成果能够解决实际的产品问题。这些问题都给研发人员的立项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困窘,希望建立相关的平台实现沟通。

(二)企业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开放性有待提高

调研了解到企业的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是向外面企业或者科研单位开放的,但是与其交流来看,实质上对其他单位的服务性和开放度均有待提高。导致这个问题存在可能具有以下几个因素:(1)同行间竞争关系:同一产业链的企业,不可能将自己的新产品制作工艺或者研发思路到竞争对手那里进行制作或者测试。(2)宣传力度有限:作为承接工程中心或者技术中心的企业,它们是以产品宣传为主,不可能投入人力、物力等资源去宣传技术平台。(3)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的积极性:从企业角度来看,从事该工作一般都为研发工程师,他们本身承担了技术改进和产品开发的任务,对于外单位的工作量,更不可能花心思去开展。

(三)平台单位交流与合作需加强

平台在投入建设中,国家、市政府以及承接单位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平台搭建完成后,承接单位更希望该平台能够很好地为本单位服务。正是出于对资源充分利用的考虑,不少单位都拥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设备。作为科研设备,其价格昂贵,对维护和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如果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过多的重复建设中,反而产生部分设备闲置,浪费了资源。如何有效地配合,提高设备的共享,将需求与资源结合,需要一个科技中介机构进行调配,打破原有的单位界限,将信息得到更加有效的传递,实现交流、合作的无阻碍。

(四)中高端人才流动性大,影响平台的运行和稳定

平台调研工作中,不少平台单位都提到培养的骨干人才留不住,高端人才难于引进的问题。作为新兴产业的从业技术人员,其产业特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很多技术还在培育期,相对来说工作量较大,回报较低。由于深圳目前居住、生活成本日益增高,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